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1436A - 输液港组件 - Google Patents

输液港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71436A
CN115671436A CN202211304947.2A CN202211304947A CN115671436A CN 115671436 A CN115671436 A CN 115671436A CN 202211304947 A CN202211304947 A CN 202211304947A CN 115671436 A CN115671436 A CN 115671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needle
seat
injection seat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49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长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hwa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hwa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hwa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hwa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049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714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71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14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输液港组件,包括输液港和无损伤穿刺针,所述输液港包括港座,所述港座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注射座,且所述注射座与储液腔共轴,所述注射座的下表面向上凹陷,所述无损伤穿刺针包括针管和设置在所述针管一端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储液腔底部与注射座下表面的距离。本方案提高了输液港整体的密封性和抗压性能,同时,确保无损伤穿刺针拔出时不会钩划到注射座产生碎屑,提高了输液港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输液港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港组件。
背景技术
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埋植于人体内的输液给药系统,也叫植入式给药装置,包括与中央静脉的导管,导管末端连接注射座,整体装置完全埋置在体内,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能够迅速稀释药物浓度,避免对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输液港植入后能够让病人的日常生活不受限制,提高生活质量。在实际临床上,需要将穿刺针与输液港配合使用,在需要注射药液时,将穿刺针穿入注射座中,在注射座内形成针道,穿刺针穿过针道将药液输入输液港内的储液腔后,再由导管将药液输入患者身体。
现有的输液港注射座一般由具有一定弹性的硅胶材料制成,注射座与输液港之间通常采用超声焊接或者胶水封口固定,然而,为确保输液港的密封性能,在装配注射座时,一般需要压缩注射座,注射座与港座之间如果装配不够紧密时,输液港的抗压性能较差,注射座容易爆开,安全性能较差。
同时,为方便组合装配,现有技术中,输液港的港座和储液腔通常采用分体式结构组合,再使用超声波焊接或胶水粘接成一体,该方法容易出现港体组合接缝处泄漏,成为输液港临床安全使用的隐患。
穿刺针用于输液给药,与输液港基座配合使用,通过穿刺针和输液港将药液输入患者身体,医治患者疾病。实际临床上,输液港植入人体皮下组织后,因皮肤组织遮挡,无法直视输液港注射座的穿刺区域范围,只能通过手摸触诊感知来穿刺;同时,医护人员通过穿刺针穿过注射座进入储液腔,穿至储液腔底部,针尖触底感知来判断穿刺针穿刺到位。然而,因需防止针尖扎入储液腔底部,因此储液腔底部通常用相对坚硬的材质制成,当针尖触底受阻后,针尖会出现向前卷刃或者向后卷刃,形成前弯钩或后弯钩,当需要更换拔除穿刺针时,若弯钩凸出在针尖外,会对注射座产生切割,钩出落屑,损伤注射座,当遇到各种不同患者体质、植入部位、植入深度,穿刺力度不同等变化,针尖形成的弯钩大小不同,对注射座的损伤程度也不同。注射座损伤后会出现药物外渗、穿刺区域组织溃烂、加速导管和港座出现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
为减小针尖穿入输液港的注射座时产生的落屑,穿刺针的针尖处设置有朝向刃口方向的弯角,穿刺针穿入注射座内后,在注射座内形成针道,为确保注射座的耐压性能,注射座需要达到一定厚度,然而,为提高舒适性,输液港整体厚度不应过高,因此注射座底部与储液腔底部的距离较短,当穿刺针穿入输液港内针尖触底时,穿刺针的弯折段的弯折点通常位于针道内,使弯折段的斜面角度挤压注射座的针道,导致密封耐压性能下降,在高压输注造影剂时,出现沿针道泄漏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液港组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输液港组件,包括输液港和无损伤穿刺针,所述输液港包括港座,所述港座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注射座,且所述注射座与储液腔共轴,所述注射座的下表面向上凹陷,所述无损伤穿刺针包括针管和设置在所述针管一端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储液腔底部与注射座下表面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折弯部的轴线与所述管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12°±2°,所述弯折部的末端设置有针尖,所述针尖包括第一刃面以及自所述第一刃面末端延伸的两个对称的第二刃面,所述第二刃面为凹弧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刃面为斜切面,其倾斜方向与所述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刃面所在平面与所述弯折部的轴线相切,且所述第一刃面所在平面与所述弯折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γ=10°±2°。
优选的,两个第二刃面在末端相交,且两个第二刃面的交界处形成刃尖。
优选的,所述第一刃面的最高点与针管的轴线的距离d1和所述刃尖的最高点与针管的轴线的距离d2之差大于等于所述刃尖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刃尖在纵截面上的刃角β=30°±2°。
优选的,所述注射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弧面,所示注射座的下表面为向上凹陷的凹弧面,所述凹弧面与所述凸弧面共轴。
优选的,所述凸弧面和所述凹弧面的弧度相同,其弧度为0.1rad-0.12 rad。
优选的,所述储液腔为钛合金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港座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注射座的上表面的凸弧面外周设置有一圈环形安装槽,所述港座的外壁顶部弯折嵌入所述环形安装槽内。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注射座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在储液腔顶部形成一段避让空间,同时,无损伤穿刺针的弯折部位置较低,使无损伤穿刺针穿入储液腔触底时,弯折部不会停留在注射座内对针道产生挤压力,提高了输液港的密封性。
2、注射座的上表面设置凸弧面,与下表面的凹弧面相对应,确保注射座的厚度,从而确保了注射座的抗压性能,同时,注射座上表面的凸弧面便于在输液港植入患者体内后通过按压寻找注射位置。
3、港座与储液腔之间通过一体注塑成型,港座与注射座通过压装将港座外壁顶部弯折嵌入注射座的环形安装槽内,与传统的焊接、胶接等固定方式相比,提高了输液港整体的密封性和抗压性能。
4、储液腔由钛合金材料制成,材质轻便坚硬,不易被无损伤穿刺针的针尖刺穿,提高输液港的使用寿命,同时,钛合金材料能够增强X光探测显影效果。
5、针对无损伤穿刺针的针尖在触底后卷边形成的弯钩,无损伤穿刺针的弯折部可以帮助避让针头处的后弯钩,与弯折部相对的刃口方向设置的第一刃面和第二刃面可以帮助避让针头处的前弯钩,确保针头在任意方向形成的弯钩在无损伤穿刺针拔出时都不会钩划到注射座产生碎屑,提高了输液港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输液港的立体图;
图2是输液港组件的剖视图(此时无损伤穿刺针穿入);
图3是现有的输液港组件的剖视图(此时穿刺针穿入);
图4是输液港组件的装配状态示意图(此时港座未压装至环形安装槽内);
图5是无损伤穿刺针与现有穿刺针同时穿入输液港内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无损伤穿刺针针头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8是图5中A部分无损伤穿刺针和现有穿刺针在触底后形成“后弯钩”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是图5中A部分无损伤穿刺针和现有穿刺针在触底后形成“前弯钩”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注射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能够更加清楚、详细地展示,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该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同时声明,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本方案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对重要性的排序,或者隐含指明所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揭示了,输液港组件,如图1、图2所示,包括输液港和无损伤穿刺针4,所述输液港包括港座1,所述港座1内设置有储液腔2,所述储液腔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注射座3,且所述注射座3与储液腔2共轴,所述注射座3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在储液腔2顶部形成一段避让空间,所述无损伤穿刺针4包括针管和设置在所述针管一端的弯折部401,所述弯折部401的高度小于所述储液腔2底部与注射座3下表面的距离,当无损伤穿刺针4的针头触碰到储液腔2的底部时,所述弯折部401完全插入储液腔2底部与注射座3下表面之间的空间,无损伤穿刺针4的针管在针道内,不会对针道内壁形成额外的挤压,确保密封性。
如图3所示,为现有的输液港组件,输液港内的注射座的下表面向下凸出,此时穿刺针40的弯折部高度高于储液腔底部与注射座下表面的距离,因此当穿刺针40完全穿入输液港内时,其弯折部停留在注射座内,如图5、图6所示,图中左边为本发明中的无损伤穿刺针4,右边为现有的穿刺针40,均穿入本发明中的输液港内,图6中,a为无损伤穿刺针4的弯折部401到储液腔2底部的距离,b为注射座3下表面到储液腔2底部的距离,c为现有的穿刺针40的弯折部到储液腔2底部的距离,其中,c>b>a,无损伤穿刺针4和现有的穿刺针40穿过注射座后分别在注射座内形成针道,现有的穿刺针40的弯折部停留在针道内,其刃口顶部向外凸出的部分对针道形成挤压(间图中箭头示意),导致密封耐压性能下降,在高压输注时,容易出现沿针道泄漏问题;而本发明中无损伤穿刺针4的弯折部401的高度小于所述储液腔2底部与注射座3下表面的距离,因此无损伤穿刺针4的弯折部401完全插入储液腔2底部与注射座3下表面之间的空间,在注射时不会挤压针道,密封性能高。
如图7所示,所述折弯部的轴线与所述管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12°±2°,所述弯折部401的末端设置有针尖,所述针尖包括第一刃面402以及自所述第一刃面402末端延伸的两个对称的第二刃面403,所述第二刃面403为凹弧形,所述第二刃面403同时向针尖内部方向凹陷,使针尖尖端向内收窄,且两个第二刃面403在末端相交,在两个第二刃面403的交界处形成刃尖404,使针尖尖部更加锋利,便于无损伤穿刺针4快速穿入注射座3内。
所述第一刃面402为斜切面,其倾斜方向与所述弯折部401的弯折方向相反,在针尖的刃口方向减弱弯折部401的弯折角度,所述第一刃面402所在平面与所述弯折部401的轴线相切,且所述第一刃面402所在平面与所述弯折部40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γ=10°±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刃面403的顶点与所述第一刃面402所在平面与所述弯折部401的轴线的相切处在同一高度。
如图7、图9所示,所述第一刃面的最高点406与针管的轴线的距离d1和所述刃尖404的最高点与针管的轴线的距离d2之差大于等于所述刃尖404的高度,在无损伤穿刺针4拔出输液港时,第一刃面402所在方向在针道内向外凸出的最高点为第一刃面的最高点406,当刃尖404触底朝第一刃面402所在方向弯折时,由于第一刃面的最高点406与针管的轴线的距离d1和所述刃尖404的最高点与针管的轴线的距离d2之差大于等于所述刃尖404的高度,而刃尖404弯折的最大长度为刃尖404的高度,因此当刃尖404触底并向刃口方向弯折形成“前弯钩”时,刃尖404弯折所形成的弯钩长度不会超出第一刃面的最高点406,无损伤穿刺针4在拔出时,弯钩接触不到针道的内壁,不会形成落屑,而如图9所示,位于右侧的现有的穿刺针40,当其针尖触底形成“前弯钩”时,“前弯钩”凸出,并在穿刺针40拔出注射座3时,“前弯钩”会剐蹭到针道内壁,产生碎屑。
如图8所示,无损伤穿刺针4的弯折部401的弯折点405与针管的轴线的距离也大于等于所述刃尖404的高度,当刃尖404触底朝弯折点405所在方向弯折时,向刃口反方向弯折的“后弯钩”也不会超出弯折点405,因此当刃尖404触底朝弯折点405所在方向弯折时,无损伤穿刺针4在拔出时“后弯钩”也接触不到针道的内壁,不会形成落屑;同样的,当现有的穿刺针40的弯折部的弯折距离大于“后弯钩”的凸出长度时,穿刺针40在拔出时“后弯钩”也接触不到针道的内壁,不会形成落屑。
如图7所示,所述刃尖404在纵截面上的刃角β=30°±2°,刃尖404在纵截面上的刃角大小代表刃尖404的厚度,当刃尖404在纵截面上的刃角过小时,刃尖404整体厚度较薄,刃尖404长度较长,在刃尖404触底时容易弯折,形成弯钩,同时弯钩的长度较长,容易接触到针道内壁形成落屑;当刃尖404在纵截面上的刃角过大时,刃尖404征地厚度较厚,刃尖404处较钝,不够锋利,不利于穿刺,当刃尖404在纵截面上的刃角β=30°±2°时,刃尖404在触底时不易形成弯钩,同时能够保证刃尖404处较为锋利,便于穿刺切割。
如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弧面301,所示注射座3的下表面为向上凹陷的凹弧面302,所述凹弧面302与所述凸弧面301共轴。
所述凸弧面301的凸起弧度和所述凹弧面302的凹陷弧度相同,其弧度为0.1rad-0.12 rad,当凸弧面301的凸起弧度和凹弧面302的凹陷弧度较大时,凸弧面301的凸起高度较高,使输液港的整体高度增加,降低了输液港植入的舒适性;当凸弧面301的凸起弧度和凹弧面302的凹陷弧度较小时,凹弧面302的上凹高度较低,在储液腔2顶部形成的避让空间的高度较低,不能对弯折部401位置相对较高的无损伤穿刺针4进行避让。
所述储液腔2为钛合金储液腔2,钛合金具有质地轻便、硬度较高的特点,可以防止无损伤穿刺针4在穿入储液腔2和储液腔2底部接触时,因穿刺力度过大而破环储液腔2,造成储液腔2内药液泄漏,钛合金材料还能够增强X光探测显影效果,同时,所述储液腔2与所述港座1一体注塑成型,相对于拼接结构,一体注塑成型的输液港结构的抗压性能、防漏液性能较高,安全性能好,所述储液腔2为顶部开口的圆槽型,所述储液腔2的开口处的外缘向所述储液腔2外周弯曲,在港座1的注塑过程中,所述储液腔2外周弯曲的部分伸入所述港座1内部,进一步增加储液腔2与港座1之间装配的紧密性和牢固性。
如图2、图4、图10所示,所述注射座3上表面的凸弧面301的外周共轴设置有一圈环形安装槽303,所述环形安装槽303外周共轴设置有一圈凸出的限位部304,所述限位部304的高度低于所述凸弧面301的高度,所述港座1的外壁顶部弯折嵌入所述环形安装槽303内,具体地,所述港座1与储液腔2注塑完成后,装配注射座3之前,所述港座1顶部的开口直径与注射座3整体直径相当,在注射座3放入港座1内且注射座3底部与所述定位块抵接后,所述港座1在所述注射座3的外周还设置一段高于所述注射座3的外壁,在确定注射座3位置后,将这一段高于注射座3的外壁弯折压装并嵌入注射座3上表面的环形安装槽303内,在压装完成后,所述外壁的弯折处包裹在所述限位部304的外周,使所述港座1与所述注射座3紧密配合,提高输液港的密封性和抗压性。
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输液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港和无损伤穿刺针,所述输液港包括港座,所述港座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注射座,且所述注射座与储液腔共轴,所述注射座的下表面向上凹陷,所述无损伤穿刺针包括针管和设置在所述针管一端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储液腔底部与注射座下表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的轴线与所述管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12°±2°,所述弯折部的末端设置有针尖,所述针尖包括第一刃面以及自所述第一刃面末端延伸的两个对称的第二刃面,所述第二刃面为凹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刃面为斜切面,其倾斜方向与所述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刃面所在平面与所述弯折部的轴线相切,且所述第一刃面所在平面与所述弯折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γ=1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港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刃面在末端相交,且两个第二刃面的交界处形成刃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刃面的最高点与针管的轴线的距离d1和所述刃尖的最高点与针管的轴线的距离d2之差大于等于所述刃尖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尖在纵截面上的刃角β=3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弧面,所示注射座的下表面为向上凹陷的凹弧面,所述凹弧面与所述凸弧面共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弧面和所述凹弧面的弧度相同,弧度为:0.1rad-0.12 rad。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为钛合金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港座一体注塑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座的上表面的凸弧面外周设置有一圈环形安装槽,所述港座的外壁顶部弯折嵌入所述环形安装槽内。
CN202211304947.2A 2022-10-24 2022-10-24 输液港组件 Pending CN1156714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4947.2A CN115671436A (zh) 2022-10-24 2022-10-24 输液港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4947.2A CN115671436A (zh) 2022-10-24 2022-10-24 输液港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1436A true CN115671436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98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4947.2A Pending CN115671436A (zh) 2022-10-24 2022-10-24 输液港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714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1189B2 (en) Short-bevel non-coring needle
JP3310270B1 (ja) 医療用注射針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889529A (en) Needle
US77132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livering local anesthesia
EP1399211B1 (en) Catheter having a low drag septum
WO2004054643A1 (ja) 医療用針体および導液具
JPWO2016117164A1 (ja) 注射針組立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皮膚上層部への薬液注入用注射器
CN211862913U (zh) 一种可视化穿刺装置
CN115671436A (zh) 输液港组件
JP2019198552A (ja) 留置針装置
CN210992268U (zh) 一种输液港用穿刺针针头及其制成的输液港用穿刺针
JP4153736B2 (ja) 注射針
CN219271762U (zh) 安全型输液港
JP2008200528A (ja) 注射針
CN219271775U (zh) 输液港用无损伤针及输液港组件
JP2002336355A (ja) 注射器針
CN209316695U (zh) 一种定向穿刺的输液针
CN213698354U (zh) 一种不易断针的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
CN216566248U (zh) 新型中心静脉穿刺针
CN216629331U (zh) 一种留置针
CN109260547B (zh) 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
CN217409435U (zh) 一种经皮腋静脉输液用港座
CN215231398U (zh) 一种输送套管
CN201642045U (zh) 双头倒角防堵塞笔杆式采血针
CN214318052U (zh) 一种病灶穿刺抽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