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9733A - 一种粉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9733A
CN115639733A CN202210845062.7A CN202210845062A CN115639733A CN 115639733 A CN115639733 A CN 115639733A CN 202210845062 A CN202210845062 A CN 202210845062A CN 115639733 A CN115639733 A CN 115639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cartridge
discharging
developer
powder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50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新宇
曾丽坤
梁祺杰
虞文俊
刘梦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st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nesta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star Corp filed Critical Ninesta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639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9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粉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设备中,电子成像设备中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包括显影剂接收部,显影剂接收部包括接收口,接收口中设有用于密封接收口的挡块,粉筒包括:粉筒筒体,粉筒筒体用于存储显影剂;出粉结构,出粉结构连接于粉筒筒体的出粉端,用于将粉筒筒体中的显影剂排出;出粉结构还包括控制机构,用于在粉筒安装过程中作用于显影剂接收部或挡块,使两者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开启接收口。本发明的粉筒通过在出粉结构上设置控制机构以在粉筒安装时作用于显影剂接收部或挡块从而开启接收口,使接收口不会过早地抵接到出粉结构的其他部件,进而避免粉筒在安装移动过程中出现显影剂因摩擦震动等原因造成的显影剂飞散。

Description

一种粉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筒。
背景技术
电子成像设备是通过电照相成像处理技术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设备,例如:电子照相复印件、激光打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其内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用于供应显影剂(如碳粉)的粉筒,随着显影剂不断地参与电子成像,当粉筒中的显影剂消耗殆尽,需要用户及时替换粉筒或者向粉筒中注入新的显影剂,这使得粉筒成为电子成像中更换频繁的易耗件之一。
现有技术中,粉筒在电子成像设备内用于接收显影剂的显影剂补充装置中安装和拆卸。而粉筒在该显影剂补充装置的每一次安装和拆卸操作都涉及到粉筒出粉口与显影剂补充装置受粉口的联通和断开。
图1为现有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显影剂补充装置上的粉筒的爆炸视图。粉筒1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的粉筒筒体2,位于粉筒筒体2长度方向上第一端21处的出粉结构3、相对于出粉结构3滑动的滑板4,其中,出粉结构3包括上凸缘部分3a、下凸缘部分3b,以及在出粉结构3内还包括搅拌架、混粉部、出粉口等用于将粉筒筒体2中的碳粉排出的结构,根据不同排出原理可设计不同的结构。图2a-图2c中,图2a为显影剂补充装置及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显影剂补充装置的局部放大的截面图;图2c为显影剂接收部的透视图。显影剂补充装置8中至少包括显影剂接收部11、第一、第二滑板卡接部8a和8b,显影剂接收部11包括接收口11a、用于开启和关闭接收口11a的结合部11b、密封件13,其中,位于接收口11a中的挡块15用于密封接收口11a,通过结合部11b带动显影剂接收部11的上升和下降使接收口11a与挡块15处于间隔和接触状态,从而开启和关闭接收口11a,此外还可设置弹性件12以使结合部11b克服弹性件12的弹力上升和在弹性件12的弹力作用下下降。图3a-图3c中,示出了出粉结构3的下凸缘部分3b上的导轨结构,以及该导轨结构用于提升显影剂补充装置中的结合部11b,以打开显影剂补充装置的接收口11a的过程。其中,导轨结构含有一上升的第一部分3b2和第二部分3b4,随着粉筒1沿箭头A方向的安装,由第一部分3b2引导结合部11b上升使接收口11a开启,并在第二部分3b4上继续移动至粉筒中的出粉口(未示出)完全打开的位置,以使粉筒中的出粉口与接收口11a形成一贯通的显影剂排放通道。在粉筒的拆卸过程中,同理,当粉筒1沿安装方向A的反方向B运动,使粉筒中的出粉口及接收口11a分别关闭。然而,在依靠导轨的第二部分3b4引导结合部11b的移动过程中,由于接收口11a已经完全开启,且已上升至足够高度,并会先后分别贴合出粉结构3、滑板4底部的相应部位并随着粉筒的安装/拆卸动作继续沿A/B方向移动,即使做到密封和位置的对准,仍不可避免地发生相对位移,由于显影剂为极轻的微粒粉末,很容易在相对位移发生因摩擦震动时因各密封件的弹性变形而受到弹力造成显影剂飞散。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粉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设备中,所述电子成像设备包括显影剂补充装置,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包括显影剂接收部,所述显影剂接收部包括接收口,所述接收口中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接收口的挡块,所述粉筒包括:
粉筒筒体,所述粉筒筒体用于存储显影剂;
出粉结构,所述出粉结构连接于所述粉筒筒体的出粉端,用于将所述粉筒筒体中的显影剂排出;所述出粉结构包括连接部、固定出粉板和活动出粉板,所述连接部连通所述粉筒筒体,所述连接部设有出粉口,所述固定出粉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且具有开口,所述活动出粉板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出粉板之间且具有出粉孔;
所述出粉结构还包括控制机构,用于在所述粉筒安装过程中作用于所述显影剂接收部或挡块,使两者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开启所述接收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出粉板上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具有滑槽,所述滑槽具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之间具有高低位移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设有出粉部,所述出粉部内部中空,所述出粉部的底部设有所述出粉口,所述出粉部的侧壁设有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粉结构还包括出粉件,所述出粉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出粉部内且能够在出粉部内上下移动,所述出粉件顶端密封,底端设有下粉孔,侧壁上设有对接口,所述对接口和下粉孔在出粉件内部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粉件外侧设有被支撑件,所述被支撑件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能够在滑槽内移动;
当所述被支撑件从滑槽的第一台阶面滑移到第二台阶面时,所述出粉件在出粉部内移动至所述对接口与所述通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粉孔的高度沿着远离所述粉筒的旋转轴的方向增加,且在垂直于粉筒的旋转轴的方向上观察,所述出粉孔通过所述开口暴露在所述固定出粉板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机构包括受力件和推动件,所述受力件和推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出粉板,且所述受力件受到外力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推动件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块还设有向外延伸突出的突起,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突起与所述受力件接触并推动所述受力件旋转,所述推动件被受力件带动旋转至与所述挡块接触的位置,并推动所述挡块相对于所述显影剂接收部移动,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四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受力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件抵接,用于使受力件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能够使控制机构保持在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推动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所述推动部的两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安装在所述固定出粉板的凹槽中并能够在所述凹槽中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部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能够在滑槽内移动;所述推动部的一部分暴露在所述固定出粉板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部为直杆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凹槽内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部从所述滑槽的第一台阶面移动至第二台阶面,所述推动部向下移动至与所述挡块接触的位置,并推动所述挡块相对于所述显影剂接收部移动,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粉结构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第一端部更靠近所述粉筒的旋转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推动件和连接件,所述推动件一端设有轴孔,另一端设有斜面,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轴孔将所述推动件连接于所述固定出粉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结合部在引导部的第一端部攀升至第二端部时,所述推动件位于与所述显影剂接收部形成接触干涉的位置,所述推动件的斜面与所述显影剂接收部的基座抵接,受到所述基座的作用力绕连接件旋转,带动所述显影剂接收部向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活动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活动件上设有连接孔和呈折弯状的支撑部,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轴孔和所述连接孔将推动件和活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连接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件和连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活动件上下移动,所述连接件上下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活动件与固定出粉板之间,用于限制所述控制机构在沿粉筒的旋转轴的方向上的移动。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设备中,所述电子成像设备包括显影剂补充装置,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包括显影剂接收部,所述显影剂接收部包括结合部和接收口;所述粉筒包括:
粉筒筒体,所述粉筒筒体用于存储显影剂;
出粉结构,所述出粉结构连接于所述粉筒筒体的出粉端,用于将所述粉筒筒体中的显影剂排出;所述出粉结构包括连接部、固定出粉板和活动出粉板,所述连接部连通所述粉筒筒体,所述连接部设有出粉口,所述固定出粉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且具有开口,所述活动出粉板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出粉板之间且具有出粉孔;
所述出粉结构包括能够部分上下移动的引导部,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引导部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结合部移动,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出粉板,所述引导部包括被抵接部和承载部,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结合部承载于所述承载部,所述被抵接部受到外力移动并使所述引导部整体向上移动,所述结合部被带动移动至靠近粉筒的旋转轴的位置,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使所述引导部在粉筒未安装前保持在远离所述粉筒的旋转轴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被抵接部受到的外力由所述活动出粉板上设有的抵接部提供,或者由电子成像设备的受推部提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包括转轮、转轮轴心和转杆;所述转轮能够围绕所述转轮轴心旋转,所述转轮位于相较于所述粉筒的旋转轴离所述固定出粉板更远的位置;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轮连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结合部相配合的被接合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结合部嵌入到所述被接合部中,随着粉筒的移动,所述结合部推动所述被接合部移动,被接合部连动使所述转轮旋转同时带动转杆和被接合部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结合部向上移动,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粉筒包括部分包裹在出粉结构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出粉结构之间可相对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粉筒在安装到电子成像设备的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粉筒位于第一位置时,在粉筒的旋转轴的方向上,所述外壳与所述出粉结构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当所述粉筒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外壳与所述出粉结构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包括固定件、限制件、连接件和承载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限制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第二端连接所述承载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搭设在所述限制件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限制件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粉筒安装的过程中,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承载件承载所述结合部,随着粉筒继续移动,所述出粉结构与所述外壳相对移动,两者之间的间距从第一间距缩短为第二间距,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限制件之间的距离增大,所述连接件第一端随着固定件移动而第二端带动承载件和被承载件承载的结合部向上移动,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上,所述导向件为垂直粉筒的旋转轴设置的导槽结构,所述承载件上设有与所述导槽结构相配合的导柱,使得所述承载件能够在所述导向件上往复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沿粉筒的安装方向延伸,所述导向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引导槽并能够沿着所述引导槽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粉筒提供一种新的接收口开启方式,通过在出粉机构上设置控制机构以在粉筒安装时作用于显影剂接收部或挡块从而开启接收口,使接收口在粉筒安装过程中不会过早地抵接到出粉结构的其他部件(例如固定出粉板或活动出粉板),进而避免粉筒在安装移动过程中出现显影剂因摩擦震动等原因造成的显影剂飞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粉筒的爆炸视图;
图2a为显影剂补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显影剂补充装置的局部放大的截面图;
图2c为显影剂接收部的透视图;
图3a为现有技术的粉筒的导轨结构的示意图;
图3b为现有技术的粉筒的导轨结构的示意图;
图3c为现有技术的粉筒的导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粉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粉筒出粉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粉筒的出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粉筒出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粉筒位于待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一位置处的示意图;
图8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粉筒粉筒位于形成排出通道并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二位置处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10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粉筒位于待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一位置处的示意图;
图10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粉筒位于形成排出通道并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二位置处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变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变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变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中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中出粉结构的爆炸图;
图16为实施例三中固定出粉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实施例三中引导部远离固定出粉板一侧的面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三中引导部靠近固定出粉板一侧的面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三中引导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20和图21为实施例三中锁定件不同视角的立体视图;
图22为实施例三中粉筒装入电子成像设备前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23为图22移除引导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三中粉筒在电子成像设备内安装到位时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25为图24移除引导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6a为实施例四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6b为实施例四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6c为实施例四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7a为实施例五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7b为实施例五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8a为实施例五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8b为实施例五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9a为实施例六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9b为实施例六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9c为实施例六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实施例六的出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实施例七的出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实施例七的出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实施例八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4a为实施例九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4b为实施例九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实施例十的出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实施例十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实施例十的出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实施例十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9为实施例十的引导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实施例十一的出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实施例十一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实施例十一的出粉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3为实施例十二的出粉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4为实施例十二的引导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5是实施例十三中的引导部的结构与动作示意图;
图46是实施例十三中的引导部的结构与动作示意图;
图47是实施例十三中的引导部带动结合部上移的动作示意图。
图48至图51是实施例十三中的引导部的抵接部与活动出粉板的抵接部相互抵接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52至图55是实施例十三中的引导部与受推部相互抵接配合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56为实施例十四中的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57为实施例十四中的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58为实施例十四中的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59为实施例十四中的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60为实施例十五中方案一的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61为实施例十五中方案一结合部11b位于引导部的第一端部的示意图;
图62为实施例十五中方案一结合部11b位于引导部的第二端部的示意图;
图63为实施例十五中方案一的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图64为实施例十五中方案一的控制机构的爆炸图;
图65为图64的局部放大图;
图66为实施例十五中方案二的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67为实施例十五中方案二的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图68为图67的局部放大图;
图69为实施例十五中方案二的活动块的示意图;
图70为实施例十五中方案二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71为实施例十六中的粉筒结构的立体图;
图72为图71中外壳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3中(a)(b)(c)为实施例十六中粉筒安装过程的局部视图;
图74为实施例十六中出粉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75a为实施例十六中粉筒安装过程的局部视图;
图75b为实施例十六中粉筒安装过程的局部视图;
图76为实施例十七中出粉结构的立体图;
图77为实施例十七中出粉结构的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图78为实施例十七中从底部视角观察的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79为实施例十七中控制机构位于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80为实施例十七中控制机构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81为实施例十七中控制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出粉口和出粉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2为实施例十八中出粉结构的立体图;
图83为实施例十八中出粉结构的出粉件的立体图;
图84为实施例十八中出粉结构的活动出粉板的立体图;
图85为实施例十八中出粉结构的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图86为实施例十八中从底部视角观察的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87为实施例十八中控制机构位于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88为实施例十八中控制机构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89为实施例十八中控制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出粉口和出粉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0为实施例十九中出粉结构的立体图;
图91为实施例十九中从底部视角观察的出粉结构的示意图;
图92为实施例十九中出粉结构的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图93为实施例十九中控制机构位于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94为实施例十九中控制机构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设备中。本发明的粉筒与现有技术的粉筒安装方式相似,也是安装在位于电子成像设备中的显影剂补充装置8上,如图2a-图2c。
参照图4-图6所示,粉筒100包括外壳110、粉筒筒体120和出粉结构130。粉筒筒体120在本实施例中大体为长圆柱结构,在粉筒筒体120长度的延伸方向上,粉筒筒体12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第一端121为出粉端,并且粉筒筒体120内部具有容纳腔,用于存储显影剂。当粉筒100被安装于电子成像设备时,该粉筒筒体120在电子成像设备中能够被驱动绕其旋转轴L旋转工作。出粉结构130连接于第一端121,用于将粉筒筒体120中的显影剂排出至电子成像设备中参与显影。外壳110包覆于出粉结构130。
进一步地,在粉筒筒体120上设置有齿圈123。齿圈123可以与电子成像设备啮合,以从电子成像设备获取旋转驱动力,从而带动粉筒筒体120绕其旋转轴L并相对于出粉结构130旋转。
出粉结构130包括连接部160和固定出粉板180,连接部160连接于粉筒筒体120的第一端121,并且连接部160开设有出粉口140(参照图7所示)。固定出粉板180连接于连接部160,且固定出粉板180具有一开口181。在第一方向(图6中的Z方向)上,出粉口140的投影与开口18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出粉口140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入开口181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内。出粉结构130内部的机械结构,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根据不同送粉原理所设置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出粉板180和出粉口140均位于出粉结构130的底部,具体地,出粉口140可开设在连接部160底部并相对于固定出粉板180更靠近旋转轴L。开口181开设于固定出粉板180底部,开口181的形状尺寸大于出粉口140,在第一方向上,出粉口140位于开口181的上方,即,出粉口140与旋转轴L之间的距离小于开口181与旋转轴L之间的距离,使得粉筒筒体120内部存储的显影剂可通过出粉口140及开口181排向粉筒的外部。
出粉结构130还包括活动出粉板190,在第一方向上,活动出粉板190设于连接部160和固定出粉板180之间。在活动出粉板190上设置有出粉孔(未示出),当粉筒安装进电子成像设备中的显影剂补充装置时,第一滑板卡接部8a、第二滑板卡接部8a能够卡接活动出粉板190的两侧凸块(未示出),使活动出粉板190与显影剂补充装置8相接合保持固定状态,固定出粉板180则随着粉筒100沿第二方向(图6中的+X方向)继续进行安装动作,使活动出粉板190与固定出粉板180发生相对移动,当固定出粉板180上的开口181经活动出粉板190上的出粉孔与出粉口140逐渐相重合时,形成排出通道,粉筒筒体120内部存储的显影剂可通过出粉口140、活动出粉板190上的出粉孔及开口181排向粉筒的外部。
在粉筒安装至电子成像设备时,为了方便对显影剂接收部的移动进行引导,出粉结构130还包括引导部131,通过引导部131对显影剂补充装置8中显影剂接收部11的结合部11b进行引导,以简单的结构和行程开启接收口11a。具体地,参照图6所示,固定出粉板180具有远离粉筒筒体120的第一端体182,以及靠近粉筒筒体120的第二端体183,在旋转轴L方向上,固定出粉板180的两侧镜像设置有具有向上折弯的侧壁,引导部131为分别自固定出粉板180的两侧的侧壁上延伸出的突出结构。
具体的,引导部131连接于固定出粉板180的侧壁上,且引导部131在自第一端体182向第二端体183的方向上呈直线倾斜设置,或呈曲线倾斜设置,且引导部131具有第一端部131a和第二端部131b,第二端部131b相对于第一端部131a更靠近旋转轴L,即,在第一方向上,第二端部131b位于第一端部131a的上方,且,第二端部131b位于出粉口14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端部131b处,引导部131所倾斜的斜率不为0,换句话说,在第二端部131b附近的引导部131与轴L不平行。当粉筒安装至电子成像设备时,显影剂接收部沿引导部131由第一端部131a移动至第二端部131b,使粉筒筒体120内的显影剂能够经出粉口140、显影剂接收部流入电子成像设备中。
同时参照图8a、图8b所示,以粉筒的安装操作为例,随着粉筒100沿第二方向(图8a中的+X方向)安装在显影剂补充装置8上,在图8a中,粉筒位于待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一位置处。用于开启和关闭接收口11a的结合部11b位于引导部131的第一端部131a处,随着粉筒沿着第二方向进一步移动,引导部131导引结合部11b逐渐攀升至第二端部131b处,此时,结合部11b的向上运动逐渐打开接收口11a,并且随着上述第一滑板卡接部8a、第二滑板卡接部8b对活动出粉板190的卡接使活动出粉板190上的出粉孔、出粉口140及开口181逐渐形成显影剂排出通道,最终在第二端部131b处完成接收口11a与排出通道的吻合对接,此时,该排出通道位于经过第二端部131b且垂直于旋转轴L的平面处,可允许粉筒筒体120内的显影剂流入电子成像设备中。即,在图8b中,粉筒位于形成排出通道并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二位置处,在该第二端部131b处使粉筒中的显影剂得以顺利流至显影剂补充装置中。在此之前的移动过程中,接收口11a则处于未完全开启的状态。由此,在引导部131的作用下使接收口11a在粉筒安装过程中不会过早地抵接到固定出粉板180或活动出粉板190,不会出现粉筒在安装移动中使显影剂因摩擦震动等原因造成的显影剂飞散。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出粉结构130还包括保持部132。
参照图9-图10b所示,其中,图10a和图10b分别为粉筒处于待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一位置和形成排出通道并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二位置。出粉结构130还包括保持部132,在粉筒安装于电子成像设备时,保持部132用于对结合部进行限位。优选地,在固定出粉板180的两侧侧壁上镜像设置有一对保持部132。保持部132可以为自固定出粉板180的侧壁向外伸出的突起,可以设置在引导部131以外,也可设置在引导部131上。当保持部132设置在引导部131以外时,保持部132可以是与引导部131的第二端部131b相间隔一段距离的独立部分,即,保持部132与引导部131的第二端部131b间隔设置,以使移动至第二端部131b处的结合部11b能够卡接在保持部132与引导部131之间的间隙处,如图10b所示,以保持接收口11a的开启状态。
此外,对保持部132可做其它结构的变形,例如可以是如图11所示的薄片结构133,或者如图12所示的圆柱结构134,亦或者横断面为三角形、锥形、规则或不规则的多边形等结构,在粉筒位于形成排出通道并开启接收口11a的位置时,利用保持部132与引导部131之间的间隙使结合部11b保持在开启接收口11a的位置。以及,当保持部132设置在引导部131上时,保持部132还可以是位于第二端部131b的具有高摩擦系数的表面,或者如图13所示的凹槽135,直接利用摩擦力或者凹槽卡位使结合部11b保持在保持部上,以保持开启接收口11a的位置。
优选地,还可在引导部131的第二端部131b、保持部132的与结合部11b相卡接的接触部分(即位于间隔处的部分)设置倒角结构,使粉筒在拆卸过程中更加容易脱离该卡接结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粉筒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没有明确指出的部分与现有技术及实施例一种保持相同,本实施例主要介绍用于引导电子成像设备的结合部11b的结构。
参照图14~图16所示,图14为本实施例中出粉结构的示意图,图15为本实施例中出粉结构的爆炸图,图16为固定出粉板的局部放大图。出粉结构230包括连接部260、固定出粉板280和引导部231(导向件)。连接部260连接于粉筒筒体120的第一端,固定出粉板280连接于连接部260,引导部231可移动地设置于固定出粉板280的侧壁上。
参照图17~图19所示,图17为引导部远离固定出粉板一侧的面的示意图,图18为引导部靠近固定出粉板一侧的面的示意图,图19为引导部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4及图17至19所示,引导部231包括引导轨231c,该引导轨231c具有第一端部231a和第二端部231b。当粉筒安装时,电子成像设备的结合部11b沿引导轨231c由第一端部231a运动到第二端部231b。
在本实施例中,出粉结构230还包括第一受力块234,第一受力块234连接于引导部231并位于第二端部231b的上部,该第一受力块234用于和结合部11b配合,在粉筒沿第二方向安装在电子成像设备的过程中,使得结合部11b和第一受力块234能够抵接并随着粉筒的安装及结合部的运动,推动整个引导部231运动,即,推动引导部231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即由远离连接部260的方向向靠近连接部260的方向(图14中的-X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固定出粉板280包括轨道284、抵接块285、防脱块286和平衡块287。优选地,在抵接块285靠近防脱块286的一端还设置有倒角285a。引导部231还包括辅助导轨231e,辅助导轨231e与引导部231的引导轨231c位于同一侧并相互配合,用于辅助结合部11b更加流畅的在引导部231的引导轨231c上运动。引导部231还包括配合件231g、第一辅助块231f和第二辅助块231i,配合件231g、第一辅助块231f和第二辅助块231i均设于引导部231背对辅助导轨231e、引导轨231c的一侧。配合件231g呈“工”字型结构,其用于安装在轨道284中,第一辅助块231f用于安装于抵接块285竖直方向的上部,第二辅助块231i用于安装于平衡块287上方,通过第一辅助块231f、第二辅助块231i以及“工”字配合件231g共同作用,保证引导部231尽可能平稳的移动,减少晃动。
出粉结构230还包括锁定件232和弹性件233,锁定件232活动设置于引导部231,且锁定件232在引导部231上具有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在锁定件232随引导部231沿第二方向的反向(图14中的-X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锁定件232能够伸出于引导部231,以对结合部11b进行限位,此时锁定件232到达其锁定位置。弹性件233设于锁定件232和引导部231之间,用于作用于锁定件232,在锁定件232随引导部231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弹性件233作用于锁定件232,使锁定件232缩回,以释放对结合部11b的限位,此时锁定件232到达其解锁位置。进一步地,在第一受力块234相对于安装到位的结合部11b的另一侧还设置有空隙231d,使得锁定件232可以穿过空隙231d穿出。
图20和图21为锁定件不同视角的立体视图。锁定件232包括稳定部232c和第二受力块232a,第二受力块232a连接于稳定部232c,在锁定件232随引导部231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稳定部232c与抵接块285接触干涉,使第二受力块232a从空隙231d中伸出,从而可以和电子成像设备的结合部11b接触受力。
进一步地,在引导部231的背部还设有一个用于固定弹性件233一端的第一固定部231h,优选地,第一固定部231h为不贯穿导向件231的孔。锁定件232还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弹性件233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232b,优选地,第二固定部232b为连接于稳定部232c的凸起柱,弹性件233为压簧。组装时,使弹性件233的一端套设于第二固定部232b,使弹性件233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固定部231h,进而对弹性件233进行限位,即,使弹性件233设于稳定部232c和引导部231之间。
为了防止锁定件232在随引导部231一起在第二方向上运动时位置发生偏移,稳定部232c可以插入“工”字配合件231g的凹槽中,从而保证锁定件232和引导部231之间尽可能的不发生相对运动。
图22为粉筒装入电子成像设备前出粉结构的示意图,图23为图22移除导向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4为粉筒在电子成像设备内安装到位时出粉结构的示意图,图25为图24移除导向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2和图23所示,在粉筒安装进电子成像设备前,锁定件232位于防脱块286和抵接块285之间,锁定件232并没有相对于导向件231伸出。在安装过程中,电子成像设备的结合部11b沿引导部231的第一端部231a向第二端部231b运动。之后结合部11b会和第一受力块231c抵接,并带动整个导向件231和锁定件232沿轨道284运动。由于锁定件232和抵接块285接触干涉,第二受力块232a逐渐从空隙231d中伸出,弹性件233变成受压缩状态。当粉筒安装完毕,结合部11b运动到电子成像设备设定好的安装位置时,到达图24和图25所示的状态。此时,同实施例一,在经过导轨第二端部231b且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处,可形成排出通道,允许粉筒筒体内的显影剂流入电子成像设备中,粉筒可以正常工作。当粉筒完成工作需求取出时,结合部11b与第二受力块232a抵接并沿轨道284以相反于第二方向(安装方向)的方向运动并带动引导部231和锁定件232一同运动,直到运动到图22和图23的位置时,锁定件232不再和抵接块285接触干涉,弹性件233由于弹性势能的释放推动第二受力块232a从空隙231d中缩回并不在和结合部11b接触。之后结合部11b沿引导轨231的第二端部231b运动到第一端部231a,从而完成取出粉筒过程中结合部11b的脱离。
实施例四
参照图26a~图26c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将保持部设置为一平面结构,具体的,保持部136设置在固定出粉板180的侧壁上,且保持部136沿第二方向(安装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粉筒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平行,使保持部136不存在相对于粉筒旋转轴的距离变化。具体的,保持部136同样为设置在引导部131以外,保持部136可以是与引导部131的第二端部131b相间隔一段距离的独立部分,即,保持部136与引导部131的第二端部131b间隔设置。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131的相对于实施例二的引导部斜率可以有所提高,保持部132与引导部131之间的间隙N的尺寸小于结合部11b的最大直径(当结合部11b为一圆柱时,即为大于圆柱横截面的直径),以使得结合部11b能够在粉筒安装的插入力的作用下越过保持部136与引导部131的第二端部131b之间的间隙后停留在保持部136上。即相比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结合部11b逐渐沿着引导部131的第一端部131a上升到第二端部131b处后不再卡接在保持部136与引导部131之间的间隙N处,此时粉筒还没插到最终位置,而是在粉筒安装的插入力(是人为给予的手动力)的作用下继续沿箭头+M方向(安装方向、相反于第二方向)插入,在插入力的作用下,且间隙N尺寸小于结合部11b的直径,使结合部11b完全可以越过间隙N,到达保持部136。结合部11b到达保持部136后,随着粉筒安装到位,结合部11b可以是直接停留在保持部136上,即结合部11b在保持部136上无相对移动,也可以是在保持部136上移动一段距离后停留在保持部136上,以保持接收口11a的开启状态,这两种方式可依据引导部131的斜率来进行调整。当结合部11b在保持部136上的最终位置处时,粉筒的活动出粉板190上的出粉孔与出粉口140相重合,形成排出通道,如图26c的中心线A即表示该排出通道的中心线,在该处使碳粉排出粉筒。
实施例五
参照图27a~图28b所示,本实施例将保持部设置为可活动结构,保持部1321可移动的设置在固定出粉板180的侧壁上,保持部1321的移动方式为平移,具体地,保持部1321上设置导柱1323,固定出粉板180的侧壁上设置与导柱1323相配合的导槽184,使得保持部1321能够沿着导槽184移动,导槽184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方向与粉筒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平行,保持部1321在导槽内平移,即相对于粉筒旋转轴不存在距离变化。在粉筒安装到电子成像设备的过程中,结合部11b从引导部131的第一端部131a攀升至第二端部131b后保持在保持部1321上,保持部1321在初始位置(与第二端部131b外侧相抵接的位置)承接来自引导部131引导的结合部11b,随着+M方向的粉筒安装的插入力,使结合部11b以及承载结合部11b的保持部1321在导槽184中沿第二方向移动,最终如图27b所示,当结合部11b在保持部1321上的最终位置处时,粉筒的活动出粉板190上的出粉孔与出粉口140相重合,形成排出通道,如图26c的中心线A即表示该排出通道的中心线,在该处使碳粉排出粉筒。
进一步,如图28a所示,保持部1321还设置有抵接面1322,当粉筒沿箭头-M方向(与安装方向反向)移动从而自电子成像设备取出时,同样使结合部11b以及承载结合部11b的保持部1321在导槽184中发生移动,最终如图28a所示,在保持部1321上设置可与结合部11b抵接的一抵接面1322,通过两者抵接带动保持部1321相对导槽184沿+M方向移动。
当粉筒继续取出时,承载结合部11b的保持部1321在导槽184中抵达第二端部131b处,如图28b所示,设置导槽184的一端部184a与引导部131的第二端部131b在平行于旋转轴的方向上更远离出粉口140。于是在保持部1321移动至导槽184的一端部184a时,会与第二端部131b发生干涉,优选设置保持部1321的与抵接面1322相对的向外的一斜面Q与第二端部131b一斜面P相接触,且两斜面会发生一定的相对移动,在两斜面的接触移动的引导下,使保持部1321以其上的导柱1323为旋转轴在粉筒上发生旋转,旋转方向为箭头R,直至抵接面1322与第二端部131b相配合以将11b无干涉地“送”至第二端部131b,此后,保持部1321的该斜面Q处可继续搭接在第二端部131b的斜面P上,使保持部1321保持该旋转后的姿态,以在粉筒下次装机时无干涉地接收来自第二端部131b处攀升而来的结合部11b。
实施例六
参照图29a~图30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将实施例三的引导部231进一步分隔成引导部331和保持部332两部分。引导部331和保持部332之间具有同实施例四尺寸的间隙N,即间隙N的尺寸小于结合部11b的最大直径,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引导部331可以比实施例三中的引导部231具有更大的斜率。
将实施例三的引导部231进一步分隔成引导部331和保持部332,其中引导部331同样具有第一端部331a和第二端部331b。如图29a所示,初始,结合部11b自第一端部331a攀升至第二端部331b,到达间隙N时(如图29b所示),由于间隙N尺寸小于11b直径,在粉筒安装的插入力作用下,可使结合部11b完全可以越过间隙N,到达保持部332(同实施例四),接着到达保持部332后,锁定件232的第二受力块232a以与实施例三相同的时间节点和方式从空隙231d伸出,挡住结合部11b不会下滑(如图29c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间隙N在引导部331和保持部332之间的位置,可以是在平行于粉筒旋转轴的方向上,间隙N相对于排出通道(图29c中的中心线A即表示该排出通道的中心线)位于更远离出粉口140,由于该间隙N实际上为引导部331的末端,因此,当结合部11b位于参与排出通道形成以将碳粉排出粉筒的位置时,结合部11b不会位于引导部331上,此为本实施例的目的。即,当一平面(图29b中的线S)垂直于旋转轴,且穿过排出通道时,该平面不会穿过引导部331。在图示中,空隙N位于线S以外,且在平行于粉筒旋转轴的方向上,间隙N相对于线S远离出粉口140。当空隙N为在垂直于旋转轴方向具有不同宽度时,优选空隙N最小宽度处位于线S以外并相对线S远离出粉口/粉筒筒体120。
实施例七
参照图31和图3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使得锁定件232不仅可以穿过空隙231d穿出,锁定件232在竖直方向(第一方向)上的靠近粉筒底部的至少一部分还可位于引导部331和保持部332之间的间隙N处,由此,通过锁定件232伸出时可将该间隙N填满,当结合部11b攀升至保持部332时,锁定件232与保持部332之间基本无空隙,不会造成因公差、晃动等影响出现不期望的空隙而导致结合部11b自该空隙处向下滑脱的现象。
实施例八
参照图33,实施例六结合实施例四/实施例七: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优选将保持部332设置为一平面结构(实施例四),即保持部332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粉筒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平行,使保持部332不存在相对于粉筒旋转轴的距离变化。
进一步,锁定件232伸出空隙231d时还可将引导部331和保持部332之间的间隙N填满(实施例七),锁定件232与保持部322之间基本无空隙,不会造成因公差、晃动等影响出现不期望的空隙而导致结合部11b自该空隙处向下滑脱的现象。
实施例九
参考图34a~图34b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例五的可活动的保持部,即可活动的引导部431结合可活动的保持部4321。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引导部431只能活动到一预定位置(如图34a中的B位置)后由活动的保持部4321来承接结合部11b(保持部1321的部分同实施例五),引导部431的活动行程会比实施例三有所缩短,但不用特别限定缩短位置,因本实施例中由于保持部4321具有活动行程,当结合部11b位于参与排出通道形成以将碳粉排出粉筒的位置时,结合部11b必定不会位于引导部431上。即,当一平面垂直于旋转轴,且穿过排出通道时,该平面不会穿过引导部43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锁定件232在本实施例可以不设置。
保持部4321携带结合部11b移动至图34b中线A的位置,碳粉通过排出通道排出粉筒。
结合部11b承接到保持部4321后,引导部431停留在B位置,等待回程(取出粉筒)的保持部4321将结合部11b“送”至引导部431,该B位置位于靠近导槽184的一端部184a的位置。
此外,当粉筒取出时,保持部4321反向移动,且活动的引导部431和活动的保持部4321彼此对接承接结合部11b,在对接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衔接不良的情况。
实施例十
参考图35~图39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另外一种引导部X31,该引导部X31可伸展和折叠,具体的,引导部X31包括第一部分X31a、第二部分X31b和推动件,第一部分X31a固定设置在固定出粉板180的侧壁上,第一部分X31a上预设有轨道,第二部分X31b为活动式结构,第二部分X31b上还设置有一第三受力块X34,第三受力块X34设置在X31b的后端处(第二部分X31b更靠近粉筒筒体120的一端为后端)。第二部分X31b可相对于第一部分X31a在预设的轨道内滑动,其滑动轨迹为接近于旋转轴L且接近于连接部160,即引导部X31、第一部分X31a的轨道沿不平行与旋转轴L的直线倾斜设置,第二部分X31b沿该倾斜的直线滑动,使得引导部X31伸展和折叠。在尚未引导结合部11b进行移动时,第二部分X31b受到推动件(如弹簧、弹性海绵、磁铁等)的作用下被推动向前并与第一部分X31a大部分重叠(呈折叠状态)。推动件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X31a的前端(第一部分X31a远离粉筒筒体120的一端)。引导部X31对结合部11b进行引导移动的轨迹是:结合部11b首先进入第二部分X31b与第一部分X31a重叠的区域内,随着粉筒安装的继续,结合部11b与第二部分X31b后端处的第三受力块X34抵接并推动第三受力块X34使第二部分X31b沿着预设的轨道接近于旋转轴L且接近于连接部160滑动伸展,结合部11b到达位置后最终使接收口11a保持开启状态。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提供了另外一种保持部132。
参照图40~图42所示,其中,图41和图42分别为筒位于待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一位置处和粉筒位于形成排出通道并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二位置处。如图所示,出粉结构130包括引导部131和保持部132,其中保持部132与引导部131的第二端部131b连接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保持部132采用具有摩擦性的弹性体结构形成,例如采用海绵的形式实现。
如图41和图42所示,在粉筒安装到电子成像设备时,粉筒位于待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一位置处。用于开启和关闭接收口11a的结合部11b位于引导部131的第一端部131a处,随着粉筒沿着第二方向(图41中的+X方向)进一步移动,引导部131导引结合部11b逐渐攀升至第二端部131b处,此时,粉筒位于形成排出通道并开启接收口11a的第二位置,保持部132通过利用其高摩擦性使得结合部11b保持在保持部132上,从而保持开启接收口11a的位置,使得粉筒中的显影剂成功补充到电子成像装置中。
实施例十二
如图43和44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引导部541设置为片状结构,使引导部541与结合部11b相接触的方式为线性接触。可选地,为方便成型,引导部541可以是底部具有一定宽度尺寸,而其与结合部11b接触的部分为倾斜的线结构,即引导部541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具体地,引导部541为由一基部540引出的片材,其与基部540之间可通过一连接面542进行连接,该连接面542为平行于旋转轴的面。
实施例十三
如图45至图51所示,同时未出示的结构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对结合部11b进行引导进而开启接收口11a是通过可在出粉结构130上“升降(上下)”移动的引导部A31实现,引导部A31可移动地设置在固定出粉板180上,可以在固定出粉板180设置供引导部A31滑动的导轨。引导部A31设有被抵接部A31a、承载部A31b以及第三弹性件A33。被抵接部A31a相对于粉筒的旋转轴L倾斜设置,承载部A31b连接于被抵接部A31a靠近旋转轴L的一端,承载部A31b可以是槽形结构,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旋转轴L。第三弹性件A33连接于固定出粉板180,且其一端与被抵接部A31a抵接,可选择的,第三弹性件A33也可以抵接于承载部,只要能够对引导部A31产生弹力即可。出粉结构130底部的活动出粉板190的两侧面上设有杆体,杆体上设有抵接部194。在未对结合部11b进行引导移动时(未安装时),位于出粉结构130上的第三弹性件A33通过弹力下压引导部A31使其承载部A31b远离旋转轴L,活动出粉板190的抵接部194未作用在引导部A31的被抵接部A31a上。
在粉筒安装至电子成像设备时,结合部11b进入尚未被提升的引导部A31的承载部A31b的前端处,随着粉筒的继续安装动作,活动出粉板190与固定出粉板180发生相对移动,活动出粉板190的抵接部194首先与引导部A31的被抵接部A31a抵接并随着活动出粉板190的移动向内移动推动引导部A31整体沿预设的导轨向上移动(向接近于旋转轴L进行上移),引导部A31的承载部A31b也向上移动并随之提升结合部11b引导其上移。随着活动出粉板190的相对平向移动、引导部A31的上升移动与粉筒的安装完成,结合部11b最终移动至承载部A31b的后端处且更接近于旋转轴L,同时使接收口11a保持开启状态。
如图52至图53所示,上述实施例十三的关键结构还可以通过抵接电子成像设备内的结构实现。受推部C100可设置在粉筒100前端处(与出粉结构130同一端)的前面或侧面上,在粉筒安装至电子成像设备时,受推部C100的前面或侧面受到电子成像设备内的结构(内壁或凸起)的抵接推力F(反作用力)使其相对平动,受推部C100上的抵接部C100a(斜面)与引导部B31下侧的被抵接部B31a(斜面)抵接以推动B31整体上移并最终带动处于承载部B31b上的结合部11b上移。同样,受推部C100与引导部B31上还设置有第三弹性件,在两者尚未相互抵接时,受推部C100在第三弹性件的反推下远离引导部B31,引导部B31在第三弹性件的反推下远离旋转轴L。
另外,如图54至图55所示,上述受推部的结构也可以使用摆杆形状代替,受推部D100为摆杆状,其绕中心点进行摆动并可控制引导部的上下移动。具体是:在未对结合部11b进行引导移动时(未安装时),受推部D100的前端未受外力下压,与受推部D100的后端连接的引导部处于远离旋转轴L的状态。当受推部D100的前端处在粉筒安装至电子成像设备的过程中受到推力F的下压使其摆动并使受推部D100的后端上移带动引导部沿着预设的轨道上移,其承载部B31b也带动结合部11b上移接近于旋转轴L。
实施例十四
如图56至图59所示,同时未出示的结构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对结合部11b进行引导进而开启接收口11a是通过可在出粉结构130上“升降(上下)”移动的引导部L100实现的。引导部L100包含转轮L1002、转轮轴心L1001、转杆L1003以及被接合部L1004。转轮L1002位于比起旋转轴L更远离固定出粉板180的位置上。转轮轴心L1001位于转轮L1002的圆心处。转轮L1002连接转杆L1003,与转杆L1003连动,转轮L1002优选为齿轮,转杆L1003与齿轮的齿牙部分连动。转杆L1003沿垂直于旋转轴L的方向延伸,转杆L1003一端与转轮L1002连动,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固定出粉板180的位置。转杆L1003末端具有与结合部11b相配合的被接合部L1004,被接合部L1004可以是凹槽,能够容纳结合部11b。
当粉筒100装入显影剂补充装置时,结合部11b嵌入被接合部L1004中,当粉筒向靠近显影剂补充装置的方向移动时,结合部11b推动被接合部L1004向-X方向移动,被接合部L1004连动使转轮L1002转动(以图58和图59的角度观察为逆时针转动),由于齿轮特性,转轮L1002带动转杆L1003与被接合部L1004向上攀升(即向靠近旋转轴L的方向移动),因此带动结合部11b向上移动,使接收口11a保持开启状态。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出粉结构,出粉结构还包括控制机构。
本实施例的方案一:
如图60至图70所示,出粉结构130包括引导部131和控制机构Y300,其中引导部131连接于固定出粉板180的侧壁上,且引导部131具有第一端部131a和第二端部131b,第二端部131b相对于第一端部131a更靠近旋转轴L。
具体的,控制机构Y300设置在固定出粉板180上,控制机构Y300包括推动件Y310和连接件Y320,其中推动件Y310为条形构件,推动件Y310的一端设有轴孔Y311,其另一端具有一斜面Y312。进一步的,固定出粉板180的开口181上设有接合部186,并且接合部186上设有通孔186a,连接件Y320依次穿过推动件Y310的轴孔Y311和通孔186a从而固定在接合部186上,进而使得推动件Y310安装在固定出粉板180上,同时推动件Y310可绕连接件Y320转动。可选的,连接件Y320为转轴。
图61为实施例十五中方案一结合部11b位于引导部的第一端部的示意图。图62为实施例十五中方案一结合部11b位于引导部的第二端部的示意图。当粉筒安装到电子成像设备时,用于开启和关闭接收口11a的结合部11b位于引导部131的第一端部131a处,随着粉筒沿着X方向移动,引导部131导引结合部11b逐渐攀升至第二端部131b处,这时显影剂接收部11随着结合部11b的运动上升,接收口11a也随之开启,这时显影剂接收部11处于第一位置,即控制机构Y300的推动件Y310移动到与显影剂接收部11形成接触干涉的位置,推动件Y310的斜面Y312与显影剂接收部11的基座(图中未示出)抵接,同时伴随着粉筒的继续移动,推动件Y310接收到显影剂接收部11的基座的作用力而绕连接件Y320转动,从而带动显影剂接收部11继续上升,最终显影剂接收部11在推动件Y310的作用下移动到与粉筒中的接收口11a形成一贯通的显影剂排放通道的位置,这时显影剂接收部11处于第二位置,从而实现粉筒中的显影剂成功补充到电子成像设备中。
本实施例的方案二:
如图66至图70所示,方案二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对控制机构做的改动,以适应不同结构的电子成像设备的显影剂补充装置。
出粉结构130包括引导部131和控制机构Z300,其中引导部131具有第一端部131a和第二端部131b,且控制机构Z300设置在固定出粉板180上。
具体的,控制机构Z300包括推动件Z310、连接件Z320以及活动件Z330,其中推动件Z310的一端设有轴孔Z311,其另一端具有一斜面Z312。进一步的,活动件Z330设有连接孔Z331、呈折弯状的支撑部Z332、以及第一突起Z333,其中在支撑部Z332上还设有第二突起Z334,第二突起Z334与连接孔Z331之间的活动件Z330内部形成通道。另外,连接件Z320还包括固定柱Z321,连接件Z320为转轴,固定柱Z321形成于转轴的圆周表面上。
控制机构Z300和固定出粉板180的连接关系为:连接件Z320依次穿过推动件Z310的轴孔Z311和活动件Z330的连接孔Z331,从而使得推动件Z310、连接件Z320和活动件Z330能够活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为了让推动件Z310可在活动件Z330中上下移动,推动件Z310与连接件Z320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Z341连接,第一弹性件Z341的一端固定在活动件Z330的第二突起Z334上,另一端则是固定在连接件Z320的固定柱Z321上,由于推动件Z310和连接件Z320连接在一起,因此连接件Z320能够带动推动件Z310一起做上下运动。控制机构Z300一体组装好后可一并安装到固定出粉板180上,优选的,连接件Z320的一端卡接到接合部186的导轨187中,活动件Z330通过第二弹性件Z342与接合部186连接,第二弹性件Z342的一端固定在活动件Z330的第一突起Z333上,另一端固定在接合部186的连接柱188上,以使得控制机构Z300整体能沿着导轨187进行左右平动。
本方案中的显影剂补充装置相对于方案一中的显影剂补充装置8(参见图2a)多出了一个台阶状的阻挡部(图中未示出),当粉筒安装进电子成像设备时,随着粉筒沿着X方向(参见图61)移动,控制机构Z300的推动件Z310移动到与阻挡部形成接触干涉的位置,此时推动件Z310受到阻挡部的作用力克服第一弹性件Z341的弹性力沿着Y方向(参见图61)向上运动,从而避开阻挡部的干涉,随着粉筒的继续移动,推动件Z310不再与阻挡部接触,失去作用力的推动件Z310沿着与Y相反的方向恢复到初始的状态,用于开启和关闭接收口11a的结合部11b位于引导部131的第一端部131a处,引导部131导引结合部11b逐渐攀升至第二端部131b处,这时显影剂接收部11随着结合部11b的运动上升,接收口11a也随之开启,此时显影剂接收部11处于第一位置,即控制机构Z300的推动件Z310移动到与显影剂接收部11形成接触干涉的位置,推动件Z310的斜面Z312移动到与显影剂接收部11接触的位置,这时显影剂接收部11给予推动件Z310一个作用力使得推动件Z310带动活动件Z320一起克服第二弹性件Z342的弹性力沿着导轨187往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避免推动件Z310与阻挡部的刚性接触,但是由于粉筒的继续移动,推动件Z310对阻挡部的作用力大于阻挡部给予推动件Z310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推动件Z310带动显影剂接收部沿着Y方向继续向上升起,最终显影剂接收部11在推动件Z310的作用下移动到粉筒中的出粉口与接收口11a形成一贯通的显影剂排放通道的位置,这时显影剂接收部11处于第二位置,从而实现粉筒中的显影剂成功补充到电子成像设备中。
实施例十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不同结构的粉筒,前述实施例中,随粉筒在电子成像设备中安装、取出的运动,使电子成像设备中的结合部11b在粉筒的引导部上发生往复性相对滑动,因此,该往复性的活动会使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特别是,由于粉筒本身为可更换的耗材,在长期过程中,一个电子成像设备会经历拆装同一个粉筒以及更换新的粉筒,而粉筒上引导部即便长期使用出现磨损,也会因更换新粉筒而很好地避免粉筒部分的磨损问题,然而,对电子成像设备的结合部11b却难以进行更新的操作,这也使得电子成像设备的结合部11b更容易达到磨损的不利程度,例如发生结合部11b的尺寸变化、结合部11b磨损断裂等,进而影响结合部11b往复活动而带动接收口11a的开启和关闭。
因此,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粉筒,几乎不会造成位于电子成像设备中的结合部11b的磨损,大大延长结合部11b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子成像设备维修维护的次数和成本。
根据本实施例的粉筒500包括外壳510、粉筒筒体520和出粉结构530,以及,在粉筒筒体520上设置有齿圈523。外壳510包覆于出粉结构530。参照图71和图72所示,其中,图72为图71中外壳处的局部放大视图。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外壳完整而固定着包覆出粉结构有所不同,本实施例中,外壳510与出粉结构530之间为可相对活动地配合。具体地,在安装进电子成像设备之前,粉筒500的外壳510与出粉结构530为可相对活动的状态,两者之间具有一活动量,如图73中(a)所示,在安装进电子成像设备之前以及刚安装进电子成像设备时,使得外壳510与出粉结构530之间存在第一间距,该第一间距例如是外壳510靠近粉筒筒体520的一端与出粉结构530靠近粉筒筒体520的一端之间的距离,由于本实施例中出粉结构530以及齿圈523都固设在筒体520上,为方便测量,本实施例中的“间距”可以通过获取外壳510与筒体520,或者外壳510与齿圈523之间的距离来获得,如图73中(a)所示,第一间距为外壳510与齿圈523之间的第一距离G1。进一步,当粉筒500在沿+M方向安装过程中,到达如图73中(b)所示的位置时,外壳510会相对于出粉结构530优先抵达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预定位置,即虚线K处,此时外壳510在安装方向+M方向的下游一端(远离粉筒筒体520的一端)510a已抵达虚线K处定位并不再沿安装方向前行,在此瞬时位置处,在旋转轴L轴向方向(或粉筒安装方向)上,粉筒的外壳510与出粉结构530之间仍保持有第一间距,外壳510与齿圈523之间仍保持有第一距离G1。再进一步,粉筒500由图73中(b)所示状态继续沿安装方向前行,此时的外壳510由于已定位,且外壳510与出粉结构530之间设置为可相对活动,本实施例即通过人为等因素的推力推动筒体520来使筒体520带动其上的出粉结构530继续沿安装方向前行,由此,出粉结构530沿安装方向相对外壳510发生移动。此过程中,外壳510与出粉结构530之间的第一间距以及上述的外壳510与齿圈523之间第一距离G1开始缩短。最终,到达如图73中(c)所示的粉筒完全安装到位的状态,在旋转轴轴向方向(或粉筒安装方向)上,粉筒的外壳510与出粉结构530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外壳510与齿圈523之间具有第二距离G2,由于结构设计因素,在与上述的第一间距相同的测量方式的前提下,例如是上述的外壳510靠近粉筒筒体520的一端与出粉结构530靠近粉筒筒体520的一端之间的距离,此测量方式时的第二间距可以为0,也可为负数值,即出粉结构被完整包覆于外壳之中。此时齿圈523也已到达粉筒旋转轴L方向上的预定位置来与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齿轮9(见图2a)进行啮合。至此,根据本实施例可推定:外壳510与出粉结构530两者之间在旋转轴L方向上具有活动量Gn,且Gn大小等于两者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去第二间距,以本实施例中方便测量的手段可知:Gn=G1-G2。
综上,本实施例的粉筒在安装进电子成像设备的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粉筒位于第一位置时,在旋转轴轴向方向(或粉筒安装方向)上,粉筒的外壳与出粉结构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外壳与齿圈之间具有的第一距离,当粉筒位于第二位置时,在旋转轴轴向方向(或粉筒安装方向)上,粉筒的外壳与出粉结构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外壳与齿圈之间具有的第二距离。
接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中粉筒在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安装过程中、以及反向的拆卸过程中所参与的提起/落下结合部11b以开启/关闭接收口11a的动作。首先,粉筒500的出粉结构530包括连接部560和固定出粉板(未示出),固定出粉板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位于出粉结构530的底部,以及固定出粉板具有开口,用于形成将碳粉排出粉筒的排放通道。
进一步,如图72和图7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粉筒500上还设置有引导部550,引导部550包括固定件551、限制件552、连接件553、承载件554以及可选地还可设置有导向件555。具体地,承载件554用于承载电子成像设备中的结合部11b,承载件554具有朝粉筒安装方向下游敞开的一开口5541,以及朝竖直方向向上的一承载面5542,开口5541用于在粉筒安装时接收结合部11b以及在粉筒拆卸时释放结合部11b,承载面5542用于承载结合部11b移动(提起/落下)。连接件553具有第一端553a和第二端553b,第一端553a与固定件551相连接,第二端553b与承载件554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53为可变形的部件,例如钢绳、链条等。固定件551设置在连接部560上,其具体可设置为带有防脱凸缘的圆柱结构,通过缠绕等方式将连接件553的第一端553a固定在该圆柱的圆周上。连接部560具有一侧壁561,导向件555设置在侧壁561上,具体地,导向件555为垂直于旋转轴L的导槽结构,承载件554背面为导柱等能够与该导槽相配合的结构,该导柱可以是圆柱或工字结构,插设于导槽中不易脱出,通过导向件555使承载件554能够沿垂直于旋转轴L的方向上稳定地往复移动。导向件555优选为在侧壁561上可沿轴向移动,例如其配有导引槽5551,导引槽5551为位于连接部560上沿安装方向延伸的凹槽,导引导向件555随粉筒安装而保持在排出通道处,导向件555始终在安装方向上对齐于排出通道中心线A处,当然,导向件555也可以设置在单独的可以与出粉结构相对活动的套筒等部件上,同样可使导向件555始终对齐于排出通道中心线A处,以使导向件555在引导的同时还可适应于粉筒的移动和结合部11b上下的运动,不会出现卡死现象。其中,由于电子成像设备的环境约束:结合部11b本身即为只能沿垂直旋转轴的方向移动,故在允许情况下亦可不设置该导向件555或依靠其它结构进行导向。另外,限制件552设置在外壳510内部一壁面上,其与固定件551类似结构,例如圆柱结构,或设置在一圆柱上并可绕圆柱旋转的滚轮结构,由于外壳510与出粉结构530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设置限制件552自外壳内部一壁面朝向出粉结构延伸至接近出粉结构530的连接部560表面,且不干涉该出粉结构530及连接部560相对外壳510的轴向移动,由此,可将连接件553搭设在限制件552上,且,连接件553可在限制件552上相对滑动,据此,当限制件552为上述滚轮结构时,亦可起到类似滑轮的防磨损、使相对滑动更顺畅的效果。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如图75a和图75b所示,描述本实施例的粉筒在安装/拆卸过程中所参与的提起/落下结合部11b以开启/关闭接收口11a的动作。图75a对应于图73中(b)时的粉筒外壳内部出粉结构处的透视状态,此时粉筒位于其第一位置。图75b对应于图73中(c)时的粉筒外壳内部出粉结构处的透视状态,此时粉筒位于其第二位置。具体地,当粉筒位于第一位置时,随着粉筒安装到结合部11b处时,结合部11b通过与之沿轴向平行预设的开口5541而进入到承载件554中,此过程之前,承载件554位于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处,承载件554的承载面5542与结合部11b可不相接触或仅仅开始接触,承载件554可不对结合部11b施加承载力。同时,外壳510到达上述预定位置定位,随着粉筒继续沿安装方向前行,出粉结构530沿安装方向相对外壳510发生移动,同上描述的外壳510与出粉结构530之间的第一间距以及上述的外壳510与齿圈523之间第一距离G1开始缩短,而在外壳内部出粉结构处,位于出粉结构的连接部560上的固定件551与位于外壳内壁上的限制件552之间的距离由G3到G4则有所增大,即从图75a至图75b的过程,且可知:G4-G3=G2-G1=Gn。由于连接件553两端均分别固定设置在固定件551和承载件554上,其长度不可变化,在固定件551随出粉结构530沿+M的安装方向移动而使固定件551与限制件552之间的距离变大时,必然导致连接件553的第一端553a随固定件551向+M方向移动而第二端553b带动承载件554携带结合部11b沿垂直旋转轴L的方向向上移动,随之,承载件554的承载面5542与结合部11b相接触,在该接触作用下承载件554提起结合部11b,逐渐开启接收口11a,通过设计粉筒在该处的行程与连接件的长度相匹配,可在粉筒完全安装完毕时,即粉筒位于第二位置时,接收口11a完全开启以及粉筒的排出通道完全打开(同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此时,承载件554移动至相比第一位置更靠近旋转轴L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可以设置连接件具有一定大小的弹力使其具备拉伸量,在不影响提升结合部11b基础上,优先使结合部11b抵达上升的终点位置(承载件的第二位置)以优先开启接收口11a,此时随着出粉结构进一步沿+M方向移动,连接件再开始发生弹性拉伸,以适应固定件551与限制件552之间距离的进一步扩大,在此阶段允许粉筒底部的位于出粉结构上的排出通道完全打开,以避免发生碳粉过早地从排出通道排出而出现漏粉的现象。
可理解地,粉筒自电子成像设备中拆卸的过程与上述安装过程方向相反,使结合部11b落下,关闭接收口11a,在此无需赘述。
进一步,还可在粉筒上设置一锁定件,该锁定件位于承载件的第二位置处,例如,设置锁定件为可伸缩的锁定面,当位于承载件的结合部上升时至终点位置时(承载件的第二位置),锁定面可先随结合部或者承载件的向上上升的干涉力自动缩进,后在解除干涉时随其弹性恢复力自动伸出来使结合部进一步承接在该锁定面上而不会掉落,通过该锁定件使结合部锁定在该第二位置处,当粉筒拆卸时,利用粉筒携带其上的锁定件一同反向移动而使结合部在轴向方向上自行脱离锁定件的锁定面,由此解除锁定,使结合部可进一步随承载件向下移动。
实施例十七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十五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出粉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出粉结构取消了引导部,不再通过引导部打开显影剂补充装置的接收口。
如图76至图78所示,出粉结构T130包括连接部T160、固定出粉板T180和活动出粉板T190。具体的,连接部T160设有出粉口T140,固定出粉板T180连接于连接部T160,且固定出粉板T180具有设于固定出粉板T180底部的开口T181,开口T181的形状尺寸大于出粉口T140。进一步的,活动出粉板T190设置在连接部T160和固定出粉板T180之间,其中在活动出粉板T190上设有出粉孔T191。
出粉结构T130还包括控制机构T200。优选地,控制机构T200可设置在固定出粉板T180的侧壁上,用于在粉筒安装过程中作用于显影剂补充装置8中密封接收口11a的挡块15(参见图2b),从而使得接收口11a开启以形成显影剂排放通道。本实施例只示出了设在固定出粉板T180一侧的控制机构T200,可选的,为了加强打开挡块15的力度,固定出粉板T180的两侧壁可各设置一个控制机构T200。
具体的,控制机构T200包括受力件T210、第四弹性件T220和推动件T230。进一步的,受力件T210的一端设有受力部T211,另一端设有圆柱形的轴支撑部T213,其中受力件还包括位于邻接轴支撑部T213处的方形固定部T212,用于支撑推动件T230。优选地,为了更好地接收外力,受力部T211上还设有月牙形斜面。推动件T230的一端设有与固定部T212形状相匹配的轴孔T232,其另一端具有斜面T231。
控制机构T200组装到出粉结构T130上时,首先将受力件T210穿过固定出粉板T180侧壁上的第一通孔T182,此时受力件T210的一部分位于设置在固定出粉板T180侧壁上的第一通孔T182和第二通孔T183之间的槽口T184中,然后将第四弹性件T220穿过轴支撑部T213的一端套设在受力件T210上,其次再通过将轴孔T232安装在固定部T212上,从而将推动件T230固定在受力件T210上,使得受力件T210受到外力转动时能够带着推动件T230一起转动,同时推动件T230还通过槽口T184暴露在固定出粉板T180的外部,最后再将固定部T213安装到第二通孔T183中,实现将整个控制机构T200固定安装在出粉结构T130上。其中第四弹性件T220可以是扭簧,其一端与推动件T230抵接,另一端与第一通孔T182抵接,从而保证受力件T210在不受外力作用后可使得控制机构T200恢复到初始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粉筒的出粉结构和显影剂补充装置之间形成显影剂排放通道时的密封性,活动出粉板T190的出粉孔T191的高度沿着远离粉筒旋转轴L的方向增加,并且在垂直于旋转轴L的方向上观察,出粉孔T191通过开口T181暴露在固定出粉板T180的外部(即出粉孔T191突出于固定出粉板T180的底部),从而保证粉筒安装到位后出粉孔T191与显影剂补充装置的接收口11a能够严密贴合,防止粉筒中的显影剂传送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时显影剂飞散的现象发生。
如图79所示,当粉筒未安装进电子成像设备的显影剂补充装置时,活动出粉板T190的出粉孔T191还未与出粉口T140的中心轴线B重合,控制机构T200未受到外力的作用,此时控制机构T200处于初始位置。
如图80和图81所示,当粉筒安装到电子成像设备的显影剂补充装置时,活动出粉板T190两侧的抵接部T192分别与第一滑板卡接部8a、第二滑板卡接部8a(参见图2a)卡接,使得活动出粉板T190与显影剂补充装置8相接合保持固定状态,固定出粉板T180则随着出粉结构T130沿着安装方向(图80中的Z1方向)继续进行安装动作,使活动出粉板T190与固定出粉板T180发生相对移动,这时安装在固定出粉板T180上的控制机构T200也随之移动到与位于显影剂接收部11前侧的限制部(图2a中未示出)抵接的位置,随着粉筒的继续安装,受力件T210的受力部T211受到限制部给予与Z1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而绕第一通孔T182的轴线顺时针转动(以图79和图80的角度观察为顺时针转动),由于推动件T230与受力件T210连接,因此受力件T210在转动的同时也带动推动件T230一起顺时针转动,同时推动件T230的斜面T231移动到与挡块15形成接触干涉的位置,并且伴随着粉筒的移动,推动件T230给予密封接收口11b的挡块15一个作用力以打开接收口11a,显影剂接收部11随着接收口11a的打开而上升一定高度,此时出粉孔T191移动到与与出粉口T140的中心轴线B重合的位置,即出粉孔T191在中心轴线B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入出粉口T140在中心轴线B方向上的投影内(参见图81),此时的控制机构T200处于第二位置,出粉孔T191成功与接收口11a吻合对接,并形成显影剂排出通道,最终使得粉筒中的显影剂依次经由出粉口T140、出粉孔T191和开口T181顺利流入显影剂补充装置中。
实施例十八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十七上做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出粉结构,出粉结构还包括出粉件。
如图82至图86所示,出粉结构W130包括连接部W160、固定出粉板W180和活动出粉板W190。具体的,连接部W160设有出粉部W140,出粉部W140为一中空的柱体结构,在出粉部W140的侧面设有通孔W141,出粉部W140的底部设有出粉口。固定出粉板W180连接于连接部W160,且固定出粉板W180具有设于固定出粉板W180底部的开口W181,开口W181的形状尺寸大于出粉口。进一步的,活动出粉板W190设置在连接部W160和固定出粉板W180之间,其中在活动出粉板W190上设有出粉孔W191。
如图83所示,出粉结构包括出粉件W300,出粉件W300活动地安装在出粉部W140中并可相对于出粉部W140上下移动。具体的,出粉件W300的一端为密封状,另一端则开设了一个下粉孔W320,另外在靠近密封状的一端具有对接口W310,并且在出粉件W300的两侧相对设置了被支撑件W330。
如图8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活动出粉板W190相比于实施例十七中的活动出粉板W190还设置有支撑块W193。具体的,支撑块W193分别设置在活动出粉板W190的两侧,支撑块W193具有滑槽W195,其中滑槽195设有第一台阶面W1951和第二台阶面W1952,第一台阶面W1951和第二台阶面W1952之间具有高低位移差,第一台阶面W1951相比于第二台阶面W1952更靠近粉筒的旋转轴L,另外,支撑块W193还设有向外延伸突出的突起W194。
如图85和图86所示,本实施例同样具有和实施例十七中相同结构的控制机构W200。控制机构W200包括受力件W210、第四弹性件W220和推动件W230。进一步的,受力件W210的一端设有受力部W211,另一端设有圆柱形的轴支撑部W213,其中受力件W210还包括位于邻接轴支撑部W213处的方形固定部W212,用于支撑推动件W230。优选地,为了更好地接收外力,受力部W211上还设有月牙形斜面。推动件W230的一端设有与固定部W212形状相匹配的轴孔W232,其另一端具有斜面W231。由于控制机构W200的结构与实施例十七中的控制机构的一样,因此控制机构W200组装到出粉结构W130的过程在此就不再赘述。
接下来是对出粉件W300和活动出粉板W190之间连接关系的描述。
出粉件W300通过安装到出粉部140中而与连接部W160活动连接,具体的,出粉件W300密封状的一端位于连接部W160的内部,其具有下粉孔W320的一端则是穿过出粉孔W191暴露在活动出粉板W190的底部。进一步的,被支撑件W330可通过放置在滑槽W195的第一台阶面W1951上,从而使得出粉件W300和活动出粉板W190活动连接在一起。
如图82和图87所示,当粉筒未安装进电子成像设备的显影剂补充装置时,出粉件W300处于将出粉部W140密封的状态,对接口W310未与通孔W141吻合/对齐,并且出粉件W300的被支撑件W330位于支撑块195的第一台阶面W1951处,此时控制机构T200处于初始位置。
如图88和图89所示,当粉筒安装到电子成像设备的显影剂补充装置时,活动出粉板W190两侧的抵接部W192分别与第一滑板卡接部8a、第二滑板卡接部8a(参见图2a)卡接,使得活动出粉板W190与显影剂补充装置8相接合保持固定状态,固定出粉板W180则随着出粉结构W130沿着安装方向(图88中的Z1方向)继续进行安装动作,使活动出粉板W190与固定出粉板W180发生相对移动,这时支撑在第一台阶面W1951的被支撑件W330也沿着Z1方向在滑槽W195中移动并使得出粉件W300在出粉部中做下沉的动作(即沿远离轴线L的方向做直线运动),同时安装在固定出粉板W180上的控制机构W200的受力部W210也随之移动到与活动出粉板W190的突起W194抵接的位置,随着粉筒的继续安装,受力件W210的受力部W211受到突起W194给予与Z1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而绕第一通孔W182的轴线顺时针转动(以图87和图88的角度观察),由于推动件W230与受力件W210连接,因此受力件W210在转动的同时也带动推动件W230一起顺时针转动,推动件W230的斜面W231移动到与挡块15形成接触干涉的位置,并且伴随着粉筒的移动,推动件W230给予密封接收口11b的挡块15一个作用力以打开接收口11a,显影剂接收部11随着接收口11a的打开而上升一定高度,在这过程中,出粉件W300的被支撑件W330也从第一台阶面W1951运动到第二台阶面W1952的位置,即出粉件W300在出粉部W140中下移到通孔W141和对接口W310吻合的位置,此时出粉件W300和出粉部W141处于连通的状态,并且控制机构W200处于第二位置,粉筒和显影剂补充装置形成了显影剂排放通道,从而使得粉筒中的显影剂能够依次通过通孔W141、对接口W310、下粉孔W320、出粉孔W191和开口W181传送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
实施例十九
本实施例是结合实施例十七和实施例十八做了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机构,其结构更加简化、高效。
如图90至图92所示,出粉结构P130包括连接部P160、固定出粉板P180和活动出粉板P190。具体的,连接部P160设有出粉口P140,固定出粉板P180连接于连接部P160,且固定出粉板P180具有设于固定出粉板P180底部的开口P181,开口P181的形状尺寸大于出粉口P140。进一步的,活动出粉板P190设置在连接部P160和固定出粉板P180之间,其中在活动出粉板P190上设有出粉孔P191。
如图9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活动出粉板P190相比于实施例十七中的活动出粉板还设置多了支撑块P193。具体的,支撑块P193分别设置在活动出粉板P190的两侧,支撑块P193具有滑槽P194,其中滑槽P194设有第一台阶面P1941和第二台阶面P1942,第一台阶面P1941和第二台阶面P1942之间具有高低位移差。
出粉结构P130还包括控制机构P200,用于在粉筒安装过程中作用于显影剂补充装置8中密封接收口11a的挡块15(参见图2b),从而使得接收口11a开启以形成显影剂排放通道。可选的,为了加强打开挡块15的力度,本实施例在固定出粉板P180的两侧各设置了一个控制机构P200。
具体的,控制机构P200包括第一支撑部P210、第二支撑部P220和推动部P230。其中第一支撑部P210和第二支撑部P220在推动部P230的两侧相对设置,推动部P230为一直杆结构。进一步的,第一支撑部P210安装在固定出粉板P180的凹槽P182中并可在凹槽P182中上下滑动,第二支撑部P220抵靠在支撑块P193的第一台阶面P1941上,同时推动部P230通过槽口P183暴露在固定出粉板P180的外部,从而使得控制机构P200与固定出粉板P180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粉筒的出粉结构和显影剂补充装置之间形成显影剂排放通道时的密封性,活动出粉板P190的出粉孔P191的高度沿着远离粉筒旋转轴L的方向增加,并且在垂直于旋转轴L的方向上观察,出粉孔P191通过开口P181暴露在固定出粉板P180的外部,从而保证粉筒安装到位后出粉孔P191与显影剂补充装置的接收口11a能够严密贴合,
防止粉筒中的显影剂传送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时显影剂飞散的现象发生。
如图93所示,当粉筒未安装进电子成像设备的显影剂补充装置时,活动出粉板P190的出粉孔P191还未与出粉口P140的中心轴线B重合,并且控制机构P200的第二支撑部P220位于支撑块P194的第一台阶面P1941处,此时控制机构P200处于初始位置。
如图94所示,当粉筒安装到电子成像设备的显影剂补充装置时,活动出粉板P190两侧的抵接部P192分别与第一滑板卡接部8a、第二滑板卡接部8a(参见图2a)卡接,使得活动出粉板P190与显影剂补充装置8相接合保持固定状态,固定出粉板P180则随着出粉结构P130沿着安装方向(图80中的Z1方向)继续进行安装动作,使活动出粉板P190与固定出粉板P180发生相对移动,这时抵靠在支撑块P193的第一台阶面P1941上的第二支撑部P220沿着滑槽P194移动到第二台阶面P1942上,同时控制机构P200的第一支撑部P210也随之在凹槽P182中沿远离旋转轴L方向向下运动,推动部P230下移到与挡块15抵接的位置,由于挡块15是由两个活动密封件(图中未示出)形成,两个活动密封件可绕枢轴转动打开接收口11a并带动接收口11a向上移动,因此当推动部P230下移到挡块15的两个活动密封件之间的缝隙中并与其中一个活动密封件抵接时,伴随着粉筒的安装,推动部P230给予活动密封件一个沿Z1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活动密封件受力转动打开接收口11a并带动接收口11a上升,在这过程中,控制机构P200的被第二支撑部P220也从第一台阶面P1941运动到第二台阶面P1942的位置,即出粉孔P191移动到与与出粉口P140的中心轴线B重合的位置,此时控制机构P200处于第二位置,出粉孔P191和接收口11a成功对接,粉筒和显影剂补充装置形成了显影剂排放通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粉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设备中,所述电子成像设备包括显影剂补充装置,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包括显影剂接收部,所述显影剂接收部包括接收口,所述接收口中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接收口的挡块,所述粉筒包括:
粉筒筒体,所述粉筒筒体用于存储显影剂;
出粉结构,所述出粉结构连接于所述粉筒筒体的出粉端,用于将所述粉筒筒体中的显影剂排出;所述出粉结构包括连接部、固定出粉板和活动出粉板,所述连接部连通所述粉筒筒体,所述连接部设有出粉口,所述固定出粉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且具有开口,所述活动出粉板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出粉板之间且具有出粉孔;
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粉结构还包括控制机构,用于在所述粉筒安装过程中作用于所述显影剂接收部或挡块,使两者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开启所述接收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出粉板上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具有滑槽,所述滑槽具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之间具有高低位移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出粉部,所述出粉部内部中空,所述出粉部的底部设有所述出粉口,所述出粉部的侧壁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粉结构还包括出粉件,所述出粉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出粉部内且能够在出粉部内上下移动,所述出粉件顶端密封,底端设有下粉孔,侧壁上设有对接口,所述对接口和下粉孔在出粉件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粉件外侧设有被支撑件,所述被支撑件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能够在滑槽内移动;
当所述被支撑件从滑槽的第一台阶面滑移到第二台阶面时,所述出粉件在出粉部内移动至所述对接口与所述通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粉孔的高度沿着远离所述粉筒的旋转轴的方向增加,且在垂直于粉筒的旋转轴的方向上观察,所述出粉孔通过所述开口暴露在所述固定出粉板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包括受力件和推动件,所述受力件和推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出粉板,且所述受力件受到外力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推动件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还设有向外延伸突出的突起,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突起与所述受力件接触并推动所述受力件旋转,所述推动件被受力件带动旋转至与所述挡块接触的位置,并推动所述挡块相对于所述显影剂接收部移动,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四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受力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件抵接,用于使受力件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能够使控制机构保持在初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推动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所述推动部的两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安装在所述固定出粉板的凹槽中并能够在所述凹槽中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部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能够在滑槽内移动;所述推动部的一部分暴露在所述固定出粉板的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为直杆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在凹槽内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部从所述滑槽的第一台阶面移动至第二台阶面,所述推动部向下移动至与所述挡块接触的位置,并推动所述挡块相对于所述显影剂接收部移动,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粉结构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第一端部更靠近所述粉筒的旋转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推动件和连接件,所述推动件一端设有轴孔,另一端设有斜面,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轴孔将所述推动件连接于所述固定出粉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结合部在引导部的第一端部攀升至第二端部时,所述推动件位于与所述显影剂接收部形成接触干涉的位置,所述推动件的斜面与所述显影剂接收部的基座抵接,受到所述基座的作用力绕连接件旋转,带动所述显影剂接收部向上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活动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活动件上设有连接孔和呈折弯状的支撑部,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轴孔和所述连接孔将推动件和活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连接件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和连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活动件上下移动,所述连接件上下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活动件与固定出粉板之间,用于限制所述控制机构在沿粉筒的旋转轴的方向上的移动。
19.一种粉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设备中,所述电子成像设备包括显影剂补充装置,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包括显影剂接收部,所述显影剂接收部包括结合部和接收口;所述粉筒包括:
粉筒筒体,所述粉筒筒体用于存储显影剂;
出粉结构,所述出粉结构连接于所述粉筒筒体的出粉端,用于将所述粉筒筒体中的显影剂排出;所述出粉结构包括连接部、固定出粉板和活动出粉板,所述连接部连通所述粉筒筒体,所述连接部设有出粉口,所述固定出粉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且具有开口,所述活动出粉板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出粉板之间且具有出粉孔;
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粉结构包括能够部分上下移动的引导部,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引导部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结合部移动,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出粉板,所述引导部包括被抵接部和承载部,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结合部承载于所述承载部,所述被抵接部受到外力移动并使所述引导部整体向上移动,所述结合部被带动移动至靠近粉筒的旋转轴的位置,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使所述引导部在粉筒未安装前保持在远离所述粉筒的旋转轴的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抵接部受到的外力由所述活动出粉板上设有的抵接部提供,或者由电子成像设备的受推部提供。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转轮、转轮轴心和转杆;所述转轮能够围绕所述转轮轴心旋转,所述转轮位于相较于所述粉筒的旋转轴离所述固定出粉板更远的位置;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轮连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结合部相配合的被接合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粉筒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结合部嵌入到所述被接合部中,随着粉筒的移动,所述结合部推动所述被接合部移动,被接合部连动使所述转轮旋转同时带动转杆和被接合部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结合部向上移动,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筒包括部分包裹在出粉结构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出粉结构之间可相对移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粉筒在安装到电子成像设备的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粉筒位于第一位置时,在粉筒的旋转轴的方向上,所述外壳与所述出粉结构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当所述粉筒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外壳与所述出粉结构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固定件、限制件、连接件和承载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限制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第二端连接所述承载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搭设在所述限制件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限制件滑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在粉筒安装的过程中,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承载件承载所述结合部,随着粉筒继续移动,所述出粉结构与所述外壳相对移动,两者之间的间距从第一间距缩短为第二间距,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限制件之间的距离增大,所述连接件第一端随着固定件移动而第二端带动承载件和被承载件承载的结合部向上移动,从而打开所述接收口。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上,所述导向件为垂直粉筒的旋转轴设置的导槽结构,所述承载件上设有与所述导槽结构相配合的导柱,使得所述承载件能够在所述导向件上往复移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沿粉筒的安装方向延伸,所述导向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引导槽并能够沿着所述引导槽移动。
CN202210845062.7A 2021-07-19 2022-07-18 一种粉筒 Pending CN1156397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27356 2021-07-19
CN202121642735 2021-07-19
CN202121867125 2021-08-10
CN2021218671256 2021-08-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9733A true CN115639733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87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5062.7A Pending CN115639733A (zh) 2021-07-19 2022-07-18 一种粉筒
CN202221849073.4U Active CN218332299U (zh) 2021-07-19 2022-07-18 一种粉筒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49073.4U Active CN218332299U (zh) 2021-07-19 2022-07-18 一种粉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5639733A (zh)
WO (1) WO202300110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4868B2 (ja) * 2009-02-23 2012-03-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収容容器、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96935B2 (ja) * 2011-02-21 2015-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50661B2 (ja) * 2013-08-12 2017-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
CN106681115A (zh) * 2015-11-05 2017-05-17 珠海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粉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009132B2 (ja) * 2017-09-21 202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JP7005250B2 (ja) * 2017-09-21 2022-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7009133B2 (ja) * 2017-09-21 202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7005366B2 (ja) * 2018-01-30 2022-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受入れ装置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CN209928215U (zh) * 2019-07-19 2020-01-10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筒
CN113031415A (zh) * 2021-03-24 2021-06-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01103A1 (zh) 2023-01-26
CN218332299U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9401B2 (en) Toner cartridge with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EP3264196B1 (en) Cartridge
CN100337162C (zh) 粉末容器的主体部件
US10831150B2 (en)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10382434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rtridge and drum unit
US20010055498A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16180008A1 (zh) 一种处理盒
HUE030025T2 (en) Vacuum feed tank and aspirator feeding system
US897717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ner case and driv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US8374527B2 (en) Developer storing body having a movable outlet shutter member,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18332299U (zh) 一种粉筒
KR20120064374A (ko) 화상형성장치
CN214427749U (zh) 粉筒
CN2826483Y (zh) 显影剂盒以及成像设备
CN101957584A (zh) 处理盒以及成像设备
CN108027576A (zh) 自动安装设备以及具有该自动安装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JP4249994B2 (ja)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その再生産方法、粉体補給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4280511B2 (ja)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14586384U (zh) 粉筒
CN1248007A (zh) 调色剂补充装置
US930710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14795578U (zh) 碳粉筒
CN216013940U (zh) 硒鼓墨粉补充机构
CN216013939U (zh) 一种粉仓、硒鼓以及打印机
CN107991853B (zh) 旋转驱动力接收头、驱动力传递组件和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