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9588A - 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9588A
CN115629588A CN202211629274.8A CN202211629274A CN115629588A CN 115629588 A CN115629588 A CN 115629588A CN 202211629274 A CN202211629274 A CN 202211629274A CN 115629588 A CN115629588 A CN 115629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or
signal acquisition
signal
discrete
acquisi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92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29588B (zh
Inventor
姜双林
田鹏辉
安文艺
王自强
赵时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d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d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92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9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9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9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29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9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05B19/4186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by protocol, e.g. MAP, TOP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3Director till display
    • G05B2219/33141Communication system software module independent from medium, protocol, addr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通过接口分配器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信协议接入至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信号分配器将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离散量分配器将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模拟量分配器将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温度量分配器将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该实施方式缩短了数据采集时间。

Description

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工业控制系统中设备层与控制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传输的数据进行采集/监测,通常采用的方式为:直接从设备层与控制层中读取所传输的数据。
然而,采用上述方式通常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直接从设备层与控制层中读取所传输的数据,当设备层与控制层之间传输的数据较多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确认设备层传输的数据与控制层接收的数据的一致性,数据采集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接口分配器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信协议接入至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信号分配器将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离散量分配器将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模拟量分配器将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温度量分配器将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缩短了数据采集时间。具体来说,数据采集时间较长的原因在于:直接从设备层与控制层中读取所传输的数据,当设备层与控制层之间传输的数据较多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确认设备层传输的数据与控制层接收的数据的一致性。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首先,通过接口分配器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信协议接入至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其次,通过信号分配器将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由此,可以无需直接从设备层与控制层中读取所传输的数据。可以在设备层与控制层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读取数据。从而,无需验证数据的一致性。接着,通过离散量分配器将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然后,通过模拟量分配器将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最后,通过温度量分配器将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由此,可以通过分配器将传输至控制层的信号分为两份,以传输给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从而,无需花费时间确认设备层传输的数据与控制层接收的数据的一致性。缩短了数据采集时间。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100。该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接口分配器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信协议接入至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工控网络控制终端)可以通过接口分配器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信协议接入至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这里,接口分配器可以是指485分配器。485分配器是一种高性能多功能的RS485的接口分配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以是指工控网络系统中的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变频器可以是指工控网络系统中设备层的变频器。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可以是指与上述执行主体通信连接的信号采集系统。例如,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可以是用于保存采集信号的计算设备。串行通信协议可以是指Modbus协议。接口分配器可以与上述执行主体通信连接。其中,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上述变频器通过串行通信协议总线通信连接。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上述变频器之间通过RS485总线进行通信连接。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接口分配器将上述串行通信协议转换为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以及将转换后的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传输至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可以是指Modbus 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协议。
步骤102,通过信号分配器将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信号分配器将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这里,信号分配器可以是指HART(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信号分配器。可寻址远程传感器可以是指支持HART协议的传感器(HART传感器)。HART协议可以是指可寻址远程传感器高速通道的开放通信协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可以是指HART模块。HART模块可以是指基于HART协议可以完成模拟量和数字量相融合通信的模块,数字通信与模拟信号4~20mA兼容,传输的信号用调制后的正弦信号叠加在4~20mA的模拟信号上。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可以是指HART协议。信号分配器与上述执行主体通信连接。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信号分配器通信连接。信号分配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第一步,通过上述信号分配器的第一通信接口将上述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中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中。这里,信号分配器的第一通信接口可以是用于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的通信接口。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之间通过HART总线通信连接。
第二步,通过上述信号分配器的第二通信接口将上述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中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传输至相关联的开放通信协议网关中。信号分配器的第二通信接口可以是用于连接开放通信协议网关的通信接口。相关联的开放通信协议网关可以指与信号分配器通信连接的HART协议网关。开放通信协议网关还可以与上述执行主体通信连接。
第三步,控制上述开放通信协议网关将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转换为开放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以及将上述开放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开放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可以是指由HART协议转换的Modbus TCP协议。
步骤103,通过离散量分配器将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离散量分配器将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离散量分配器可以是指一输入二输出的开关量分配器。离散量分配器可以是与上述执行主体通信连接的开关量分配器。离散量装置可以是指用于输出离散信号的装置。离散量信号可以是指离散信号。离散信号可以表征开关状态离散信号、启停状态离散信号等。离散量装置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离散量装置可以是按钮、行程开关、转换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等。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第一步,通过上述离散量分配器将上述离散量信号发送至相关联的离散量输入模块中。通过上述离散量分配器的第一通信接口将上述离散量信号发送至相关联的离散量输入模块中。这里,离散量分配器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与离散量输入模块通信连接。离散量输入模块与上述执行主体通信连接。离散量输入模块可以是开关量输入模块(四通道开关量输入模块)。
第二步,控制上述离散量输入模块将上述离散量信号传输至相关联的以太网网关。离散量输入模块与上述以太网网关通信连接。
第三步,控制上述以太网网关将离散量信号转换为离散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以及将上述离散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这里,离散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可以是指离散量信号转换的Modbus TCP协议。
步骤104,通过模拟量分配器将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模拟量分配器将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模拟量分配器可以是指上述执行主体通信连接的一输入二输出的模拟量分配器。模拟量装置可以是指用于输出模拟量信号的装置。模拟量信号可以是指电压信号、电流信号。模拟量信号包含:4-20ma,0-20ma,0-10v,-10-10v等信号。模拟量装置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模拟量装置可以是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第一步,通过模拟量分配器将上述模拟量信号发送至相关联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中。通过上述模拟量分配器的第一通信接口将上述模拟量信号发送至相关联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中。这里,模拟量分配器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与模拟量输入模块通信连接。模拟量输入模块与上述执行主体通信连接。模拟量输入模块可以是四通道模拟量输入模块。
第二步,控制上述模拟量输入模块将上述模拟量信号传输至相关联的以太网网关。模拟量输入模块与上述以太网网关通信连接。以太网网关与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通信连接。
第三步,控制上述以太网网关将模拟量信号转换为模拟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以及将上述模拟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这里,模拟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可以是指模拟量信号转换的Modbus TCP协议。
步骤105,通过温度量分配器将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温度量分配器将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温度量分配器可以是指上述执行主体通信连接的一输入二输出的温度量分配器。温度量装置可以是指用于输出温度信号的装置。温度量信号可以是指温度信号。温度量装置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温度量装置可以是温度传感器。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第一步,通过温度量分配器将上述温度量信号发送至相关联的温度量输入模块中。通过上述温度量分配器的第一通信接口将上述温度量信号发送至相关联的温度量输入模块中。这里,温度量分配器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与温度量输入模块通信连接。温度量输入模块与上述执行主体通信连接。温度量输入模块可以是四通道温度量输入模块。
第二步,控制上述温度量输入模块将上述温度量信号传输至相关联的以太网网关。温度量输入模块与上述以太网网关通信连接。以太网网关与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通信连接。
第三步,控制上述以太网网关将温度量信号转换为温度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以及将上述温度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这里,温度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可以是指温度量信号转换的Modbus TCP协议。
可选地,通过上述离散量分配器将上述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发送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离散量模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离散量分配器将上述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发送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离散量模块中。可以通过上述离散量分配器的第二通信接口将上述离散量信号发送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离散量模块中。
可选地,通过上述模拟量分配器将上述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发送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模拟量模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模拟量分配器将上述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发送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模拟量模块中。可以通过上述模拟量分配器的第二通信接口将上述模拟量信号发送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模拟量模块中。
可选地,通过上述温度量分配器将上述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发送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温度量模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温度量分配器将上述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发送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温度量模块中。可以通过上述温度量分配器的第二通信接口将上述温度量信号发送至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温度量模块中。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缩短了数据采集时间。具体来说,数据采集时间较长的原因在于:直接从设备层与控制层中读取所传输的数据,当设备层与控制层之间传输的数据较多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确认设备层传输的数据与控制层接收的数据的一致性。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首先,通过接口分配器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信协议接入至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其次,通过信号分配器将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由此,可以无需直接从设备层与控制层中读取所传输的数据。可以在设备层与控制层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读取数据。从而,无需验证数据的一致性。接着,通过离散量分配器将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然后,通过模拟量分配器将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最后,通过温度量分配器将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由此,可以通过分配器将传输至控制层的信号分为两份,以传输给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从而,无需花费时间确认设备层传输的数据与控制层接收的数据的一致性。缩短了数据采集时间。
进一步参考图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包括:可编辑逻辑控制器1、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2、HART网关3、以太网网关4、离散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温度量输入模块、485分配器、HART分配器、离散量分配器、模拟量分配器、温度量分配器、设备层。其中,设备层包括:变频器、HART传感器、离散量装置、模拟量装置、温度量装置。可编辑逻辑控制器1包括:485通信模块、HART模块、离散量模块、模拟量模块、温度量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485通信模块通过RS485总线与变频器通信连接。HART模块通过HART总线与HART传感器通信连接。离散量模块与离散量装置通信连接。模拟量模块与模拟量装置通信连接。温度量模块与温度量装置通信连接。485分配器(接口分配器)与485通信模块、变频器、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2通信连接。HART分配器(信号分配器)与HART模块(协议通信模块)、HART传感器(可寻址远程传感器)、HART网关3(开放通信协议网关)通信连接。离散量分配器与离散量装置、离散量模块、离散量输入模块通信连接。模拟量分配器与模拟量装置、模拟量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通信连接。温度量分配器与温度量装置、温度量模块、温度量输入模块通信连接。以太网网关4与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2、离散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温度量输入模块通信连接。
下面参考图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工控网络控制终端)3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3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301、ROM302以及RAM 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3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3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308;以及通信装置309。通信装置3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3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3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3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3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308被安装,或者从ROM3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3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记载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通过接口分配器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信协议接入至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信号分配器将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离散量分配器将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模拟量分配器将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通过温度量分配器将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传输至上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包括:
通过接口分配器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信协议接入至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通过信号分配器将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通过离散量分配器将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传输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通过模拟量分配器将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传输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通过温度量分配器将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传输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接口分配器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信协议接入至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包括:
通过所述接口分配器将所述串行通信协议转换为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以及将转换后的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传输至相关联的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变频器通过串行通信协议总线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信号分配器将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包括:
通过所述信号分配器的第一通信接口将所述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中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接入至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协议通信模块中;
通过所述信号分配器的第二通信接口将所述可寻址远程传感器中的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传输至相关联的开放通信协议网关中;
控制所述开放通信协议网关将可寻址远程开放通信协议转换为开放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以及将所述开放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接入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离散量分配器将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传输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包括:
通过所述离散量分配器将所述离散量信号发送至相关联的离散量输入模块中;
控制所述离散量输入模块将所述离散量信号传输至相关联的以太网网关;
控制所述以太网网关将离散量信号转换为离散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以及将所述离散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接入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模拟量分配器将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传输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包括:
通过模拟量分配器将所述模拟量信号发送至相关联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中;
控制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将所述模拟量信号传输至相关联的以太网网关;
控制所述以太网网关将模拟量信号转换为模拟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以及将所述模拟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接入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温度量分配器将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传输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包括:
通过温度量分配器将所述温度量信号发送至相关联的温度量输入模块中;
控制所述温度量输入模块将所述温度量信号传输至相关联的以太网网关;
控制所述以太网网关将温度量信号转换为温度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以及将所述温度量串行通信传输控制协议接入至所述设备层信号采集系统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离散量分配器将所述离散量装置中的离散量信号发送至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离散量模块中;
通过所述模拟量分配器将所述模拟量装置中的模拟量信号发送至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模拟量模块中;
通过所述温度量分配器将所述温度量装置中的温度量信号发送至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温度量模块中。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1629274.8A 2022-12-19 2022-12-19 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5629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9274.8A CN115629588B (zh) 2022-12-19 2022-12-19 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9274.8A CN115629588B (zh) 2022-12-19 2022-12-19 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9588A true CN115629588A (zh) 2023-01-20
CN115629588B CN115629588B (zh) 2023-04-18

Family

ID=8491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9274.8A Active CN115629588B (zh) 2022-12-19 2022-12-19 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958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6587U (zh) * 2010-07-22 2011-01-1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多通道电流模拟量转换/分配模块
US20160119028A1 (en) * 2012-06-20 2016-04-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primitives i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209607138U (zh) * 2019-03-22 2019-11-08 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电能计量采集传输系统
CN111311899A (zh) * 2020-03-25 2020-06-19 中冶华天南京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多从结构的水质在线监测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CN217928285U (zh) * 2022-08-19 2022-11-29 北京航天拓扑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天然气调压站远程调压调流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6587U (zh) * 2010-07-22 2011-01-1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多通道电流模拟量转换/分配模块
US20160119028A1 (en) * 2012-06-20 2016-04-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primitives i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209607138U (zh) * 2019-03-22 2019-11-08 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电能计量采集传输系统
CN111311899A (zh) * 2020-03-25 2020-06-19 中冶华天南京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多从结构的水质在线监测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CN217928285U (zh) * 2022-08-19 2022-11-29 北京航天拓扑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天然气调压站远程调压调流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9588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5298B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1563B (zh) 页面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857720B (zh) 用户界面状态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130475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256231A (zh) 音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246228A (zh) 直播间礼物资源更新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668402A (zh) 智能云盒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03131B (zh) 电力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629588B (zh) 用于工控网络的信号采集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102992B (zh) 数据发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126985B (zh) 用于页面渲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600964A (zh) 语音审批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4611483A (zh) 核电dcs控制逻辑图和功能图关联自动升版的方法及装置
CN112732248A (zh) 一种模块化软件开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15154A (zh) 数据处理和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566819B (zh) 仿真测试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290812A (zh) 应用控件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538552A (zh) 礼物面板配置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941750B (zh) 自动驾驶系统芯片的算力优化方法、设备和计算机介质
CN115827415B (zh) 系统进程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介质
CN116703262B (zh) 配送资源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328341B (zh) 模型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19322B (zh) 电力设备节点通信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介质
CN115114051B (zh) 节点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46728B (zh) 设备适配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