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8256A - 细胞培养容器、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细胞的制造方法、细胞培养装置、及细胞培养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细胞培养容器、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细胞的制造方法、细胞培养装置、及细胞培养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8256A
CN115698256A CN202180040738.9A CN202180040738A CN115698256A CN 115698256 A CN115698256 A CN 115698256A CN 202180040738 A CN202180040738 A CN 202180040738A CN 115698256 A CN115698256 A CN 115698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culture
gas permeable
culture vessel
container
permeable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07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关修
田中乡史
户谷贵彦
松冈洋佑
西山乔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195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1621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195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1621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998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2748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98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82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02Form or structure of the vessel
    • C12M23/14Ba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02Form or structure of the vessel
    • C12M23/12Well or multiwell p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24Gas permeable par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用于以高密度培养细胞的气体透过性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培养容器,其为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11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1,平面状器材11的至少一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至少1个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具备与该气体透过性膜内表面的形状不同形状的突起部111,且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侧具备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S,在使该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接触时,通过突起部111在该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Description

细胞培养容器、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细胞的制造方法、 细胞培养装置、及细胞培养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特别是涉及用于以高密度培养细胞的细胞培养容器及细胞培养用夹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医药品的生产、基因的治疗、再生医疗、免疫疗法等领域中,要求着在人工环境下效率良好地大量培养细胞、组织等。
这样的情况下,提出了使用袋状细胞培养容器在闭锁体系中自动大量培养细胞的方案。
在使用袋状细胞培养容器培养细胞的情况下,有时将容器载置于培养箱内而使用,或者为了抑制培养液在容器内的移动而使培养环境稳定,将容器夹在按压夹具中的状态下使用。
但是,由于袋状细胞培养容器通常是将2张膜贴合而形成,其外表面平坦,因此,如果载置于培养箱内,则存在经由容器底面的气体透过不足的问题。
即,在培养箱的载置台上通常使用被称为穿孔金属的开孔板,但由于其开口率多为50%以下,因此在开孔部分以外,细胞培养容器的表面与载置台密接,妨碍向容器内的气体透过,在高密度培养时细胞的氧消耗增多的情况下,存在容器内的细胞周边的氧浓度降低的问题。
此外,在夹在按压夹具中的状态下使用时,由于容器表面密接在按压夹具的架台、按压部件,因此这情况下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也受到阻碍,存在细胞周边的氧浓度降低、细胞增殖效率降低的问题。
此外,在使用袋状细胞培养容器大量培养细胞的情况下,容器的强度和气体透过性的大小变得重要。
例如,在使用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等气体透过性膜制造细胞培养容器情况下,为了确保容器的强度,通常100μm以上的厚度是必要的。
但是,在这情况下,培养细胞的密度达到50万个/cm2以上的高密度时,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变得不充分,细胞周边的氧浓度降低,存在增殖效率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使用例如50μm以下厚度的气体透过性膜制造细胞培养容器的情况下,即使培养细胞处于高密度的状态,气体透过性能也充分,但是容器的强度变得不充分,产生破袋的危险,存在处理困难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067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771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在培养用托盘的压板的与袋状容器接触的位置设置多个通气孔,提高袋状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
但是,由于在袋状容器内通常细胞堆积在下表面侧,因此仅在压板有通气孔,气体透过性能的提高效果小,该培养用托盘不能充分消除容器内的细胞周边的氧浓度降低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构成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具备突起部,使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接触时,通过突起部在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由此即使在高密度培养时,也成功地使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充分。
此外,根据这样的细胞培养容器,即使在将气体透过性膜的厚度设为小于100μm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处理时的强度。
此外,本发明人等在具备载置袋状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和对架台按压该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细胞培养用夹具中,至少通过将架台由在细胞培养容器的表面与架台之间能够通气的器材形成,成功地抑制了培养时的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但是,为了提高袋状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和强度,作为构成容器的膜,有时使用层叠其材料、密度不同的构件而制膜的多层膜,但性能没有大幅提高。
此外,作为气体透过性能优异的材料,能够举出硅酮材料。硅酮材料虽然强度低,但即使将厚度设为300μm以上,也能够得到优异的气体透过性能,因此能够确保处理时的强度。
但是,硅酮材料中存在难以熔接端口等的问题。此外,硅酮材料由于通过放射线灭菌等洗脱有害物质,因此存在对之后的培养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危险性。进而,硅酮材料由于难以进行粘附性细胞的培养中必要的表面处理,因此虽然可以制造漂浮性细胞用的培养容器,但也存在难以制造粘附性细胞用的培养容器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等通过在构成容器气体透过性膜的表面形成多个薄壁部和凸部,将薄壁部的厚度设为75μm以下,能够确保处理时的强度,并且成功地将气体透过度的大小设成能够以高密度培养细胞的大小,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在此,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气体透过性膜具备支持层的细胞培养容器。但是,该支持层是用于防止平放在烧瓶等容器内的气体透过性膜的挠曲的,并不是通过支持层提高容器的强度,不能消除提高袋状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和强度而能够以高密度培养细胞的课题。
与此相对,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形成在构成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膜的表面的凸部,能够确保处理时的强度,此外,通过规定厚度的薄壁部,能够提高气体透过性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以高密度培养细胞的气体透过性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而能够以高密度培养细胞的细胞培养用夹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以如下方式构成,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上述平面状器材的至少一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至少1个上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具有与该气体透过性膜内表面的形状不同形状的突起部,且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侧具有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在使该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接触时,通过上述突起部在该气体透过性膜与上述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此外,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在位于上述培养空间外侧的上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区域中,作为上述突起部,多个大致三角柱分别以山脉状并列形成。
进而,还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对置的上述平面状器材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具备上述突起部。
此外,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为如下方法,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平面状器材的至少一方使用气体透过性膜,在上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形成与该气体透过性膜内表面的形状不同形状的突起部,使得在使上述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接触时,在上述气体透过性膜与上述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将对置的上述平面状器材的周缘部贴合,在上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侧形成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
进而,本发明的细胞的制造方法为使用上述细胞培养容器培养细胞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细胞培养装置以如下方式构成,其具有上述细胞培养容器及培养用夹具,上述培养用夹具具备载置上述细胞培养容器的平坦架台以及按压载置于上述架台的上述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通过形成在上述细胞培养容器的上述突起部,在上述气体透过性膜与上述架台之间和/或上述气体透过性膜与上述按压部件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用夹具以如下方式构成,所述细胞培养用夹具的至少一方保持通过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的对置的平面状器材而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具备载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及对上述架台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上述架台由在上述气体透过性膜与上述架台之间能够通气的器材形成,上述细胞培养容器的上述气体透过性膜侧载置于上述架台。
此外,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用夹具。上述按压部件由在上述气体透过性膜与上述按压部件之间能够通气的器材形成,上述细胞培养容器的上述气体透过性膜侧被上述按压部件按压。
此外,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在上述架台的四角设立有导销,上述导销贯穿上述按压部件中设置的导孔,上述按压部件以能够沿着上述导销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
此外,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在上述架台的四角设立有支持柱,在上述支持柱固定有顶板,在上述顶板具备导销,上述导销贯穿上述按压部件中设置的导孔,上述按压部件以能够沿着上述导销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
此外,本发明的细胞的制造方法为使用上述细胞培养用夹具培养细胞的方法。
进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以如下方式构成,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上述平面状器材的至少一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侧具备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在形成该培养空间的该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多个薄壁部和凸部,上述薄壁部的厚度为75μm以下。
此外,还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上述薄壁部的厚度为20~35μm。
此外,还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形成有上述凸部的上述气体透过性膜的表面为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为无凹凸的平坦状。
进而,还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形成有上述凸部的上述气体透过性膜的表面为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小突起部,在使该外表面与平面接触时,通过上述小突起部,在该气体透过性膜与上述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此外,还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对置的上述平面状器材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上述多个薄壁部和上述凸部。
此外,还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作为上述凸部,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
进而,还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作为上述凸部,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与该多个大致三角柱交叉、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这些多个大致三角柱以格子状配置。
此外,还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平行相邻的上述凸部空出1~5mm的间隔而形成。
进而,还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平行相邻的上述凸部没有空出间隔形成,上述薄壁部以线状或点状形成。
此外,本发明的细胞的制造方法为使用上述细胞培养容器培养细胞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为如下方法。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作为上述平面状器材的至少一方使用气体透过性膜,在上述气体透过性膜的表面形成厚度为75μm以下的多个薄壁部和凸部,将对置的上述平面状器材的周缘部贴合,在上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侧形成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用于以高密度培养细胞的气体透过性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抑制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而能够以高密度培养细胞的细胞培养用夹具。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平面图(a)及AA截面图(b)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所用的气体透过性膜的放大图(a)及示出利用该容器的细胞培养情况的示意图(b)。
图3为示出在培养用夹具固定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而进行培养的情况的图。
图4为示出表示试验1的细胞培养容器(实施例1、比较例1)的气体透过性能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的图。
图5为示出使用试验2的细胞培养容器(实施例2、比较例2)的细胞培养结果的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及载置于其的细胞培养容器的斜视图(a)及该细胞培养用夹具的架台和按压部件的表面的放大图(b)。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及载置于其的细胞培养容器的正面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及载置于其的细胞培养容器的侧面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用夹具的变形例及载置于其的细胞培养容器的示意图。
图10为示出使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细胞培养情况的示意图。
图11为示出表示固定于试验3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实施例3、比较例3)的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的图。
图12为示出表示固定于试验4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实施例4、实施例5)的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的图。
图13为示出使用试验5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实施例6、比较例4)的细胞培养结果的图。
图14为示出使用试验6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实施例7、比较例5)的细胞培养结果的图。
图15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平面图(a)及AA截面图(b)的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所用的气体透过性膜的放大图(a)及BB截面图(b)。
图17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等所用的各种气体透过性膜的氧透过度的图。
图18为示出使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而进行培养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所用的气体透过性膜的放大图(a)及CC截面图(b)。
图20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所用的气体透过性膜的截面图(a)及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所用的气体透过性膜的截面图(b)。
图21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所用的气体透过性膜的截面图(a)及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所用的气体透过性膜的截面图(b)。
图22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所用的气体透过性膜的截面图(a)及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所用的气体透过性膜的截面图(b)。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具体内容。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特征在于,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平面状器材的至少一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至少1个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具有与该气体透过性膜内表面的形状不同形状的突起部,且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侧具有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在使该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接触时,通过突起部在该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具体地,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1能够通过例如使矩形的2张平面状器材11的周缘部H利用热封热焊而得到。形成于2张平面状器材11之间的空间被用作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S。形成平面状器材11的形成培养空间S的区域,在细胞培养容器1中构成培养部。另外,平面状器材11的整体形状、周缘部H的形状、及培养空间S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任意形状。
平面状器材11的至少一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优选使用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的平面状器材11。
另外,平面状器材11的“平面状”并不意味着器材表面为无凹凸的平坦状,而是意味着器材的整体形状大致为平坦状,也包括在平面状器材11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的情况。
如图1(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1中,在为气体透过性膜的平面状器材11的外表面具备突起部111,使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接触时,通过突起部111在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本实施方式中的突起部11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如图1(b)及图2所示,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以下,有时称作山脉状图案)。
像这样,通过以山脉状图案形成突起部111,能够减少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细胞培养容器1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此外,根据这样的山脉状图案,能够提高突起部111的突起的强度,能够防止突起因例如按压部件的按压力而受到变形等的损伤。
进而,突起部111可以是多个长方体并列配置的,也可以是其它各种形状的。
本实施方式中的突起部111优选形成在位于培养空间S的外侧的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区域。
此外,还优选在对置的平面状器材11的两方使用气体透过性膜,在各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具备突起部111。
通过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1具备这样的突起部111,在将细胞培养容器1载置于平面的情况下,在面对该平面的气体透过性膜与该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因此能够大幅提高细胞培养容器1的气体透过性能。
此外,在利用按压部件按压细胞培养容器1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在面对该按压部件的平面的气体透过性膜与该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因此此情况下也能够大幅提高细胞培养容器1的气体透过性能。
进而,通过对由突起部111形成的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的空间进行送风,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细胞培养容器1的气体透过性能。
此外,通过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1形成突起部111,也能够提高细胞培养容器1的强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111的形状优选与气体透过性膜内表面的形状不同,例如与在容器的内表面形成多个孔、该孔的外表面在容器的外侧形成半球的形状不同。
即,形成于本实施方式细胞培养容器1的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的突起部111,与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形状无关,优选为能够更适宜进行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的通气的形状。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1的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的形状能够以与突起部111的形状无关地设定,也优选为无凹凸的平坦状,此外也优选与突起部111的形状无关地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形成凹凸而增大容器内的培养面积。
作为平面状器材11,能够适宜使用树脂膜等,能够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等。能够举出例如聚乙烯、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乙烯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使用金属离子的离聚物等。此外,也能够使用聚烯烃、苯乙烯系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硅酮系热塑性弹性体、硅酮树脂等。进而,也可以使用硅酮橡胶、软质氯乙烯树脂、聚丁二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树脂、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硅酮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例如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P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聚烯烃树脂、氟系树脂等。
作为气体透过性膜,在上述平面状器材11的材料中,特别优选使用气体透过性能优异的热塑性树脂,能够适宜使用例如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Linear Low DensityPolyethylene)等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烃系树脂。此外,为了可见细胞培养容器1的内部,气体透过性膜优选为透明材料。
在此,气体透过性膜一般其厚度越小,气体透过性能越高,另一方面,气体透过性膜的厚度越小,其处理越困难,特别地,厚度为30μm、20μm的是食品用保鲜膜(厚度约10μm)的状态,因此容器的强度不足,有破袋的危险。
但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1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具备突起部,所以即使气体透过性膜的厚度比较薄也能够处理。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1的气体透过性膜的厚度,优选小于100μm,更优选为70μm以下且1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μm以下且20μm以上。
将利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1的细胞培养情况示于图2(b)中。
在该图中,示出了在细胞培养容器1中填充培养液的同时,在由培养液容积扩大的培养空间S中接种细胞2而进行培养的情况。在突起部111与细胞培养容器1的载置面之间形成有通气空间V。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1,在进行细胞培养时,能够使气体透过性能优异,能够以高密度培养细胞。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1中,至少1个端口12被夹在2张平面状器材11的周缘部H中并被热焊而具备。
图1中,在平面状器材11的长度方向两端具备2个对置的端口12,但是端口12的个数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
作为端口12的材料,能够使用例如聚乙烯、聚丙烯、氯乙烯、聚苯乙烯系弹性体、FEP等热塑性树脂等。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的细胞培养容器1培养细胞。
使用细胞培养容器1培养的细胞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漂浮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的淋巴细胞、树状细胞等漂浮性细胞,也可以是粘附于容器内的培养部而进行培养的人工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S细胞)、间质干细胞、肝细胞、胰岛细胞、心肌细胞、角膜内皮细胞及活化工程的淋巴细胞等粘附性细胞。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在平面状器材的至少一方使用气体透过性膜,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形成与该气体透过性膜内表面的形状不同形状的突起部,使得在使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接触时,在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将对置的平面状器材的周缘部贴合,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侧形成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对置的平面状器材的两方使用气体透过性膜,在各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形成突起部。
进而,还优选通过热转印、浇铸制膜或吹胀制膜形成该突起部。
根据这样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气体透过性能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及培养用夹具,上述培养用夹具具备载置细胞培养容器的平坦架台以及按压载置于架台的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通过形成在细胞培养容器的突起部,在气体透过性膜与架台之间和/或气体透过性膜与按压部件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即,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装置3具备细胞培养容器1、架台31、按压部件32及导销33。
细胞培养容器1载置于架台31,按压部件32按压细胞培养容器1的上表面。在架台31的四角设立有导销33,导销33贯穿设置于按压部件32的导孔。而且,按压部件32以能够沿着这些导销33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持。
此时,通过按压部件32的自重,能够以用一定的压力按压细胞培养容器1的方式固定。此外,也能够在导销33设置弹簧材料,将按压部件32适宜按压在细胞培养容器1。
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装置3设成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按压部件32随着培养液向细胞培养容器1的注入或排出而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装置3中,由于在细胞培养容器1具备突起部111,因此在对置于架台31的上表面的气体透过性膜与该架台3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通气的空间。此外,在对置于按压部件32的下表面的气体透过性膜与该按压部件32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通气的空间。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装置3,能够抑制被架台31和按压部件32夹住而细胞培养容器1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接着,对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及细胞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具体内容。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特征在于,其是保持通过至少一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的对置的平面状器材而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具备载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及对架台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架台由在气体透过性膜与架台之间能够通气的器材形成,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膜侧载置于架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中,按压部件优选由在气体透过性膜与按压部件之间能够通气的器材形成,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膜侧被按压部件按压。
具体而言,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5具备载置细胞培养容器6的架台51和对架台51按压细胞培养容器6的按压部件52。
在架台51的四角设立有支持柱53,在支持柱53固定有顶板54。此外,在顶板54具备导销55,导销55贯穿设置于按压部件52的导孔,按压部件52以能够沿着导销55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另外,还优选在顶板54设置开口部,通过该开口部可见细胞培养用夹具5的内部。
架台51由气体透过性膜在与该架台51之间能够通气的器材形成,例如优选通过对器材的表面进行凹凸加工而形成,更优选通过凹凸加工而在器材的表面形成突起部511。
此外,按压部件52由气体透过性膜在与该按压部件52之间能够通气的器材形成,例如优选通过对器材的表面进行凹凸加工而形成,更优选通过凹凸加工而在器材的表面形成突起部521。
作为突起部511及突起部521,优选如图6(b)、图7、图8所示,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以下,有时称作山脉状图案)。
像这样,通过以山脉状图案形成突起部511及突起部521,能够减少气体透过性膜与架台51及按压部件52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细胞培养容器6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此外,根据这样的山脉状图案,能够提高突起部511及突起部521的突起的强度,能够防止突起因按压部件52的按压力而受到变形等的损伤。
进而,通过在山脉状图案的多个大致三角柱之间设置平坦部,能够在气体透过性膜为透明材料的情况下,确保细胞培养容器6的内部的可视性。
此外,作为上述能够通气的器材,还优选使用多孔材料。进而,作为上述能够通气的器材,还优选使用开孔板。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5中,即使作为能够通气的器材使用多孔材料、开孔板,也能够抑制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5还优选在顶板54的四角中虽未图示,但作为对按压部件52向下方施力的施力手段具备永久磁铁,并且在按压部件52的与永久磁铁对应的位置,作为使同极侧互相排斥的施力手段具备永久磁铁。
通过使用这样的施力手段,按压部件52利用作用于永久磁铁之间的斥力,能够以垂直按压细胞培养容器6的平面状器材61的状态,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另外,施力手段并不限定于永久磁铁,也可以是省略施力手段、通过按压部件52的自重使按压部件52上下移动的结构。
架台51能够由例如聚碳酸酯这样的合成树脂形成。
此外,按压部件52可以由例如聚碳酸酯这样的合成树脂形成,也可以由玻璃形成。另外,作为按压部件52,为了能够确认培养的进行状况、培养对象物的状态等,优选使用其一部分或全部具有透明性的按压部件52。
接着,参照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如该图所示,在细胞培养用夹具5a的架台51a载置有细胞培养容器6,按压部件52a按压细胞培养容器6的上表面。
在架台51a的四角设立有导销55a,导销55a贯穿设置于按压部件52a的导孔。而且,按压部件52a以能够沿着导销55a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
此时,通过按压部件52a的自重,能够以用一定的压力按压细胞培养容器6的方式固定。此外,也能够在导销55a设置弹簧材料,将按压部件52a适宜按压在细胞培养容器6。由此,能够使按压部件52a随着培养液向细胞培养容器6的注入或排出而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细胞培养容器6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通过例如使矩形的2张平面状器材61,62的周缘部利用热封热焊而形成。形成于2张平面状器材之间的空间被用作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平面状器材61,62的形成培养空间的区域,在细胞培养容器6中构成培养部。
平面状器材61,62的至少一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优选使用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的平面状器材61,62。作为气体透过性膜,能够适宜使用例如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等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烃系树脂。此外,为了可见细胞培养容器6的内部,气体透过性膜优选为透明材料。
另外,平面状器材61,62的“平面状”并不意味着器材表面为无凹凸的平坦状,而是意味着器材的整体形状大致为平坦状,也包括在器材表面形成有凹凸的情况。
在细胞培养容器6中填充培养液时,如图7及图8所示,成为按压部件52被细胞培养容器6推上去的状态。
另一方面,当培养液从细胞培养容器6经由端口63排出时,伴随其细胞培养容器6中的培养液的液厚减少,随之按压部件52下降。
图7中,在细胞培养容器6的长度方向两端具备2个对置的端口63,但是端口的个数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作为端口的材料,能够使用例如聚乙烯、聚丙烯、氯乙烯、聚苯乙烯系弹性体、FEP等热塑性树脂等。
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5(5a)的细胞培养情况示于图10中。
在该图中,示出了在细胞培养容器6中填充培养液的同时,在由培养液容积扩大的培养空间接种细胞7而进行培养的情况。
在细胞培养用夹具5(5a)的架台51(51a)的突起部511(511a)与细胞培养容器6的架台侧的平面状器材62之间,形成有通气空间V。
此外,在细胞培养用夹具5(5a)的按压部件52(52a)的突起部521(521a)与细胞培养容器6的顶板侧的平面状器材61之间,也形成有通气空间V。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5(5a),在进行细胞培养时,能够抑制细胞培养容器6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能够以高密度培养细胞。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的细胞培养用夹具5培养细胞。
使用细胞培养用夹具5培养的细胞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漂浮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的淋巴细胞、树状细胞等漂浮性细胞,也可以是粘附于容器内的培养部而进行培养的人工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S细胞)、间质干细胞、肝细胞、胰岛细胞、心肌细胞、角膜内皮细胞及活化工程的淋巴细胞等粘附性细胞。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能够抑制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能够以高密度培养细胞。
接着,对本发明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
[第三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5~图18,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特征在于,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平面状器材的至少一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侧具备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在形成该培养空间的该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多个薄壁部和凸部,薄壁部的厚度为75μm以下。此外,还优选将薄壁部的厚度设为20~35μm。
具体地,如图15(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7能够通过例如使矩形的2张平面状器材71的周缘部H利用热封热焊而得到。形成于2张平面状器材71之间的空间被用作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S。形成平面状器材71的形成培养空间S的区域,在细胞培养容器7中构成培养部。另外,平面状器材71的整体形状、周缘部H的形状、及培养空间S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任意形状。
平面状器材71的至少一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优选使用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的平面状器材71。
另外,平面状器材71的“平面状”并不意味着器材表面为无凹凸的平坦状,而是意味着器材的整体形状大致为平坦状,也包括在平面状器材71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的情况。
如图1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7中,在为气体透过性膜的平面状器材71形成有多个薄壁部711。此外,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凸部712。进而,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为无凹凸的平坦状。
另外,形成于气体透过性膜的凸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多个,也包括如第四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器等中的凸部那样,多个凸部相连而实质上形成1个凸部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的平面状器材71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薄壁部711和凸部712,但也可以是仅将任一方的平面状器材71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该气体透过性膜形成薄壁部711和凸部712的结构。
凸部712优选如图16(a)及图16(b)所示,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以下,有时称作山脉状图案)。
像这样,通过以山脉状图案形成凸部712,能够减少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细胞培养容器7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此外,根据这样的山脉状图案,能够提高凸部712的突起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7中,平行相邻的凸部712空出1~5mm的间隔而形成。即,薄壁部711的宽度(短尺寸方向的宽度)形成为1~5mm。由此,能够使处理细胞培养容器7时的强度和气体透过性能充分。此外,为了使处理细胞培养容器7时的强度和气体透过性能更加适宜,优选将薄壁部711的宽度设为1~3mm,更优选设为1~2mm。
另外,平行相邻的凸部712的间隔也可以小于1mm,即使如后述的第五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那样,在平行相邻的凸部712没有空出间隔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处理时的强度,而且能够将气体透过度的大小设成能够以高密度培养细胞的大小。
在此,参照图17,对形成有多个薄壁部和凸部的气体透过性膜等的氧透过度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气体透过性膜,准备了无凹凸的平面状的膜2种和形成有薄壁部和凸部的膜7种。
具体而言,准备了由LLDPE(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构成,膜厚度为110μm的平面状膜(1)和膜厚度为30μm的平面状膜(2)。
此外,作为由LLDPE构成、形成有薄壁部和凸部的膜(3)~(8),准备了薄壁部的厚度分别为100μm、75μm、50μm、35μm、30μm、25μm,凸部的间距均为2mm,凸部的底边长度分别为0.15mm、0.27mm、0.36mm、0.4mm、0.41mm、0.42mm,薄壁部的宽度分别为1.85mm、1.73mm、1.64mm、1.6mm、1.59mm、1.58mm,凸部的高度分别为0.27mm、0.51mm、0.67mm、0.75mm、0.77mm、0.82mm,凸部的角度(凸部的底边与斜边所成的角)均为75°的膜。
进而,作为由LLDPE构成、形成有薄壁部和凸部的膜(9),准备了平行相邻的凸部没有空出间隔连续形成(薄壁部的厚度25μm、凸部的间距0.11mm、凸部的底边长度0.11mm、凸部的高度0.19mm、凸部的角度75°)的膜。
另外,膜(3)~(9)的膜均是通过热转印在厚度为110μm的由LLDPE构成的平面状膜加工各凸部而形成的。
而且,使用气体透过测定装置(GTR TEC株式会社制,流动式气体·水蒸气透过率测定装置GTR-20X),根据流动式(等压式,JIS K7126-2)计测氧透过度。
如图17所示,膜厚度为110μm、30μm的平面状膜的氧透过度(ml/m2·24Hr·atm)分别为9000、31000,与此相对,形成有薄壁部和凸部的膜(薄壁部的厚度100μm、75μm、50μm、35μm、30μm、25μm、25μm(凸部连续)的氧透过度分别为8000、11000、17000、25000、27000、28000、27000。
像这样,形成有薄壁部和凸部的膜通过具备凸部,不仅能够确保处理时的强度,而且能够将其氧透过度设成厚度110μm的平面膜的氧透过度以上。即,这些膜如上所述是加工厚度110μm的平面状膜而得到的,通过形成薄壁部和凸部,能够进一步提高氧透过度。
特别地,薄壁部的厚度为75μm以下的膜能够得到11000以上的氧透过度,薄壁部的厚度为35μm~25μm的膜能够得到25000以上的优异的氧透过度。
另外,该氧透过度在凸部形成于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侧的情况下、在形成于该内侧的情况下都相同。
作为平面状器材71,能够适宜使用树脂膜等,能够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等。能够举出例如聚乙烯、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乙烯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使用金属离子的离聚物等。此外,也能够使用聚烯烃、苯乙烯系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等。进而,也可以使用软质氯乙烯树脂、聚丁二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树脂、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硅酮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例如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P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聚烯烃树脂、氟系树脂等。
作为气体透过性膜,在上述平面状器材71的材料中,特别优选使用气体透过性能优异的热塑性树脂,能够适宜使用例如LLDPE等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烃系树脂。此外,为了可见细胞培养容器7的内部,气体透过性膜优选为透明材料。
在此,气体透过性膜一般其厚度越小,气体透过性能越高,另一方面,气体透过性膜的厚度越小,其处理越困难,特别地,厚度为30μm、20μm的是食品用保鲜膜(厚度约10μm)的状态,因此容器的强度不足,有破袋的危险。
但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7在气体透过性膜具备凸部712,所以即使气体透过性膜的薄壁部711的厚度比较薄也能够处理。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7的气体透过性膜的厚度,优选小于100μm,更优选为7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μm以下且20μm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7中,至少1个端口72被夹在2张平面状器材71的周缘部H中并被热焊而具备。
图15中,在平面状器材71的长度方向两端具备2个对置的端口72,但是端口72的个数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
作为端口72的材料,能够使用例如聚乙烯、聚丙烯、氯乙烯、聚苯乙烯系弹性体、FEP等热塑性树脂等。
将利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7的细胞培养情况示于图18中。
在该图中,示出了在细胞培养容器7中填充培养液的同时,在由培养液容积扩大的培养空间S中接种细胞8而进行培养的情况。
使用细胞培养容器7培养的细胞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漂浮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的淋巴细胞、树状细胞等漂浮性细胞,也可以是粘附于容器内的培养部而进行培养的人工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S细胞)、间质干细胞、肝细胞、胰岛细胞、心肌细胞、角膜内皮细胞及活化工程的淋巴细胞等粘附性细胞。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的细胞培养容器7培养细胞。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细胞的制造方法也同样地其特征在于,使用各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培养细胞,以下省略其记载。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72、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71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7的制造方法,作为平面状器材71的至少一方使用气体透过性膜,在气体透过性膜形成厚度为75μm以下的多个薄壁部711和凸部712,将对置的平面状器材71的周缘部H贴合,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侧形成用于培养细胞8的培养空间S。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还优选在气体透过性膜形成厚度为20~35μm的多个薄壁部711和凸部712。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还优选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凸部712,将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设成无凹凸的平坦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还优选在对置的平面状器材71的两方使用气体透过性膜,在各气体透过性膜形成多个薄壁部711和凸部712。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还优选作为凸部712,将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还优选将平行相邻的凸部712空出1~5mm的间隔形成。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还优选通过热转印或浇铸制膜形成凸部712。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凸部以山脉状图案空出间隔形成在容器的外侧、气体透过性能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能够使用该细胞培养容器有效地大量培养细胞。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9,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在以下点上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即,在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多个薄壁部711a和凸部712a,作为凸部712a,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与该多个大致三角柱交叉、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而这些多个大致三角柱以格子状配置。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其它构成,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9(a)及图19(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中,在作为气体透过性膜的平面状器材71a形成有多个薄壁部711a。此外,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有凸部712a。进而,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为无凹凸的平坦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的平面状器材71a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薄壁部711a和凸部712a,但也可以是仅将任一方的平面状器材71a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该气体透过性膜形成薄壁部711a和凸部712a的结构。
凸部712a优选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与该多个大致三角柱交叉、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以下,有时称作格子状图案)。
在图19(a)及图19(b)中,横向的大致三角柱的高度形成得比纵向的大致三角柱的高度低。
由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形成有凸部712a的面朝下载置于平面的情况下,在平面状器材71a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此外,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形成有凸部712a的面朝上,从上方使用按压板等按压的情况下,也在平面状器材71a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像这样,通过在细胞培养容器形成凸部,在细胞培养容器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这一点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像这样,通过以格子状图案形成凸部712a,能够减少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此外,根据这样的格子状图案,能够提高凸部712a的突起的强度。
进而,在图19(a)中,作为凸部712a,多个大致三角柱与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垂直交叉,但也可以以倾斜交叉方式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中,平行相邻的凸部712a空出1~5mm的间隔而形成。即,薄壁部711a的宽度形成为1~5mm,薄壁部711a的宽度优选为1~3mm,更优选为1~2mm。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作为凸部712a,将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将与该多个大致三角柱交叉、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从而使这些多个大致三角柱以格子状形成。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凸部以格子状图案空出间隔形成在容器的外侧、气体透过性能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能够使用该细胞培养容器有效地大量培养细胞。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0(a),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在以下点上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即,在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多个薄壁部711b和凸部712b,作为凸部712b,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平行相邻的凸部712b没有空出间隔形成,薄壁部711b以线状形成。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其它构成,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20(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中,在作为气体透过性膜的平面状器材71b,多个薄壁部711b平行地以线状(在该图中,以纵深方向)形成。此外,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凸部712a在前后方向(在该图中,纵深方向)上平行地没有空出间隔连续形成。进而,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为无凹凸的平坦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的平面状器材71b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薄壁部711b和凸部712b,但也可以是仅将任一方的平面状器材71b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该气体透过性膜形成薄壁部711b和凸部712b的结构。
凸部712b优选如图20(a)所示,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山脉状图案)。
像这样,通过以山脉状图案形成凸部712b,能够减少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此外,根据这样的山脉状图案,能够提高凸部712b的突起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还优选作为凸部712b,将平行相邻的凸部没有空出间隔形成,将薄壁部711b以线状形成。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凸部以山脉状图案没有空出间隔形成在容器的外侧、气体透过性能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能够使用该细胞培养容器有效地大量培养细胞。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0(b),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在以下点上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即,在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多个薄壁部711c和凸部712c,作为凸部712c,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多个大致三角柱以格子状配置,并且平行相邻的凸部712c没有空出间隔形成,薄壁部711c以点状形成。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其它构成,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20(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中,在作为气体透过性膜的平面状器材71c,多个薄壁部711c以点状形成。此外,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凸部712c在前后方向(在该图中,纵深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平行地没有空出间隔连续形成。进而,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为无凹凸的平坦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的平面状器材71c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薄壁部711c和凸部712c,但也可以是仅将任一方的平面状器材71c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该气体透过性膜形成薄壁部711c和凸部712c的结构。
凸部712c优选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与该多个大致三角柱交叉、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格子状图案)。
在图20(b)中,横向的大致三角柱的高度形成得比纵向(在该图中,纵深方向)的大致三角柱的高度低。由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载置于平面的情况下,在平面状器材71c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像这样,通过以格子状图案形成凸部712c,能够减少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此外,根据这样的格子状图案,能够提高凸部712c的突起的强度。
进而,作为凸部712c,多个大致三角柱与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也可以以倾斜交叉方式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作为凸部712c,将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将与该多个大致三角柱交叉、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从而使这些多个大致三角柱以格子状形成。此外,优选将平行相邻的凸部711c没有空出间隔形成,将薄壁部711c以点状形成。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凸部以格子状图案没有空出间隔形成在容器的外侧、气体透过性能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能够使用该细胞培养容器有效地大量培养细胞。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1(a),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在以下点上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即,在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多个薄壁部711d和凸部712d,作为凸部712d,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平行相邻的凸部712d空出间隔形成,同时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小突起部713d,在使该外表面与平面接触时,通过小突起部713d,在该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其它构成,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21(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中,在作为气体透过性膜的平面状器材71d形成有多个薄壁部711d。此外,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凸部712d在前后方向(在该图中,纵深方向)上平行地空出间隔形成。进而,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小突起部713d。
小突起部713d只要能够在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其形状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成圆锥状、三角锥状、多角锥状、长方体状、山脉状图案、格子状图案等各种形状。关于以下实施方式的小突起部,也是同样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的平面状器材71d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薄壁部711d、凸部712d及小突起部713d,但也可以是仅将任一方的平面状器材71d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该气体透过性膜形成薄壁部711d、凸部712d及小突起部713d的结构。
凸部712d优选如图21(a)所示,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山脉状图案)。
像这样,通过以山脉状图案形成凸部712d,能够减少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此外,根据这样的山脉状图案,能够提高凸部712d的突起的强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薄壁部711d的宽度形成为1~5mm,薄壁部711d的宽度优选为1~3mm,更优选为1~2mm。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作为凸部712d,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将多个大致三角柱以山脉状并列地空出间隔形成,并且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多个小突起部713d,在使该外表面与平面接触时,通过小突起部713d,在该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凸部以山脉状图案空出间隔形成在容器的内侧、气体透过性能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能够使用该细胞培养容器有效地大量培养细胞。
[第八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1(b),对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在以下点上与第七实施方式不同。即,在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多个薄壁部711e和凸部712e,作为凸部712e,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平行相邻的凸部712d没有空出间隔形成。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其它构成,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21(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中,在作为气体透过性膜的平面状器材71e,多个薄壁部711e平行地以线状(在该图中,以纵深方向)形成。此外,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凸部712e在前后方向(在该图中,纵深方向)上平行地没有空出间隔形成。进而,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小突起部713e。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的平面状器材71e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薄壁部711e、凸部712e及小突起部713e,但也可以是仅将任一方的平面状器材71e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该气体透过性膜形成薄壁部711e、凸部712e及小突起部713e的结构。
凸部712e优选如图21(b)所示,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山脉状图案)。
像这样,通过以山脉状图案形成凸部712e,能够减少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此外,根据这样的山脉状图案,能够提高凸部712e的突起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作为凸部712e,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将多个大致三角柱以山脉状并列地没有空出间隔形成,并且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多个小突起部713e,在使该外表面与平面接触时,通过小突起部713e,在该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凸部以山脉状图案没有空出间隔形成在容器的内侧、气体透过性能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能够使用该细胞培养容器有效地大量培养细胞。
[第九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2(a),对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在以下点上与第七实施方式不同。即,在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多个薄壁部711f和凸部712f,作为凸部712f,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多个大致三角柱以格子状配置,并且平行相邻的凸部712f空出间隔形成。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其它构成,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22(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中,在作为气体透过性膜的平面状器材71f形成有多个薄壁部711f。此外,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凸部712f在前后方向(在该图中,纵深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平行地空出间隔形成。进而,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小突起部713f。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的平面状器材71d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薄壁部711d、凸部712d及小突起部713d,但也可以是仅将任一方的平面状器材71d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该气体透过性膜形成薄壁部711d、凸部712d及小突起部713d的结构。
凸部712f优选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与该多个大致三角柱交叉、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格子状图案)。
在图22(a)中,横向的大致三角柱的高度形成得比纵向(在该图中,纵深方向)的大致三角柱的高度低。由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载置于平面的情况下,在平面状器材71f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像这样,通过以格子状图案形成凸部712f,能够减少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此外,根据这样的格子状图案,能够提高凸部712f的突起的强度。
进而,作为凸部712f,多个大致三角柱与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也可以以倾斜交叉方式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薄壁部711f的宽度形成为1~5mm,薄壁部711f的宽度优选为1~3mm,更优选为1~2mm。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作为凸部712f,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将多个大致三角柱以格子状并列地空出间隔形成,并且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多个小突起部713f,在使该外表面与平面接触时,通过小突起部713f,在该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凸部以格子状图案空出间隔形成在容器的内侧、气体透过性能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能够使用该细胞培养容器有效地大量培养细胞。
[第十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2(b),对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在以下点上与第七实施方式不同。即,在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多个薄壁部711g和凸部712g,作为凸部712g,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多个大致三角柱以格子状配置,并且平行相邻的凸部712g没有空出间隔连续形成。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其它构成,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以外,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22(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中,在作为气体透过性膜的平面状器材71g,多个薄壁部711g以点状形成。此外,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凸部712g在前后方向(在该图中,纵深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平行地没有空出间隔连续形成。进而,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小突起部713g。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的平面状器材71g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薄壁部711g、凸部712g及小突起部713g,但也可以是仅将任一方的平面状器材71g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该气体透过性膜形成薄壁部711g、凸部712g及小突起部713g的结构。
凸部712g优选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与该多个大致三角柱交叉、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格子状图案)。
在图22(b)中,横向的大致三角柱的高度形成得比纵向(在该图中,纵深方向)的大致三角柱的高度低。由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载置于平面的情况下,在平面状器材71g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像这样,通过以格子状图案形成凸部712g,能够减少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
此外,根据这样的格子状图案,能够提高凸部712g的突起的强度。
进而,作为凸部712g,多个大致三角柱与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也可以以倾斜交叉方式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作为凸部712g,在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将多个大致三角柱以格子状并列地没有空出间隔形成,并且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多个小突起部713g,在使该外表面与平面接触时,通过小突起部713g,在该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细胞的制造方法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凸部以格子状图案没有空出间隔连续形成在容器的内侧、气体透过性能和强度优异的细胞培养容器,能够使用该细胞培养容器有效地大量培养细胞。
实施例
首先,对为了确认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容器的效果而进行的试验进行说明。
[试验1]
准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和现有的细胞培养容器,进行了比较各自的气体透过性能的试验。
具体而言,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实施例1),准备了在两表面形成突起部的细胞培养容器。即,准备了在厚度90μm的由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制)构成的膜的一个表面整体通过热转印形成高度为0.2mm、宽度为0.2mm、间距为0.42mm的突起部的细胞培养容器。此时,作为突起部,以山脉状并列形成了多个大致三角柱。膜的另一个表面是平坦的。然后,以突起部为外侧的方式重叠2张膜,在其之间夹入1个端口,通过对周缘部进行热焊,形成袋状。外形的尺寸为120mm×65mm,培养空间的底面积为48cm2
此外,作为现有的细胞培养容器(比较例1),准备了在厚度90μm的由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制)构成的膜的表面不形成突起部、两表面平坦的细胞培养容器。然后,在2张膜之间夹入1个端口,通过对周缘部进行热焊,形成袋状。外形的尺寸为120mm×65mm,培养空间的底面积为48cm2
接着,在各细胞培养容器内设置非接触式氧浓度计,填充纯水20ml。各容器的液厚为4mm。然后,测定了各细胞培养容器内的底面附近的水的溶解氧浓度的变化。
此时,将各细胞培养容器固定于培养用夹具,放入37℃的CO2培养箱中暂时放置,使容器内的溶解氧达到大气中的氧浓度即约21%。容器内的氧浓度稳定后,将CO2培养箱内的氧浓度降低到5%。
此外,作为培养用夹具,使用了配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的上表面整体和从上方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平坦的培养用夹具。另外,细胞培养容器比架台的上表面及按压部件的下表面的尺寸小。在以下的试验中,也是同样的。
在此,由于容器周围的氧浓度从21%变化为5%而在容器内外产生氧分压差,因此容器内的氧经由气体透过性膜从容器中排出。此时,由于氧浓度的变化速度与膜的气体透过性能相关,因此能够由此定量地测定气体透过性能。将其结果示于图4中。
另外,在图4中,测定开始时的实施例1的细胞培养容器内的氧浓度为20%左右,与此相对,比较例1的细胞培养容器内的氧浓度为24%左右的理由是,由于利用本试验中所用的非接触式氧浓度计的测定是用测定器非接触地进行安装在容器内的元件的变化,具有元件与计测部接触时为正确的值、随着元件与测量部的分离而值变大的特性,因此虽然通常37℃的溶解氧为21%,但根据容器的厚度、设置状态而变成大的值。但是,对于变化量没有影响,由于根据变化量判断氧透过性,因此在性能评价上是没有问题的测定。
如图4所示,实施例1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的每1分钟的氧浓度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6%/分钟。与此相对,比较例1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的每1分钟的氧浓度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2%/分钟。即,实施例1的气体透过性能是比较例1的3倍大,可知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示出优异的氧透过性。
[试验2]
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和现有的细胞培养容器,进行细胞培养,进行了比较这些的培养性能的试验。
具体而言,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实施例2),准备了在两表面形成突起部的细胞培养容器。即,准备了在厚度90μm的由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制)构成的膜的表面整体通过热转印形成高度为0.2mm、宽度为0.2mm、间距为0.42mm的突起部的细胞培养容器。此时,作为突起部,以山脉状并列形成了多个大致三角柱。膜的另一个表面是平坦的。然后,以突起部为外侧的方式重叠2张膜,在其之间的长度方向两端夹入2个端口,通过对周缘部进行热焊,形成袋状。外形的尺寸为120mm×65mm,培养空间的底面积为48cm2
此外,作为现有的细胞培养容器(比较例2),准备了在厚度90μm的由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制)构成的膜的表面不形成突起部、两表面平坦的细胞培养容器。然后,在2张膜之间的长度方向两端夹入2个端口,通过对周缘部进行热焊,形成袋状。外形的尺寸为120mm×65mm,培养空间的底面积为48cm2
进而,作为培养用夹具,使用了配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的上表面整体和从上方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平坦的培养用夹具。
作为培养的细胞,使用了iPS细胞(1231A3株)。此外,作为培养液,使用StemFitAK02N(味之素株式会社),将其填充在各细胞培养容器中。填充了的培养液为37℃、10ml,各容器的液厚为2mm。此时,在细胞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10ml中添加10μM Y-27632、粘附基质(i-Matrix,层粘连蛋白511-E8)24μl,并注入7万个细胞,将细胞培养容器设置在细胞培养用夹具而开始培养。从细胞接种过1、4、5、6天后,全部更换成了培养液10mi(仅是没有添加Y-27632和粘附基质的培养液),进行了7天的培养。7天后,使用剥离液TrypLE回收细胞,计测细胞数,算出了增殖倍率。对各细胞培养容器进行2次这些操作。将其结果示于图5中。
如该图所示,利用实施例2的细胞培养容器的细胞的增殖倍率示出比比较例2优异的结果,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可以得到适当的气体透过性能。
接着,对为了确认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细胞培养用夹具的效果而进行的试验进行说明。
[试验3]
准备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和现有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在各自固定了相同的细胞培养容器,进行了比较气体透过性能的试验。
具体而言,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实施例3),准备了在配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的上表面整体和从上方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形成突起部的细胞培养用夹具。
作为架台和按压部件的材料使用聚碳酸酯,作为突起部,在架台的上表面整体和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形成了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山脉状图案。此时,形成的山脉状图案中的突起的高度为200μm,宽度为400μm,间距为800μm。另外,架台的上表面整体和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的尺寸比固定在其的后述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尺寸大。这在以下的试验中,也是同样的。
作为固定于该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器材,准备了厚度110μm的由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制)构成、两表面平坦的膜。然后,在2张膜之间夹入1个端口,通过对周缘部进行热焊,形成袋状。外形的尺寸为120mm×65mm,培养空间的底面积为48cm2
此外,作为现有的细胞培养用夹具(比较例3),准备了配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的上表面整体和从上方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平坦的培养用夹具。
作为架台和按压部件的材料,使用了由聚碳酸酯构成的平面板。
进而,作为固定于该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细胞培养容器,准备了与实施例3相同的细胞培养容器。
接着,在各细胞培养容器内设置非接触式氧浓度计,填充纯水20ml。各容器的液厚为4mm。然后,测定了各细胞培养容器内的底面附近的水的溶解氧浓度的变化。
此时,将各细胞培养容器固定于各细胞培养用夹具,放入37℃的CO2培养箱中暂时放置,使容器内的溶解氧达到大气中的氧浓度即约21%。容器内的氧浓度稳定后,将CO2培养箱内的氧浓度降低到10%,之后,将CO2培养箱内的氧浓度提升到21%。
在此,由于容器周围的氧浓度从21%变化为10%而在容器内外产生氧分压差,因此容器内的氧经由气体透过性膜从容器中排出。此外,通过容器周围的氧浓度从10%变化为21%,容器外的氧经由气体透过性膜进入容器内。此时,由于氧浓度的变化速度与膜的气体透过性能相关,因此能够由此定量地测定气体透过性能。将其结果示于图11中。
另外,在图11中,实施例3的细胞培养容器内的氧浓度降低到10%左右,与此相对,比较例3的细胞培养容器内的氧浓度仅降低到12%左右的理由是,由于比较例3的氧浓度降低速度慢,与实施例3同样地降低到10%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比较例3在12%左右时中断,返回到21%进行了测定。
如图11所示,在将容器周围的氧浓度从21%变化为10%时,实施例3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的每1分钟的氧浓度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75/分钟。与此相对,比较例3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的每1分钟的氧浓度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25%/分钟。此外,在将容器周围的氧浓度从10%变化为21%时,实施例3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的每1分钟的氧浓度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6%/分钟。与此相对,比较例3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的每1分钟的氧浓度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3%/分钟。
即,在将容器周围的氧浓度从21%变化为10%时,实施例3的气体透过性能是比较例3的3倍左右大,在将容器周围的氧浓度从10%变化为21%时,实施例3的气体透过性能是比较例3的2倍左右大。
像这样,可知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示出比现有的细胞培养用夹具优异的氧透过性。
[试验4]
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准备结构不同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实施例4、实施例5),在各自固定了相同的细胞培养容器,进行了比较气体透过性能的试验。
具体而言,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实施例4),准备了在从上方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形成突起部的细胞培养容器。在配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的上表面没有形成突起部。
作为按压部件的材料使用聚碳酸酯,作为突起部,在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与实施例3同样地形成了山脉状图案。作为架台的材料,使用了由聚碳酸酯构成的平面板。
此外,作为固定于该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细胞培养容器,准备了与实施例3相同的细胞培养容器。
接着,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容器(实施例5),准备了在配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的上表面整体形成突起部的细胞培养容器。在从上方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没有形成突起部。
作为架台的材料使用聚碳酸酯,作为突起部,在架台的上表面整体与实施例3同样地形成了山脉状图案。作为按压部件的材料,使用了由聚碳酸酯构成的平面板。
此外,作为固定于该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细胞培养容器,准备了与实施例3相同的细胞培养容器。
接着,在各细胞培养容器内设置非接触式氧浓度计,填充纯水20ml。各容器的液厚为4mm。然后,测定了各细胞培养容器内的底面附近的水的溶解氧浓度的变化。
此时,将各细胞培养容器固定于各细胞培养用夹具,放入37℃的CO2培养箱中暂时放置,使容器内的溶解氧达到大气中的氧浓度即约21%。容器内的氧浓度稳定后,将CO2培养箱内的氧浓度降低到10%,之后,将CO2培养箱内的氧浓度提升到21%。将其结果示于图12中。
另外,在图12中,测定开始时的实施例4的细胞培养容器内的氧浓度为20%左右,与此相对,实施例5的细胞培养容器内的氧浓度为24%左右的理由是,由于利用本试验中所用的非接触式氧浓度计的测定是用测定器非接触地进行安装在容器内的元件的变化,具有元件与计测部接触时为正确的值、随着元件与测量部的分离而值变大的特性,因此虽然通常37℃的溶解氧为21%,但根据容器的厚度、设置状态而变成大的值。但是,对于变化量没有影响,由于根据变化量判断氧透过性,因此在性能评价上是没有问题的测定。
如图12所示,在将容器周围的氧浓度从21%变化为10%时,实施例4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的每1分钟的氧浓度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4%/分钟。与此相对,实施例5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的每1分钟的氧浓度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8%/分钟。此外,在将容器周围的氧浓度从10%变化为21%时,实施例4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的每1分钟的氧浓度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25%/分钟。与此相对,实施例5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的每1分钟的氧浓度变化量的最大值为1.1%/分钟。
即,在将容器周围的氧浓度从21%变化为10%时,实施例5的气体透过性能是实施例4的2倍左右大,在将容器周围的氧浓度从10%变化为21%时,实施例5的气体透过性能是实施例4的4倍左右大。
像这样,可知作为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突起部,形成在配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的上表面的情况,与形成在从上方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下表面的情况相比,固定于细胞培养用夹具而用于细胞培养的细胞培养容器的氧透过性的提高效果变高。
[试验5]
准备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和现有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在各自固定相同的细胞培养容器而进行细胞培养,进行了比较这些的培养性能的试验。
具体而言,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实施例6),准备了与实施例3相同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即,准备了在配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的上表面整体和从上方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形成突起部的细胞培养用夹具。
突起部在架台的上表面整体和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形成了山脉状图案。
此外,作为固定于该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细胞培养容器,准备了与实施例3相同的细胞培养容器。
此外,作为现有的细胞培养用夹具(比较例4),准备了与比较例3相同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即,准备了配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的上表面整体和从上方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平坦的培养用夹具。
进而,作为固定于该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细胞培养容器,准备了与实施例3相同的细胞培养容器。
作为培养的细胞,使用了iPS细胞(1231A3株)。此外,作为培养液,使用StemFitAK02N(味之素株式会社),将其填充在各细胞培养容器中。填充了的培养液为37℃、10ml,各容器的液厚为2mm。此时,在细胞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10ml中添加10μM Y-27632、粘附基质(i-Matrix,层粘连蛋白511-E8)24μl,并注入7万个细胞,将细胞培养容器设置在细胞培养用夹具而开始培养。从细胞接种过1、4、5、6天后,全部更换成了培养液10ml(仅是没有添加Y-27632和粘附基质的培养液),进行了7天的培养。7天后,使用剥离液TrypLE回收细胞,计测细胞数,算出了增殖倍率。对各细胞培养用夹具进行2次这些操作。将其结果示于图13中。
如该图所示,利用实施例6的细胞培养容器的细胞的增殖倍率示出比比较例4优异的结果,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能够抑制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而以高密度培养细胞。
[试验6]
准备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和现有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在各自固定相同的细胞培养容器而进行细胞培养,进行了比较这些的培养性能的试验。
具体而言,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实施例7),准备了配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的上表面整体由多孔材料构成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在从上方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没有使用由多孔材料构成的器件,准备了平坦的器件。
作为架台的材料,使用了聚丙烯制多孔过滤器板(孔径400μm,厚度3mm,AS ONE株式会社3-2531-02)。作为按压部件的材料,使用了由聚碳酸酯构成的平面板。
此外,作为固定于该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细胞培养容器,准备了与实施例3相同的细胞培养容器。
此外,作为现有的细胞培养用夹具(比较例5),准备了与比较例3相同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即,准备了配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的上表面整体和从上方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的下表面整体平坦的培养用夹具。
进而,作为固定于该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细胞培养容器,准备了与实施例3相同的细胞培养容器。
作为培养的细胞,使用了iPS细胞(1231A3株)。此外,作为培养液,使用StemFitAK02N(味之素株式会社),将其填充在各细胞培养容器中。填充了的培养液为37℃、10ml,各容器的液厚为2mm。此时,在细胞培养容器中的培养液10ml中添加10μM Y-27632、粘附基质(i-Matrix,层粘连蛋白511-E8)24μl,并注入7万个细胞,将细胞培养容器设置在细胞培养用夹具而开始培养。从细胞接种过1、4、5、6天后,全部更换成了培养液10ml(仅是没有添加Y-27632和粘附基质的培养液),进行了7天的培养。7天后,使用剥离液TrypLE回收细胞,计测细胞数,算出了增殖倍率。将其结果示于图14中。
如该图所示,利用实施例7的细胞培养容器的细胞的增殖倍率示出比比较例5优异的结果,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用夹具,能够抑制细胞培养容器的气体透过性能受到阻碍而以高密度培养细胞。
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变更。例如,将形成于细胞培养容器或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突起部、凸部的形状设成与实施方式不同的各种形状,或者组合第三实施方式至第十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设成在容器的外侧及内侧形成凸部的细胞培养容器等,能够适当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使用细胞培养袋以高密度大量培养细胞的情况等。
将该说明书中记载的文献及作为本申请的巴黎优先权的日本申请说明书的内容全部引用于此。
符号说明
1:细胞培养容器
11:平面状器材
111:突起部
12:端口
2:细胞
3:细胞培养装置
31:架台
32:按压部件
33:导销
S:培养空间
H:周缘部
V:通气空间
5,5a:细胞培养用夹具
51,5la:架台
511,511a:突起部
52,52a:按压部件
521,521a:突起部
53:支持柱
54:顶板
55,55a:导销
6:细胞培养容器
61,62:平面状器材
63:端口
8:细胞培养容器
81,81a~81g:平面状器材
811,811a~811g:薄壁部
812,812a~812g:凸部
813d~813g:小突起部
82:端口
9:细胞

Claims (33)

1.一种细胞培养容器,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状器材的至少一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至少1个所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具备与该气体透过性膜内表面的形状不同形状的突起部,且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侧具备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在使该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接触时,通过所述突起部在该气体透过性膜与所述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培养空间外侧的所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区域中,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所述突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对置的所述平面状器材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具备所述突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为无凹凸的平坦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形成有凹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透过性膜的未形成所述突起部的区域的厚度小于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透过性膜的未形成所述突起部的区域的厚度为70μm~10μm。
8.一种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面状器材的至少一方使用气体透过性膜,在所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形成与该气体透过性膜内表面的形状不同形状的突起部,使得在使所述气体透过性膜与平面接触时,在所述气体透过性膜与所述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将对置的所述平面状器材的周缘部贴合,在所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内表面侧形成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置的所述平面状器材的两方使用气体透过性膜,在各气体透过性膜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突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热转印、浇铸制膜或吹胀制膜形成所述突起部。
11.一种细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培养细胞。
12.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及培养用夹具,
所述培养用夹具具备载置所述细胞培养容器的平坦架台以及按压载置于所述架台的所述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通过形成在所述细胞培养容器的所述突起部,在所述气体透过性膜与所述架台之间和/或所述气体透过性膜与所述按压部件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13.一种细胞培养用夹具,所述细胞培养用夹具的至少一方保持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的对置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所述细胞培养用夹具的特征在于,
具备载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架台及对所述架台按压细胞培养容器的按压部件,
所述架台由在所述气体透过性膜与所述架台之间能够通气的器材形成,所述细胞培养容器的所述气体透过性膜侧载置于所述架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由在所述气体透过性膜与所述按压部件之间能够通气的器材形成,所述细胞培养容器的所述气体透过性膜侧被所述按压部件按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架台的四角设立有导销,所述导销贯穿于所述按压部件中设置的导孔,所述按压部件以能够沿着所述导销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架台的四角设立有支持柱,在所述支持柱固定有顶板,在所述顶板具备导销,所述导销贯穿于所述按压部件中设置的导孔,所述按压部件以能够沿着所述导销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够通气的器材为多孔材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够通气的器材为开孔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够通气的器材通过对该器材的表面进行凹凸加工而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凹凸加工,在所述能够通气的器材的表面形成突起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所述突起部。
22.一种细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3~21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夹具培养细胞。
23.一种细胞培养容器,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状器材的至少一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侧具备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在形成该培养空间的该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多个薄壁部和凸部,所述薄壁部的厚度为75μm以下。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部的厚度为20~35μm。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所述凸部的所述气体透过性膜的表面为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为无凹凸的平坦状。
26.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所述凸部的所述气体透过性膜的表面为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在该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小突起部,在使该外表面与平面接触时,通过所述小突起部,在该气体透过性膜与所述平面之间形成能够通气的空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3~26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对置的所述平面状器材的两方由气体透过性膜构成,在各气体透过性膜形成有所述多个薄壁部和所述凸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3~27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所述凸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3~27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凸部,由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并且与该多个大致三角柱交叉、其它多个大致三角柱呈山脉状并列形成,这些多个大致三角柱以格子状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3~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平行相邻的所述凸部空出1~5mm的间隔而形成。
31.根据权利要求23~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平行相邻的所述凸部没有空出间隔形成,所述薄壁部以线状或点状形成。
32.一种细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23~31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容器培养细胞。
33.一种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是具有至少1个端口、通过对置的平面状器材形成的袋状闭锁体系的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平面状器材的至少一方使用气体透过性膜,在所述气体透过性膜形成厚度为75μm以下的多个薄壁部和凸部,
将对置的所述平面状器材的周缘部贴合,在所述气体透过性膜的容器内表面侧形成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空间。
CN202180040738.9A 2020-07-11 2021-07-07 细胞培养容器、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细胞的制造方法、细胞培养装置、及细胞培养用夹具 Pending CN1156982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19577A JP2022016211A (ja) 2020-07-11 2020-07-11 細胞培養用治具、及び細胞の製造方法
JP2020119576A JP2022016210A (ja) 2020-07-11 2020-07-11 細胞培養容器、細胞培養容器の製造方法、細胞の製造方法、及び細胞培養装置
JP2020-119577 2020-07-11
JP2020-119576 2020-07-11
JP2020130500 2020-07-31
JP2020-130500 2020-07-31
JP2021099861A JP2022027483A (ja) 2020-07-31 2021-06-16 細胞培養容器、細胞の製造方法、及び細胞培養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21-099861 2021-06-16
PCT/JP2021/025607 WO2022014436A1 (ja) 2020-07-11 2021-07-07 細胞培養容器、細胞培養容器の製造方法、細胞の製造方法、細胞培養装置、及び細胞培養用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8256A true CN115698256A (zh) 2023-02-03

Family

ID=79554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0738.9A Pending CN115698256A (zh) 2020-07-11 2021-07-07 细胞培养容器、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细胞的制造方法、细胞培养装置、及细胞培养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34478A1 (zh)
EP (1) EP4180512A1 (zh)
CN (1) CN115698256A (zh)
WO (1) WO20220144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08109A (ja) * 2022-07-07 2024-01-19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システム、及び細胞移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912641D0 (en) * 1999-05-28 1999-07-28 Ashby Scient Ltd Textured and porous silicone rubber
JP4806761B2 (ja) 2005-05-24 2011-11-02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がん研究センター 培養用トレイ
JP2007097407A (ja) * 2005-09-30 2007-04-19 Espec Corp 細胞製造方法及び細胞培養装置
CN203112847U (zh) * 2012-11-13 2013-08-07 厚朴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与细胞培养袋配套使用的托盘
JP2016077164A (ja) 2014-10-10 2016-05-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容器
WO2017170335A1 (ja) * 2016-03-31 2017-10-05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容器、細胞培養容器の支持治具、及び細胞培養方法
JP7035343B2 (ja) * 2017-06-15 2022-03-15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方法及び装置
JP7102734B2 (ja) * 2018-01-09 2022-07-20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方法及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80512A1 (en) 2023-05-17
US20230134478A1 (en) 2023-05-04
WO2022014436A1 (ja) 2022-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53997A1 (en) Highly efficient gas perme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ulturing cells
JP7035343B2 (ja) 細胞培養方法及び装置
US7078228B2 (en) Cell cultivating flask
JP5098471B2 (ja) 細胞培養用トレイ状容器並びに同容器への収容物の充填方法
CN111094534A (zh) 用于微腔体细胞培养容器的处理特征
JP7092235B2 (ja) 細胞培養容器、細胞培養容器の支持治具、及び細胞培養方法
CN109563459B (zh) 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它的制造装置和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容器及它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
CN115698256A (zh) 细胞培养容器、细胞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细胞的制造方法、细胞培养装置、及细胞培养用夹具
WO2017170335A1 (ja) 細胞培養容器、細胞培養容器の支持治具、及び細胞培養方法
JP4706327B2 (ja) 細胞培養容器
US20230203422A1 (en) System for culturing cells including removing air in cell culture bag
JP7081711B2 (ja) 細胞培養容器、細胞培養方法、細胞培養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細胞培養容器の製造装置
CN117795052A (zh) 用于微腔细胞培养容器的挡件
JP2022027483A (ja) 細胞培養容器、細胞の製造方法、及び細胞培養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22016210A (ja) 細胞培養容器、細胞培養容器の製造方法、細胞の製造方法、及び細胞培養装置
JP2022016209A (ja) 細胞培養容器、細胞培養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細胞の製造方法
JP2022016211A (ja) 細胞培養用治具、及び細胞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