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6694A - 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76694A CN115776694A CN202111039130.2A CN202111039130A CN115776694A CN 115776694 A CN115776694 A CN 115776694A CN 202111039130 A CN202111039130 A CN 202111039130A CN 115776694 A CN115776694 A CN 1157766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ing
- communication
- signal
- qos
- ser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9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29940049705 immune stimulating antibody conjugate Drugs 0.000 claims 8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49 cogn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622 mature neutrocyt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HSQDZXAVJRBMX-UHFFFAOYSA-N 2-(5,6-dichlorobenzimidazol-1-yl)-5-(hydroxymethyl)oxolane-3,4-di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O)C(CO)OC1N1C2=CC(Cl)=C(Cl)C=C2N=C1 XHSQDZXAVJRBM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5 deep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23 defe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group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4 master batch recor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9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wireless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包括:发送设备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例如B5G系统或6G系统除了具备通信能力外,还将具备感知能力。具备感知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来感知目标物体的方位、距离、速度等信息,或者对目标物体、事件或环境等进行检测、跟踪、识别、成像等。未来随着毫米波、太赫兹等具备高频段大带宽能力的小基站在6G网络的部署,感知的分辨率相比厘米波将明显提升,从而使得6G网络能够提供更精细的感知服务。
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有潜力将无线感知集成到大规模移动网络中,在这里成为感知移动网络(Perceptive Mobile Networks,PMNs)。PMN可以从目前的5G移动网络演变而来,有望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无线传感网络,同时提供稳定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它可以建立在现有移动网络基础设施之上,而不需要对网络结构和设备进行重大改变。它将释放移动网络的最大能力,并避免花费高昂基础设施成本去额外单独建设新的广域无线传感网络。随着覆盖范围的扩大,综合通信和传感能力有望实现许多新的应用。感知移动网络能够同时提供通信和无线感知服务,并且由于其较大的宽带覆盖范围和强大的基础设施,有可能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无线传感解决方案。其联合协调的通信和传感能力将提高我们社会的生产力,并有助于催生出大量现有传感器网络无法有效实现的新应用。利用移动信号进行被动传感的一些早期工作已经证明了它的潜力。例如,基于GSM的无线电信号的交通监控、天气预报和降雨遥感。感知移动网络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能源、精准农业和安全领域的通信和传感,而现有的解决方案要么不可行,要么效率低下。它还可以为现有的传感器网络提供互补的传感能力,具有独特的昼夜操作功能,能够穿透雾、树叶甚至固体物体。
但是由于感知业务以及通信业务种类较多,而目前又没有通感一体化QoS特征参数的明确定义,无法保证通感一体化的准确性,同时保证通感一体化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解决因现有技术中没有通感一体化QoS特征参数的定义,无法保证通感一体化的准确性,同时保证通感一体化效率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核心网设备获取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感知质量索引SQI以及通信质量索引;
核心网设备向发送设备和/或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感知质量索引SQI以及通信质量索引;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发送设备和/或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该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该接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该核心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感知质量索引SQI以及通信质量索引;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向发送设备和/或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瞬态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进而能够实现准确的进行信号的发送,提升了通感一体化的准确性以及通感一体化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应用情况一所涉及的网络节点的示意图;
图3是V2X感知情景示意图;
图4是并发感知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并发感知场景下的数据到DRB映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设备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设备的结构框图之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二;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发送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下面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描述如下:
一、通信感知一体化/通感一体化
近几十年来,无线通信和雷达传感(Communication&Sensing,C&S)一直在并行发展,但交集有限。它们在信号处理算法、设备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系统架构方面都有很多共性。近年来,这两个系统在共存、合作和联合设计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
早期人们对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共存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侧重是开发有效的干扰管理技术,使两个单独部署的系统能够在相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平稳运行。虽然雷达和通信系统可能在同一位置,甚至物理上集成,但它们在时间/频率域传输的是不同的两种信号。它们通过合作共享相同的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同时工作是对彼此之间的干扰。相应的措施包括波束赋形、合作频谱共享、主次频谱共享、动态共存等。然而有效的干扰消除通常对节点的移动性和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频谱效率的提高实际比较有限。由于共存系统中的干扰是由发射两个独立的信号引起的,因此很自然地会问,我们是否可以同时使用一个发射信号同时进行通信和雷达传感。雷达系统通常使用特别设计的波形,如短脉冲和啁啾,能够实现高功率辐射和简化接收机处理。然而这些波形对雷达探测来说不是必需的,无源雷达或无源传感以不同的无线电信号作为感知信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进一步促进了非专用无线电信号用于雷达传感的潜力。有了这些技术,传统雷达正朝着更通用的无线感知方向发展。这里的无线感知可以广泛地指从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中检索信息,而不是在发射机上调制到信号的通信数据。对于感知目标位置相关的无线感知,可以通过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对目标信号反射时延、到达角(AoA)、离开角(AoD)、多普勒等动力学参数进行估计;对于感知目标物理特征,可以通过测量设备、对象、活的固有模式信号来实现。两种感知方式可以分别称为感知参数估计以及模式识别。在这个意义上,无线感知是指使用无线电信号的更通用的传感技术和应用。
二、雷达技术
雷达自20世纪上半叶诞生以来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现代雷达系统部署在世界各地,有多种应用,包括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ATC)、地球物理监测、天气观测以及国防和安全监视等。在10GHz以下,大部分频谱资源主要分配给雷达,同时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如5G NR、LTE和Wi-Fi也存在于这个频谱范围内。在毫米波等更高频率,通信和雷达平台也有望实现和谐共存。然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雷达频段受到干扰。从历史发展来看,雷达与通信系统向小型化以及更高频段不断演进。目前,在毫米波频段,现有雷达与通信系统的硬件架构、信道特性以及信号处理方法已经十分接近。从民用角度看,有相当一部分5G/B5G新兴应用需要进行感知与通信联合设计,例如智慧城市、智慧家庭等物联网应用,以及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智能交通应用。从军用角度看,雷达、通信、电子战等无线射频系统的发展长期以来呈现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的状态,消耗了大量频谱与硬件资源,降低了作战平台的效能。为高效利用频谱资源,并服务于多种民用与军用新兴应用场景,雷达与通信的频谱共享(Radar and Communication SpectrumSharing,RCSS)近期引起了学界和工业界的高度关注。
总体而言,RCSS技术包含两条研究路径:(1)雷达与通信频谱共存(Radar-Communication Coexistence,RCC);(2)雷达通信一体化(Dual-Functional Radar-Communication system,DFRC)。其中,前者考虑的是分立的雷达与通信系统共用同一频谱,如何设计行之有效的干扰消除与管理技术来实现两者的互不干扰。后者则考虑的是雷达与通信系统除了共享同一频谱外,还共用同一硬件平台,如何设计一体化信号处理方案来同时实现通信与雷达感知功能。RCC技术往往要求雷达和通信系统周期性地交换一些信息以实现合作互利,例如雷达的发射波形、波束图样,通信的调制方式、帧格式以及雷达与通信系统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等等。在实际系统中,这一信息交换过程具有较高的复杂度。DFRC技术则直接通过共享硬件平台实现了频谱共享,并不需要额外的信息交换。此外,DFRC技术还能够通过双方的协同工作来同时提升二者的性能。如上文所述,当前,DFRC技术的内涵及应用已远远不止于对频谱利用率的提升,而是被进一步拓展至包括车联网、室内定位和隐蔽通信在内的多种新兴的民用及军用场景
三、LTE/5G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
QoS是指网络利用各种底层技术,为指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从而实现特定业务需要的传输能力保障机制。当网络发送拥塞时,所有的数据流都有可能被丢弃。为满足用户不同应用、不同服务质量的要求,需要网络能根据用户的要求分配和调度资源,为不同的数据流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对实时性强且重要的数据报文优先处理;对实时性不强的普通数据报文,提供较低的处理优先级,网络拥塞时甚至丢弃。
QoS是从互联网中借鉴而来的技术概念,国际电信联盟(ITU)在x.902标准,即“信息技术开放式处理参考模型”中给出了对服务质量(QoS)的定义:在一个或多个对象的集体行为上的一套质量需求集合。吞吐量、传输延迟和错误率等一些服务质量参数描述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等。
LTE是基于承载Bearer的QoS策略设计。无线承载分为SRB(Signalling RadioBearer)和DRB(Data Radio Bearer)。SRB用于信令的传输,DRB用于数据的传输,所有SRB的调度优先级要高于所有的DRB。QCI(QoS Class Identifier),是系统用于标识业务数据包传输特性的参数,协议TS 23.203定义了不同的承载业务对应的QCI值。根据QCI的不同,承载(Bearer)可以划分为两大类: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速率)类承载和Non-GBR类承载。GBR类承载,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需要调度器对该类承载保证最低的比特速率,其QCI的范围是1-4。有了这个最低速率外,还需要一个最高速率进行限制。对于GBR承载来说,使用MBR来限制该承载的最大速率。MBR(Maximum Bit Rate,最大比特速率)参数定义了GBR承载在RB资源充足的条件下,能够达到的速率上限。MBR的值大于或等于GBR的值。Non-GBR类承载,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不需要调度器对该类承载保证最低的比特速率,其QCI的范围是5-9。在网络拥挤的情况下,业务需要承受降低速率的要求。对于Non-GBR,使用UE-AMBR(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聚合最大比特速率)来限制所有Non-GBR承载的最大速率
5G QoS特征(5G QoS Characteristics)各网络节点(UE、gNB、UPF)处理每个QoS流时的特征参数集。5G特征参数集被分为标准化的QoS特征和运营商专用的(Operator-Specific)QoS特征。前者由标准化预先定义各参数的取值并与固定5QI取值(一种标记一系列参数的索引)关联,后者由运营商配置参数取值。5G采用数据流In-band QoS标记机制,基于业务的QoS需求,网关或APP Server对数据流标记相应的QoS处理标签,网络侧基于QoS标签,执行数据包转发;QoS标签可基于业务数据流的需求实时变化,实时满足业务需求。GW的NAS将多个有相同QoS需求的IP flow映射到同一个QoS flow;gNB将QoS flow映射到DRB,使无线侧适配QoS需求;RAN侧有一定自由度,如gNB可将QoS流转换成DRB;下行映射属于网络实现;上行映射基于reflective QoS或RRC配置。5G QoS模型同样支持保障流比特速率(GBRQoS)的QoS流和非保障流比特速率(Non-GBR)的QoS流,也同样用AMBR来钳制Non GBR总带宽,5G QoS模型还支持反射QoS。
在5G SA(Standalone)网络,gNodeB与UE之间仍然存在承载,但gNodeB与核心网之间不再采用承载的概念,由NSA(Non-Standalone)组网中的EPS Bearer变成了QoS Flow。QoS Flow是5G核心网到终端的QoS控制的最细粒度。每一个QoS Flow用一个QoS Flow ID(QFI)来标识。在一个PDU会话内,每个QoS Flow的QFI都是唯一的。核心网会通知gNodeB每个QoS Flow对应的5QI,用于指定此QoS Flow的QoS属性。5G SA网络gNodeB与UE之间仍然存在承载,gNodeB会将QoS Flow映射到承载上,QoS Flow与空口Radio Bearer可以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当UE发起业务请求时,gNodeB读取来自核心网消息中各QoS Flow的QoS属性值,根据参数配置,将不同的QoS Flow(不同的5QI)映射到对应的承载上,为业务配置合适的无线承载参数、传输资源配置参数。QoS Flow到DRB的映射根据5G新增协议层,即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定义,SDAP主要的功能为在数据包中添加QoS Flow的标识(即QFI值),接收端从数据包的SDAP头中读取该值,以及将一个或多个QoS Flow映射到一个DRB上。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些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101,发送设备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因本申请主要针对的是通感一体化业务,即同时需要进行通信业务和感知业务,因此,发送设备需要确定通感QoS特征参数,即发送设备既需要确定感知QoS特征参数,也需要确定通信QoS特征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感QoS特征参数用于进行通感参数配置信息的确定,进而使得发送设备依据该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实现第一信号的发送,也就是说,该通感QoS特征参数的目的是保证第一信号的准确发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通信和感知业务同时存在时,若二者的信号能够同时使用相同的信号发送,则发送设备发送的便是通感一体化信号,若二者的信号不能使用相同的信号,则需要单独进行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的发送,二者可以采用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或码分复用的方式发送,则发送设备发送的便是感知信号和/或通信信号;也就是说,上述的第一信号包括: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该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A101、感知延时预算(Sensing Delay Budget,SDB);
需要说明的是,该感知延时预算用于定义感知业务的最大感知延迟,用于定量地描述感知业务的实时性要求。
A102、感知分辨率(Sensing Resolution,SR);
需要说明的是,该感知分辨率用于定义感知业务的精细度,与网络硬件设备以及具体资源配置有关,且该因素因为不同感知业务,涉及到的配置资源也不同。例如距离分辨率与配置的感知信号带宽有关,角度分辨率与基站或者终端天线孔径有关。
A103、最大感知范围(Maximum Sensing Range,MSR);
需要说明的是,该最大感知范围用于定义感知业务所支持的感知测量量的最大测量范围。
A104、感知误差(Sensing Error,SE);
需要说明的是,该感知误差用于定义感知业务感知性能,即感知精确度,与网络硬件设备以及具体资源配置、信噪比(SNR)有关;感知误差可从下述三方面之一进行定义:1)、最大误差;2)、最大误差与真实值百分比(相对最大误差);3)、相对误差分布。
A105、连续感知能力(Continuous Sensing Capacity,CSC);
需要说明的是,该连续感知能力用于定义感知业务对连续感知的支持能力,主要分成单次感知、连续感知(例如目标追踪、扫描成像)。
A106、感知更新频率(Sensing Update Rate);
需要说明的是,该感知更新频率用于定义了要求连续感知业务的感知处理的结果更新频率。
A107、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ISAC Signal Quality);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用于定义通感一体化业务所需要的信号质量,不同通感一体化业务有不同要求。
A108、感知安全性(Sensing Security);
需要说明的是,该感知安全性定义了不同感知业务对安全性的要求,划分为3个等级。
A109、感知隐私性(Sensing Privacy);
需要说明的是,该感知隐私性定义了不同感知业务对隐私性的要求,划分为3个等级。
A110、检测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检测概率定义为判感知目标有无的能力,假设目标存在的情况下判决为有的概率。
A111、虚警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虚警概率定义为判感知目标有无的能力,假设目标不存在的情况下判决为有的概率。
A112、包延时预算;
A113、误包率;
A114、最大数据突发量;
A115、最大数据速率;
A116、误比特率;
A117、平均窗口。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A101-A111通常是与感知相关的QoS特征参数,而A112-A117通常是与通信相关的QoS特征参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5G中定义了保证比特速率(GBR)、非保证比特速率(Non-GBR),以及延迟关键GBR(Delay Critical GBD)三种业务类型,对不同实时性要求的数据业务进行了划分。感知业务覆盖范围广,具备感知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来感知目标物体的方位、距离、速度等信息,或者对目标物体、事件或环境等进行检测、跟踪、识别、成像等。未来随着毫米波、太赫兹等具备高频段大带宽能力的小基站在6G网络的部署,感知的分辨率相比厘米波将明显提升,从而使得6G网络能够提供更精细的感知服务。一些常见的感知业务如下表1所示。
表1常见感知业务分类
可选地,表2给出了一种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具体定义方式,其中感知QoS特征参数包括表2参数的至少一项。
表2感知QoS特征参数定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根据感知业务的物理作用范围、感知实时性要求两大主要要求对感知业务类型(Sensing Service Type)进行划分,感知范围包括两类,一类是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即大尺度范围感知业务(Large-scaleSensing,LSS),对应感知物理范围为十米、百米、千米量级;另一类是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即小尺度范围感知业务(Small-scale Sensing,SSS),对应感知物理范围为厘米、分米、米量级;根据感知实时性要求,类比5G QoS定义,增加一种延迟敏感(Delay Critical)类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感知业务类型分为:Delay CriticalLSS(对应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LSS(对应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Delay Critical SSS(对应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SSS(对应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四类,分别用Sensing Service Type I-IV表示。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感知业务类型包括以上四项中的至少一项。
类似于LTE的QCI,为了对不同数据业务类型QoS进行划分,5G定义了5G QualityIdentity(5QI),用于索引一个5G QoS特性参数。标准化的5G QoS特征参数有标准化预先定义各参数的取值并与固定5QI取值(一种标记一系列参数的索引)关联。
为了定义不同感知业务的QoS特性,这里给出不同QoS对应的感知质量索引(Sensing Quality Identity,SQI)值,如表3。实际使用时SQI应包括表3所列的参数中的至少一项,以及该参数的对应取值。对于某些感知QoS特征参数,可能包含多种描述形式,例如感知误差可以是最大绝对误差(如表3中所示),也可以是最大相对误差(误差与真实值百分比),甚至可以用误差概率分布来描述。
表3感知质量索引SQI定义方式1
表4给出SQI的另一种定义方法示例,表4与表3功能相同,只是定义方法略有不同。在表4中,我们仅根据感知业务的物理作用范围对感知业务类型进行划分,这样感知业务类型(Sensing Service Type)包括两类,一类是Large-scale Sensing(LSS),对应感知物理范围为十米、百米、千米量级;另一类是Small-scale Sensing(SSS),对应感知物理范围为厘米、分米、米量级。
表4感知质量索引SQI定义方式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QI取值只是示例,并不一定是最终标准化或运营商真实采用的序号值,实际用例以及感知QoS特征参数也不局限于表2中所列的。本申请定义表2和表3或者表4主要目的在于给出一种感知QoS定义的框架,供后续标准化和通信运营商参考。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感QoS特征参数可以是发送设备自己确定的,也可以是从其他设备接收的,下面分别对这两种通感QoS特征参数的获取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一、发送设备自己确定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在此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101的可以采用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
步骤1011,发送设备获取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为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与通信QoS特征参数以及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由协议约定或核心网设备通知。
步骤1012,发送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通知的ISAC QI;
步骤1013,发送设备根据所述ISAC QI和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确定通感QoS特征参数。
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下预先设置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该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可以以对应关系表的形式体现,通感业务请求方能够知道自己请求的业务对应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中的哪一个ISAC QI,发送设备通过该ISAC QI查找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便能确定该ISAC QI对应的通感QoS特征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通信和感知两种业务的过程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通信QoS特征参数与感知QoS特征参数(衡量指标)存在很大不同。最关键的是,网络中两种业务也不一定都会同时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实现方式是在通信QoS基础上,增加感知QoS映射到通信QoS的方式,最终形成通感一体化QoS特征参数
未来的B5G/6G网络数据业务QoS可能相比现有5G网络需要支持更多差异化服务,因此其通信QoS也许比现有5G QoS定义更加细致和多样。本申请仅以一种可能的通信QoS为例子进行说明,重点在于说明感知QoS特征参数映射到通信QoS特征参数的基本思想。假设通信QoS特征参数包括:通信业务类型(Communication Resource Type)、通信延迟预算(Communication Packet Delay Budget)、误包率(Communication Packet Error Rate)、最大数据突发量(Maximum Data Burst Volumn)、平均窗口(Averaging Window)等等。表5给出了一种ISAC QI的定义方法。
表5 ISAC QI定义(即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格所列通信QoS特征参数仅是举例,并不代表未来网络的通信QoS特征参数仅包含这几项。与感知有关的特征参数及它们的取值,可以参考表2以及表3/表4。同时为了简洁,感知QoS特征参数及其取值统一以“感知QoS特征参数及取值(参考表2、表3)”作为项目名,嵌入在上述表格右起第2列。该列的内容项使用“{表3SQI=xxx对应行}”简略表示(原有的SQI取消)。对于没有在表格里列出来的通信QoS特征参数以及取值,也暂时先用“…”表示,如右起第3列所示。
需要注意,上表没有使用“通信优先级水平”,而是使用“ISAC优先级水平”,这是因为通感一体化场景下业务优先级水平这个参数需要同时能够表征通信和感知两种业务单一存在以及同时存在所有情况的优先级顺序。上述优先级水平取值仅为参考,一般来说通感一体化业务(同时存在数据通信和感知需求)的优先级要比单一通信或者单一感知业务优先级高,但是单一通信或者单一感知业务两者谁的优先级高需要视具体业务而定。从表5可以看到,该ISAC QI定义方法主要以通信QoS为基础,感知业务的优先级会受到具体与哪种通信业务进行耦合这个因素的影响。不过,感知业务与通信业务一般会遵循一定的匹配规则,匹配规则可以考虑业务的实时性要求,即通感一体化场景下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通信业务,对应的感知业务也是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例如,表5中ISAC QI=80相关内容);感知业务与通信业务的匹配规则也可以考虑具体业务应用场景关联性,对于需要多个移动终端参与的感知业务,可以与多用户通信业务相结合(例如,表5中ISAC QI=1、51相关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ISAC QI取值只是示例,并不一定是最终标准化或运营商真实采用的序号值,实际用例以及QoS特征参数也不局限于表5中所列的。表5(结合表2和表3)主要目的在于给出一种ISAC QoS定义的框架,供后续标准化和通信运营商参考。采用表5所给出的感知QoS特征参数到通信QoS特征参数的映射方法清晰直接,QoS控制过程也较为简单。根据上述ISAC QI定义,网络能够方便地建立通信感知业务的数据流粒度,为网络各节点分配与业务相匹配的传输资源和计算资源,实现差异化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ISAC QoS定义方法相当于需要把所有可能的通信和感知并发业务组合,包括纯通信业务和纯感知业务都维护在一个QoS表里,同时取消原有的通信B5QI/6QI定义和感知SQI定义,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下,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通感业务类型和通感优先级水平的至少一项,所述通感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感一体化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感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B11、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B12、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B13、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B14、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可以定义通感一体化实现方法指示(SensingImplementation Method Indicator,SIMI),指示基站或者其他感知节点可采取的通感一体化业务实现方式。根据通信和感知的侧重程度不同,通感一体化业务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A、SIMI=0:侧重通信,利用通信信号,尽量实现感知,感知QoS难以得到保证;
B、SIMI=2:牺牲部分通信QoS,满足感知QoS。使用专用感知信号,与通信数据信号时分复用,或者频分复用,或者时分+频分复用;
C、SIMI=4:通信QoS和感知QoS同时达到较优水平,使用通感一体化信号;
D、SIMI=1:侧重通信QoS,同时兼顾感知QoS;A和C时分复用;
E、SIMI=3:侧重感知QoS,同时兼顾通信QoS;B和C时分复用。
具体实施哪种通信感知策略,可由网络中的感知网元(感知网络功能)确定。
可选地,在此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101的可以采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包括:
步骤1014,发送设备获取感知QoS参数集以及通信QoS参数集,所述感知QoS参数集为感知质量索引SQI与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通信QoS参数集为通信质量索引与通信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QoS参数集由协议约定或核心网设备通知,所述通信QoS参数集也可以是协议约定或核心网设备通知的。
步骤1015,发送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通知的SQI和通信质量索引;
步骤1016,发送设备根据所述SQI和感知QoS参数集,获取感知QoS特征参数;
步骤1017,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信质量索引和通信QoS参数集,获取通信QoS特征参数;
步骤1018,发送设备将所述感知QoS特征参数和所述通信QoS特征参数确定为通感QoS特征参数。
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下,是利用感知QoS参数集以及通信QoS参数集,分别确定感知QoS特征参数和通信QoS特征参数,将这两个QoS特征参数结合作为通感QoS特征参数。
此种情况下,是分别维护通信QoS特征参数和感知QoS特征参数,再单独建立两种QoS的映射关系,最终形成通感QoS特征参数。
此种实现方式与前面提到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区别在于不需要直接定义ISACQoS,而是同时使用和维护通信、感知两套QoS体系。两种QoS通过额外定义的业务映射关系联系到一起。为了减少网络信令开销,这种新增的业务映射关系可以用通感一体化业务映射索引(ISAC Mapping Index,ISAC MI)来指示。
当只有通信业务或者只有感知业务时,网络只需分别参考通信QoS或者感知QoS进行差异化通信/感知服务。
当一个或多个通信业务与一个或多个感知业务并发时(并发的通信业务数和感知业务数不一定相等),网络首先根据通信QoS和感知QoS判断当前通信和感知业务是否满足通感一体化条件,以及需要采取的通信和感知策略。
网络收到通信业务请求和感知业务请求后,根据通信业务类型以及通信QoS定义能够确定B5QI/6QI值;根据感知业务类型以及感知QoS定义(参考上文“感知QoS定义”)能够确定SQI值。两个过程确定了通信业务和感知业务各自所需要的传输资源配置,然后感知网元(感知网络功能)需要进一步根据通信和感知业务类型确定两种业务映射方式并给出ISAC MI值,若两种业务能够进行映射,则发送设备可以发送通感一体化的信号,若两种业务不能够进行映射,则发送设备需要单独发送通信信号和感知信号。表6给出一种可能的通信业务与感知业务映射关系以及对应ISAC MI取值。
表6通信业务与感知业务映射关系以及ISAC MI取值
从表6可以看出,一种通信业务,可以和多种感知业务匹配实现通感一体化,同时一种感知业务,也可以和多种通信业务匹配,例如上面所示的会话语音、会话视频(直播)2种通信业务与三维地形地貌感知、建筑表面重构、室外用户定位和追踪两种感知业务的关系。表6给出的仅是一种可能的SIMI取值,可能的方式可以侧重于通信QoS,也可以侧重于感知QoS。需要指出,网络是否使用SIMI值由运营商决定,即该参数是可选的。
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下,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感知业务类型、感知优先级水平、通信业务类型、通信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所述通信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信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感知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感知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信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B21、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B22、非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B23、保证比特速率的延迟敏感的通信业务
实现方式二在原有通信QoS和感知QoS基础上,新增通信B5QI/6QI与感知SQI之间的映射,其优点在于维护简单,当需要定义新的通信业务或者感知业务QoS时,可以直接对相应QoS做修改,并更新如表6的映射关系即可。同时给RAN侧的自由度更大。
二、其他设备通知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在此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101的实现方式包括:
发送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通感QoS特征参数。
也就是说,在此种情况下,通感QoS特征参数无需发送设备自己确定,而是可以直接从其他设备处获取得到,可选地,在发送设备为基站的情况下,该通感QoS特征参数可以是核心网设备直接通知基站的;在发送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该通感QoS特征参数通常是由基站通知给终端的,可选地,该基站可以作为感知信号的接收设备,在此种情况下,基站的通感QoS特征参数可以是核心网设备通知的,也可以是基站依据上述的方式通过ISAC QI和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集确定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为其携带通感QoS特征参数,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该第一信息就为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在发送设备确定得到通感QoS特征参数后,便可以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通感参数配置信息;然后根据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相对应地,接收设备在获取到通感QoS特征参数后,也根据该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通感参数配置信息,进而利用该通感参数配置信息进行第一信号的接收;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此种方式实现第一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可以保证第一信号的传输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C11、第一信号的带宽;
C12、第一信号的发送天线数;
C13、第一信号的发射功率;
C14、第一信号的周期;
C15、第一信号的脉冲数。
可选地,为了实现对感知信号的准确测量,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发送设备将所述测量量发送给接收设备。
相应地,接收设备在获取到第一信号的测量量后,依据该测量量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测量,确定所述测量量对应的测量值;需要说明的是,接收设备可以是直接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测量量,也可以是自己依据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得到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顺利进行第一信号的发送,发送设备还应当了解都有哪些设备参与了此次通感一体化业务,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以下一项:
D11、发送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发送的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得到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在发送设备为基站的情况下,核心网设备可以直接将该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发送给基站;在发送设备为终端,接收设备为基站的情况下,核心网设备需要先将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发送给接收设备,然后由接收设备将该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再发送给发送设备。
D12、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可选地,一种情况下,该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指的是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数量。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发送设备能够准确的进行第一信号的发送,发送设备还应当获取业务的感知方式,所述感知方式用于指示第一信号的收发端,依据该感知方式进行第一信号的发送,可选地,该感知方式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依据通感QoS特征参数得到并发送给发送设备的,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依据通感QoS特征参数得到发送给接收设备然后由接收设备再发送给发送设备的;或者,该感知方式也可以是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所述感知方式指示不同的第一信号的收发端;也就是说感知方式与接收和发送第一信号的实体相关联,具体地,以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为例,所述感知方式所对应的实体与收发信号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E11、第一网络节点发送通感一体化信号,第二网络节点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此种情况指的是,基站A发送通感一体化信号,基站B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E12、第一网络节点发送并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此种情况指的是,基站A发送通感一体化信号,基站A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E13、第一网络节点发送通感一体化信号,第一网络节点关联的终端设备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此种情况指的是,基站A发送通感一体化信号,终端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E14、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通感一体化信号,第二终端设备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此种情况指的是,终端A发送通感一体化信号,终端B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E15、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并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此种情况指的是,终端A发送通感一体化信号,终端A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E16、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通感一体化信号,第一网络节点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此种情况指的是,终端A发送通感一体化信号,基站A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
通常情况下,为了能快速的依据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得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测量量、感知方式、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建立通感QoS特征参数与通感参数配置信息、测量量、感知方式、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对应关系表的方式实现,在需要获取其中一项时,只需要查表得到相应的数据即可。通常因通感QoS特征参数可能包括表5中的多种参数的取值组合,而每一种取值组合对应表5中的一个ISAC QI,也就是说,通感QoS特征参数是与ISAC QI对应的,本申请中采用建立ISAC QI与通感参数配置信息、测量量、感知方式、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对应关系表,通过依据与通感QoS特征参数对应的ISAC QI进行查表得到相应的通感参数配置信息、测量量、感知方式、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表5定义的几种ISAC QI值和通感业务类型,表7给出相应的参数配置和感知方式建议。
表7 ISAC QI值、通感业务类型相应的通感参数配置、感知方式
进一步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发送设备进行第一信号发送的实现方式可以为:
发送设备通过目标映射规则,将所述第一信号映射至无线承载RB;
发送设备通过RB,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目标映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多个第一信号映射到同一个RB;
一个第一信号映射到一个RB。
相应地,接收设备也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第一信号的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该RB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RB)和数据无线承载(DRB)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说明的是,在5G系统中,QoS特征参数的定义可以作为核心网对数据业务划分QoS Flow的依据,实现QoS Flow的映射控制。gNB使用的QoS特征参数QoS Profile由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分配,5G中的5QI值包含在核心网的参数集QoS配置(QoSProfile)中。在本申请中感知QoS参数由感知网络功能单元/感知网元(Sensing NetworkFunction,SNF)分配给gNB。由于LTE/5G QoS为数据业务传输而设计,其QoS的用法和控制流程可能与感知QoS存在较大不同。
可选地,当网络仅存在感知业务时,不涉及到数据传输。感知信号(序列/波形)可以是伪随机序列,例如m序列、Gold序列等。由于不涉及到端到端的数据信息传输,感知信号可保存在各个感知节点(例如室外宏基站、室内小基站、专用感知终端以及移动终端等),在触发感知功能时直接调用,或者根据本地感知信号序列生成算法直接计算生成、发送完成感知。此时不需要NAS层对感知数据进行QoS Flow映射。
由于感知信号需要经过无线空口,因此需要对SQI与空口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的映射关系进行定义。同时由于感知业务涉及到空口信令交互以及感知数据收发,因此同时需要SRB以及DRB支撑,感知信令通过SRB承载,感知信号数据通过DRB承载。SQI与RB映射可以是多对一,也可以是一对一。感知QoS Flow可单独使用SRB和DRB。感知QoSFlow到DRB映射规则可以由SDAP层根据SQI确定。表8基于上文表1总结的几种典型感知业务以及表3定义的SQI值。
表8一种可能的感知QoS Flow与DRB映射方式
可选地,当通信业务和感知业务并发时,此时仅考虑通感一体化场景;一种情况是,基站或者其他可能感知节点,在数据流中插入在基站事先存储或者计算生成的感知信号数据,和通信数据信号时分/频分复用发送,此时可看做是一种初级的通感一体化场景。因为感知信号数据不涉及端到端传输,NAS层仅根据ISAC QoS特征参数/通信QoS特征参数(可采用上述2种ISAC QI定义方法)对数据IP Flow到QoS Flow进行映射,在AS层两种业务数据共用相同的SRB和DRB。
大多数情况下,数据流为通感一体化数据。类似NR网络,未来B5G/6G网络NAS层将相同ISAC QoS需求的IP Flow映射进同一个QoS Flow。基站或者其他感知节点再将QoSFlow映射到DRB上,使RAN侧适配QoS需求。这样形成两级映射,使得RAN侧有一定的自由度,比如基站可以按照一定的策略将M个QoS流按一定的策略转换成N个DRB(M≥N)。
一种特殊情况是,多个数据业务和感知业务并发时,无法在已定义的ISAC QoS参数集中对所有感知业务找到匹配的QoS需求,即存在一些数据业务单独作为一个QoS Flow传输,或者一些感知业务单独进行无线承载。此时基于SQI/感知QoS参数集,需要单独的感知专用DRB。
下面对实际应用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举例说明如下。
具体应用情况一、感知网元发送通感QoS特征参数(即ISAC QoS特征参数)进行三维地图感知以及通信
假设第三方(指网络(包含接入网和核心网)、用户以外的第三方)感知应用请求网络利用室外宏基站对某个区域进行三维地图感知,例如第三方应用服务器向核心网中的感知网络功能单元/感知网元(Sensing Network Function,SNF)或者其他网络功能单元/网元发起感知请求,感知网元通知感知地图附近的多个基站进行感知操作。感知方式可以为基站自发自收通感一体化信号并执行感知运算处理进行,也可以通过基站A发射通感一体化信号,基站B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执行感知运算处理进行,还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上行发送通感一体化信号,基站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并执行感知运算处理进行。
当采用基站自发自收感知或者基站A发基站B收的方式时,此种情况所涉及的网络设备如图2所示,此种情况下主要实现过程包括:
(1)第三方感知应用服务器可以向感知网元发送通感QoS特征参数或者通感业务请求。
若直接发送通感QoS特征参数,如果是标准化的通感QoS特征参数和感知业务,则第三方感知应用服务器可以直接向感知节点基站发送ISAC QI值(或者包含ISAC QI的通感QoS特征参数),基站根据ISAC QI值(或者包含ISAC QI的通感QoS特征参数)可以直接确定通感业务类型、感知节点的通感参数配置,方便感知节点调度感知资源与运算资源进行感知处理,提高了灵活性同时减少了信令开销。如果是运营商特定的通感QoS特征参数,则需要在网络节点间传输具体的参数集。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由感知网元转发至相应的感知节点,在这个例子中则是三维地图区域内满足进行感知条件(包括具备感知能力、能够提供满足感知需求参数配置等)的基站,包含基站A和基站B两种节点,且两种节点可以是单个基站也可以是多个基站;若仅是第三方感知应用服务器仅向感知网元发送通感业务请求,则感知网元也应可根据通感业务请求确定通感业务对应的QoS参数,并将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下发至相应感知节点。
(2)感知网络功能/感知网元可以是单独的功能/物理实体,或者部署在核心网的通用服务器中作为核心网功能之一,或者部署在基站侧作为基站的功能之一。在最后这种情况下,第三方感知应用服务器可以直接向基站发送通感业务请求/通感QoS特征参数,例如,ISAC QI或者运营商自定义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
(3)当感知请求发起方是核心网时,通感QoS特征参数的用法与上述一致,只是第三方感知应用服务器变成了核心网。
(4)当感知业务发起方是基站或者移动终端时,基站/移动终端可发送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至感知网元,经感知网元转发至相应感知节点。基站/移动终端也可直接发送通感业务请求,感知网元再根据通感业务请求确定通感业务对应的通感QoS特征参数,并将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下发至相应感知节点。
当采用基站与移动用户终端之间发送/接收通感一体化信号,实现感知环境信息并进行三维地图生成时,亦或者感知过程需要移动终端配合时,感知网元需要通过RAN侧向移动终端下发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或者包含上述参数的感知QoS特征参数),配合进行通感业务的移动终端根据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进行相应通感参数配置。移动终端基于基站的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在SDAP层把通感一体化QoS Flow映射到无线空口资源。
具体应用情况二、感知网元发送ISAC QoS特征参数进行V2X感知/通信感知
如图3所示,考虑V2X的一种通感一体化情景——车辆用户行人、行车通信、感知。车辆用户需要通过自身通感系统,或者路边基站单元(Road Side Unit,RSU)感知车辆用户附近的路上、路边行人和行车位置、速度。该场景需要满足低时延高可靠要求,因此时延容忍度要比三维地图生成、天气检测等要低,优先级要比大多数感知业务高。车辆用户可能为普通用户,没有感知系统,完全依靠RSU帮助感知;也可能自身装备有通感一体化系统或者感知系统,能够与RSU进行信息交互。RSU为路边微基站/小基站,具备感知能力和感知资源。
当车辆用户需要RSU进行行人行车感知时,车辆用户向附近RSU发送ISAC QoS特征参数或者通感业务请求。若直接发送ISAC QoS特征参数,如果是标准化的ISAC QoS特征参数和通感业务,则车辆用户可以直接向最近感知节点RSU发送ISAC QI值,最近RSU将ISACQI转发至感知网元,感知网元根据ISAC QI值可以直接确定通信以及感知业务类型、确定路边哪些RSU参与感知、参与感知处理的RSU个数、各感知节点的通感参数配置,方便感知节点调度通感资源与运算资源进行感知处理,提高了灵活性同时减少了信令开销。如果是运营商特定的ISAC QoS特征参数,则需要在网络节点间传输具体的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感知网元将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下发至满足感知条件的RSU(主要为车辆用户一定范围内的RSU),RSU根据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确定感知方式,进行通感参数配置,调动满足感知需求的时频资源、计算资源等。完成感知计算后,RSU将感知结果实时上报至感知网元,感知网元再下发至车辆用户,提供实时感知结果。若仅是车辆用户仅向感知网元发送通感业务请求,则感知网元也应可根据通感业务请求确定通感业务对应的通感QoS特征参数,并将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下发至相应感知节点RSU。
上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的用法也适用于车辆用户本身具备感知能力的情况。通感业务请求发起后,车辆用户自行进行通感参数配置和通感处理,最终结合RSU感知结果获得综合感知结果。
上述感知请求发起方也可以为第三方应用服务器,第三方感知应用服务器可以向感知网元发送感知ISAC QoS特征参数或者通感业务请求。RSUs根据ISAC QI可以直接确定通感一体化业务类型、通感一体化节点的通感参数配置,方便感知节点调度感知通信资源与运算资源进行感知处理,提高了灵活性同时减少了信令开销。
具体应用情况三、并发通感一体化业务下通感一体化数据到DRB的映射
考虑在某个区域内,三维地图重构与天气检测两种并发。其中对于三维地图重构,当前时段会话业务量较大,因此符合通感一体化场景;而对于天气检测,由于当前时段网络视频(缓冲流)/TCP应用业务流较少(受限),需要使用专用感知信号进行感知。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需要收发通感一体化信号完成通信感知。
对于感知区域内某个基站,还可能并发其他通感一体化业务,例如对某个区域内的某个移动用户,其正在进行会话视频(直播)业务,此时直播应用方正好同时想要获取该用户的所在直播位置,即对用户进行精确定位;同时该用户附近区域的智能交通系统,正在对车辆进行通信和实时速度、轨迹感知,整个感知场景如图4所示。
对于三维地图重构以及天气检测,一般实时性要求不高,而且通感一体化的持续时间较长。两种通感一体化业务可能会采取相同的感知方式,例如所在感知区域内大量移动终端配合基站,上行发送感知/通感一体化信号,基站或者感知网元进行感知运算,得到环境信息。此时基站可根据这两种相似的ISAC QoS特征参数,为业务配置合适的无线承载参数、传输资源配置参数,将两种业务的通感一体化数据放在相同的逻辑通道传输,即实现通感一体化Flow到Radio Bearer的多对一映射。此外,对于区域内的某些基站,可能同时还会并发其他通感一体化业务,如图4中基站C还需要进行对移动终端4(行人)的通信和定位感知,以及对移动终端5(路上行车)进行实时通信和速度、轨迹感知,由于这两种通感一体化业务的实时性要求、感知作用距离等均与前面的三维地图重构和天气感知业务有较大不同,因此需要基站分别调用不同等级的传输资源对这两种业务进行承载。如图5所示,对于基站A和基站B,三维地图重构(ISAC QI=1)与天气感知(ISAC QI=32)两种感知数据、通感一体化QoS Flow到DRB的映射是多对一(映射到DRB ID=1),而行人定位感知(ISAC QI=4)以及行车实时速度、轨迹感知(ISAC QI=80)的通感一体化QoS Flow到DRB的映射是一对一(分别映射到DRB ID=2和DRB ID=3)。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感知业务种类较多,感知方式和感知测量量根据不同感知业务类型也各不相同,通感一体化场景下,容易造成网络通信和感知效率低下,感知有关的信令开销巨大的情况。本申请通过对感知需求、感知业务进行归类和量化、对不同通感一体化业务的QoS进行定义,确定了感知需求与感知处理的具体映射关系,确保了各个感知节点的感知处理(包括发送端配置感知信号格式和参数,以及接收端确定处理精度、感知计算资源等)都能满足通感一体化QoS需求,最终使得网络通感一体化功能更加高效、更加灵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或者,该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中的用于执行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执行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600,应用于发送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01,用于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1,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为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与通信QoS特征参数以及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通知的ISAC QI;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ISAC QI和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确定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由协议约定或核心网设备通知。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1,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感知QoS参数集以及通信QoS参数集,所述感知QoS参数集为感知质量索引SQI与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通信QoS参数集为通信质量索引与通信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通知的SQI和通信质量索引;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SQI和感知QoS参数集,获取感知QoS特征参数;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质量索引和通信QoS参数集,获取通信QoS特征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感知QoS特征参数和所述通信QoS特征参数确定为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1,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通感业务类型和通感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或者,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感知业务类型、感知优先级水平、通信业务类型、通信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通感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感一体化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通信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信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感知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感知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感知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信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非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保证比特速率的延迟敏感的通信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感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1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之后,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信号的带宽;
第一信号的发送天线数;
第一信号的发射功率;
第一信号的周期;
第一信号的脉冲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映射单元,用于通过目标映射规则,将所述第一信号映射至无线承载RB;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RB,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目标映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多个第一信号映射到同一个RB;
一个第一信号映射到一个RB。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测量量发送给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或接收设备发送的业务的感知方式;或者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业务的感知方式;
其中,不同的所述感知方式对应不同的第一信号的收发端;
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一项: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发送的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能够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发送设备侧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发送设备侧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用于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该设备实施例是与上述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设备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当该发送设备为基站时,如图7所示,该基站700包括:天线701、射频装置702、基带装置703。天线701与射频装置7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702通过天线70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7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70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702,射频装置70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701发送出去。
上述频带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703中,以上实施例中基站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70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703包括处理器704和存储器705。
基带装置70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7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处理器704,与存储器70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70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703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706,用于与射频装置70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705上并可在处理器70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704调用存储器70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6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当该发送设备为终端时,图8为实现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8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01、网络模块802、音频输出单元803、输入单元804、传感器805、显示单元806、用户输入单元807、接口单元808、存储器809、以及处理器810等中的至少部分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8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8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8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8041和麦克风8042,图形处理器8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806可包括显示面板8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061。用户输入单元807包括触控面板8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072。触控面板8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8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8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801将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8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通常,射频单元8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8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8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8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8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8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或指令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10中。
其中,处理器810用于实现:
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可选地,处理器810用于实现:
发送设备获取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为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与通信QoS特征参数以及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所述射频单元801用于实现: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通知的ISAC QI;
处理器810用于实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ISAC QI和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确定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由协议约定或核心网设备通知。
可选地,处理器810用于实现:
获取感知QoS参数集以及通信QoS参数集,所述感知QoS参数集为感知质量索引SQI与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通信QoS参数集为通信质量索引与通信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所述射频单元801用于实现: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通知的SQI和通信质量索引;
处理器810用于实现:根据所述SQI和感知QoS参数集,获取感知QoS特征参数;根据所述通信质量索引和通信QoS参数集,获取通信QoS特征参数;
发送设备将所述感知QoS特征参数和所述通信QoS特征参数确定为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801用于实现:发送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通感业务类型和通感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或者,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感知业务类型、感知优先级水平、通信业务类型、通信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通感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感一体化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通信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信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感知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感知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感知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信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非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保证比特速率的延迟敏感的通信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感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可选地,在所述发送设备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之后,还包括:
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信号的带宽;
第一信号的发送天线数;
第一信号的发射功率;
第一信号的周期;
第一信号的脉冲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可选地,处理器810用于实现:
通过目标映射规则,将所述第一信号映射至无线承载RB;
所述射频单元801用于实现:通过RB,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目标映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多个第一信号映射到同一个RB;
一个第一信号映射到一个RB。
可选地,处理器810还用于实现:
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所述射频单元801用于实现:将所述测量量发送给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801还用于实现:
接收核心网设备或接收设备发送的业务的感知方式;或者
处理器810还用于实现: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业务的感知方式;
其中,不同的所述感知方式对应不同的感知信号或者通感一体化信号的收发端,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801还用于实现:
发送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发送的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处理器810还用于实现: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参数,进而能够实现准确的进行信号的发送,提升了通感一体化的准确性以及感知的效率。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901,接收设备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可选地,所述接收设备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为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与通信QoS特征参数以及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接收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发送设备通知的ISAC QI;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ISAC QI和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确定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由协议约定、核心网设备通知或发送设备通知。
可选地,所述接收设备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感知QoS参数集以及通信QoS参数集,所述感知QoS参数集为感知质量索引SQI与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通信QoS参数集为通信质量索引与通信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接收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发送设备通知的SQI和通信质量索引;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SQI和感知QoS参数集,获取感知QoS特征参数;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信质量索引和通信QoS参数集,获取通信QoS特征参数;
接收设备将所述感知QoS特征参数和所述通信QoS特征参数确定为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接收设备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通感业务类型和通感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或者,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感知业务类型、感知优先级水平、通信业务类型、通信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通感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感一体化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通信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信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感知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感知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
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信号的带宽、第一信号的发送天线数、第一信号的发射功率、第一信号的周期、第一信号的脉冲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可选地,所述接收设备获取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
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发送的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包括:
确定第一信号与无线承载RB的目标映射规则;
根据所述目标映射规则,通过RB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目标映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多个第一信号映射到同一个RB;
一个第一信号映射到一个RB。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通感一体化信号之后,还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所述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测量量,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测量,确定所述测量量对应的测量值。
可选地,所述接收设备获取所述第一信号的测量量,包括以下一项:
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感知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信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非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保证比特速率的延迟敏感的通信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感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有关于接收设备的描述均适用于该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1000,应用于接收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1,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为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与通信QoS特征参数以及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或发送设备通知的ISAC QI;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ISAC QI和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确定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由协议约定、核心网设备通知或发送设备通知。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1,包括:
第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感知QoS参数集以及通信QoS参数集,所述感知QoS参数集为感知质量索引SQI与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通信QoS参数集为通信质量索引与通信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第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发送设备通知的SQI和通信质量索引;
第七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SQI和感知QoS参数集,获取感知QoS特征参数;
第八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质量索引和通信QoS参数集,获取通信QoS特征参数;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感知QoS特征参数和所述通信QoS特征参数确定为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1,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通感QoS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通感业务类型和通感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或者,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感知业务类型、感知优先级水平、通信业务类型、通信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通感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感一体化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通信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信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感知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感知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
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信号的带宽、第一信号的发送天线数、第一信号的发射功率、第一信号的周期、第一信号的脉冲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实现以下一项:
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发送的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实现:
确定第一信号与无线承载RB的目标映射规则;
根据所述目标映射规则,通过RB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目标映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多个第一信号映射到同一个RB;
一个第一信号映射到一个RB。
可选地,在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根据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之后,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接收设备获取所述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测量量,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测量,确定所述测量量对应的测量值。
可选地,所述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实现以下一项:
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感知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信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非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保证比特速率的延迟敏感的通信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感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接收设备侧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接收设备侧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用于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该设备实施例是与上述应用于接收设备侧的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设备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具体地,接收设备的结构可参见图7或图8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10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1101,核心网设备获取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感知质量索引SQI以及通信质量索引;
步骤1102,核心网设备向发送设备和/或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业务的感知方式,不同的所述感知方式对应不同的第一信号的收发端;
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第三信息之后,还包括:
核心网设备向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发送所述业务的感知方式和/或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可选地,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通感业务类型和通感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或者,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感知业务类型、感知优先级水平、通信业务类型、通信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通感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感一体化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通信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信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感知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感知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感知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信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非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保证比特速率的延迟敏感的通信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感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有关于核心网设备的描述均适用于该数据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发送装置1200,应用于核心网设备,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1201,用于获取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感知质量索引SQI以及通信质量索引;
第一发送模块1202,用于向发送设备和/或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业务的感知方式,不同的所述感知方式对应不同的第一信号的收发端;
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可选地,在所述第七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第三信息之后,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发送所述业务的感知方式和/或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可选地,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通感业务类型和通感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或者,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感知业务类型、感知优先级水平、通信业务类型、通信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通感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感一体化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通信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信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感知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感知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感知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信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非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保证比特速率的延迟敏感的通信业务。
可选地,所述通感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有关于核心网设备的描述均适用于该数据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核心网设备侧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核心网设备侧的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用于获取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感知质量索引SQI以及通信质量索引;通信接口用于向发送设备和/或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该设备实施例是与上述应用于核心网设备侧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核心网设备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具体地,核心网设备的结构可参见图7的基站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12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可选的,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存储在存储器13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3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1300为发送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301执行时实现上述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1300为接收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301执行时实现上述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1300为核心网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301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为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可以各自使用一或多根天线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 Output,MIMO)传输,MIMO传输可以是单用户MIMO(Single User MIMO,SU-MIMO)或多用户MIMO(Multiple User MIMO,MU-MIMO)。根据根天线组合的形态和数量,MIMO传输可以是2D-MIMO、3D-MIMO、FD-MIMO或massive-MIMO,也可以是分集传输或预编码传输或波束赋形传输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或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42)
1.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包括:
发送设备获取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为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与通信QoS特征参数以及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发送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通知的ISAC QI;
发送设备根据所述ISAC QI和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确定通感QoS特征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由协议约定或核心网设备通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包括:
发送设备获取感知QoS参数集以及通信QoS参数集,所述感知QoS参数集为感知质量索引SQI与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通信QoS参数集为通信质量索引与通信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发送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通知的SQI和通信质量索引;
发送设备根据所述SQI和感知QoS参数集,获取感知QoS特征参数;
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信质量索引和通信QoS参数集,获取通信QoS特征参数;
发送设备将所述感知QoS特征参数和所述通信QoS特征参数确定为通感QoS特征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包括:
发送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通感QoS特征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通感业务类型和通感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或者,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感知业务类型、感知优先级水平、通信业务类型、通信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通感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感一体化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通信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信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感知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感知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非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保证比特速率的延迟敏感的通信业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感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设备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之后,还包括:
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信号的带宽;
第一信号的发送天线数;
第一信号的发射功率;
第一信号的周期;
第一信号的脉冲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包括:
发送设备通过目标映射规则,将所述第一信号映射至无线承载RB;
发送设备通过RB,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目标映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多个第一信号映射到同一个RB;
一个第一信号映射到一个RB。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发送设备将所述测量量发送给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接收设备发送的业务的感知方式;或者
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业务的感知方式;
其中,不同的所述感知方式对应不同的第一信号的收发端;
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一项:
发送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接收设备发送的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发送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1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为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与通信QoS特征参数以及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接收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发送设备通知的ISAC QI;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ISAC QI和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确定通感QoS特征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感一体化质量参数集由协议约定、核心网设备通知或发送设备通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感知QoS参数集以及通信QoS参数集,所述感知QoS参数集为感知质量索引SQI与感知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所述通信QoS参数集为通信质量索引与通信QoS特征参数的取值的对应关系;
接收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发送设备通知的SQI和通信质量索引;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SQI和感知QoS参数集,获取感知QoS特征参数;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信质量索引和通信QoS参数集,获取通信QoS特征参数;
接收设备将所述感知QoS特征参数和所述通信QoS特征参数确定为通感QoS特征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或者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通感QoS特征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通感业务类型和通感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或者,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感知业务类型、感知优先级水平、通信业务类型、通信优先级水平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通感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感一体化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通信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信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感知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感知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
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信号的带宽、第一信号的发送天线数、第一信号的发射功率、第一信号的周期、第一信号的脉冲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获取通感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
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发送的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通感参数配置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包括:
确定第一信号与无线承载RB的目标映射规则;
根据所述目标映射规则,通过RB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目标映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多个第一信号映射到同一个RB;
一个第一信号映射到一个RB。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感参数配置信息,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之后,还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所述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测量量,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测量,确定所述测量量对应的测量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获取所述第一信号的测量量,包括以下一项:
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接收设备根据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确定第一信号的测量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非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保证比特速率的延迟敏感的通信业务。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感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29.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设备获取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感知质量索引SQI以及通信质量索引;
核心网设备向发送设备和/或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业务的感知方式,不同的所述感知方式对应不同的第一信号的收发端;
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和通感一体化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第三信息之后,还包括:
核心网设备向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发送所述业务的感知方式和/或参与通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通感业务类型和通感优先级水平的至少一项;或者,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还包括感知业务类型、感知优先级水平、通信业务类型、通信优先级水平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通感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感一体化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通信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通信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所述感知优先级水平用于确定感知信号的资源调度优先级。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感知业务。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非保证比特速率的通信业务;
保证比特速率的延迟敏感的通信业务。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感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延迟敏感的通信感知业务;
感知物理范围小于第二预设值的通信感知业务。
36.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应用于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37.一种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的步骤。
38.一种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装置,应用于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39.一种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8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的步骤。
40.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应用于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通感服务质量QoS特征参数、通感一体化质量索引ISAC QI、感知质量索引SQI以及通信质量索引;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发送设备和/或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通感QoS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延时预算、感知分辨率、最大感知范围、感知误差、连续感知能力、感知更新频率、通感一体化信号质量、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性、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包延时预算、误包率、最大数据突发量、最大数据速率、误比特率、平均窗口。
41.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9至3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步骤。
4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8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方法的步骤或如权利要求29至3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39130.2A CN115776694A (zh) | 2021-09-06 | 2021-09-06 | 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
PCT/CN2022/116517 WO2023030447A1 (zh) | 2021-09-06 | 2022-09-01 | 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
EP22863582.7A EP4401336A1 (en) | 2021-09-06 | 2022-09-01 | Quality-of-service feature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device |
US18/596,564 US20240214866A1 (en) | 2021-09-06 | 2024-03-05 | Quality of servic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39130.2A CN115776694A (zh) | 2021-09-06 | 2021-09-06 | 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76694A true CN115776694A (zh) | 2023-03-10 |
Family
ID=85387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39130.2A Pending CN115776694A (zh) | 2021-09-06 | 2021-09-06 | 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14866A1 (zh) |
EP (1) | EP4401336A1 (zh) |
CN (1) | CN115776694A (zh) |
WO (1) | WO202303044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32351A (zh) * | 2023-03-15 | 2023-06-06 | 清华大学 | 通感一体化收发机系统、通信传感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45791A (zh) * | 2016-07-22 | 2018-01-3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数据流的无线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1614394A (zh) * | 2019-02-25 | 2020-09-01 | 南京华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使无人机网络具有群集性的分布式双层群集控制技术 |
-
2021
- 2021-09-06 CN CN202111039130.2A patent/CN11577669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9-01 WO PCT/CN2022/116517 patent/WO202303044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9-01 EP EP22863582.7A patent/EP440133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3-05 US US18/596,564 patent/US20240214866A1/en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32351A (zh) * | 2023-03-15 | 2023-06-06 | 清华大学 | 通感一体化收发机系统、通信传感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401336A1 (en) | 2024-07-17 |
US20240214866A1 (en) | 2024-06-27 |
WO2023030447A1 (zh) | 2023-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2100499A1 (zh) | 感知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 |
WO2023030448A1 (zh) | 服务质量特征参数确定、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 |
US10952254B2 (en) | Network routing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US11457447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ensing of resources used in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s | |
Mir et al. | Enabling DSRC and C-V2X integrated hybrid vehicular networks: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 |
Karoui et al. |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LTE-V2X and ITS-G5 under realistic urban scenarios | |
US20190191312A1 (e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WO2017193784A1 (zh) |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
US20240214866A1 (en) | Quality of servic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 |
WO2017195535A1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US2024009784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Hasan et al. |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802.11-based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 |
KR20230131923A (ko) | 센싱 및 조인트 센싱 및 통신 애플리케이션을 위한적응형 프레임 선택 | |
Lottermann et al. | LTE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 |
US20240324032A1 (en) | Sensing Channel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System | |
CN114073147A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JP6432739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
JP2016189545A (ja)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
JP6601789B2 (ja) | 通信装置及びセル選択方法 | |
JP6418395B2 (ja) | 通信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
US20240089713A1 (en) | Method for terminal to transmit first signal and device for s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im | Study on Spectrum Options for GDOT’s Connected Vehicle Infrastructure | |
Hameed Mir et al. | Enabling DSRC and C-V2X Integrated Hybrid Vehicular Networks: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 |
CN116744373A (zh) | 感知QoS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第一设备 | |
Bhuvaneswari | Cognitive Radio Sensor Network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