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6539A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6539A
CN115636539A CN202211346566.0A CN202211346566A CN115636539A CN 115636539 A CN115636539 A CN 115636539A CN 202211346566 A CN202211346566 A CN 202211346566A CN 115636539 A CN115636539 A CN 115636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ludge
unit
adding devic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465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翔
方凌云
瞿艳军
汪伟伟
王鹏
柯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Jingch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Jingch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Jingch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Jingch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465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65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6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65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单元、高级氧化单元和生化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一侧设有污泥脱水单元,预处理单元、高级氧化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均与污泥脱水单元连通,把各自的污泥运至污泥脱水单元;预处理单元用于去渗滤液中含有的大量悬浮物、浮油、不可溶性COD污染物,同时除臭和调节水质水量;高级氧化单元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生化处理单元通过微生物对污水进行高效脱氮除碳;污泥脱水单元将污泥进行脱水后外运处置,把脱水后滤液回流到预处理单元。不会产生甲烷、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也不产生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和膜浓缩液,对渗滤液进行了全量化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也随之加快,垃圾处理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垃圾中转站收集的垃圾在压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渗滤液,其显著特点是水质波动大、污染物浓度很高且伴有强烈恶臭,其COD浓度可高达30000mg/L以上,已经成为重要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早期中转站渗滤液多采用外运处理,但在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滴漏、恶臭等问题,对城市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通常采用UASB等厌氧生化工艺,或是纳滤、反渗透等膜浓缩工艺。由于垃圾中转站主要建设于城市里集中居民区附近,而厌氧生化工艺会产生甲烷、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对周围居民区造成空气污染。而纳滤、反渗透等膜浓缩工艺会产生一定比例的浓缩液,无法做到渗滤液的全量化处理,且浓缩液更难处理,同时处理成本也更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 106830538 A记载了一种垃圾渗滤液污水的一体化处理系统,由曝气结构和若干个纳滤、反渗透结构组成,管道上的每个纳滤、反渗透设备具有较高的产水量和末端浓水流速,进而保证系统整体较高的清液产率和较长的清洗周期。但是该装置会产生一定比例的浓缩液,无法做到渗滤液的全量化处理,且浓缩液更难处理,同时处理成本也更高,使用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由预处理单元、高级氧化单元、生化处理单元、污泥脱水单元组成。系统无易燃易爆气体及浓缩液产生,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对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进行了全量化处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单元(12)、高级氧化单元(13)和生化处理单元(14),生化处理单元(14)一侧设有污泥脱水单元(15),预处理单元(12)、高级氧化单元(13)、生化处理单元(14)均与污泥脱水单元(15)连通,把各自的污泥运至污泥脱水单元(15);
预处理单元(12)用于去渗滤液中含有的大量悬浮物、浮油、不可溶性COD污染物,同时除臭和调节水质水量;
高级氧化单元(13)用于降解污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生化处理单元(14)通过微生物对污水进行高效脱氮除碳;
污泥脱水单元(15)将污泥进行脱水后外运处置,脱水后滤液回流到预处理单元(12)。
优选方案中,预处理单元(12)包括除渣隔油池(1)、除臭调节池(2)和混凝沉淀气浮池(3),在预处理单元(12)入口处设有除渣隔油池(1),隔油池(1)包括除渣渠和隔油区,除渣渠设有用于过滤较大的颗粒物的格栅;
隔油池(1)与除臭调节池(2)连通,除臭调节池(2)顶部设有除臭剂投加装置(201),除臭调节池(2)上设有第一潜水搅拌器(202),除臭调节池(2)通过污水提升泵(203)把污水运输到混凝沉淀气浮池(3),提升泵(203)出口设有第一电磁流量计(204)。
优选方案中,混凝沉淀气浮池(3)包括混凝区、沉淀区和气浮区,混凝区依次设有絮凝剂投加装置(301)和第一助凝剂投加装置(303),絮凝剂投加装置(301)和第一助凝剂投加装置(303)内分别设有第一顶进式搅拌器(302)和第二顶进式搅拌器(304),沉淀区设有中心导流筒(305),气浮区设有刮渣机(306),气浮区与芬顿反应池(4)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溶气泵(308),溶气泵(308)通过空压机(307)与气浮区的进口端连通。
优选方案中,高级氧化单元(13)包括芬顿反应池(4)和斜管沉淀池(5),芬顿反应池(4)包括依次连通的加酸区、加药区、反应区、加碱区和助凝区,斜管沉淀池(5)上设有用于助沉的蜂窝斜管填料(501),斜管沉淀池(5)与一级反硝化池(6)连通。
优选方案中,芬顿反应池(4)的加酸区、加碱区和助凝区上分别设有硫酸投加装置(401)、液碱投加装置(410)和第二助凝剂投加装置(413),加药区包括硫酸亚铁投加装置(404)和双氧水投加装置(406);
硫酸投加装置(401)、硫酸亚铁投加装置(404)、双氧水投加装置(406)、液碱投加装置(410)和第二助凝剂投加装置(413)底部分别设有第三顶进式搅拌器(402)、第四顶进式搅拌器(405)、第五顶进式搅拌器(407)、第七顶进式搅拌器(411)和第八顶进式搅拌器(414);
反应区设有第六顶进式搅拌器(408),硫酸投加装置(401)和液碱投加装置(410)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在线pH仪(403)和第三在线pH仪(412),第六顶进式搅拌器(408)一侧设有第二在线pH仪(409),助凝区与斜管沉淀池(5)连通。
优选方案中,生化处理单元(14)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反硝化池(6)、生物接触氧化池(7)、二级反硝化池(8)和MBR膜池(9);
一级反硝化池(6)上设有第二潜水搅拌器(601),生物接触氧化池(7)上设有组合填料(701),组合填料(701)底部设有与空气连通的微孔曝气(702),二级反硝化池(8)底部设有第三潜水搅拌器(801),MBR膜池(9)设有用于泥水分离的内置式超滤膜(901),超滤膜(901)一侧设有产水抽吸泵(902),产水抽吸泵(902)出口设有第二电磁流量计(903)。
优选方案中,生物接触氧化池(7)与一级反硝化池(6)另接一个回流管,MBR膜池(9)与二级反硝化池(8)另接一个回流管,MBR膜池(9)与一级反硝化池(6)另接一个回流管;
生物接触氧化池(7)的硝化液回流至一级反硝化池(6);MBR膜池(9)的硝化液回流至二级反硝化池(8);MBR膜池(9)的污泥部分回流至一级反硝化池(6),用以补充生化处理单元的污泥浓度;MBR膜池(9)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10)。
优选方案中,污泥脱水单元(15)包括污泥池(10)和叠螺脱水机(11),污泥池(10)设有第四潜水搅拌器(1001),污泥池(10)通过污泥泵(1002)将污泥输送至叠螺脱水机(11)进行污泥脱水,叠螺脱水机(11)顶部设有第三助凝剂投加装置(1101)。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S1、垃圾渗滤液进入在除渣隔油池(1)去除大颗粒物和油脂,在除臭剂投加装置(201)中添加除臭剂,通过污水提升泵(203)运输至混凝沉淀气浮池(3);
S2、渗滤液在混凝区内与絮凝剂、助凝剂反应,产生大量絮体进入沉淀区,产生大量絮体进入沉淀区,悬浮物微小气泡结合后被刮渣机(306)清理;
S3、在硫酸投加装置(401)中用硫酸将污水pH调节至3~4,再投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氧化污水中有机物,对COD的去除率在55~65%;
S4、液碱投加装置(410)加入液碱,污水回调pH至7~8,后第二助凝剂投加装置(413)在助凝区进行助凝,产生絮体进入斜管沉淀池(5)中沉淀,上清液流至一级反硝化池(6);
S5、污水一级反硝化池(6)去除水中总氮,再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7)中,通过硝化菌进行硝化作用去除氨氮,进入二级反硝化池(8)进一步反硝化,泥水混合液进入通过超滤膜(901)进行固液分离;
S6、预处理单元(12)、高级氧化单元(13)和生化处理单元(14)产生的污泥通过污泥泵(1002)输送至叠螺脱水机(11),叠螺脱水机(11)将污泥进行脱水后外运处置,滤液回流至除臭调节池(2)继续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不采用UASB等厌氧工艺,不会产生甲烷、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也不产生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属于环境友好型处理系统。
本发明采用高级氧化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有效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单元的有机污染物负荷,同时合理调整B/C值和C/N值,既能降低运行成本也更有利于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发明处理系统适用于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出水COD、BOD5和氨氮等污染物浓度均能稳定达标,同时不产生膜浓缩液,对渗滤液进行了全量化处理,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预处理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高级氧化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生化处理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污泥脱水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除渣隔油池1;除臭调节池2;除臭剂投加装置201;第一潜水搅拌器202;污水提升泵203;第一电磁流量计204;混凝沉淀气浮池3;絮凝剂投加装置301;第一顶进式搅拌器302;第一助凝剂投加装置303;第二顶进式搅拌器304;中心导流筒305;刮渣机306;空压机307;溶气泵308;芬顿反应池4;硫酸投加装置401;第三顶进式搅拌器402;第一在线pH仪403;硫酸亚铁投加装置404;第四顶进式搅拌器405;双氧水投加装置406;第五顶进式搅拌器407;第六顶进式搅拌器408;第二在线pH仪409;液碱投加装置410;第七顶进式搅拌器411;第三在线pH仪412;第二助凝剂投加装置413;第八顶进式搅拌器414;斜管沉淀池5;蜂窝斜管填料501;一级反硝化池6;第二潜水搅拌器601;生物接触氧化池7;组合填料701;微孔曝气702;二级反硝化池8;第三潜水搅拌器801;MBR膜池9;超滤膜901;产水抽吸泵902;第二电磁流量计903;污泥池10;第四潜水搅拌器1001;污泥泵1002;叠螺脱水机11;第三助凝剂投加装置1101;预处理单元12;高级氧化单元13;生化处理单元14;污泥脱水单元1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6中,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单元12、高级氧化单元13和生化处理单元14,生化处理单元14一侧设有污泥脱水单元15,预处理单元12、高级氧化单元13、生化处理单元14均与污泥脱水单元15连通,把各自的污泥运至污泥脱水单元15;
预处理单元12用于去渗滤液中含有的大量悬浮物、浮油、不可溶性COD污染物,同时除臭和调节水质水量;
高级氧化单元13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生化处理单元14通过微生物对污水进行高效脱氮除碳;
污泥脱水单元15将污泥进行脱水后外运处置,把脱水后滤液回流到预处理单元12。由此结构,本发明不采用UASB等厌氧工艺,不会产生甲烷、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也不产生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属于环境友好型处理系统。
本发明采用高级氧化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有效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单元的有机污染物负荷,同时合理调整B/C值和C/N值,既能降低运行成本也更有利于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发明处理系统适用于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出水COD、BOD5和氨氮等污染物浓度均能稳定达标,同时不产生膜浓缩液,对渗滤液进行了全量化处理。
优选的方案中,预处理单元12包括除渣隔油池1、除臭调节池2和混凝沉淀气浮池3,在预处理单元12入口处设有除渣隔油池1,隔油池1包括除渣渠和隔油区,除渣渠设有用于过滤较大的颗粒物的格栅;
隔油池1与除臭调节池2连通,除臭调节池2顶部设有除臭剂投加装置201,除臭调节池2上设有第一潜水搅拌器202,除臭调节池2通过污水提升泵203把污水运输到混凝沉淀气浮池3,提升泵203出口设有第一电磁流量计204。由此结构,除渣隔油池1包括除渣渠和隔油区;除渣渠设有格栅,过滤精度为5mm,用于过滤渗滤液中较大的颗粒物;隔油区用于去除渗滤液中的油脂。
除臭调节池2设有除臭剂投加装置201、第一潜水搅拌器202和污水提升泵203;除臭剂投加装置201用于对渗滤液进行除臭处理;第一潜水搅拌器202用于搅匀除臭剂和渗滤液水质;污水提升泵203用于将除臭调节池2的渗滤液通过管道输送至混凝沉淀气浮池3。
除臭剂投加装置201由除臭剂计量箱和除臭剂计量泵组成,除臭剂采用植物型绿色除臭剂,配置质量浓度为5%,投加量为10~20L/m3
优选的方案中,混凝沉淀气浮池3包括混凝区、沉淀区和气浮区,混凝区依次设有絮凝剂投加装置301和第一助凝剂投加装置303,絮凝剂投加装置301和第一助凝剂投加装置303内分别设有第一顶进式搅拌器302和第二顶进式搅拌器304,沉淀区设有中心导流筒305,气浮区设有刮渣机306,气浮区与芬顿反应池4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溶气泵308,溶气泵308通过空压机307与气浮区的进口端连通。由此结构,沉淀区采用竖流式沉淀,设有刮渣机306安装在污水液体表面,絮凝剂投加装置301由絮凝剂计量箱和絮凝剂计量泵组成,絮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配置质量浓度为10%,投加量为600ppm。第一助凝剂投加装置303由第一助凝剂计量箱和第一助凝剂计量泵组成,助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配置质量浓度为0.1%,投加量为5ppm。沉淀区表面水力负荷为0.8m3/(m2·h)。中心导流筒305内流速为20mm/s。
优选的方案中,高级氧化单元13包括芬顿反应池4和斜管沉淀池5,芬顿反应池4包括依次连通的加酸区、加药区、反应区、加碱区和助凝区,斜管沉淀池5上设有用于沉淀的蜂窝斜管填料501,斜管沉淀池5与一级反硝化池6连通。由此结构,加酸区pH控制在3~4;反应区停留时间为3h;所述加碱区设有液碱投加装置410、第七顶进式搅拌器411和第三在线pH仪412,pH控制在7.5。
在芬顿反应池4中用硫酸将污水pH调节至3~4,然后分别投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双氧水在Fe2+的催化作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OH,·OH可以氧化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对COD的去除率在55~65%,B/C值得到大幅提高,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经过催化降解后的污水回调pH至7~8后进行助凝,产生大量絮体再进入斜管沉淀池5中进行沉淀。
优选的方案中,芬顿反应池4的加酸区、加碱区和助凝区上分别设有硫酸投加装置401、液碱投加装置410和第二助凝剂投加装置413,加药区包括硫酸亚铁投加装置404和双氧水投加装置406;
硫酸投加装置401、硫酸亚铁投加装置404、双氧水投加装置406、液碱投加装置410和第二助凝剂投加装置413底部分别设有第三顶进式搅拌器402、第四顶进式搅拌器405、第五顶进式搅拌器407、第七顶进式搅拌器411和第八顶进式搅拌器414;
反应区设有第六顶进式搅拌器408,硫酸投加装置401、第六顶进式搅拌器408和液碱投加装置410上分别设有第一在线pH仪403、第二在线pH仪409和第三在线pH仪412,助凝区与斜管沉淀池5连通。由此结构,硫酸投加装置401由硫酸计量箱和硫酸计量泵组成,硫酸质量浓度为98%。硫酸亚铁投加装置404由硫酸亚铁计量箱和硫酸亚铁计量泵组成,硫酸亚铁配置质量浓度为20%,投加量为52L/m3。双氧水投加装置406由双氧水计量箱和双氧水计量泵组成,双氧水质量浓度为30%,投加量为17L/m3。液碱投加装置410由液碱计量箱和双氧水计量泵组成,液碱质量浓度为30%。第八顶进式搅拌器414由第二助凝剂计量箱和第二助凝剂计量泵组成,助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配置质量浓度为0.1%,投加量为5ppm。
优选的方案中,生化处理单元14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反硝化池6、生物接触氧化池7、二级反硝化池8和MBR膜池9;
一级反硝化池6上设有第二潜水搅拌器601,生物接触氧化池7上设有组合填料701,组合填料701底部设有与空气连通的微孔曝气702,二级反硝化池8底部设有二级反硝化池801,MBR膜池9设有用于泥水分离的内置式超滤膜901,超滤膜901一侧设有产水抽吸泵902,产水抽吸泵902出口设有第二电磁流量计903。由此结构,第二潜水搅拌器601转速为960转/分钟,溶解氧为0.4mg/L。组合填料701填充率为50%,采用微孔曝气702,溶解氧为2.3mg/L。第三潜水搅拌器801转速为720转/分钟,溶解氧为0.5mg/L。超滤膜901用于活性污泥的泥水分离,膜通量为10L/(m2·h),溶解氧为2.0mg/L。生物接触氧化池7的污泥负荷为0.68kgBOD/(kgMLSS·d),硝化速率为0.04kgNH4+-N/(kgMLSS·d)。生化处理单元14。
生化处理单元14通过反硝化菌的反硝化作用去除水中总氮,再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7中,通过硝化菌进行硝化作用去除氨氮,同时降解绝大部分有机物。污水再进入二级反硝化池8中进一步进行反硝化,保证了出水总氮浓度。二级反硝化池8出水进入MBR膜池9中继续去除氨氮和有机物,超滤膜901可对池内泥水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生化处理单元14对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5%、97%以上,大部分氨氮和总氮也得到了有效去除,经过系统处理后的最终产水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后可排入市政管网。
优选的方案中,生物接触氧化池7与一级反硝化池6另接一个回流管,MBR膜池9与二级反硝化池8另接一个回流管,MBR膜池9与一级反硝化池6另接一个回流管;
生物接触氧化池7的硝化液回流至一级反硝化池6;MBR膜池9的硝化液回流至二级反硝化池8;MBR膜池9的污泥部分回流至一级反硝化池6,用以补充生化处理单元的污泥浓度;MBR膜池9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10。由此结构,触生物氧化池7的硝化液回流至一级反硝化池6,回流比为400%。MBR膜池9的硝化液回流至二级反硝化池8,回流比为200%。MBR膜池9的污泥部分回流至一级反硝化池6用以补充生化处理单元14的污泥浓度,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10。
优选的方案中,污泥脱水单元15包括污泥池10和叠螺脱水机11,污泥池10设有第四潜水搅拌器1001,污泥池10通过污泥泵1002将污泥输送至叠螺脱水机11进行污泥脱水,叠螺脱水机11顶部设有第三助凝剂投加装置1101。由此结构,第四潜水搅拌器1001用于搅动污泥避免沉底板结,污泥泵1002用于将污泥输送至叠螺脱水机11进行污泥脱水。
叠螺脱水机11的第三助凝剂投加装置1101用于改善污泥性状,有利于脱水处理。
第三助凝剂投加装置1101由第三助凝剂计量箱和第三助凝剂计量泵组成,助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配置质量浓度为0.2%,投加量为120ppm。
叠螺脱水机11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80%以下后外运处置,滤液回流至除臭调节池2。
实施例2:
结合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的处理方法,垃圾渗滤液进入在除渣隔油池1去除大颗粒物和油脂,在除臭剂投加装置201中添加除臭剂,通过污水提升泵203运输至混凝沉淀气浮池3;
渗滤液在混凝区内与絮凝剂、助凝剂反应,产生大量絮体进入沉淀区,产生大量絮体进入沉淀区,悬浮物微小气泡结合后被刮渣机306清理;
在硫酸投加装置401中用硫酸将污水pH调节至3~4,再投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氧化污水中有机物,对COD的去除率在55~65%;
液碱投加装置410加入液碱,污水回调pH至7~8,后第二助凝剂投加装置413中进行助凝,产生絮体进入斜管沉淀池5中沉淀,上清液流至一级反硝化池6;
液体一级反硝化池6去除水中总氮,再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7中,通过硝化菌进行硝化作用去除氨氮,进入二级反硝化池8进一步反硝化,泥水混合液进入超滤膜901进行固液分离泥水混合液水排出,
预处理单元12、高级氧化单元13和生化处理单元14产生的污泥通过污泥泵1002输送至叠螺脱水机11,叠螺脱水机11将污泥进行脱水后外运处置,滤液回流至除臭调节池2继续处理。
实施例3:
结合实施例1~2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处理量为20m3/d,进水水质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918504670000091
表1系统进水水质
本实施例中各工艺段去除率如表2所示:
Figure BDA0003918504670000092
Figure BDA0003918504670000101
表2各工艺段去除率
本实施例中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总去除率及排放标准如表3所示:
Figure BDA0003918504670000102
表3系统出水水质、总去除率及排放标准
由表3可知,本实施例中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效果高效,出水可达标排放。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单元(12)、高级氧化单元(13)和生化处理单元(14),生化处理单元(14)一侧设有污泥脱水单元(15),预处理单元(12)、高级氧化单元(13)、生化处理单元(14)均与污泥脱水单元(15)连通,把各自的污泥运至污泥脱水单元(15);
预处理单元(12)用于去渗滤液中含有的大量悬浮物、浮油、不可溶性COD污染物,同时除臭和调节水质水量;
高级氧化单元(13)用于降解污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生化处理单元(14)通过微生物对污水进行高效脱氮除碳;
污泥脱水单元(15)将污泥进行脱水后外运处置,脱水后滤液回流到预处理单元(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是:预处理单元(12)包括除渣隔油池(1)、除臭调节池(2)和混凝沉淀气浮池(3),在预处理单元(12)入口处设有除渣隔油池(1),隔油池(1)包括除渣渠和隔油区,除渣渠设有用于过滤较大的颗粒物的格栅;
隔油池(1)与除臭调节池(2)连通,除臭调节池(2)顶部设有除臭剂投加装置(201),除臭调节池(2)上设有第一潜水搅拌器(202),除臭调节池(2)通过污水提升泵(203)把污水运输到混凝沉淀气浮池(3),提升泵(203)出口设有第一电磁流量计(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是:混凝沉淀气浮池(3)包括混凝区、沉淀区和气浮区,混凝区依次设有絮凝剂投加装置(301)和第一助凝剂投加装置(303),絮凝剂投加装置(301)和第一助凝剂投加装置(303)内分别设有第一顶进式搅拌器(302)和第二顶进式搅拌器(304),沉淀区设有中心导流筒(305),气浮区设有刮渣机(306),气浮区与芬顿反应池(4)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溶气泵(308),溶气泵(308)通过空压机(307)与气浮区的进口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是:高级氧化单元(13)包括芬顿反应池(4)和斜管沉淀池(5),芬顿反应池(4)包括依次连通的加酸区、加药区、反应区、加碱区和助凝区,斜管沉淀池(5)上设有用于助沉的蜂窝斜管填料(501),斜管沉淀池(5)与一级反硝化池(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是:芬顿反应池(4)的加酸区、加碱区和助凝区上分别设有硫酸投加装置(401)、液碱投加装置(410)和第二助凝剂投加装置(413),加药区包括硫酸亚铁投加装置(404)和双氧水投加装置(406);
硫酸投加装置(401)、硫酸亚铁投加装置(404)、双氧水投加装置(406)、液碱投加装置(410)和第二助凝剂投加装置(413)底部分别设有第三顶进式搅拌器(402)、第四顶进式搅拌器(405)、第五顶进式搅拌器(407)、第七顶进式搅拌器(411)和第八顶进式搅拌器(414);
反应区设有第六顶进式搅拌器(408),硫酸投加装置(401)和液碱投加装置(410)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在线pH仪(403)和第三在线pH仪(412),第六顶进式搅拌器(408)一侧设有第二在线pH仪(409),助凝区与斜管沉淀池(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是:生化处理单元(14)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反硝化池(6)、生物接触氧化池(7)、二级反硝化池(8)和MBR膜池(9);
一级反硝化池(6)上设有第二潜水搅拌器(601),生物接触氧化池(7)上设有组合填料(701),组合填料(701)底部设有与空气连通的微孔曝气(702),二级反硝化池(8)底部设有第三潜水搅拌器(801),MBR膜池(9)设有用于泥水分离的内置式超滤膜(901),超滤膜(901)一侧设有产水抽吸泵(902),产水抽吸泵(902)出口设有第二电磁流量计(9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是:生物接触氧化池(7)与一级反硝化池(6)另接一个回流管,MBR膜池(9)与二级反硝化池(8)另接一个回流管,MBR膜池(9)与一级反硝化池(6)另接一个回流管;
生物接触氧化池(7)的硝化液回流至一级反硝化池(6);MBR膜池(9)的硝化液回流至二级反硝化池(8);MBR膜池(9)的污泥部分回流至一级反硝化池(6),用以补充生化处理单元的污泥浓度;MBR膜池(9)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是:污泥脱水单元(15)包括污泥池(10)和叠螺脱水机(11),污泥池(10)设有第四潜水搅拌器(1001),污泥池(10)通过污泥泵(1002)将污泥输送至叠螺脱水机(11)进行污泥脱水,叠螺脱水机(11)顶部设有第三助凝剂投加装置(1101)。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S1、垃圾渗滤液进入在除渣隔油池(1)去除大颗粒物和油脂,在除臭剂投加装置(201)中添加除臭剂,通过污水提升泵(203)运输至混凝沉淀气浮池(3);
S2、渗滤液在混凝区内与絮凝剂、助凝剂反应,产生大量絮体进入沉淀区,产生大量絮体进入沉淀区,悬浮物微小气泡结合后被刮渣机(306)清理;
S3、在硫酸投加装置(401)中用硫酸将污水pH调节至3~4,再投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氧化污水中有机物,对COD的去除率在55~65%;
S4、液碱投加装置(410)加入液碱,污水回调pH至7~8,后第二助凝剂投加装置(413)在助凝区进行助凝,产生絮体进入斜管沉淀池(5)中沉淀,上清液流至一级反硝化池(6);
S5、污水一级反硝化池(6)去除水中总氮,再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7)中,通过硝化菌进行硝化作用去除氨氮,进入二级反硝化池(8)进一步反硝化,泥水混合液进入通过超滤膜(901)进行固液分离;
S6、预处理单元(12)、高级氧化单元(13)和生化处理单元(14)产生的污泥通过污泥泵(1002)输送至叠螺脱水机(11),叠螺脱水机(11)将污泥进行脱水后外运处置,滤液回流至除臭调节池(2)继续处理。
CN202211346566.0A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56365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46566.0A CN115636539A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46566.0A CN115636539A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6539A true CN115636539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6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46566.0A Pending CN115636539A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65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7914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CN106830544A (zh)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系统
CN106927628A (zh)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工艺
WO2010133177A1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103539314A (zh)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害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2515446B (zh) 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及bcm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CN111762970A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方法
CN114291964B (zh) 一种脱氮回收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0668633A (zh) 一种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与工艺
CN218454092U (zh) 一种发动机厂难降解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CN111646649A (zh) 一种模块化铁路列车集便器粪便废水处理方法
CN107986551B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CN113860637A (zh) 一种南方地区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9759227U (zh) 一种一体化短程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107265791A (zh) 餐厨垃圾浆料发酵废水处理装置
CN214218490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107973488B (zh) 一种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
CN107935303B (zh) 一种市政二级出水回用电厂锅炉用水的工艺
CN114291942A (zh) 一种催化电解市政污水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111606502A (zh) 病死畜禽无害化废水处理工艺及系统
CN217556022U (zh) 一种肝素钠提取废水处理系统
CN216236438U (zh) 一种垃圾挤压渗滤液的预处理系统
CN206624744U (zh)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系统
CN111252994A (zh) 一种食用菌废水处理方法
CN107365027A (zh)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