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7174A - 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7174A
CN115657174A CN202211326591.2A CN202211326591A CN115657174A CN 115657174 A CN115657174 A CN 115657174A CN 202211326591 A CN202211326591 A CN 202211326591A CN 115657174 A CN115657174 A CN 115657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lens
sensor
light
n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265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庆磊
黄凯
李宁
李梦婷
李培
丁昶杰
杨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ver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ver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ver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ver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265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71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7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7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属于光学技术领域。该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包括镜筒、消光件、镜头和传感器。本发明在镜头和传感器之间设计消光件,可弥补在镜头前和镜头内部添加消光件时无法消除镜头和传感器之间内壁杂散光的不足;在安装部上通过其他光阑的共同作用将从镜头发射至镜筒内壁位于该两个光阑之间的部分的光线传递至传感器靶面外侧或者对该光线进行止挡,可有效应对镜头对焦变化带来的杂散光变化问题,无论镜头处于何种位置,消光件均能有效减弱杂散光;消光件设置于设置在镜头和传感器之间,不会像在镜头前方加消光结构那样增加成像系统轴向的长度,可以使系统更加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成像系统或探测系统常受到杂散光或干扰光的影响,使得成像质量和探测精度降低。降低光路结构件本体内壁表面反射率如使用消光漆是减弱杂散光常用的手段。
中国专利CN201921396233.2和CN202020470536.0均采用了黑色吸光材料层如黑色植绒来减弱杂散光,中国专利CN202021304212.6则采用金属材料表面发黑降低零件内壁反射率,也可通过给结构件内壁表面增加微结构或螺牙等令杂散光反射次数增加使其强度减弱,例如中国专利CN200580041871.7为光路结构件内壁均匀布置微小凹陷和台阶,而中国专利CN201910169009.8则将结构件表面做成类蜂窝状的微结构使杂散光进入后多次反射散射强度衰减,中国专利CN202021203261.0提供了一种通过内壁细小螺牙减弱杂散光的方法。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点:发黑只适用于金属部件,且在光筒结构包含光程较长时金属发黑件内部的杂散光消减程度有限。消光漆可用于多种材料表面并且效果较好,但其增加了产品表面处理步骤,且成本较高。采用内壁黑色植绒消光效果相对最好,但其植绒长期使用后易脱落,微小毛丝极易吸附于透镜、滤光片或图像传感器等重要光学器件表面,导致成像画面出现黑点或暗斑,影响产品正常使用。而对结构件内壁增设微结构和螺纹都会极大升高制造模具或零件本体的成本。
在光路中增加结构件,如设置只允许有效光线通过的通光孔和阻拦杂散光的挡片即光阑也可有效减小杂散光的影响,传统单反镜头在镜片间的可变光圈即可做到减弱部分杂散光的效果,其可视为单层光阑,中国专利CN201110139575.8在镜头入瞳和出瞳处分别添加了一道光阑用于减弱杂散光,中国专利CN201811463473.X和中国专利CN201711436174.2都采用在镜头入瞳前增加多组光阑的形式减弱杂散光,中国专利CN201810226593.1在入瞳前设置了多组光阑外,在透镜组的镜片间也设置了多组光阑。上述专利存在如下缺点:在结构紧凑型或便携光学设备内,出瞳后的光路空间一般较为狭窄,此部分的结构件内壁也易产生反射和散射对光学系统产生影响,而在入瞳前、镜片间或紧靠出瞳的位置添加光阑无法减弱此部分杂散光,另外,当成像光学系统的镜头有较长的工作距离从而需要与图像传感器相对运动即进行对焦时,产生杂散光的光线会随运动产生变化,若镜片组可变焦,则产生杂散光的光线在变焦时变化更大,故设于固定位置的多组光阑可能无法满足各个位置减弱杂散光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包括镜筒、消光件、分别设置于镜筒内侧两端部的镜头和传感器,所述镜筒包括安装部、设置于安装部上的远物端、连接于远物端且可防止未穿过镜头的光线进入其中的调节部,所述镜头可在调节部内侧前后移动,所述调节部的内径大于安装部位于远物端处的内径,所述消光件包括贴合连接于镜头靠近于传感器的一侧面且抵接于安装部内壁的第一光阑、在安装部内壁沿着从镜头至传感器的方向依次向后设有第二光阑~第N光阑;所述第二光阑~第N光阑分别根据前一个光阑的位置安装于镜筒内预设位置处,任意相邻的两个光阑的共同作用将从镜头发射至镜筒内壁位于该两个光阑之间的部分的光线传递至传感器靶面外侧或者对该光线进行止挡。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包括连接于远物端的第一挡光板、设置于内侧的近物端、设置于入射开口处的第二挡光板,所述第一光阑~第N光阑的轴线、镜头的轴线、传感器的轴线、电路板的轴线均和镜筒的轴线重合;在镜头靠近远物端设置时,所述远物端、传感器底端的连线和第一光阑的上部的底端、传感器顶端的连线相交于第一交点,所述第二光阑的上部的底端与第一交点相交,N代表3、4、5…,第N光阑满足:所述第一光阑的下部的顶端和第N-1光阑的上部的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与安装部内壁相交于第N-2反射交点,所述传感器底端、第N-2反射交点的连线和第一光阑的上部的底端、传感器顶端的连线相交于第N-1交点,该光阑的上部的底端与第N-1交点相交;当N为最后一个光阑时,所述第N光阑的上部的底端和所述第一光阑的下部的顶端的连线的延长线和安装部内壁没有交点;在镜头从靠近远物端的位置运动至近物端的过程中,所述远物端与传感器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与调节部相交于调节反射交点,所述第一光阑的下部的顶端、第一光阑的上部的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和调节部的交点均在调节反射交点和远物端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传感器远离镜头的一侧面的电路板,所述消光件还包括靠近于传感器设置、用以防止光照射到电路板上的止挡光阑,所述止挡光阑的轴线和镜筒的轴线重合,所述止挡光阑的上部至多底端和第一光阑的上部的底端、传感器顶端的连线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阑~第N光阑以及止挡光阑的厚度a均为0.1mm<a<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阑~第N光阑的上部的边缘、第一光阑~第N光阑的下部的边缘均包括朝着镜头方向设置的第一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光阑的上部的边缘、止挡光阑的下部的边缘均包括朝着传感器方向设置的第二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的内径从与调节部连接的一端至靠近于传感器的另一端依次变小或者依次变大或者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消光件还包括设置于镜筒内壁的第一消光漆层或者粘接于镜筒内壁的第一消光膜。
进一步地,所述消光件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光阑~第N光阑以及止挡光阑外周的第二消光漆层或者分别粘接于第一光阑~第N光阑以及止挡光阑外周的第二消光膜。
本发明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镜头和传感器之间设计消光件,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光阑的共同作用将从镜头发射至镜筒内壁位于该两个光阑之间的部分的光线传递至传感器靶面外侧或者对该光线进行止挡,可弥补在镜头前和镜头内部添加消光件时无法消除镜头和传感器之间内壁杂散光的不足;调节部防止未穿过镜头的光线进入其中,调节镜头在调节部内的位置,防止透过透镜的光线进入调节部后反射至传感器上,在安装部上通过其他光阑的共同作用将从镜头发射至镜筒内壁位于该两个光阑之间的部分的光线传递至传感器靶面外侧或者对该光线进行止挡,可有效应对镜头对焦变化带来的杂散光变化问题,无论镜头处于何种位置,消光件均能有效减弱杂散光;消光件设置于设置在镜头和传感器之间,不会像在镜头前方加消光结构那样增加成像系统轴向的长度,可以使系统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中安装部的内径保持不变且未进行调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中安装部的内径保持不变且调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中安装部的内径逐渐变小且未进行调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镜头,20-第一光阑,21-第二光阑,22-第三光阑22,23-止挡光阑,30-镜筒,31-传感器,32-电路板,41-调节部,42-第一挡光板,43-第二挡光板,44-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包括镜筒30、消光件、分别设置于镜筒30内侧两端部的镜头10和传感器31,镜筒30包括安装部44、设置于安装部44上的远物端、连接于远物端且可防止未穿过镜头10的光线进入其中的调节部41,镜头10可随着调节部41伸缩而沿着相应方向移动,调节部41的内径大于安装部44位于远物端处的内径,消光件包括贴合连接于镜头10靠近于传感器31的一侧面且抵接于安装部44内壁的第一光阑20、在安装部44内壁沿着从镜头10至传感器31的方向依次向后设有第二光阑21~第N光阑;第二光阑21~第N光阑分别根据前一个光阑的位置安装于镜筒30内预设位置处,任意相邻的两个光阑的共同作用将从镜头10发射至镜筒30内壁位于该两个光阑之间的部分的光线传递至传感器31靶面外侧或者对该光线进行止挡。
具体的,传感器31端部位于传感器31靶面外侧,通过利用传感器31端部作为基准点,方便在镜筒30内侧设置各个光阑。在未对镜头10调焦时,根据前一个光阑的位置以及光的反射原理依次将第二光阑21~第N光阑的位置确定,并分别将每个光阑安装于镜筒30内对应的预设位置处,镜头10发射光线至镜筒30内壁上位于相邻两个光阑之间的部分,镜筒30内壁对该光线进行反射,该两个光阑可以将该发射光线传递至传感器31端部或者将该反射光线进行止挡,可弥补在镜头10前和镜头10内部添加消光件时无法消除镜头10和传感器31之间内壁杂散光的不足;在对镜头10调焦后,此时在调节部41内侧没有未穿过镜头10的光线进入其中,镜头10伸长一段长度,使得穿过镜头10后发射的光线进入调节部41内侧时调节部41对该光线进行止挡,则无法反射至传感器31上,可有效应对镜头10对焦变化带来的杂散光变化问题,无论镜头10处于何种位置,消光件均能有效减弱杂散光。
调节部41包括连接于远物端的第一挡光板42、设置于内侧的近物端、设置于入射开口处的第二挡光板43,第一光阑20~第N光阑的轴线、镜头10的轴线、传感器31的轴线、电路板32的轴线均和镜筒30的轴线重合;在镜头10靠近远物端设置时,远物端、传感器31底端的连线和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传感器31顶端的连线相交于第一交点,第二光阑21的上部的底端与第一交点相交,N代表3、4、5…,第N光阑满足:所述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和第N-1光阑的上部的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与安装部(44)内壁相交于第N-2反射交点,所述传感器(31)底端、第N-2反射交点的连线和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传感器(31)顶端的连线相交于第N-1交点,该光阑的上部的底端与第N-1交点相交;当N为最后一个光阑时,所述第N光阑的上部的底端和所述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的连线的延长线和安装部(44)内壁没有交点;在镜头(10)从靠近远物端的位置运动至近物端的过程中,所述远物端与传感器(31)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与调节部(41)相交于调节反射交点,所述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和调节部(41)的交点均在调节反射交点和远物端之间。
具体的,镜筒30、镜头10、传感器31、电路板32、各个光阑均为轴对称物体,镜头10、传感器31、电路板32、各个光阑均设置于镜筒30内侧。镜头10、传感器31、电路板32、各个光阑的轴线和镜筒30的轴线重合,各个光阑的通光孔的轴线和镜头10的轴线重合,镜头10的轴线可以作为光轴,在光轴的两侧设有成像光束分布空间,镜筒30内壁及各个光阑上非通光孔的部分均应在成像光束分布空间外侧,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和传感器31顶端的连线可以为成像光束分布空间的上限线,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和传感器31底端的连线可以为成像光束分布空间的下限线。第一光阑20紧贴于镜头10一侧面设置,第一光阑20连接于镜头10,则可以随着镜头10运动而运动,第一光阑20抵接于安装部44内壁,在镜头10未进行调焦时,第一光阑20抵接于安装部44上的远物端,则可以防止光从调节部41照射至安装部44上位于远物端和第二光阑21之间的部分。第一光阑20~第N光阑均沿着镜筒30的轴线的垂直线的方向设置,在镜筒30的轴线为水平设置时,第一光阑20~第N光阑均为竖直设置。
具体的,在镜头10靠近于远物端设置时,即镜头10处于无穷远成像位置。远物端、传感器31底端的连线和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传感器31顶端的连线相交于第一交点,根据第一交点即可以确定第二光阑21的上部的底端的位置,即可以确定第二光阑21的通光孔的大小,将第二光阑21固定连接于安装部44内壁,则可以确定第二光阑21的大小和第二光阑21在镜筒30内的位置,第一光阑20远离镜头10的一侧面抵接于远物端,远物端、传感器31底端的连线即为位于安装部44位于第一光阑20、第二光阑21之间部分唯一一条对传感器31的反射光线,而此时穿过镜头10的光线根本无法照射至位于安装部44位于第一光阑20、第二光阑21之间部分,所以没有入射光线,则不存在该反射光线;第二光阑21至第N光阑均设置于安装部44内壁,第二光阑21至第N光阑均抵接于安装部44,则光线只能分别从第二光阑21至第N光阑的通光孔中穿过;从第三光阑22至第N光阑作为依次向后的方向,则第二光阑21为第三光阑22的前一个光阑,第N-1光阑为第N光阑的前一个光阑,安装部44上位于任意相邻两个光阑之间的部分,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和第N-1光阑的上部的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与安装部44内壁相交于第N-2反射交点,从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和第N-2反射交点的连线即为入射光线,传感器31底端、第一反射交点的连线即为反射光线,传感器31底端、第一反射交点的连线和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传感器31顶端的连线相交于第N-1交点,根据第N-1交点可以确定第N光阑的上部的底端的位置,即可确定第N光阑的通光孔的大小,将第N光阑固定连接于安装部44内壁,则可以确定第N光阑的大小和第N光阑在镜筒30内的位置,根据从第三光阑22至第N光阑的先后顺序依次确定每个光阑的大小和每个光阑在镜筒30内的位置。在安装部44上位于从第二光阑21至第N光阑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光阑的部分中只有一条从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发射至安装部44上的反射点的入射光线和一条从反射点至传感器31底端的反射光线,由于反射光线只能反射至传感器31底端,则不会对传感器31造成干扰。第N光阑的上部的底端和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的连线的延长线即为穿过第N光阑的入射光线,而该延长线与安装部44内壁没有交点,则表示该入射光线无法照射到安装部44内壁,则镜筒30内壁无法将光线反射至传感器31上,则镜筒30不会给传感器31反射干扰光。
具体的,镜筒30的远物端相比于镜筒30的近物端距离物体更远,对镜头10进行调焦时镜筒30的调节部41的长度可以变化,调节部41最短时镜头10设置在靠近于远物端的位置,在调节部41伸长时镜头10从靠近于远物端的位置运动至近物端的位置,镜头10从靠近于远物端的位置运动至近物端的过程中,镜头10朝着远离第二光阑21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光阑20连接于镜头10,则第一光阑20会随着镜头10运动而运动。第二挡光板43可以对未穿过镜头10的光线进行止挡,避免外界光线未穿过镜头10后照射至调节部41内壁,再反射至传感器31上而给传感器31造成干扰,所以在调节部41内壁上只会存在从镜头10中穿过的光线。调节部41的内径保持不变,调节部41的内径大于安装部44的最大内径,由于第一挡光板42一端连接于安装部44的远物端,则第一挡光板42凸出设置于安装部44的外侧,在镜头10调焦至近物端时调节部41伸长最大的长度,远物端与传感器31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与调节部41相交于调节反射交点,调节镜头10的调焦长度使得外界光线穿过镜头10并经过第一光阑20后进入调节部41上的交点在调节反射交点和远物端之间,则该光线照射到调节部41后会被反射至第一挡光板42,第一挡光板42对该光线进行止挡,则无法反射至传感器31上;在对镜头10调焦的过程中,即将镜头10从远物端运动至近物端的过程中,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和调节部41的交点均在调节反射交点和远物端之间,使得外界光线穿过镜头10并经过第一光阑20后进入调节部41的焦点均在调节反射交点和远物端之间,则该光线照射到调节部41后会被反射至第一挡光板42,第一挡光板42对该光线进行止挡,则无法反射至传感器31上。在镜头10调焦后,由于第一光阑20向前移动了,则从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和后续任意一个光阑的上部的底端的连线与水平轴线之间角度变小了,则该连线延长至交接于镜筒30内壁的交点均位于未调焦时的交点的后方,则此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镜筒30上没有交点,镜头10内壁会将此时的入射光线反射至该光阑后方相邻的另一个光阑上,则无法反射至传感器31上,如果该光阑为第三光阑~第N光阑中的最后一个光阑,则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和该光阑的上部的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与镜筒30内壁距离更加远,更加不会传递至镜筒30内壁上。
还包括设置于传感器31远离镜头10的一侧面的电路板32,消光件还可以包括靠近于传感器31设置、用以防止从光照射到电路板32上的止挡光阑23,止挡光阑23的轴线和镜筒30的轴线重合,止挡光阑23的上部至多底端和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传感器31顶端的连线相交。
具体的,当N为最后一个光阑时,由于从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穿过的光线经过第N光阑后,无法照射到镜筒30内壁,但是会照射到电路板32上,电路板32可以将光线反射至传感器31上,所以通过止挡光阑23防止这部分的光线反射至传感器31上。
第一光阑20~第N光阑以及止挡光阑23的厚度a均可以为0.1mm<a<10mm。
第一光阑20~第N光阑的上部的边缘、第一光阑20~第N光阑的下部的边缘均可以包括朝着镜头10方向设置的第一倒角。
止挡光阑23的上部的边缘、止挡光阑23的下部的边缘均可以包括朝着传感器31方向设置的第二倒角。
安装部44的内径可以从与调节部41连接的一端至靠近于传感器31的另一端依次变小或者依次变大或者保持不变。
消光件还可以包括设置于镜筒30内壁的第一消光漆层或者粘接于镜筒30内壁的第一消光膜。
消光件还可以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光阑20~第N光阑以及止挡光阑23外周的第二消光漆层或者分别粘接于第一光阑20~第N光阑以及止挡光阑23外周的第二消光膜。
调节部41的内径可以从入射开口的一端至与安装部44连接的一端保持不变。
消光件还可以包括设置于镜头10远离第一光阑20一侧、用以给照射入镜头10的光线进行限位的限位光阑,限位光阑的轴线和镜筒30的轴线重合。
具体的,第一光阑20设置于紧挨镜头10后表面,且在对焦时跟随镜头10一起移动。镜筒30的安装部44的内径可沿轴向做变化,可逐渐变小或者恒定不变。以第一光阑20处于无穷远成像位置处为分界点,该分界点到第一光阑20处于近端成像位置处所对应的镜筒30内径大于分界点处的镜筒30内径。多个光阑,其通光孔径可沿轴向变化,在安装部44的内径保持不变时从第二光阑21至第N光阑的各个光阑的通光孔径可逐渐变小,在安装部44的内径逐渐变小时从第二光阑21至第N光阑的各个光阑的通光孔径可以保持恒定不变。第二光阑21~第N光阑其沿轴向放置的原则是避免入射至镜筒30内壁上的光在镜面反射下直接入射到传感器31表面。光阑通光孔径值与镜筒30内径值相差越大,消光光阑设置的数量越少,消光效果也会好。在光阑的通光孔径边缘可做倒角,以有效防止杂散光经孔径边缘反射至像面。光阑和镜筒30内壁喷消光漆或贴消光膜等能得到更好地减弱杂散光的效果。在镜头10前方增加多个光阑,两者搭配可实现更好地消光效果。
具体的,如图1,图1中将镜筒30部分、第二光阑21、第三光阑22、止挡光阑23的下部均省略绘制,镜筒30的远物端可以为A点,此时镜头10处于无穷远成像的位置,镜头10与其后方的第一光阑20位置相对固定,第一光阑20的位置与镜头10的出瞳位置重合,通光孔径不小于出瞳直径图中光阑的通光孔径与出瞳直径相同。穿过镜头10中心的虚线为光轴,光轴两侧的点划线为成像光束分布空间,镜筒30内壁及光阑应在点划线外侧。镜筒30沿轴向从点A一直到像面的内径保持不变,从点A延伸到物方的部分内径较大。设置其他光阑的方法如下:从镜筒30上的A点引一条直线到对侧传感器31视场边缘,从直线与点划线的交点处画垂直于镜筒30内壁的线段,此线段即为第二光阑21;从第一光阑20上的与点A相对的另一侧顶点处引一条直线穿过第二光阑21的顶点交镜筒30于点D,从点D再引一条直线到前述传感器31视场边缘,该直线与点划线的交点处画垂直于镜筒30内壁的线段,次线段即为第三光阑22;按照第二步的方法,再次从第一光阑20上的与点A相对的另一侧顶点处引一条直线穿过第三光阑22的顶点,此时发现直线已与镜筒30内壁不相交,故此步骤不设置新的光阑;为了防止光照射至传感器31电路板32,然后反射到传感器31上,在紧挨传感器31的地方设置一个光阑,光阑顶端不能越过点划线。上述光阑设置的原则是,避免进入镜头10的光入射到镜筒30内壁反射后入射至传感器31表面。例如,对于BD之间的镜筒30内壁,不会有光照射到,对于DC之间的镜筒30内壁,虽然有光能直接照射到该区域,但这部分光经镜筒30内壁发射后被设置于点C处的第三光阑22挡住了。第四部单独设置一个光阑是因为传感器31电路板32通常反射率较高,其反射的光再经镜筒30内壁反射对成像也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另外,光阑本身沿轴向也有厚度,光也能经通光孔径内壁反射至传感器31,所以其边缘需倒角,以使光直接照射的面减至最小。倒角方向一般是以光经过倒角面反射后不入射到传感器31上为准,一般来讲,靠近出瞳的倒角面朝向出瞳,靠近传感器31的倒角面朝向传感器31。
具体的,如图2,图2中将镜筒30部分、第二光阑21、第三光阑22、止挡光阑23的下部均省略绘制,镜头10与第一光阑20移动至近端成像位置,此时虽然点A到第一光阑20之间没有设置光阑,但因为这一段镜筒30内径增大,仍没有光经镜筒30内壁反射后入射至传感器31。镜筒30其他位置,也不会将光反射至传感器31,例如在BC这个区域。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区域是D´C,而镜筒30能直接将光反射至传感器31的区域为BD,两个区域没有交集,故没有光能经过镜筒30内壁反射一次后进入传感器31。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点A到第一光阑20之间的这一段镜筒30内壁的直径大小的设置跟镜头10的调焦范围是有关系的,从无穷远成像到近端成像,镜头10的移动距离越大,则镜筒30内径也相应越大,具体尺寸需做辅助线确定,确定的原则是确保没有光能够经镜筒30内壁一次反射后入射至传感器31。
所以,本申请中的减弱杂散光的结构,在镜头10对焦移动范围内,均可防止杂散光直接经过一次反射后入射至传感器31。
具体的,如图 3所示,图3中将镜筒30部分、第二光阑21、第三光阑22、止挡光阑23的下部均省略绘制,此时镜头10处于无穷远成像的位置。镜筒30的安装部44的内径从远物端到像面沿轴向慢慢减小。此时,光阑的设置方法与图1和图2中的相同。不过可以发现,相同的轴向距离,本图中的镜筒30内壁上的光阑数量要多一个。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上端”、“下端”、“底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30)、消光件、分别设置于镜筒(30)内侧两端部的镜头(10)和传感器(31),所述镜筒(30)包括安装部(44)、设置于安装部(44)上的远物端、连接于远物端且可防止未穿过镜头(10)的光线进入其中的调节部(41),所述镜头(10)可在调节部(41)内侧前后移动,所述调节部(41)的内径大于安装部(44)位于远物端处的内径,所述消光件包括贴合连接于镜头(10)靠近于传感器(31)的一侧面且抵接于安装部(44)内壁的第一光阑(20)、在安装部(44)内壁沿着从镜头(10)至传感器(31)的方向依次向后设有第二光阑(21)~第N光阑;所述第二光阑(21)~第N光阑分别根据前一个光阑的位置安装于镜筒(30)内预设位置处,任意相邻的两个光阑的共同作用将从镜头(10)发射至镜筒(30)内壁位于该两个光阑之间的部分的光线传递至传感器(31)靶面外侧或者对该光线进行止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41)包括连接于远物端的第一挡光板(42)、设置于内侧的近物端、设置于入射开口处的第二挡光板(43),所述第一光阑(20)~第N光阑的轴线、镜头(10)的轴线、传感器(31)的轴线、电路板(32)的轴线均和镜筒(30)的轴线重合;在镜头(10)靠近远物端设置时,所述远物端、传感器(31)底端的连线和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传感器(31)顶端的连线相交于第一交点,所述第二光阑(21)的上部的底端与第一交点相交,N代表3、4、5…,第N光阑满足:所述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和第N-1光阑的上部的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与安装部(44)内壁相交于第N-2反射交点,所述传感器(31)底端、第N-2反射交点的连线和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传感器(31)顶端的连线相交于第N-1交点,该光阑的上部的底端与第N-1交点相交;当N为最后一个光阑时,所述第N光阑的上部的底端和所述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的连线的延长线和安装部(44)内壁没有交点;在镜头(10)从靠近远物端的位置运动至近物端的过程中,所述远物端与传感器(31)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与调节部(41)相交于调节反射交点,所述第一光阑(20)的下部的顶端、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的连线的延长线和调节部(41)的交点均在调节反射交点和远物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传感器(31)远离镜头(10)的一侧面的电路板(32),所述消光件还包括靠近于传感器(31)设置、用以防止从光照射到电路板(32)上的止挡光阑(23),所述止挡光阑(23)的轴线和镜筒(30)的轴线重合,所述止挡光阑(23)的上部至多底端和第一光阑(20)的上部的底端、传感器(31)顶端的连线相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阑(20)~第N光阑以及止挡光阑(23)的厚度a均为0.1mm<a<10m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阑(20)~第N光阑的上部的边缘、第一光阑(20)~第N光阑的下部的边缘均包括朝着镜头(10)方向设置的第一倒角。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光阑(23)的上部的边缘、止挡光阑(23)的下部的边缘均包括朝着传感器(31)方向设置的第二倒角。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44)的内径从与调节部(41)连接的一端至靠近于传感器(31)的另一端依次变小或者依次变大或者保持不变。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件还包括设置于镜筒(30)内壁的第一消光漆层或者粘接于镜筒(30)内壁的第一消光膜。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件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光阑(20)~第N光阑以及止挡光阑(23)外周的第二消光漆层或者分别粘接于第一光阑(20)~第N光阑以及止挡光阑(23)外周的第二消光膜。
CN202211326591.2A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 Pending CN1156571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6591.2A CN115657174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6591.2A CN115657174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7174A true CN115657174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3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26591.2A Pending CN115657174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717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1319A (zh) * 2023-10-18 2023-11-24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光源装置及暗场检测系统
CN117590557A (zh) * 2023-08-09 2024-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传导元件、拍摄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90557A (zh) * 2023-08-09 2024-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传导元件、拍摄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7111319A (zh) * 2023-10-18 2023-11-24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光源装置及暗场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57174A (zh) 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
JP4653129B2 (ja) ライトバルブ均等照射装置
KR920003955B1 (ko) X-선 미러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787184B2 (en) Member having antireflection structure
KR20130025137A (ko) 파노라마 촬상 렌즈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노라마 촬상 시스템
US5276552A (en) Light intercepting mask of lens
CN111522186B (zh) 镜头
CN218350530U (zh) 一种减弱杂散光的装置
US11953453B2 (en) X-ray detector device, glass body for shielding optical detector means of a workpiece measuring device, and X-ray tomography workpiece measuring system
CN111266725B (zh) 激光加工装置
JP7541620B2 (ja) 画像化装置を使用して測定位置内の少なくとも1つの測定対象物のシルエット輪郭を記録する方法
CN107764831B (zh) 一种光学平板检测装置
JP2002071318A (ja) コーティングの光学的な層厚さを連続的に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
TWI420230B (zh) 間隔環及使用該間隔環的鏡頭模組
EP2009479A1 (en) A reflective iris
WO2023245545A1 (en) Reflected light ray path imag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said imaging system
WO2023276256A1 (ja) 照明装置
US11112617B2 (en) Luminaire
US7204601B2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taking apparatus
CN113092483A (zh) 一种基于深紫外线光斑照明的倾斜物体成像系统
US9255694B2 (en) Reflector structure of illumination optic system
EP4402443A1 (en)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reducing positional sensitivity of laser beam on photodetecto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4133290A (zh) 光学衰减器
JP2005258049A (ja) 撮像光学系
JPH0199017A (ja) 光学系におけるガウス分布光線の均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