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3852B - 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3852B
CN115773852B CN202310096626.6A CN202310096626A CN115773852B CN 115773852 B CN115773852 B CN 115773852B CN 202310096626 A CN202310096626 A CN 202310096626A CN 115773852 B CN115773852 B CN 1157738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hose
shell
moving mechanism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966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73852A (zh
Inventor
李伟
王思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rs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rs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rs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rs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966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3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3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3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73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3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包括:外壳、控制器、移动机构、上料机械臂和快速检测机构;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侧;移动机构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上料机械臂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且位于移动机构的右侧,所述上料机械臂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快速检测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快速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且位于移动机构的前后两侧。该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可实现活检针软管的多个同步进行监测,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速度,适用于配合大批量加工生产作业,并且对被检测的活检针软管实现搬运、移送、对接和检测的自动化。

Description

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
背景技术
活检针软管密封性试验的具体目标是检测连接及每个可拆连接密封性位置的紧密性和密闭性,以确保活检针软管在作业情况下严实不漏,生产后的活检针软管都需要开展密封性测试,按照规定,仅有当工作中物质为易燃易爆物或轻中度伤害以上时、真空泵情况下实际操作且真空值超过0.085MPa时或对泄漏有特别要求时,才开展气密性检测,密封性试验内应力一般取1—1.05倍的设计方案工作压力,气密性检测前,应以活检针软管两边固定不动避免实验时端部产生偏移,实验工作压力应慢慢升高,做到要求实验后少维持10分钟,随后降至设计方案工作压力开展查验,不可有渗漏状况,实验温度不可少于5℃;
现有技术领域内,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采用类似授权公告号为CN217179858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乳房旋切活检针软管测试工装,包括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上端面的一侧设有软管回弹性测试机构,所述测试平台上端面的另一侧设有软管气密性测试机构,所述软管回弹性测试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测试平台上端面的气缸和回弹性测试治具,所述回弹性测试治具上设有用于放置折叠软管的回弹性测试槽,本乳房旋切活检针软管测试工装通过设置测试顶块、气缸、回弹性测试槽、回弹性测试治具和固定挡板便于对乳房旋切活检针软管进行回弹性测试,通过设置压力表、负压泵、定位槽、液压杆、固定架、U型定位架、连接软管、U型抽气管、橡胶挡板和气密性测试架便于对乳房旋切活检针软管的气密性进行测试,测量的准确性较高;
但是目前该种测试方式只能实现单次单测,检测效率较低,并且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活检针软管的固定安装,自动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包括:外壳、控制器、移动机构、上料机械臂和快速检测机构;
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侧;移动机构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上料机械臂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且位于移动机构的右侧,所述上料机械臂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快速检测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快速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且位于移动机构的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机构外壳、拆卸组件、调节底座、第一安装架、链条件、挂钩、第一电机和齿轮传动件;移动机构外壳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移动机构外壳的左右两侧延伸出外壳的外侧;拆卸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外壳的内腔顶端左侧开口处;所述调节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底座分别设置在移动机构外壳的内腔中部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分别设置在前后两个调节底座的升降端;所述链条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链条件分别沿周向设置在前后两个第一安装架的外侧;所述挂钩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挂钩的数量为若干个,两组所述挂钩分别沿周向间隙设置在前后两个链条件的外侧,所述挂钩的顶端由移动机构外壳顶端前后两侧开口处延伸出移动机构外壳的上表面;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外壳的内腔底端右侧,所述第一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齿轮传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轮传动件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机的前后两侧输出端,两个所述齿轮传动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后两个链条件的右侧周轴心外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拆卸组件包括:底架、转轴、转动座、连接杆、连接座、连接架、推送模块、电推杆和转动连接杆;底架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所述转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轴分别设置在底架的顶端前后两侧;所述转动座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转动座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转动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后两个转轴的外壁左右两侧,所述转动座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前后两个转动座的内侧底端;所述连接座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连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连接座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前后两组转动座的内侧顶端;连接架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前后两组连接座的顶部;所述推送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推送模块两端分别设置在连接架的顶端前后两侧,所述推送模块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推杆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底架的内侧左右两端,所述电推杆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转动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连接杆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两个电推杆的伸缩端,两个所述转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前侧转轴的外侧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快速检测机构包括:支撑座、第二安装架、链板件、连接检测组件、第二电机和轨道件;支撑座沿上下方向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腔;第二安装架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顶端;链板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外侧;所述连接检测组件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检测组件沿周向间隙设置在链板件的外侧;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外侧右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链板件的链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轨道件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轨道件间隙设置在第二安装架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检测组件包括:底座、固定座、连接检测组件外壳、夹持器、固定杆、第一弹簧、插杆、滚轮座、第二弹簧、限位座、移动座、滚轮和第三弹簧;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链板件的外侧;固定座内嵌在所述底座的外端;连接检测组件外壳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内侧;所述夹持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夹持器沿周向间隔一百二十度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检测组件外壳的内侧外端,所述夹持器的形状为V形;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固定杆从内至外向上倾斜设置在三个夹持器的外侧底端;所述第一弹簧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分别设置在三个固定杆的内侧,三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检测组件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插杆沿前后方向插接在所述固定座的内腔外侧;滚轮座设置在所述插杆的外端;第二弹簧套接在所述插杆的外壁,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插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座的外壁固定连接;限位座设置在所述插杆的内端,所述限位座延伸进连接检测组件外壳的内腔;移动座套接在所述限位座的外侧,所述移动座的外侧套接在三个固定杆的外部;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滚轮沿周向间隔一百二十度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移动座的外侧,三个所述滚轮的外壁内侧与三个固定杆外壁相接触;第三弹簧套接在所述限位座的外壁,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座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前后两组所述连接检测组件分别还包括:喷头、传感器、环形气垫和气泵;喷头固定设置在其中一组所述连接检测组件中限位座的内端;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另一组所述连接检测组件中限位座的内端,所述传感器和控制器远程网络连接;环形气垫沿周向设置在所述喷头和传感器的外侧,所述环形气垫和喷头通过导管进行连接;气泵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侧,所述气泵与喷头和传感器通过导管进行连接,所述气泵和控制器远程网络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电机在前后两侧齿轮传动件的传动下驱动链条件转动,并使前后两侧链条件驱动对应位置上前后两组挂钩周向运动,测试软管依次与对应位置上前后两侧挂钩内侧卡接,并在移动机构挂钩运动下沿外壳顶端从右至左移动;
2、通过第二电机驱动链板件带动连接检测组件周向运动,滚轮座驱动插杆使移动座驱动外侧滚轮向前侧移动,并使滚轮沿固定杆外侧向内侧移动促使滚轮停止与固定杆外侧外端的接触,第一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动固定杆向外侧移动,并使夹持器对软管端头外壁夹持固定,喷头和传感器分别插入软管端头位置,气泵向环形气垫内部供气使其膨胀,并使环形气垫将软管端头外侧密封防止气体泄漏,气泵向喷头内部供气,并由喷头排入至检测软管内部,另一侧传感器感应压力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器内部,由控制器内部程序比较并判断软管内部气密性;
3、通过电推杆驱动转动连接杆带动前侧转轴驱动对应位置上转动座转动,在连接杆的配合下驱动后侧转动座同步转动,前后两侧转动座在连接座的配合下驱动连接架带动推送模块向上运动将软管顶起以脱离与前后两侧挂钩的卡接,推送模块驱动软管移动出外壳的内腔,以便于工作人员取出软管;
从而可实现活检针软管的多个同步进行监测,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速度,适用于配合大批量加工生产作业,并且对被检测的活检针软管实现搬运、移送、对接和检测的自动化,无需工作人员手动配合,自动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移动机构爆炸图;
图3为图2的拆卸组件爆炸图;
图4为图1的快速检测机构爆炸图;
图5为图4的连接检测组件爆炸图。
图中:1、外壳;2、控制器;3、移动机构;31、移动机构外壳;32、调节底座;33、第一安装架;34、链条件;35、挂钩;36、第一电机;37、齿轮传动件;4、拆卸组件;41、底架;42、转轴;43、转动座;44、连接杆;45、连接座;47、连接架;48、推送模块;49、电推杆;410、转动连接杆;5、上料机械臂;6、快速检测机构;61、支撑座;62、第二安装架;63、链板件;64、第二电机;65、轨道件;7、连接检测组件;71、底座;72、固定座;73、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4、夹持器;75、固定杆;76、第一弹簧;77、插杆;78、滚轮座;79、第二弹簧;710、限位座;711、移动座;712、滚轮;713、第三弹簧;714、喷头;715、传感器;716、环形气垫;717、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包括:外壳1、控制器2、移动机构3、上料机械臂5和快速检测机构6;控制器2安装在外壳1的前侧,控制器2内部设置有预置程序,控制器2内部设置有网络模块可远程控制其他电器件;移动机构3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上料机械臂5设置在外壳1的外侧且位于移动机构3的右侧,上料机械臂5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上料机械臂5可被控制器2控制,上料机械臂5可将外部被检测软管夹持后搬运并沿前后方向水平放置在移动机构外壳31的顶端右侧;快速检测机构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快速检测机构6分别设置在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移动机构3的前后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移动机构3包括:移动机构外壳31、拆卸组件4、调节底座32、第一安装架33、链条件34、挂钩35、第一电机36和齿轮传动件37;移动机构外壳31沿左右方向安装在外壳1的内侧,移动机构外壳31的左右两侧延伸出外壳1的外侧;拆卸组件4设置在移动机构外壳31的内腔顶端左侧开口处;调节底座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底座32分别设置在移动机构外壳31的内腔中部前后两侧;第一安装架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安装架33分别设置在前后两个调节底座32的升降端;链条件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链条件34分别沿周向设置在前后两个第一安装架33的外侧;挂钩35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挂钩35的数量为若干个,两组挂钩35分别沿周向间隙设置在前后两个链条件34的外侧,挂钩35的顶端由移动机构外壳31顶端前后两侧开口处延伸出移动机构外壳31的上表面;第一电机36设置在移动机构外壳31的内腔底端右侧,第一电机36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第一电机36可被控制器2控制,第一电机36可驱动前后两侧齿轮传动件37内部同步转动;齿轮传动件3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齿轮传动件37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机36的前后两侧输出端,两个齿轮传动件37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后两个链条件34的右侧周轴心外端固定连接,齿轮传动件37起到第一电机36与链条件34传动作用,使两侧链条件34同步同向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拆卸组件4包括:底架41、转轴42、转动座43、连接杆44、连接座45、连接架47、推送模块48、电推杆49和转动连接杆410;底架41沿前后方向设置在移动机构外壳31的内腔;转轴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轴42分别设置在底架41的顶端前后两侧;转动座43的数量为两组,每组转动座43的数量为两个,两组转动座43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后两个转轴42的外壁左右两侧,转动座43的形状为三角形,转轴42可驱动转动座43转动;连接杆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44两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前后两个转动座43的内侧底端,前侧转动座43可在连接杆44的配合下驱动后侧转动座43同步转动,转动座43、连接杆44、连接座45和连接架47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接座45的数量为两组,每组连接座45的数量为两个,两组连接座45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前后两组转动座43的内侧顶端;连接架47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前后两组连接座45的顶部;推送模块4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推送模块48两端分别设置在连接架47的顶端前后两侧,推送模块48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推送模块48可被控制器2控制,推送模块48内部设置有伸缩挂钩,可在内部挂钩配合下实现对软管的固定,并可通过内部挂钩实现软管的水平推送;电推杆4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推杆49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底架41的内侧左右两端,电推杆49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电推杆49可被控制器2控制,电推杆49可通过自身伸长缩短驱动转动连接杆410向前侧或向后侧转动;转动连接杆4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动连接杆410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两个电推杆49的伸缩端,两个转动连接杆410的另一端分别与前侧转轴42的外侧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快速检测机构6包括:支撑座61、第二安装架62、链板件63、连接检测组件7、第二电机64和轨道件65;支撑座61沿上下方向安装在外壳1的内腔;第二安装架62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支撑座61的顶端;链板件63设置在第二安装架62的外侧;连接检测组件7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连接检测组件7沿周向间隙设置在链板件63的外侧;第二电机64设置在第二安装架62的外侧右端,第二电机64的输出端与链板件63的链轮轴心固定连接,第二电机64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第二电机64可被控制器2控制,第二电机64可驱动链板件63周向转动;轨道件65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轨道件65间隙设置在第二安装架62的外侧,轨道件65采用从左至右向内侧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连接检测组件7包括:底座71、固定座72、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夹持器74、固定杆75、第一弹簧76、插杆77、滚轮座78、第二弹簧79、限位座710、移动座711、滚轮712和第三弹簧713;底座71固定设置在链板件63的外侧;固定座72内嵌在底座71的外端;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设置在固定座72的内侧;夹持器7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夹持器74沿周向间隔一百二十度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的内侧外端,夹持器74的形状为V形,夹持器74可以与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销轴转动连接处为顶点向内侧或向外侧转动;固定杆7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固定杆75从内至外向上倾斜设置在三个夹持器74的外侧底端;第一弹簧76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弹簧76一端分别设置在三个固定杆75的内侧,三个第一弹簧76的另一端与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的内壁固定连接,滚轮712向外侧移动时推动固定杆75向内侧移动,并使固定杆75挤压第一弹簧76,滚轮712向内侧移动时,并使固定杆75外端停止受力,第一弹簧76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动固定杆75向外侧移动;插杆77沿前后方向插接在固定座72的内腔外侧,插杆77可在固定座72的内腔内外移动;滚轮座78设置在插杆77的外端,滚轮座78可沿轨道件65内侧轨道移动;第二弹簧79套接在插杆77的外壁,第二弹簧79的一端与插杆77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79的另一端与固定座72的外壁固定连接,滚轮座78沿轨道件65斜面移动同时,驱动插杆77向内侧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79,滚轮座78移动出轨道件65范围时,第二弹簧79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动插杆77向外侧移动复位;限位座710设置在插杆77的内端,限位座710延伸进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的内腔;移动座711套接在限位座710的外侧,移动座711的外侧套接在三个固定杆75的外部,限位座710可在移动座711的内侧内外移动;滚轮71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滚轮712沿周向间隔一百二十度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移动座711的外侧,三个滚轮712的外壁内侧与三个固定杆75外壁相接触,滚轮712的在固定杆75外壁内外移动,实现滚轮712向内侧挤压固定杆75;第三弹簧713套接在限位座710的外壁,第三弹簧713的一端与限位座710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三弹簧713的另一端与移动座711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三弹簧713可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动移动座711向外侧移动,使插杆77未受力情况下,移动座711保持位于限位座710最外侧位置处。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前后两组连接检测组件7分别还包括:喷头714、传感器715、环形气垫716和气泵717;喷头714固定设置在其中一组连接检测组件7中限位座710的内端;传感器715固定设置在另一组连接检测组件7中限位座710的内端,传感器715和控制器2远程网络连接,传感器715感应压力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器2内部,由控制器2内部程序比较并判断软管内部气密性;环形气垫716沿周向设置在喷头714和传感器715的外侧,环形气垫716和喷头714通过导管进行连接,环形气垫716内部可膨胀将软管端头的喷头714和传感器715插接位置外侧密封,防止内部气体泄漏;气泵717设置在底座71的外侧,气泵717与喷头714和传感器715通过导管进行连接,气泵717和控制器2远程网络连接,气泵717可由控制器2远程控制,气泵717可分别向喷头714和环形气垫716内部注入或排出高压气体。
该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器2控制上料机械臂5将外部测试软管依次搬运并沿前后方向水平放置在移动机构外壳31的顶端右侧,控制器2控制第一电机36启动,第一电机36在前后两侧齿轮传动件37的传动下驱动链条件34同步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使前后两侧链条件34驱动对应位置上前后两组挂钩35周向运动,测试软管依次与对应位置上前后两侧挂钩35内侧卡接,并在挂钩35运动下沿移动机构外壳31顶端从右至左移动;
控制器2控制第二电机64启动,两侧第二电机64驱动链板件63顺时针方向主动,并使两侧链板件63带动外侧若干个连接检测组件7顺时针方向周向运动,底座71移动至对应位置上轨道件65内侧时,移动机构3驱动软管同步移动至前后两侧连接检测组件7的内侧,滚轮座78沿轨道件65内侧轨道移动,促使滚轮座78驱动插杆77向内侧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79,插杆77在限位座710的配合下推动移动座711向内侧移动,移动座711驱动外侧滚轮712向前侧移动,并使滚轮712沿固定杆75外侧向内侧移动促使滚轮712停止与固定杆75外侧外端的接触,第一弹簧76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动固定杆75向外侧移动,固定杆75驱动夹持器74以与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销轴转动连接处为顶点向内侧转动,并使夹持器74对软管端头外壁夹持固定,移动座711向内侧移动同时,限位座710驱动喷头714或传感器715向内侧移动,并在移动座711移动至端头位置时,插杆77驱动限位座710继续向内侧移动并拉伸第三弹簧713,喷头714和传感器715分别插入软管端头位置,控制器2控制气泵717启动,气泵717向环形气垫716内部供气使其膨胀,并使环形气垫716将软管端头外侧密封防止气体泄漏,气泵717向喷头714内部供气,并由喷头714排入至检测软管内部,另一侧传感器715感应压力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器2内部,由控制器2内部程序比较并判断软管内部气密性,检测完毕同时,链板件63驱动连接检测组件7移动出轨道件65的轨道范围,第二弹簧79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动插杆77向外侧移动,环形气垫716内部气体由气泵717排出,喷头714和传感器715向外侧移动脱离与软管端头插接,第三弹簧713在弹性作用下推动移动座711移动至限位座710外壁最外侧位置,滚轮712沿固定杆75外侧移动,以使固定杆75向内侧挤压第一弹簧76同时驱动夹持器74向外侧转动脱离与软管外壁夹持固定,进而实现对软管的快速检测;
检测完毕后的软管移动至拆卸组件4上方,控制器2依次控制推送模块48和电推杆49启动,推送模块48内侧挂钩移动至软管侧并对其进行固定,电推杆49伸长驱动转动连接杆410带动前侧转轴42转动,促使前侧转轴42驱动对应位置上左右两侧转动座43转动,前方左右两侧转动座43在对应位置上连接杆44的配合下驱动后侧转动座43同步转动,前后两侧转动座43在连接座45的配合下驱动连接架47带动推送模块48向上运动将软管顶起以脱离与前后两侧挂钩35的卡接,推送模块48驱动软管移动出外壳1的内腔,以便于工作人员取出软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
控制器(2),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前侧;
移动机构(3),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侧;
上料机械臂(5),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外侧且位于移动机构(3)的右侧,所述上料机械臂(5)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快速检测机构(6),所述快速检测机构(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快速检测机构(6)分别设置在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移动机构(3)的前后两侧;
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
移动机构外壳(31),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内侧,所述移动机构外壳(31)的左右两侧延伸出外壳(1)的外侧;
拆卸组件(4),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外壳(31)的内腔顶端左侧开口处;
调节底座(32),所述调节底座(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底座(32)分别设置在移动机构外壳(31)的内腔中部前后两侧;
第一安装架(33),所述第一安装架(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33)分别设置在前后两个调节底座(32)的升降端;
链条件(34),所述链条件(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链条件(34)分别沿周向设置在前后两个第一安装架(33)的外侧;
挂钩(35),所述挂钩(35)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挂钩(35)的数量为若干个,两组所述挂钩(35)分别沿周向间隙设置在前后两个链条件(34)的外侧,所述挂钩(35)的顶端由移动机构外壳(31)顶端前后两侧开口处延伸出移动机构外壳(31)的上表面;
第一电机(36),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外壳(31)的内腔底端右侧,所述第一电机(36)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齿轮传动件(37),所述齿轮传动件(3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轮传动件(37)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机(36)的前后两侧输出端,两个所述齿轮传动件(37)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后两个链条件(34)的右侧周轴心外端固定连接;
所述拆卸组件(4)包括:
底架(41),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外壳(31)的内腔;
转轴(42),所述转轴(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轴(42)分别设置在底架(41)的顶端前后两侧;
转动座(43),所述转动座(43)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转动座(43)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转动座(43)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后两个转轴(42)的外壁左右两侧;
连接杆(44),所述连接杆(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44)两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前后两个转动座(43)的内侧底端;
连接座(45),所述连接座(45)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连接座(45)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连接座(45)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前后两组转动座(43)的内侧顶端;
连接架(47),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前后两组连接座(45)的顶部;
推送模块(48),所述推送模块(4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推送模块(48)两端分别设置在连接架(47)的顶端前后两侧,所述推送模块(48)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电推杆(49),所述电推杆(4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推杆(49)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底架(41)的内侧左右两端,所述电推杆(49)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转动连接杆(410),所述转动连接杆(4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连接杆(410)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两个电推杆(49)的伸缩端,两个所述转动连接杆(410)的另一端分别与前侧转轴(42)的外侧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快速检测机构(6)包括:
支撑座(61),沿上下方向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内腔;
第二安装架(62),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支撑座(61)的顶端;
链板件(63),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62)的外侧;
连接检测组件(7),所述连接检测组件(7)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检测组件(7)沿周向间隙设置在链板件(63)的外侧;
第二电机(64),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62)的外侧右端,所述第二电机(64)的输出端与链板件(63)的链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4)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轨道件(65),所述轨道件(65)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轨道件(65)间隙设置在第二安装架(62)的外侧;
所述连接检测组件(7)包括:
底座(71),固定设置在所述链板件(63)的外侧;
固定座(72),内嵌在所述底座(71)的外端;
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设置在所述固定座(72)的内侧;
夹持器(74),所述夹持器(7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夹持器(74)沿周向间隔一百二十度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的内侧外端;
固定杆(75),所述固定杆(7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固定杆(75)从内至外向上倾斜设置在三个夹持器(74)的外侧底端;
第一弹簧(76),所述第一弹簧(76)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弹簧(76)一端分别设置在三个固定杆(75)的内侧,三个所述第一弹簧(76)的另一端与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的内壁固定连接;
插杆(77),沿前后方向插接在所述固定座(72)的内腔外侧;
滚轮座(78),设置在所述插杆(77)的外端;
第二弹簧(79),套接在所述插杆(77)的外壁,所述第二弹簧(79)的一端与插杆(77)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79)的另一端与固定座(72)的外壁固定连接;
限位座(710),设置在所述插杆(77)的内端,所述限位座(710)延伸进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的内腔;
移动座(711),套接在所述限位座(710)的外侧,所述移动座(711)的外侧套接在三个固定杆(75)的外部;
滚轮(712),所述滚轮(71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滚轮(712)沿周向间隔一百二十度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移动座(711)的外侧;
第三弹簧(713),套接在所述限位座(710)的外壁,所述第三弹簧(713)的一端与限位座(710)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713)的另一端与移动座(711)的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43)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夹持器(74)的形状为V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滚轮(712)的外壁内侧与三个固定杆(75)外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前后两组所述连接检测组件(7)分别还包括:
喷头(714),固定设置在其中一组所述连接检测组件(7)中限位座(710)的内端;
传感器(715),固定设置在另一组所述连接检测组件(7)中限位座(710)的内端,所述传感器(715)和控制器(2)远程网络连接;
环形气垫(716),沿周向设置在所述喷头(714)和传感器(715)的外侧,所述环形气垫(716)和喷头(714)通过导管进行连接;
气泵(717),设置在所述底座(71)的外侧,所述气泵(717)与喷头(714)和传感器(715)通过导管进行连接,所述气泵(717)和控制器(2)远程网络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上料机械臂(5)将外部测试软管依次搬运并沿前后方向水平放置在移动机构外壳(31)的顶端右侧,第一电机(36)在前后两侧齿轮传动件(37)的传动下驱动链条件(34)同步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使前后两侧链条件(34)驱动对应位置上前后两组挂钩(35)周向运动,测试软管依次与对应位置上前后两侧挂钩(35)内侧卡接,并在挂钩(35)运动下沿移动机构外壳(31)顶端从右至左移动:
步骤二:两侧第二电机(64)驱动链板件(63)顺时针方向主动,并使两侧链板件(63)带动外侧若干个连接检测组件(7)顺时针方向周向运动,底座(71)移动至对应位置上轨道件(65)内侧时,移动机构(3)驱动软管同步移动至前后两侧连接检测组件(7)的内侧,促使滚轮座(78)驱动插杆(77)向内侧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79),滚轮(712)沿固定杆(75)外侧向内侧移动促使滚轮(712)停止与固定杆(75)外侧外端的接触,固定杆(75)驱动夹持器(74)以与连接检测组件外壳(73)销轴转动连接处为顶点向内侧转动,并使夹持器(74)对软管端头外壁夹持固定;
步骤三:移动座(711)向内侧移动同时,限位座(710)驱动喷头(714)或传感器(715)向内侧移动,并在移动座(711)移动至端头位置时,喷头(714)和传感器(715)分别插入软管端头位置,气泵(717)向环形气垫(716)内部供气使其膨胀,并使环形气垫(716)将软管端头外侧密封防止气体泄漏,气泵(717)向喷头(714)内部供气,并由喷头(714)排入至检测软管内部,另一侧传感器(715)感应压力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器(2)内部,由控制器(2)内部程序比较并判断软管内部气密性;
步骤四:检测完毕同时,链板件(63)驱动连接检测组件(7)移动出轨道件(65)的轨道范围,环形气垫(716)内部气体由气泵(717)排出,喷头(714)和传感器(715)向外侧移动脱离与软管端头插接,第三弹簧(713)在弹性作用下推动移动座(711)移动至限位座(710)外壁最外侧位置,以使固定杆(75)向内侧挤压第一弹簧(76)同时驱动夹持器(74)向外侧转动脱离与软管外壁夹持固定,进而实现对软管的快速检测;
步骤五:检测完毕后的软管移动至拆卸组件(4)上方,推送模块(48)内侧挂钩移动至软管侧并对其进行固定,电推杆(49)伸长驱动转动连接杆(410)带动前侧转轴(42)转动,前方左右两侧转动座(43)在对应位置上连接杆(44)的配合下驱动后侧转动座(43)同步转动,前后两侧转动座(43)在连接座(45)的配合下驱动连接架(47)带动推送模块(48)向上运动将软管顶起以脱离与前后两侧挂钩(35)的卡接,推送模块(48)驱动软管移动出外壳(1)的内腔。
CN202310096626.6A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 Active CN115773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6626.6A CN115773852B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6626.6A CN115773852B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3852A CN115773852A (zh) 2023-03-10
CN115773852B true CN115773852B (zh) 2023-04-11

Family

ID=85393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96626.6A Active CN115773852B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38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3098B (zh) * 2023-07-17 2023-09-15 山东科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输液器导管的测气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168693B (zh) * 2023-10-31 2024-01-23 苏州朗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穴位智能马桶即热模块气密性检测工装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6391A (zh) * 2019-07-23 2019-09-10 苏州捷本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管机用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
CN210442056U (zh) * 2019-08-29 2020-05-01 宁波奉化胜雄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泵电磁阀综合测试设备的气密性检测机构
CN112763154A (zh) * 2021-01-13 2021-05-07 深圳市德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对位功能的胃镜送水管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7179858U (zh) * 2021-12-02 2022-08-12 湖南峰恒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乳房旋切活检针软管测试工装
CN217179859U (zh) * 2021-12-20 2022-08-12 湖南峰恒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乳房旋切活检针生产用气密检测装置
CN217331514U (zh) * 2022-05-17 2022-08-30 吴江市日塑软管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软管生产用气密性检测机构
CN114964639B (zh) * 2022-07-22 2022-10-21 江苏治宇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输液器导管的测气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3852A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73852B (zh) 一种活检针软管气密性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式
CN109290768B (zh) 一种刹车助力器密封圈装配设备
CN104142211B (zh) 智能检测子午线轮胎动平衡装置
CN114279640A (zh) 一种水泵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3369763B (zh) 锅炉筒体焊接同步探伤检测装置
CN112113751A (zh) 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工艺
CN209256250U (zh) 一种刹车助力器密封圈装配设备
CN219112255U (zh) 一种全自动塑料件组装测试线
CN215940699U (zh) 一种锂电池盖板的真空氦检设备
CN216706623U (zh) 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
CN115492798A (zh) 一种风轮旋转检测装置
CN114001871A (zh) 一种基于汽车桥壳加强圈焊缝检测的全自动测漏机
CN212585940U (zh) 一种用于阀门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CN113944871A (zh) 一种工业气体充装系统
CN114441110A (zh) 一种电池顶盖的氦气检漏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3649306A (zh) 一种锂电池盖板的真空氦检设备
CN215755145U (zh) 检漏装置和内胆的生产线
CN111609971A (zh) 一种蝶阀密封圈质量检测装置
CN113199244A (zh) 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
CN216433397U (zh) 一种基于汽车桥壳加强圈焊缝检测的全自动测漏机
CN210243115U (zh) 液压管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20819359U (zh) 一种汽车油管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8211827U (zh) 一种液压缸的高低压负压状态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7584438B (zh) 一种保护膜贴合机用贴料输送装置以及方法
CN220562188U (zh) 一种水泵壳体的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