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4387A - 按钮装置、钟表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钮装置、钟表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4387A
CN115774387A CN202211096883.1A CN202211096883A CN115774387A CN 115774387 A CN115774387 A CN 115774387A CN 202211096883 A CN202211096883 A CN 202211096883A CN 115774387 A CN115774387 A CN 115774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operation member
elastic porous
porous member
butt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68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田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774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43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27/00Mechanical devices for setting the time indicating means
    • G04B27/005Mechanical devices for setting the time indicating means stepwise or on determined valu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00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 G04B3/04Rigidly-mounted keys, knobs or crowns
    • G04B3/048Operation exclusively by axial movement of a push-button, e.g. for chronograph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27/00Mechanical devices for setting the time indicating means
    • G04B27/08Mechanical devices for setting the time indicating means by using parts of the cas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3/00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 G04C3/001Electromechanical switches for setting or display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1/00Applications
    • H01H2231/028Watc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钮装置、钟表以及电子设备,能够抑制异物的浸入。该按钮装置具备:壳体主体(2),其是设置有贯通孔(15)的支撑部件;操作部件(16),其具有能够滑动地插入贯通孔(15)的轴部(20)以及设置于该轴部(20)的外端部的头部(21);以及弹性多孔质部件(18),其收缩地配置于头部(21)与壳体主体(2)之间,并且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而进一步收缩。因此,在头部(21)与壳体主体(2)之间收缩配置有作为弹性部件的弹性多孔质部件(18),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而进一步收缩,因此能够通过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抑制泥、沙等异物的浸入。

Description

按钮装置、钟表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钮装置以及具备该按钮装置的钟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手表的按钮装置中,如日本特开2007-256067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如下构造:在手表壳体的贯通孔中设置筒状部件,使操作部件的轴部插入该筒状部件内,使该操作部件的头部向手表壳体的外部突出,对该突出的头部进行按压操作,由此使手表壳体内的触点开关进行开关动作。
这种手表的按钮装置构成为,在手表壳体的外表面侧设置供操作部件的头部插入的收纳凹部,在该收纳凹部内配置螺旋弹簧,利用该螺旋弹簧的弹力将操作部件的头部朝向手表壳体的外部推出。另外,该按钮装置构成为,在操作部件的轴部的外周设置多个防水部件,使这些多个防水部件在压接于筒状部件的内周面的状态下滑动。
然而,在这样的按钮装置中,由于泥、沙等异物从手表壳体的收纳凹部的内周面与操作部件的头部的外周面之间浸入到手表壳体的收纳凹部的内部,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受到该浸入的异物的影响,因此存在操作部件的操作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异物的浸入的按钮装置以及具备该按钮装置的钟表、电子设备。
本发明是一种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撑部件,其设置有贯通孔;操作部件,其具有能够滑动地插入于所述贯通孔的轴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轴部的外端部的头部;以及弹性部件,其收缩地配置于所述头部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并且根据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而进一步收缩。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异物的浸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手表的A-A向视的第一按钮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第一按钮装置的操作部件被按压操作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手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手表的B-B向视的第二按钮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第二按钮装置的操作部件被按压操作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手表如图1~图3所示,具备手表壳体1。该手表壳体1具备壳体主体2、上部壳体3和外部装饰部件4。壳体主体2由不锈钢等金属或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上部壳体3与壳体主体2同样,由不锈钢等金属或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
如图1~图3所示,该手表壳体1构成为,在壳体主体2上经由防水环2a配置有上部壳体3,在该状态下,上部壳体3通过多个螺钉部件3a安装于壳体主体2。在该情况下,在上部壳体3内,经由垫圈5a安装有钟表玻璃5。另外,在该上部壳体3上以从钟表玻璃5的下表面朝向上部壳体3的内部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分隔部件6。
如图1~图3所示,外部装饰部件4以覆盖壳体主体2的外周以及上部壳体3的上部外周的方式配置,由合成树脂形成。即,该外部装饰部件4具备:第一表圈4a,其配置于上部壳体3的一点侧、五点侧、七点侧、以及十一点侧;第二表圈4b,其配置于在壳体主体2的十二点侧以及六点侧设置的后述的带安装部11;以及第三表圈4c,其配置于壳体主体2以及上部壳体3的三点侧和九点侧。
在该情况下,如图1所示,第一表圈4a和第二表圈4b在第一表圈4a与第二表圈4b的两侧部连结的状态下,由合成树脂一体形成。由此,第一表圈4a和第二表圈4b构成为,在第一表圈4a通过多个螺钉部件3a与上部壳体3一起安装于壳体主体2时,第二表圈4b安装在带安装部11上。第三表圈4c在配置于壳体主体2的三点侧和九点侧的各侧面的状态下,通过多个螺钉部件(未图示)安装于壳体主体2。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下部、即壳体主体2的下部,经由防水垫圈7a安装有后盖7。在该壳体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钟表模块8。虽然未图示,但该钟表模块8具备:使指针走针而指示显示时刻的钟表机芯、对时刻或日期等钟表功能所需的各种信息进行电光学显示的显示部、对其进行电驱动而进行控制的电路部等钟表功能所需的各种部件。
但是,在该手表壳体1的十二点侧和六点侧,如图1所示,分别突出设置有安装表带10的带安装部11。另外,在该手表壳体1的二点侧、四点侧、八点侧、以及十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按钮装置12。另外,在该手表壳体1的六点侧设有第二按钮装置13,在该手表壳体1的三点侧设有表冠等开关装置14。
在该情况下,如图1~图3所示,手表壳体1的二点侧、四点侧、八点侧、以及十点侧的各第一按钮装置12分别是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侧面开关,全部为相同的构造。即,这些第一按钮装置12中的例如四点侧的第一按钮装置12具备:操作部件16,其插入并安装于在壳体主体2的侧壁部设置的贯通孔15;保护罩17,其为保护该操作部件16的中间部件;以及弹性多孔质部件18,其是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而变形的弹性部件。
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部件16具备:轴部20,其能够滑动地插入于在壳体主体2的侧壁部设置的贯通孔15;以及头部21,其设置于该轴部20的外端部。在该情况下,轴部20在其外周面设置有多个防水环20a。这些多个防水环20a构成为,通过使各外周面与贯通孔15的内周面压接而滑动,从而实现轴部20与贯通孔15之间的防水。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该轴部20的内端部向壳体主体2的内部突出,在该突出的内端部安装有E形环等防脱部件20b。该防脱部件20b构成为能够与壳体主体2的内周面接触或分离地抵接。由此,操作部件16构成为防脱部件20b与壳体主体2的内周面抵接,从而不会脱出到壳体主体2的外部。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该轴部20的内端部被按压于在壳体主体2内的钟表模块8设置的触点开关9的板簧9a。由此,轴部20通过触点开关9的板簧9a的弹力被施力,以将操作部件16朝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推出。在该情况下,板簧9a沿着钟表模块8的外周面设置。因此,板簧9a构成为沿着钟表模块8的外周方向的长度较长,从而确保充分的弹力。
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头部21形成为比轴部20的外径足够大的圆板状。即,该头部21的外径形成为与壳体主体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高度)大致相同的长度。该头部21构成为,在其中心部一体地设置有轴部20,在该轴部20被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推出时,以从壳体主体2的外表面朝向外部离开的状态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保护罩17是配置于壳体主体2与头部21之间的中间部件,具备:圆板部22,其配置于壳体主体2的外表面;大径的引导筒部(引导部)23,其设置于该圆板部22;以及小径筒状的行程限制部24,其设置于圆板部22,限制操作部件16的操作行程S1。圆板部22在其中心设置有比轴部20的外径稍大的轴孔22a。该圆板部22的外径形成为比头部21的外径稍大。
如图2和图3所示,大径的引导筒部23是圆筒部,内径形成为与头部21的外径大致相同或者比其稍大。在该情况下,引导筒部23的外径形成为与圆板部22的外径相同的大小。另外,该引导筒部23的轴向的长度形成为与轴部20的滑动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在该情况下,轴部20的滑动长度被设定为与后述的操作部件16的操作行程S1相比足够长。
如图2和图3所示,行程限制部24是小径的筒部,外径形成得比引导筒部23的内径足够小,内径形成得比相比于轴部20的外径大的轴孔22a的内径稍大。该行程限制部24的轴向的长度以轴部20的滑动长度的大致一半的长度形成。
即,如图2和图3所示,该行程限制部24构成为,在头部21被按压而使轴部20朝向壳体主体2的内部滑动时,头部21的内表面与位于壳体主体2的外部侧的行程限制部24的外端部抵接。由此,行程限制部24构成为限制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的滑动长度来设定头部21的操作行程S1。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弹性多孔质部件18形成为圆形的环状(例如,厚度2.0mm以上、外形
Figure BDA0003835288170000051
内径
Figure BDA0003835288170000052
),配置在保护罩17的大径的引导筒部23与小径的行程限制部24之间。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是在硅橡胶、聚氨酯橡胶、弹性体等弹性材料上形成多个气泡的部件。另外,例如,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密度为270kg/mm3±5%、25%压缩载荷为0.056MPa±5%、压缩残留应变为5.0±5%。
即,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是通过发泡剂使弹性材料发泡,在弹性材料上形成多个气泡的海绵状的部件。在该情况下,作为弹性材料,优选耐久性高的硅橡胶。另外,在弹性材料中形成的多个气泡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连通的连通孔,但也可以具有不连通的非连通孔。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操作部件16的轴向上的长度形成为比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的操作行程S1长且与轴部20的滑动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由此,弹性多孔质部件18配置在头部21与保护罩17的圆板部22之间,构成为在大径的引导筒部23与小径筒部的行程限制部24之间被包围的初始状态时稍微收缩变形。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在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被按压操作时,在径向(与操作部件16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几乎不变形,而根据头部21的按压操作进一步收缩变形。即,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不施加负荷的自然的自由状态时的操作部件16的轴向的长度被设定为与轴部20的滑动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另外,弹性多孔质部件18也可以在初始状态下与在径向上相邻的大径的引导筒部23的内壁抵接,通过在该状态下操作(移动)操作部件16,能够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几乎没有径向的变形的状态下收缩。由此,无需在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周围设置考虑了向径向的变形(膨胀)的空间,就能够使手表壳体1小型化,而且,能够防止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侵入到弹性多孔质部件18与大径的引导筒部23的内壁之间。
因此,如图2和图3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在配置于头部21与保护罩17的圆板部22之间的初始状态时稍微收缩变形而配置。另外,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在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克服触点开关9的板簧9a的弹力而被按压操作而使轴部20朝向壳体主体2的内部滑动时,被头部21按压而进一步收缩变形。
即,如图2和图3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初始状态下的径向的大小与对头部21进行按压操作时的径向的大小成为大致相同的大小。因此,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几乎不会对头部21施加由头部21按压而进一步收缩变形时的反作用力。
在该情况下,如图2和图3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成为如下构造:在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克服触点开关9的板簧9a的弹力而被按压操作,进一步进行收缩变形时,设置在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弹性材料中的多个气泡被压扁而变形。因此,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通过以多个气泡压扁的方式变形,从而浸入到气泡内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从气泡内排出,防止气泡内的异物的堵塞。另外,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稍微收缩变形而配置的初始状态时,多个气泡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几乎全部被压扁,在该状态下由头部21按压而进一步收缩变形,由此能够防止泥、沙等异物侵入到气泡内。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操作部件16的轴部20被触点开关9的板簧9a的弹力按压操作而使轴部20朝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滑动,在头部21恢复到初始位置时,追随或稍微延迟头部21的恢复动作,弹性多孔质部件18缓慢恢复为原来的形状。即,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被设定为,操作部件16被操作之前的初始状态和操作部件16被操作的操作状态下的复原力或反作用力大致相同。
在该情况下,如图2和图3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成为如下构造:操作部件16的轴部20被触点开关9的板簧9a的弹力按压操作,头部21朝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被推出,在弹性多孔质部件18缓慢恢复为原来的形状时,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多个气泡也以缓慢膨胀为原来的形状的方式膨胀变形。
因此,如图2和图3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在气泡以缓慢膨胀的方式膨胀变形时,既能够防止浸入到头部21与保护罩17之间的泥、沙等异物中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缓慢浸入到气泡内,也能够防止粒子大的泥、沙等异物浸入到气泡内。
接下来,对这种手表中的第一按钮装置12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该第一按钮装置12中,操作部件16的轴部20通常通过设置于壳体主体2内的钟表模块8的触点开关9的板簧9a的弹力被推出到壳体主体2的外部。在该情况下,设置于轴部20的内端部的防脱部件20b与壳体主体2的内周面抵接,操作部件16不会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脱出地被推出。
因此,在该状态下,如图2所示,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从保护罩17的大径的引导筒部23内朝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被推出。与此相伴,弹性多孔质部件18以初始状态的形状、即稍微收缩变形的形状配置在头部21与保护罩17的圆板部22之间,并且配置在大径的引导筒部23与小径筒部的行程限制部24之间而被包围。在该情况下,板簧9a离开触点开关9,触点开关9成为断开状态。
并且,如果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克服触点开关9的板簧9a的弹力而被按压操作,则操作部件16的轴部20朝向壳体主体2的内部滑动。此时,弹性多孔质部件18由头部21按压而收缩变形。在该情况下,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由头部21按压而从初始状态的形状进一步收缩变形时,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反作用力几乎不会施加于头部21。
另外,在对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进行按压操作而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收缩变形时,不进行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径向上扩展那样的变形,而以设置于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弹性材料中的多个气泡被压扁的方式变形。此时,浸入到气泡内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从气泡内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气泡内的泥、沙等异物的堵塞。由此,操作部件16的轴部20顺畅地滑动。
并且,当头部21的内表面与保护罩17的行程限制部24抵接时,头部21的按压操作停止。此时,设置于轴部20的内端部的防脱部件20b从壳体主体2的内周面朝向壳体主体2的内部离开,轴部20的内端部使触点开关9的板簧9a挠曲变形,使触点开关9进行接通动作。
在该状态下,如果头部21的按压操作被解除,则轴部20被触点开关9的板簧9a的弹力推出,并且头部21向恢复到原来的初始位置的方向滑动。此时,弹性多孔质部件18中的操作部件16的初始状态和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被按压操作的操作状态下的复原力大致相同,因此弹性多孔质部件18追随或稍微延迟头部21的恢复动作而缓慢恢复为原来的形状。
因此,在弹性多孔质部件18缓慢恢复为原来的形状时,设置于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弹性材料中的多个气泡进行缓慢地膨胀为原来的形状的膨胀变形。此时,既能够防止浸入到头部21与保护罩17之间的泥、沙等异物中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慢慢浸入气泡内,也能够防止粒子大的泥、沙等异物浸入到气泡内。这样,在弹性多孔质部件18恢复为原来的形状时,操作部件16顺畅地滑动而被推出。由此,板簧9a离开触点开关9,触点开关9成为断开状态。
这样,根据该手表中的第一按钮装置12,具备:壳体主体2,其是设置有贯通孔15的支撑部件;操作部件16,其具有能够滑动地插入贯通孔15的轴部20、以及设置于该轴部20的外端部的头部21;以及弹性多孔质部件18,其是收缩变形地配置于头部21与壳体主体2之间,并且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而进一步收缩变形的弹性部件,由此能够抑制泥、沙等异物的浸入。
即,在该手表中的第一按钮装置12中,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头部21与壳体主体2之间收缩变形而配置,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而进一步收缩变形,由此能够利用弹性多孔质部件18抑制泥、沙等异物从头部21的外部向内侧浸入。
在该情况下,在该手表中的第一按钮装置12中,弹性多孔质部件18是使弹性材料发泡而在弹性材料上形成多个气泡的构造,通过操作部件16被操作之前的初始状态和操作部件16被操作的操作状态下的复原力大致相同,即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而收缩、膨胀变形,也能够不影响操作部件16的操作力,由此能够提高操作部件16的操作性。
即,在该第一按钮装置12中,由于弹性多孔质部件18是在弹性材料上形成有多个气泡的构造,所以能够将弹性多孔质部件18形成为海绵状,由此,即使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收缩、膨胀变形,也能够不对操作部件16的操作力造成影响,由此,能够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追随或稍微延迟头部21的恢复动作而缓慢恢复为原来的形状。
因此,在该第一按钮装置12中,在对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进行按压操作而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收缩变形时,以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弹性材料中设置的多个气泡被压扁的方式变形,因此能够将浸入到气泡内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从气泡内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气泡内的泥、沙等异物的堵塞,因此能够使操作部件16的轴部20顺畅地滑动。
另外,在该第一按钮装置12中,在弹性多孔质部件18缓慢恢复为原来的形状时,设置于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弹性材料中的多个气泡膨胀变形以缓慢地膨胀成原来的形状,因此既能够防止浸入到头部21与保护罩17之间的泥、沙等异物中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缓慢浸入到气泡内,也能够良好地防止粒子大的泥、沙等异物浸入到气泡内。因此,能够提高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耐久性,并且能够提高操作部件16的操作性。
另外,在该第一按钮装置12中,通过操作部件16的操作方向上的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长度比操作部件16的操作行程S1长,能够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初始状态下收缩变形而配置在头部21与壳体主体2之间,并且能够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进一步收缩变形,因此能够通过弹性多孔质部件18可靠且良好地抑制泥、沙等异物的浸入。
另外,在该第一按钮装置12中,通过具备限制操作部件16的操作行程S1的行程限制部24,能够利用该行程限制部24准确且良好地设定操作部件16的操作行程S1,由此能够将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收缩、膨胀变形保持为恒定,并且能够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准确且良好地收缩、膨胀变形。
在该情况下,在该第一按钮装置12中,行程限制部24设置于在壳体主体2与头部21之间设置的作为中间部件的保护罩17,由此能够准确地限制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被设置于该保护罩17的行程限制部24按压操作时的头部21的轴向的移动长度。
另外,在该第一按钮装置12中,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头部21与壳体主体2之间遍及除了行程限制部24以外的大致整个区域地配置,由此能够增大弹性多孔质部件18整体的体积,由此能够通过弹性多孔质部件18大幅抑制泥、沙等异物的浸入。
并且,在该第一按钮装置12中,具备朝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对操作部件16施力的施力部件即触点开关9的板簧9a,通过将该板簧9a按压于轴部20的内端部,能够利用板簧9a的弹力将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可靠地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推出。因此,不需要在位于头部21的内部侧的轴部20的外周设置螺旋弹簧(未图示),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并且能够防止因泥、沙等异物的浸入而导致的螺旋弹簧的劣化导致的操作部件16的操作性的降低。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仅通过触点开关9的板簧9a对操作部件16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施力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位于头部21的内部侧的轴部20的外周、即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内径侧设置螺旋弹簧,利用该螺旋弹簧的弹力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对操作部件16施力。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具备作为中间部件的保护罩1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一定必须具备保护罩17,另外,也不一定需要具备保护罩17的引导筒部23。在该情况下,只要是将行程限制部24设置于壳体主体2的外表面或者头部21的内表面的一方的构造即可。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图6,对应用了本发明的手表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图1~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该手表壳体1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备第一按钮装置12、第二按钮装置13以及开关装置14。
如图4所示,第一按钮装置12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分别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二点侧、四点侧、八点侧、以及十点侧。第二按钮装置13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六点侧,开关装置14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三点侧。
另外,如图4~图6所示,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六点侧的第二按钮装置13是上表面开关。即,该第二按钮装置13具备:操作部件16,其插入并倾斜地安装于在壳体主体2的六点侧的侧壁部倾斜设置的贯通孔30;螺旋弹簧31,其是将该倾斜的操作部件16朝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施力的施力部件;以及弹性多孔质部件18,其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而变形。
在该情况下,如图5和图6所示,在壳体主体2的六点侧的侧部的位于带安装部11的上方的部位突出地设置有倾斜部2b。另外,贯通孔30具备小径孔部30a和大径孔部30b,它们从壳体主体2的内周面朝向倾斜部2b的外表面向斜上方以大约30°的倾斜角度倾斜地设置。
如图5和图6所示,操作部件16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备:轴部20,其能够滑动地插入于壳体主体2的贯通孔30;以及头部21,其设置于该轴部20的外端部。在该情况下,轴部20以其轴向的长度配置在贯通孔30的小径孔部30a与大径孔部30b的内部的程度的长度形成。
如图5和图6所示,该轴部20构成为插入贯通孔30而倾斜地倾斜,除此以外,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构造。在该情况下,轴部20的内端部按压于设置于壳体主体2内的钟表模块8的触点开关9的触点板9b。该触点板9b在钟表模块8的外周向其上下方向立起设置,以能够接触或分离的方式与触点开关9的触点部接触,使触点开关9进行接通/断开动作。
如图5和图6所示,头部21形成为比轴部20的外径足够大的圆板状。即,该头部21的外径形成为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的外表面即倾斜面大致相同的长度。在该情况下,头部21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的外表面即倾斜面平行地倾斜,在该头部21的中心部设置有一体地设置有轴部20的台座部21a。
在该情况下,如图5和图6所示,台座部21a的外径形成为与贯通孔30的大径孔部30b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另外,该台座部21a的轴向的长度形成为贯通孔30的大径孔部30b的轴向的长度的一半左右的长度。由此,台座部21a构成为在贯通孔30的大径孔部30b内倾斜地倾斜的状态下滑动。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该头部21通过设置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的倾斜面的行程限制部32设定操作行程S2。即,行程限制部32是设置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的圆筒部,其内径形成为与贯通孔30的大径孔部30b的内径相同的大小。另外,该行程限制部32以其轴向的长度比头部21的台座部21a的轴向的长度稍短的长度形成。
由此,如图5所示,操作部件16构成为,在朝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被推出时,在台座部21a的内端部的一部分配置于贯通孔30的大径孔部30b内的状态下,头部21的内表面从行程限制部32离开,头部21向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的外侧突出地配置。另外,如图6所示,该操作部件16构成为,在朝向壳体主体2的内部被压入时,台座部21a插入贯通孔30的大径孔部30b内,头部21的内表面与行程限制部32的外端面抵接。
另一方面,如图5和图6所示,螺旋弹簧31对操作部件16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施力,配置在贯通孔30的大径孔部30b内。即,该螺旋弹簧31构成为,一端部与大径孔部30b的内端面抵接,另一端部与头部21的台座部21a的内端面抵接,在该状态下向将头部21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推出的方向施力。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弹性多孔质部件18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形成为圆形的大致环形状,在圆筒状的行程限制部32插入其内部的状态下,配置在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的倾斜面与头部21的内表面之间。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是利用发泡剂使弹性材料发泡,在弹性材料上形成多个气泡的海绵状的部件。
在该情况下,如图5和图6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操作部件16的轴向上的长度形成为比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的操作行程S2长且与轴部20的滑动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由此,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在配置于头部21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之间的初始状态时稍微收缩变形,在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被按压操作时,在径向上几乎不变形地根据头部21的按压操作进一步收缩变形。
即,如图5和图6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不施加负荷的自然的自由状态时的操作部件16的轴向的长度被设定为与轴部20的滑动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因此,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在配置于头部21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之间的初始状态时稍微收缩变形地配置。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为,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克服螺旋弹簧31的弹力而被按压操作,而使轴部20朝向壳体主体2的内部滑动时,被头部21按压而进一步收缩变形。
即,如图5和图6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初始状态下的径向的大小与对头部21进行按压操作时的径向的大小成为大致相同的大小。由此,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几乎不会对头部21施加由头部21按压而进一步收缩变形时的反作用力。
在该情况下,如图5和图6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成为如下构造:在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克服螺旋弹簧31的弹力而被按压操作,进一步进行收缩变形时,设置在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弹性材料中的多个气泡被压扁而变形。因此,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通过以多个气泡压扁的方式变形,从而浸入到气泡内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从气泡内排出,防止气泡内的异物的堵塞。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通过螺旋弹簧31的弹力被按压操作而使轴部20朝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滑动,在头部21恢复到初始位置时,追随或稍微延迟头部21的恢复动作,弹性多孔质部件18恢复为原来的形状。即,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被设定为,操作部件16的初始状态和操作部件16被操作的操作状态下的复原力或反作用力大致相同。
在该情况下,如图5和图6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成为如下构造:在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通过螺旋弹簧31的弹力被按压操作而弹性多孔质部件18缓慢恢复为原来的形状时,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多个气泡也以缓慢地膨胀变形为原来的形状的方式膨胀变形。
因此,如图5和图6所示,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构成为,在气泡以缓慢膨胀的方式膨胀变形时,既能够防止浸入到头部21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之间的泥、沙等异物中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缓慢浸入到气泡内,也能够防止粒子大的泥、沙等异物浸入到气泡内。
接下来,对这种手表中的第二按钮装置13的作用进行说明。
该第二按钮装置13通常在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因螺旋弹簧31的弹力而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倾斜的状态下被推出。此时,设置于轴部20的内端部的防脱部件20b与壳体主体2的内周面抵接,操作部件16不会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脱出而被倾斜地推出。
在该状态下,如图5所示,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以倾斜的状态被推出到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的外部。与此相伴,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初始状态的形状、即稍微收缩变形的状态下配置在头部21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之间。在该情况下,触点开关9的触点板9b离开触点开关9的触点部,触点开关9成为断开状态。
并且,如果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克服螺旋弹簧31的弹力而被按压操作,则操作部件16的轴部20以朝向壳体主体2的内部倾斜的状态滑动。此时,弹性多孔质部件18由头部21按压而收缩变形。在该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由头部21按压而从初始状态的形状进一步收缩变形时,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反作用力几乎不会施加于头部21。
另外,在对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进行按压操作而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收缩变形时,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不进行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径向上扩展那样的变形,而以设置于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弹性材料中的多个气泡被压扁的方式变形。此时,浸入到气泡内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从气泡内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气泡内的泥、沙等异物的堵塞。由此,操作部件16的轴部20顺畅地滑动。
并且,如果头部21的内表面与设置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的行程限制部24抵接,则头部21的按压操作停止。此时,设置于轴部20的内端部的防脱部件20b从壳体主体2的内周面朝向壳体主体2的内部离开,轴部20的内端部被按压于触点开关9的触点板9b,使触点开关9进行接通动作。
在该状态下,如果头部21的按压操作被解除,则头部21在因螺旋弹簧31的弹力而倾斜的状态下被推出,并且在头部21向恢复到原来的初始位置的方向倾斜的状态下滑动。此时,弹性多孔质部件18中的操作部件16的初始状态和操作部件16的被操作的操作状态下的复原力大致相同,因此弹性多孔质部件18追随或稍微延迟头部21的恢复动作而缓慢恢复为原来的形状。
因此,在弹性多孔质部件18缓慢恢复为原来的形状时,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设置于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弹性材料中的多个气泡进行缓慢地膨胀为原来的形状的膨胀变形。此时,既能够防止浸入到头部21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之间的泥、沙等异物中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缓慢浸入到气泡内,也能够防止粒子大的泥、沙等异物浸入到气泡内。这样,在弹性多孔质部件18恢复为原来的形状时,操作部件16顺畅地滑动而被推出。由此,触点板9b离开触点开关9的触点部,触点开关9成为断开状态。
这样,根据该手表中的第二按钮装置13,具备:壳体主体2,其是倾斜地设置有贯通孔30的支撑部件;操作部件16,其具有能够滑动地倾斜地插入贯通孔30的轴部20、以及设置于该轴部20的外端部的头部21;以及弹性多孔质部件18,其是收缩变形地配置于头部21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之间,并且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而进一步收缩变形的弹性部件,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抑制泥、沙等异物的浸入。
即,在该手表的第二按钮装置13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头部21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之间收缩变形而配置,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而进一步收缩变形,由此能够利用弹性多孔质部件18抑制泥、沙等异物浸入到头部21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之间。
在该情况下,在该手表中的第二按钮装置13中,弹性多孔质部件18是使弹性材料发泡而在弹性材料上形成多个气泡的构造,通过操作部件16被操作之前的初始状态和操作部件16被操作的操作状态下的复原力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即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而收缩、膨胀变形,也能够不影响操作部件16的操作力,由此能够提高操作部件16的操作性。
即,在该第二按钮装置13中,由于弹性多孔质部件18是在弹性材料上形成有多个气泡的构造,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将弹性多孔质部件18形成为海绵状,由此,即使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收缩、膨胀变形,也能够不对操作部件16的操作力造成影响,由此,能够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追随或稍微延迟头部21的恢复动作而缓慢恢复为原来的形状。
因此,在该第二按钮装置13中,在对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进行按压操作而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收缩变形时,以在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弹性材料中设置的多个气泡被压扁的方式变形,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将浸入到气泡内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从气泡内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气泡内的泥、沙等异物的堵塞,因此能够使操作部件16的轴部20顺畅地滑动。
另外,在该第二按钮装置13中,在弹性多孔质部件18缓慢恢复为原来的形状时,设置于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弹性材料中的多个气泡膨胀变形以缓慢膨胀为原来的形状,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既能够防止浸入到头部21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之间的泥、沙等异物中的、粒子小的泥、沙等异物缓慢浸入到气泡内,也能够防止粒子大的泥、沙等异物浸入到气泡内。因此,能够提高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耐久性,并且能够提高操作部件16的操作性。
另外,在该第二按钮装置13中,通过操作部件16的操作方向上的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长度比操作部件16的操作行程S2长,能够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初始状态下收缩变形地配置在头部21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之间,并且能够根据操作部件16的操作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进一步收缩变形,因此能够通过弹性多孔质部件18可靠且良好地抑制泥、沙等异物的浸入。
另外,在该第二按钮装置13中,通过具备限制操作部件16的操作行程S2的行程限制部32,能够利用该行程限制部32准确且良好地设定操作部件16的操作行程S2,由此能够将弹性多孔质部件18的收缩、膨胀变形保持为恒定,并且能够使弹性多孔质部件18准确且良好地收缩、膨胀变形。
在该情况下,在该第二按钮装置13中,行程限制部32设置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的外表面,由此,能够准确地限制通过该行程限制部32对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进行按压操作时的头部21的轴向的移动长度,并且不需要作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中间部件的保护罩17,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
另外,在该第二按钮装置13中,弹性多孔质部件18在头部21与壳体主体2之间遍及除了行程限制部32以外的大致整个区域地配置,由此能够增大弹性多孔质部件18整体的体积,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通过弹性多孔质部件18大幅抑制泥、沙等异物的浸入。
并且,在该第二按钮装置13中,具备将操作部件16朝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倾斜地施力的施力部件即螺旋弹簧31,能够利用该螺旋弹簧31的弹力将操作部件16的头部21可靠地向壳体主体2的外部推出。在该情况下,触点开关9的触点板9b的弹力弱,即使无法确保充分的弹力,也能够通过螺旋弹簧31确保充分的弹力。
在该情况下,在该第二按钮装置13中,螺旋弹簧31配置在相对于壳体主体2倾斜地设置的贯通孔30的大径孔部30b内,在螺旋弹簧31的外周侧配置有弹性多孔质部件18,因此能够利用该弹性多孔质部件18抑制泥、沙等异物浸入螺旋弹簧31内,由此,即使使用螺旋弹簧31,也能够防止泥、沙等异物的浸入引起的螺旋弹簧31的劣化。
此外,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将行程限制部32设置于壳体主体2的倾斜部2b的外表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头部21的内表面设置行程限制部32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于手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未必需要是手表,例如能够应用于旅行手表、闹钟、座钟、挂钟等各种手表。另外,本发明不一定需要是钟表,例如也能够应用于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等电子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包括技术方案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撑部件,其设置有贯通孔;
操作部件,其具有能够滑动地插入所述贯通孔的轴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轴部的外端的头部;以及
弹性部件,其收缩地配置于所述头部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并且根据所述操作部件的移动而进一步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具有多个气泡,在所述操作部件移动前的状态和所述操作部件移动后的状态下的复原力大致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多个气泡的至少一部分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气泡以随着所述操作部的移动以及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缩而被压扁的方式变形,
在所述操作部件移动前的状态和所述操作部件移动后的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的与所述操作部件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所述操作部件的径向上的大小几乎不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气泡在所述操作部件移动前的状态下至少一部分被压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操作部件移动的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行程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限制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操作行程的行程限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程限制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头部中的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程限制部设置于中间部件,该中间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头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头部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配置于遍及除了所述行程限制部之外的整个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操作部件移动前的状态下与所述引导部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操作部件朝向所述支撑部件的外部施力的施力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被按压于所述轴部的端部的触点开关的板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将所述头部朝向所述支撑部件的外部施力的螺旋弹簧。
15.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装置。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装置。
CN202211096883.1A 2021-09-07 2022-09-06 按钮装置、钟表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7743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5329A JP7414050B2 (ja) 2021-09-07 2021-09-07 押釦装置、時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21-145329 2021-09-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4387A true CN115774387A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86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6883.1A Pending CN115774387A (zh) 2021-09-07 2022-09-06 按钮装置、钟表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70965A1 (zh)
JP (2) JP7414050B2 (zh)
CN (1) CN11577438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4651B2 (en) 2008-04-29 2012-04-24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Concentric exposure sequence for image sensor
JP2015230270A (ja) 2014-06-06 2015-12-2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押釦構造および時計
JP7110747B2 (ja) 2018-06-18 2022-08-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38546A (ja) 2023-03-17
JP7414050B2 (ja) 2024-01-16
JP2024022668A (ja) 2024-02-16
US20230070965A1 (en)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7711B (zh) 按钮装置及钟表
JP4811996B2 (ja) 携帯機器及び携帯時計
US9336967B2 (en) Switch device and timepiece
EP1345095B1 (en) Push button structure
JP4905815B2 (ja) 緩衝部材、腕時計の衝撃緩衝構造および腕時計
JP6818228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US10627781B2 (en) Switch device and timepiece
CN110993407B (zh) 按钮及钟表
US3982089A (en) Pushbutton switch
CN115774387A (zh) 按钮装置、钟表以及电子设备
CN209879266U (zh)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US11056292B2 (en) Keyswitch and keyboard
JP7108980B2 (ja) 押釦装置および時計
CN114721245A (zh) 壳体及钟表
JPWO2011040162A1 (ja) アナログポインティングキー構造
CN113985717B (zh)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JP2019057467A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6834185B2 (ja) 緩衝装置、部品保護装置、および時計
JP7055275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666589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JP2020003445A (ja) 押釦装置、押釦装置に適用される緩衝部材及び時計
JP2018040699A (ja) スイッチ機構及び時計
JP2015043344A (ja) アナログポインティングキー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