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6042A - 折叠车架 - Google Patents

折叠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6042A
CN115636042A CN202211387979.3A CN202211387979A CN115636042A CN 115636042 A CN115636042 A CN 115636042A CN 202211387979 A CN202211387979 A CN 202211387979A CN 115636042 A CN115636042 A CN 115636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lamping
pivoted
supporting ro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879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Qunw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Qunw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Qunw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Qunw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879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60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6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6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折叠车架,包括前车杆、后车杆、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前车杆的后端与所述后车杆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呈交叉地枢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前车杆的后端枢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相对所述后车杆枢接;所述前车杆后端的端面及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的端面的其中一者设有卡合凸,另一者设有卡合凹,所述卡合凸与所述卡合凹在展开时相互卡合连接以使车架锁定,并且使所述前车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形成连贯结构。本发明折叠车架在展开时整体结构简洁,流线连续、流畅,外型美观。

Description

折叠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步车,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车已从一种单纯的出行代步工具发展成为一种医疗助行工具,越来越受到部分残疾人的喜爱。现有的可折叠电动车,一般都是通过前车杆、后车杆以及多根座椅支撑杆连接起来,在收折时,通过前车杆与后车杆相对收折,同时使得多根座椅支撑杆联动收折。然而,由于这些折叠车架使用的杆件较多,在车架展开时,有的杆件横向设置,有的杆件倾斜设置,杆件之间存在交叉或者产生夹角,形成的流线复杂繁多且线条极不规则,使得车架的整体结构十分复杂混乱,失去美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车架,其在展开时整体结构简洁,流线连续、流畅,外型美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折叠车架包括前车杆、后车杆、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前车杆的后端与所述后车杆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呈交叉地枢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前车杆的后端枢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相对所述后车杆枢接;所述前车杆后端的端面及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的端面的其中一者设有卡合凸,另一者设有卡合凹,所述卡合凸与所述卡合凹在展开时相互卡合连接以使车架锁定,并且使所述前车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形成连贯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所述前车杆后端的端面及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的端面的其中一者设置卡合凸,在另一者设置卡合凹,通过在展开时使所述卡合凸与所述卡合凹卡合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前车杆的后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的端面能拼接起来,这样不但使得整个车架都能因所述卡合凸与所述卡合凹卡合而处于展开锁定的状态,而且可以使得所述前车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形成连贯结构。因此,整个车架从所述前车杆的前端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体式的结构,实现线条连续、流畅,整体流线优美的效果;并且,从视觉上使得车架的杆件数量得到减少,结构得到简化,因而,极大地提升车架外型的美观性。
较佳地,还包括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前轮及后轮,所述前车杆的前端与所述前轮支架枢接,所述前轮设置于所述前轮支架;所述后车杆的后端与所述后轮支架枢接,所述后轮设置于所述后轮支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后轮支架连接。
具体地,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前端与所述前轮支架枢接,所述拉杆的后端与所述后车杆枢接;通过设置所述拉杆,可以使其与所述前车杆、后车杆以及所述前轮支架之间形成可变形的四边形,从而在收折时可以带动所述前轮支架,使得所述前轮支架更好地向所述前车杆及后车杆方向靠拢。
较佳地,还包括椅座,所述椅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及第二支撑杆上端之间。
具体地,还包括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枢接,所述椅座与所述第三支撑杆枢接。通过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可以使其与所述座椅、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可变形的四边形,从而使得车架在展开或收折时能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驱动所述椅座动作,实现联动收折,提高展开或收折的便利性。
具体地,所述第三支撑杆在展开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在展开时视觉上形成一体形式,进一步提升车架的线条连续、流畅性,从而提高车架的美观性。
较佳地,还包括背靠、扶手及快拆机构,所述快拆机构包括卡块,所述卡块设有卡持部,所述背靠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靠近所述椅座的一侧,所述背靠的外侧设有插座,所述扶手的端部设有卡轴,所述卡轴的末端设有卡槽,所述扶手插接于所述插座上,所述卡轴穿过所述第三支撑杆,所述卡块的卡持部卡于所述卡槽内。利用所述快拆机构使得所述扶手可以快速方便地安装于所述背靠的两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具体地,所述卡块包括卡板及按压部,所述卡板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背靠,所述按压部连接于所述卡板且伸出所述背靠外,所述卡板设有大孔及与所述大孔径向连通的小孔,所述大孔供所述卡轴穿插,所述小孔的边缘可卡于所述卡槽内以锁定所述卡轴。
具体地,所述卡板上设有突部,所述背靠上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设有定位孔,所述突部卡于所述定位孔且所述突部与所述定位座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以使所述小孔的边缘保持地卡于所述卡槽。这样可以在按压所述按压部时,使得所述卡板的滑动位置不会发生偏移,保证所述卡板与所述卡轴的准确配合。
较佳地,所述前车杆的后端下侧设有第一枢接头,所述后车杆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头上。
较佳地,所述前车杆的后端下侧设有第二枢接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设有第三枢接头,所述第二枢接头与所述第三枢接头枢接。
较佳地,所述前车杆的后段呈弧形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段呈弧形延伸,以在所述折叠车架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前车杆连接处呈弧形结构。通过将所述前车杆及第一支撑杆相邻的端部设置成弧形,因此,两者在结合时便可以合并成弧形结构,进而使得所述前车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整体视觉上是先从大致的水平状态延伸,之后弧形弯曲向上延伸,最后倾斜向上延伸到椅座的底部,形成了一条连续流畅的线条,进而使车架整体流线更优美,极大地提升车架外型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折叠车架在展开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折叠车架在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折叠车架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折叠车架的前车杆与第一支撑杆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折叠车架的扶手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折叠车架的扶手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折叠车架的快拆机构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折叠车架在收折时各个杆件的摆动方向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折叠车架在收折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折叠车架100包括前车杆1、后车杆2、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所述前车杆1的后端与所述后车杆2的前端枢接,枢接点为A,该枢接点在所述折叠车架100展开时位于所述前车杆1及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呈交叉地枢接,枢接点为B;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与所述前车杆1的后端枢接,枢接点为C,所述枢接点C在所述前车杆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连接后位于两者的下侧;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下端相对所述后车杆2枢接。所述前车杆1后端的端面及所述第一支撑杆3下端的端面的其中一者设有卡合凸5,另一者设有卡合凹6;所述卡合凸5与所述卡合凹6在展开时相互卡合连接以使车架锁定,并且使所述前车杆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形成连贯结构。本申请所述前车杆1后端的端面设有卡合凸5,所述第一支撑杆3下端的端面设有卡合凹6;所述前车杆1及所述后车杆2的横截面的外形及面积大小相同,这样在两者的端部连接后可以形成大小相同,线条流畅顺滑的一体式结构。
再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折叠车架100还包括前轮支架7、后轮支架8、前轮9、后轮110、拉杆120及椅座130,所述前车杆1的前端与所述前轮支架7枢接,枢接点为E;在所述前车杆1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枢接点A位于所述枢接点E及枢接点C之间。所述前轮9设置于所述前轮支架7;所述后车杆2的后端与所述后轮支架8枢接,枢接点为F;所述后轮110设置于所述后轮支架8。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下端与所述后轮支架8连接。具体是,所述第二支撑杆4可以与后轮支架8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4与所述后轮支架8之间设置避震弹150簧,将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下端一侧与所述后轮支架8的一端枢接,枢接点与枢接点F重合,当然枢接点与枢接点F也可以不重合,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下端另一侧与避震弹簧150的一端枢接,枢接点为D,所述避震弹簧150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轮支架8的另一端枢接。所述拉杆120的前端与所述前轮支架7枢接,枢接点为G,所述拉杆120的后端与所述后车杆2枢接,枢接点为H;在所述后车杆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枢接点H位于所述枢接点A及枢接点F之间。通过设置所述拉杆120,可以使其与所述前车杆1、后车杆2以及所述前轮支架7之间形成可变形的四边形,从而在收折时可以带动所述前轮支架7,使得所述前轮支架7更好地向所述前车杆1及后车杆2方向靠拢。所述椅座13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上端及第二支撑杆4上端之间。具体地,所述折叠车架100还包括第三支撑杆140,所述第三支撑杆1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枢接,枢接点为K;所述椅座130的后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140枢接,枢接点为L;所述椅座130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上端枢接,枢接点为M。通过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140,可以使其与所述座椅、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之间形成可变形的四边形,从而使得车架在展开或收折时能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驱动所述椅座130动作,实现联动收折,提高展开或收折的便利性。另外,所述第三支撑杆140在展开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第三支撑杆140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之间在展开时视觉上形成一体形式,进一步提升车架的线条连续、流畅性,从而提高车架的美观性。
再如图3所示,所述前车杆1的后端下侧设有第一枢接头11,所述后车杆2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头11上。所述前车杆1的后端下侧设有第二枢接头12,所述第二枢接头12位于所述前车杆1的后端端面与所述第一枢接头11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设有第三枢接头31,所述第二枢接头12与所述第三枢接头31枢接。
另外,由于本申请所述折叠车架100在展开时,所述前车杆1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在所述卡合凸5与所述卡合凹6卡合作用下没法向下继续转动,因此,可以承载使用者乘坐时的重力。但是,所述前车杆1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仍可以向上转动,因此,为了使用的安全,还可以在所述前车杆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之间或者在所述前车杆1与所述后车杆2之间设置一锁定机构,利用锁定机构将所述前车杆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锁定,使得所述前车杆1的后端及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在展开时无法向上转动,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行车的安全性。而所述锁定机构并不是本申请的重点,与解决本申请的技术问题无关,而且所述锁定机构是一种现有技术,其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因此,所述锁定机构不再具体描述。
另外,请参阅图5至图7,所述折叠车架100还包括背靠150、扶手160及快拆机构170,所述快拆机构170包括卡块171,所述卡块171设有卡持部,所述背靠150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140靠近所述椅座的一侧,所述背靠150的外侧设有插座151,所述扶手160的端部设有卡轴161,所述卡轴161与所述扶手160可通过注塑呈一体结构;所述卡轴161的末端设有卡槽161a,所述扶手160插接于所述插座上,所述卡轴161穿过所述第三支撑杆140,所述卡块171的卡持部卡于所述卡槽161a内。利用所述快拆机构170使得所述扶手160可以快速方便地安装于所述背靠150的两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再请参阅图5至图7,具体地,所述卡块171包括卡板1711及按压部1712,所述卡板1711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背靠150,所述按压部1712连接于所述卡板1711且伸出所述背靠150外,所述卡板1711设有大孔1711a及与所述大孔1711a径向连通的小孔1711b,所述大孔1711a供所述卡轴161穿插,所述小孔1711b的边缘形成所述卡持部,所述小孔1711b的边缘可卡于所述卡槽161a内以锁定所述卡轴161。所述卡板1711上设有突部1711c,所述背靠150上设有定位座151,所述定位座151设有定位孔151a,所述突部1711c卡于所述定位孔151a且所述突部1711c与所述定位座151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80,以使所述小孔1711b的边缘保持地卡于所述卡槽161a。这样可以在按压所述按压部1712时,使得所述卡板1711的滑动位置不会发生偏移,保证所述卡板1711与所述卡轴161的准确配合。通过按压所述按压部1712,可以使得所述卡板1711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小孔1711b的边缘离开所述卡轴161的卡槽161a,且所述卡轴161进入到所述大孔1711a内,因此,所述卡槽161a即可处于释锁的状态,所述扶手160即可拔离所述插座,实现可拆卸。而在安装时,只需要按压所述按压部1712,使得所述大孔1711a与所述插座的插孔正对,这时,可将所述扶手160的卡轴161插入到所述插座及所述大孔1711a内,并释放所述按压部1712,最后,所述卡板1711在所述压缩弹簧18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移动,使得所述大孔1711a离开所述卡槽161a,而所述小孔1711b的边缘重新进入所述卡槽161a内实现锁定。
综合上述并结合图8及图9,下面对本发明折叠车架100的收折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所述折叠车架100在展开时,所述前车杆1及后车杆2呈大致水平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呈交叉状态,所述第三支撑杆140沿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延伸方向设置;这时所述前车杆1的卡合凸5与所述后车杆2的卡合凹6卡合,所述折叠车架100处于完全展开且锁定的状态。当需要收折时,可以先将所述锁定机构释锁,然后,从所述前车杆1与所述后车杆2的枢接处提起车架,使得所述前车杆1围绕所述枢接点A转动,所述前车杆1的后端向上移动,所述后车杆2围绕所述枢接点A转动,所述后车杆2的前端向上移动。同时,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在所述枢接点C的带动下向上移动。这时,所述第一支撑杆3围绕所述枢接点B转动,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支撑杆140摆动,所述第三支撑杆140带动所述椅座130向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方向移动。最后所述后车杆2向所述第二支撑杆4靠拢,所述椅座130向所述第二支撑杆4靠拢,所述第三支撑杆140向所述椅座130靠拢,所述前车杆1及所述拉杆120向所述后车杆2靠拢;所述前轮支架7与后轮支架8靠拢。此时,整个所述折叠车架100完全收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所述前车杆1后端的端面及所述第一支撑杆3下端的端面的其中一者设置卡合凸5,在另一者设置卡合凹6,通过在展开时使所述卡合凸5与所述卡合凹6卡合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前车杆1的后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的端面能拼接起来,这样不但使得整个车架都能因所述卡合凸5与所述卡合凹6卡合而处于展开锁定的状态,而且可以使得所述前车杆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形成连贯结构。因此,整个车架从所述前车杆1的前端到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体式的结构,实现线条连续、流畅,整体流线优美的效果;并且,从视觉上使得车架的杆件数量得到减少,结构得到简化,因而,极大地提升车架外型的美观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杆、后车杆、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前车杆的后端与所述后车杆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呈交叉地枢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前车杆的后端枢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相对所述后车杆枢接;所述前车杆后端的端面及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的端面的其中一者设有卡合凸,另一者设有卡合凹,所述卡合凸与所述卡合凹在展开时相互卡合连接以使车架锁定,并且使所述前车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形成连贯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前轮及后轮,所述前车杆的前端与所述前轮支架枢接,所述前轮设置于所述前轮支架;所述后车杆的后端与所述后轮支架枢接,所述后轮设置于所述后轮支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后轮支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前端与所述前轮支架枢接,所述拉杆的后端与所述后车杆枢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椅座,所述椅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及第二支撑杆上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枢接,所述椅座与所述第三支撑杆枢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在展开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延伸方向相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靠、扶手及快拆机构,所述快拆机构包括卡块,所述卡块设有卡持部,所述背靠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靠近所述椅座的一侧,所述背靠的外侧设有插座,所述扶手的端部设有卡轴,所述卡轴的末端设有卡槽,所述扶手插接于所述插座上,所述卡轴穿过所述第三支撑杆,所述卡块的卡持部卡于所述卡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包括卡板及按压部,所述卡板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背靠,所述按压部连接于所述卡板且伸出所述背靠外,所述卡板设有大孔及与所述大孔径向连通的小孔,所述大孔供所述卡轴穿插,所述小孔的边缘可卡于所述卡槽内以锁定所述卡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上设有突部,所述背靠上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设有定位孔,所述突部卡于所述定位孔且所述突部与所述定位座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以使所述小孔的边缘保持地卡于所述卡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杆的后端下侧设有第一枢接头,所述后车杆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头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杆的后端下侧设有第二枢接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设有第三枢接头,所述第二枢接头与所述第三枢接头枢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杆的后段呈弧形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段呈弧形延伸,以在所述折叠车架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前车杆连接处呈弧形结构。
CN202211387979.3A 2022-11-04 2022-11-04 折叠车架 Pending CN1156360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7979.3A CN115636042A (zh) 2022-11-04 2022-11-04 折叠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7979.3A CN115636042A (zh) 2022-11-04 2022-11-04 折叠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6042A true CN115636042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8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7979.3A Pending CN115636042A (zh) 2022-11-04 2022-11-04 折叠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60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52543A (en) Composite frame wheelchair
US8746730B2 (en) Foldable frame for foldable motorized vehicle
CN107128350B (zh) 一种折叠婴儿推车
JPS62502176A (ja) 折り畳み可能車椅子のシャ−シ
CN202919645U (zh) 婴童椅具的背靠调整机构
TWM565153U (zh) Baby carriage frame and stroller
CN108904161B (zh) 一种轮椅
CN105599845B (zh) 一种带减振装置的折叠车架
KR100364558B1 (ko) 쇼핑 카트와 같은 형태를 가지는 노인차
CN218662227U (zh) 折叠车架
CN115636042A (zh) 折叠车架
CN2525022Y (zh) 改进的折合式儿童三轮车
CN210680888U (zh) 儿童用品折叠底盘及儿童推车
CN108715184B (zh) 一种婴儿推车
TWI413596B (zh) Baby carriages and baby carriages
CN214386827U (zh) 一种折叠椅
CN2935994Y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旅行椅
CN108524124B (zh) 一种折叠锁定机构、扶手装置及轮椅
CN110001845B (zh) 折叠式三轮车
CN108657348B (zh) 折叠驱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折叠车
CN111839927A (zh) 一种新型折叠机构和设有该折叠机构的可折叠轮椅
CN218008984U (zh) 一种使用体验感提升的沙发伸展装置
EP3269623A2 (en) Foldable vehicle with foldable seat
CN220778654U (zh) 一种复健医疗用椅的坐躺角度调整机构
CN218431527U (zh) 折叠座椅及折叠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