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1424A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11424A CN115711424A CN202110968873.1A CN202110968873A CN115711424A CN 115711424 A CN115711424 A CN 115711424A CN 202110968873 A CN202110968873 A CN 202110968873A CN 115711424 A CN115711424 A CN 1157114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eflector
- plate
- air deflector
- gu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器包括中框和底座,中框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还设置有风道壳,风道壳的外侧设置有一出风口,底座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一导风孔,风道壳内还设置有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且第二导风板相对风道壳的上侧壁的夹角在8°‑20°之间。本发明避免了气流直接冲击第一导风板的上侧,从而防止了第一导风板受力变形,并且避免了第一导风板受力张开,防止了第一导风板与前面板之间形成缝隙,避免了在前面板上形成凝露,提升了使用体验。此外,通过第二导风孔的均流作用,使得出风口实现均匀出风,进一步保证了零风感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调内机,要想实现零风感出风,通常的技术手段是在导风板上开孔,并使得导风板关闭出风口的状态下进行出风,使得气流通过导风板上的微孔出风,减小出风直吹效果,即实现了零风感出风。
经发明人调研发现,现有的零风感出风方案,由于导风板通常由下至上关闭出风口,而出风口处的出风气流呈现上部气流大,下部气流小的状态,即大部分气流均靠近出风口的上侧壁,而由于导风板的挡风作用,会导致气流对导风板的上侧冲击较大,形成较大的力矩。而导风门受力大,长时间容易变形。并且导风板容易被气流冲击导致无法完全关闭出风口,使得导风板与前侧面板之间形成缝隙,容易在面板上形成凝露,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防止导风板变形,并防止在面板上形成凝露,提升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中框和底座,所述中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风道壳,所述风道壳的外侧设置有一出风口,所述底座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一导风孔,所述第一导风板用于遮挡在所述出风口上,以实现零风感出风,所述风道壳内还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所述第二导风板用于在所述第一导风板遮挡在所述出风口的情况下倾斜设置在所述风道壳内,且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所述风道壳的上侧壁的夹角在8°-20°之间,以使所述出风口均匀出风。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在第一导风板上开设第一导风孔,在第一导风板遮挡出风口的情况下实现零风感出风,同时第二导风板倾斜设置在风道壳内,且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在实际出风时,第二导风板能够起到部分者遮挡作用,避免气流直接冲击导风板的上侧,并且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部分气流通过第二导风孔倾斜吹出,从而实现了均流的作用,保证了出风口的均匀出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倾斜设置带有第二导风孔的第二导风板,避免了气流直接冲击导风板的上侧,从而防止了导风板受力变形,并且避免了导风板受力张开,防止了导风板与前面板之间形成缝隙,避免了在前面板上形成凝露,提升了使用体验。此外,通过第二导风孔的均流作用,使得出风口实现均匀出风,进一步保证了零风感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所述风道壳的上侧壁的夹角为15°。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将第二导风板设置成15°,使得挡风和均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第二导风板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2。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第二导风板上靠近出风口的一端更靠近风道壳的上侧壁,使得第二导风板能够与风道壳的上侧壁之间沿出风方向形成逐渐减小的气流风道,挤压气流并使得部分气流沿第二导风孔流出,起到更好的均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1为5-15mm。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第二导风板与上侧壁之间的距离设定在5-15mm之间,其中该距离可以通过设定第二导风板的宽度来确定,第二导风板过宽会与第一导风板形成干涉,而第二导风板过窄会影响挡风均流效果,本发明通过限定合适的距离,使得第二导风板能够兼具结构尺寸和挡风均流效果,避免与第一导风板板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壳的中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转轴带动连接板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导风板转动,实现了第二导风板的角度调节,从而能够将第二导风板调整至最佳角度,以更好地实现挡风均流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导流加强板,所述导流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间隔设置,且所述导流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朝向所述出风口。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设置导流加强板,能够起到导流作用,改变气流方向,使得气流能够更好地流入第二导风孔,同时第二导风板与导流加强板之间形成导流通道,部分通过导流通道朝向第一导风板出风,能够保证第一导风板的零风感出风。此外,通过设置导流加强板,使得第二导风板、连接板的整体结构强度得以增强,提升了整体结构的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平行,且所述导流加强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宽度。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将导流加强板设置成与第二导风板平行,且导流加强板更窄,避免了导流加强板过分挡风而导致风道壳内气流紊乱,保证了气流的顺畅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加强板上还设置有导流加强筋。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导流加强板上设置导流加强筋,能够增强导流加强板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受力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由于导流加强板和第二导风板跨度较大,通过在二者之间增设支架,能够进一步增强第二导风板和导流加强板的连接结构强度,提升整体结构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背风侧。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将导流加强板设置在第二导风板的背风侧,避免了导流加强板设置在迎风侧而直接阻挡气流导致风量的损失。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导风孔贯穿所述第二导风板,且所述第二导风孔两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导风孔中部的孔径。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第二导风孔贯穿第二导风板,且第二导风孔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沙漏结构,使得气流能够更好地汇流进入第二导风孔,并快速流出,同时可以方便脱模,便于第二导风板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一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二导风板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导风半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空调器;110-中框;130-底座;150-风道壳;151-出风口;170-第一导风板;171-第一导风孔;173-导风架;180-第二导风板;181-第二导风孔;183-转轴;185-连接板;190-导流加强板;191-导流加强筋;19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实现零风感出风通常采取的手段是直接采用带有微孔的导风门遮挡出风口,并靠在前面板的下侧边缘,使得出风口的气流强制从微孔中流出而实现零风感或微风感,避免出风直吹。而通过风道模拟和实际经验来看,常规出风口的出风量呈现上下小的局面,即气流更加聚集于风道的上侧壁进行出风,这样会导致导风门的上侧部分受到的风压相对较大。对于由下至上关闭的导风门来说,其转轴通常靠近出风口的下侧边缘,即其驱动施力点通常靠近出风口的下侧边缘,导风门的上侧受力,会形成较大的力矩,使得转轴承受较大的扭转力,这时会对电机的抗扭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而由于导风门电机通常体积较小,长期受力的情况下容易反向转动,导致导风门与前面板之间出现缝隙,进而容易在前面板上产生凝露,凝露汇集后容易滴落,影响使用体验。同时,导风门长期受力的情况下也可能造成变形,同样导致与前面板之间出现缝隙,且由于导风门的变形也可能会影响产品外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能够防止导风板变形,并且防止在面板上形成凝露,从而提升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0,在零风感的状态下,能够防止气流直接冲击导风结构,从而能够避免由于缝隙导致的凝露问题,且能够实现均流出风,零风感的效果更加均匀,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0,包括中框110和底座130,中框110设置在底座130上,底座130上还设置有风道壳150,风道壳150的外侧设置有一出风口151,底座130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一导风板170,第一导风板170上开设有第一导风孔171,第一导风板170用于遮挡在出风口151上,以实现零风感出风,风道壳150内还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导风板180,第二导风板180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181,第二导风板180用于在第一导风板170遮挡在出风口151的情况下倾斜设置在风道壳150内,且第二导风板180相对风道壳150的上侧壁的夹角在8°-20°之间,以使出风口151均匀出风。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100指的是室内机,中框110和底座130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的室内机,风道壳150设置在底座130的下部,并倾斜朝下出风。其中风道壳150与底座130一体设置,且中框110的前侧还设置有前面板,第一导风门遮挡在出风口151上时与前面板接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通过在第一导风板170上开设第一导风孔171,在第一导风板170遮挡出风口151的情况下实现零风感出风,同时第二导风板180倾斜设置在风道壳150内,且第二导风板180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181,在实际出风时,第二导风板180能够起到部分者遮挡作用,避免气流直接冲击第一导风板170的上侧,并且第二导风板180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181,部分气流通过第二导风孔181倾斜吹出,从而实现了均流的作用,保证了出风口151的均匀出风。同时由于气流未直接冲击第一导风板170的上侧,防止了第一导风板170受力变形,并且避免了第一导风板170受力张开,防止了第一导风板170与前面板之间形成缝隙,避免了在前面板上形成凝露,提升了使用体验。此外,通过第二导风孔181的均流作用,使得出风口151实现均匀出风,进一步保证了零风感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空调器100,具有零风感功能,当空调器100处于零风感状态时,第一导风板170遮挡在出风口151上,并关闭出风口151,出风口151通过第一导风板170上的多个第一导风孔171实现零风感出风,其具体原理可参考现有的零风感空调。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100还具有其他诸如扫风、直吹等不同的出风模式,本实施例中仅仅以空调器100处于零风感状态下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当处于其他出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170和第二导风板180的具体结构和位置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定或改变,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180设置在风道壳150内部,并在第一导风板170遮挡出风口151而实现零风感出风时倾斜设置在风道壳150内,从而在风道壳150内起到均流、挡风作用,减缓气流直冲第一导风板170。此处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与未接触第二导风板180的气流出风方向相同,大量的气流沿着风道壳150的上侧壁实现出风,第二导风板180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夹角,指的是第二导风板180的迎风面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夹角,通过将其限制在8-20°内,保证了第二导风板180的倾斜程度,以实现挡风均流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180相对风道壳150的上侧壁的夹角为15°。通过将第二导风板180设置成15°,使得挡风和均流效果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170可以通过导风架173与底座130转动连接,并通过电机带动其打开或者关闭出风口151,其具体驱动原理和驱动结构可参考现有的导风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导风孔181贯穿第二导风板180,且第二导风孔181为圆孔,第二导风孔181两端的孔径大于第二导风孔181中部的孔径。具体地,多个第二导风孔181均布在第二导风板180上,每个第二导风孔181贯穿第二导风板180,且第二导风孔181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沙漏结构,使得气流能够更好地汇流进入第二导风孔181,并快速流出,同时可以方便脱模,便于第二导风板180的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第一导风板170上的第一导风孔171也可以采用两头大、中间小的沙漏结构,从而便于第一导风板170进行脱模。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180靠近出风口151的一端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二导风板180远离出风口151的一端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2。第二导风板180上靠近出风口151的一端更靠近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使得第二导风板180能够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沿出风方向形成逐渐减小的气流风道,挤压气流并使得部分气流沿第二导风孔181流出,起到更好的均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180靠近出风口151的一端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1为5-15mm。具体地,第二导风板180靠近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设定第二导风板180的宽度来确定,第二导风板180过宽会与第一导风板170形成干涉,而第二导风板180过窄会影响挡风均流效果,本实施例通过通过将第二导风板180与上侧壁之间的距离设定在5-15mm之间,使得第二导风板180能够兼具结构尺寸和挡风均流效果,避免与第一导风板170板发生干涉。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180的外侧端部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1为10mm,即第二导风板180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0mm,第二导风板180的内侧端部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第二导风板180的宽度确定,以不与风道壳150的下侧壁发生干涉为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180上设置有连接板185,连接板185上设置有转轴183,转轴183可转动地设置在风道壳150的中部,用于带动第二导风板180转动。通过转轴183带动连接板18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导风板180转动,实现了第二导风板180的角度调节,从而能够将第二导风板180调整至最佳角度,以更好地实现挡风均流的效果。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转轴183可以通过步进电机带动,从而实现了当第一导风板170处于零风感状态时能够将第二导风板180调整至合适角度。或者,通过步进电机,使得第二导风板180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夹角在8-20°之间做调整,以寻求多种档位和多种不同的零风感出风效果。
当然,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转轴183也可以是固定设置在风道壳150的中部,从而使得第二导风板180的位置角度固定,例如固定在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5°,使得其无论第一导风板170处于何种模式,都能起到挡风均流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出风口151均匀出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180为直板结构,其能够实现良好的挡风均流效果。当然,此处第二导风板180也可以采用弧形板结构,对于其弧度和外凸方向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是能够实现挡风均流效果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85的一端与第二导风板180连接,连接板185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导流加强板190,导流加强板190与第二导风板180间隔设置,且导流加强板190与第二导风板180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导流通道朝向出风口151。通过设置导流加强板190,能够起到导流作用,改变气流方向,使得气流能够更好地流入第二导风孔181,同时第二导风板180与导流加强板190之间形成导流通道,部分通过导流通道朝向第一导风板170出风,能够保证第一导风板170的零风感出风。此外,通过设置导流加强板190,使得第二导风板180、连接板185的整体结构强度得以增强,提升了整体结构的刚度。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导流加强板190、连接板185和第二导风板180一体成型,且导流加强板190和第二导风板180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以保证第二导风板180和导流加强板190均能够在风道壳150内自由转动而不会与风道壳150的上下侧壁发生干涉为宜。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加强板190与第二导风板180相平行,且导流加强板190的宽度小于第二导风板180的宽度。通过将导流加强板190设置成与第二导风板180平行,且导流加强板190更窄,避免了导流加强板190过分挡风而导致风道壳150内气流紊乱,保证了气流的顺畅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仅在第二导风板180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181,而导流加强板190为完整未开孔结构,从而起到改变气流方向的作用。此外,导流加强板190、转轴183和连接板185均位于第二导风板180的背风侧,从而使得第二导风板180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气流先经过第二导风板180后再由导流通道或者直接流向第一导风板170,避免了避免了导流加强板190设置在迎风侧而直接阻挡气流导致风量的损失,同时也避免了转轴183、连接板185设置在迎风侧而阻挡气流导致风量损失的问题。
结合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加强板190上还设置有导流加强筋191。具体地,导流加强筋191设置在导流加强板190上靠近连接板185处,一方面,通过在导流加强板190上设置导流加强筋191,能够增强导流加强板190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受力变形,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导流加强板190与连接板185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加强板190与第二导风板180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支架193,每个支架193的两端分别与导流加强板190和第二导风板180连接。由于导流加强板190和第二导风板180跨度较大,通过在二者之间增设支架193,能够进一步增强第二导风板180和导流加强板190的连接结构强度,提升整体结构刚度。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加强板190为两个,两个导流加强板190沿同一直线设置,同时第二导风板180上设置有3处或4处连接板185,每两个连接板185与一个导流加强板190连接,从而形成了导流框架结构。由于单体的导流加强板190相对较窄,结构强度较低,通过分开设置的导流加强板190,能够避免导流加强板190的单体跨度过大,从而使得形成的导流框架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较大。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其实现零风感的工作原理如下:空调器100调整至零风感模式,第一导风板170在电机的带动下盖合在出风口151上,遮挡出风口151,且第一导风板170的上侧边缘接合在前面板的下侧,此时第二导风板180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调整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夹角,并在8°至20°之间进行调整,优选将第二导风板180调整至与风道壳150的上侧壁夹角为15°,此时开始出风。气流从内部风轮处向着风道壳150输送,并直接冲击在第二导风板180上,部分气流被阻挡而从第二导风板180的两侧流出,部分气流在风压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导风板180上的第二导风孔181流出,并直接流向第一导风板170的中下部,实现均流。同时还有部分气流未直接冲击在第二导风板180上,而是直接由第二导风板180和导流加强板190之间的导流通道流向第一导风板170,通过第二导风板180和导流加强板190实现了挡风均流的作用,均匀冲击在第一导风板170上的气流由第一导风孔171流出,从而减缓了气流风速,避免了出风气流直吹,实现了零风感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通过第二导风板180和导流加强板190实现了均匀出风,且由于气流未直接冲击第一导风板170的上侧,防止了第一导风板170受力变形,并且避免了第一导风板170受力张开,防止了第一导风板170与前面板之间形成缝隙,避免了在前面板上形成凝露,提升了使用体验。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110)和底座(130),所述中框(110)设置在所述底座(130)上,所述底座(130)上还设置有风道壳(150),所述风道壳(150)的外侧设置有一出风口(151),所述底座(130)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一导风板(170),所述第一导风板(170)上开设有第一导风孔(171),所述第一导风板(170)用于遮挡在所述出风口(151)上,以实现零风感出风,所述风道壳(150)内还设置有第二导风板(180),所述第二导风板(180)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181),所述第二导风板(180)用于在所述第一导风板(170)遮挡在所述出风口(151)的情况下倾斜设置在所述风道壳(150)内,且所述第二导风板(180)相对所述风道壳(150)的上侧壁的夹角在8°-20°之间,以使所述出风口(151)均匀出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180)相对所述风道壳(150)的上侧壁的夹角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180)靠近所述出风口(151)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第二导风板(180)远离所述出风口(151)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180)靠近所述出风口(151)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150)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1为5-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180)上设置有连接板(185),所述连接板(185)上设置有转轴(183),所述转轴(18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壳(150)的中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18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8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180)连接,所述连接板(185)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导流加强板(190),所述导流加强板(190)与所述第二导风板(180)间隔设置,且所述导流加强板(190)与所述第二导风板(180)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朝向所述出风口(1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加强板(190)与所述第二导风板(180)相平行,且所述导流加强板(190)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导风板(180)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加强板(190)上还设置有导流加强筋(19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加强板(190)与所述第二导风板(180)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支架(193),每个所述支架(19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加强板(190)和所述第二导风板(18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加强板(190)设置在所述第二导风板(180)的背风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68873.1A CN115711424A (zh) | 2021-08-23 | 2021-08-23 | 一种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68873.1A CN115711424A (zh) | 2021-08-23 | 2021-08-23 | 一种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11424A true CN115711424A (zh) | 2023-02-24 |
Family
ID=8523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68873.1A Pending CN115711424A (zh) | 2021-08-23 | 2021-08-23 | 一种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11424A (zh) |
-
2021
- 2021-08-23 CN CN202110968873.1A patent/CN11571142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408598B1 (ko) | 직교류송풍기 | |
CN215929787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06403231A (zh) |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JP5772589B2 (ja) | 空調室内機 | |
CN107606698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0118955U (zh) | 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其空调器 | |
CN115711424A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09558507U (zh) |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09763322U (zh) | 窗式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 |
CN108344061B (zh) | 一种窗式空调器 | |
CN106545925A (zh) |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5336769U (zh) | 一种出风格栅、出风组件和空调器 | |
CN105423518A (zh) | 风道框体、出风框、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215909371U (zh) | 扫风机构、出风部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 |
CN209689042U (zh) |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11876310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端盖的旋转卡合控制机构 | |
CN210141629U (zh) | 一种导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 |
CN210688653U (zh) | 压板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 |
CN212006165U (zh) |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441341U (zh) | 窗式空调器的面框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 |
CN1782593B (zh) | 分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结构 | |
CN217685777U (zh) | 导风摆叶、空调 | |
CN220567362U (zh) | 空调 | |
CN215597716U (zh) | 下出风前饰板、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7482854U (zh) | 空气调节器出风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