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1096A -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1096A
CN116191096A CN202310386564.2A CN202310386564A CN116191096A CN 116191096 A CN116191096 A CN 116191096A CN 202310386564 A CN202310386564 A CN 202310386564A CN 116191096 A CN116191096 A CN 116191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lip
terminal
base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65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91096B (zh
Inventor
钟起红
龙以彪
谢福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865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1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1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1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91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1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路连接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翻盖式电连接器包括:基座;若干连接端子,均间隔设置于基座上;加强筋板,埋入基座中;掀盖,转动连接于加强筋板和基座中。通过额外设置加强筋板,并将加强筋板埋入基座中,形成了胶包铁结构,增强了基座的胶合结构强度;通过将掀盖与加强筋板卡接,使翻盖式电连接器中不要额外设置卡勾端子,仅设置用于电连接和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端子,既保障了翻盖式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传输能力,方便了电路板高频线路触点布线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电路板的高频线路的排布,按照翻盖式电连接器中的高频信号传输端子的排布规律,进行对应设置的局限性。

Description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连接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背景技术
翻盖式高频电连接器通常由两种端子组合结构,其一端子结构为传输高频信号和通电作用高频信号传输端子,所述高频信号传输端子的一端与排线连接,所述高频信号传输端子的另一端与电路板连接;而另一端子结构为固定翻盖和通电作用的卡勾端子,并且需要将两种端子结构按照特定规律进行排列。其中,卡勾端子包括两种卡勾端子,其一为U形卡勾端子,这种卡勾端子可以通过自身,对翻盖提供稳定的咬合强度,但是却需要占用基座上高频信号传输端子的装配位置,进而降低高频信号传输端子的数量,降低翻盖式高频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传输能力,也同步导致增加了与翻盖式电连接器连接的电路板的高频线路触点布线设计的局限性,即需要对应高频信号传输端子;另一为分体式的直线形卡勾端子,这种卡勾端子的形状接近直线形,其并不会占用基座上高频信号传输端子的装配位置,既可以保障高频信号传输端子的数量,增加了翻盖式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传输能力,又方便了的与翻盖式电连接器连接的电路板的高频线路触点布线设计,但是,这种直线形卡勾端子自身需要借助基座才能提供对翻盖的咬合强度,但是现有基座为塑胶基座,而塑胶基座的咬合保持力耐久性和耐疲劳性差,容易出现咬合力不足和基座断裂的问题,无法保障对翻盖提供足够稳定的咬合强度。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旨在解决现技术翻盖式电连接器结构无法兼顾提供稳定的翻盖咬合强度,良好的高频信号传输能力,且方便连接的电路板的高频线路触点布线设计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其包括:
基座;
若干连接端子,若干所述连接端子均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埋入所述基座中;
掀盖,所述掀盖转动连接于所述加强筋板和基座中。
可选的,所述基座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后板和顶板,所述后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和顶板沿宽度方向的后端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后板和顶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处,所述底板和顶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后板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处,所述顶板沿宽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底板沿宽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
所述加强筋板埋入所述底板、后板和顶板中,且所述加强筋板自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后板的一端伸出有若干翻转卡勾,所述掀盖卡接于若干所述翻转卡勾上,若干所述连接端子均卡接于所述后板上。
可选的,所述加强筋板还包括:
底筋板,所述底筋板埋入所述底板中;
竖筋板,所述竖筋板埋入所述后板中,且所述竖筋板的一端与所述底筋板连接;
顶筋板,所述顶筋板埋入所述顶板中,且所述顶筋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筋板背离所述底筋板的一端连接,若干所述翻转卡勾均设置于所述顶筋板背离所述竖筋板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后板上开设有若干端子卡槽,所述竖筋板上设置有端子避位孔,所述连接端子穿过所述端子避位孔,且一一对应卡接于所述端子卡槽中。
可选的,所述顶筋板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省料固胶槽孔,所述顶板包覆于所述顶筋板的表面上,且容置于若干所述第一省料固胶槽孔中。
可选的,所述底筋板上设置有增强折弯部、若干第二省料固胶槽孔、若干端子让位孔、若干第三省料固胶槽孔和防脱凸起,若干所述第二省料固胶槽孔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端子让位孔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三省料固胶槽孔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增强折弯部设置于所述底筋板与所述竖筋板的结合处,所述防脱凸起设置于所述底筋板背离所述竖筋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省料固胶槽孔、端子让位孔和第三省料固胶槽孔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增强折弯部和防脱凸起之间,所述底板包覆于所述顶筋板的表面上,且容置于若干所述第二省料固胶槽孔、端子让位孔和第三省料固胶槽孔中。
可选的,所述底板包括:
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的厚度沿远离所述后板的方向递减,且所述底板本体的下端面设置为水平端面;
若干端子容置槽,若干所述端子容置槽均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本体上,所述连接端子穿过所述后板后容置于所述端子容置槽中,且所述端子容置槽的槽底,对应所述连接端子背离所述后板的一端处设置有隔离胶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沿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负极接地槽,所述第二侧板沿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二负极接地槽,所述翻盖式电连接器还设置有第一负极端子和第二负极端子,所述第一负极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负极接地槽中,所述第二负极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负极接地槽中。
可选的,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焊接脚、固定部和触点部,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基座卡接;
所述掀盖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持部、掀盖本体和翻转卡轴,所述翻转卡轴上设置有若干翻转卡位,所述翻转卡位与所述加强筋板卡接。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频信号传输电路,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翻盖式电连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所述翻盖式电连接器通过额外设置加强筋板,并将加强筋板埋入所述基座中,进而形成了胶包铁结构,有效的增强了所述基座的胶合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将掀盖与所述加强筋板卡接,进而使得翻盖式电连接器中不要额外设置卡勾端子,仅仅设置用于电连接和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端子,即仅仅只有一种信号端子,既保障了翻盖式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传输能力,方便了电路板上高频线路触点布线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电路板的高频线路的排布,按照翻盖式电连接器中的高频信号传输端子的排布规律,进行对应设置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电连接器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电连接器的沿宽度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提供的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提供的图3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电连接器的另一沿宽度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翻盖式电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翻盖式电连接器;11、基座;12、连接端子;13、加强筋板;14、掀盖;15、第一负极端子;16、第二负极端子;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底板;114、后板;115、顶板;1111、第一负极接地槽;1112、第二负极接地槽;1131、底板本体;1132、端子容置槽;1143、隔离胶部;1141、端子卡槽;121、焊接脚;122、固定部;123、触点部;131、翻转卡勾;132、底筋板;133、竖筋板;134、顶筋板;1321、增强折弯部;1322、第二省料固胶槽孔;1323、端子让位孔;1324、第三省料固胶槽孔;1325、防脱凸起;1331、端子避位孔;1341、第一省料固胶槽孔;141、握持部;142、掀盖本体;143、翻转卡轴;144、翻转卡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和“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10,所述翻盖式电连接器10为一种高频电连接器,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电路;所述翻盖式电连接器10包括:基座11、加强筋板13、掀盖14和若干连接端子12;若干所述连接端子12均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11上,若干所述连接端子12的一端与排线连接,若干所述连接端子12的另一端与电路板连接,用于在排线和电路板之间传输高频信号;所述基座11用于容置所述连接端子12、加强筋板13和掀盖14;所述加强筋板13埋入所述基座11中,具体的,所述基座11包覆于所述加强筋板13外周,所述加强筋板13和基座11通过注塑实现一体成型,进而形成胶包铁结构,有效的提升所述基座11和加强筋板13的结构强度,提升对插入其内的排线的固定的稳定性;所述掀盖14转动连接于所述加强筋板13和基座11中,所述掀盖14可以先相对所述基座11转动,用于压紧插入翻盖式电连接器10中的排线。
也就是说,所述翻盖式电连接器10通过额外设置加强筋板13,并将加强筋板13埋入所述基座11中,进而形成了胶包铁结构,有效的增强了所述基座11的咬合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将掀盖14与所述加强筋板13卡接,并且所述基座11配合加强筋板13为排线提供了良好的稳定的咬合强度,进而使得翻盖式电连接器10中不要额外设置卡勾端子,仅仅设置用于电连接和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端子12,即仅仅只有一种信号端子,增加了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端子12的数量,既实现了提升翻盖式电连接器10的高频信号传输能力,方便了电路板上高频线路触点布线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电路板的高频线路的排布,按照翻盖式电连接器1中的高频信号传输端子的排布规律,进行对应设置的局限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11包括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底板113、后板114和顶板115,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底板113、后板114和顶板115一体成型,并配合容置所述连接端子12、掀盖14和插入的排线;所述后板114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底板113和顶板115沿宽度方向的后端处,所述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13、后板114和顶板115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处,所述底板113和顶板11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和后板114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处,所述顶板115沿宽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底板113沿宽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进而既方便排线的插入,又为掀盖14提供了容置空间。所述加强筋板13埋入所述底板113、后板114和顶板115中,即所述底板113、后板114和顶板115包覆在所述加强筋板13的表面上,进而有效的增强所述底板113、后板114和顶板115的结构强度,且所述加强筋板13自所述顶板115背离所述后板114的一端伸出有若干翻转卡勾131,所述掀盖14卡接于若干所述翻转卡勾131上,进而通过翻转卡勾131代替卡勾端子固定掀盖14,进而使得翻盖式电连接器10可以仅仅保留一种端子结构,进而既增加了基座11的咬合结构强度,保障对排线的咬合连接的稳定性,既实现了提升翻盖式电连接器10的高频信号传输能力,方便了电路板高频线路触点布线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电路板的高频线路的排布,按照翻盖式电连接器中的高频信号传输端子的排布规律,进行对应设置的局限性,若干所述连接端子12均卡接于所述后板114上,将排线先沿宽度方向插入所述基座11中,首先接触所述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和底板113,在结果后板114上的连接端子12。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5至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板13还包括:底筋板132、竖筋板133和顶筋板134,所述底筋板132、竖筋板133和顶筋板134一体成型,且呈近似U形结构;所述底筋板132埋入所述底板113中;所述竖筋板133埋入所述后板114中,且所述竖筋板133的一端与所述底筋板132连接;所述顶筋板134埋入所述顶板115中,且所述顶筋板134的一端与所述竖筋板133背离所述底筋板132的一端连接,若干所述翻转卡勾131均设置于所述顶筋板134背离所述竖筋板133的一端,进而在增强基座1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方便连接固定所述掀盖14。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板114上开设有若干端子卡槽1141,所述竖筋板133上设置有端子避位孔1331,所述连接端子12穿过所述端子避位孔1331,且一一对应卡接于所述端子卡槽1141中,可知,所述连接端子12沿宽度方向上延伸处所述后板114的两侧,一端用于连接排线,一端用于另一电路板,用于在排线和电路板之间传输高频信号;通过在所述竖筋板133上设置端子避位孔1331,进而既能保障对后板114的结构加强,又能避免干扰对连接端子12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筋板134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省料固胶槽孔1341,所述顶板115包覆于所述顶筋板134的表面上,且容置于若干所述第一省料固胶槽孔1341中。进而既有效的节约了所述顶筋板134的用料,降低了加强筋板13的成本,又能增强顶筋板134与顶板11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顶板115与顶筋板134之间脱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筋板132上设置有增强折弯部1321、若干第二省料固胶槽孔1322、若干端子让位孔1323、若干第三省料固胶槽孔1324和防脱凸起1325,若干所述第二省料固胶槽孔132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端子让位孔1323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三省料固胶槽孔1324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增强折弯部1321设置于所述底筋板132与所述竖筋板133的结合处,进而可以沿宽度方向上有效增加结构强度,所述防脱凸起1325设置于所述底筋板132背离所述竖筋板133的一端,用于防止所述底筋板132沿靠近所述竖筋板133的方向与所述底板113脱开,所述第二省料固胶槽孔1322、端子让位孔1323和第三省料固胶槽孔1324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增强折弯部1321和防脱凸起1325之间,也就是说,沿宽度方向上,所述底筋板132依次间隔社会组有五个区域,沿远离所述竖筋板133方向上第一个区域为增强折弯部1321,第二个区域设置有若干第二省料固胶槽孔1322,且若干第二省料固胶槽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三个区域设置有若干端子让位孔1323,且若干端子让位孔1323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第四个区域设置有若干第三省料固胶槽孔1324,且若干第三省料固胶槽孔1324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五个区域设置有防脱凸起1325,所述底板113包覆于所述顶筋板134的表面上,且容置于若干所述第二省料固胶槽孔1322、端子让位孔1323和第三省料固胶槽孔1324中,进而有效的提升所述底筋板132与所述底板113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13包括:底板本体1131和若干端子容置槽1132;所述底板本体1131的厚度沿远离所述后板114的方向递减,且所述底板本体1131的下端面设置为水平端面,即所述底板本体1131的上端面设置为倾斜面,进而方便排线插入操作;若干所述端子容置槽1132均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本体1131上,所述连接端子12穿过后板114后容置于所述端子容置槽1132中,且所述端子容置槽1132的槽底对应所述连接端子12背离所述后板114的一端处设置有隔离胶部1143,所述隔离胶部1143即所述底板113填充至所述端子让位孔1323的区域;在排线插入的过程中所述连接端子12会抵接于所述排线的触点上,然后随着排线的插入过程中,连接端子12远离所述竖板的一端受力向下变形,隔离胶部1143可以有效的避免连接端子12接触加强筋板13,避免损耗传输信号。
请进一步结合图2和图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111沿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负极接地槽1111,所述第二侧板112沿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二负极接地槽1112,所述翻盖式电连接器10还设置有第一负极端子15和第二负极端子16,所述第一负极端子15设置于所述第一负极接地槽1111中,所述第二负极端子16设置于所述第二负极接地槽1112中,进而有效的方便对排线和电路板之间的接地连接,又能提升负极端子的连接稳定性;所述连接端子12包括依次连接的焊接脚121、固定部122和触点部123,其中所述固定部122与所述基座11卡接;所述掀盖14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持部141、掀盖本体142和翻转卡轴143,所述翻转卡轴143上设置有若干翻转卡位144,所述翻转卡位144与所述加强筋板13卡接,所述触点部123与排线连接,所述焊接脚121用于连接另一电路。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高频信号传输电路,所述高频信号传输电路包括如本申请第一实施了中提供的翻盖式电连接器10,进而在通过所述翻盖式电连接器10进行连接时,可以有效的提升连接接入的方便性,又有效的提升了电路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所述翻盖式电连接器包括:基座;若干连接端子,若干所述连接端子均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埋入所述基座中;掀盖,所述掀盖转动连接于所述加强筋板和基座中。所述翻盖式电连接器通过额外设置加强筋板,并将加强筋板埋入所述基座中,进而形成了胶包铁结构,有效的增强了所述基座的胶合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将掀盖与所述加强筋板卡接,进而使得翻盖式电连接器中不要额外设置卡勾端子,仅仅设置用于电连接和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端子,即仅仅只有一种信号端子,既保障了翻盖式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传输能力,方便了电路板上高频线路触点布线设计,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电路板的高频线路的排布,按照翻盖式电连接器中的高频信号传输端子的排布规律,进行对应设置的局限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若干连接端子,若干所述连接端子均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埋入所述基座中;
掀盖,所述掀盖转动连接于所述加强筋板和基座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后板和顶板,所述后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和顶板沿宽度方向的后端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后板和顶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处,所述底板和顶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后板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处,所述顶板沿宽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底板沿宽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
所述加强筋板埋入所述底板、后板和顶板中,且所述加强筋板自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后板的一端伸出有若干翻转卡勾,所述掀盖卡接于若干所述翻转卡勾上,若干所述连接端子均卡接于所述后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还包括:
底筋板,所述底筋板埋入所述底板中;
竖筋板,所述竖筋板埋入所述后板中,且所述竖筋板的一端与所述底筋板连接;
顶筋板,所述顶筋板埋入所述顶板中,且所述顶筋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筋板背离所述底筋板的一端连接,若干所述翻转卡勾均设置于所述顶筋板背离所述竖筋板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上开设有若干端子卡槽,所述竖筋板上设置有端子避位孔,所述连接端子穿过所述端子避位孔,且一一对应卡接于所述端子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筋板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省料固胶槽孔,所述顶板包覆于所述顶筋板的表面上,且容置于若干所述第一省料固胶槽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筋板上设置有增强折弯部、若干第二省料固胶槽孔、若干端子让位孔、若干第三省料固胶槽孔和防脱凸起,若干所述第二省料固胶槽孔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端子让位孔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三省料固胶槽孔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增强折弯部设置于所述底筋板与所述竖筋板的结合处,所述防脱凸起设置于所述底筋板背离所述竖筋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省料固胶槽孔、端子让位孔和第三省料固胶槽孔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增强折弯部和防脱凸起之间,所述底板包覆于所述顶筋板的表面上,且容置于若干所述第二省料固胶槽孔、端子让位孔和第三省料固胶槽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
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的厚度沿远离所述后板的方向递减,且所述底板本体的下端面设置为水平端面;
若干端子容置槽,若干所述端子容置槽均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本体上,所述连接端子穿过所述后板后容置于所述端子容置槽中,且所述端子容置槽的槽底,对应所述连接端子背离所述后板的一端处设置有隔离胶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沿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负极接地槽,所述第二侧板沿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二负极接地槽,所述翻盖式电连接器还设置有第一负极端子和第二负极端子,所述第一负极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负极接地槽中,所述第二负极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负极接地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翻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焊接脚、固定部和触点部,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基座卡接;
所述掀盖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持部、掀盖本体和翻转卡轴,所述翻转卡轴上设置有若干翻转卡位,所述翻转卡位与所述加强筋板卡接。
10.一种高频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翻盖式电连接器。
CN202310386564.2A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Active CN116191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6564.2A CN116191096B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6564.2A CN116191096B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1096A true CN116191096A (zh) 2023-05-30
CN116191096B CN116191096B (zh) 2023-09-15

Family

ID=86432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6564.2A Active CN116191096B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109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0945A1 (en) * 2006-08-22 2008-02-2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socket connector with metal reinforced device between cover and base
CN203607573U (zh) * 2013-11-27 2014-05-21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扁平型导体用的连接器
CN203607574U (zh) * 2013-11-27 2014-05-21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扁平型导体用的连接器
CN203607636U (zh) * 2013-11-27 2014-05-21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扁平型导体用的连接器
CN209626473U (zh) * 2019-05-29 2019-11-12 东莞市广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连接器
CN214957431U (zh) * 2021-06-09 2021-11-30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CN216872321U (zh) * 2022-03-05 2022-07-01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穿板式连接器
CN115714274A (zh) * 2022-11-11 2023-02-24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0945A1 (en) * 2006-08-22 2008-02-2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socket connector with metal reinforced device between cover and base
CN203607573U (zh) * 2013-11-27 2014-05-21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扁平型导体用的连接器
CN203607574U (zh) * 2013-11-27 2014-05-21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扁平型导体用的连接器
CN203607636U (zh) * 2013-11-27 2014-05-21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扁平型导体用的连接器
CN209626473U (zh) * 2019-05-29 2019-11-12 东莞市广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连接器
CN214957431U (zh) * 2021-06-09 2021-11-30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CN216872321U (zh) * 2022-03-05 2022-07-01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穿板式连接器
CN115714274A (zh) * 2022-11-11 2023-02-24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1096B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11131B1 (en)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with crosstalk compensation apparatus
EP1381113A3 (en) Wire terminal block for communication connectors
EP2571106A1 (en) water-proof audio jack connector
US7118393B1 (en) Bonded elastomeric connector
CN108682990B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头
US11777253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8649356B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头
KR20190085601A (ko) 플러그 커넥터
CN108418022A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座
CN116191096B (zh) 一种翻盖式电连接器及高频信号传输电路
JP7385771B2 (ja) ソケット補強部材、基板対基板ソケット及び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0247202A (zh) 板对板型rf插头
KR20010073157A (ko) 마이크로폰용 저단면 전기 커넥터
US7572151B2 (en) Plug connecto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682991B (zh) 板对板型射频头
CN210167534U (zh) 连接器
US923667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housing with a hole with a protrusion engaging an enlarged end on a housing of a corresponding connector
EP0349336A2 (en) Telephone handset with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evention
CN217468871U (zh) 插头加强件及板对板插头
CN109888536A (zh) 板对板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214957431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CN106410541B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79225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294293Y (zh) Usb连接器
CN208423267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