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7948B - 一种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7948B
CN115777948B CN202211491940.6A CN202211491940A CN115777948B CN 115777948 B CN115777948 B CN 115777948B CN 202211491940 A CN202211491940 A CN 202211491940A CN 115777948 B CN115777948 B CN 1157779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ble
dietary fiber
medicinal fungus
precipitate
polysaccha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919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77948A (zh
Inventor
程抒劼
杨璇
曹崇江
冯雨菡
李子辰
张大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4919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79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7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7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779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79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膳食纤维是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其提取制备方法为碱溶酸沉法。本发明制备的膳食纤维具有较高的提取得率,良好的热稳定性,优良的吸水膨胀力、持水持油能力,较低的粘度及渗透活性。经体外发酵验证,所述膳食纤维具有低发酵特性且可调节IBS相关菌群,可以作为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

Description

一种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被食品法典委员会定义为含有10个或10个以上单体单位的可食用碳水化合物聚合物,抵抗人类小肠内内源性酶的水解。膳食纤维是不被消化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的总称,被认为是肠道菌群的营养来源,对宿主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人体不可缺少的“第七大营养元素”。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全球IBS的汇总患病率约为11.2%。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快,IBS的患病率不断增加。其特征是腹部不适或疼痛,并伴随有排便习惯的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推荐将低FODMAP饮食作为IBS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FODMAP是指高发酵性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包括低聚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双糖(主要为乳糖)、单糖(超过葡萄糖的果糖)和多元醇(甘露醇和山梨醇)。然而,低FODMAP饮食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膳食纤维摄入量的减少,从而加重便秘、肠道菌群紊乱等肠道问题,增加肠道的敏感性,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膳食纤维的应用和治疗价值取决于其功能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不同的膳食纤维会对胃肠道产生特定的影响,包括形成粘性凝胶,粪便体积的膨胀,以及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等。研究指出,适合IBS患者低FODMAP饮食的膳食纤维补充剂,除了应该具备常见的膨胀特性和持水能力以外,还应该满足四个特点:不溶性、粘度及凝胶的形成、低渗透活性和低发酵性。然而,目前研究较多的膳食纤维例如菊粉、低聚果糖等,具有类似FODMAP的高发酵特性,容易导致IBS患者症状的加重。因此,积极寻找适合IBS患者低FODMAP饮食疗法的新型膳食纤维,显得尤为重要。
食药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我国是食药用菌生产大国,食药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药用菌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其中食药用菌高分子多糖作为膳食纤维可以对肠道发挥有益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于许多膳食纤维具有类似FODMAP的特性而不适于IBS患者,本发明采用碱提酸沉法制备了具有低粘度特性、低渗透活性、低发酵特性的不溶性食药用菌多糖,并通过探究其对于IBS相关肠道菌群的影响,证实其作为IBS患者低FODMAP饮食的膳食纤维补充剂的潜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保护一种适合IBS患者食用的膳食纤维,所述膳食纤维为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
其中,所述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具有高吸水膨胀力,高持水持油力,低粘度、低渗透活性、低发酵特性,且具有IBS相关菌群调节能力。
所述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可通过碱溶酸沉法或其他方法制得。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的膳食纤维(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食药用菌子实体干燥后打粉,过筛,密封备用;
步骤2,取干燥的食药用菌粉,加入石油醚,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后的食药用菌粉于水浴中挥干溶剂;
步骤3,取脱脂后的食药用菌粉,加入蒸馏水,于水浴条件下提取以去除水溶性组分;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离心分离,所得沉淀加入碱溶液,于室温条件磁力搅拌提取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其中,所述碱液为NaOH溶液,浓度为0.75mol/L;
步骤5,取步骤4所得上清液加入酸中和,得到多糖沉淀;其中,所用酸为1.0mol/LHCl;
步骤6,取步骤5所得沉淀,于大量蒸馏水中反复洗涤,至洗涤液呈中性后离心分离;
步骤7,取步骤6中洗涤后的沉淀,于透析袋内透析以去除残余盐离子;
步骤8,取步骤7中透析后的沉淀冻干即得所述不溶性多糖。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食药用菌选自平菇、香菇、草菇、杏鲍菇、金针菇、白玉菇、蟹味菇、双胞蘑菇、灵芝、茯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为茯苓。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干燥温度为60±5℃,所述过筛为过60目筛。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菌粉与石油醚的质量体积比(w:v)为1:10~30,脱脂时间为3小时以上,脱脂次数至少3次。
优选的,步骤2中,菌粉与石油醚的质量体积比(w:v)为1:20,脱脂时间为3小时,脱脂次数3次。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w:v)为1:10~30,水浴温度为95±5℃,提取时间为3小时以上,提取次数至少2次。
优选的,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w:v)为1:20,水浴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3小时,提取次数2次。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步骤7中的透析袋规格为摩尔质量截断8000Da,透析时间为36±5h。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保护前文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膳食纤维(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保护前文所述的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在制备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中的应用。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包含前文所述的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碱提酸沉法制备的不溶性多糖得率高,分子量均一且多糖含量高。其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制备的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满足加热等食品加工工艺。
(2)本发明制备的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具有低粘度特性,研究证实,非粘性的膳食纤维可以对肠道粘膜产生机械刺激,促进杯状细胞分泌粘液,有助于便秘型IBS患者症状的改善。
(3)本发明制备的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具有低渗透活性,不会由于渗透作用而加重IBS患者的腹泻等症状。
(3)本发明制备的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几乎不被消化,可以完整到达结肠发挥有益作用。
(4)本发明制备的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具有高持水持油力及优良的膨胀特性,可促进粪便体积膨胀,促进肠道蠕动进而加速排便。
(5)本发明制备的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具有果糖吸附能力,可以缓解由于果糖摄入引起的糖吸收不良症状。
(6)本发明制备的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具有低发酵特性,并可以调节IBS相关菌群。
附图说明
图1为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的热稳定性表征。
图2为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的粘度特性及渗透活性表征。其中图(a)为粘度特性,图(b)为粒径大小。
图3为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膨胀特性及持水持油力性能表征。其中图(a)为吸水膨胀力,图(b)为持水持油力。
图4为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的体外消化过程还原糖含量变化。其中图(a)为口腔消化过程还原糖含量变化,图(b)为胃相消化过程还原糖含量变化,图(c)为肠相消化过程还原糖的含量变化。
图5为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的糖吸附能力表征。其中图(a)为果糖吸附能力,图(b)为乳糖吸附能力,图(c)为山梨醇吸附能力。
图6为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发酵特性表征。其中图(a)为体外发酵前后pH变化情况,图(b)为体外发酵前后还原糖含量变化情况,图(c)为体外发酵前后氨含量变化情况。
图7为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其中图(a)、(b)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例变化情况,图(c)、(d)为毛螺菌科比例变化情况,图(e)、(f)为普氏菌属水平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及未说明配方的试剂均为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
在以下实施例中,各项指标测定方法如下:
(1)热稳定性测试方法:DSC数据由Perkin Elmer DSC8000型差热分析仪测定(温度范围25-500℃,升温速度10℃/min);TGA数据由Perkin Elmer TGA4000型热重分析仪测定(温度范围25-600℃)。
(2)粘度特性测定方法:配制浓度为1mg/mL的样品溶液,使用TA instruments,40mm parallel plat,Gap=1200μm,剪切速度范围:1.0s-1~100.0s-1测定粘度。
(3)渗透活性测定方法:将样品制成0.1wt%的水溶液,使用Winner 2308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粒径测定。
(4)膨胀特性测定方法:将0.5g样品与5mL模拟肠液混合,置于刻度试管中,于37℃培养箱处理不同时间。读取膨胀前后样品的体积。样品的吸水膨胀能力(WSC)计算方法如下:
WSC(mL/g)=(V1-V2)/W1
式中,V1为膨胀前的体积,V2为膨胀后的体积,W1为样品的重量。
(5)体外消化模拟方法:口腔:唾液是从三名健康的志愿者身上采集的,他们在过去三个月内没有服用过抗生素。首先,志愿者漱口并丢弃唾液3次。随后,收集接下来2分钟的唾液,混合捐赠者的唾液,并立即以4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并储存在-20℃以供进一步使用。
将样品制成浓度为1mg/mL的溶液。A管是唾液(1mL)和样品溶液(1mL)的混合物,B管是唾液(1mL)与水(1mL)的混合物将试管置于37℃水浴中0、15分钟,然后放入沸水浴中5min,使唾液淀粉酶失活。取上清测定还原糖浓度。
胃相:胃电解质溶液由1.55g NaCl、0.55g KCl、0.075g CaCl2·2H2O、0.3g NaHCO3和500mL蒸馏水组成,用0.1M HCl调节pH至2.5。将1.5mL CH3COONa(1M,pH=5)、35.4mg胃蛋白酶加入到150mL胃电解质溶液中,调节pH至2.5制备体外模拟胃液。100mL胃液与样品混合使样品浓度为1mg/ml,置于摇床中37℃,50r/min。胃液反应0h、0.5h、1h、1.5h、2h后,取出10mL反应液,置于沸水浴中5min,4500r离心15min,保留上清。
小肠:肠道电解质溶液由2.7g NaCl、0.325g KCl、0.165g CaCl2·2H2O和500mL蒸馏水组成,用0.1M NaOH调节pH至7。将20g胰酶溶液(7%,w/w)、40g胆盐溶液(4%,w/w)与20mL电解质溶液混合,调pH至7后得到模拟肠道消化液。与胃液反应2h后,将模拟肠液按10:3的比例加入消化后的胃溶液中,置于37℃磁力搅拌器中消化。通过肠液反应0h、0.5h、1h、1.5h、2h后,将10mL反应液移出,置于沸水浴中5min,离心后保留上清。
(6)持水持油能力测定方法:将0.1g样品(W1)加入10mL蒸馏水中,在37℃的温度下平衡2h。4800rpm离心10min后,立即提取残渣,测定重量(W2)。最后,持水力(WHC)由下式确定:
WHC(g/g)=(W2-W1)/W1
将0.1g样品(O1)加入10mL大豆油中,室温下孵育2h。4800rpm离心10min后提取沉淀物,立即测定其重量(O2)。持油力(OHC)由下式确定:
OHC(g/g)=(O2-O1)/O1
(7)糖吸附能力测定方法:将0.1g样品与10mL糖溶液(5mmol/L)混合均匀,37℃下反应6h,4000r/min,20min,取上清液,采用DNS法测上清液中果糖及乳糖的含量,山梨醇含量检测试剂盒测定山梨醇含量。
其中,m为样品质量/g;n0为空白组的糖含量/mg;n1为样品组糖含量/mg;n2为对照组的糖含量/mg。
(8)体外发酵模拟方法:粪便接种物取自三名健康供体(两女一男)的粪便,年龄在22至25岁之间,三个月内没有使用过抗生素。供体排便后立即将粪便收集在无菌塑料容器中,送往实验室。将三个供体粪便样品按质量比1:1:1混合均匀用稀释液(每升含KH2PO40.24g,Na2HPO4 1.44g,NaCl 8.0g,KCl 0.2g)稀释10倍并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得到10%(w/v)的粪便接种物。样品经紫外线照射12h灭菌后,称取100mg灭菌的样品,分别放入无菌发酵容器中。空白对照组(CON组)不加样品。取1mL粪菌液与9mL灭菌厌氧培养基(每升含蛋白胨10.0g,酵母提取物4.0g,半胱氨酸盐酸盐1.0g,NaCl 1.0g,KH2PO4 0.45g,K2HPO4 0.45g,hemin(氯化血红素)0.05g,CaCl2 0.2g,MgSO4 4.5g,resazurin(树脂天青)0.25g,Vitamin K1 10μL。调节pH至6.8左右。)分别加入发酵容器,拧紧瓶口,并用封口膜封口,混匀,置于37℃厌氧培养箱中发酵6h,分别于发酵前后测定pH变化并收集每个发酵样品,储存在-20℃以供进一步分析。
(9)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
还原糖含量采用DNS法检测:以浓度为1mg/mL葡萄糖标准溶液作为对照品,按下表加入试剂混合均匀,沸水浴下反应5min,冷却后加入4mL蒸馏水,混合均匀,在540nm下测定吸光度值,进行标准曲线绘制。样品以相同方法测定。
(10)发酵液氨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进行测定:配制浓度分别为32,16,8,4,2,1,0(mg/dL)NH4Cl标准储备液,吸取40μL标准液加入40μL蒸馏水,加入2.5mL苯酚显色剂,混合均匀后加入2.0mL次氯酸盐试剂,充分混合。于37℃水浴加热30min,于550nm处测定吸光度,进行标准曲线绘制。发酵液样品以相同方法测定。
(11)发酵后肠道菌群测定方法:采用CTAB或SDS方法对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之后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提取出的DNA纯度和浓度。使用515F和806R引物通过PCR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域。PCR产物用2%浓度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纯化,并收集纯化产物。使用UltraTM IIDNA Library Prep Kit建库试剂盒进行文库构建,将构建好的文库进行Qubit和Q-PCR定量;待文库合格后,使用NovaSeq6000进行上机测序。然后使用QIIME2软件和R软件计算分析。
实施例1:
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的提取:选取茯苓作为原料,将茯苓菌核于60℃烘干,打粉后过60目筛网。取干燥的茯苓菌核粉末30.0g,加入600mL石油醚于室温下磁力搅拌3h,共进行3次,去除脂溶性分子。脱脂后的茯苓粉用600mL蒸馏水在100℃下提取2次,每次3小时去除水溶性多糖。最后,加入0.75mol/L NaOH 600mL于室温条件下磁力搅拌4h萃取残渣。所得上清液用1.0mol/L盐酸中和,得到多糖沉淀。5000rpm离心10min得到沉淀,用大量蒸馏水反复洗涤,去除水溶性杂质和盐。将洗涤后的沉淀以截断分子量8000Da的透析袋进一步透析,用流动的蒸馏水透析36小时,最后冻干即得不溶性茯苓多糖样品(命名为WIP),计算提取得率为61.6%。
实施例2:
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热稳定性测定:取20mg不溶性茯苓多糖由Perkin ElmerDSC8000型差热分析仪测定DSC指标,温度范围25-500℃,升温速度10℃/min;由PerkinElmer TGA4000型热重分析仪测定TGA数据,温度范围为25-600℃。
热稳定性是食品中使用的聚合物的一个重要特性。由图1可知热重曲线可以看出最大失重发生在第二阶段(270-350℃),可能受多糖热解分解的影响。在最后阶段(350-600℃),样品失重速度减慢,这可能是由于碳的热分解所致。DSC曲线表明,100℃左右有吸收峰,是样品中自由水和结合水蒸发形成的,属于水分演化。吸热过程分别在58.8℃,283.5℃,302.1℃,最大峰出现在322.2℃,这是由于剧烈的热分解反应,导致碳链和氢链的断裂,与TGA结果一致,说明多糖的热稳定性良好。
实施例3:
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粘度测定及渗透活性测定:配制浓度为1mg/mL的不溶性茯苓多糖混悬溶液,使用TA instruments,40mm parallel plat,Gap=1200μm,剪切速度范围:1.0s-1~100.0s-1测定粘度。
配制浓度为0.1wt%的不溶性茯苓多糖混悬溶液,使用Winner 2308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粒径测定。
研究证实,非粘性的膳食纤维(例如麦麸、纤维素)可以对肠道粘膜产生机械刺激,促进杯状细胞分泌粘液,有助于便秘型IBS患者症状的改善。碳水化合物分子颗粒大小决定了它对消化、结合、保水和肠道转运时间的敏感性。肠腔内水分含量的增加与粒径较小的碳水化合物有关,这些小分子具有渗透活性,导致水被重吸收到结肠中,从而使结肠伸展并软化粪便;但如果长时间或过量发生渗透,会导致腹泻,可能会加重腹泻型IBS患者的症状。由图2(a)测定结果可知,随着剪切速率的改变,WIP始终保持较低的粘度,这与其不溶于水的特性有关。图2(b)粒径测定结果表明,与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和菊粉(INU)相比,WIP具有更大的粒径,其渗透活性较差,不会由于渗透作用而加重IBS患者的腹泻等症状。
实施例4:
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的吸水膨胀特性及持水持油能力测定:取0.5g不溶性茯苓多糖样品与5mL模拟肠液混合,置于刻度试管中,于37℃培养箱处理2,4,6,8h。读取膨胀前后样品的体积。样品的吸水膨胀能力(WSC)计算方法如下:
WSC(mL/g)=(V1-V2)/W1
取0.1g不溶性茯苓多糖样品(W1)加入10mL蒸馏水中,在37℃的温度下平衡2h。4800rpm离心10min后,立即提取残渣,测定重量(W2)。最后,持水力(WHC)由下式确定:WHC(g/g)=(W2-W1)/W1
取0.1g不溶性茯苓多糖样品(O1)加入10mL大豆油中,室温下孵育2h。4800rpm离心10min后提取沉淀物,立即测定其重量(O2)。持油力(OHC)由下式确定:OHC(g/g)=(O2-O1)/O1
纤维的持水持油特性会影响肠道内纤维的代谢活动,粪便的膨胀效应也与纤维的水分和油分保持能力有关。根据图3测定结果膨胀力测定曲线,可知WIP在模拟肠液中的膨胀性能较好,为5.33mL/g,持水能力WHC和持油能力OHC也均较高,分别为21.825g/g和22.65g/g。
实施例5:
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的体外消化模拟:
口腔:将WIP制成浓度为1mg/mL的溶液。A管是唾液(1mL)和WIP溶液(1mL)的混合物,B管是唾液(1mL)与水(1mL)的混合物将试管置于37℃水浴中0、15分钟,然后放入沸水浴中5min,使唾液淀粉酶失活。取上清测定还原糖浓度。
胃相:取100mL胃液与样品混合使WIP样品浓度为1mg/ml,置于摇床中37℃,50r/min。胃液反应0h、0.5h、1h、1.5h、2h后,取出10mL反应液,置于沸水浴中5min,4500r离心15min,保留上清。
小肠:与胃液反应2h后,将模拟肠液按10:3的比例加入消化后的胃溶液中,置于37℃磁力搅拌器中消化。通过肠液反应0h、0.5h、1h、1.5h、2h后,将10mL反应液移出,置于沸水浴中5min,离心后保留上清。
根据Miller法,用DNS法测定还原糖的浓度。根据图4体外消化还原糖含量变化曲线,经胃肠消化后,仅有少量WIP被降解,非淀粉多糖在体外消化过程中通常不会发生变化,说明其不易被消化,基本可以完整到达结肠部位。
实施例6:
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糖吸附实验:将0.1gWIP样品及0.1gCMP样品分别与10mL,5mmol/果糖、乳糖、山梨醇溶液混合均匀,37℃下反应6h,4000r/min,20min,取上清液,测定上清液中果糖、乳糖及山梨醇含量。IBS很多症状产生可能是由于摄入了吸收不良的高渗透活性分子,特别是果糖、乳糖、山梨糖醇等。根据图5,WIP具有特异性吸附果糖的作用,其吸附能力为0.17mg/g。
实施例7:
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体外发酵模拟:不溶性茯苓多糖(WIP)样品经紫外线照射12h灭菌后,称取100mg灭菌的样品,放入无菌发酵容器中。取1mL粪菌液与9mL灭菌厌氧培养基,分别加入发酵容器,拧紧瓶口,并用封口膜封口,混匀,置于37℃厌氧培养箱中发酵6h后,测定相关指标。
膳食纤维经肠道菌群发酵会产生酸性的发酵终产物,如乳酸和短链脂肪酸等,从而导致肠道pH值降低。监测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可知,图6(a)中WIP,CMP(羧甲基茯苓多糖)组和INU(菊粉)组在发酵前后的pH值均呈现明显变化,且WIP与空白对照CON组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其发酵性差;在发酵过程中,肠道菌群不断发酵利用碳水化合物,导致多糖糖苷键断裂,还原端暴露数量增加,释放出可作为肠道菌群碳源的还原糖,图6(b)发酵后还原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WIP组、CMP组与CON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INU组的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表明WIP被肠道菌群发酵利用的程度较低,更加适合IBS患者。图6(c)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WIP组与空白对照组CON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其发酵过程中氨产生能力差。综合以上结果表明,与菊粉INU组相比,WIP更适合于IBS患者。
肠道菌群失衡与IBS发病密切相关,有数据表明IBS患者粪便样本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的比例显著增加,图7(a)、(b)显示与INI组相比,WIP的F/B比例下调,表明WIP具有缓解IBS患者中F/B不平衡的潜力。毛螺菌科作为肠道失衡的潜在标志物,与多种疾病有关,研究表明IBS-D患者中毛螺菌科显著增加,图7(c)、(d)经发酵后WIP及CMP组毛螺菌科比例均下调且WIP组下降更为明显,表明WIP可能具有调节IBS患者毛螺菌科增殖的作用。肠道菌群的改变与内脏超敏反应的增加有关,多项研究表明富含普雷沃氏菌可能与IBS-D的高风险呈正相关。图7(e)、(f)表明经过发酵WIP、CMP组普氏菌属水平显著下调,且WIP组下降更为明显。通过以上菌群结果可知WIP具有调节IBS相关菌群的潜力。
对比例1:
菊粉(INU)的粘度测定及渗透活性测定,方法同实施例3。
对比例2:
羧甲基茯苓多糖(CMP)的粘度测定及渗透活性测定,方法同实施例3。
对比例3:
羧甲基茯苓多糖(CMP)的糖吸附实验及相关指标测定,方法同实施例6。
对比例4:
菊粉(INU)的体外发酵及相关指标测定,方法同实施例7。
对比例5:
羧甲基茯苓多糖(CMP)的体外发酵及相关指标测定,方法同实施例7。
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背离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发明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保护范围。

Claims (1)

1.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在制备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药用菌为茯苓,所述食药用菌不溶性多糖采用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1,食药用菌子实体干燥后打粉,过筛,密封备用;所述干燥温度为60±5℃,所述过筛为过60目筛;
步骤2,取干燥的食药用菌粉,加入石油醚,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后的食药用菌粉于水浴中挥干溶剂;菌粉与石油醚的质量体积比为1:10~30,脱脂时间为3小时以上,脱脂次数至少3次;
步骤3,取脱脂后的食药用菌粉,加入蒸馏水,于水浴条件下提取以去除水溶性组分;
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0~30,水浴温度为95±5℃,提取时间为3小时以上,提取次数至少2次;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离心分离,所得沉淀加入碱溶液,于室温条件磁力搅拌提取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所述碱液为NaOH溶液,浓度为0.75mol/L;
步骤5,取步骤4所得上清液加入酸中和,得到多糖沉淀;所用酸为1.0 mol/L HCl;
步骤6,取步骤5所得沉淀,于大量蒸馏水中反复洗涤,至洗涤液呈中性后离心分离;
步骤7,取步骤6中洗涤后的沉淀,于透析袋内透析以去除残余盐离子;透析袋规格为摩尔质量截断8000Da,透析时间为36±5h;
步骤8,取步骤7中透析后的沉淀冻干得不溶性多糖。
CN202211491940.6A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 Active CN1157779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1940.6A CN115777948B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1940.6A CN115777948B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7948A CN115777948A (zh) 2023-03-14
CN115777948B true CN115777948B (zh) 2024-03-15

Family

ID=85441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91940.6A Active CN115777948B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794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6172A (zh) * 2010-07-22 2010-12-08 吴茂玉 一种利用酶法提取香菇水不溶性多糖的方法
CN108261418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6172A (zh) * 2010-07-22 2010-12-08 吴茂玉 一种利用酶法提取香菇水不溶性多糖的方法
CN108261418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产丁酸菌——中药多糖"的中药药理研究进展;林萍,等;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第第26卷卷(第第12期期);第219-226页 *
大红菇水不溶性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氧化性研究;王白娟,等;西南农业学报;第第30卷卷(第第12期期);第2673 -267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7948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 et al. Ultrasonic/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simulated digestion, and fermentation in vitro by human intestinal flora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Porphyra haitanensis
Wang et al. Yeast β-glucan, a potential prebiotic, showed a similar probiotic activity to inulin
Tian et al. Digestive characteristics of Hericium erinaceus polysaccharides and their positive effects on fecal microbiota of male and female volunteers during in vitro fermentation
Guo et al. In vitro digestion and fermentation by human fecal microbiota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Clitocybe squamulose
CN108094794B (zh) 一种解酒护肝的复合微生物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The effect of bound polyphenols on the fermentation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carrot dietary fiber in vivo and in vitro
CN110106119B (zh) 一株分离自母乳的鼠李糖乳杆菌m9及其应用
CN109182207A (zh) 一株具有调节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等益生功能的嗜酸乳杆菌La-SJLH001及其应用
Ai et al. The specific use of alginate from Laminaria japonica by Bacteroides species determined its modulation of the Bacteroides community
Guan et al. Simulated digestion and in vitro fermentation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lotus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root residue by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Li et al. In-vitro digestion by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juices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ultured with mulberry oligosaccharides and subsequent fermentation with human fecal inocula
CN110663803A (zh) 一种益脾健胃南极磷虾油多肽生物制品
Jang et al. Prebiotic properties of levan in rats
CN115777948B (zh) 一种适合ibs患者的膳食纤维补充剂
CN104431352B (zh) 一种促生长合生元菌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TW201538722A (zh) 生產玻尿酸之益生菌株及其用途
CN115895966B (zh) 一株辅助缓解痛风的两歧双歧杆菌bl002及其应用
CN105063128B (zh) 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低分子量魔芋低聚糖的制备方法
RU2427389C2 (ru)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и лечения инфекционных и неинфекционных диарей
CN113425750B (zh) 一种具有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和应用
CN105852099A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真菌功能性食品
CN106361778A (zh) 一种乳酸菌制剂及其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CN105852077A (zh) 一种复合真菌及益生菌功能性食品
CN117547561B (zh) 一种具有促进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生物药品
CN114668151B (zh) 一种乳双歧杆菌sf-b21在制备降尿酸产品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