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2617A - 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2617A
CN115692617A CN202211021027.XA CN202211021027A CN115692617A CN 115692617 A CN115692617 A CN 115692617A CN 202211021027 A CN202211021027 A CN 202211021027A CN 115692617 A CN115692617 A CN 115692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adjacent
material belt
distance
t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10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占义包
郭延卓
陈木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10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26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2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26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极片加工装置包括:裁切机构,设置有裁切位;牵引机构;位置信息获取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料带在进料方向上相邻两个极耳的位置信息;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裁切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和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装置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牵引机构带动所述料带移动,以使相邻两个极耳的中心线与所述裁切位相对,控制所述裁切机构沿相邻两个极耳的中心线裁切,以得到极片。可以将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误差分摊到相邻两个极片中,从而减少极耳误差对极片尺寸精度的影响,以提升叠片时裸电芯的整体极片对齐度。

Description

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极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设计者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及空间利用率不断追求,电芯正在向大尺寸方向迈进,而采用极片裁切-叠片流程制作的电池具有内阻低、放电倍率高、容量和能量密度高、厚度便于控制等优势,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传统的极片切片机中,极片裁切尺寸精度主要由CCD定位精度和牵引辊转动精度组成,对料带极耳间距存在的误差无法处理,影响了裁切极片尺寸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以减少极耳间距误差对裁切极片尺寸精度的影响,从而提升极片的尺寸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加工装置,包括:
裁切机构,设置有裁切位,所述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料带;
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料带朝向所述裁切机构运动;
位置信息获取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料带在进料方向上相邻两个极耳的位置信息;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裁切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和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装置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牵引机构带动所述料带向所述裁切机构移动,以使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与所述裁切位相对,控制所述裁切机构沿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对所述料带裁切,以得到极片;其中,所述中心线与所述进料方向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装置包括两个CCD相机,两个所述CCD相机的检测视场沿所述料带的进料方向顺次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料带的进料方向上,两个所述CCD相机均设置于所述裁切机构之前,两个所述CCD相机分别用于检测所述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和/或一个极耳沿进料方向的两个边线的坐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装置包括一个CCD相机,在所述料带的进料方向上,所述CCD相机设置于所述裁切机构之前,所述CCD相机用于获取相邻两个极耳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和/或一个极耳沿进料方向的两个边线的坐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机构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裁切机构和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装置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装置还包括发光件,所述发光件设置于与所述进料方向垂直的所述料带的上方,所述发光件用于朝向所述料带发光,以显影所述料带中的极耳。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极片加工方法,包括:
获取料带在进料方向上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料带移动,以使所述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
沿所述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对所述料带进行裁切,以得到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片具有沿所述进料方向的预设宽度;
所述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料带移动,以使所述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中远离所述裁切位的第一极耳的两个肩宽误差;
根据所述预设宽度和所述第一极耳的两个肩宽误差控制所述料带移动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预设宽度与所述两个肩宽误差的加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料带移动,以使所述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还包括:
获取所述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中远离所述裁切位的第二极耳的两个肩宽与极耳宽度;
根据所述第二极耳的两个肩宽与极耳宽度控制所述料带移动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等于两个肩宽的和与极耳宽度的加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料带在进料方向上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包括:
获取所述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
计算相邻两个极耳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的差,以得到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中,通过测量料带在进料方向上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可以确定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尺寸误差,然后根据实时误差控制料带移动到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可以将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误差分摊到相邻两个极片中,从而减少极耳误差对极片尺寸精度的影响,以提升叠片时裸电芯的整体极片对齐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带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中极片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加工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加工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加工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带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带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加工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带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带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料带 10-极耳 10a-第一极耳
10b-第二极耳 12-极片 13-电芯
2-极片加工装置 21-裁切机构 22-牵引机构
220-驱动件 23-位置信息获取装置 230-CCD相机
232-发光件 24-处理器 A1-第一肩宽
A2-第二肩宽 B-极耳宽度 C-极耳间距
C1-极耳间距 C2-极耳间距 C3极耳间距
C4-极耳间距 SC-标准间距 L1-第一距离
L2-第二距离 X-进料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带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加工装置,极片加工装置用在极片的加工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极片加工装置可以应用于极片裁切-叠片流程制作过程中,也即是将一定长度的料带1进行裁切,以形成极片12,再将多个极片12叠设,形成电池。为了方便对一定长度的料带1进行收纳,通常将料带1卷绕设置。在裁切料带1的过程中,可以将料带1设置在固定的卷轴上,通过料带加工装置对料带1拉伸以将卷绕的料带1铺平,然后进料、定位后再进行裁切。料带1可以包括极片部11和多个极耳10,极片部11可以为长条形带状结构,多个极耳10可以均匀布置在极片部的一侧,在裁切得到极片12后,每个极片12的一端均带有一个极耳10,并且,在极片的宽度方向上,极耳10的中心线与极片12的中心线可以重合。请结合图1和图2并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再将多个带有极耳10的极片12进行叠片,可以得到电芯13,电芯13进行封装后,可以得到电池。
现有技术中,极片裁切尺寸精度主要由CCD定位精度和牵引辊转动精度组成,对料带极耳间距存在的误差无法处理,影响了裁切极片尺寸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对极片加工装置进行了改进,以下将分别从极片加工装置的结构组成和极片加工方法两个角度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请结合图1至图3并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加工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极片加工装置2可以包括裁切机构21、牵引机构22、位置信息获取装置23和处理器24。裁切机构21设置有裁切位,裁切机构21用于裁切料带1。牵引机构22能够带动料带1朝向裁切机构21运动。位置信息获取装置23用于检测料带1在进料方向X上相邻两个极耳10的位置信息。处理器24分别与裁切机构21、牵引机构22和位置信息获取装置23电连接,处理器24用于根据位置信息获取料带1中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距离控制牵引机构22带动料带1向裁切机构21移动,以使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控制裁切机构21沿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中心线对料带1裁切,以得到极片12;其中,中心线与进料方向X相交,更具体地,中心线与进料方向X垂直。
通过测量料带1在进料方向上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距离,可以确定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尺寸误差,然后根据尺寸误差控制料带1移动至两个极耳10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沿两个极耳10之间的中心线将料带1裁断,可以将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误差分摊到相邻两个极片12中,从而减少极耳10误差对极片12尺寸精度的影响,以提升叠片时裸电芯的整体极片对齐度。
示例性的,裁切机构21可以包括用于裁切的裁切部以及驱动裁切部的驱动部,驱动部可以与裁切部电连接,裁切部可以在驱动部的带动下进行裁切咬合,从而裁切料带1而得到极片12。裁切机构21具有裁切位,可以将定位完成的料带1的位置与裁切位对齐,从而实现对料带1的精准裁切。
牵引机构22能够带动料带1朝向裁切机构21运动。示例性的,牵引机构22可以包括驱动件220和牵引辊,比如可以将两个牵引辊相对设置于料带1的上下两侧,也即是垂直于料带1大面方向的两侧,两个牵引辊可以将料带1铺平,防止料带1褶皱情况的发生,两个牵引辊还分别沿相对的方向转动,以带动料带1朝向裁切机构21的方向运动。驱动件220用于驱动牵引辊的转动。比如,驱动件220可以包括电机,诸如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当然,驱动件22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在料带1的进料方向X上,驱动件220可以设置在裁切机构21之前。
请结合图4并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加工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位置信息获取装置23用于检测料带1中相邻两个极耳10的位置信息,比如,位置信息获取装置23可以检测料带1中相邻两个极耳10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处理器24可以根据上述坐标计算得到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距离。示例性的,位置信息获取装置2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CCD相机230,在料带1的进料方向X上,CCD相机230设置于裁切机构21之前,比如,在料带1的进料方向X上,所有的CCD相机230可以均设置于驱动件220之前。当位置信息获取装置23包括一个CCD相机230时,CCD相机230用于获取相邻两个极耳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和/或一个极耳沿进料方向的两个边线的坐标,由此可以分时获取相邻两个极耳10的位置信息。当位置信息获取装置23包括两个CCD相机230时,两个CCD相机230的检测视场沿料带1的进料方向X顺次排列,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检测视场顺次排列,可以是两个检测视场之间具有距离,或者两个检测视场之间具有部分重叠或者两个检测视场刚好相接,两个CCD相机230的检测视场中心点的连线可以与料带1的进料方向平行,以保证检测极耳10位置信息的准确度。两个CCD相机230分别用于检测料带1中相邻两个极耳10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由此可以同时获取相邻两个极耳10的位置信息。CCD相机230也可以用于获取一个极耳沿进料方向的两个边线的坐标,由此可以获取此极耳的位置信息以及极耳宽度。当然,位置信息获取装置23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检测位置的传感器,如光纤传感器。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传感器的类型,而不应理解为传感器只能是CCD相机。
另外地,CCD相机230还可以获取一个极耳10沿进料方向的两个边线的距离,以方便计算极耳10的宽度。
其中,示例性的,位置信息获取装置23还可以包括发光件232,发光件232设置于与进料方向X垂直的料带1的上方,即料带1大面的一侧,发光件232用于朝向料带1发光,以显影料带1中的极耳10,从而方便CCD相机230捕捉极耳10的边线。示例性的,发光件232可以为各种类型的灯。
示例性的,处理器24可以为极片加工装置2的控制中心,处理器24分别与裁切机构21、牵引机构22和位置信息获取装置23电连接,以接收如料带1中相邻两个极耳10的位置信息,并对位置信息进行处理以得到料带1中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距离,根据上述距离控制牵引机构22带动料带1移动,以使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最后控制裁切机构21沿相邻两个极耳10的中心线对料带1裁切,以得到极片12。可以理解的是,处理器24根据获取到的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距离控制牵引机构22和裁切机构21工作的时机,从而实现对料带1的精准定位与裁切。示例性的,处理器24可以为芯片或者说集成电路,其上可以集成有控制算法与逻辑,以实现对极片加工装置2运行的控制。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误差分配的原理,以下将从极片加工方法的角度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请结合图1至图5并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极片加工方法,包括:
101、获取料带在进料方向上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
由于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在料带1的进料方向X上,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容易存在尺寸误差,因此,先获取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距离比如可以记为极耳间距C,与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标准间距SC比较,即可以得出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尺寸误差。可以将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尺寸误差分摊到相邻两个极片12上,从而可以减少极耳10的尺寸误差对极片12裁切尺寸的影响,以提升极片12叠片时的整体对齐度。
102、根据距离控制料带移动,以使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
103、沿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对料带进行裁切,以得到极片。
关于步骤102和103:
对于相邻极耳10之间的尺寸误差,可以分配到相邻极片12上。可以控制料带1移动,以使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也即是从中间将两个极耳10之间的误差平均分配到相邻两个极片12上。比如,当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极耳间距C等于标准间距SC时,从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中心线进行裁切,此时这两个极耳10之间的误差为0,两个极耳10相靠近的肩宽值相等,且均为C/2。再比如,当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极耳间距C等于标准间距SC与误差D的和,也即C=SC+D,此时沿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中心线裁切,两个极耳10相靠近的肩宽值也相等,此时相靠近的两个肩宽值分别为(SC+D)/2。需要说明的是,极耳10的肩宽也即是极片12宽度的一部分,因极耳10凸出于极片12的端部,因此,沿料带1的进料方向X,极耳10一侧的边线与极耳10同侧的极片12的边线的长度也即是极片12宽度的一部分,将沿料带1进料方向X的极片12的尺寸作为极片12的宽度。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带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带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比如,当每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间距有波动时,假设连续相邻极耳10之间的极耳间距C的实际值分别为SC、SC+0.3毫米、SC、SC-0.3毫米,其中0.3为误差D。此时,通过两个CCD相机230和处理器24可以获取极片1和极片2上两个极耳之间的极耳间距C=SC,处理器24控制牵引机构22牵引料带1移动极片预设宽度W,使极片1和极片2上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位于裁切位所在的直线上,由此得到极片1的宽度W1为预设宽度W。同样的,极片2的宽度W2为W+0.15,极片3的宽度W3为W+0.15,极片4的宽度W4为W-0.15。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裁切方式,极片的片宽精度为W+/-0.15。若采用传统的CCD定位极耳,牵引机构走定长的方式,极片1至极片4的宽度分别为:W、W+0.3、W、W-0.3,此时极片的片宽精度为W+/-0.3,因此本实施例中定位精度更高。
再比如,当每相邻两个极耳间距无波动时,假设连续相邻极耳10之间的极耳间距C的实际值分别为SC+0.3毫米、SC+0.3毫米、SC+0.3毫米、SC+0.3毫米。参照上述移动料带1的方式,每个极片的极耳两侧肩宽可以分别为SC/2+0.15毫米。相比于传统的定位方式,极耳两侧肩宽分别为SC/2和SC/2+0.3毫米,即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减小极耳的肩宽误差。
综合来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极片加工方法,在料带1极耳间距波动时可以提高切片极片的宽度精度,在极耳间距稳定无波动时可以提高极耳肩宽精度。
请结合图4至图8并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加工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极片加工方法,包括:
201、获取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
202、计算相邻两个极耳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的差,以得到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
关于步骤201和202:
对于料带1中沿进料方向X中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距离的获取可以通过检测两个极耳10相靠近边线的坐标来实现,可以通过两个检测传感器来同时获得两个极耳10相靠近边线的坐标,也可以通过一个检测传感器分时获取两个极耳10相靠近边线的坐标。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极耳10相靠近边线的坐标的差,也即可以得到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距离,再与标准间距SC对比,即可以得知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误差。根据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误差控制料带1移动的距离。
203、获取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中远离裁切位的第一极耳的两个肩宽误差。
204、根据预设宽度和第一极耳的两个肩宽误差控制料带移动第一距离,第一距离等于预设宽度与两个肩宽误差的加和。
关于步骤203和204: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带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对于料带1移动距离的控制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已知极片12具有沿进料方向X的预设宽度W,此时只需要得知极片12中极耳10的两个肩宽误差即可以得知需要控制料带1移动的距离,也即是预设宽度W与两个肩宽误差的加和,由此也即可以将相邻极耳10之间的尺寸误差分摊到相邻两个极片12上去,以提升整体极片12的尺寸精准度。
例如,获取料带1中相邻两个极耳10中远离裁切位的第一极耳10a的两个肩宽误差诸如第一肩宽误差D1和第二肩宽误差D2。在进料方向X上,第一肩宽误差D1可以是第一极耳10a与沿进料方向X的上一极耳之间的极耳间距C1与标准间距SC的差值的一半,也即是D1=(C1-SC)/2。相应的,第二肩宽误差D2可以是第一极耳10a与沿进料方向X的下一极耳之间的极耳间距C2与标准间距SC的差值的一半,也即是D2=(C2-SC)/2。此时料带1的状态为,第一极耳10a的下一极耳所在的极片12已从料带1中切下来,下一动作即定位第一极耳10a的位置后,将对应第一极耳10a的极片12裁切下来。
根据预设宽度W与第一极耳10a的两个肩宽误差D1和D2控制料带1移动第一距离L1,则第一距离L1等于预设宽度W与两个肩宽误差的加和,也即是L1=W+D1+D2=W+(C1+C2-2SC)/2。可以理解的是,将料带1沿进料方向X移动第一距离L1,即可以使得第一极耳10a与其上一极耳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此时裁切料带1可以获取带有第一极耳10a的极片12。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无需考虑第一极耳10a本身的尺寸误差,只需将两个极耳10之间的误差进行分配即可。
205、获取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中远离裁切位的第二极耳的两个肩宽与极耳宽度。
206、根据第二极耳的两个肩宽与极耳宽度控制料带移动第二距离,第二距离等于两个肩宽的和与极耳宽度的加和。
关于步骤205和206: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带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第二种方式,可以分别获取一极耳宽度和此极耳的两个肩宽,由此控制料带1移动的距离。比如,可以获取料带1中相邻两个极耳10中远离裁切位置的第二极耳10b的两个肩宽诸如第一肩宽A1和第二肩宽A2,以及第二极耳10b的极耳宽度B,在进料方向X上,第一肩宽A1可以通过第二极耳10b与上一极耳之间的极耳间距C3来计算,也即A1=C3/2。第二肩宽A2可以通过第二极耳10b与下一极耳之间的极耳间距C4来计算,也即第二肩宽A2=C4/2。极耳宽度B可以根据第二极耳10b沿进料方向X相对的两个边线的坐标来计算。可以根据第二极耳10b的两个肩宽以及极耳宽度B控制料带1移动第二距离L2,第二距离L2等于两个肩宽的和与极耳宽度B的加和,也即是L2=A1+A2+B=(C3+C4)/2+B。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极耳宽度B本身的误差也算进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加工装置2和极片加工方法中,通过测量料带1在进料方向上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距离,可以确定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尺寸误差,然后根据实时误差控制料带1移动到两个极耳10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可以将相邻两个极耳10之间的误差分摊到相邻两个极片12中,从而减少极耳10误差对极片12尺寸精度的影响,以提升叠片时裸电芯的整体极片对齐度。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极片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裁切机构,设置有裁切位,所述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料带;
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料带朝向所述裁切机构运动;
位置信息获取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料带在进料方向上相邻两个极耳的位置信息;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裁切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和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装置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牵引机构带动所述料带向所述裁切机构移动,以使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与所述裁切位相对,控制所述裁切机构沿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对所述料带裁切,以得到极片;其中,所述中心线与所述进料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装置包括两个CCD相机,两个所述CCD相机的检测视场沿所述料带的进料方向顺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料带的进料方向上,两个所述CCD相机均设置于所述裁切机构之前,两个所述CCD相机分别用于检测所述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和/或一个极耳沿进料方向的两个边线的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装置包括一个CCD相机,在所述料带的进料方向上,所述CCD相机设置于所述裁切机构之前,所述CCD相机用于获取相邻两个极耳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和/或一个极耳沿进料方向的两个边线的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裁切机构和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装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装置还包括发光件,所述发光件设置于与所述进料方向垂直的所述料带的上方,所述发光件用于朝向所述料带发光,以显影所述料带中的极耳。
7.一种极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料带在进料方向上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料带移动,以使所述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
沿所述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对所述料带进行裁切,以得到极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具有沿所述进料方向的预设宽度;
所述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料带移动,以使所述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中远离所述裁切位的第一极耳的两个肩宽误差;
根据所述预设宽度和所述第一极耳的两个肩宽误差控制所述料带移动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预设宽度与所述两个肩宽误差的加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料带移动,以使所述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中心线与裁切位相对,还包括:
获取所述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中远离所述裁切位的第二极耳的两个肩宽与极耳宽度;
根据所述第二极耳的两个肩宽与极耳宽度控制所述料带移动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等于两个肩宽的和与极耳宽度的加和。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料带在进料方向上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包括:
获取所述料带中相邻两个极耳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
计算相邻两个极耳相靠近的边线的坐标的差,以得到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
CN202211021027.XA 2022-08-24 2022-08-24 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56926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1027.XA CN115692617A (zh) 2022-08-24 2022-08-24 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1027.XA CN115692617A (zh) 2022-08-24 2022-08-24 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2617A true CN115692617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6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1027.XA Pending CN115692617A (zh) 2022-08-24 2022-08-24 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26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6643B2 (en) Lay-up apparatus
CN106505238B (zh) 层叠电极体的制造方法
JP5820737B2 (ja) 帯状ワークの搬送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US20140116214A1 (en) Corrugated tube cu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ut corrugated tube
KR20160149794A (ko) 극판 권취 시스템
KR102330719B1 (ko) 레이저와 비전을 이용한 이차전지용 전극시트 가공장치
US7163565B2 (en) Electrode plate for secondary batter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CN109075313A (zh) 制片卷绕一体机
WO2021062936A1 (zh) 一种极耳成型及分切设备
CN208173734U (zh) 制片卷绕一体机
CN115692617A (zh) 极片加工装置和极片加工方法
KR101874281B1 (ko) 2차 전지용 전극 생산 시스템
KR102468973B1 (ko) 2차 전지용 전극 생산 시스템
CN114845947A (zh) 重绕系统
KR101719694B1 (ko) 전극 활물질층의 엣지 코팅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용 전극 제조 방법
CN116730073A (zh) 一种用于极片放卷、纠偏、切割的装置
US9343720B2 (en) Pre-treating separator to enable separator for pick and place operation
CN115448081A (zh) 热复合叠片上料设备、叠片生产线及叠片工艺
JP2010194689A (ja) フィルムの切断方法およびその切断装置
KR102513767B1 (ko) 2차 전지용 전극 생산 시스템
JP3726561B2 (ja) テープ電線の整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622403B2 (ja) 電子部品の部材巻取装置
CN111952536A (zh) 一种压延卧式补锂一体机
CN217708248U (zh) 一种复卷机用分切系统
JP3867722B2 (ja) テープ電線の整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