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3050A - 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3050A
CN115633050A CN202211235009.1A CN202211235009A CN115633050A CN 115633050 A CN115633050 A CN 115633050A CN 202211235009 A CN202211235009 A CN 202211235009A CN 115633050 A CN115633050 A CN 115633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cloud
cloud node
mirror image
edg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350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33050B (zh
Inventor
白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350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3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3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3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33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3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与边缘云节点相结合,在中心管控设备的管控下,边缘云节点可以获取所需的镜像,进而可创建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这为“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提供了条件,进而可借助边缘云节点中的资源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有利于降低响应时延,降低带宽成本。

Description

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案是申请号为2019102778960、申请日为2019年04月08日,专利名称为“网络系 统、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系统、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云计算的概念都是基于集中式的资源管控来提出的,即使采用多个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形式,依然将所有的软硬件资源视为统一的资源进行管理,调度和售卖。随着5G、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云计算应用的逐渐增加,终端侧对云资源在时延、带宽等性能上的要求越来越高,集中式的云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终端侧日渐增高的云资源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系统、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降低服务的响应时延,降低带宽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像管理方法,包括:确定需要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的目标镜像,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是网络系统中任一边缘云节点;为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所述目标镜像,以供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利用所述目标镜像提供云计算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镜像管理方法,包括:接收中心管控设备下发的第二边缘云节点的信息以及需要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的目标镜像的信息;根据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从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获取所述目标镜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中心管控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用于确定需要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的目标镜像,为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所述目标镜像,以供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利用所述目标镜像提供云计算服务;其中,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是网络系统中的任一边缘云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心管控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边缘管控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前述可由中心管控设备执行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前述可由边缘管控设备执行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与边缘云节点相结合,在中心管控设备的管控下,边缘云节点可以获取所需的镜像,这为“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提供了条件,进而可借助边缘云节点中的资源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有利于降低响应时延,降低带宽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像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镜像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集中式的云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终端侧日渐增高的云资源需求的技术问题,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与边缘云节点相结合,在中心管控设备的管控下,边缘云节点可以获取所需的镜像,进而可创建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这为“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提供了条件,进而可借助边缘云节点中的资源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有利于降低响应时延,降低带宽成本。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若镜像已经存在于其它边缘云节点中,中心管控设备可控制需要该镜像的边缘云节点从已有该镜像的其它边缘云节点中获取,无需中心管控设备向边缘云节点下发,一方面可降低中心管控设备的处理负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镜像的获取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网络系统100包括:中心管控设备101和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均与中心管控设备101网络连接。
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和边缘计算的能力,构筑在边缘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平台,是一种边缘位置的具备计算、网络、存储以及安全等能力的云平台。
与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相对应,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可以视为一种边缘云网络系统。边缘云是个相对概念,边缘云是指相对靠近终端的云计算平台,或者说,与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相区别,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包括资源规模化且位置集中的数据中心,而边缘云节点覆盖的网络范围更广泛,也因此具备距离终端更近的特性,单个边缘云节点的资源规模较小,但是边缘云节点的数量多,多个边缘云节点构成了本实施例中边缘云的组成部分。本实施例的终端是指云计算服务的需求端,例如可以是互联网中的终端或者用户端,或者物联网中的终端或用户端。边缘云网络是基于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系统与终端之间的基础设施构建的网络。其中,网络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每个边缘云节点102包括一系列的边缘基础设施,这些边缘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数据中心(DC)、无线机房或集群,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核心网设备、基站、边缘网关、家庭网关、计算设备和/或存储设备等边缘设备及对应的网络环境等等。在此说明,不同边缘云节点102的位置、能力以及包含的基础设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其中,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与中心云或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等中心网络、终端结合可形成“云边端三体协同”的网络架构,在该网络架构中,可以将网络转发、存储、计算、智能化数据分析等任务放在网络系统100中的各边缘云节点102中处理,由于各边缘云节点102更靠近终端,因此可以降低响应时延,减轻中心云或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的压力,降低带宽成本。
如何合理地调度多个边缘云节点资源,以及如何管控好多个边缘云节点以正确和稳定的逻辑进行云计算服务,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在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中,部署有中心管控设备101,中心管控设备101以边缘云节点102为管控对象,在资源调度,镜像管理,实例管控,运维,网络,安全等各方面对网络系统100中的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统一管控,从而将云计算服务放到各边缘云节点102中处理。在部署实施上,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云计算数据中心中,或者,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传统数据中心中,中心管控设备101也可以和其管控的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共同构成边缘云网络,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一个边缘云节点102来说,可以对外提供各种资源,例如CPU、GPU等计算资源,内存、硬盘等存储资源,带宽等网络资源等。另外,边缘云节点102还可以根据镜像创建相应实例,通过实例对外提供各种云计算服务。其中,镜像是在边缘云节点中创建实例所需的基础文件,例如可以是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所需的操作系统、应用、或操作配置等镜像文件,其可以是符合边缘云节点计算部署要求,根据特定的一系列文件按照一定的格式制作成的文件。另外,镜像的形态是多样的,可以是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镜像文件、容器(Docker)镜像文件或各类型的应用打包文件等,镜像形态可以与云计算服务需要使用的虚拟化技术有关,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与镜像对应,实例的实现形态可以是虚拟机、容器或应用程序等。
结合上述,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根据资源需求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资源调度,也可以根据镜像需求针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镜像的管理和分发,当然,也可以根据云计算服务需求既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资源调度,又为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提供镜像。其中,云计算服务需求包括了资源需求和镜像需求。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对外提供需求提交入口,该需求提交入口可以是web页面、应用页面或命令窗等。该需求提交入口的作用是供需求方向中心管控设备101提交自己的需求描述信息。
对于资源需求方,可以通过上述需求提交入口向中心管控设备101提交资源需求描述信息,该资源需求描述信息包括:边缘云节点选择参数和资源选择参数;边缘云节点选择参数包括调度域和/或对边缘云节点的性能要求等,资源选择参数包括资源类型、资源数量以及对资源设备的性能要求等。中心管控设备101可根据资源需求描述信息,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进行资源调度。可选地,一种资源调度方式包括:中心管控设备101根据资源需求描述信息,从网络系统100的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中确定被调度的目标边缘云节点以及目标边缘云节点中被调度的资源信息;根据该资源信息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中相应资源设备进行资源分配或预留。
对于镜像需求方,可以通过上述需求提交入口向中心管控设备101提交镜像需求描述信息,该镜像需求描述信息可指向需要使用的镜像,可以是镜像本身,也可以是镜像的名称、ID等标识类信息,还可以是一些对云计算服务的功能描述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反映出所需的镜像。中心管控设备101可根据镜像需求描述信息,获取镜像;将镜像提供给网络系统100中需要该镜像的边缘云节点,以供该边缘云节点根据该镜像创建相应实例,由该实例对外提供相应云计算服务。
对云计算服务需求方,可以通过上述需求提交入口向中心管控设备101提交服务需求描述信息,该服务需求描述信息包括资源需求描述信息和镜像需求描述信息。关于资源需求描述信息和镜像需求描述信息可参见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值得的说明的是,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的资源需求描述信息和镜像需求描述信息可以是一并提交,也可以分开提交。中心管控设备101可根据服务需求描述信息,对网络系统100中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资源调度;为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中被调度的资源提供镜像,以利用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被调度的资源提供相应云计算服务。
关于上述资源调度的过程以及镜像管理和分发过程的详细描述,可参见下述实施例,在此暂不详述。
值得说明的是,在网络系统100中,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直接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管控和调度,但并不限于此。如图1a所示,在网络系统100中,除了包括中心管控设备101和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之外,还包括边缘管控设备103。其中,边缘管控设备10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边缘管控设备103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102中。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每个边缘云节点102中分别部署边缘管控设备103。进一步,每个边缘云节点包括一台或多台资源设备,可选地,边缘管控设备103可集中部署在一台资源设备上,也可以分散部署在多台资源设备上。另外,每个边缘云节点除了包括资源设备之外,还可以包括一台或多台专有设备,其中边缘管控设备103可以集中部署在一台专有设备上,或分散部署在多台专有设备上。其中,专有设备是指用来部署边缘管控设备103的物理设备,不同于资源设备。此外,边缘管控设备103也可以与中心管控设备101部署在一起,在此不作限定。另外,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云计算数据中心或传统数据中心中,也可以和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一起部署在边缘云网络中。
在本实施例中,边缘管控设备103可辅助、配合中心管控设备101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管控和调度。在边缘管控设备103的协助下,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更加方便、高效地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管控和调度,进而达到充分利用边缘资源的目的。
在此说明,本实施例的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是一台具有资源调度、镜像管理以及运维管理等能力的逻辑设备,这些功能可以部署一台物理机或虚拟机上实现,也可以分散性地部署在多台物理机或虚拟机上。当然,本实施例的中心管控设备也可以是一台或多台具有资源调度和镜像管理等能力的物理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中心管控设备101的实现结构,凡是具有上述能力的设备结构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与中心管控设备101相类似,边缘管控设备103也可以是一台逻辑设备,其具有的能力可以部署一台物理机(例如边缘云节点中的资源设备或专有设备)或虚拟机上实现,也可以分散性地部署在多台物理机(例如边缘云节点中的资源设备或专有设备)或虚拟机上。当然,边缘管控设备也可以是一台或多台具有相应能力的物理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边缘管控设备103的实现结构,凡是具有相应能力的设备结构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101与边缘管控设备103之间建立安全、加密的通信通道,并基于该通信通道进行交互。该通信通道包括控制接口和数据接口,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基于控制接口和数据接口与边缘管控设备103进行控制面和数据面的交互,完成对边缘云节点102的调度和管控。其中,数据接口用于在中心管控设备101与边缘管控设备103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控制接口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1、资源调度能力:中心管控设备101通过具有资源调度能力的控制接口(可简称为资源调度接口)可从多个维度对边缘云节点进行资源调度,边缘云节点是中心管控设备101进行资源调度的对象;
2、镜像管理和分发能力:中心管控设备101通过具有镜像管理和分发能力的控制接口(简称为镜像管理接口)可将镜像提供给边缘云节点,这样,边缘云节点可根据收到的镜像创建相应实例,通过实例提供云计算服务;
3、运维管理能力:中心管控设备101通过具有运维管理能力的控制接口(简称为运维管理接口)对边缘云节点进行运维管理,运维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管控边缘云节点中的应用、虚拟化软件等,监控实例的状态、资源使用量以及基础设施等。
与上述控制接口具有的能力相对应,本实施例的中心管控设备101具有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1、可根据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例如服务的规格、需要部署服务的区域、运营商网络的分布、网络时延、负载情况、带宽成本、需要的资源类型和/或资源设备的性能要求等,对边缘云节点进行资源调度;
2、可获取云计算服务所需的镜像,将镜像提供给边缘云节点中相应资源设备进行配置安装,以供相应资源设备创建相应实例来提供云计算服务;
3、可对边缘云节点进行运维管控,包括但不限于:对边缘云节点中应用、虚拟化组件、实例的状态、资源用量和/或基础设施情况等进行管控,实现远程运维、日志管理等。
除上述功能之外,中心管控设备也可以具有其它一些功能,例如安全保障功能,涉及对中心管控设备的安全、中心管控设备与边缘管控设备之间以及边缘云节点之间的链路安全、边缘云节点的安全;负责维护网络系统中组网信息等。
在网络系统100中,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可形成资源池,每个边缘云节点102作为调度对象,在中心管控设备101的调度下对外提供各种资源或云计算服务。其中,中心管控设备101与边缘管控设备102相互配合,可以单独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资源调度,也可以单独针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镜像的管理和分发,当然,也可以既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资源调度,又为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提供镜像。
在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将对中心管控设备101或者中心管控设备101与边缘管控设备103配合所实现的各种功能展开描述。
资源调度功能:
中心管控设备可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进行资源调度,主要是指根据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从网络系统100中的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中确定可被调度的目标边缘云节点及目标边缘云节点中被调度的资源信息;将该资源信息发送给边缘管控设备103,以供边缘管控设备103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中相应资源设备进行资源分配或预留。可选地,目标边缘云节点的数量可以由用户指定,也可以由资源中心管控设备根据服务需求描述信息自主确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服务需求描述信息可以由服务需求方直接提交,也可以是从服务需求方提交的服务相关的信息中提取或计算得到的。服务需求方可以是用户,也可以是应用、物理机或需要某一服务的另一服务等。
这里所描述的资源调度功能主要包括边缘云节点的选择和边缘云节点内的资源调度两个方面,但不限于这两个方面。其中,边缘云节点内部的资源调度具体体现为确定目标边缘云节点中被调度的资源信息和提供资源信息的操作,主要目的是在每一个边缘云节点的粒度上把云计算服务分配到最终的基础资源,例如服务器等资源设备上。其中,中心管控设备可维护各边缘云节点包含的资源的信息,作为资源调度的基础。
可选地,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包括边缘云节点选择参数和资源选择参数。边缘云节点选择参数是指选择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参数;资源选择参数是指选择边缘云节点内被调度的资源所需的信息。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解析出边缘云节点选择参数和资源选择参数;根据边缘云节点选择参数从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确定被调度的目标边缘云节点,并根据资源选择参数确定目标边缘云节点中被调度的资源信息。
例如,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可以包括调度域和/或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这些参数可以作为边缘云节点选择参数。其中,调度域指向需要部署服务的区域,这决定了应该被调度的边缘云节点的地理位置。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可以包括云计算服务对网络时延、负载情况和/或带宽成本等的要求。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调度域和/或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结合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剩余量,选择能够满足调度域和/或QoS要求的边缘云节点作为目标边缘云节点。
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调度域,结合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的地理位置,选择调度域指向的边缘云节点作为目标边缘云节点。或者,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根据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例如网络时延、负载情况和/或带宽成本等要求,从边缘云节点中选择满足网络时延、负载情况和/或带宽成本要求的边缘云节点作为目标边缘云节点。当然,中心管控设备也可以同时根据调度域和云计算服务的QoS要求,结合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剩余量,选择能够同时满足调度域和QoS要求的边缘云节点作为目标边缘云节点。
服务需求描述信息中除了包含调度域和/或服务的QoS要求这些信息之外,还可以包括云计算服务所需的资源类型、资源数量和/或资源设备的性能等参数,这些参数可以作为资源选择参数。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在确定目标边缘云节点之后,可以根据资源选择参数确定目标边缘云节点中被调度的资源信息。这里的资源信息可以包括:资源类型、资源数量和对资源设备的性能要求等信息,便于边缘管控设备据此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中相应资源设备进行资源分配或预留。例如,资源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CPU、GPU等计算资源,内存、硬盘等存储资源,带宽资源等资源类型。以CPU资源为例,资源数量可以是12个CPU、24个CPU等,以内存资源为例,资源数量可以是16G内存、32G内存等;以带宽资源为例,资源数量可以是1M带宽,10M带宽等。
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具有算力编排的功能,算力编排是面向相对复杂一些的应用场景,将多个云计算服务绑定在一起作为最小的资源需求单元,这样,在资源调度过程中,可将绑定在一起的多个云计算服务作为整体,为它们选择同一个或几个边缘云节点,由同一个或几个边缘云节点为它们共同提供资源。算力编排完善了资源调度的多样性,增加了资源调度的灵活性,但未对资源调度的整体流程产生影响。
镜像管理和分发功能:
中心管控设备的镜像管理功能,主要是指对镜像进行管理,并为边缘云节点提供所需的镜像。这样,边缘云节点可根据镜像在相应资源设备上创建实例,进而由所创建的实例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云计算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为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的场景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用户(例如服务需求方)提交服务需求描述信息的情况下,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为被调度的目标边缘云节点提供相应镜像。又例如,在边缘云节点上已有实例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情况下,用户需要进行业务扩容时,可以向中心管控设备提交扩容需求,为了实现扩容目的,需要为目前正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的边缘云节点提供相应镜像,以便该边缘云节点基于镜像创建新的实例,从而达到扩容的目的。为便于描述和区分,在下面描述中,将需要为其提供镜像的边缘云节点记为第一边缘云节点,第一边缘云节点可以是网络系统中的任一边缘云节点,具体视应用场景而定。下面以中心管控设备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为例,对中心管控设备的镜像管理功能进行说明。
在需要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时,中心管控设备可以先确定需要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的目标镜像;然后,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以供第一边缘云节点利用目标镜像提供云计算服务。
在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中,维护有镜像库,该镜像库用于存储系统中的镜像。用户可以选择使用镜像库中的镜像。例如,可以向用户提供一个镜像配置界面,该界面上设有下拉菜单,下拉菜单包括很多可供用户选择的镜像,用户可以选择自己使用的镜像。基于此,在需要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时,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镜像库中获取第一边缘云节点所需的镜像,然后将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并将镜像的使用权限开放给相应用户。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可以直接将目标镜像下发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也可以指示第一边缘云节点到指定存储位置下载目标镜像。
除此之外,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维护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中可以包括已下发镜像的标识信息与已发下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标识信息。已下发镜像是指中心管控设备已经提供(例如下发)给某个或某些边缘云节点的镜像;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是指已下发镜像被提供给的边缘云节点。同一镜像可能被提供(例如下发)给一个边缘云节点,也可能被提供(例如下发)给多个边缘云节点。
基于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在需要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时,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控制第一边缘云节点从已经具有该镜像的其它边缘云节点获取该镜像,无需直接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中心管控设备的处理负担,在控制合理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高镜像的获取效率。
详细地,在需要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时,中心管控设备可以确定需要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的镜像,为了便于描述和区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需要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的镜像记为目标镜像;根据目标镜像的信息,在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进行匹配;若在该对应关系中匹配到与目标镜像对应的第二边缘云节点,这说明该目标镜像已经被提供给第二边缘云节点,则可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其中,第二边缘云节点也可以网络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其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对第一边缘云节点来说,可在中心管控设备101的控制下,获取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
在此说明,在网络系统100包括边缘管控设备103的情况下,中心管控设备具体可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发送给边缘管控设备;边缘管控设备103根据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相应资源设备,供相应资源设备根据目标镜像创建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实例,进而为服务需求方提供该云计算服务。其中,第二边缘云节点的信息可以是任何能够标识第二边缘云节点的信息,例如可以是第二边缘云节点的ID、名称或地理位置等信息。目标镜像的信息可以是任何能够标识目标镜像的信息,例如可以是目标镜像的ID、名称或编号等。
进一步,在第一边缘云节点和第二边缘云节点中均部署有边缘管控设备103的情况下,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具体可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发送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供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通过其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从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目标镜像并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相应资源设备。对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来说,可接收中心管控设备101发送的第二边缘云节点和目标镜像的信息,根据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通过其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从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目标镜像,将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相应资源设备,供相应资源设备根据目标镜像创建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实例,进而提供云计算服务。
更进一步,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通过其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从第二边缘云节点获取目标镜像的一种过程包括: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通过其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向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发送获取目标镜像的请求,该请求中携带有目标镜像的信息。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接收该请求,根据该请求中携带的目标镜像的信息,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中是否存在目标镜像,在第二边缘云节点中存在目标镜像的情况下,通过其与第一边缘云节点中边缘管控设备103之间的通信通道,将目标镜像返回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或者,将目标镜像在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存储地址返回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接收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返回的目标镜像,或者接收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返回的目标镜像在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存储地址,根据该存储地址读取或下载目标镜像。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可以自行建立通信通道,也可以在中心管控设备101的控制下建立通道。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控制不同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通道,并负责维护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已有通信通道的信息,例如可以维护哪些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已经建立通信通道,通信通道何时建立,通信通道的状态,保持时长等信息。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在确定目标镜像已经被提供给第二边缘云节点之后,且在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和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前,还可以根据所维护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已有通信通道的信息,判断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是否已经存在通信通道;若判断结果为否,即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尚不存在通信通道,则可以控制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和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建立通信通道,以便于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能够通过该通信通道从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目标镜像。并且,在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建立通信通道之后,中心管控设备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和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当然,若判断结果为是,即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已经存在通信通道,则可以直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和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
值得说明的是,中心管控设备也可以在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和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后,根据所维护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已有通信通道的信息,判断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是否已经存在通信通道;若判断结果为否,即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尚不存在通信通道,则可以控制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和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建立通信通道,以便于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能够通过该通信通道从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目标镜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边缘云节点获取目标镜像的效率,中心管控设备在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之前,还可以根据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属性,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是否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若判断结果为是,即第二边缘云节点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则可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可以从镜像库中获取目标镜像并将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
值得说明的是,根据应用场景和应用需求的不同,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的不同属性,从不同角度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是否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下面举例说明:
例如,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所属的运营商,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所属的运营商与第一边缘云节点所属的运营商是否相同;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第一边缘云节点是同运营商下的边缘云节点,两者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且数据传输速率相对于跨运营商的数据传输速率要快,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
又例如,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的位置属性,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到第一边缘云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第一边缘云节点相距较近,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这样由与第一边缘云节点相距较近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便于第一边缘云节点快速获取到镜像,提高效率。第二边缘云节点到第一边缘云节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也可以是两个边缘云节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是两个边缘云节点相距最近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等,可根据需求灵活定义。
又例如,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带宽属性,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可用带宽是否大于设定带宽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带宽资源比较充裕,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这样由带宽资源比较充裕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可保证镜像的传输速率,便于第一边缘云节点快速获取到镜像,提高效率。
又例如,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的负载属性,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的负载量是否小于设定负载量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第二边缘云节点的负载较轻,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这样由负载较轻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一方面可实现负载均衡,另一方面也便于第一边缘云节点快速获取到镜像,提高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上面列举的几种方式可以择一使用,也可以以任意组合方式组合使用,关于组合使用的情况,对此不做过多描述。
进一步,在第二边缘云节点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多个属性,对上述几种方式进行组合使用,进而从中选择出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例如,若第二边缘云节点为多个,则可以结合多个第二边缘云节点所属的运营商,从多个第二边缘云节点中选择出与第一边缘云节点属于同一运营商的第二边缘云节点;进而,若选择出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仍为多个,则可以进一步根据选择出的第二边缘云节点的负载量,从中选择负载量最小或低于设定负载量阈值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有可能已经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过目标镜像,例如,在业务扩容场景中,在目前正在为服务需求方提供云计算服务的边缘云节点中创建新实例需要使用的镜像与之前已有实例使用的镜像相同,如果该边缘云节点中还保存有之前已有实例使用的镜像,则可以不用重复为该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节约资源,中心管控设备在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之前,可以判断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是否包括第一边缘云节点;若判断结果为是,表明已经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过目标镜像,且第一边缘云节点中仍保存有目标镜像,则可以将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供第一边缘云节点读取其中存储的目标镜像,无需再次传输目标镜像,这可节约传输目标镜像消耗的网络资源等;若判断结果为否,表明尚未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过目标镜像,或者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已经不存在目标镜像,则可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其中,在第一边缘云节点中部署有边缘管控设备的情况下,若中心管控设备判断出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包含目标镜像,可以将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根据目标镜像的信息可以从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存储镜像的空间中获取目标镜像,将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相应资源设备,以供相应资源设备根据目标镜像创建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实例。
进一步可选地,同一边缘云节点有可能为同一用户或不同用户提供多种云计算服务,也就可能接收到多个镜像,这些镜像会被存储在边缘云节点中。边缘云节点可以提供一定存储空间,用来存储镜像。考虑到边缘云节点中镜像的存储空间有一定限制,为了能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存储新接收的镜像,边缘云节点需要对本地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负责为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的淘汰策略。中心管控设备可以生成镜像的淘汰策略,将该淘汰策略下发至各边缘云节点,各边缘云节点按照该淘汰策略对所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其中,在网络系统中包括边缘管控设备的情况下,中心管控设备可以将淘汰策略下发至边缘管控设备,由边缘管控设备根据淘汰策略对各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进一步,在每个边缘云节点中均部署有边缘管控设备的情况下,中心管控设备可以将淘汰策略下发给各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由各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根据淘汰策略对其所属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
可选地,淘汰策略可以是接收时间最早淘汰策略,即按照镜像的接收时间,优先淘汰接收时间最早的镜像。或者,淘汰策略可以是使用频次最少淘汰策略,即按照镜像的使用频率,优先淘汰使用频次最少的镜像。或者,淘汰策略可以是占用资源最大淘汰策略,即按照镜像占用的存储空间的大小,优先淘汰占用存储空间最大的镜像。
对边缘云节点来说,可以定期按照上述淘汰策略,对本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或者,也可以在每当需要接收或获取新的镜像时,判断本节点中是否有足够存储空间存储新的镜像,并在本节点中没有足够存储空间时,按照上述淘汰策略,对本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以便于存储新的镜像。以第一边缘云节点需要从第二边缘云节点获取目标镜像为例,在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从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目标镜像之前,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可以判断第一边缘云节点中是否有足够存储空间存储目标镜像;若第一边缘云节点中没有足够存储空间,则根据淘汰策略,对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以便有足够存储空间存储目标镜像。可选地,若第一边缘云节点中有足够存储空间,则可以暂时不对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
可选地,如图1c所示,该网络系统100还包括:镜像构建设备104。该镜像构建设备104可部署在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中,主要负责应用镜像的构建、验证等。镜像构建设备104可以提供边缘云环境,可以构建与边缘云环境适配的镜像,也可以验证镜像是否与边缘云环境适配,对于与边缘云环境不适配的镜像可以重构,或输出不适配的提示信息等。基于镜像构建设备104,用户可以向网络系统100中新增镜像。
在一种新增镜像的可选实施方式中,用户(例如服务需求方)可以向中心管控设备提交新增镜像的第一请求,该第一请求中包括镜像构建信息;中心管控设备向镜像构建设备发送构建请求,该构建请求包括镜像构建信息;镜像构建设备接收到构建请求之后,从中获取镜像构建信息,根据镜像构建信息构建与边缘云环境适配的镜像,将所构建的镜像返回给中心管控设备;中心管控设备接收镜像构建设备返回的新构建的镜像,并添加到镜像库中,不断丰富镜像库。
在另一种新增镜像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面向用户(例如服务需求方)提供一种镜像的规则和规范,让用户自己制作或生成镜像,用户生成或制作的镜像需要符合边缘云环境的安全、规范等相关要求。用户在制作或生成镜像之后,可以向中心管控设备发送新增镜像的第二请求,该第二请求中包括待新增镜像,该新增镜像是指用户制作或生成的镜像,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用户制作或生成镜像的方式。中心管控设备接收第二请求,从第二请求中获取待新增镜像,将待新增镜像发送给镜像构建设备;镜像构建设备将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环境进行适配;若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环境适配,镜像构建设备向中心管控设备返回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环境适配的消息;若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环境不适配,镜像构建设备向中心管控设备返回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环境不适配的消息。
对中心管控设备来说,若接收到镜像构建设备返回的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环境适配的消息,则将待新增镜像添加至镜像库中;若接收到镜像构建设备返回的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环境不适配的消息,或者通知用户对待新增镜像进行重构后重新提交,或者通知用户提供待新增镜像的重构方法,以供镜像构建设备按照该重构方法将待新增镜像重构成与边缘云环境适配的镜像。若用户提供待新增镜像的重构方法,则中心管控设备可以将该重构方法提供给镜像构建设备,镜像构建设备按照该重构方法对待新增镜像进行重构,使之与边缘云环境相适配,并将重构后的镜像返回给中心管控设备;中心管控设备接收重构后的镜像并添加到镜像库中。
在此说明,镜像构建设备104可以是一台具有镜像构建、验证等功能的逻辑设备(例如可以是一个可提供镜像构建环境和资源,具备应用部署、镜像验证等功能的实例),这些功能可以部署在一台物理机或虚拟机上实现,也可以分散性地部署在多台物理机或虚拟机上。当然,本实施例的镜像构建设备104也可以是一台或多台具有镜像构建、验证等功能的物理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镜像构建设备的实现结构,凡是具有上述功能的设备结构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仅可以向镜像库中新增镜像,也可以删除没有用或长时间不用的镜像,以节约存储空间。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以定期或实时地统计镜像库中各镜像的使用频次,将使用频次小于频次阈值的镜像作为待删除镜像,并执行镜像删除流程将其删除。又例如,中心管控设备也可以接收用户(例如服务需求方)提交的镜像删除请求,将该镜像删除请求指示删除的镜像作为待删除镜像,并执行镜像删除流程将其删除。其中,镜像删除请求中可以携带需要删除的镜像的信息,例如ID、名称或编号等。
对中心管控设备来说,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上述任一方式确定待删除镜像,在确定待删除镜像之后,一方面可以将待删除镜像从镜像库中删除,另一方面可以指示存储有待删除镜像的边缘云节点将待删除镜像删除。其中,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待删除镜像,在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存储有待删除镜像的边缘云节点。若在该对应关系中匹配到与待删除镜像对应的第三边缘云节点,说明曾经向第三边缘云节点下发过待删除镜像,且第三边缘云节点中仍存储有待删除镜像,于是向第三边缘云节点发送删除指令,该删除指令中携带有待删除镜像的信息,以指示第三边缘云节点将其中存储的待删除镜像删除。第三边缘云节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在此说明,在网络系统100包括边缘管控设备103的情况下,中心管控设备具体可以将删除指令发送给边缘管控设备103;边缘管控设备103接收中心管控设备下发的删除指令,从该删除指令中获取待删除镜像的信息,根据待删除镜像的信息,判断第三边缘云节点中是否存储有待删除镜像;如果存储有待删除镜像,将第三边缘云节点中的待删除镜像删除。进一步,若第三边缘云节点中部署有边缘管控设备103,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具体可以将删除指令发送给第三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第三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103接收中心管控设备下发的删除指令,从该删除指令中获取待删除镜像的信息,根据待删除镜像的信息,判断第三边缘云节点中是否存储有待删除镜像;如果存储有待删除镜像,将第三边缘云节点中的存储的待删除镜像删除。
当中心管控设备将待删除镜像从镜像库中删除,且存储有待删除镜像的边缘云节点也将其中存储的待删除镜像删除后,镜像删除流程完成。
对边缘云节点中的资源设备来说,无论以何种方式获取镜像后,在中心管控设备101或边缘管控设备103的控制下可通过硬件或软件支持的能力以虚拟化的形式为实例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等资源,对应的镜像会以系统盘的形式挂载到对应的实例。在实例创建完成后,对实例尝试启动,在成功启动对应的实例后,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设备的能力提供云计算服务。其中,资源设备在边缘管控设备103的控制下为实例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等资源包括:边缘管控设备根据中心管控设备提供的资源模板从边缘节云点内分配或预留的资源中申请相关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或网络资源;通过调用目标边缘云节点内的计算、存储、网络等执行器进行相关资源的创建动作。其中,资源的创建动作包括:处理存储相关的资源,根据镜像的配置信息及镜像内容创建实例的系统盘,根据资源模板创建对应的数据盘;创建实例依赖的网络资源。例如IP地址、虚拟交换机等;以及结合资源模板创建实例所需的计算资源。
运维管理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可以对边缘云节点中各应用、虚拟化组件、实例的状态(例如健康状态)、资源用量和/或基础设施情况等进行管控,实现远程运维、日志管理等。可选地,在图1a所示网络系统中,中心管控设备可以直接对各边缘云节点中各应用、虚拟化组件、实例的状态、资源用量和/或基础设施情况等进行管控,实现远程运维、日志管理等。
可选地,在图1b所示网络系统中,中心管控设备可在边缘管控设备的协助下,对各边缘云节点进行远程运维、日志管理等。例如,边缘管控设备103可以对边缘云节点中各应用、虚拟化组件、实例的状态、资源用量和/或基础设施情况等进行监控,得到监控消息,将监控信息上报给中心管控设备。进一步,若每个边缘云节点中均部署有边缘管控设备,则每个边缘管控设备可以对其所属边缘云节点中各应用、虚拟化组件、实例的状态、资源用量和/或基础设施情况等进行监控,并将监控信息上报给中心管控设备。中心管控设备接收各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监控信息,根据各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监控信息对各边缘管控设备所属的边缘云节点进行远程运维和/或日志管理。
无论是哪种监控方式,中心管控设备可以统一监控各个边缘云节点的整体状态,这样可以更加合理的对边缘云节点进行资源调度、镜像管理以及运维管控。
在此说明,在中心管控设备和边缘管控设备是逻辑设备的情况下,在物理范畴上,两者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存在交叉。例如,中心管控设备作为一种逻辑概念,其部分能力可以部署到边缘云节点中的基础设施上。优选地,中心管控设备的能力可以部署到中心网络(例如数据中心、中心云或公共云)范围内的物理设备上,而边缘管控设备的能力部署到边缘云网络(例如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范围内的物理设备上。当然,中心管控设备的能力也可以均部署在边缘云网络(例如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范围内的物理设备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中,基于集中管控的方式对边缘云节点的资源,镜像,实例、运维,网络以及安全等进行统一管控,可以最大程度的对边缘云节点进行管理和协调,可降低出现单点自制或全网信息不同步而导致的错误,而且可以利用集中管控的特性达到资源调度的最优化,避免出现边缘局部资源浪费的情况。
除了上述网络系统之外,本申请实施例从中心管控设备和边缘管控设备的角度提供了镜像管理方法,下面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图2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像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是从中心管控设备的角度进行的描述,如图2a所示,该方法包括:
21a、确定需要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的目标镜像,第一边缘云节点是网络系统中任一边缘云节点;
22a、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以供第一边缘云节点利用目标镜像提供云计算服务。
在本实施例中,将中心管控设备与边缘云节点相结合,在中心管控设备的管控下,可以为边缘云节点提供所需的镜像,以供边缘云节点创建云计算服务对应的实例,这为“将云计算放到距离终端更近的边缘云节点中处理”提供了条件,进而可借助边缘云节点中的资源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有利于降低响应时延,降低带宽成本。关于边缘云节点的描述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为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的场景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用户(例如服务需求方)提交服务需求描述信息的情况下,中心管控设备可以确定需要为被调度的目标边缘云节点提供相应镜像。又例如,在边缘云节点上已有实例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情况下,用户需要进行业务扩容时,可以向中心管控设备提交扩容需求,为了实现扩容目的,需要为目前正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的边缘云节点提供相应镜像,以便该边缘云节点基于镜像创建新的实例,从而达到扩容的目的。为便于描述和区分,在下面描述中,将需要为其提供镜像的边缘云节点记为第一边缘云节点,第一边缘云节点可以是网络系统中的任一边缘云节点,具体视应用场景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以中心管控设备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为例,对镜像管理流程进行说明。在需要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时,中心管控设备可以先确定需要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的目标镜像;然后,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以供第一边缘云节点利用目标镜像提供云计算服务。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中心管控设备可以从镜像库中获取目标镜像,将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并将镜像的使用权限开放给相应用户。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可以直接将目标镜像下发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也可以指示第一边缘云节点到指定存储位置下载目标镜像。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中心管控设备维护有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中可以包括已下发镜像的标识信息与已发下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标识信息。已下发镜像是指中心管控设备已经提供(例如下发)给某个或某些边缘云节点的镜像;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是指已下发镜像被提供给的边缘云节点。同一镜像可能被提供给一个边缘云节点,也可能被提供给多个边缘云节点。
基于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在需要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时,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目标镜像的信息,在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进行匹配;若在该对应关系中匹配到与目标镜像对应的第二边缘云节点,这说明该目标镜像已经被提供给第二边缘云节点,则可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其中,第二边缘云节点也可以网络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其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中心管控设备无需直接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中心管控设备的处理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镜像的获取效率。
在此说明,在网络系统包括边缘管控设备的情况下,中心管控设备具体可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发送给边缘管控设备,以供边缘管控设备根据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相应资源设备。进一步,若第一边缘云节点和第二边缘云节点中均部署有边缘管控设备,则中心管控设备具体可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发送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供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通过其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从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目标镜像并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相应资源设备。
其中,从边缘管控设备的角度来看,一种镜像管理方法的流程如图2b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1b、接收中心管控设备下发的第二边缘云节点的信息以及需要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的目标镜像的信息;
22b、根据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从第二边缘云节点获取目标镜像。
对边缘管控设备来说,接收中心管控设备下发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根据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从第二边缘云节点获取目标镜像,进而将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相应资源设备,供相应资源设备根据目标镜像提供云计算服务。
可选地,边缘管控设备可以是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可接收中心管控设备发送的第二边缘云节点和目标镜像的信息,根据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通过其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从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目标镜像,将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相应资源设备,供相应资源设备根据目标镜像创建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实例,进而提供云计算服务。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控制不同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通道,并负责维护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已有通信通道的信息,例如可以维护哪些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已经建立通信通道,通信通道何时建立,通信通道的状态,保持时长等信息。基于此,在确定目标镜像已经被提供给第二边缘云节点之后,且在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和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前,本实施例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维护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已有通信通道的信息,判断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是否已经存在通信通道;若判断结果为否,即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尚不存在通信通道,则可以控制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和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建立通信通道,以便于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能够通过该通信通道从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目标镜像。并且,在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建立通信通道之后,中心管控设备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和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当然,若判断结果为是,即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已经存在通信通道,则可以直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和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边缘云节点获取目标镜像的效率,在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之前,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属性,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是否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若判断结果为是,即第二边缘云节点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则可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可以从镜像库中获取目标镜像并将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
值得说明的是,根据应用场景和应用需求的不同,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的不同属性,从不同角度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是否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下面举例说明:
例如,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所属的运营商,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所属的运营商与第一边缘云节点所属的运营商是否相同;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第一边缘云节点是同运营商下的边缘云节点,两者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且数据传输速率相对于跨运营商的数据传输速率要快,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
又例如,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的位置属性,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到第一边缘云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第一边缘云节点相距较近,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这样由与第一边缘云节点相距较近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便于第一边缘云节点快速获取到镜像,提高效率。第二边缘云节点到第一边缘云节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两个边缘云节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也可以是两个边缘云节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是两个边缘云节点相距最近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等,可根据需求灵活定义。
又例如,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带宽属性,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可用带宽是否大于设定带宽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带宽资源比较充裕,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这样由带宽资源比较充裕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可保证镜像的传输速率,便于第一边缘云节点快速获取到镜像,提高效率。
又例如,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的负载属性,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的负载量是否小于设定负载量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第二边缘云节点的负载较轻,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这样由负载较轻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一方面可实现负载均衡,另一方面也便于第一边缘云节点快速获取到镜像,提高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上面列举的几种方式可以择一使用,也可以以任意组合方式组合使用,关于组合使用的情况,对此不做过多描述。
进一步,在第二边缘云节点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结合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多个属性,对上述几种方式进行组合使用,进而从中选择出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例如,若第二边缘云节点为多个,则可以结合多个第二边缘云节点所属的运营商,从多个第二边缘云节点中选择出与第一边缘云节点属于同一运营商的第二边缘云节点;进而,若选择出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仍为多个,则可以进一步根据选择出的第二边缘云节点的负载量,从中选择负载量最小或低于设定负载量阈值的第二边缘云节点,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了节约资源,在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之前,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判断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是否包括第一边缘云节点;若判断结果为是,表明已经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过目标镜像,且第一边缘云节点中仍保存有目标镜像,则可以将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供第一边缘云节点读取其中存储的目标镜像,无需再次传输目标镜像,这可节约传输目标镜像消耗的网络资源等;若判断结果为否,表明尚未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过目标镜像,或者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已经不存在目标镜像,则可以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其中,在第一边缘云节点中部署有边缘管控设备的情况下,若中心管控设备判断出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包含目标镜像,可以将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根据目标镜像的信息可以从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存储镜像的空间中获取目标镜像,将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相应资源设备,以供相应资源设备根据目标镜像创建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实例。
进一步可选地,同一边缘云节点有可能为同一用户或不同用户提供多种云计算服务,也就可能接收到多个镜像,这些镜像会被存储在边缘云节点中。边缘云节点可以提供一定存储空间,用来存储镜像。考虑到边缘云节点中镜像的存储空间有一定限制,为了能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存储新接收的镜像,边缘云节点需要对所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负责为边缘云节点提供镜像的淘汰策略。中心管控设备可以生成镜像的淘汰策略,将该淘汰策略下发至各边缘云节点;相应地,各边缘云节点接收中心管控设备发送的镜像的淘汰策略,根据该淘汰策略对其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
可选地,淘汰策略可以是接收时间最早淘汰策略,即按照镜像的接收时间,优先淘汰接收时间最早的镜像。或者,淘汰策略可以是使用频次最少淘汰策略,即按照镜像的使用频率,优先淘汰使用频次最少的镜像。或者,淘汰策略可以是占用资源最大淘汰策略,即按照镜像占用的存储空间的大小,优先淘汰占用存储空间最大的镜像。
对边缘云节点来说,可以定期按照上述淘汰策略,对本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或者,也可以在每当需要接收或获取新的镜像时,判断本节点中是否有足够存储空间存储新的镜像,并在本节点中没有足够存储空间时,按照上述淘汰策略,对本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以便于存储新的镜像。以需要从第二边缘云节点获取目标镜像为例,在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从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目标镜像之前,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可以判断第一边缘云节点中是否有足够存储空间存储目标镜像;若第一边缘云节点中没有足够存储空间,则根据淘汰策略,对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以便有足够存储空间存储目标镜像。可选地,若第一边缘云节点中有足够存储空间,则可以暂时不对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接收新增镜像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包括镜像构建信息;向镜像构建设备发送构建请求,构建请求包括镜像构建信息,以供镜像构建设备根据镜像构建信息构建与边缘云环境适配的镜像;接收镜像构建设备返回的新构建的镜像,并添加到镜像库中。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接收新增镜像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包括待新增镜像;将待新增镜像发送给镜像构建设备,以供镜像构建设备将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节点环境进行适配;若接收到镜像构建设备返回的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节点环境适配的消息,将待新增镜像添加至镜像库中。若接收到镜像构建设备返回的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节点环境不适配的消息,通知镜像提交方对待新增镜像进行重构后重新提交,或者通知镜像提交方提供待新增镜像的重构方法,以供镜像构建设备按照重构方法将待新增镜像重构成与边缘云节点环境适配的镜像。可选地,镜像提交方可以是服务需求方,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确定待删除镜像,将待删除镜像从镜像库中删除;以及根据待删除镜像,在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进行匹配;若在对应关系中匹配到与待删除镜像对应的第三边缘云节点,向第三边缘云节点发送删除指令,删除指令携带有待删除镜像的信息,以指示第三边缘云节点将所存储的待删除镜像删除。
可选地,上述确定待删除镜像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方式:
统计镜像库中各镜像的使用频次,将使用频次小于频次阈值的镜像作为待删除镜像;
接收用户提交的镜像删除请求,将镜像删除请求指示删除的镜像作为待删除镜像。
在此说明,在网络系统包括边缘管控设备的情况下,中心管控设备具体可以将删除指令发送给边缘管控设备;进一步,若第三边缘云节点中部署有边缘管控设备,则中心管控设备具体可以将删除指令发送给第三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对边缘管控设备来说,接收中心管控设备发送的删除指令,删除指令携带有待删除镜像的信息;根据待删除镜像的信息,判断第三边缘云节点中是否存储有待删除镜像;如果存储有待删除镜像,将待删除镜像删除。
当中心管控设备将待删除镜像从镜像库中删除,且存储有待删除镜像的边缘云节点将其中存储的待删除镜像删除后,镜像删除流程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21a、22a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设备包括:存储器31和处理器32。
存储器3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中心管控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中心管控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消息,图片,视频等。
处理器32,与存储器31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31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确定需要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的目标镜像,第一边缘云节点是网络系统中任一边缘云节点;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以供第一边缘云节点利用目标镜像提供云计算服务。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基于此,处理器32在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应用程序时,具体用于:根据目标镜像的信息,在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进行匹配;若在对应关系中匹配到与目标镜像对应的第二边缘云节点,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其中,第二边缘云节点是所述网络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中心管控设备还包括:通信组件33。处理器32在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时,具体用于:通过通信组件33将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以供边缘管控设备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
进一步,在第一边缘云节点和第二边缘云节点中均部署有边缘管控设备的情况下,处理器32具体用于:通过通信组件33将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以供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通过其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从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目标镜像并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相应资源设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32还用于:根据所维护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已有通信通道的信息,判断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是否已经存在通信通道;若判断结果为否,控制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与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建立通信通道,以供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基于该通信通道从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目标镜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32还用于:在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之前,根据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属性,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是否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的操作。
进一步,处理器32在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是否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时,具体执行以下至少一种判断操作:
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所属的运营商与第一边缘云节点所属的运营商是否相同;
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到第一边缘云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距离阈值;
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的可用带宽是否大于设定带宽阈值;
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的负载量是否小于设定负载量阈值;
若至少一种判断操作的结果均为是,确定第二边缘云节点适合为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目标镜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32还用于:在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之前,判断第二边缘云节点中是否包括第一边缘云节点;若判断结果为否,执行将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的操作;若判断结果为是,通过通信组件33将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以供第一边缘云节点读取其中存储的目标镜像。其中,在第一边缘云节点中部署有边缘管控设备的情况下,若处理器32判断出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包含目标镜像,可以通过通信组件33将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根据目标镜像的信息可以从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存储镜像的空间中获取目标镜像,将目标镜像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相应资源设备,以供相应资源设备根据目标镜像创建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实例。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32还用于:通过通信组件33接收新增镜像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包括镜像构建信息;向镜像构建设备发送构建请求,构建请求包括镜像构建信息,以供镜像构建设备根据镜像构建信息构建与边缘云环境适配的镜像;接收镜像构建设备返回的新构建的镜像,并添加到镜像库中。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32还用于:通过通信组件33接收新增镜像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包括待新增镜像;将待新增镜像发送给镜像构建设备,以供镜像构建设备将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节点环境进行适配;若接收到镜像构建设备返回的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节点环境适配的消息,将待新增镜像添加至镜像库中;若接收到镜像构建设备返回的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节点环境不适配的消息,通知镜像提交方对待新增镜像进行重构后重新提交,或者通知镜像提交方提供待新增镜像的重构方法,以供镜像构建设备按照重构方法将待新增镜像重构成与边缘云节点环境适配的镜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32还用于:确定待删除镜像,将待删除镜像从镜像库中删除;以及根据待删除镜像,在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进行匹配;若在对应关系中匹配到与待删除镜像对应的第三边缘云节点,通过通信组件33向第三边缘云节点发送删除指令,删除指令携带有待删除镜像的信息,以指示第三边缘云节点将其中存储的待删除镜像删除。
进一步,处理器32在确定待删除镜像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
统计镜像库中各镜像的使用频次,将使用频次小于频次阈值的镜像作为待删除镜像;
接收用户提交的镜像删除请求,将镜像删除请求指示删除的镜像作为待删除镜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32还用于:生成镜像的淘汰策略,通过通信组件33将淘汰策略下发至网络系统中的各边缘云节点,以供各边缘云节点根据淘汰策略对本地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其中,在网络系统中包括边缘管控设备的情况下,处理器3可以通过通信组件33将淘汰策略下发至边缘管控设备,由边缘管控设备根据淘汰策略对各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进一步,在每个边缘云节点中均部署有边缘管控设备的情况下,处理器3可以通过通信组件33将淘汰策略下发给各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由各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根据淘汰策略对其所属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
进一步,如图3所示,该中心管控设备还包括:显示器34、电源组件35和音频组件36等其它组件。图3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中心管控设备只包括图3所示组件。另外,图3中虚线框内的组件为可选组件,具体可视中心管控设备实现形态而定。如果中心管控设备是服务器形态的设备,可选地,可以不包括显示器34和音频组件36;若中心管控设备是终端设备形态的设备,可选地,可以包括显示器34和音频组件36。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可由中心管控设备执行的各步骤或操作。
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设备包括:存储器41、处理器42和通信组件43。
通信组件43,用于接收中心管控设备下发的第二边缘云节点的信息以及需要提供给第一边缘云节点的目标镜像的信息;其中,第一边缘云节点和第二边缘云节点是中心管控设备和边缘管控设备所属网络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
存储器4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边缘管控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边缘管控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消息,图片,视频等。
处理器42,与存储器41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41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根据第二边缘云节点与目标镜像的信息,从第二边缘云节点获取目标镜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2还用于:通过通信组件43接收中心管控设备发送的删除指令,删除指令携带有待删除镜像的信息;根据待删除镜像的信息,将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待删除镜像删除。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2还用于:通过通信组件43接收中心管控设备发送的镜像的淘汰策略;根据淘汰策略,对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
进一步,处理器42在根据淘汰策略,对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时,具体用于:在从第二边缘云节点获取目标镜像之前,判断第一边缘云节点中是否有足够存储空间存储目标镜像;若第一边缘云节点中没有足够存储空间,根据淘汰策略,对第一边缘云节点中存储的镜像进行淘汰处理,以便有足够存储空间存储目标镜像。
进一步,如图4所示,该边缘管控设备还包括:显示器44、电源组件45和音频组件46等其它组件。图4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边缘管控设备只包括图4所示组件。另外,图4中虚线框内的组件为可选组件,具体可视边缘管控设备实现形态而定。如果边缘管控设备是服务器形态的设备,可选地,可以不包括显示器44和音频组件46;若边缘管控设备是终端设备形态的设备,可选地,可以包括显示器44和音频组件46。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可由边缘管控设备执行的各步骤或操作。
上述图3和图4中的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上述图3和图4中的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还可以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等。
上述图3和图4中的显示器包括屏幕,其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上述图3和图4中的电源组件,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上述图3和图4中的音频组件,可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音频组件所在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经由通信组件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镜像管理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系统为边缘云系统,所述边缘云系统包括中心管控设备和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中心管控设备接收云计算服务需求方提交的服务需求描述信息;
根据服务需求描述信息,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进行资源调度,以确定可被调度的目标边缘云节点作为第一边缘云节点;以及
确定需要向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的目标镜像,所述目标镜像包括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用于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实例所对应的镜像;
从镜像库或其它边缘云节点处为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所述目标镜像,以供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利用所述目标镜像提供云计算服务,所述目标镜像由所述云计算服务需求方提交或者由所述网络系统构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目标镜像的使用权限开放给所述云计算服务需求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提供所述目标镜像,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镜像的信息,在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进行匹配;
若在所述对应关系中匹配到与所述目标镜像对应的第二边缘云节点,将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所述目标镜像提供给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其中,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是所述网络系统中的边缘云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所述目标镜像提供给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包括:
将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和所述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以供所述边缘管控设备将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所述目标镜像提供给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相应资源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和所述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所述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以供所述边缘管控设备将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处的所述目标镜像提供给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相应资源设备,包括:
将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和所述目标镜像的信息提供给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通过其与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中的边缘管控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从所述第二边缘云节点处获取所述目标镜像并提供给所述第一边缘云节点中的相应资源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新增镜像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包括镜像构建信息;
根据所述镜像构建信息构建与边缘云环境适配的镜像;
将新构建的镜像添加到镜像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新增镜像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包括待新增镜像;
将所述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节点环境进行适配,所述适配过程包括安全、规范和/或合法性校验;
若所述待新增镜像与边缘云节点环境适配,将所述待新增镜像添加至镜像库中。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待删除镜像,将所述待删除镜像从镜像库中删除;以及
根据所述待删除镜像,在所维护的已下发镜像与已下发镜像所在边缘云节点的对应关系中进行匹配;
若在所述对应关系中匹配到与所述待删除镜像对应的第三边缘云节点,向所述第三边缘云节点发送删除指令,所述删除指令携带有所述待删除镜像的信息,以指示所述第三边缘云节点将其中存储的所述待删除镜像删除。
9.一种中心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211235009.1A 2019-04-08 2019-04-08 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633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5009.1A CN115633050B (zh) 2019-04-08 2019-04-08 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7896.0A CN111800442B (zh) 2019-04-08 2019-04-08 网络系统、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211235009.1A CN115633050B (zh) 2019-04-08 2019-04-08 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7896.0A Division CN111800442B (zh) 2019-04-08 2019-04-08 网络系统、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3050A true CN115633050A (zh) 2023-01-20
CN115633050B CN115633050B (zh) 2023-08-04

Family

ID=727519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7896.0A Active CN111800442B (zh) 2019-04-08 2019-04-08 网络系统、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211235009.1A Active CN115633050B (zh) 2019-04-08 2019-04-08 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7896.0A Active CN111800442B (zh) 2019-04-08 2019-04-08 网络系统、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1800442B (zh)
WO (1) WO202020726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0997A (zh) * 2023-08-04 2023-09-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边缘云设备的扩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2711A (zh) * 2020-11-24 2021-03-1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边缘计算应用部署方法、终端、边缘计算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3190378B (zh) * 2020-12-31 2024-04-02 华数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云平台的边缘云灾备方法
CN115208872A (zh) * 2021-04-09 2022-10-18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边缘云镜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19819B (zh) * 2021-06-25 2023-09-08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容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726846B (zh) * 2021-07-14 2024-03-05 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边缘云系统、资源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2478B (zh) * 2021-08-04 2022-02-01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资源管理方法、设备、网络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641454B (zh) * 2021-08-17 2023-07-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应用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00837A (zh) * 2021-10-18 2022-01-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算力网络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43830B (zh) * 2021-11-23 2024-0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流量优化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4285843B (zh) * 2021-12-02 2023-07-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应用分发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01909B (zh) * 2021-12-02 2023-09-2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边缘分布式管控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6871A (zh) * 2022-03-22 2022-07-08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14554593A (zh) * 2022-03-29 2022-05-27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650198B (zh) * 2022-03-31 2023-0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确定存储架构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42798B (zh) * 2022-06-30 2023-09-26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缘云的任务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42374B (zh) * 2022-11-07 2023-03-31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507A (zh) * 2013-05-13 2013-09-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云计算运营系统及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
US20160269482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ding agentless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pm) to tenant applications by leveragin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sdn)
CN105975330A (zh) * 2016-06-27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边缘计算的虚拟网络功能部署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80060059A1 (en) * 2016-08-29 2018-03-01 Vmware, Inc. Synchronizing configurations for container hosted applications
WO2018126065A1 (en) * 2016-12-30 2018-07-05 Intel Corporation Decentralized data storage and processing for iot devices
CN109005232A (zh) * 2018-08-10 2018-1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容器镜像文件的下载方法、提供方法及设备
US20190097900A1 (en) * 2018-11-26 2019-03-28 Bryan J. Rodriguez Zero-configuration cluster and provisioning pipeline for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no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206B (zh) * 2010-09-25 2014-10-01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云存储的快速访问虚拟机镜像的缓存系统的缓存方法
CN103428302A (zh) * 2012-05-15 2013-12-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域名解析服务器及域名解析系统
US9311140B2 (en) * 2013-08-13 2016-04-12 Vmwa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local area networks between clouds and migrating virtual machines using static network addresses
CN107689882B (zh) * 2016-08-05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化网络中业务部署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86645A (zh) * 2017-07-21 2019-0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507A (zh) * 2013-05-13 2013-09-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云计算运营系统及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
US20160269482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ding agentless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pm) to tenant applications by leveragin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sdn)
CN105975330A (zh) * 2016-06-27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边缘计算的虚拟网络功能部署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80060059A1 (en) * 2016-08-29 2018-03-01 Vmware, Inc. Synchronizing configurations for container hosted applications
WO2018126065A1 (en) * 2016-12-30 2018-07-05 Intel Corporation Decentralized data storage and processing for iot devices
CN109005232A (zh) * 2018-08-10 2018-1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容器镜像文件的下载方法、提供方法及设备
US20190097900A1 (en) * 2018-11-26 2019-03-28 Bryan J. Rodriguez Zero-configuration cluster and provisioning pipeline for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nod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0997A (zh) * 2023-08-04 2023-09-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边缘云设备的扩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00997B (zh) * 2023-08-04 2024-05-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边缘云设备的扩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07267A1 (zh) 2020-10-15
CN111800442B (zh) 2022-10-28
CN115633050B (zh) 2023-08-04
CN111800442A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0442B (zh) 网络系统、镜像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00283B (zh) 网络系统、服务提供与资源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00282B (zh) 网络系统、实例管控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00281B (zh) 网络系统、管控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2478B (zh) 资源管理方法、设备、网络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26846B (zh) 边缘云系统、资源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1078B (zh) 网络系统、服务部署与网络划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38935B (zh) 镜像管理方法、网络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01102A (zh) 资源调度方法、设备、边缘云网络、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CN113709048A (zh) 一种路由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网元及节点设备
CN108632063B (zh) 管理网络切片实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1487579B1 (ko) 디바이스 소셜리티 구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445575B (zh) 多集群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96882A (zh) 容器编排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2001941A1 (zh) 网元管理方法、网管系统、独立计算节点、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2532669A (zh) 一种网络边缘计算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3315671A (zh) 流量限速与信息配置方法、路由节点、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300866B (zh) 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382032B (zh) 云节点变更、网络扩展、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2953992B (zh) 网络系统、通信与组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1909B (zh) 边缘分布式管控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3993B (zh) 资源调度方法、设备、网络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155829A (zh) 网络流量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328868B (zh) Nfv管理方法、vnfm、mec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4697219A (zh) 网络控制方法、直播网络的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