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5631A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5631A
CN115695631A CN202110842740.XA CN202110842740A CN115695631A CN 115695631 A CN115695631 A CN 115695631A CN 202110842740 A CN202110842740 A CN 202110842740A CN 115695631 A CN115695631 A CN 115695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bluetooth sign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signal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27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贝为炬
朱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427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56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5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56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检测所述蓝牙信号的强度;基于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技术的新起,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基于UWB技术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基于一个UWB标签和一个带UWB功能的手机可以对智能家电进行指向控制,但是,对家电设备进行指向控制的过程中,UWB标签的续航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检测所述蓝牙信号的强度;
基于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包括:
在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且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蓝牙信号还携带标志位信息,所述标志位信息表征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所述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包括:
若所述标志位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蓝牙信号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供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基于获取的运动状态,生成标志位信息;
将所述标志位信息携带于蓝牙信号中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蓝牙信号的强度;基于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蓝牙信号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供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电子设备侧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移动终端侧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检测所述蓝牙信号的强度;基于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利用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蓝牙信号,判断是否开启广播模式,能够避免因持续广播造成功耗增加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之前,先对相关技术进行说明。
相关技术中,随着UWB技术的新起,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基于UWB技术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基于一个uwb标签和一个带UWB功能的手机可以对智能家电进行指向控制,但是,对家电设备进行指向控制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延时或者续航能力较差。
举例来说,假设手机的保护壳具备UWB功能,首先,在使用手机时,装好保护壳,打开手机应用程序绑定保护壳,使保护壳与手机一一对应。然后,将uwb标签设备贴相应家电附近。最后,打开手机绑定家电控制按钮,将保护壳对准家电设备,保护壳会收到正前方uwb标签发送的广播信号,从而进行绑定和后续识别。假设绑定的家电设备为空调,下次双击唤醒控制功能时,只需要将手机保护壳对准空调,就会自动打开空调并弹出空调遥控器页面,从而对空调进行指向实现。
但是,由于uwb标签一直处于UWB发射模式,保护壳在手机双击唤醒控制功能后处于接收模式,接收到uwb标签发送的广播消息,并识别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然后断开手机保护壳的供电,而uwb标签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需要唤醒空调控制,故一直需要保持UWB发射模式,导致uwb标签的续航能力较差。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检测所述蓝牙信号的强度;基于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3;
步骤1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与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构成一套设备。
进一步地,这一套设备可以对家电设备进行指向控制。所述指向控制可以是指随着移动终端的摆动,家电设备产生对应的响应。
举例来说,假设家电设备为风扇,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对风扇进行指向控制,比如,用户将移动终端朝着某个方向移动,风扇在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下也按照该方向进行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若第一电子设备一直处于发射模式,则会导致第一电子设备的功耗增大。
为了避免第一电子设备的功耗增大问题的发生,可以对第一电子设备的发射模式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所述移动终端在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绑定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并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蓝牙信号。
如此,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的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蓝牙信号,判断是否开启发射模式,在判断需要开启发射模式后,才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举例来说,假设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发射uwb信号的uwb标签。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接收uwb信号的保护壳。在uwb标签向保护壳发送uwb信号之前,uwb标签可以与移动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并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蓝牙信号,在利用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蓝牙信号确定开启发射模式的情况下,才向保护壳发送uwb信号,可以避免uwb标签一直处于发射模式导致的功耗增大问题的发生。
步骤102:检测所述蓝牙信号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检测所述蓝牙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步骤103:基于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表征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判断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是否有权限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判断所述移动终端与家电设备之间的距离。
也就是说,当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时,若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有权限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且移动终端距离家电设备较近,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当根据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为房屋主人时,确定该用户有权限对房屋内的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当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时,当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有权限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举例来说,假设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为01,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后,识别到标识信息为预设标识,则认为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有权限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因此,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开启发射模式,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所述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当基于所述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距离家电设备较近,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也就是说,当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时,若移动终端与家电设备之间的距离在合理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举例来说,假设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强度大于信号强度阈值,则第一电子设备认为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与家电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第一电子设备开启发射模式,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蓝牙信号还携带标志位信息;所述标志位信息表征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所述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包括:
若所述标志位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也就是说,在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且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若所述标志位信表征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则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当移动终端息屏且根据移动终端的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处于非运动状态时,所述标志位信息为0;当根据移动终端的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所述标志位信息为1。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蓝牙信号,具备以下优点:
(1)第一电子设备结合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广播模式,从而合理规划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而避免因持续广播造成功耗增加问题的发生。
(2)在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对家电设备进行指向控制时,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蓝牙信号,可以避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一直处于发射模式导致功耗增大问题的发生。
结合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301至步骤307;
步骤301:移动终端与保护壳进行绑定,并与uwb标签建立蓝牙连接。
在图2中,第一电子设备为uwb标签,uwb标签内设置有uwb芯片;第二电子设备为保护壳,保护壳内设置有uwb芯片。
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安装所述保护壳。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与保护壳进行绑定,从而使保护壳与移动终端进行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uwb标签贴在待控制的家电设备上,或者,将uwb标签贴在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周围设备上。
步骤302:移动终端向uwb标签发送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标志位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表征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信息,具体可以是移动终端的蓝牙地址的标识信息。
举例来说,所述移动终端以T0为时间间隔向uwb标签发送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自身的蓝牙地址的标识信息以及标志位信息。
步骤303:uwb标签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执行步骤304;否则,执行步骤307。
可以理解的是,假设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为移动终端的蓝牙地址的标识信息,则uwb标签可以判断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地址的标识信息是否与预设的蓝牙地址匹配;当确定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地址的标识信息与预设的蓝牙地址匹配时,可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步骤304:uwb标签检测所述蓝牙信号的强度;判断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当确定蓝牙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时,执行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07。
进一步地,uwb标签判断检测的蓝牙信号强度RSSI是否大于或等于RSSI0;其中,RSSI0可以是根据距离进行预设的设定值。
如果检测的蓝牙信号强度RSSI大于或等于RSSI0,则说明移动终端位于待控制的家电设备附近。如果检测的蓝牙信号强度RSSI小于RSSI0,则说明移动终端位于待控制的家电设备较远的地方。
步骤305:uwb标签判断所述标志位信息是否为1;当确定所述标志位信息为1时,执行步骤306;否则,执行步骤307。
进一步地,uwb标签判断所述标志位信息是否为1;若确定所述标志位信息为1,则表明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中。
步骤306:uwb标签唤醒uwb模块,并通过uwb模块向保护壳发送广播信号。
步骤307:uwb标签判断剩余电量是否低于电量阈值;当确定剩余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执行步骤308。
可以理解的是,若剩余电量高于电量阈值,则重新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标识信息和标志位信息的蓝牙信号。
步骤308:uwb标签进入深度睡眠模式,并向移动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wb标签电量低。
下面结合实测数据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
相关技术中,UWB标签在UWB广播时的平均电流为180uA,在UWB不广播BLE定时广播时候的功耗电流为10uA;一个CR2032纽扣电池的可用容量在200mAH左右。可以计算续航时间T1=200mAH÷0.18mA÷24H÷30(Days/M)≈1.5(M),即,一个纽扣电池可以续航1.5个月。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假设一个人12小时在外出上班或游玩,一天12个小时在家中;在家的12个小时中睡觉8个小时,假设干其他2个小时,在家电附近玩手机2个小时,则一天的功耗是E0=0.18×2+0.01×22=0.58mAH。可以计算续航时间T2=200mAH÷0.75mAH÷30(Days/M)≈11.5(M),续航时间接近一年。由于11.5÷1.5=7.7,可以看出,本方案中的续航时间是相关技术中的续航时间的7.7倍。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uwb标签发送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标志位信息的蓝牙信号,具备以下优点:
(1)uwb标签结合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的强度、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判断是否开启广播模式,从而合理规划uwb标签的使用状态,进而避免因持续广播造成功耗增加问题的发生。
(2)通过向uwb标签发送BLE广播,提前预判uwb标签是否需要开启广播模式以实现定位需求,从而可以改善uwb标签持续广播导致的功耗大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续航能力。
(3)通过检测息屏和通过惯性测量组件(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可以自动识别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的需求,合理避开不使用时段导致的功耗增大问题。
(4)该低功耗模式可以应用到定位基站上,从而降低基站持续广播导致的功耗;还可以用于其他只发射广播的应用场景,或者,路由器等使用场景。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401;
步骤401: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蓝牙信号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供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与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构成一套设备。
进一步地,这一套设备可以对家电设备进行指向控制。所述指向控制可以是指随着移动终端的摆动,家电设备产生对应的响应。
可以理解的是,在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若第一电子设备一直处于发射模式,则会导致第一电子设备的功耗增大。
为了避免第一电子设备的功耗增大问题的发生,可以对第一电子设备的发射模式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所述移动终端在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绑定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并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蓝牙信号。
如此,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的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蓝牙信号,判断是否开启发射模式,在判断需要开启发射模式后,才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实际应用时,为避免夜间用户休息时第一电子设备一直处于发射模式,移动终端可以将自身的运动状态通知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如此,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结合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确定是否开启发射模式,在确定开启发射模式的情况下,才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基于获取的运动状态,生成标志位信息;
将所述标志位信息携带于蓝牙信号中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当移动终端息屏且根据移动终端的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处于非运动状态时,所述标志位信息为0;当根据移动终端的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所述标志位信息为1。
实际应用时,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较低时,可以向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及时更换电池。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电量较低。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蓝牙信号,具备以下优点:
(1)第一电子设备结合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广播模式,从而合理规划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而避免因持续广播造成功耗增加问题的发生。
(2)在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对家电设备进行指向控制时,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蓝牙信号,可以避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一直处于发射模式导致功耗增大问题的发生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上,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51,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52,用于检测所述蓝牙信号的强度;基于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52,具体用于:
在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且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52,具体用于:
所述蓝牙信号还携带标志位信息,所述标志位信息表征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若所述标志位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实际应用时,所述接收单元51可以由信息处理装置中的通信接口实现。所述处理单元52可以由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在进行信息处理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与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设置在移动终端上,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61,用于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蓝牙信号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供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61,具体用于:
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基于获取的运动状态,生成标志位信息;
将所述标志位信息携带于蓝牙信号中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
实际应用时,所述发送单元61可以由信息处理装置中的通信接口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在进行信息处理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与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71,能够与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72,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71连接,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智能设备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一存储器73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处理器72和第一通信接口71的具体处理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实际应用时,电子设备7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7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7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7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72中,或者由所述第一处理器72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7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7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一处理器7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息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一处理器7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73,所述第一处理器72读取第一存储器7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8所示,包括:
第二通信接口81,能够与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处理器82,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81连接,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智能设备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二存储器83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处理器82和第二通信接口81的具体处理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实际应用时,移动终端8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8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8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8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8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8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移动终端8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移动终端8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82中,或者由所述第二处理器82实现。所述第二处理器8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8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二处理器8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息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处理器8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二存储器83,所述第二处理器82读取第二存储器8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70、移动终端8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存储器(第一存储器73、第二存储器8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7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电子设备70的第一处理器72执行,以完成前述电子设备侧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检测所述蓝牙信号的强度;
基于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包括:
在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且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信号还携带标志位信息,所述标志位信息表征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所述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包括:
若所述标志位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4.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蓝牙信号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供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基于获取的运动状态,生成标志位信息;
将所述标志位信息携带于蓝牙信号中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蓝牙信号的强度;基于检测的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
其中,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蓝牙信号;所述蓝牙信号携带有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蓝牙信号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供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4或5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842740.XA 2021-07-26 2021-07-26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695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2740.XA CN115695631A (zh) 2021-07-26 2021-07-26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2740.XA CN115695631A (zh) 2021-07-26 2021-07-26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5631A true CN115695631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2740.XA Pending CN115695631A (zh) 2021-07-26 2021-07-26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563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7864A (zh) * 2015-08-31 2015-12-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415385A (zh) * 2018-02-11 2018-08-17 张戈零 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10972063A (zh) * 2019-10-25 2020-04-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介质
CN111464987A (zh) * 2020-03-11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蓝牙设备标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970672A (zh) * 2020-08-31 2020-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查找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18562A (zh) * 2020-10-26 2020-1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055873A (zh) * 2021-03-11 2021-06-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间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7864A (zh) * 2015-08-31 2015-12-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415385A (zh) * 2018-02-11 2018-08-17 张戈零 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10972063A (zh) * 2019-10-25 2020-04-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介质
CN111464987A (zh) * 2020-03-11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蓝牙设备标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970672A (zh) * 2020-08-31 2020-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查找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18562A (zh) * 2020-10-26 2020-1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055873A (zh) * 2021-03-11 2021-06-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间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5738B (zh) 一种整车工况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
CN108528369B (zh) 车辆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360146B (zh)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GB2573991A (en)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for phone as a key (PAAK) vehicle system
CN205632356U (zh) 基于互联网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
US8621568B2 (en) WAN module based remote wakeup system and terminal thereof
CN108093328B (zh) 耳机盒以及基于耳机盒的控制方法
CN109469970A (zh) 一种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339121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动力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CN106506290A (zh) 一种多人远程控制家电的方法及系统、空调
CN111038209A (zh) 一种车载空调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3404200B (zh) 延迟调度请求的方法、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5695631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30540A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启动/休眠方法及装置
CN109341025B (zh) 一种智能空调集中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8271116B (zh)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实时通讯系统和方法
CN10574066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561766A (zh) 一种物联网空调机
CN112135260B (zh) 主控单元的控制方法、位置信息的上报方法和追踪器
CN107222924A (zh) 电子装置的位置提示方法、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
US10372663B2 (en) Short address mode for communicating waveform
CN216871217U (zh) 一种车辆vin码自动读取系统
CN200976660Y (zh) 一种无线应答终端
CN211166755U (zh) 一种远程车载监控系统
JP7445341B1 (ja) 無線給電システム、システム、送信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