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4274A -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4274A
CN115714274A CN202211413664.1A CN202211413664A CN115714274A CN 115714274 A CN115714274 A CN 115714274A CN 202211413664 A CN202211413664 A CN 202211413664A CN 115714274 A CN115714274 A CN 115714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lip
grounding
base
rea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136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14274B (zh
Inventor
龙以彪
钟起红
王祖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136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4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14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4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14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4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翻盖式连接器包括:基座;第一端子,卡接于基座上;第二端子,卡接于基座上,且与第一端子交替间隔设置;翻盖,通过第二端子转动连接于基座上;第二端子设置为双支路结构,第一端子设置为单支路结构。通过分别设置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将第二端子设置为双支路结构,由第二端子固定翻盖,提升了结构稳定性,且其依然可以进行信号传输、电连接和接地连接的功能;通过将第一端子设置为单支路结构,不额外设置用于固定翻盖的分支,避免了双支路结构的之间的信号反射,使其具备了全速率信号传输、电连接和接地连接的功能,保障了翻盖式连接器的高传输速率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翻盖式FPC连接器并不能满足新型大屏幕8K显示接口所需求的信号高传输率的需求,原因在于现有FPC端子的结构会产生传输信号反射问题,从而导致信号传输速率低。同时,现有翻盖式FPC连接器结构对于连接的咬合保持力在于压U型端子提供,其能保证且有效的连接器的连接稳定性和寿命性,但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率把所有端子改成冲压折弯整型式端子,那其连接的咬合保持力是由塑胶基座提供的,塑胶件提供的咬合保持力耐久性及耐疲劳性差,咬合保持力的稳定性、寿命性就得不到保障。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旨在解决现技术翻盖式连接器信号传输速率低且结构稳定差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翻盖式连接器,用于液晶显示的高传输率的FPC连接器,其包括:
基座;
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卡接于所述基座上;
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卡接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第一端子交替间隔设置;
翻盖,所述翻盖通过所述第二端子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
其中,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为双支路结构,所述第一端子设置为单支路结构。
可选的,所述基座包括:
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包括底板,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板;
翻盖容置槽,所述翻盖容置槽设置于所述底板、左侧板、后板和右侧板之间,所述翻盖设置于所述翻盖容置槽中;
第一端子槽孔,所述第一端子槽孔设置于所述后板上,所述第一端子卡接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中;
第二端子槽孔,所述第二端子槽孔设置于所述后板上,且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交替设置,所述第二端子卡接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孔中;
第三端子槽孔,所述第三端子槽孔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容置于所述第三端子槽孔中;
第一接地槽,所述第一接地槽设置于所述左侧板上;
第二接地槽,所述第二接地槽设置于所述右侧板上。
可选的,所述后板包括:
后板本体,所述后板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减料密封槽,所述减料密封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上端的区域处;
后板中筋,所述后板中筋设置于所述后板本体沿高度方向的中部;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槽孔设置于所述后板中筋沿高度方向下方的后板本体上,所述第二端子槽孔设置于所述后板中筋沿高度方向两侧的后板本体上。
可选的,每两组第一端子槽孔与一组第二端子槽孔之间依次交替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子包括:
第一端子本体,所述第一端子本体沿长度方方向的截面设置为楔形,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厚度均匀设置;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一端;
接触点,所述接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另一端处;
第一焊脚,所述第一焊脚设置于所述固定部背离所述接触点的一侧;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卡接,所述接触点容置于所述第三端子槽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焊脚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背离所述第三端子槽孔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两侧面上的第一固定齿、第一凹槽、第二固定齿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焊脚设置;
所述接触点沿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厚度方向向上凸起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端子包括:
咬合保持部;
固定臂,所述固定臂设置于所述咬合保持部的顶端;
通电臂,所述通电臂设置于所述咬合保持部的底端;
第二焊脚,所述第二焊脚设置于所述咬合保持部的底端,且为与所述通电臂相对的一侧;
其中,所述固定臂、咬合保持部和通电臂之间呈U形设置。
可选的,所述固定臂背离所述咬合保持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钩,所述翻盖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钩上;
所述通电臂背离所述咬合保持部的一端设置有通电触点,所述通电触点设置为双触点电极。
可选的,所述翻盖式连接器包括两组接地片,两组所述接地片均包括:
接地片本体,所述接地片本体的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槽或第二接地槽卡接;
掀盖接地部,所述掀盖接地部与所述接地片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垂直连接;
接地电极,所述接地电极与所述接地片本体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垂直连接,且所述掀盖接地部与所述接地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接地片本体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处。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翻盖式连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翻盖式连接器通过分别设置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将第二端子设置为双支路结构,进而由所述第二端子固定所述翻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塑胶结构保持固定所述翻盖,有效的提升了所述翻盖式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虽然双支路结构损失了第二端子的部分信号传输速率,但是第二端子依然可以进行信号传输,并且还具有电连接和接地连接的功能;通过将第一端子设置为单支路结构,不需要额外设置用于固定翻盖的分支,不辅助固定所述翻盖,有效的避免了双支路结构的之间的信号反射,使得第一信号端子具备了全速率信号传输(高速率信号传输和低速率信号传输)、电连接和接地连接的功能,保障了所述翻盖式连接器的高传输速率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连接器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连接器的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提供的图4中沿Ⅰ-Ⅰ方向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连接器的基座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中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中提供的图4中沿Ⅱ-Ⅱ方向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中提供的图4中沿Ⅲ-Ⅲ方向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连接器的接地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翻盖式连接器;2、排线;3、电路板;11、基座;12、第一端子;13、第二端子;14、翻盖;15、接地片;111、基座本体;112、翻盖容置槽;113、第一端子槽孔;114、第二端子槽孔;115、第三端子槽孔;116、第一接地槽;117、第二接地槽;1111、底板;1112、左侧板;1113、右侧板;1114、后板;1115、后板本体;1116、后板中筋;1117、减料密封槽;121、第一端子本体;122、固定部;123、接触点;124、第一焊脚;1221、第一固定齿;1222、第一凹槽;1223、第二固定齿;1224、第二凹槽;131、咬合保持部;132、固定臂;133、通电臂;134、第二焊脚;1321、固定钩;1331、通电触点;151、接地片本体;152、掀盖接地部;153、接地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翻盖式连接器10,用于液晶显示的高传输率的FPC连接器,所述翻盖式连接器10包括:基座11、第一端子12、第二端子13和翻盖14;所述第一端子12卡接于所述基座11上;所述第二端子13卡接于所述基座11上,且与所述第一端子12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翻盖14通过所述第二端子13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11上;其中,所述第二端子13设置为双支路结构,所述第一端子12设置为单支路结构。
可知,所述第一端子12和第二端子13均直接设置于所述基座11上,所述翻盖14通过所述第二端子13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11上,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一端子12和第二端子13焊接在以电路板上,然后将FPC排线插入所述翻盖14和基座11之间,并通过转动所述翻盖14扣合锁定所述FPC排线;通过分别设置第一端子12和第二端子13,通过将第二端子13设置为双支路结构,进而由所述第二端子13固定所述翻盖14,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塑胶结构保持固定所述翻盖14,有效的提升了所述翻盖式连接器10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虽然双支路结构损失了第二端子13的部分信号传输速率,但是第二端子13依然可以进行信号传输,并且还具有电连接和接地连接功能;通过将第一端子12设置为单支路结构,不需要额外设置用于固定翻盖14的分支,不辅助固定所述翻盖14,有效的避免双支路结构的之间的信号反射,使得第一信号端子具备了全速率信号传输(包括低速率信号传输和高速率信号传输)、电连接和接地连接的功能,保障了所述翻盖式连接器10的高传输速率功能。
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11包括:基座本体111、翻盖容置槽112、第一端子槽孔113、第二端子槽孔114、第三端子槽孔115、第一接地槽116和第二接地槽117;所述基座本体111包括底板1111、左侧板1112、右侧板1113和后板1114,所述左侧板1112、右侧板1113和后板1114均依次设置于所述底板1111上;所述翻盖容置槽112设置于所述底板1111、左侧板1112、后板1114和右侧板1113之间,即所述底板1111、左侧板1112、后板1114和右侧板1113配合围设为所述翻盖容置槽112,所述翻盖14设置于所述翻盖容置槽112中;所述第一端子槽孔113设置于所述后板1114上,所述第一端子12卡接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113中,即所述第一端子12通过所述第一端子槽孔113卡接于所述基座11上;所述第二端子槽孔114设置于所述后板1114上,且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113交替设置,所述第二端子13卡接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孔114中,即所述第二端子13通过所述第二端子槽孔114卡接于所述基座11上,且与所述第一端子12交替间隔设置,当然具体可以为若干个第一端子12组与第二端子13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端子槽孔115设置于所述底板1111上,所述第一端子12和第二端子13均容置于所述第三端子槽孔115中,可知,所述第一端子12通过第一端子槽孔113固定后,以及所述第二端子13通过所述第二端子槽孔114固定后,均延伸至所述第三端子槽孔115;所述第一接地槽116设置于所述左侧板1112上;所述第二接地槽117设置于所述右侧板1113上。
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板1114包括:后板本体1115和后板中筋1116;所述后板本体1115上还设置有若干减料密封槽1117,所述减料密封槽1117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的上端区域处;可知,所述减料密封槽1117既降低了所述基座11的成本的同时,保障了基座11的结构强度;所述后板中筋1116设置于所述后板本体1115沿高度方向的中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槽孔113和所述减料密封槽1117相对设置于所述后板中筋1116沿高度方向两侧的后板本体1115上,所述第二端子槽孔114设置于所述后板中筋1116沿高度方向两侧的后板本体1115上。
进一步的,每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槽孔113与一个所述第二端子槽孔114之间依次交替间隔设置,每两个所述第一端子12与一个所述第二端子13之间依次交替间隔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翻盖式连接器10中每两个所述第一端子12构成一组,然后和一个第二端子13组成一个重复单元,沿着所述后板本体1115的长度反向上重复设置,既保障了翻盖14的连接稳定性,又保障了翻盖式连接器10的高传输速率。
请结合参阅图8至图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12包括:第一端子本体121、固定部122、接触点123和第一焊脚124;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21沿长度方向的截面设置为楔形,即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21的俯视图的外轮廓设置为楔形,进而既保障了第一端子本体121的结构强度,又使得第一端子本体121具备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且方便装配;同时,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21的厚度均匀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21各处的厚度相同,进一步的提升第一端子12的信号传输速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端子12为冲压折弯整型式端子,相对于将现有的冲压U型端子,折弯整型式端子的信号传输通道均匀且无分叉,厚度均匀,大大的提高了信号传输率,从而满足新型大屏幕8K显示接口所需求的信号高传输率。所述固定部122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21的一端,进而将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11上;所述接触点123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21的另一端处,进而相对所述固定部122活动设置,在所述接触点123在接触FPC排线时,更加容易变形,且接触更加稳定;所述第一焊脚124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22背离所述接触点123的一侧;其中,所述固定部122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113卡接,所述接触点123容置于所述第三端子槽孔115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焊脚124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113背离所述第三端子槽孔115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122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21的两侧面上的第一固定齿1221、第一凹槽1222、第二固定齿1223和第二凹槽1224,所述第二凹槽1224靠近所述第一焊脚124设置;可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齿1221和第二固定齿1223,进而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113过盈配合,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凹槽1222和第二凹槽1224,进而进一步的方便了所述第一固定齿1221和第二固定齿1223的微变形,提升第一端子12和第一端子槽孔113的连接稳定性,所述接触点123沿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21的厚度方向向上凸起设置,进而可以提升所述接触点123插入的FPC排线的稳定性。
请结合参阅图10至图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子13包括:咬合保持部131、固定臂132、通电臂133和第二焊脚134;所述固定臂132设置于所述咬合保持部131的顶端,通过所述固定臂132固定所述翻盖14;所述通电臂133设置于所述咬合保持部131的底端,所述通电臂133用于与FPC排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焊脚134设置于所述咬合保持部131的底端,且为与所述通电臂133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焊脚134用于电连接另一电路板;其中,所述固定臂132、咬合保持部131和通电臂133之间呈U形设置,所述咬合保持部131代替现有的基座11用于承受咬合固定所述翻盖14的受力点,进而有效的提升所述翻盖式连接器10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臂132背离所述咬合保持部13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钩1321,所述翻盖14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钩1321上,进而既固定了所述翻盖14,又方便所述翻盖14转动;所述通电臂133背离所述咬合保持部131的一端设置有通电触点1331,所述通电触点1331设置为双触点电极,进一步提升所述第二端子13与FPC排线的电连接的稳定性。
请结合参阅图2、图5和图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翻盖式连接器10包括两组接地片15,两组所述接地片15均包括:接地片本体151、掀盖接地部152和接地电极153;所述接地片本体151的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槽116或第二接地槽117卡接,为稳定的为插入的FPC排线接地提供了保障;所述掀盖接地部152与所述接地片本体15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垂直连接,进而既方便将所述接地片本体151装配入基座11中,又方便与FPC排线的地极电连接;所述接地电极153与所述接地片本体151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垂直连接,且所述掀盖接地部152与所述接地电极153分别设置于所述接地片本体151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处,进而避免干涉FPC排线的插入,方便了FPC排线的插入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接地片15是对所述翻盖式连接器10的信号传输起到屏蔽干扰的作用,具体为,对所述基座11和翻盖14进行接地,并且对插入所述翻盖式连接器10中的FPC排线,除连接触点电极以外的结构进行接地。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如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翻盖式连接器10;进而能够有效的保障所述显示设备的8K画质显示时的数据传输需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翻盖式连接器用于液晶显示的高传输率的FPC连接器,其包括:基座;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卡接于所述基座上;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卡接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第一端子交替间隔设置;翻盖,所述翻盖通过所述第二端子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为双支路结构,所述第一端子设置为单支路结构。通过分别设置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将第二端子设置为双支路结构,进而由所述第二端子固定所述翻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塑胶结构保持固定所述翻盖,有效的提升了所述翻盖式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虽然双支路结构损失了第二端子的部分信号传输速率,但是第二端子依然可以进行信号传输,并且还具有电连接和接地连接功能;通过将第一端子设置为单支路结构,不需要额外设置用于固定翻盖的分支,不辅助固定所述翻盖,有效的避免了双支路结构的之间的信号反射,使得第一信号端子具备了全速率信号传输(包括低速率信号传输和高速率信号传输)、电连接和接地连接的功能,保障了翻盖式连接器的高传输速率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翻盖式连接器,用于液晶显示的高传输率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卡接于所述基座上;
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卡接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第一端子交替间隔设置;
翻盖,所述翻盖通过所述第二端子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
其中,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为双支路结构,所述第一端子设置为单支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包括底板,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板;
翻盖容置槽,所述翻盖容置槽设置于所述底板、左侧板、后板和右侧板之间,所述翻盖设置于所述翻盖容置槽中;
第一端子槽孔,所述第一端子槽孔设置于所述后板上,所述第一端子卡接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中;
第二端子槽孔,所述第二端子槽孔设置于所述后板上,且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交替设置,所述第二端子卡接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孔中;
第三端子槽孔,所述第三端子槽孔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容置于所述第三端子槽孔中;
第一接地槽,所述第一接地槽设置于所述左侧板上;
第二接地槽,所述第二接地槽设置于所述右侧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包括:
后板本体,所述后板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减料密封槽,所述减料密封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上端的区域处;
后板中筋,所述后板中筋设置于所述后板本体沿高度方向的中部;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槽孔设置于所述后板中筋沿高度方向下方的后板本体上,所述第二端子槽孔设置于所述后板中筋沿高度方向两侧的后板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槽孔与一个所述第二端子槽孔之间依次交替间隔设置,每两个所述第一端子与一个所述第二端子之间依次胶铁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
第一端子本体,所述第一端子本体沿长度方向的截面设置为楔形,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厚度均匀设置;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一端;
接触点,所述接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另一端处;
第一焊脚,所述第一焊脚设置于所述固定部背离所述接触点的一侧;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卡接,所述接触点容置于所述第三端子槽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焊脚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孔背离所述第三端子槽孔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两侧面上的第一固定齿、第一凹槽、第二固定齿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焊脚设置;
所述接触点沿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厚度方向向上凸起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包括:
咬合保持部;
固定臂,所述固定臂设置于所述咬合保持部的顶端;
通电臂,所述通电臂设置于所述咬合保持部的底端;
第二焊脚,所述第二焊脚设置于所述咬合保持部的底端,且为与所述通电臂相对的一侧;
其中,所述固定臂、咬合保持部和通电臂之间呈U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臂背离所述咬合保持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钩,所述翻盖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钩上;
所述通电臂背离所述咬合保持部的一端设置有通电触点,所述通电触点设置为双触点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式连接器包括两组接地片,两组所述接地片均包括:
接地片本体,所述接地片本体的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槽或第二接地槽卡接;
掀盖接地部,所述掀盖接地部与所述接地片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垂直连接;
接地电极,所述接地电极与所述接地片本体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垂直连接,且所述掀盖接地部与所述接地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接地片本体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处。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翻盖式连接器。
CN202211413664.1A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115714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3664.1A CN115714274B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3664.1A CN115714274B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4274A true CN115714274A (zh) 2023-02-24
CN115714274B CN115714274B (zh) 2023-06-23

Family

ID=85232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13664.1A Active CN115714274B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142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1096A (zh) * 2023-04-11 2023-05-30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44500U (zh) * 2014-11-07 2015-02-04 翊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高频翻盖式fpc连接器
CN204156145U (zh) * 2014-11-07 2015-02-11 翊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式fpc连接器
CN204992020U (zh) * 2015-09-30 2016-01-20 江苏合一电子有限公司 改良型翻盖式fpc连接器
CN113629424A (zh) * 2021-08-12 2021-11-09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216563814U (zh) * 2021-10-21 2022-05-17 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化后锁式高精密fpc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44500U (zh) * 2014-11-07 2015-02-04 翊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高频翻盖式fpc连接器
CN204156145U (zh) * 2014-11-07 2015-02-11 翊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式fpc连接器
CN204992020U (zh) * 2015-09-30 2016-01-20 江苏合一电子有限公司 改良型翻盖式fpc连接器
CN113629424A (zh) * 2021-08-12 2021-11-09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216563814U (zh) * 2021-10-21 2022-05-17 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化后锁式高精密fpc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1096A (zh) * 2023-04-11 2023-05-30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CN116191096B (zh) * 2023-04-11 2023-09-15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4274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51143B2 (en) Battery connector
FI118935B (fi) Sähköliitin
US7048573B2 (en) Plug-type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5714274A (zh)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CN101192735A (zh) 电连接器
US7128596B2 (en) Plug-type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US5590028A (en) Memory card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means for grounding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of use
US20080045083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Module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Characteristics
KR100511821B1 (ko) 배터리 커넥터
CN214957431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CN1314730A (zh) 电连接器
CN214313617U (zh) 一种连接器
CN113629424A (zh) 一种电连接器
EP214994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3093427U (zh) 一种fpc连接器
CN221041608U (zh) 一种弹片连接器
CN220873872U (zh) 一种立式电连接器及信号高频传输电路
CN220172404U (zh) 稳固耐用usb接口插接件
CN216773571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16191096B (zh)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CN218448715U (zh) 一种led灯带的贴片连接器结构
CN218005304U (zh) 端子组及线端连接器
CN219436246U (zh) 一种互连装置及连接器
CN217641833U (zh) 连接稳固的fpc连接器
CN212412344U (zh) 一种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