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3122A - 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93122A
CN107193122A CN201710640465.7A CN201710640465A CN107193122A CN 107193122 A CN107193122 A CN 107193122A CN 201710640465 A CN201710640465 A CN 201710640465A CN 107193122 A CN107193122 A CN 107193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rain insulating
insulating layer
transparency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404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93122B (zh
Inventor
郭康
王维
谷新
张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404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93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93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3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93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3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4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反射型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衬底基板和盖板,衬底基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显示单元,每个显示单元包括:依次设置在盖板上的光密介质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一疏水绝缘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设置在第一疏水绝缘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光疏介质层;其中,第一疏水绝缘层能够在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光疏介质层为由水与黑色的油形成的油水混合物。本发明解决了反射型显示面板在呈暗态显示时出现漏光的问题,防止了在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的漏光。本发明用于反射型显示面板。

Description

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反射型显示面板由于其具有的无需背光源、护眼以及低功耗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关技术中,反射型显示面板根据全反射原理进行亮态和暗态的显示,需要说明的是,全反射即是在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光线的入射角满足一定条件时,入射光线会全部被光疏介质反射回光密介质的现象。示例的,反射型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衬底基板和盖板,衬底基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显示单元。其中,每个显示单元包括: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光疏介质层、透明电极层以及光密介质层,示例的,光疏介质层可以为墨水,也即一种以黑色导电粒子为溶质的溶液。在透明电极层未被施加电压时,墨水中的黑色导电粒子均匀的分布,此时,墨水靠近光密介质层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水分子,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层射向墨水时,光线会在墨水表面发生全反射,使反射型显示面板呈亮态显示。在透明电极层被施加电压时,墨水中的黑色导电粒子会被透明电极层吸附,以使得墨水靠近光密介质层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黑色导电粒子,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层射向墨水时,光线会被墨水靠近光密介质层一侧表面的黑色导电粒子吸收,使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
在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墨水中的黑色导电粒子在透明电极层上的分布的均匀度较低,使得光密介质层靠近墨水的表面的部分区域可能并未附着有黑色粒子,此时,从盖板射入到这部分区域的光线就无法被黑色导电粒子吸收,若这些光线发生了全反射,那么就会引起反射型显示面板在呈暗态显示的时候漏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反射率较低,且反射型显示面板在呈亮态显示时的亮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所述反射型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衬底基板和盖板,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显示单元,每个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依次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光密介质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一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光疏介质层;
其中,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能够在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所述光疏介质层为由水与黑色的油形成的油水混合物,所述光密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疏介质层的折射率,且当从所述光密介质层射入所述光疏介质层的光在所述光疏介质层的表面发生全反射时,所述显示单元呈亮态显示。
可选的,每个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第二疏水绝缘层,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能够在所述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
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光疏介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凹槽;
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的性质均为疏水特性时,所述油水混合物中的水位于所述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不接触。
可选的,每个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反射层,
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从所述光疏介质层射入所述反射层的光。
可选的,每个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和平坦层,
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反射层之间,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相连接;
所述平坦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平坦层包括: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位于所述平坦层的边缘,所述非镂空区域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以及所述镂空区域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上设置有所述凹槽的区域与所述平坦层中的所述镂空区域相对应;
所述光密介质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半球结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所述反射型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衬底基板和盖板,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显示单元,每个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依次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光疏介质层、光密介质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开关结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第一疏水绝缘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任一侧的由水与黑色的油形成的油水混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能够在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所述光密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疏介质层的折射率,且当从所述光密介质层射入所述光疏介质层的光在所述光疏介质层的表面发生全反射时,所述显示单元呈亮态显示。
可选的,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油水混合物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
或者,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油水混合物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开关结构还包括:第二疏水绝缘层,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能够在所述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
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油水混合物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之间,且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中,一个疏水绝缘层靠近另一个疏水绝缘层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凹槽;
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的性质均为疏水特性时,所述油水混合物中的水位于所述凹槽中,且与所述另一个疏水绝缘层不接触。
可选的,每个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反射层,
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光疏介质层之间,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从所述光疏介质层射入所述反射层的光。
可选的,所述反射型显示面板还包括:辅助基板,每个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和平坦层,
所述辅助基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光密介质层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一侧,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相连接;
所述平坦层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层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一侧,所述平坦层包括: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位于所述平坦层的边缘,所述非镂空区域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以及所述镂空区域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上设置有所述凹槽的区域与所述平坦层中的所述镂空区域相对应;
所述光密介质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半球结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反射型显示面板,
所述反射型显示面板为第一方面所述的反射型显示面板;
或者,所述反射型显示面板为第二方面所述的反射型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发射型显示面板中,当疏水绝缘层的特性为疏水特性(也即亲油特性)时,油水混合物中的黑色的油会在疏水绝缘层的吸附作用下,将疏水绝缘层完全覆盖,并将射向油水混合物中的光线全部吸收,使得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且由于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互不相容,油能够连续的覆盖在第一疏水绝缘层上,因此,在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从盖板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线会被油水混合物全部吸收,防止了在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的漏光。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2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10,如图1-1所示,该反射型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衬底基板101和盖板102。衬底基板101和盖板10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显示单元103。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仅示出了衬底基板101和盖板102之间设置的两个显示单元103的情况,实际应用中,衬底基板101和盖板之间设置的显示单元103的个数还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的其他整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的,每个显示单元103可以包括:光密介质层1031、第一透明电极层1032、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以及光疏介质层1035。
其中,光密介质层1031、第一透明电极层1032和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依次设置在盖板102上,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设置在衬底基板101上,光疏介质层1035设置在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之间。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能够在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光疏介质层1035为由水X与黑色的油Y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光密介质层1031的折射率大于光疏介质层1035的折射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疏水绝缘层位于目标电场外时,水与疏水绝缘层的接触角较大,黑色的油与疏水绝缘层的接触角较小,黑色的油能够大面积的与疏水绝缘层接触,而水无法与疏水绝缘层大面积接触,此时疏水绝缘层的特性为疏水特性;在疏水绝缘层位于目标电场内时,疏水绝缘层的表面张力在目标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水与疏水绝缘层的接触角变小,而黑色的油与疏水绝缘层的接触角变大,进而使得水能够与疏水绝缘层大面积接触,而黑色的油无法大面积的与疏水绝缘层接触,此时疏水绝缘层的特性为亲水特性。
示例的,透明电极层的材质可以为氧化铟锡(英文: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光密介质层1035的折射率可以为1.5~2.0,疏水绝缘层材质可以为聚四氟乙烯。
如图1-1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层1032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之间未形成目标电场时,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的特性为疏水特性,光疏介质层1035中的黑色的油Y在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的吸附下,铺满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而水X被排挤而无法与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接触。从光密介质层1031射向光疏介质层1035的光,被光疏介质层1035中的黑色的油Y吸收,显示单元103呈暗态显示。
如图1-2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层1032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上施加有电压,使得第一透明电极层1032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之间形成有目标电场时,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的特性为亲水特性,此时,水X与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大面积接触,而黑色的油Y被排挤在角落。从光密介质层1031射向光疏介质层1035的光在光疏介质层1035中水X的表面发生全反射,显示单元103呈亮态显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显示面板中,当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由于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互不相容,油能够连续的覆盖在第一疏水绝缘层上,从盖板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线会被油水混合物中黑色的油全部吸收,因此,防止了在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的漏光。
可选的,图1-1中衬底基板101和盖板102之间设置的至少一个显示单元可以阵列排布,任意两个相邻的显示单元可以通过挡墙Z隔开。
进一步的,光密介质层1031远离盖板102的一侧可以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半球结构。当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形成有目标电场,且在光线从光密介质层1031射向光疏介质层1035时,由于光密介质层1031靠近光疏介质层1035的表面具有半球结构,因此,大部分光线在光疏介质层1035上的入射角较大,在光疏介质层1035表面能够发生全反射的光线较多,反射型显示面板呈亮态显示时的亮度较高。示例的,在制造该光密介质层1031时,可以首先在盖板102上形成光密材质层,然后采用纳米压印工艺对该光密材质层进行处理,得到表面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半球结构的光密介质层1035。
可选的,图1-1中的每个显示单元103还可以包括:反射层1036、薄膜晶体管层1038和平坦层1039。薄膜晶体管层1038、反射层1036和平坦层1039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101靠近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的一侧,且薄膜晶体管层1038与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相连接。
反射层1036可以用于反射从光疏介质层1035射入反射层1036的光。示例的,当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形成有目标电场,且光线从光密介质层1031射向光疏介质层1035时,一部分光线能够满足全反射条件而在光疏介质层1035中水的表面发生全反射,进而被反射出盖板102,使得显示单元103呈亮态显示。而另一部分光线由于在光疏介质层1035朝向光密介质层1031的表面上的入射角较小而不满足全反射条件,这部分光线会通过光疏介质层1035射向反射层1036,此时,反射层1036能够将这部分光线反射出盖板102,从而提高反射型显示面板呈亮态显示时的亮度。
可选的,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在图1-1的基础上,每个显示单元103还可以包括: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
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也能够在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示例的,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可以设置在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光疏介质层1035设置在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和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之间,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凹槽A;在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和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的性质均为疏水特性时,油水混合物中的水X位于凹槽A中,且与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不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1所示,凹槽A可以为位于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边缘的条状凹槽(图2-1示出了该条状凹槽的截面示意图);实际应用中,凹槽A还可以为位于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边缘的环状凹槽,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平坦层1039可以包括: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镂空区域位于平坦层1039的边缘。非镂空区域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以及镂空区域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上设置有凹槽A的区域与平坦层1039中的镂空区域相对应(也即是,凹槽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镂空区域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如图2-1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层1032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之间未形成目标电场时,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和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的特性均为疏水特性,黑色的油Y在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和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的吸附下,大面积的填充在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和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之间,而水X被排挤至凹槽A中。从光密介质层1031射向光疏介质层1035的光被光疏介质层1035中的黑色的油Y吸收,显示单元103呈暗态显示。
如图2-2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层1032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034之间形成有目标电场时,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和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的特性均为亲水特性,水X在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和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的吸附下,大面积的填充在第一疏水绝缘层1033和第二疏水绝缘层1037之间,而油Y被排挤至凹槽中。从光密介质层1031射向光疏介质层1035的光在光疏介质层1035中水的表面发生全反射,显示单元103呈亮态显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显示面板中,当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由于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互不相容,油能够连续的覆盖在第一疏水绝缘层上,从盖板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线会被油水混合物中黑色的油全部吸收,因此,防止了在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的漏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20,如图3-1所示,该反射型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衬底基板201和盖板202。衬底基板201和盖板20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显示单元203。需要说明的是,图3-1中仅示出了衬底基板201和盖板202之间设置的两个显示单元203的情况,实际应用中,衬底基板201和盖板202之间设置的显示单元203的个数还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的其他整数。
示例的,每个显示单元203可以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光疏介质层2032、光密介质层2033、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以及开关结构,该开关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以及设置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任一侧的由水X与黑色的油Y形成的油水混合物2036。
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可以设置在盖板202上,光疏介质层2032、光密介质层2033和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可以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201上,开关结构可以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之间。示例的,图3-1中以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远离盖板202的一侧,且油水混合物2036设置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和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之间为例。示例的,光疏介质层2032可以为空气层,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能够在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光密介质层2033的折射率大于光疏介质层2032的折射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疏水绝缘层位于目标电场外时,水与疏水绝缘层的接触角较大,黑色的油与疏水绝缘层的接触角较小,黑色的油能够大面积的与疏水绝缘层接触,而水无法与疏水绝缘层大面积接触,此时疏水绝缘层的特性为疏水特性;在疏水绝缘层位于目标电场内时,疏水绝缘层的表面张力在目标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水与疏水绝缘层的接触角变小,而黑色的油与疏水绝缘层的接触角变大,进而使得水能够与疏水绝缘层大面积接触,而黑色的油无法大面积的与疏水绝缘层接触,此时疏水绝缘层的特性为亲水特性。
如图3-1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之间未形成目标电场时,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的特性为疏水特性,黑色的油Y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的吸附下,覆盖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上,而水X被排挤而无法与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接触。从盖板202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被黑色的油Y吸收,显示单元203呈暗态显示。
如图3-2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之间形成有目标电场时,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的特性为亲水特性,水X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的吸附下,覆盖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上,而黑色的油Y被排挤在角落。从盖板202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能够穿过油水混合物2036中的水X,到达光密介质层2033,进而在从光密介质层2033射向光疏介质层2032时,在光疏介质层2032上发生全反射,使得显示单元203呈亮态显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显示面板中,当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由于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互不相容,油能够连续的覆盖在第一疏水绝缘层上,从盖板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线会被油水混合物中黑色的油全部吸收,因此,防止了在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的漏光。
可选的,图3-1中衬底基板201和盖板202之间设置的至少一个显示单元可以阵列排布,任意两个相邻的显示单元可以通过挡墙Z隔开。
光密介质层2033远离盖板202的一侧(也即光密介质层2033靠近光疏介质层2032的一侧)可以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半球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光线从光密介质层2033射向光疏介质层2032时,由于光密介质层2033靠近光疏介质层2032的表面具有半球结构,因此,大部分光线在光疏介质层2032上的入射角较大,在光疏介质层2032表面能够发生全反射的光线较多,反射型显示面板呈亮态显示时的亮度较高。
可选的,每个显示单元203还可以包括反射层2037,反射层2037设置在衬底基板201和光疏介质层2032之间,反射层2037可以用于反射从光疏介质层2032射向反射层2037的光。
在实际应用中,当反射型显示面板呈亮态显示,光线从光密介质层2033射向光疏介质层2032时,一部分光线能够满足全反射条件而在光疏介质层2032朝向光密介质层2033的表面发生全反射,进而被反射出盖板202,使得显示单元203呈亮态显示。而另一部分光线由于在光疏介质层2032朝向光密介质层2033的表面上的入射角较小而不满足全反射条件,这部分光线会通过光疏介质层2032射向反射层2037,此时,反射层2037能够将这部分光线反射出盖板202,从而提高反射型显示面板呈亮态显示时的亮度。
可选的,该反射型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辅助基板W,该开关单元还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层2038和平坦层2039。辅助基板W、薄膜晶体管层2038和平坦层2039依次设置在光密介质层2033靠近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的一侧,薄膜晶体管层2038与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相连接。
可选的,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1所示,图3-1中的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侧,油水混合物2036可以设置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和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之间。
如图4-1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之间未形成目标电场时,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的特性为疏水特性,黑色的油Y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的吸附下,覆盖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上,而水X被排挤而无法与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接触。从盖板202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被黑色的油Y吸收,显示单元203呈暗态显示。
如图4-2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之间形成有目标电场时,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的特性为亲水特性,水X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的吸附下,大面积的覆盖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上,而黑色的油Y被排挤在角落。从盖板202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能够穿过油水混合物2036中的水X,到达光密介质层2033,进而在从光密介质层2033射向光疏介质层2032时,在光疏介质层2032上发生全反射,使得显示单元203呈亮态显示。
可选的,图5-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1所示,在图3-1的基础上,开关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
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远离盖板202的一侧,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设置在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侧,油水混合物2036设置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和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之间,且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和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中,一个疏水绝缘层靠近另一个疏水绝缘层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凹槽A。示例的,图5-1中以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靠近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凹槽A为例。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1所示,凹槽A可以为位于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边缘的条状凹槽;实际应用中,凹槽A还可以为位于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边缘的环状凹槽,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也能够在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和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的性质均为疏水特性时,油水混合物2036中的水位于凹槽A中,且与另一个疏水绝缘层(也即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不接触。
可选的,平坦层2039可以包括: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镂空区域位于平坦层2039的边缘,非镂空区域远离薄膜晶体管层203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靠近盖板202的一侧以及平坦层2039的镂空区域靠近盖板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上设置有凹槽A的区域与平坦层2039中的镂空区域相对应。
如图5-1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之间未形成目标电场时,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和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的特性均为疏水特性,黑色的油Y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和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的吸附下,大面积的填充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和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之间,而水X被排挤至凹槽A中。从盖板202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被黑色的油Y吸收,显示单元203呈暗态显示。
如图5-2所示,当第一透明电极层203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2034之间形成有目标电场时,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和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的特性为亲水特性,水X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和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的吸附下,大面积的填充在第一疏水绝缘层2035和第二疏水绝缘层2040之间,而黑色的油Y被排挤在凹槽A中。从盖板202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能够穿过油水混合物2036中的水X,到达光密介质层2033,进而在从光密介质层2033射向光疏介质层2032时,在光疏介质层2032上发生全反射,使得显示单元203呈亮态显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反射型显示面板中,当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由于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互不相容,油能够连续的覆盖在第一疏水绝缘层上,从盖板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线会被油水混合物中黑色的油全部吸收,因此,防止了在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的漏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显示面板,该反射型显示面板可以为如图1-1至图5-2任一所示的反射型显示面板。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当显示装置中的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由于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互不相容,油能够连续的覆盖在第一疏水绝缘层上,从盖板射入反射型显示面板的光线会被油水混合物中黑色的油全部吸收,因此,防止了在反射型显示面板呈暗态显示时的漏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衬底基板和盖板,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显示单元,每个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依次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光密介质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一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光疏介质层;
其中,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能够在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所述光疏介质层为由水与黑色的油形成的油水混合物,所述光密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疏介质层的折射率,且当从所述光密介质层射入所述光疏介质层的光在所述光疏介质层的表面发生全反射时,所述显示单元呈亮态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第二疏水绝缘层,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能够在所述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
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光疏介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凹槽;
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的性质均为疏水特性时,所述油水混合物中的水位于所述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型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反射层,
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从所述光疏介质层射入所述反射层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型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和平坦层,
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反射层之间,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相连接;
所述平坦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平坦层包括: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位于所述平坦层的边缘,所述非镂空区域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以及所述镂空区域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上设置有所述凹槽的区域与所述平坦层中的所述镂空区域相对应;
所述光密介质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半球结构。
5.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衬底基板和盖板,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显示单元,每个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依次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光疏介质层、光密介质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开关结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第一疏水绝缘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任一侧的由水与黑色的油形成的油水混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能够在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所述光密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疏介质层的折射率,且当从所述光密介质层射入所述光疏介质层的光在所述光疏介质层的表面发生全反射时,所述显示单元呈亮态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型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油水混合物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
或者,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油水混合物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型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结构还包括:第二疏水绝缘层,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能够在所述目标电场的作用下由疏水特性转变为亲水特性,
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油水混合物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之间,且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中,一个疏水绝缘层靠近另一个疏水绝缘层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凹槽;
在所述第一疏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的性质均为疏水特性时,所述油水混合物中的水位于所述凹槽中,且与所述另一个疏水绝缘层不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型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反射层,
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光疏介质层之间,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从所述光疏介质层射入所述反射层的光。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的反射型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显示面板还包括:辅助基板,每个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和平坦层,
所述辅助基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光密介质层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一侧,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相连接;
所述平坦层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层靠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一侧,所述平坦层包括:镂空区域和非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位于所述平坦层的边缘,所述非镂空区域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以及所述镂空区域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所述第二疏水绝缘层上设置有所述凹槽的区域与所述平坦层中的所述镂空区域相对应;
所述光密介质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半球结构。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反射型显示面板,
所述反射型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反射型显示面板;
或者,所述反射型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5至9任一所述的反射型显示面板。
CN201710640465.7A 2017-07-31 2017-07-31 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193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0465.7A CN107193122B (zh) 2017-07-31 2017-07-31 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0465.7A CN107193122B (zh) 2017-07-31 2017-07-31 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3122A true CN107193122A (zh) 2017-09-22
CN107193122B CN107193122B (zh) 2020-06-02

Family

ID=59884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40465.7A Active CN107193122B (zh) 2017-07-31 2017-07-31 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9312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1651A (zh) * 2018-12-06 2019-04-16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局部自适应可控浸润性耦合微结构强化沸腾换热方法
CN112099284A (zh) * 2020-09-28 2020-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N115691432A (zh) * 2022-09-16 2023-02-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7431A (zh) * 2011-10-10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US20120281269A1 (en) * 2011-05-05 2012-11-0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we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064181A (zh) * 2012-11-23 2013-04-24 陈明晖 双稳态电润湿显示装置
CN106444206A (zh) * 2016-10-28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式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73308A (zh) * 2017-01-03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81269A1 (en) * 2011-05-05 2012-11-0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we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2707431A (zh) * 2011-10-10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3064181A (zh) * 2012-11-23 2013-04-24 陈明晖 双稳态电润湿显示装置
CN106444206A (zh) * 2016-10-28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式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73308A (zh) * 2017-01-03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1651A (zh) * 2018-12-06 2019-04-16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局部自适应可控浸润性耦合微结构强化沸腾换热方法
CN112099284A (zh) * 2020-09-28 2020-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99284B (zh) * 2020-09-28 2024-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N115691432A (zh) * 2022-09-16 2023-02-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15691432B (zh) * 2022-09-16 2023-09-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3122B (zh) 202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2560A (zh) 一种阵列基板、其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911737B (zh) 一种背光源、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37736U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446029A (zh)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628491B (zh) 防靜電顯示裝置
US20160147111A1 (en) Liquid-Crystal Display
US10564781B2 (en) Touch display scree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e method therefor
US2007000846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7193122A (zh) 反射型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JP7188088B2 (ja) タッチ制御アレイ基板及びタッチ制御表示装置
US20180196545A1 (en) Cell touch screen,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353818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9958713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683385B (zh) 一种反射式曲面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154678A (zh) 一种显示器件
CN105954953A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19132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hereof
CN101059612B (zh) 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面板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TWI653757B (zh) 發光顯示裝置
CN10891958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189205U (zh)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CN108983528A (zh) 像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显示控制方法、显示面板
CN10421618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989863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46482A (zh) 一种彩膜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彩膜基板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