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4578A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4578A
CN115724578A CN202211033656.4A CN202211033656A CN115724578A CN 115724578 A CN115724578 A CN 115724578A CN 202211033656 A CN202211033656 A CN 202211033656A CN 115724578 A CN115724578 A CN 115724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late
mold
glass
glass sheet
mai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36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原一贵
金杉谕
福士恭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724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4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制造如下玻璃板:包含第1主面和与上述第1主面相反的第2主面,在上述第1主面和上述第2主面包含曲面形状。上述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加热玻璃板、以及将预热后的上述玻璃板用下模具和上模具夹住并对上述玻璃板施加负荷。上述上模具和上述下模具中,将挤压上述玻璃板的上述第1主面的模具设为第1模具。上述第1模具在挤压上述玻璃板的模具表面具有在用具备直径10mm的半球状前端的夹具在垂直方向压入10μm时产生不同的反作用力的多个部位。

Description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弯曲成型装置具备加热器、第1销组、第1导板、第1可动板和第1移动机构。加热器对成型板进行加热。第1销组包括与成型板的第1主表面接触的3根以上的第1销。第1导板将3根以上的第1销相互平行地支承,并且将3根以上的第1销在沿着各自的长度方向独立性自由移动地支承。第1可动板以第1导板为基准配置在与成型板相反的一侧。第1可动板安装有具有与第1销组接触的第1曲面的第1成型模。第1移动机构使第1可动板相对于第1导板沿第1销的长边方向移动。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成型评价指标Φ来设定成型条件。成型评价指标Φ是将玻璃板的成型时的粘度、压力、时间的3个参数的关系无量纲化的指标。即便是3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不同的成型条件彼此,只要成型评价指标Φ的值相同,就能够期待得到相同品质的玻璃板。成型评价指标Φ的值越大,成型时玻璃板越强力地按压于模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080305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8/174033号
发明内容
成型装置对玻璃板施加负荷时,如果将玻璃板局部地强力按压于下模具或上模具,则会对玻璃板赋予点状缺陷。该趋势在下模具或上模具为销模等的情况下明显。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提高玻璃板的表面品质的技术。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制造包含第1主面和与上述第1主面相反的第2主面、在上述第1主面和上述第2主面包含曲面形状的玻璃板。上述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加热玻璃板,和将预热后的上述玻璃板用下模具和上模具夹住并对上述玻璃板施加负荷。上述上模具和上述下模具中,将挤压上述玻璃板的上述第1主面的模具设为第1模具。上述第1模具在挤压上述玻璃板的模具表面具有用具备直径10mm的半球状前端的与模具相比刚性更高的夹具在垂直方向压入10μm时产生不同的反作用力的多个部位。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通过使第1模具部分地变柔软,能够抑制玻璃板的第1主面局部地强力按压于第1模具,能够提高玻璃板的第1主面的表面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板的成型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用图2的成型装置施加负荷后的玻璃板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以往的模具整体的反作用力为一定的方式中(E×IX×Δk)与Φ1·Φ2MAX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以往的模具整体的反作用力为一定的方式中(E×IX×Δk)与NGD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下模具的第1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下模具的第2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下模具的第3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格子结构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格子结构体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成型装置
11 下模具
12 上模具
2 玻璃板
21 下表面(第1主面)
22 上表面(第2主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或对应的构成标记相同的符号,有时省略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含步骤S101~S102。步骤S101包含加热玻璃板。玻璃板通过加热而软化,能够实现弯曲成型。步骤S102中,包含将预热后的玻璃板用下模具和上模具夹持并对玻璃板施加负荷。玻璃板的下表面依照下模具的上表面而成型,玻璃板的上表面依照上模具的下表面而成型。
按照图1所示的制造方法,得到包含曲面形状的玻璃板。所得到的玻璃板包含第1主面和与第1主面相反的第2主面,第1主面和第2主面包含曲面形状。第1主面和第2主面包含曲面形状即可,也可以部分地包含平面形状。另外,曲面可以为多曲面和单曲面中的任一者。平面是指例如曲率半径大于10000mm,曲面是指例如曲率半径为10000m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玻璃板的下表面为第1主面,下模具为第1模具,玻璃板的上表面为第2主面,上模具为第2模具。但是,也可以玻璃板的上表面为第1主面,上模具为第1模具,玻璃板的下表面为第2主面,下模具为第2模具。
接下来,参照图2和图3对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板的成型装置1进行说明。成型装置1具备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下模具11配置于玻璃板2的下方,将玻璃板2的下表面21向上方挤压。上模具12配置于玻璃板2的上方,将玻璃板2的上表面22向下方挤压。虽然未图示,但可以在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与玻璃板2之间设置耐热布。耐热布例如为包含不锈钢纤维或二氧化硅纤维的织物或无纺布。通过设置耐热布,能够抑制玻璃板2被局部地强力按压于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
成型装置1通过用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夹持玻璃板2来对玻璃板2施加负荷。成型装置1可以具备驱动部13。驱动部13包含冲压机等,使下模具11与上模具12相对接近。驱动部13虽然使上模具12升降,但也可以使下模具11升降。应予说明,成型装置1也可以不具备驱动部13,还可以仅由上模具12的重量对玻璃板2施加负荷。
玻璃板2例如为钠钙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玻璃、或无碱玻璃等。无碱玻璃是指实质上不含有Na2O、K2O等碱金属氧化物的玻璃。这里,实质上不含有碱金属氧化物是指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的合计为0.1质量%以下。
作为构成玻璃板2的玻璃,可以使用无碱玻璃、钠钙玻璃、钠钙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锂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玻璃。特别是将玻璃板2用于显示装置的罩玻璃时,优选为包含下述所示的碱金属氧化物的玻璃。包含碱金属氧化物的玻璃可以通过在成型后实施化学强化处理而在玻璃表面形成压缩应力层,提高强度。
作为玻璃组成的具体例,为用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的组成,可举出包含50%~80%的SiO2、0.1%~25%的Al2O3、3%~30%的Li2O+Na2O+K2O、0%~25%的MgO、0%~25%的CaO和0%~5%的ZrO2的玻璃,但没有特别限定。更具体而言,可举出下述(i)~(v)的玻璃组成。应予说明,例如,“包含0%~25%的MgO”是指MgO并非必需但可以包含25%以下的含义。下述(i)的玻璃包含于钠钙硅酸盐玻璃,下述(ii)、(iii)和(iv)的玻璃包含于铝硅酸盐玻璃。下述(v)的玻璃包含于锂铝硅酸盐玻璃。
(i)的玻璃如下:以由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的组成计包含63%~73%的SiO2、0.1%~5.2%的Al2O3、10%~16%的Na2O、0%~1.5%的K2O、0%~5%的Li2O、5%~13%的MgO和4%~10%的CaO。
(ii)的玻璃如下:由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的组成含有50%~74%的SiO2、1%~10%的Al2O3、6%~14%的Na2O、3%~11%的K2O、0%~5%的Li2O、2%~15%的MgO、0%~6%的CaO和0%~5%的ZrO2,SiO2和Al2O3的含量的合计为75%以下,Na2O和K2O的含量的合计为12%~25%,MgO和CaO的含量的合计为7%~15%。
(iii)的玻璃如下:由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的组成含有68%~80%的SiO2、4%~10%的Al2O3、5%~15%的Na2O、0%~1%的K2O、0%~5%的Li2O、4%~15%的MgO和0%~1%的ZrO2
(iv)的玻璃如下:由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的组成含有67%~75%的SiO2、0%~4%的Al2O3、7%~15%的Na2O、1%~9%的K2O、0%~5%的Li2O、6%~14%的MgO和0%~1.5%的ZrO2,SiO2和Al2O3的含量的合计为71%~75%,Na2O和K2O的含量的合计为12%~20%,含有CaO时其含量小于1%。
(v)的玻璃如下:由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的组成含有56%~73%的SiO2、10%~24%的Al2O3、0%~6%的B2O3、0%~6%的P2O5、2%~7%的Li2O、3%~11%的Na2O、0%~2%的K2O、0%~8%的MgO、0%~2%的CaO、0%~5%的SrO、0%~5%的BaO、0%~5%的ZnO、0%~2%的TiO2、0%~4%的ZrO2
玻璃板2在施加负荷之前例如如图2所示为平板。玻璃板2的厚度优选为0.2mm以上,更优选为0.8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mm以上。玻璃板2的厚度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mm以下。玻璃板2为车载用显示装置的罩玻璃时,玻璃板2的厚度优选为0.8mm~3mm。
玻璃板2例如以载置于下模具11上的状态放入到加热炉的内部进行加热。加热炉可以为分批式或连续式。分批式加热炉收容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的至少一部分。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可以固定于分批式加热炉的内部,也可以与玻璃板2一起输入和输出。连续式加热炉可以具备输送下模具的输送机,也可以为连续输送式。连续输送式加热炉沿着输送路径被划分为多个区域。玻璃板2在与下模具11一起被输送的同时被加热。上模具12虽然设置于中途的区域,安装于冲压机,但也可以载置于玻璃板2上并与玻璃板2一起输送。应予说明,如上所述,也可以没有冲压机。
玻璃板2被加热到预先设定的成型温度。成型温度被设定在例如相当于107.9Pa·s~1012.7Pa·s的粘度范围的温度范围内。如果玻璃的粘度为107.9Pa·s以上,则玻璃板2的变形变得缓慢,能够抑制玻璃板2被局部地强力按压于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另一方面,如果玻璃的粘度为1012.7Pa·s以下,则能够将玻璃板2弯曲成型。玻璃的粘度优选为108.5Pa·s~1011.5Pa·s。
玻璃板2以成型温度被施加负荷后,例如,如图3所示地包含曲面形状。玻璃板2的曲率半径优选为50mm以上,更优选为10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mm以上。玻璃板2的曲率半径例如为10000mm以下,优选为5000mm以下,更优选为3000mm以下。玻璃板2在由成型装置1弯曲成型后,进行冷却固化。
玻璃板2例如搭载于汽车。玻璃板2的用途为挡风玻璃、抬头显示器、仪表板、显示装置用罩玻璃、摄像头用罩玻璃、雷达用罩玻璃、或传感器用罩玻璃等。前挡风玻璃整体或部分向车外侧凸出弯曲。近年来,从外观设计性的观点考虑,对车载用显示装置的罩玻璃要求复杂的弯曲形状和高表面品质,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意义巨大。
应予说明,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的形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形状。用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施加负荷后的玻璃板2的形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形状。
然而,成型装置1对玻璃板2施加负荷时,如果玻璃板2被局部地强力按压于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则会对玻璃板2赋予点状缺陷。该趋势在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为销模(参照图6)等时明显。
本申请发明人为了减少点状缺陷,研究改良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成型评价指标Φ,发现了使用下述的Φ1和Φ2。Φ1由下述式(1)定义。
Figure BDA0003818403500000061
P1:对玻璃板2施加负荷时第1模具(例如下模具11)挤压玻璃板2的第1主面(例如下表面21)的压力[Pa],η:玻璃板2的粘度[Pa·s],t:从开始对玻璃板2施加负荷起经过的时间[秒]。
Φ1为将玻璃板2的成型时的粘度、压力、时间这3个参数的关系无量纲化的指标,在玻璃板2与第1模具的接触点的各点求出。即便是3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不同的成型条件彼此,只要是Φ1的值相同,就可以期待玻璃板2的下表面21的表面品质为相同。由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对玻璃板2施加负荷的时间、即成型时间例如为10秒~200秒,优选为10秒~80秒。
Φ2由下述式(2)定义。
Figure BDA0003818403500000062
P2:对玻璃板2施加负荷时第2模具(例如上模具12)挤压玻璃板2的第2主面(例如上表面22)的压力[Pa],η:玻璃板2的粘度[Pa·s],t:从对玻璃板2施加负荷起经过的时间[秒]。
Φ2为将玻璃板2的成型时的粘度、压力、时间这3个参数的关系无量纲化的指标,在玻璃板2与第2模具的接触点的各点求出。即便是3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不同的成型条件彼此,只要是Φ2的值相同,就可以期待玻璃板2的上表面22的表面品质相同。成型时间例如为10秒~200秒,优选为10秒~80秒。
表1中示出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的一个例子。表1所示的例1~例12均为参考例。例1~例12中,除了表1所示的条件以外,以相同的条件将玻璃板弯曲成型,通过目视调查点状缺陷的数量。
表1
Figure BDA0003818403500000071
成型温度为成型时间中的玻璃板2的最高温度。Φ1·Φ2MAX为Φ1的最大值Φ1MAX和Φ2的最大值Φ2MAX这2者中的最大值。
Φ1和Φ2通过模拟而求出。作为模拟软件,使用Dassault Systèmes公司制的Abaqus。粘弹性特性为安装并使用Narayanaswamy模型而得到的。
玻璃G1为用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63.8%的SiO2、19.5%的Al2O3、0.1%的MgO、0.1%的TiO2、0.6%的ZrO2、4.5%的Y2O3、5%的Li2O、4.6%的Na2O、1.7%的K2O的玻璃。
玻璃G2为用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51.2%的SiO2、8.7%的Al2O3、5.6%的P2O5、9.5%的ZrO2、3.9%的Y2O3、17.4%的Li2O、1.9%的Na2O、1.9%的K2O的玻璃。
如表1所示,例1~例12中,改变玻璃种类、成型温度和成型时间而改变Φ1·Φ2MAX。其结果可知:如果Φ1MAX和Φ2MAX为1.0×10-4以下,点状缺陷的数量为零。Φ1MAX和Φ2MAX优选为1.0×10-5以下。应予说明,Φ1MAX和Φ2MAX大于零。
例1~例12中,如上所述,改变玻璃种类、成型温度和成型时间来调节Φ1和Φ2。但是,实际上难以自由地变更玻璃种类、成型温度和成型时间。例如玻璃种类在某种程度上由玻璃板2的用途等决定。
因此,为了减少点状缺陷,本申请发明人研究了通过使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部分地变柔软来抑制玻璃板2被局部地强力按压于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
下模具11的柔软性用在下模具11的上表面沿垂直方向(详细而言为下方)压入10μm时产生的反作用力表示。同样,上模具12的柔软性用在上模具12的下表面沿垂直方向(详细而言为上方)压入10μm时产生的反作用力表示。反作用力越小,柔软性越高。反作用力通过利用具备直径10mm的半球状前端的与模具相比刚性更高的夹具挤压模具表面来测量。模具表面为挤压玻璃板的面。
根据本实施方式,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中的至少1者在模具表面具有用上述夹具的前端在垂直方向压入10μm时产生不同的反作用力的多个部位。例如,图2所示的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这两者都是中央的第2区域X2和第3区域X3具有小于两端的第1区域X1和第4区域X4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例如通过弹性模量进行调节。应予说明,反作用力的调节方法如后所述没有特别限定。
图3所示的玻璃板2是使用图2所示的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施加负荷后的情况。在包含穿过施加负荷后的第1主面(例如下表面21)的重心P0的垂直轴的截面中,将沿着截面与第1主面的交线L离开5.0mm的2点的曲率差(≥0)最大的截面作为基准截面,将基准截面上穿过重心P0的水平轴设为X轴。将基准截面上穿过重心P0的垂直轴设为Z轴。XZ平面为基准截面。施加负荷后的第1主面包含曲面形状。因此,作为第1主面的重心P0的位置,使用将玻璃板2从下模具11卸下之前例如解除负荷时从上方观察时的表观的第1主面的重心的位置。
图3所示的从第1点P1到第2点P2的区域相当于图2所示的第1区域X1,具有一定的曲率半径R2和曲率k2,在交线L的上方具有曲率圆的中心。图3所示的从第2点P2到重心P0的区域相当于图2所示的第2区域X2,具有一定的曲率半径R1和一定的曲率k1,在交线L的上方具有曲率圆的中心。
图3所示的从重心P0到第3点P3的区域相当于图2所示的第3区域X3,具有一定的曲率半径R1和曲率k1,在交线L的下方具有曲率圆的中心。图3所示的从第3点P3到第4点P4的区域相当于图2所示的第4区域X4,具有一定的曲率半径R2和一定的曲率k2,在交线L的下方具有曲率圆的中心。
2点的曲率差Δk(1/mm)在2点的中点为重心P0、第2点P2或第3点P3的情况下大于零。2点的中点为重心P0的情况下,2点的曲率差Δk为2×k1。2点的中点为第2点P2或第3点P3的情况下,2点的曲率差Δk为(k1-k2(k1>k2))。因此,2点的中点为重心P0的情况下,2点的曲率差Δk最大。
表2中示出第1反作用力F1与第2反作用力F2之比(F1/F2)与Φ1MAX和Φ2MAX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第1反作用力F1为在第2区域X2和第3区域X3产生的反作用力。第2反作用力F2为在第1区域X1和第4区域X4产生的反作用力。Φ1MAX为Φ1的最大值,Φ2MAX为Φ2的最大值。Φ1和Φ2如上所述通过模拟而求出。
表2所示的例13~例16中,对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分别变更比(F1/F2),除此以外,以相同的条件求出Φ1MAX和Φ2MAX。例13~例16中,玻璃板2的厚度设定为1.3mm,曲率k1设定为1/90mm,曲率k2设定为1/1000mm,第1区域X1和第4区域X4的各自的X轴向尺寸设定为305mm,第2区域X2和第3区域X3的各自的X轴向尺寸设定为45mm。例13中,第1区域X1、第2区域X2、第3区域X3和第4区域X4的弹性模量为10.8GPa。例14~例16中,通过变更第2区域X2和第3区域X3的弹性模量来变更反作用力之比(F1/F2)。弹性模量之比与反作用力之比相等。例13为比较例,例14~例16为实施例。
表2
Figure BDA0003818403500000101
根据表2可知:比(F1/F2)越小,Φ1MAX和Φ2MAX越小。由此可知:通过使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部分地变柔软,能够抑制玻璃板2被局部地强力按压于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能够提高玻璃板2的表面品质。
如果是Φ1或Φ2超过1.0×10-4的地方,则只要以该地方的反作用力变小的方式设计变更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即可。重复进行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的设计变更直至Φ1或Φ2超过1.0×10-4的地方消失。其中,通过模拟来寻找Φ1或Φ2超过1.0×10-4的地方很繁琐。
因此,本申请发明人着眼于施加负荷后的玻璃板2的第1主面21或第2主面22的形状,着眼于曲率差Δk大的地方、即曲率变化大的地方。推测在曲率变化大的地方为了实现其曲率变化而将玻璃板2局部地强力按压,推测Φ1或Φ2变大。
应予说明,作为基准截面,采用曲率差Δk最大的截面的理由也同样。推测在曲率差Δk最大的截面中玻璃板2被局部最强力的按压,推测Φ1或Φ2变大。
本发明人研究了不单独使用曲率差Δk,而使用曲率差Δk与弯曲刚性之积。这是由于弯曲刚性也对Φ1和Φ2造成影响。即,由于推测弯曲刚性越大,玻璃板2越被局部地强力按压用来实现曲率变化。
图4中示出以往的模具整体的反作用力为一定的方式中(E×IX×Δk)与Φ1·Φ2MAX的关系的一个例子。E为成型温度下的玻璃板2的杨氏模量(MPa),IX为成型温度下的玻璃板2的基准截面(XZ平面)的与X轴相关的截面惯性矩(mm4)。(E×IX)表示玻璃板2的弯曲刚性。如上所述,Δk为曲率差(1/mm)。
图4所示的(E×IX×Δk)通过变更曲率k1、k2(参照图3)进行调节。图4所示的Φ1·Φ2MAX除了曲率k1、k2以外以相同的条件通过模拟而求出。该模拟中,第1反作用力F1与第2反作用力F2之比(F1/F2)设定为1。
根据图4,可知以往的模具整体的反作用力为一定的方式中(E×IX×Δk)与Φ1·Φ2MAX的关系可以用线性方程来近似。图4中用虚线表示的线性方程具有1.39×10-9/mm2·MPa的斜率和-9.98×10―6的截距。(E×IX×Δk)越大,Φ1·Φ2MAX越大。因此,可知如果使(E×IX×Δk)大的地方的反作用力变低,则能够改善玻璃板2的表面品质。
根据图4,可知以往的模具整体的反作用力为一定的方式中,如果(E×IX×Δk)为8.2×104mm3·MPa以下,则Φ1·Φ2MAX为1.0×10-4以下。同样,可知如果(E×IX×Δk)为1.4×104mm3·MPa以下,则Φ1·Φ2MAX为1.0×10-5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中的至少1者优选在距(E×IX×ΔK)为8.2×104mm3·MPa以上(优选为1.4×104mm3·MPa以上)的2点的中点30mm以内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全部)具有反作用力小于反作用力的平均值的部位。在上述30mm以内的范围存在Φ1·Φ2MAX的位置。应予说明,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中的至少1者在上述范围外也可以具有反作用力小于反作用力的平均值的部位。本说明书中,反作用力的平均值是在基准截面中整个X轴向上测量的值。
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中的至少1者更优选在距(E×IX×Δk)最大的2点的中点30mm以内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反作用力小于反作用力的平均值的部位。上述的例13~例16中,(E×IX×Δk)最大的2点的中点为重心P0。上述的例14~例16中,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在从重心P0到45mm以内的整个范围具有反作用力小于反作用力的平均值的部位。
图5中示出以往的模具整体的反作用力为一定的方式中(E×IX×Δk)与NGD(mm)的关系的一个例子。NGD为在Φ1·Φ2MAX的位置附近Φ1或Φ2超过1.0×10-5的区域的长度。图5所示的(E×IX×Δk)通过变更曲率k1、k2(参照图3)进行调节。图5中,Φ1和Φ2除了曲率k1、k2以外以相同的条件通过模拟而求出。该模拟中,第1反作用力F1与第2反作用力F2之比(F1/F2)设定为1。
根据图5可知以往的模具整体的反作用力为一定的方式中(E×IX×Δk)与NGD的关系可以用线性方程来近似。图5中由虚线表示的线性方程具有1.99×10-4/mm2·MPa的斜率和2.31mm的截距。(E×IX×Δk)越大,NGD越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中的至少1者例如具有反作用力小于反作用力的平均值的部位。该部位沿着交线L具有D(D(mm)=1.99×10-4×(E×IX×Δk)+2.31)以上的长度。由此,更容易消除以往存在的Φ1或Φ2超过1.0×10-5的地方。
虽然未图示,但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中的至少1者可以在施加负荷后的玻璃板2的厚度大于厚度的平均值的区域(例如,玻璃板2的周边)具有反作用力小于反作用力的平均值的部位。通过施加负荷而产生的皱褶有时会聚集使厚度变厚。能够在皱褶聚集的区域抑制玻璃板2被局部地强力按压于下模具11或上模具12。
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使下模具11和上模具12中的至少1者部分地变柔软来提高玻璃板2的表面品质。其中,根据上述式(1)和上述式(2)可知:也可以通过对玻璃板2的粘度赋予分布来提高玻璃板2的表面品质。
对玻璃板2施加负荷时,玻璃板2只要在下表面21和上表面22中的至少1者具有粘度不同的多个部位即可。对玻璃板2施加负荷时,玻璃板的粘度为107.9Pa·s~1012.7Pa·s。
接下来,参照图6~图8,对下模具11的第1变形例~第3变形例进行说明。应予说明,上模具12也可以与图6~图8所示的下模具11同样地构成。如图6所示,下模具11具有:独立地挤压玻璃板2的下表面21的多个可动部111、以及调节多个可动部111的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调节部112。可动部111例如为销。销垂直竖立而使用。应予说明,可动部111也可以为板。可动部111隔开间隔而排列。
反作用力调节部112例如包含弹性模量不同的多个橡胶1121、1122。也可以使用弹簧来代替橡胶。可以通过变更弹簧或橡胶等的弹性模量来变更反作用力。可以对每个可动部111一个一个设置弹簧或橡胶,但也可以如图7所示1个橡胶(橡胶1121或1122)推压多个可动部111。如图7所示,弹性模量不同的多个橡胶1121、1122也可以一体化。
反作用力调节部112可以不包含弹簧或橡胶,也可以如图8所示包含凹部113。凹部113可以形成于下模具11的侧面,也可以形成于下模具11的下表面。下模具11通过设置于凹部113的上方的薄壁部114和比薄壁部114更厚的厚壁部115来挤压玻璃板2。薄壁部114中,与厚壁部115相比,反作用力变小。
接下来,参照图9~图10,对格子结构体120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反作用力调节部112可以具有多个图9~图10所示的格子结构体120。多个格子结构体120虽然未图示,但进行了二维或三维组装。为了使组装变得容易,多个格子结构体120可以为大小相同的立方体。
格子结构体120包含第1方形框架121和从第1方形框架121的一边延伸到第1方形框架121的中央的悬臂122,并利用悬臂122的弹性恢复力而产生反作用力。通过变更悬臂122的厚度T,能够变更弹性模量,能够变更反作用力。悬臂122的前端可以设置第1突起123。第1突起123朝向立方体的外侧(上方或下方)突出。多个格子结构体120上下方向层叠时,上侧的格子结构体120中包含的向下的第1突起123与下侧的格子结构体120中包含的向上的第1突起123接触。可以通过多个格子结构体120的各悬臂122的弹性模量来调节反作用力。
格子结构体120例如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包含第1方形框架121,4个侧面分别包含第2方形框架124。格子结构体120可以进一步包含封闭第2方形框架124的开口部的盖125。盖125的中央可以设置第2突起126。第2突起126朝向立方体的外侧(侧方)突出。多个格子结构体120在水平方向排列成面状时,左侧的格子结构体120中包含的向右的第2突起126与右侧的格子结构体120中包含的向左的第2突起126接触。
以上,虽然对本公开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玻璃板的成型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可以在要求保护的范围所记载的范畴内进行各种的变更、修正、置换、附加、删除和组合。它们当然也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本申请基于2021年8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1-139642,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并入于此。

Claims (15)

1.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所述玻璃板包含第1主面和与所述第1主面相反的第2主面,在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第2主面包含曲面形状,所述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加热玻璃板,和
将预热后的所述玻璃板用下模具和上模具夹住并对所述玻璃板施加负荷;
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中,将挤压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第1主面的模具设为第1模具,则所述第1模具在挤压所述玻璃板的模具表面具有用具备直径10mm的半球状前端的与模具相比刚性更高的夹具在垂直方向压入10μm时产生不同的反作用力的多个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中,将挤压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第2主面的模具设为第2模具,则所述第2模具在挤压所述玻璃板的模具表面具有用具备直径10mm的半球状前端的与模具相比刚性更高的夹具在垂直方向压入10μm时产生不同的反作用力的多个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包含穿过解除所述负荷时从上方观察到的所述第1主面的重心的垂直轴的截面中,将沿着所述截面与所述第1主面的交线离开5mm的2点的曲率差最大的所述截面作为基准截面,所述曲率差≥0,将所述基准截面上穿过所述重心的水平轴设为X轴,将施加所述负荷时的所述玻璃板的杨氏模量设为E,将施加所述负荷时的与所述玻璃板的所述基准截面的所述X轴相关的截面惯性矩设为IX,将沿着所述基准截面与所述第1主面的所述交线离开5mm的2点的曲率差设为Δk,
则所述第1模具在距E与IX与Δk之积即E×IX×Δk为8.2×104mm3·MPa以上的所述2点的中点30mm以内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所述反作用力小于所述反作用力的平均值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1模具在距E与IX与Δk之积即E×IX×Δk成为最大的所述2点的中点30mm以内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所述反作用力小于所述反作用力的平均值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1模具具有所述反作用力小于所述反作用力的平均值的部位,
所述部位沿着所述交线具有D以上的长度,D=1.99×10-4×(E×IX×Δk)+2.31,D的单位是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1模具在施加所述负荷后的所述玻璃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厚度的平均值的区域具有所述反作用力小于所述反作用力的平均值的部位。
7.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所述玻璃板包含第1主面和与所述第1主面相反的第2主面,在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第2主面包含曲面形状,所述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加热玻璃板,和
将预热后的所述玻璃板用下模具和上模具夹住并对所述玻璃板施加负荷;
对所述玻璃板施加所述负荷时,所述玻璃板在所述第1主面具有粘度不同的多个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玻璃板施加所述负荷时,所述玻璃板的粘度为107.9Pa·s~1012.7Pa·s。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由下述式(1)定义的Φ1为1.0×10-4以下,
Figure FDA0003818403490000021
P1:对所述玻璃板施加所述负荷时挤压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第1主面的压力,单位为Pa,
η:所述玻璃板的粘度,单位为Pa·s,
t:从开始对所述玻璃板施加所述负荷起经过的时间,单位为秒。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由下述式(2)定义的Φ2为1.0×10-4以下,
Figure FDA0003818403490000031
P2:对所述玻璃板施加所述负荷时挤压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第2主面的压力,单位为Pa,
η:所述玻璃板的粘度,单位为Pa·s,
t:从开始对所述玻璃板施加所述负荷起经过的时间,单位为秒。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玻璃板施加所述负荷的时间为10秒~200秒。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中,将挤压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第1主面的模具设为第1模具,
则所述第1模具具有:独立地挤压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第1主面的多个可动部,以及调节多个所述可动部的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调节部。
13.一种玻璃板的成型装置,所述玻璃板包含第1主面和与所述第1主面相反的第2主面,在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第2主面包含曲面形状,
所述成型装置具备配置于玻璃板的下方的下模具和配置于所述玻璃板的上方的上模具,用所述下模具和所述上模具夹住所述玻璃板而对所述玻璃板施加负荷,
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中,将挤压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第1主面的模具设为第1模具,则所述第1模具在挤压所述玻璃板的模具表面具有在用具备直径10mm的半球状前端的与模具相比刚性更高的夹具在垂直方向压入10μm时产生不同的反作用力的多个部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玻璃板的成型装置,其中,所述第1模具包含调节所述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调节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玻璃板的成型装置,其中,所述反作用力调节部包含方形框架以及从所述方形框架的一边延伸到所述方形框架的中央的悬臂,利用所述悬臂的弹性恢复力而产生所述反作用力。
CN202211033656.4A 2021-08-30 2022-08-26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Pending CN1157245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39642 2021-08-30
JP2021-139642 2021-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4578A true CN115724578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92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3656.4A Pending CN115724578A (zh) 2021-08-30 2022-08-26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35944A (zh)
CN (1) CN11572457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35944A (ja) 202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90134B2 (ja) 積層ガラス
US11084751B2 (en) Shaped glass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US10759147B2 (en) Laminated glass articl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JP6849650B2 (ja) 冷間形成積層体
CN108863031B (zh) 弯曲基材的制造方法及弯曲基材
JP7215662B2 (ja) 曲面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曲面合わせガラス
CN104755265B (zh) 用于挡风玻璃的薄的叠层玻璃
JP2018529611A (ja) 熱強化された自動車用ガラス
JP2004508995A (ja) 窓ガラス
WO2014185383A1 (ja) 強化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強化ガラス
KR20110106321A (ko) 시트 물질로부터 성형 제품을 형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548444A1 (en) Automotive glass compositions, articles and laminates
US20190002330A1 (en) Thermally strengthened automotive glass
CN115724578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CN111201204A (zh) 采用玻璃粘度差异来改善形状匹配以形成弯曲玻璃层叠体制品的系统和工艺
KR102257831B1 (ko) 곡면 접합 유리 및 곡면 접합 유리의 제조 방법
WO2023181719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JP7196855B2 (ja) 屈曲基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屈曲基材の成形型
CN116514375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板的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