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1432B - 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1432B
CN115691432B CN202211128346.0A CN202211128346A CN115691432B CN 115691432 B CN115691432 B CN 115691432B CN 202211128346 A CN202211128346 A CN 202211128346A CN 115691432 B CN115691432 B CN 1156914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light
backlight modul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83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91432A (zh
Inventor
张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83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1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1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1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91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1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背光模组包括位于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位于背光模组非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连接有感光元件;该感光元件用于接收配备有背光模组的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光,还用于根据外部环境光的强度,按照与光的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如此,在环境的光线较暗时,感光元件的阻值会增加,位于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会变小,该发光二极管产生的亮度会变小,减少液晶显示器的屏幕边缘与屏幕中心区域的亮度差,进而能够缓解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器的屏幕漏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高稳定性、广视角、高亮度等优点,因此,液晶显示器屏已广泛应用在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上。
但是,基于液晶显示器的屏幕经常会出现漏光问题。尤其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例如夜间)下,电子设备在显示较暗画面(如黑色画面)过程中,屏幕边缘的亮度过高,造成屏幕边缘与屏幕中心区域的亮度不一致,给用户一种光从屏幕边缘漏出的感觉。
如何缓解液晶显示器的屏幕漏光问题,是业界重点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能够缓解液晶显示器的屏幕漏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备液晶显示器,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笔记本电脑、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位于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位于背光模组非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连接有感光元件,该感光元件用于接收配备有该背光模组的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光,还用于根据外部环境光的强度,按照与光的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
如此,当环境的光线较暗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增加,进一步位于背光模组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会变小,进而背光模组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产生的亮度会变小,进而能够缓解该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器边缘位置的漏光现象,提高电子设备显示较暗画面的质量,即,使液晶显示器的四角漏光现象程度变轻微,液晶显示器的四角亮度与其他位置亮度的差变小,减少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器的漏光现象的感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背光模组中还包括:旁路电路,该旁路电路与感光元件并联,该旁路电路用于在导通时,旁路感光元件。在一些示例中,该旁路电路可以通过开关实现,例如将该开关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部,当不需要通过光敏电阻进行亮度条件时,例如在较暗的环境下,显示较亮的页面时,可以通过外部的开关,旁路掉该光敏电阻,从而保证显示页面的亮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还连接有阻值可调元件,该阻值可调元件,用于根据漏光程度,按照与漏光程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在一些示例中,用户可以基于自身对漏光程度的感知,手动控制阻值可调元件(该阻值可调元件可以是位于电子设备的外部),从而实现对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调整;在另一些示例中,用户也可以基于自身对漏光程度的感知,手动输入漏光程度,阻值可调元件(此时阻值可调元件可以内置有处理芯片)可以基于用户输入的漏光程度,自动调节自身阻值的大小,从而实现对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调整;在另一些示例中,阻值可调元件中可以同时内置光线传感器以及处理芯片,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光的强度,处理芯片可以基于外部环境光的强度对阻值可调元件的阻值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调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单刀单掷开关,该单刀单掷开关与感光元件串联,在一些场景中,例如用户不希望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可以通过断开该单刀单掷开关,从而关闭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满足用户的多场景使用需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动端、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第一不动端与感光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感光元件的第二端与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连接,第二不动端与感光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动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在该实现方式中,该单刀双掷开关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外部,用户可以通过该单刀双掷开关进行多种模式的调整,例如,可以包括3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中,动端与第一不动端连接,此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连接有感光元件;第二种模式中,动端与第二不动端连接,此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未接入感光元件;第三种模式中,动端处于悬空状态,即,与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均不连接,此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处于断开状态。通过模式的调整,能够满足用户在多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感光元件的数量可以是2个,边缘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可以是2个,如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位于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感光元件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所在回路中,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所在回路中。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分别控制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感光元件的数量可以是2个,边缘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可以是4个,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一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及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第二发光二极管与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三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感光元件的数量可以是4个,边缘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可以是4个,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第二感光元件、第三感光元件和第四感光元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一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及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第二发光二极管与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三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三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四感光元件连接在第四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种实现方式可以组合,例如,在背光模组包括旁路电路的情况下,感光元件可以包括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位于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感光元件可以是光敏电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感光元件可以是光敏二极管。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位于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位于背光模组非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
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连接有感光元件;
感光元件用于接收配备有背光模组的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光;
感光元件还用于根据外部环境光的强度,按照与光的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光模组还包括:旁路电路;
旁路电路与感光元件并联;
旁路电路用于在导通时,旁路感光元件。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还连接有阻值可调元件;
阻值可调元件,用于根据漏光程度,按照与漏光程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单刀单掷开关;
单刀单掷开关与感光元件串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动端、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
第一不动端与感光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感光元件的第二端与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连接;第二不动端与感光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动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位于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
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发光二极管不相邻;
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所在回路中,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所在回路中。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
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一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及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第二发光二极管与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
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三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第二感光元件、第三感光元件和第四感光元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
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一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及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第二发光二极管与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
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三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三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四感光元件连接在第四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感光元件包括光敏电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感光元件包括光敏二极管。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背光模组和连接板;背光模组与连接板连接。
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背光模组包括位于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位于背光模组非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该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连接有感光元件,该感光元件用于接收配备有背光模组的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光,还用于根据外部环境光的强度,按照与光的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如此,当环境的光线较暗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增加,进一步位于背光模组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会变小,进而背光模组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产生的亮度会变小,进而能够缓解该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器边缘位置的漏光现象,提高电子设备显示较暗画面的质量,即,使液晶显示器的四角漏光现象程度变轻微,液晶显示器的四角亮度与其他位置亮度的差变小,减少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器的漏光现象的感知。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对技术特征、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或类似语言的描述并不是暗示在任意的单个实施例中可以实现所有的特点和优点。相反,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特征或有益效果的描述意味着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特定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或有益效果。因此,本说明书中对于技术特征、技术方案或有益效果的描述并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进而,还可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无需特定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或有益效果即可实现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没有体现所有实施例的特定实施例中识别出额外的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出现漏光现象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外壳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外壳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亮度下的黑态均一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说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首先给出相关技术的简要介绍: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由背光模组、上偏光板、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层玻璃、液晶、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层玻璃、下偏光板组成。从上至下分别是上偏光板、TFT层玻璃、液晶、CF层玻璃、下偏光板以及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一般通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提供的高亮度且分布均匀白光源。光线经过下偏光板,下偏光板只允许垂直方向的偏正光通过,偏振光经过液晶,通过改变玻璃电极间的电压控制液晶的排列方向,以改变偏振光的偏振方向,随即,光线经过上偏光板,而上偏光板只允许水平方向的偏振光通过,最后结合CF层玻璃,屏幕上呈现不同颜色、不同亮暗的显示效果。
一般的,电子设备会配备上述液晶显示器,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丰富多彩的画面,然而,液晶显示器的屏幕经常会出现漏光问题。在光线较暗的夜晚,电子设备在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较暗的画面时,尤其是画面的边缘出现大面积黑色时,例如,电子设备通过液晶显示器播放电影(画面的边缘为黑色)时,液晶显示器的四角会出现漏光现象,如屏幕并不是完全显示黑色,屏幕四角的亮度高于其他区域的亮度。
如图1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出现漏光现象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液晶显示器的四角位置的亮度与中心区域的亮度明显不同,即,液晶显示器的四角位置出现了漏光现象。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多个光敏电阻。其中,多个光敏电阻中的至少两个光敏电阻分别串联在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回路中,其中,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位于该背光模组的边缘位置,至少两个光敏电阻用于接收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光,并根据外部环境光的强度,按照与光的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
可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幕边缘亮度可变的电子设备,通过背光模组中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变化,来改变液晶显示器的边缘亮度变化,当环境的光线较暗时,至少两个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增加,进一步位于背光模组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会变小,进而背光模组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产生的亮度会变小,进而能够缓解该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器的漏光现象,提高电子设备显示较暗画面的质量,即,使液晶显示器的四角漏光现象程度变轻微,液晶显示器的四角亮度与其他位置亮度的差变小,减少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器的漏光现象的感知。
而目前,配备液晶显示器的电子设备,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的发光二极管通常紧贴电子设备的背光铁框的一列,每个发光二极管负责其所对应的这列显示屏区域的亮度。由于漏光现象主要是在液晶显示器的四角,因此,可以通过降低边缘(例如左右)两列的亮度,即可降低漏光不良程度。本申请旨在通过给负责边缘两列的亮度的发光二极管串联光敏电阻,以改变流过负责边缘两列的亮度的发光二极管电流,进而实现亮度可变。
下面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200在较暗的环境中通过其液晶显示器播放电影,此时暴露于电子设备的外壳的光敏电阻的感受到的光线较少,进而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大,与该光敏电阻连接的发光二极管中的电流较小。电子设备200在播放电影过程中,页面的上下边缘往往是黑色的,即,电子设备显示较暗的画面,此时,位于背光模组边缘的发光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较小,提供的亮度较小,使液晶显示器的四角漏光程度变轻微,进而能够降低液晶显示器的漏光不良现象,减少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器的漏光现象的感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手表等设备,本申请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和显示屏194。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电子设备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94上可以显示一系列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interface,GUI),这些GUI都是该电子设备的主屏幕。一般来说,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94的尺寸是固定的,只能在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94中显示有限的控件。控件是一种GUI元素,它是一种软件组件,包含在应用程序中,控制着该应用程序处理的所有数据以及关于这些数据的交互操作,用户可以通过直接操作(direct manipulation)来与控件交互,从而对应用程序的有关信息进行读取或者编辑。一般而言,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等可视的界面元素。
为了使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易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介绍,该电子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多个光敏电阻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如图4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400以及连接板600。
其中,背光模组400包括感光元件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多个发光二极管具体可以分为边缘发光二极管和中间发光二极管420,其中边缘发光二极管是指位于背光模组400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中间发光二极管420是指位于背光模组400中间区域的发光二极管,边缘发光二极管可以分为第一侧发光二极管和第二侧发光二极管,第一侧发光二极管可以是发光二极管411和发光二极管412,第二侧发光二极管可以是发光二极管431和发光二极管432。从图4中可以看出,中间发光二极管位于第一侧发光二极管和第二侧发光二极管之间。其中,发光二极管411可以记为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432可以记为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412可以记为第三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431可以记为第四发光二极管。
感光元件可以是光敏电阻,该光敏电阻串联在边缘发光二极管的回路中。例如光敏电阻511串联在发光二极管411的回路中,光敏电阻512串联在发光二极管412的回路中,光敏电阻531串联在发光二极管431的回路中,光敏电阻532串联在发光二极管432的回路中。而中间发光二极管420的回路中未串联光敏电阻,也就是说,发光二极管411、发光二极管412、发光二极管431和发光二极管432中流过的电流受光敏电阻的阻值影响,即当外界环境的光线较亮时,光敏电阻511、光敏电阻512、光敏电阻531和光敏电阻532的阻值较小,例如阻值可以接近于0,此时,边缘发光二极管中(即上述发光二极管411、发光二极管412、发光二极管431和发光二极管432)流过的电流与中间发光二极管420中流过的电流近似相等,如此在较亮的环境中,电子设备通过液晶显示器以近似相同的亮度显示图形用户界面。其中,光敏电阻511可以记为第一光敏电阻,光敏电阻532可以记为第二光敏电阻,光敏电阻513可以记为第三光敏电阻,光敏电阻531可以记为第四光敏电阻。在另一些示例中,感光元件还可以是光敏二极管,上文仅仅是以感光元件为光敏电阻为例进行介绍,并不限定感光元件一定是光敏电阻。
而在外界环境的光线较暗时,光敏电阻511、光敏电阻512、光敏电阻531和光敏电阻532的阻值会变大,此时边缘发光二极管中(即上述发光二极管411、发光二极管412、发光二极管431和发光二极管432)流过的电流会小于中间发光二极管420中流过的电流,进而降低上述边缘发光二极管提供的亮度,如此,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器在边缘位置以较低的亮度显示图形用户界面、在中间位置以较高的亮度显示图形用户界面,从而降低液晶显示器的四角亮度与其他位置亮度的差变下,提高电子设备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较暗画面的质量,减少用户对液晶显示器的边缘位置的漏光现象的感知。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所示的背光模组仅仅是示例性介绍,其中,背光模组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也可以包括更少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类似的,位于背光模组边缘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也可以是更多个,例如6个或8个,当然,位于背光模组边缘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也可以是更少个,例如2个,具体数量可以基于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以上实施例中仅仅是以位于背光模组边缘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为4个为例进行介绍。在一些示例中,背光模组中也可以仅包括光敏电阻511,不包括光敏电阻512、光敏电阻531和光敏电阻532,即,仅对背光模组的一侧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电子设备的边缘位置挖孔,以将上述与发光二极管连接的光敏电阻暴露,从而使得光敏电阻能够基于外界环境的亮度来改变其自身阻值,当外界环境的亮度较高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小,近似于0,从而使该路串联有光敏电阻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与其他未串联光敏电阻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接近或者相同;当外界环境的亮度较暗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大,从而使该路串联有光敏电阻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较暗,从而降低位于背光模组边缘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缓解液晶显示器的漏光现象,减弱用户人眼对液晶显示器的漏光现象的感知。
如图5A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外壳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电子设备200的包括通孔211和通孔212,该通孔211用于暴露上述光敏电阻511以及光敏电阻512,通孔212用于暴露上述光敏电阻531和光敏电阻532。其中,通孔211和通孔212位于电子设备的正面,在一些示例中,通孔211和通孔212的上方可以通过透光材料(例如透明玻璃)覆盖。
如图5B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外壳的示意图。如图5B所示,电子设备200包括通孔213和通孔214,该通孔213用于暴露上述光敏电阻511以及光敏电阻512,通孔214用于暴露上述光敏电阻531和光敏电阻532。其中,通孔213和通孔214位于电子设备200的左右侧面,在一些示例中,通孔213和通孔214的上方可以通过透光材料(例如透明玻璃)覆盖。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孔213和通孔214也可以位于电子设备200的上下侧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孔213和通孔214可以位于电子设备200的同一个侧面,例如,通孔213和通孔214均位于电子设备的左侧面,再例如,通孔213和通孔214均位于电子设备的上侧面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5A和图5B仅仅是以电子设备包括2个通孔为例进行介绍,在另一些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通孔。例如,电子设备也可以仅仅包括1个用于暴露光敏电阻的通孔,在该种示例中,多个光敏电阻通过同一个通孔暴露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再例如,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4个用于暴露光敏电阻的通孔,在该种示例中,4个光敏电阻均独立通过各自对应的通孔暴露于电子设备的外壳,能够提高光敏电阻感知外界环境的亮度的准确性。
上述图5A和图5B中所示的通孔的位置仅仅是示意性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位于其他位置,例如,通孔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等。
上述实施例中,每个光敏电阻仅仅与一个发光二极管串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光敏电阻与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
参见图6A,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与图4相比,发光二极管411和发光二极管412在同一个回路中,如此,发光二极管411和发光二极管412可以共用一个光敏电阻511。发光二极管431和发光二极管432在同一个回路中,如此发光二极管431和发光二极管432可以共用一个光敏电阻532。相比于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器而言,图6A所示的液晶显示器能够减少使用光敏电阻的数量,进而能够减少空间占用,节约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进一步的,还能够减少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孔数量的前提下,保证光敏电阻感知外界环境的亮度的准确性。
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边缘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为4个,光敏电阻的数量为2个,在一些示例中,边缘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可以为2个,光敏电阻的数量为2个,下面进行介绍。
参见图6B,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边缘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为2个,光敏电阻的数量为2个,图6B与图4相比,光敏电阻511位于发光二极管411的回路中,光敏电阻532位于发光二极管432的回路中。
需要说明的是,背光模组也可以包括1个光敏电阻,该光敏电阻串联在边缘发光二极管的回路中,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孔数量的前提下,保证光敏电阻感知外界环境的亮度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旁路电路,旁路电路与感光元件并联,该旁路电路用于在导通时,旁路该感光元件。如图6C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还包括旁路电路810和旁路电路820,该旁路电路810与光敏电阻511并联,旁路电路820与光敏电阻532并联。在一些示例中,该旁路电路可以通过开关实现,例如将该开关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部,当不需要通过光敏电阻进行亮度条件时,例如在较暗的环境下,显示较亮的页面时,可以通过外部的开关,使旁路电路处于导通的状态,以旁路掉该光敏电阻,从而保证显示页面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6C中所示的光敏电阻的数量以及旁路电路的数量仅仅是示意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实际需要选择更多或更少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还连接有阻值可调元件,该阻值可调元件用于根据漏光程度,按照与漏光程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如图6D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还包括阻值可调元件910和阻值可调元件920,阻值可调元件910与光敏电阻511串联,阻值可调元件920与光敏电阻920串联。
在一些示例中,用户可以基于自身对漏光程度的感知,手动控制阻值可调元件910和/或阻值可调元件920(此时,阻值可调元件910和阻值可调元件920可以是位于电子设备的外部),从而实现对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调整。
在另一些示例中,用户也可以基于自身对漏光程度的感知,在电子设备的交互页面中手动输入漏光程度,阻值可调元件910和/或阻值可调元件920(此时阻值可调元件910和/或阻值可调元件920可以内置有处理芯片)可以基于用户输入的漏光程度,自动调节自身阻值的大小,从而实现对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调整。
在另一些示例中,阻值可调元件910和/或阻值可调元件920中可以同时内置光线传感器以及处理芯片,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光的强度,处理芯片可以基于外部环境光的强度对阻值可调元件的阻值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图6D中所示的光敏电阻的数量以及阻值可调元件的数量仅仅是示意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实际需要选择更多或更少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单刀单掷开关,该单刀单掷开关与感光元件串联。如图6E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单刀单掷开关S1和单刀单掷开关S2,该单刀单掷开关S1与光敏电阻511串联,单刀单掷开关S2与光敏电阻532串联。在一些场景中,例如用户不希望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可以通过断开该单刀单掷开关S1和/或单刀单掷开关S2,从而关闭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满足用户的多场景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图6E中所示的光敏电阻的数量以及单刀单掷开关的数量仅仅是示意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实际需要选择更多或更少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单刀双掷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动端、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第一不动端与感光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感光元件的第二端与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连接;第二不动端与感光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动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
如图6F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S3和单刀双掷开关S4,单刀双掷开关S3的第一不动端与光敏电阻511的第一端连接,光敏电阻的第二端与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411连接,单刀双掷开关S3的第二不动端与感光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S3的动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输入电源可以由连接板600提供,即,单刀双掷开关S3的动端用于与连接板600连接。类似的,单刀双掷开关S4的第一不动端与光敏电阻532的第一端连接,光敏电阻的第二端与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432连接,单刀双掷开关S4的第二不动端与感光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S4的动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输入电源可以由连接板600提供,即,单刀双掷开关S4的动端用于与连接板600连接。
在该实现方式中,该单刀双掷开关S3和单刀双掷开关S4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外部,用户可以通过该单刀双掷开关S3和/或单刀双掷开关S4进行多种模式的调整,例如,可以包括3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中,动端与第一不动端连接,此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连接有感光元件;第二种模式中,动端与第二不动端连接,此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未接入感光元件;第三种模式中,动端处于悬空状态,即,与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均不连接,此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处于断开状态。通过模式的调整,能够满足用户在多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图6F中所示的光敏电阻的数量以及单刀双掷开关的数量仅仅是示意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实际需要选择更多或更少的数量。
基于上述内容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在不改变软件逻辑的情况下,通过在边缘发光二极管的回路中串联光敏电阻的方式,减弱液晶显示器在较暗的环境下的漏光现象,减少用户人眼对液晶显示器的漏光感知。该方案仅涉及硬件改变,而不需要更改电子设备的软件执行逻辑,变动较小,更容易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又一种液晶显示器,如图7所示,该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700以及连接板600,其中,背光模组70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具体可以分为边缘发光二极管和中间发光二极管720,其中边缘发光二极管可以分为第一侧发光二极管和第二侧发光二极管,第一侧发光二极管可以是发光二极管711和发光二极管712,第二侧发光二极管可以是发光二极管731和发光二极管732。
其中,边缘发光二极管(如上述发光二极管711、发光二极管712、发光二极管731和发光二极管732)提供的亮度低于中间发光二极管720提供的亮度,即,选择不同型号的发光二极管,提供不同亮度的光源。如此,在环境的光线较暗时,边缘发光二极管提供的亮度小于中间发光二极管提供的亮度,进而能够缓解该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器的漏光现象,提高电子设备显示较暗画面的质量,减少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器的漏光现象的感知。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不同色温的发光二极管,边缘发光二极管选择色温较暖的发光二极管,中间发光二极管选择色温较冷的发光二极管,这样在漏光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用户对屏幕边缘位置出现的漏光现象的感知,提高用户体验。
图7所示的背光模组700与图4所示的背光模组400相比,采用图7所示的背光模组700,无需在电子设备内部额外增加硬件(光敏电阻),同时也无需在电子设备的外壳开孔,能够减少额外的工艺流程。采用图4所示的背光模组400,由于通过光敏电阻来对边缘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进行调节,因此,不仅在环境光线的亮度较暗时能够减弱液晶显示器的漏光现象,还能够在环境光线的亮度较亮时,给液晶显示器提供较亮的光源。
如图8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亮度下的黑态均一性的示意图。黑态均一性是用来反应亮度均匀性的参数,当黑态均一性的数值越大,则表明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越均一,无漏光不良,或漏光轻微;当黑态均一性的数值越小,则表明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越不均一,存在漏光不良。具体地,可以通过测试设备来对上述黑态均一性进行测试。测试设备可以是面扫仪,也可以是其他设备。具体地,黑态均一性可以通过最暗点亮度与最亮点亮度的比值表征。然后,可以通过测试设备,对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器在不同亮度时进行测试,得到图8所示的示意图。
从图8中可以看出,当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越暗时,其黑态均一性的数值越大,无漏光不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较暗的环境中,通过降低边缘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来提高液晶显示器的黑态均一性,进而减少用户人眼对液晶显示器的漏光现象的感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位于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位于背光模组非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连接有感光元件;感光元件用于接收配备有背光模组的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光;感光元件还用于根据外部环境光的强度,按照与光的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
可选的,背光模组还包括:旁路电路;旁路电路与感光元件并联;旁路电路用于在导通时,旁路感光元件。
可选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还连接有阻值可调元件;阻值可调元件,用于根据漏光程度,按照与漏光程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
可选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与感光元件串联。
可选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动端、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第一不动端与感光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感光元件的第二端与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连接;第二不动端与感光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动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
可选的,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位于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发光二极管不相邻;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所在回路中,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所在回路中。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以及图6B,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一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及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第二发光二极管与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三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以及图6A,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第二感光元件、第三感光元件和第四感光元件,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一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及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第二发光二极管与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不与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三感光元件连接在第三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第四感光元件连接在第四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以及图4,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感光元件包括光敏电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感光元件包括光敏二极管。
基于上述内容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能够在不改变软件逻辑的情况下,通过在边缘发光二极管的回路中串联光敏电阻的方式,减弱液晶显示器在较暗的环境下的漏光现象,减少用户人眼对液晶显示器的漏光感知。该方案仅涉及硬件改变,而不需要更改电子设备的软件执行逻辑,变动较小,更容易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以上实施例中所介绍的背光模组和连接板;背光模组与连接板连接。
基于上述内容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器,能够在不改变软件逻辑的情况下,通过在边缘发光二极管的回路中串联光敏电阻的方式,减弱液晶显示器在较暗的环境下的漏光现象,减少用户人眼对液晶显示器的漏光感知。该方案仅涉及硬件改变,而不需要更改电子设备的软件执行逻辑,变动较小,更容易操作。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非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连接有感光元件;
所述感光元件用于通过电子设备的通孔,接收配备有所述背光模组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光;
所述感光元件还用于根据所述外部环境光的强度,按照与光的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所述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旁路电路;
所述旁路电路与所述感光元件并联;
所述旁路电路用于在导通时,旁路所述感光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还连接有阻值可调元件;
所述阻值可调元件,用于根据漏光程度,按照与漏光程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实现调整所述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的电流的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单刀单掷开关;
所述单刀单掷开关与所述感光元件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动端、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
所述第一不动端与所述感光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感光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连接;所述第二不动端与所述感光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动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所述位于所述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不相邻;
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所在回路中,所述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所在回路中。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所述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不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不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
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所述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第二感光元件、第三感光元件和第四感光元件,所述边缘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不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相邻,并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不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相邻;
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所述第二感光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所述第三感光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所述第四感光元件连接在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回路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包括光敏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包括光敏二极管。
1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具有通孔的外壳。
CN202211128346.0A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Active CN115691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8346.0A CN115691432B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8346.0A CN115691432B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1432A CN115691432A (zh) 2023-02-03
CN115691432B true CN115691432B (zh) 2023-09-29

Family

ID=85063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8346.0A Active CN115691432B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14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2898A (zh) * 2023-04-18 2023-07-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单元、基板拼接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795A (zh) * 2007-10-09 2008-03-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其控制方法以及光电装置
CN101520991A (zh) * 2008-02-27 2009-09-0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图像状态调整方法
CN202189539U (zh) * 2011-08-24 2012-04-11 周继军 自适应调整的led背光电路
CN102903347A (zh) * 2012-10-29 2013-01-30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解决液晶显示屏阳光下显示不清晰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91724A (zh) * 2015-12-26 2016-07-20 青岛讯达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电视
CN107193122A (zh) * 2017-07-31 2017-09-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8828823A (zh) * 2018-08-28 2018-11-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8983470A (zh) * 2018-07-31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488619U (zh) * 2018-07-31 2019-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613337A (zh) * 2021-08-27 2022-06-10 季华实验室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双层液晶显示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3183B2 (ja) * 2004-04-20 2008-07-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定電流駆動装置、バックライト光源装置及び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5008017B2 (ja) * 2006-02-10 2012-08-22 ソニー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7768611B2 (en) * 2006-08-16 2010-08-03 Kopin Corporation Display system with single crystal SI thin film transistors
US20080106251A1 (en) * 2006-11-03 2008-05-08 Cabral Roy Manuel Daylight-readable digital panel meter with auto-brightness adjusting led display
JP4462293B2 (ja) * 2007-06-01 2010-05-12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前記液晶表示装置の照光手段の明るさを制御する方法
JP4925929B2 (ja) * 2007-06-07 2012-05-09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BRPI0822306A2 (pt) * 2008-02-14 2015-06-16 Sharp Kk Dispositivo de exibição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795A (zh) * 2007-10-09 2008-03-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其控制方法以及光电装置
CN101520991A (zh) * 2008-02-27 2009-09-0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图像状态调整方法
CN202189539U (zh) * 2011-08-24 2012-04-11 周继军 自适应调整的led背光电路
CN102903347A (zh) * 2012-10-29 2013-01-30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解决液晶显示屏阳光下显示不清晰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91724A (zh) * 2015-12-26 2016-07-20 青岛讯达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电视
CN107193122A (zh) * 2017-07-31 2017-09-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8983470A (zh) * 2018-07-31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488619U (zh) * 2018-07-31 2019-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828823A (zh) * 2018-08-28 2018-11-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613337A (zh) * 2021-08-27 2022-06-10 季华实验室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双层液晶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1432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3013B2 (en) Displays with adaptiv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RU2612032C1 (ru) Способ съёмки и аппаратное обеспечение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8952947B2 (en) Display method for sunlight readab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20259345A1 (zh) 终端、终端的控制方法及图像获取方法
CN109891484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JP2002278522A (ja) 携帯用映像表示装置
JP2014021497A (ja) 表示制御方法と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2006343716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1773354B1 (ko) Rgbw 동적 컬러 충실도 제어
US2014019808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 brightness and color optimization
CN115691432B (zh) 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US2015018725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0513581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方法
US11588978B2 (en) Under-display camera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0648623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877654A (zh)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JP2022541961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最適化方法
CN115909972A (zh) 显示控制方法、显示驱动芯片、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126655A1 (zh) 显示器件及显示屏的控制电路、显示方法
US2008019203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splay response time
JP2007264659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3053323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色坐标调节方法
CN110197627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219891525U (zh) 显示面板及终端
CN110225177A (zh) 一种界面调节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