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1782A -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1782A
CN115731782A CN202111014089.3A CN202111014089A CN115731782A CN 115731782 A CN115731782 A CN 115731782A CN 202111014089 A CN202111014089 A CN 202111014089A CN 115731782 A CN115731782 A CN 115731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display
display screen
flexible
shap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40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利斯·迪兹达尔
巴图汉·伊尔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40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317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31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17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柔性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层以及柔性背板。由于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背板均为柔性结构,弯折层层叠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远离出光侧的一面,且与柔性显示面板固定连接。本申请中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用户可以施加外力使弯折层发生弯折使其形状发生改变,从而使柔性显示屏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即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改变柔性显示屏的形状,从而增加了其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柔性屏具有可折叠、便于携带、个性化等特点,可应用于可折叠的智能终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下一代信息显示技术。
目前,柔性屏已成功应用于智能手机上,但现有的柔性屏大多仅适用于小尺寸屏幕的智能终端,其应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智能终端在出厂后,柔性屏的形状已相对固定,也即只可以沿固定的方向(例如智能终端的折叠方向)进行弯折,导致用户的体验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旨在解决现有的柔性显示屏仅能沿固定的方向弯折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出光侧;
弯折层,弯折层层叠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远离出光侧的一面,弯折层与柔性显示面板固定连接;
柔性背板,柔性背板设置于弯折层远离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弯折层固定在柔性背板上。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具有第一形状,且能够在驱动力作用下由第一形状变为第二形状,并在驱动力撤销后维持在第二形状;
柔性显示屏还包括回复组件;
回复组件,用于使柔性显示屏由第二形状回复至第一形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弯折层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材料;
回复组件,用于控制弯折层的温度,以使柔性显示屏由第二形状回复至第一形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回复组件包括柔性加热层,柔性加热层层叠设置于弯折层远离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位于柔性背板与弯折层之间。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加热层包括硅橡胶层以及设置于硅橡胶层上的加热电阻,加热电阻在通电时能够对弯折层加热。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还包括第一粘接层,第一粘接层设置于弯折层与柔性加热层之间;
形成第一粘接层的材料包括第一弹性基体材料和导热填料。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还包括第二粘接层,第二粘接层设置于弯折层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
形成粘接层的材料包括第二弹性基体材料和阻热填料。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弯折层呈金属板或者网格状结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形状呈3D曲面构造;柔性显示屏的边缘处能够朝出光侧弯折,或柔性显示屏的边缘处能够朝背离出光侧的方向弯折。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形状呈3D曲面构造,且其正投影呈方形结构;柔性显示屏的任一边角处能够朝出光侧弯折,或柔性显示屏的任一边角处能够朝背离出光侧的方向弯折。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背板背离柔性显示面板的一面设有多条凹槽线,多条凹槽线呈网格状分布。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背板在室温下的邵氏硬度在预设范围内。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安装柔性显示屏;
柔性背板背离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
固定组件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弹性插接。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上设有插孔、第一电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插孔的侧壁上的若干弹片,第二连接部包括插接头、靠近插接头设置的限位槽以及第二电连接部;
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弹性插接时,插接头位于插孔内,弹片抵接在限位槽内,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屏。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柔性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层以及柔性背板。由于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背板均为柔性结构,弯折层层叠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远离出光侧的一面,且与柔性显示面板固定连接。本申请中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用户可以施加外力使弯折层发生弯折使其形状发生改变,从而使柔性显示屏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即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改变柔性显示屏的形状,从而增加了其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柔性显示屏的爆炸图;
图3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柔性显示屏的主视图;
图5是图3中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6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8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柔性显示屏的主视图;
图10是图8中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11是图8中柔性显示屏的左视图;
图12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柔性显示屏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2中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2中柔性显示屏的左视图;
图16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柔性显示屏的主视图;
图18是图16中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6中柔性显示屏的左视图;
图20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七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柔性显示屏的主视图;
图22是图20中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23是图20中柔性显示屏的左视图;
图24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八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柔性显示屏的主视图;
图26是图24中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27是图24中柔性显示屏的左视图;
图28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九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8中柔性显示屏的主视图;
图30是图28中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31是图28中柔性显示屏的左视图;
图32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十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2中柔性显示屏的主视图;
图34是图32中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35是图32中柔性显示屏的左视图;
图3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背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弯折层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9是图38中弯折层的左视图;
图4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复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部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2是图4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3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插接时的剖视图;
图4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柔性显示屏100、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层20、柔性背板30、凹槽线31、回复组件40、硅橡胶层41、加热电阻42、固定组件50、第二连接部52、第一连接部51、螺纹孔511、插孔512、第一电连接部513、弹片514、导向面5141、底面5142、接口515、第二连接部52、插接头521、限位槽522、第二电连接部5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该柔性显示屏可应用于智能终端的显示设备。其中,智能终端可以是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台式电脑、学习机、电视机、机械人等,在此不做限定。下面以电视机的显示屏为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柔性显示屏的爆炸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层20以及柔性背板30。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改变柔性显示屏100的形状,从而增加了智能终端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用于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具有出光侧,用户可以在出光侧观看柔性显示面板10上显示的画面。柔性显示面板10可以是OLED面板,也可以是QLED面板,还可以是LED面板,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可以由多层柔性材料形成,示例性地,柔性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光学透明的电导体层、偏振器层、一个或多个光学透明基板、发光源以及电子控制电路层(诸如薄膜晶体管)。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显示面板10的分辨率、尺寸大小等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柔性显示面板10的具体结构设置不是本申请关注的重点,不再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38和图39,图38和图3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弯折层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弯折层20层叠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0远离出光侧的一面。弯折层20能够被弯折,也即弯折层20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其形状发生改变,也即弯折层20被配置为能够被弯曲、或挠卷、或折叠、或变形为不同的形状。在外力撤销后,弯折层20能够大体维持改变后的形状,从而改变柔性显示屏100的形状结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弯折层20呈金属板状结构或者网格状结构,该结构设置可以使弯折层20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强度,从而使弯折层20在受力时可产生塑性变形,并在外力撤除后维持塑性变形后的形状,从而调整柔性显示屏100的形状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弯折层20与柔性显示面板10固定连接。具体地,柔性显示屏100还包括第二粘接层(图中未示出),第二粘接层设置于弯折层20与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
进一步地,为了使柔性显示屏100具有更好的弯折性,以及避免柔性显示面板10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弯折层20,使柔性显示屏100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例如弯折层20在受热后发生不可控的变形),第二粘接层为柔性隔热层。示例性地,形成粘接层的材料包括第二弹性基体材料和阻热填料。其中,第二弹性基体材料可以是硅橡胶、乙丙橡胶、聚氨酯等。阻热填料可以是多孔二氧化硅颗粒、陶瓷气凝胶颗粒、隔热纤维等,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2、图36和图37,图3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背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柔性背板30设置于弯折层20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侧,弯折层20固定在柔性背板30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弯折层20固定在柔性背板30上可以是弯折层20直接固定在柔性背板30上。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弯折层20间接固定在柔性背板30上,也即在弯折层20和柔性背板30之间还设有其他结构层,在此不做限定。
相关现有技术中的柔性屏通过铰链机构实现弯折,柔性屏只能沿铰链机构的转动方向实现弯折,灵活性较差,设备与用户之间不存在互动,导致用户的体验感较差。
另一方面,3D曲面屏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在高端智能设备上具有较大的市场。目前3D曲面屏一般由无机玻璃材料制成,其存在工艺难度大,且其形状在出厂后不可改变,也即不能根据用户自己的喜好改变3D曲面屏的形状,同样存在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100中柔性显示面板10和柔性背板30均为柔性可弯曲结构。弯折层20层叠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0远离出光侧的一面,且与柔性显示面板10固定连接。用户可以施加外力使弯折层20发生弯折以使其形状发生改变,从而使柔性显示屏100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即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改变柔性显示屏100的形状,例如对柔性显示屏100的形状进行调节以获取较佳的观看角度示,从而增加了其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用于体验。另一方面,本申请仅需将弯折层20配置成3D曲面构造,柔性显示面板10和柔性背板30层叠设置在弯折层20上即可使柔性显示屏100呈现3D曲面屏的形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3D曲面屏其结构和工艺更简单。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具有第一形状,且能够在驱动力作用下由第一形状变为第二形状,并在驱动力撤销后维持在第二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形状可以是柔性显示屏100的初始状态,也即柔性显示屏100的初始形状,例如第一形状为柔性显示屏100出厂时的形状。第一形状可以是平面形状,如图1中所示。第一形状也可以是3D曲面形状,如图3至图35中所示,在此不做限定。第二形状为不同于第一形状的任意一个形状。处于第一形状的柔性显示屏100可经一次或多次弯折变形为第二形状。示例性地,当第一形状是平面形状时,第二形状可以是如图3至图35中任意一个曲面形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形状呈3D曲面构造。柔性显示屏100的正投影大体呈方形结构,可使柔性显示屏100的结构更简单,有利于降低制备成本。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的边缘处能够朝出光侧弯折。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的边缘处能够朝背离出光侧的方向弯折。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的任一边角处(也即相邻两边形成的夹角处)能够朝出光侧弯折。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的任一边角处能够朝背离出光侧的方向弯折。如用户可以手动弯折柔性显示屏100的边缘处以调节柔性显示屏100的形状,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3至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呈3D曲面形状,也即柔性显示屏100为3D曲面屏。在第二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的四个角均朝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弯曲。
请参阅图6和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的四个角均朝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的方向弯曲。
请参阅图8至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的四个角的弯曲程度不同,例如第四实施例的弯曲曲率大于与第二实施例的弯曲曲率。
请参阅图12至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五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的一个角和与该角相对的一个侧边朝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弯曲。
请参阅图16至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六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的一个角和与该角相对的一个侧边朝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的方向弯曲。
请参阅图20至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七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七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的一对对角处朝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弯曲。
请参阅图24至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八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八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的一对对角处朝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的方向弯曲。
请参阅图28至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九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九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的一个边角处朝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弯曲。
请参阅图32至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十实施例与第九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十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的一个边角处朝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的方向弯曲。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至图35中所示的曲面形状仅为柔性显示屏100的部分结构形状,其不构成对柔性显示屏100结构的限定,也不构成对第一形状或第二形状的限定。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弯折层20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材料。示例性地,弯折层20由形状记忆材料制备形成,弯折层20被设置为记忆平面构造。用户通过使弯折层20弯折而使其呈现3D曲面构造,并维持曲面构造的形状。在该实施例中,弯折层20可被配置为响相应于控制信号而由曲面构造回复至平面构造。具体地,可通过对弯折层20加热,使弯折层20在达到热变形温度时由曲面构造回复至平面构造。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弯折层20也可以被设置为记忆3D曲面构造。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形状记忆材料可以是形状记忆合金,例如镍钛合金、或钛镍铜合金、或钛镍铬合金、或钛镍铁合金、或铜镍系合金、或铜铝系合金、或铜锌系合金等。
请参阅图2和图40,图4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复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还包括回复组件40。回复组件40用于使柔性显示屏100由第二形状回复至第一形状。该结构设置可使柔性显示屏100在回复组件40的作用下自动回复至第一形状,从而使用户具有更多的选择性,有利于增加与用户的互动性,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回复组件40可以是柔性加热层。柔性加热层层叠设置于弯折层20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侧。具体地,柔性加热层设置于弯折层20与柔性背板30之间,该结构设置可使柔性加热层与弯折层20直接接触,有利于更精确的控制弯折层20的温度;同时,该结构设置可使柔性加热层与弯折层20之间具有较高的热传递效率,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屏100由第二形状回复至第一形状的响应速度。另一方面,柔性背板30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有利于防止用户用手弯折柔性显示屏100时被烫伤。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回复组件40也可以是具有相似作用的其它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柔性加热层包括硅橡胶层41以及设置于硅橡胶层41上的加热电阻42。加热电阻42在通电时能够对弯折层20加热,弯折层20被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即可回复预先记忆的形状。
进一步地,加热电阻42呈“几”字型迂回线均匀分布于硅橡胶层41上,该结构设置可使柔性加热层形成面加热源,从而使回复组件40对弯折层20的加热更均匀,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屏1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柔性显示屏100还包括第一粘接层(图中未示出)。第一粘接层设置于弯折层20与柔性加热层之间。形成第一粘接层的材料包括第一弹性基体材料和导热填料。第一弹性基体材料可以与第二弹性基体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定。导热填料可以是石墨烯、高导热碳粉、金属颗粒、氮化硼等,在此不做限定。
请再次参阅图3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背板30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面设有多条凹槽线31,多条凹槽线31呈网格状分布。该结构设置有利于增加柔性背板30表面的摩擦力,便于用户对柔性显示屏100施加作用力以使其形状改变。另一方面,多条凹槽线31呈网格状分布有利于增加柔性背板30的柔性,便于用户对柔性显示屏100施加作用力以使其形状改变,且是柔性背板30在其正投影方向仍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有利于避免柔性显示屏100因碰撞而损坏。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背板30在室温下的邵氏硬度在预设范围内。示例性地,柔性背板30在室温下的邵氏硬度在25A至50A之间。进一步地,柔性背板30在室温下的邵氏硬度在30A至40A之间。示例性地,柔性背板30在室温下的邵氏硬度可以为30A、或32A、或35A、或37A、或38A、或40A。在结构设置可使柔性背板30在满足柔韧性的同时具体一定的刚性,有利于避免柔性显示屏100因碰撞而损坏。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还包括固定组件50,固定组件50用于安装柔性显示屏100。示例性地,固定组件50用于将柔性显示屏100安装固定在墙体上。柔性背板30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51,第一连接部51用于与第二连接部52(下文具体阐述)配合以实现柔性显示屏100的安装。具体地,第一连接部51的壳体上设置螺纹孔511,螺纹锁紧件穿过螺纹孔511将第一连接部51固定在柔性背板30上。固定组件50设有第二连接部52。第一连接部51与第二连接部52弹性插接。示例性地,可以将第二连接部52预先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将柔性显示屏100上的第一连接部51与第二连接部52插接锁紧,实现柔性显示屏100在墙体上的单点安装。该结构设置有利于简化安装工艺,且减少对墙体的损坏。
请参阅图41至图43,图41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部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2为图4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3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弹性插接时的剖视图。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1上设有插孔512、第一电连接部513,以及设置于插孔512的侧壁上的若干弹片514。具体地,第一连接部51大体呈环形结构,插孔512设置于第一连接部51的中心处。插孔512可以是盲孔,第一电连接部513设置于插孔512的底壁上,若干弹片514对称设置在插孔512的侧壁上。进一步地,干弹片514呈凸台结构,且沿其插接方向设有导向面5141,干弹片514底面5142(也即背离导向面5141的一面)与插孔512的底壁之间形成卡位槽,该卡位槽用于限定插接头521(下文具体阐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52包括插接头521、靠近插接头521设置的限位槽522以及第二电连接部523。具体地,限位槽522呈环形结构。当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插接配合时,第二连接部52的插接头521插入插孔512内,并位于卡位槽,且插接头521靠近干弹片514的一面与底面5142抵接。弹片514位于限位槽522内。第一电连接部513和第二电连接部523电连接。
请参阅图44,图4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信号接口515,该信号接口也用于实现柔性显示屏100信号的输入或输出。示例性地,信号接口515可以是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或USB接口、或光数字音频数据接口(OpticalDigital Audio)。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出光侧;
弯折层,所述弯折层层叠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远离所述出光侧的一面,所述弯折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固定连接;
柔性背板,所述柔性背板设置于所述弯折层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弯折层固定在所述柔性背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具有第一形状,且能够在驱动力作用下由所述第一形状变为第二形状,并在驱动力撤销后维持在所述第二形状;
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回复组件;
所述回复组件,用于使所述柔性显示屏由所述第二形状回复至所述第一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弯折层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材料;
所述回复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弯折层的温度,以使所述柔性显示屏由所述第二形状回复至所述第一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组件包括柔性加热层,所述柔性加热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弯折层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柔性背板与所述弯折层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加热层包括硅橡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硅橡胶层上的加热电阻,所述加热电阻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弯折层加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于所述弯折层与所述柔性加热层之间;
形成所述第一粘接层的材料包括第一弹性基体材料和导热填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设置于所述弯折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
形成所述粘接层的材料包括第二弹性基体材料和阻热填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层呈金属板或者网格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状呈3D曲面构造;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边缘处能够朝所述出光侧弯折,或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边缘处能够朝背离所述出光侧的方向弯折。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状呈3D曲面构造,且其正投影呈方形结构;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任一边角处能够朝所述出光侧弯折,或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任一边角处能够朝背离所述出光侧的方向弯折。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背板背离柔性显示面板的一面设有多条凹槽线,所述多条凹槽线呈网格状分布。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背板在室温下的邵氏硬度在预设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安装所述柔性显示屏;
所述柔性背板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
所述固定组件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弹性插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上设有插孔、第一电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插孔的侧壁上的若干弹片,第二连接部包括插接头、靠近所述插接头设置的限位槽以及第二电连接部;
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弹性插接时,所述插接头位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弹片抵接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
15.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屏。
CN202111014089.3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Pending CN1157317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4089.3A CN115731782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4089.3A CN115731782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1782A true CN115731782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91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4089.3A Pending CN115731782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317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14486B1 (en) Recoverable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cradle having the same
US736105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269582B (en) Display device
WO2020216090A1 (zh) 支撑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US20140073178A1 (en) Dock with compliant connector mount
US771497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19206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352893B (zh)
JPH0718307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WO2004068229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8941599B2 (en) Touch panel-attached display device and antistatic structure
KR20150110692A (ko) 전기 컨택 및 커넥터
CN207052885U (zh) 压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731782A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CN210324971U (zh) 柔性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TWI614597B (zh) 電子裝置
US9270923B2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376481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17217080U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JPH053471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22021095A1 (zh) 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
JP4541233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US20130286296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50112449A (ko) 곡률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4027601A1 (zh) 一种sma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