CN115788818B - 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8818B
CN115788818B CN202310078953.9A CN202310078953A CN115788818B CN 115788818 B CN115788818 B CN 115788818B CN 202310078953 A CN202310078953 A CN 202310078953A CN 115788818 B CN115788818 B CN 1157888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etal
temperature gradient
heating wires
track groove
heat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89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8818A (zh
Inventor
张世武
吴勇军
王二龙
金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23100789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8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8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8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8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8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包括导热载板、温度梯度板和控制装置,导热载板上设有用于供液态金属移动的轨迹槽;温度梯度板安装于导热载板背离轨迹槽的一侧,温度梯度板设有多个平行分布的加热丝,加热丝与导热载板抵触,加热丝在温度梯度板上形成加热区域,轨迹槽位于加热区域的热辐射范围内;每个加热丝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加热丝发热,以在导热载板的轨迹槽内形成温度梯度;轨迹槽确保了液态金属能够在预设的轨迹上运动,控制装置对温度梯度板上的多个加热丝单独控制,实现对轨迹槽内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提升了可控性;通过温度梯度驱动液态金属移动,脱离了液体环境,并且无需消耗学化学活性材料,持续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态金属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柔韧性,低毒性,易被氧化等受到广泛研究。其中,液态金属的驱动能力也得到广泛关注,液态金属可以通过磁场、声场、电场和化学反应等进行驱动。其中,磁场驱动主要是在液态金属表面涂覆一层磁性纳米颗粒,通过控制磁场实现液态金属的运动,但磁场驱动需要获取到精准可控的磁场,而获得精准可控的磁场难度较大,因此,采用磁场驱动的方式对液态金属进行驱动存在可控性差的问题。
声场驱动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发射到非对称液态金属表面形成声压差从而进行驱动,而声场驱动需要获取到精准可控的声场,而获得精准可控的声场的难度较大,因此,采用声场驱动的方式对液态金属进行驱动存在可控性差的问题。
化学反应驱动是通过一定的化学活性材料来与液态金属反应产生驱动力,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从而推动液态金属运动;而采用化学反应驱动液态金属运动需要依赖化学活性材料,一旦化学活性材料消耗殆尽则无法维持液态金属的运动,因此,采用化学反应对液态金属进行驱动存在持续性较差的问题。
电场驱动是最主要的驱动方式,通过在液态金属两侧施加电场引起液态金属表面张力梯度进行驱动,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电压、频率、电极位置等进行控制;但是电场驱动需要处于液体环境之中,难以将液体环境中的运动传递到外界,限制了液态金属驱动器的应用范围。
因此,如何提升液态金属在非液体环境中驱动的可控性以及可持续性,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以解决液态金属在非液体环境中驱动过程中存在的可控性差以及可持续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包括
导热载板,所述导热载板上设有用于供液态金属移动的轨迹槽;
温度梯度板,所述温度梯度板安装于所述导热载板背离所述轨迹槽的一侧,所述温度梯度板设有多个平行分布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所述导热载板抵触,所述加热丝在所述温度梯度板上形成加热区域,所述轨迹槽位于所述加热区域的热辐射范围内;
控制装置,每个所述加热丝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丝发热,以在所述导热载板的轨迹槽内形成温度梯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具有可控性好且持续性强的特点,并且能够适用于非液体环境中;在导热载板上设置供液态金属移动的轨迹槽,确保了液态金属能够在预设的轨迹上运动,并且通过控制装置对温度梯度板上的多个加热丝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实现对轨迹槽内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提升了液态金属驱动的可控性;通过温度梯度驱动液态金属在轨迹槽内沿预设轨迹移动,使得液态金属的驱动脱离了液体环境,并且无需持续依赖化学活性材料的消耗,可持续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液态金属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液态金属驱动装置的加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液态金属驱动装置的加热结构的爆炸图。
标号说明:
1、导热载板;11、轨迹槽;2、温度梯度板;21、第一安装槽;22、第二安装槽;3、底板;4、加热丝;5、温度传感器;6、主控单元;7、旋转编码器;8、MOS管;9、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包括
导热载板1,所述导热载板1上设有用于供液态金属移动的轨迹槽11;
温度梯度板2,所述温度梯度板2安装于所述导热载板1背离所述轨迹槽11的一侧,所述温度梯度板2设有多个平行分布的加热丝4,所述加热丝4与所述导热载板1抵触,所述加热丝4在所述温度梯度板2上形成加热区域,所述轨迹槽11位于所述加热区域的热辐射范围内;
控制装置,每个所述加热丝4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丝4发热,以在所述导热载板1的轨迹槽11内形成温度梯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导热载板1上设置供液态金属移动的轨迹槽11,确保了液态金属能够在预设的轨迹上运动,并且通过控制装置对温度梯度板2上的多个加热丝4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实现对轨迹槽11内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提升了液态金属驱动的可控性;通过温度梯度驱动液态金属在轨迹槽11内沿预设轨迹移动,使得液态金属的驱动脱离了液体环境,并且无需持续依赖化学活性材料的消耗,可持续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载板1以及所述温度梯度板2的材质均为石英玻璃材质。
由上述描述可知,石英玻璃的导热系数小,便于将加热丝4产生的热量锁定在导热载板1的相应位置,降低了热量传导到相邻的温度梯度区间,提高了轨迹槽11内温度梯度的空间分辨率。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梯度板2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21,所述第一安装槽21的数量与所述加热丝4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21内均安装有所述加热丝4。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安装槽21便于对所述加热丝4进行安装固定,确保了所述加热丝4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单元6以及与所述主控单元6电连接的旋转编码器7和多个MOS管8,所述MOS管8的数量与所述加热丝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旋转编码器7旋转需要加热的加热丝4,并使所述主控单元6输出PWM信号来控制与需要加热的加热丝4连接的MOS管8向加热丝4输入电压,从而使得加热丝4通电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多个分别与所述主控电源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数量与所述加热丝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温度梯度板2。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温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与其对应的加热丝4的位置的温度,并且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输至主控单元6。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显示器9,所述显示器9与所述主控单元6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显示器9用于显示所述控制装置的运行状况,使得所述液态金属驱动装置的工作情况可视化。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梯度板2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2,所述第二安装槽22的数量与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22内均安装有所述温度传感器5。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二安装槽22便于对所述温度传感器5进行安装,确保了所述温度传感器5工作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轨迹槽11呈直线型、圆形、椭圆形或S型。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轨迹槽11的形状进行设置,丰富了结构样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导热载板1、温度梯度板2和底板3,所述导热载板1上设有用于供液态金属移动的轨迹槽11;所述温度梯度板2安装于所述导热载板1背离所述轨迹槽11的一侧,所述底板3安装于所述温度梯度板2背离所述导热载板1的一侧,所述温度梯度板2设有多个平行分布的加热丝4,所述加热丝4与所述导热载板1抵触,所述加热丝4在所述温度梯度板2上形成加热区域,所述轨迹槽11位于所述加热区域的热辐射范围内;每个所述加热丝4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丝4发热,以在所述导热载板1的轨迹槽11内形成温度梯度。
可选的,所述导热载板1以及所述温度梯度板2的材质可以是TDD材质、石英玻璃材质或云母材质,优选为石英玻璃材质,具体的,石英玻璃的导热系数小,便于将加热丝4产生的热量锁定在导热载板1的相应位置,降低了热量传导到相邻的温度梯度区间,提高了轨迹槽11内温度梯度的空间分辨率;更具体的,所述加热丝之间的间距为20μm-60μm。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单元6以及与所述主控单元6电连接的旋转编码器7和多个MOS管8(即场效应管),所述MOS管8的数量与所述加热丝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7旋转需要加热的加热丝4,并使所述主控单元6输出PWM信号来控制与需要加热的加热丝4连接的MOS管8向加热丝4输入电压,从而使得加热丝4通电进行加热;具体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多个分别与所述主控电源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数量与所述加热丝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温度梯度板2,所述温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与其对应的加热丝4的位置的温度,并且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输至主控单元6;更具体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显示器9,所述显示器9与所述主控单元6电连接,所述显示器9用于显示所述控制装置的运行状况,使得所述液态金属驱动装置的工作情况可视化。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3,所述温度梯度板2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21,所述第一安装槽21的数量与所述加热丝4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21内均安装有所述加热丝4,所述第一安装槽21便于对所述加热丝4进行安装固定,确保了所述加热丝4工作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温度梯度板2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2,所述第二安装槽22的数量与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22内均安装有所述温度传感器5,所述第二安装槽22便于对所述温度传感器5进行安装,确保了所述温度传感器5工作时的稳定性。
作为可选的,所述轨迹槽11呈直线型、圆形、椭圆形或S型,具体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轨迹槽11的形状进行设置,丰富了结构样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具有可控性好且持续性强的特点,并且能够适用于非液体环境中;在导热载板上设置供液态金属移动的轨迹槽,确保了液态金属能够在预设的轨迹上运动,并且通过控制装置对温度梯度板上的多个加热丝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实现对轨迹槽内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提升了液态金属驱动的可控性;通过温度梯度驱动液态金属在轨迹槽内沿预设轨迹移动,使得液态金属的驱动脱离了液体环境,并且无需持续依赖化学活性材料的消耗,可持续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热载板,所述导热载板上设有用于供液态金属移动的轨迹槽;
温度梯度板,所述温度梯度板安装于所述导热载板背离所述轨迹槽的一侧,所述温度梯度板设有多个平行分布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之间的间距为20μm-60μm,所述加热丝与所述导热载板抵触,所述加热丝在所述温度梯度板上形成加热区域,所述轨迹槽位于所述加热区域的热辐射范围内;所述导热载板以及所述温度梯度板的材质均为石英玻璃材质;
控制装置,每个所述加热丝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丝发热,以在所述导热载板的轨迹槽内形成温度梯度;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单元以及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的旋转编码器和多个MOS管,所述MOS管的数量与所述加热丝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梯度板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数量与所述加热丝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安装有所述加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多个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加热丝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温度梯度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梯度板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数量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均安装有所述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槽呈直线型、圆形、椭圆形或S型。
CN202310078953.9A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 Active CN115788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8953.9A CN115788818B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8953.9A CN115788818B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8818A CN115788818A (zh) 2023-03-14
CN115788818B true CN115788818B (zh) 2023-06-16

Family

ID=85430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8953.9A Active CN115788818B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8818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0559A (en) * 1990-01-23 1992-01-1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Liquid metal electric pump
JP2003243133A (ja) * 2002-02-14 2003-08-29 Nec Corp 発熱体装置、発熱体の実装構造、温度制御回路、温度制御装置およびモジュール
JP2008223684A (ja) * 2007-03-14 2008-09-25 Tokyo Univ Of Science 温度差マランゴニ効果を利用したマイクロポンプおよび液流生成方法
CN101659388A (zh) * 2009-09-28 2010-03-03 上海交通大学 双向面外运动电热微驱动器
CN101813079A (zh) * 2009-12-11 2010-08-25 北京工业大学 无阀热驱动泵
WO2011060956A2 (de) * 2009-11-23 2011-05-26 Bems, Curd Thermische einrichtung zum erzeugen von mechanischer und/oder elektrischer energie
CN102785542A (zh) * 2012-08-02 2012-11-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可变形足-蹼复合推进机构的水陆两栖机器人
CN103334003A (zh) * 2013-03-14 2013-10-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提高合金材料抗腐蚀性能的处理方法
EP3094854A1 (en) * 2014-01-15 2016-11-23 Delphi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Luxembourg S.à r.l. High pressure fuel pump
CN108730141A (zh) * 2018-04-08 2018-11-0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激光远程光热驱动装置
CN109231148A (zh) * 2018-09-25 2019-01-18 苏州大学 基于室温液态金属的微泵结构
CN110067736A (zh) * 2019-05-23 2019-07-30 宁波大学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用于精确控制液体流量的泵系统
CN111495454A (zh) * 2020-05-27 2020-08-0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基于电磁驱动的液态金属流动控制结构及流动控制方法
CN111566347A (zh) * 2017-12-22 2020-08-21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金属氢化物压缩机控制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2557B2 (en) * 2001-03-28 2007-03-20 Handylab,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leasing intracellular material from cells within microfluidic samples of fluids
US9283597B2 (en) * 2002-12-02 2016-03-15 Cfd Research Corporation Miniaturized electrothermal flow induced infusion pump
DE10332315A1 (de) * 2003-07-16 2005-02-2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ransport von Fluiden
WO2011050285A1 (en) * 2009-10-23 2011-04-28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Thermally driven knudsen pump
JP5861474B2 (ja) * 2012-01-30 2016-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ポンプ装置
JP2015188806A (ja) * 2014-03-27 2015-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搬送装置
US20210323053A1 (en) * 2020-04-16 2021-10-21 Desktop Metal, Inc. Nozzle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iques for Magnetohydrodynamic Jetting of Metals in 3D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0559A (en) * 1990-01-23 1992-01-1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Liquid metal electric pump
JP2003243133A (ja) * 2002-02-14 2003-08-29 Nec Corp 発熱体装置、発熱体の実装構造、温度制御回路、温度制御装置およびモジュール
JP2008223684A (ja) * 2007-03-14 2008-09-25 Tokyo Univ Of Science 温度差マランゴニ効果を利用したマイクロポンプおよび液流生成方法
CN101659388A (zh) * 2009-09-28 2010-03-03 上海交通大学 双向面外运动电热微驱动器
WO2011060956A2 (de) * 2009-11-23 2011-05-26 Bems, Curd Thermische einrichtung zum erzeugen von mechanischer und/oder elektrischer energie
CN101813079A (zh) * 2009-12-11 2010-08-25 北京工业大学 无阀热驱动泵
CN102785542A (zh) * 2012-08-02 2012-11-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可变形足-蹼复合推进机构的水陆两栖机器人
CN103334003A (zh) * 2013-03-14 2013-10-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提高合金材料抗腐蚀性能的处理方法
EP3094854A1 (en) * 2014-01-15 2016-11-23 Delphi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Luxembourg S.à r.l. High pressure fuel pump
CN111566347A (zh) * 2017-12-22 2020-08-21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金属氢化物压缩机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8730141A (zh) * 2018-04-08 2018-11-0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激光远程光热驱动装置
CN109231148A (zh) * 2018-09-25 2019-01-18 苏州大学 基于室温液态金属的微泵结构
CN110067736A (zh) * 2019-05-23 2019-07-30 宁波大学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用于精确控制液体流量的泵系统
CN111495454A (zh) * 2020-05-27 2020-08-0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基于电磁驱动的液态金属流动控制结构及流动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受限液态金属电驱动器研究;王二龙;《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全文 *
液态金属双流体机器人;叶姣;陈建业;刘静;;中国科学:技术科学(第0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8818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3453B (zh) 滑动摩擦发电机、发电方法以及矢量位移传感器
TW552164B (en) Thermally induced pressure wave generation apparatus
CN109916387B (zh) 一种用于serf原子气室的无磁温控系统及方法
Fuhr et al. Travelling wave-driven microfabricated electrohydrodynamic pumps for liquids
JP3705926B2 (ja) 圧力波発生装置
TWI424341B (zh) 觸控顯示結構及包含該觸控顯示結構之觸控顯示裝置
CN107765037B (zh) 高温原位样品杆
Shi et al.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ensor applications of 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employing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KR101870278B1 (ko) 주파수 상향식 마찰 전기 에너지 하베스터 및 이를 활용한 자가 구동 능동 환경 센서
CN115788818B (zh) 一种液态金属驱动装置
CN101405409A (zh) 具有加热电极的微电子器件
Dauphin et al. Tracking magnetic rotating objects by bipolar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JP2007149598A (ja) シート状温度制御装置
US20190339783A1 (en) Tactile sensation presenting device
JP2010510477A (ja) バイオチップ又はバイオシステムで使用するマイクロ流体デバイス
CN111313744B (zh) 微米级分离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和声音传感器
US11150214B2 (e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pparatus and thermostat
US10777730B2 (en) Scalable piezoelectric linear actuator
US9881763B2 (en) Ion generation device and ion detection device
JP4385124B2 (ja) 電気的制御可能な微量液滴輸送デバイス
JP2018141738A (ja) 電気化学計測型マイクロアレイおよびマイクロアレイセット、ならびに電気化学計測型マイクロアレイの製造方法
CN113472235B (zh) 基于摩擦电效应和空气击穿耦合的逆变摩擦发电机
CN206461791U (zh) 一种电加热结构与该结构的电加热装置
US20030156998A1 (en) Microreactor
CN205564817U (zh) 一种纳米压电微能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