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4639A - 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4639A
CN115654639A CN202211415684.2A CN202211415684A CN115654639A CN 115654639 A CN115654639 A CN 115654639A CN 202211415684 A CN202211415684 A CN 202211415684A CN 115654639 A CN115654639 A CN 115654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exhaust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156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伟强
张亮
陈开东
吴灿炎
钟高峰
刘楚良
陈舒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156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4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4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4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避免排风管内在目标时间凝露量过大导致排风管出口结霜,提高空调排风系统的排气效果,提高空调的排风系统的排风性能,增加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主要用于实现对温度的调节,为用户营造舒适环境,其中,由于空调在长时间工作时会导致室内环境质量降低,一些现有技术中通过空调的排风系统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的方式,通过排气并结合门窗渗透的方式实现室内环境改善的同时实现节能,但是,在排风系统的运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排气出口凝露结霜的现象,导致排气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空调排风系统排气效果不理想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度的问题,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排气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
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露点温度为所述排风系统的排风管内的管壁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包括:
计算所述管壁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二温差值;
基于所述第一温差值和所述第二温差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初始凝露速率。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确定凝露蒸发速率;
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和所述凝露蒸发速率,确定实际凝露速率;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以及所述实际凝露速率,确定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所述当前时间为获取所述凝露温度的时间。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以及所述实际凝露速率,确定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
查找时长和凝露衰减率对应的预设映射表,获取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目标凝露衰减率;
计算所述间隔时长和所述实际凝露速率对应的初始凝露量;
根据所述目标凝露衰减率对所述初始凝露量进行修正,得到预测凝露量。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包括:
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属的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并获取所述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目标映射关系中包括至少一个凝露量和风机运行参数对应的映射关系组;
查找所述目标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测凝露量对应的目标风机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风机运行参数控制所述排风风机运行。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映射关系包括第一目标映射关系和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属的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并获取所述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包括:
将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区间进行匹配,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和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目标预设区间,获取与所述目标预设区间关联的第一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目标映射关系中的所述风机运行参数的参数包括连续运行信息、停止运行信息和周期运行信息;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目标预设区间,则获取与所述目标预设区间关联的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目标映射关系中的风机运行参数包括连续运行信息和停止运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区间中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区间中的最小值。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包括:
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
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室外环境温度,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结霜温度阈值,则获取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排气控制装置,所述空调排气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
本申请中提供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通过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本方案通过在排风系统开启时,根据所述排风系统对应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露点温度,确定当前温度信息对应的初始凝露速率,可以理解的是,排风系统在排出室内空气时,由于空气的流动性会导致凝露有一定的蒸发耗损,故,进一步根据所述室内温度和空调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对所述初始凝露速率进行动态修正,并预测目标时刻的凝露量,实现对排风系统中排风管内的凝露量的预测,并根据预测凝露量调整排风风机的转速,即,控制排风量,避免排风管内在目标时间凝露量过大导致排风管出口结霜,提高空调排风系统的排气效果,提高空调的排风系统的排风性能,增加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中初始凝露速率确定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中预测凝露量确定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中排风风机调整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中采参数获取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排气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排气控制装置,空调排气控制装置设置于空调,空调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于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空调可以是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也可以是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内机的空调系统。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排气控制场景中包括空调100(空调100中集成有空调排气控制装置),空调100中运行空调排气控制对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执行空调排气控制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图1所示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场景中的空调,或者空调中包含的装置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即,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场景中包含的空调数量、空调种类,或者各个空调中包含的装置数量、装置种类不影响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整体实现,均可以算作本发明实施例要求保护技术方案的等效替换或衍生。
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100主要用于: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应用环境,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一种应用场景,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应用场景的限定,其他的应用环境还可以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空调,或者空调网络连接关系,例如图1中仅示出1个空调,可以理解的,该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场景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空调,具体此处不作限定;该空调1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例如,存储空调做功参数等。
此外,本申请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场景中空调100可以设置显示装置,或者空调100中不设置显示装置与外接的显示装置200通讯连接,显示装置200用于输出空调中空调排气控制方法执行的结果。空调100可以访问后台数据库300(后台数据库可以是空调的本地存储器中,后台数据库还可以设置在云端),后台数据库300中保存有空调排气控制相关的信息,例如,后台数据库300中初始图像,或者预先设置的滤波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仅仅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
基于上述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场景,提出了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排气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该空调排气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01-S204:
S201、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其中,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即,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的系统,包括排风风机以及排风管,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排风系统在做功时,所述排风管的一端连通室内,所述排风管的另一端连通室外,所述排风风机转动将室内空调排出室外。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即,排风系统中排风排挤的转速。
其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即,空调做功对应的室内的环境温度,即,所述空调对应的室内机安装的室内的环境温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可以通过与所述空调通信的室内温度传感器进行采集,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可以设于所述排风系统中排风入风口的位置,也可以设于室内其他位置,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设置多个,通过采集不同位置的初始室内环境温度,进行均值计算或标准差计算等方式计算的到比较合理的室内环境温度。
其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即,空调的排风系统的排气出口对应的室外的环境温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可以通过安装在室外的与空调通信的室外传感器采集,所述室外传感器可以设置与所述排风系统中排风出风口的位置,也可以设于室外其他位置,比如室外机上,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设置多个,通过采集不同位置的初始外环境温度,进行均值计算或标准差计算等方式计算的到比较合理的室外环境温度。
其中,所述露点温度,为所述排风系统的排风管内的管壁温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壁管温度可以为所述排风管靠近排风出口位置一端的管壁温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露点温度可以通过安装在排风管内壁的至少一个管壁温度采集传感器采集,若所述管壁温度传感器具有多个,则根据采集的多个管壁进行均值计算或标准差计算等方式计算的到比较合理的露点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露点温度也可以根据采集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的相对湿度计算或查找映射表,得到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的相对湿度对应的露点温度。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所述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运用于空调,空调在接收到排风系统开启的指令时,控制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排风系统开启的指令可以通过采集用户基于遥控器等指令采集设备采集的操作信息生成,也可以在检测到当前时间为预设排气时间时自动生成,具体本申请不做具体的限定。
S202、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
其中,所述初始凝露速率,即,空调在开启排风系统时,当前环境温度(即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和露点温度)下排风产生凝露的理论速率值,可以理解的是,确定所述初始凝露速率的实施方案具体本申请不作具体的限定,比如,包括:
可实现的实施方案一:空调查找凝露速率对应的预设映射表,获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对应的初始凝露温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凝露对应的预设映射表中包括至少一组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露点温度以及初始凝露温度对应的映射关系,可以理解的是,一组映射关系中的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露点温度分别可以对应一个温度范围,比如一组映射关系中的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为环境温度范围23度-25度,室外环境温度为温度范围15度-17度,露点环境温度为温度范围24度-25度。
可实现的实施方案二:空调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输入预设的凝露速率计算公式,得到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对应的初始凝露速率。
S203、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其中,所述目标时间,即未来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时间,比如,采集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和露点温度的时间是下午3点15分,那么所述目标时间可以为下午3点30分。
其中,所述预测凝露量,即,对应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的条件下,空调排风系统在目标时刻会产生凝露总量。
可以理解的是,室内空气在排出过程中由于风速以及室内环境会存在蒸发损耗,且由于排风系统的持续排风,室内湿度值会有多降低,因此,空调在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后,会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具体的,所述预测凝露量的预测方式包括,比如:
可实现的实施方案一:空调在确定所述初始凝露速率后,计算所述目标时间和采集室内环境温度对应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对所述初始凝露速率进行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初始凝露速率,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可实现的实施方案二:将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输入预设的凝露量预测模型,得到所述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S204、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
具体的,空调在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后,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排风风机的调整方式具体本申请不做具体的限定,比如:
可实现的实施方案一,若所述预测凝露量大于预设凝露量,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不小于预设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排风风机转速降低或停机,若预测凝露量大于预设凝露量,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则控制所述排风风机转速停机。
可以实现的实施方案二:将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查找预设映射表,得到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对应的排风风机的风机运行参数,根据所述风机运行参数控制排风风机运行。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中初始凝露速率确定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S301-S302:
S301、计算所述管壁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二温差值。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所述露点温度即为所述排风系统的排风管内的管壁温度,空调在获取到所述管壁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后,计算所述管壁温度和所述室外温度之间的温差,作为第一温差值,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差,作为第二温差值。
S302、基于所述第一温差值和所述第二温差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初始凝露速率。
进一步的,空调在获取所述第一温差值和所述第二温差值后,计算第一温差值和所述第二温差值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初始凝露速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方案中,空调在获取所述第一温差值和所述第二温差值,计算第一温差值和所述第二温差值的比值后,也可以根据所述比值查找预设映射表,获取与所述比值对应的初始凝露速率。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预设映射表中包括至少一组比值和凝露速率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中预测凝露量确定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S401-S403:
S401、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确定凝露蒸发速率。
其中,所述凝露蒸发速率,即,空调排风系统产生凝露后凝露的蒸发速率,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在流动过程中,排出的室内热空气与凝露接触,增加凝露吸热,造成部分凝露蒸发。
具体的,空调在确定所述初始凝露速率后,查找速率、转速和温度对应的预设映射表,获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对应的凝露蒸发速率。
S402、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和所述凝露蒸发速率,确定实际凝露速率。
其中,所述实际凝露速率,即,初始凝露速率除去蒸发凝露速率后的实际凝露的速率,即对应采集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的时间的实际凝露速率。
具体的,空调在确定初始凝露速率和所述凝露蒸发速率后,将所述初始凝露速率减去所述凝露蒸发速率,得到所述实际凝露速率,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实际凝露速率的确定,也可以为获取凝露蒸发速率对应速率修正参数(可以通过查找映射表得到),根据速率修正参数对所述初始凝露速率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凝露速率。
S403、根据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以及所述实际凝露速率,确定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其中,所述当前时间为获取所述凝露温度的时间,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由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为同一时间采集,且所述实际凝露速率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计算得到,即,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当前时间也为所述实际凝露速率对应的时间。
具体的,空调在确定所述实际凝露速率以后,获取计算目标时间和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长间隔,根据所述时长间隔和所述实际凝露速率,确定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具体包括:
(1)计算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
(2)查找时长和凝露衰减率对应的预设映射表,获取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目标凝露衰减率;
(3)计算所述间隔时长和所述实际凝露速率对应的初始凝露量;
(4)根据所述目标凝露衰减率对所述初始凝露量进行修正,得到预测凝露量。
其中,所述目标凝露衰减率,即,凝露在产生过程中,产生的量的衰减率,可以理解的是,当室内长时间排气时,室内环境湿度会降低,导致凝露产生的速率降低。
具体的,空调在计算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后,查找时长和凝露衰减率对应的预设映射表,获取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目标凝露衰减率;并计算所述间隔时长和所述实际凝露速率对应的初始凝露量的乘积,得到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中排风风机调整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S501-S503:
S501、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属的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并获取所述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目标映射关系,即,用于根据预测凝露量查找所述预测凝露量对应的目标风机运行参数的预设映射关系,所述目标映射关系中包括至少一个凝露量和风机运行参数对应的映射关系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风机运行参数可以是,风机的启动周期,停机周期或者风机转速等。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所述目标预设区间包括,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和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所述目标映射关系包括第一目标映射关系和第二目标映射关系。空调将室外环境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和第二预设温度区间进行匹配,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的预设温度区间,即:
(1)将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区间进行匹配,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和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2)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目标预设区间,获取与所述目标预设区间关联的第一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目标映射关系中的所述风机运行参数的参数包括连续运行信息、停止运行信息和周期运行信息;
(3)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目标预设区间,则获取与所述目标预设区间关联的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目标映射关系中的风机运行参数包括连续运行信息和停止运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区间中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区间中的最小值。
即,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属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时,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不算太低,当空调排风系统产生凝露时,排风管的排气出口不太容易产生结霜现象,此时,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去控制排风风机是根据周期运行信息周期运行、根据停机运行信息停机运行还是根据连续运行信息连续运行,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周期运行信息,即排风风机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停机第二预设时长,后运行第一预设时长的运行模式。其中,排风风机的运行转速和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根据不同的预测凝露量对应不同的值,根据第一目标映射关系可以查到。其中所述停机运行信息,即排风风机关闭,该情况对应预测凝露量过大(预测凝露量大于第一目标映射关系中的第一预设凝露量阈值),其中所述连续运行信息,即排风风机降低或者不调整,该情况对应预测凝露量不大(预测凝露量小于第一目标映射关系中的第二预设凝露量阈值),具体的,连续运行信息中的风机转速根据不同的预测凝露量对应不同的值,根据第一目标映射关系可以查到。
进一步的,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属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时,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可能太低,当空调排风系统产生凝露时,排风管的排气出口容易产生结霜现象,此时,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去控制排风风机是根据停机运行信息停机运行还是根据连续运行信息连续运行,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预测凝露量太大则停机运行信息停机,若所述预测凝露量太小则连续运行信息连续运行,具体根据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查找。
S502、查找所述目标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测凝露量对应的目标风机运行参数。
具体的,所述风机运行参数可以是,风机的启动周期,停机周期或者风机转速等。空调在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后,查找所述目标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测凝露量对应的目标风机运行参数。
S503、根据所述目标风机运行参数控制所述排风风机运行。
进一步的,空调根据所述目标风机运行参数控制所述排风风机运行。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中采参数获取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S601-S602:
S601、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
具体的,空调在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并比较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室外环境温度,即,空调是否为制热做功,可以理解的是,当室内环境温度是大于室外环境温度时,比较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结霜温度阈值,比如0度,判断室内排出的空气是否会导致排气出口结霜。
S602、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室外环境温度,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结霜温度阈值,则获取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进一步的,空调比较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室外环境温度后,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室外环境温度,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结霜温度阈值,则说明所述室内排出的空气是否会导致排气出口结霜,则获取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本申请中实施例提供空调排气控制方法,通过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本方案通过在排风系统开启时,根据所述排风系统对应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露点温度,确定当前温度信息对应的初始凝露速率,可以理解的是,排风系统在排出室内空气时,由于空气的流动性会导致凝露有一定的蒸发耗损,故,进一步根据所述室内温度和空调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对所述初始凝露速率进行动态修正,并预测目标时刻的凝露量,实现对排风系统中排风管内的凝露量的预测,并根据预测凝露量调整排风风机的转速,即,控制排风量,避免排风管内在目标时间凝露量过大导致排风管出口结霜,提高空调排风系统的排气效果,提高空调的排风系统的排风性能,增加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为了更好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排风控制方法,在空调排风控制方法基础之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空调排风控制装置,如图7所示,所述空调排风控制装置包括模块701-704:
获取模块701:用于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
预测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控制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
在本申请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露点温度为所述排风系统的排风管内的管壁温度;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具体包括用于:
计算所述管壁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二温差值;
基于所述第一温差值和所述第二温差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初始凝露速率。
在本申请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预测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具体包括用于: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确定凝露蒸发速率;
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和所述凝露蒸发速率,确定实际凝露速率;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以及所述实际凝露速率,确定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所述当前时间为获取所述凝露温度的时间。
在本申请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预测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以及所述实际凝露速率,确定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具体包括用于:
计算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
查找时长和凝露衰减率对应的预设映射表,获取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目标凝露衰减率;
计算所述间隔时长和所述实际凝露速率对应的初始凝露量;
根据所述目标凝露衰减率对所述初始凝露量进行修正,得到预测凝露量。
在本申请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控制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具体包括用于:
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属的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并获取所述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目标映射关系中包括至少一个凝露量和风机运行参数对应的映射关系组;
查找所述目标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测凝露量对应的目标风机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风机运行参数控制所述排风风机运行。
在本申请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目标映射关系包括第一目标映射关系和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控制模块704:用于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属的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并获取所述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具体包括用于:
将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区间进行匹配,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和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目标预设区间,获取与所述目标预设区间关联的第一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目标映射关系中的所述风机运行参数的参数包括连续运行信息、停止运行信息和周期运行信息;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目标预设区间,则获取与所述目标预设区间关联的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目标映射关系中的风机运行参数包括连续运行信息和停止运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区间中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区间中的最小值。
在本申请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目标映射关系包括第一目标映射关系和第二目标映射关系,获取模块701:用于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具体包括用于:
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
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室外环境温度,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结霜温度阈值,则获取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本申请中实施例提供空调排气控制装置,通过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本方案通过在排风系统开启时,根据所述排风系统对应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露点温度,确定当前温度信息对应的初始凝露速率,可以理解的是,排风系统在排出室内空气时,由于空气的流动性会导致凝露有一定的蒸发耗损,故,进一步根据所述室内温度和空调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对所述初始凝露速率进行动态修正,并预测目标时刻的凝露量,实现对排风系统中排风管内的凝露量的预测,并根据预测凝露量调整排风风机的转速,即,控制排风量,避免排风管内在目标时间凝露量过大导致排风管出口结霜,提高空调排风系统的排气效果,提高空调的排风系统的排风性能,增加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空调集成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空调排风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空调排风控制方法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排风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具体来讲:空调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801、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802、电源803和输入单元804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空调结构并不构成对空调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
处理器801是该空调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空调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数据,执行空调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空调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8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8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01中。
存储器8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8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8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空调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8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801对存储器802的访问。
空调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803,优选的,电源803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8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该空调还可包括输入单元804,该输入单元8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尽管未示出,空调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空调中的处理器8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802中,并由处理器8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
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简称为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空调排风控制方法中的步骤。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
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
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露点温度为所述排风系统的排风管内的管壁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包括:
计算所述管壁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差值,以及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二温差值;
基于所述第一温差值和所述第二温差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初始凝露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确定凝露蒸发速率;
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和所述凝露蒸发速率,确定实际凝露速率;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以及所述实际凝露速率,确定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所述当前时间为获取所述凝露温度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以及所述实际凝露速率,确定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时间与当前时间的间隔时长;
查找时长和凝露衰减率对应的预设映射表,获取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目标凝露衰减率;
计算所述间隔时长和所述实际凝露速率对应的初始凝露量;
根据所述目标凝露衰减率对所述初始凝露量进行修正,得到预测凝露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包括:
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属的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并获取所述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目标映射关系中包括至少一个凝露量和风机运行参数对应的映射关系组;
查找所述目标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测凝露量对应的目标风机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风机运行参数控制所述排风风机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映射关系包括第一目标映射关系和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属的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并获取所述目标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包括:
将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区间进行匹配,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和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目标预设区间,获取与所述目标预设区间关联的第一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目标映射关系中的所述风机运行参数的参数包括连续运行信息、停止运行信息和周期运行信息;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目标预设区间,则获取与所述目标预设区间关联的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目标映射关系中的风机运行参数包括连续运行信息和停止运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区间中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区间中的最小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包括:
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
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室外环境温度,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结霜温度阈值,则获取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8.一种空调排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排气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空调的排风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所述空调的排风系统中排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所述排风系统的初始凝露速率;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凝露速率、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风机转速,预测目标时间对应的预测凝露量;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测凝露量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调整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排气控制方法。
CN202211415684.2A 2022-11-11 2022-11-11 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654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5684.2A CN115654639A (zh) 2022-11-11 2022-11-11 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5684.2A CN115654639A (zh) 2022-11-11 2022-11-11 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4639A true CN115654639A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1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15684.2A Pending CN115654639A (zh) 2022-11-11 2022-11-11 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46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9867B (zh) 一种电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器
KR101992139B1 (ko) 공기조화기
JP5621413B2 (ja) 冷却システム、及び冷却方法
WO2019057038A1 (zh) 一种室内空气湿度推算方法及空调器
WO2019057039A1 (zh) 一种空调房间实时湿度推算方法及空调器
CN106969477A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控制器
CN110940030A (zh) 空调的运行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206771651U (zh) 空调控制器及空调控制系统
JP4852791B2 (ja) 換気装置
CN115727487A (zh) 空调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1473466A (zh) 一种频率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4364217A (zh) 一种数据中心及机房空调的控制方法
KR101969505B1 (ko) 신재생 건물에너지시스템에서의 온도 및 실내상태 제어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판독가능매체
CN115654639A (zh) 空调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JP2003240286A (ja) 換気システム
CN111412624A (zh) 空调机组及其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
CN115289630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7073139A (zh)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4738962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12010B (zh)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新风系统
CN115540245A (zh) 空调制冷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13938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44501A (zh) 一种具热回收功能室内热泵型除湿控温系统及方法
CN11102351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5013938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