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3868A - 片材分离设备、层压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片材分离设备、层压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3868A
CN115623868A CN202180020317.XA CN202180020317A CN115623868A CN 115623868 A CN115623868 A CN 115623868A CN 202180020317 A CN202180020317 A CN 202180020317A CN 115623868 A CN115623868 A CN 115623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layer sheet
winding roller
sheets
roller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03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浅野翔
古桥朋裕
高桥航
铃木义人
门马真也
秋山城治
原口阳介
野崎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23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38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3/00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yered product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repair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2B43/006De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32B37/1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discrete sheets or panels only
    • B32B37/18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discrete sheets or panels only one or more of the layers being plastic
    • B32B37/185Laminating sheets, panels or inserts between two discrete plastic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32B37/00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laminating machines comprising rolle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42Laminating of sheets, panels or inserts, e.g. stiffeners, by wrapping in at least one outer layer, or inserting into a preformed pock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1/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lamination processes; Safety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0Opening devices for folded sheets or signatures
    • B65H5/301Opening devices for folded sheets or signatures comprising blade-like means inserted between the parts to be ope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32B2037/0061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n office lamin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片材分离设备(1),对两张片材(P1,P2)重叠并在双层片材(PJ)的接合部处接合在一起的双层片材(PJ)的非接合部进行分离。片材分离设备(1)包括卷绕辊(20)、输送辊对(6)和分离爪(16)。卷绕辊(20)旋转并卷绕双层片材(PJ)。输送辊对(6)朝向卷绕辊(20)输送双层片材(PJ)。分离爪(16)在卷绕辊(20)和输送辊对(6)之间的位置处插入到两张片材(P1,P2)之间的间隙中。分离爪(16)被配置在以假想平面为界并包括卷绕辊(20)的空间内。假想平面穿过输送辊对的夹持部和双层片材(PJ)开始围绕卷绕辊(20)来卷绕的卷绕开始位置。

Description

片材分离设备、层压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被配置为对两张片材重叠并在双层片材的接合部处接合在一起的双层片材进行分离的片材分离设备、包括该片材分离设备的层压装置、包括该片材分离设备的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具有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的至少两个功能的多功能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包括片材分离设备的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片材分离设备(即层压装置)对两张片材重叠并在双层片材的接合部处接合在一起的双层片材进行分离(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JP-2006-160429-A))。具体来说,专利文献1中的层压装置包括对层压片材的两张片材进行分离的分离设备,该层压片材是两张片材的一边被接合的双层片材,并将作为插入片材的保护纸插入其间。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一个吸引设备吸引两张片材的一边被接合的层压片材(即双层片材)的两张片材中的一张,另一个吸引设备吸引两张片材中的另一张。其结果是,两张片材得到分离。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6-160429-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由于片材分离设备使用诸如两个吸引设备的大设备来分离构成双层片材的两张片材,所以传统的片材分离设备大且昂贵。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分离设备的尺寸的情况下能够良好地分离构成双层片材的两张片材的片材分离设备、层压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的片材分离设备被配置为对两张片材重叠并在双层片材的接合部处接合在一起的双层片材的非接合部进行分离。片材分离设备包括卷绕辊、输送辊对和分离爪。卷绕辊旋转并卷绕双层片材。输送辊对朝向卷绕辊输送双层片材。分离爪在卷绕辊和输送辊对之间的位置处插入到两张片材之间的间隙中。分离爪被配置在以假想平面为界并包括卷绕辊的空间内。假想平面穿过输送辊对的夹持部和双层片材开始围绕卷绕辊来卷绕的卷绕开始位置。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分离设备的尺寸的情况下良好地分离构成双层片材的两张片材的片材分离设备、层压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附图说明
附图旨在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其范围。除非明确指出,否则附图不应被视为按比例绘制。另外,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所示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的片材分离设备的整体构成的示意图。
图2A所示是在图1所示的片材分离设备中已经移动到夹住位置的夹具的侧视图,图2B所示是在图1所示的片材分离设备中已经移动到放开位置的夹具的侧视图。
图3A所示是在图1所示的片材分离设备中已经移动到夹住位置的夹具的立体图,图3B所示是在图1所示的片材分离设备中已经移动到放开位置的夹具的立体图。
图4A至图4D所示是图1所示的片材分离设备的动作示意图。
图5A至5D所示是在图4A至4D的动作之后的片材分离设备的动作示意图。
图6A至6C所示是在图5A至5D的动作之后的显示片材分离设备的动作的片材分离设备的示意图。
图7A至7C所示是在图6A至6C的动作之后的显示片材分离设备的动作的片材分离设备的示意图。
图8A至8C所示是在图7A至7C的动作之后的显示片材分离设备的动作的片材分离设备的示意图。
图9所示是沿双层片材的宽度方向插入到双层片材中的分离爪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C所示是宽度方向上分离爪的的动作的立体图。
包括图11A和11B的图11所示是在片材分离设备中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所示是卷绕辊、输送辊对和分离爪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3所示是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层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所示是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15所示是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意图。
图16A和16B所示是用于移动分离爪的驱动设备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使用的词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
在描述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时,为了清楚起见采用了特定词。然而,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并不旨在限于所选择的特定词,并且应当理解为,每个特定要素包括具有类似功能、以类似方式操作并且实现类似结果的所有技术等同物。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部件或等同物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简化或省略这些组件的说明。
下面参照图1说明片材分离设备1的构成和动作。
片材分离设备1对于两张片材P1和P2重叠并在双层片材的接合部A(参见图4A)接合在一起的双层片材PJ的非接合部进行分离。本实施方式中的双层片材PJ由重叠并在如接合部A的四边中的一边接合的两张片材P1、P2构成。也就是说,在由两张片材P1、P2构成的双层片材PJ中,仅是如接合部A的两张片材P1、P2的一边通过热熔接等来接合,而两张片材P1、P2的另一边如非接合部那样地重叠但不接合。作为构成双层片材PJ的两张片材P1、P2,可以使用透明的薄膜片材(即层压片材)。
双层片材PJ可以通过折叠单张片材来制成。在本公开中,通过折叠单张片材而制成的双层片材PJ也被定义为重叠的两张片材,被折叠的单张片材的折叠部位被定义为接合部,而其它部分被定义为非接合部。
在卷绕辊20与第三输送辊对6之间,片材分离设备1在非接合部将构成双层片材PJ的两张片材P1、P2分离。片材分离设备1在维持对两张片材P1和P2接合的情况下围绕接合部A来分离两张片材P1和P2。随后,片材分离设备1将插入片材PM插入到被分离了的两张片材P1和P2的之间。插入片材PM是例如一张平坦片材等的片材。
如图1所示,片材分离设备1包括第一供给盘11、第二供给盘12、第一供给辊2、第二供给辊3、第一输送辊对4、第二输送辊对5、第三输送辊对6、排出盘13、第一传感器41、第二传感器42、第三传感器43、第四传感器44、第五传感器45、卷绕辊20、移动机构30、切换爪15、分离爪16、作为内侧限制部件的第一引导件25、作为外侧限制部件的第二引导件26和第三引导件27。
另外,片材分离设备1具有例如第一输送路径K1、第二输送路径K2、第三输送路径K3、第一分支输送路径K4、第二分支输送路径K5等的多个输送路径。上述输送路径K1~K5分别具有相向而对来引导并输送例如双层片材PJ或插入片材PM等的片材的两个输送引导件(即引导板)。
具体来说,双层片材PJ堆叠在第一供给盘11上。第一供给辊2将第一供给盘11上的最上面的双层片材PJ供给到第一输送辊对4,并且第一输送辊对4沿着第一输送路径K1输送双层片材PJ。
插入片材PM堆叠在第二供给盘12上。第二供给辊3将第二供给盘12上的最上面的插入片材PM供给至第二输送路径K2。
第一至第三输送辊对4至6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各自具有形成在芯棒上的由橡胶等制成的弹性层的驱动辊和从动辊,并输送被夹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夹持部中的片材。第三输送路径K3是从第二输送辊对5到第三输送辊对6的路径,并从上游侧开始包括第二输送辊对5、卷绕辊20和第三输送辊对6。第三输送辊对6被配置为能够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正向旋转在正向上输送片材,反向旋转在反向上输送片材。第三输送辊对6还用作将片材排出到排出盘13的排出辊对。
第一至第五传感器41至45中的每一个都是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来光学地检测片材是否存在于各个传感器的位置处。第一传感器41配置在第一输送辊对4的下游侧附近。第二传感器42配置在第二供给辊3的下游侧附近。第三传感器43在第二输送辊对5的下游侧附近,被配置在第二输送辊对5与卷绕辊20之间。用作片材检测传感器的第四传感器44在卷绕辊20的下游侧附近,被配置在第三输送辊对6的上游。第五传感器45配置在第三输送辊对6的下游。
下面参照图2、3A和3B(以及图5B至5D和图6A)来说明卷绕辊20。
在卷绕辊20中,作为夹具的一例的夹具32在卷绕开始位置W处夹住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被夹持部B是与形成有接合部A的一端为相反一侧的双层片材PJ的一端。当夹具32夹住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时,卷绕辊20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将双层片材PJ卷绕到卷绕辊20上。卷绕辊20能够以旋转轴20a为中心进行正转和反转。
控制器对驱动卷绕辊20的驱动电动机进行控制。控制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或电路系统。处理电路包括编程的处理器,处理器包括电路系统。处理电路还包括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以及常规电路组件等的设备。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双层片材PJ从第一供给盘11开始并穿过第一输送路径K1,第二输送辊对5沿着第三输送路径K3的朝前方向上输送双层片材PJ。双层片材一旦穿过卷绕辊20的位置并被输送至第三输送辊对6的位置。之后,第三输送辊对6反向旋转,来将双层片材PJ输送到卷绕辊20的位置。夹具32夹住双层片材PJ,并且卷绕辊20逆时针旋转来将双层片材PJ卷绕到卷绕辊20上。
参照图5C',如同双层片材PJ卷绕在卷绕辊20上时与辊的半径成比例的辊表面的线速度那样,片材P1的线速度和片材P2的线速度分别与从卷绕辊20的中心到各片材P1和P2的距离成比例。因此,因为片材P1比片材P2更靠近卷绕辊20的中心,所以片材P1的线速度比片材P2的线速度慢。被称为第一片材P1的较慢的片材P1比被称为第二片材P2的片材P2更容易松弛。如图5D和图6A所示,上侧的第一片材P1向上方弯曲,在作为双层片材PJ的另一端的接合部A附近,在两张片材P1、P2之间形成间隙C。如上所述,彼此无任何间隙地紧密接触的两张片材P1和P2就彼此分离了。
以下,对通过将双层片材PJ卷绕在卷绕辊20上而在卷绕辊20与第三输送辊对6之间的双层片材PJ中产生间隙C的机理进行说明。
在卷绕在卷绕辊20上的双层片材PJ中,由夹具32夹住的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不会在片材P1、P2之间产生滑动。然而,在将双层片材PJ卷绕在卷绕辊20上时,会在两张片材P1、P2之间产生卷绕周长差,由此在两张片材P1、P2之间产生滑动,内侧片材P1的输送量比外侧片材P2的输送量少。其结果是,在第三输送辊对6的夹持部与卷绕辊20之间的内侧片材P1里产生了松弛。
另外,将双层片材PJ在卷绕辊20上卷绕1次以上时,由于片材的厚度会在内周与外周之间的卷绕周长里产生差异,也会增加松弛。
最后,松弛积聚在第三输送辊对6和卷绕辊20之间,在两张片材P1和P2之间形成了间隙C。
具体来说,从卷绕辊20的旋转轴20a(即,轴的中心)到内侧片材P1的距离为R,并且内侧片材P1的厚度为ΔR时,从卷绕辊20的旋转轴20a(即,轴的中心)到外侧片材P2的距离就是R+ΔR。当双层片材PJ在卷绕辊20上卷绕一圈时,卷绕在卷绕辊20上的内侧片材P1的半径和卷绕在内侧片材P1上的外侧片材P2的半径之间的差,即内侧片材P1的厚度ΔR,就会产生2×ΔR×π的周长差。因此,将双层片材PJ在卷绕辊20上卷绕M圈时,会产生周长差2×ΔR×π×M来作为内侧片材P1的松弛。
最后,松弛积聚在第三输送辊对6和卷绕辊20之间,在两张片材P1和P2之间形成了对应于2×ΔR×π×M的间隙C。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如上述地显著地形成间隙C,卷绕在卷绕辊20上的双层片材PJ至少卷绕1周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双层片材PJ卷绕在卷绕辊20上,能够在不增大片材分离设备1的尺寸和成本的情况下分离双层片材PJ。
如图5B'所示,图2A中的夹具32被配置为夹住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而不与被夹持部B的一端的先端的端面抵碰和接触。
双层片材的"端面"的定义是在厚度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双层片材的正面和背面的侧表面。因此,矩形的双层片材具有前、后、左、右等四个端面。
具体而言,在不使任何构件抵碰并限制双层片材PJ的一端的端面,换句话说就是在不使任何构件与双层片材PJ的端面碰撞或接触的情况下,在夹具32和卷绕辊20的接收部20b之间,在与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的片材面垂直的方向上,夹具32被配置为夹着并夹住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接收部20b配置在卷绕辊20的外表面上并面对夹具32。更具体地,接收部20b配置在从卷绕辊20的虚拟的外周面向内凹进的部位。虚拟的外周面是卷绕有双层片材PJ的外周圆状面。
更具体地说,在例如夹具32等的特定构件与一端(即一端的先端)的端面抵碰而限制端面的状态下,双层片材PJ不被夹具32和接收部20b夹住和夹着。在不使作为前端的一端的端面与任何构件抵碰的情况下,通过外侧夹具32和内侧接收部20b来夹着和夹住双层片材PJ。
也就是说,在图5B'中,双层片材PJ的一端的端面(即一端的先端)不与夹具32的钝角部(楔部)抵碰,双层片材PJ的一端的被夹持部B被夹具32和接收部20b夹住。在不与任何构件抵碰的情况下,双层片材PJ的一端的端面(即前端)与接收部20b的接触面的端部(即图5B'中的接触面的右端)一致,在该接触面处,夹具32经由双层片材PJ与接收部20b接触。
双层片材PJ的一端的端面(即一端的先端)可以移动到图5B'的右侧,超过夹具32和接收部20b之间的接触面,从而使得被夹持部B从前端进入片的内侧,即从前端进入另一端侧。或者,在图5B'中,一端的端面(即,一端的先端)可以位于从接触面的右端起的接触面的左侧点上。
与将双层片材的前端的端面抵碰到构件上的结构相比,上述结构能够减少双层片材PJ(特别是一端的先端)受损的缺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绕在卷绕辊20上的双层片材PJ的接合部A是双层片材PJ的另一端。另一端位于用作被夹持部B的一端的相反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夹具32和接收部20b中的至少一个由例如橡胶等的弹性材料制成,或者包括例如弹簧或板簧等的弹性部分。与包括由金属或树脂制成的刚体的夹具32和接收部20b的片材分离设备相比,上述片材分离设备可以增加夹住双层片材PJ的夹力,并且防止双层片材PJ的表面受损。特别地,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夹具32和接收部20b的片材分离设备容易展示出上述效果。
如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移动机构30在夹具32能够夹住双层片材PJ的夹住位置(图2A以及图3A所示的位置)与夹具32从夹住位置退避的放开位置(图2B以及图3B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处于卷绕辊20的卷绕开始位置W的夹具32。
具体来说,移动机构30包括臂31、作为施力构件的压缩弹簧33、凸轮34以及使凸轮34正向或反向旋转的电动机。
臂31保持夹具32并且由卷绕辊20保持为能够围绕支撑轴31a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夹具32与作为臂31的底部的前端连接,并且夹具32和臂31作为一个部件来形成。或者,夹具32和臂31也可以作为分离的构件来形成,夹具32可以配置在臂31上,即由臂31来保持。无论哪种情况,保持夹具32的臂31都与夹具32和卷绕辊20一起围绕旋转轴20a旋转。
压缩弹簧33作为施力构件来对臂31施力以使夹具32从图2B所示的放开位置向图2A所示的夹住位置移动。具体来说,压缩弹簧33的一端连接到旋转轴20a附近的固定部,压缩弹簧33的另一端连接到臂31的一端,该一端是关于支撑轴31a与连接到夹具32的臂31的另一端为相反的自由端。
凸轮34与作为施力构件的压缩弹簧33的施力相抗地推动臂31,以使得夹具32从图2A所示的夹住位置移动到图2B所示的放开位置。由控制器控制的电动机驱动凸轮34以期望的旋转角度正向或反向旋转。凸轮34由装置壳体来保持,从而能够独立于卷绕辊20地围绕凸轮轴34a旋转。
在如上所述地配置的移动机构30中,如图2A和3A所示,没有接触凸轮34的臂31被压缩弹簧33施力,并将夹具32压靠到接收部20b上。该状态被称为闭合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2B和图3B所示,被凸轮34按压的臂31与压缩弹簧33的推力相抗地以支承轴31a为中心在图2B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使夹具32从接收部20b分开。将该状态称为开放状态。在开放状态下,双层片材PJ未被夹住,这被称为放开夹住状态。
当处于放开位置的夹具32进入开放状态时,双层片材PJ进入夹具32和接收部20b之间的空间,并且夹具32移动到夹住位置而进入闭合状态。其结果是,夹具32和接收部20b夹住双层片材PJ。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卷绕辊20具有在卷绕辊20的轴向上分离的圆柱状的多个辊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七个)。多个夹具32和多个臂31分别设置在相邻辊部之间(即辊部之间的部位)的凹部处。多个凸轮34被设置成能够分别抵接多个臂31。
如上所述,作为不是设置在轴向上的整个区域来夹住双层片材PJ,而是在轴向上分开地夹住双层片材PJ的设置位置,能够使夹住双层片材PJ所需的载荷分散,并能够在双层片材PJ的一端的先端耐刮擦。另外,上述构成例如在夹住大尺寸的双层片材PJ或较重的双层片材PJ等的所需夹力变大的情况下是有用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三输送路径K3由直线状的输送引导板构成。与此相对地,第三输送路径也可以由弯曲的输送引导板来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绕辊20夹住双层片材PJ的夹住位置可以变更为比夹住位置更靠近旋转轴20a。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夹具32和接收部20b的位置可以互换,即,在卷绕辊20中,夹具32可以配置成比接收部20b更靠近旋转轴20a。
参照图1、图4D以及图5A,对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分离设备1中的第四传感器44进行说明。第四传感器44是检测向卷绕辊20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片材检测传感器。基于由作为片材检测传感器的第四传感器44检测到的结果,控制器控制移动机构30。
具体来说,第四传感器44配置在卷绕辊20与第三输送辊对6之间的输送路径的输送引导件上。如图4D和图5A所示,第三输送辊对6朝着卷绕辊20的位置反转输送双层片材PJ,从而使得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成为反方输送的前端,第四传感器44检测反转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前端、即被夹持部B的一端的先端。控制部以第四传感器44检测到被夹持部B的一端的先端的时机为触发,来调整并控制使双层片材PJ停止在夹住位置的时机和夹具32夹住被夹持部B的时机。具体来说,从第四传感器44检测到双层片材PJ的前端起经过预定时间后,第三输送辊对6停止双层片材PJ的反方输送,旋转凸轮34来转动移动机构30的臂31,从而使得夹具32从图2B所示的放开位置移动到图2A所示的夹住位置。
上述控制在不使双层片材PJ的端面与任何构件抵碰的情况下,准确地执行由夹具32和接收部20b来夹入双层片材PJ的端面的动作。
如上所述,第三输送辊对6在第三输送辊对6与卷绕辊20之间的第三输送路径K3中,以前端朝向卷绕辊20的卷绕开始位置W来输送双层片材的被夹持部B的一端的先端。
参照图6A至图6C、图9、图10A至图10C以及图12来说明分离爪16。
分离爪16是在一端(即被夹持部B)被卷绕辊20卷绕而另一端(即接合部A)被第三输送辊对6夹持时,在卷绕辊20与第三输送辊对6之间,从双层片材PJ的宽度方向上的双层片材PJ的两端来插入到形成在两张片材P1、P2之间的间隙C里的爪状构件。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爪16配置在宽度方向上的输送路径的两侧,该宽度方向是垂直于图6A至6C所示平面的方向以及图9中的水平方向。分离爪16具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翅片和板。在将分离爪16插入双层片材PJ的方向上,该板在板的宽度方向中央具有先端及后端。板厚和板宽都从先端到后端逐渐增加。在将分离爪16插入双层片材PJ的方向上,翅片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从翅片的先端开始逐渐增加。分离爪16中的翅片和板的后端形成为十字形状(见图10A)。通过由控制器控制的驱动设备,一对分离爪16以相互不接触的方式在双层片材PJ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接着说明使分离爪16在双层片材PJ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驱动设备。如图16A和16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离设备1包括配置为彼此面对的两个分离爪16a和16B。在图16A中,带驱动设备使两个分离爪16a和16b彼此接近或远离。在图16B中,齿条齿轮驱动设备使两个分离爪16a和16b彼此接近或远离。
具体来说,图16A中的带驱动设备包括驱动滑轮300a、从动滑轮300b以及在驱动滑轮300a和从动滑轮300b之间被拉伸的带320。两个分离爪16a和16b被附设在带320上来彼此面对。一个分离爪16a连接到带320的下侧,另一个分离爪16b连接到带320的上侧。
带驱动设备具有附设在驱动滑轮300a上的驱动传递齿轮340。驱动传递齿轮340经由电动机输出齿轮350来接收驱动电动机360的旋转驱动力,并且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到带320。
在图16a中,驱动电动机360的顺时针旋转使分离爪16a和16b彼此靠近,而驱动电动机360的逆时针旋转使分离爪16a和16b彼此远离。
图16B中的齿条齿轮驱动设备包括一个小齿轮400和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与小齿轮400啮合的两根齿条420a和420b。相向而对的两个分离爪16a和16b分别附设在齿条420a和420b上。小齿轮400上附设有驱动传递齿轮440。驱动传递齿轮440经由电动机输出齿轮450来接收驱动电动机460的旋转驱动力,并且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齿条420a和420b。
在图16B中,驱动电动机460的顺时针旋转使分离爪16a和16b彼此靠近,而驱动电动机460的逆时针旋转使分离爪16a和16b彼此远离。
如上构成的分离爪16在分离爪16不干涉例如在第三输送路径K3中的双层片材PJ等的片材的输送的图10A所示的待机位置里待机,直到如图6A所示地在双层片材PJ中形成间隙C为止。然后,如图9和图10B所示,在分离双层片材PJ(由两张片材P1、P2构成)时,分离爪16进入双层片材PJ中的间隙C。其结果是,分离爪16确保间隙C变大。
参照图1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分离爪16的位置进行说明。分离爪16相对于假想平面S1被配置在卷绕辊20所配置的一侧,该假想平面S1包括第三输送辊对6的夹持部N,并与双层片材PJ开始围绕卷绕辊20卷绕的一侧的卷绕辊20接触,该侧是图12中由白色箭头表示的一侧而不是由黑色箭头表示的一侧。换句话说,分离爪16配置在以假想平面S1为界并包括卷绕辊20的空间内,该假想平面穿过第三输送辊对6的夹持部和双层片材PJ开始向卷绕辊卷绕的卷绕开始位置W。
从卷绕辊20的旋转轴方向来看时,卷绕开始位置W是卷绕辊20与假想平面S1接触的切点。假想平面S1包括在双层片材PJ开始围绕卷绕辊20卷绕的一侧的预定位置处的卷绕辊20的切线。假想平面S1是连接卷绕开始位置W和第三输送辊对6的夹持部N(更具体地,是靠近卷绕辊20的端点的夹持部N的端点)的平面。也就是说,假想平面S1表示双层片材PJ,该双层片材PJ的一端卷绕在卷绕辊20上,另一端被第三输送辊对6夹持,并被卷绕辊20和第三输送辊对6牵拉。相对于第三输送路径K3上的假想平面S1,分离爪16被配置在卷绕辊20所配置的一侧(图12中用白色箭头表示的一侧)。
更具体地,以与轴向正交的截面来看时,分离爪16配置在图12中的假想平面S1的上方。此外,分离爪16配置在两个分支输送路径K4和K5与第三输送辊对6的之间(参见图1)。
如上所述,相对于表示图6B中的双层片材PJ的片材P2的假想平面S1,分离爪16设置在配置有卷绕辊20的一侧。其结果是,分离爪16容易进入两张片材P1和P2之间的间隙C。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分离爪16未插入两张片材P1、P2之间的间隙C而无法分离两张片材P1、P2的缺点。与使用例如真空设备等的大型设备来分离双层片材PJ的机构相比,包括卷绕双层片材的卷绕辊20和插入双层片材PJ中以分离双层片材PJ的分离爪16的上述机构可以减小片材分离设备的尺寸。也就是说,在不增大片材分离设备1的尺寸的情况下,上述机构可以令人满意地分离构成双层片材PJ的两张片材P1和P2。
此外,参照图12,分离爪16优选地设置在被夹在两个假想接触面S1和S2之间的区域中,两个假想接触面S1和S2是穿过第三输送辊对6的夹持部N和卷绕辊20的外周面的一个切点的一个假想接触面S1以及穿过第三输送辊对6的夹持部N和卷绕辊20的外周面的另一个切点的另一个假想接触面S2。也就是说,由于第三输送辊对6的上侧辊的外周面限制双层片材PJ向上方的弯曲,因此分离爪16优选配置在假想接触面S2的下方且被两个假想接触面S1、S2夹入的区域。
或者,在图12中,在具有包括第二假想平面S2并且卷绕辊20顺时针旋转以将双层片材PJ卷绕在卷绕辊20上的片材输送路径的片材分离设备中,卷绕辊20顺时针旋转以从卷绕辊20的卷绕开始位置Z将双层片材PJ卷绕在卷绕辊20上。在上述片材分离设备中,相对于第二假想接触平面S2(即,假想平面),分离爪16配置在设有卷绕辊20的一侧,即,在第二假想平面S2的下侧。也就是说,即使在卷绕辊20正向及反向旋转的情况下,通过将分离爪16配置在被两个假想接触面S1、S2(假想平面)夹入的区域,来将双层片材PJ卷绕在卷绕辊20上并分离双层片材PJ,就能够通过分离爪16良好地分离两张片材P1、P2。
参照图7A至图7C,对切换爪15进行说明。切换爪15配置在分离爪16与卷绕辊20之间。双层片材PJ被分离爪16分离成两张片材P1、P2,并且两张片材P1、P2被赋予刚性。切换爪15将两张片材P1、P2分别引导至两个分支输送路径K4、K5。两个分支输送路径K4和K5从第三输送路径K3开始在不同方向上分支,并且第三输送路径K3夹在两个分支输送路径K4和K5之间。切换爪15是爪状的移动构件,并在规定角度的范围内正转或反转来引导双层片材PJ。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爪15是在与图7A~图7C所示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即宽度方向上以间隙来分割的多个爪。切换爪15被配置为能够以支撑轴为中心旋转。控制部对旋转切换爪15的驱动设备进行控制。
如图7A所示,在切换爪15将通过分离爪16从双层片材PJ分离的具有刚性的片材P1、P2向分支输送路径K4、K5引导之前,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切换爪15在不干涉例如第三输送路径K3中的双层片材PJ等的片材的输送的待机位置处待机。当切换爪15将通过分离爪16从双层片材PJ分离的两张片材P1、P2分别引导到分支输送路径K4、K5时,如图7B所示,从双层片材PJ来看时,切换爪15旋转到防止双层片材PJ进入第三输送路径K3的位置。其结果是,第一片材P1被引导至第一分支输送路径K4,第二片材P2被引导至第二分支输送路径K5。
具体来说,如图7A所示,第三输送辊对6将分离爪16插入间隙C后的双层片材PJ的另一端向图7A的左侧输送,直到双层片材PJ的一端对卷绕辊20的卷绕被解除为止。在第三输送辊对6如图7B所示地输送双层片材PJ之后,第三输送辊对6再次将双层片材PJ的一端输送到如图7C所示的右侧,并且切换爪15将通过分离爪16分离的第一片材P1引导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K4,将第二片材P2引导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K5。接着,如图8A~图8C所示,第二输送辊对5将插入片材PM输送到第三输送路径K3即图8A~图8C的右侧,来将插入片材PM插入到从双层片材PJ分离的两张片材P1、P2之间。
参照图6A至图6C对第一引导件25进行说明。第一引导件25配置在第三输送路径K3中的分离爪16(参照图6B)与卷绕辊20之间,其功能是作为内侧限制部件来限制第一片材P1的松弛量,所述第一片材P1作为卷绕卷绕辊20的双层片材PJ的两张片材P1、P2的内侧片材。
具体来说,作为内侧限制部件的第一引导件25是配置在相对于假想平面S1(参照图12)配置有卷绕辊20的一侧、即图12中的白色箭头所示的上侧的输送引导件。换句话说,作为内侧限制部件的第一引导件25被配置在以假想平面S1为界并包括卷绕辊20的空间中。第一引导件25具有覆盖卷绕辊2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曲面,并具有第三输送路径K3的输送引导件和第一分支输送路径K4的输送引导件的功能(参照图1)。也就是说,第一引导件25对于在第三输送路径K3上输送的片材和在第一分支输送路径K4上输送的片材进行引导。
在第三传送路径K3中,第一引导件25限制双层片材PJ在卷绕辊20和第三传送辊对6之间向上弯曲(即,第一片材P1向上弯曲,另外,片材P1比第二片材P2更靠近卷绕辊20的表面)。因此,主要通过向上弯曲第一片材P1来形成的双层片材PJ中的间隙C就集中形成在第一引导件25和第三输送辊对6之间。因此,分离爪16能够进入间隙C来良好地分离构成双层片材PJ的两个片材P1和P2。
参照图6A至图6C对第二引导件26进行说明。第二引导件26配置在第三输送路径K3中的分离爪16(参照图6B)与卷绕辊20之间,其功能是作为外侧限制部件来限制第二片材P2的松弛量,所述第一片材P1作为卷绕卷绕辊20的双层片材PJ的两张片材P1、P2的外侧片材。第二片材P2的松弛是由卷绕辊20和第三输送辊对6的旋转的变化引起的。
具体来说,作为外侧限制部件的第二引导件26是配置在相对于假想平面S1(参照图12)没有配置卷绕辊20的一侧、即图12中的黑色箭头所示的下侧的输送引导件。换句话说,作为外侧限制部件的第二引导件26被配置在以假想平面S1为界且没有包括卷绕辊20的空间中。从第二输送辊对5的上游侧的位置开始在朝前方向上到作为第五输送路径的第二分支输送路径K5的入口,第二引导件26配置为与片材的下表面对置(参照图1)。也就是说,第二引导件26对于在第三输送路径K3上输送的片材进行引导。
在第三输送路径K3中,双层片材PJ可以在卷绕辊20和第三输送辊对6之间向下弯曲(具体地,第二片材P2可以向下弯曲)。在卷绕辊20逆时针向上卷绕双层片材PJ时,当卷绕辊20输送双层片材PJ的输送速度低于第三输送辊对6输送双层片材PJ的输送速度时,双层片材PJ向下弯曲。当双层片材向下弯曲时,由于第二引导件26限制双层片材PJ向下弯曲,所以主要通过向上弯曲第一片材P1来形成的双层片材PJ中的间隙C就集中形成在相对于假想平面S1为配置有卷绕辊20的区域中(见图12),即,图12中由白色箭头指示的上部区域中。因此,分离爪16能够进入间隙C来良好地分离构成双层片材PJ的两个片材P1和P2。
参照图4A~图8C来说明片材分离设备1分离双层片材PJ的下述动作。
在动作说明中,参照图9和图10C来适当地说明分离爪16的动作,并参照图11的流程图、即图11A和图11B来说明控制流程。
在图11A的步骤S1中,在第一输送辊2开始供给第一供给盘11上的双层片材PJ后,如图4A所示,第二输送辊对5输送以接合部A作为朝前方向中的前端的双层片材PJ,该朝前方向是在第三输送路径K3中的图4A的右侧向左侧的方向。
此时,控制器控制移动机构30,以使夹具32位于卷绕辊20的外周靠内侧的夹住位置。也就是说,凸轮34旋转移动到凸轮34不推压臂31的位置。当夹具32如上所述地位于夹住位置时,夹具32不干涉第三输送路径K3中的片材输送。此外,切换爪15的自由端向下旋转并在切换爪15不干涉第三输送路径K3中的片材的输送的待机位置处待机。
然后,如图4B所示,第三输送辊对6在朝前方向上输送双层片材PJ,直到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即,双层片材PJ的一端及在朝前方向上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后端)穿过卷绕辊20的位置为止。如图4C所示,双层片材PJ进一步在朝前方向上输送之后,第三输送辊对6停止双层片材PJ的输送。为了确定停止双层片材PJ的输送的时机,控制器使用第三传感器43检测到双层片材PJ的接合部A(即,在朝前方向上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前端及双层片材PJ的另一端)的时机来作为图11A的步骤S2中的触发。在该时机之后,即,在第三传感器43检测到双层片材PJ的接合部A之后,在图11A的步骤S3中,控制器判断第三输送辊对6是否将双层片材PJ输送了规定量X1,并在第三输送辊对6将双层片材PJ输送了规定量X1的时机,停止双层片材PJ的输送。
当第三输送辊对6暂时停止双层片材PJ的输送时,如图4C所示,在图11A的步骤S4中,夹具32从夹住位置移动到放开位置。也就是说,凸轮34旋转移动到凸轮34推压臂31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能够在夹具32与接收部20b之间被接受。
然后,如图4D所示,在图11A的步骤S5中,第三输送辊对6反向旋转,开始在反转方向上输送双层片材PJ。此时,为了将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输送到卷绕辊20中的夹具32的夹住位置,第四传感器44检测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即双层片材PJ的一端及在反转方向上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前端。
然后,如图5A所示,在图11A的步骤S6中,控制部将第四传感器44检测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的时机作为触发,并在第三输送辊对6对双层片材PJ输送了规定量X2的时机、即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到达作为卷绕开始位置W的卷绕辊20的规定旋转位置的时机,在图11A的步骤S7中停止双层片材PJ的输送。
如图5B所示,在图11A的步骤S8中,在卷绕辊20的规定旋转位置处,使夹具32从放开位置移动到夹住位置。也就是说,凸轮34旋转移动到凸轮34不推压臂31的位置。在步骤S8中,如图5B'所示,双层片材PJ的一端的端面不与任何构件抵碰,被夹持部B被夹在夹具32与接收部20b的之间。图12中的卷绕开始位置W是卷绕辊20的外周面在规定旋转位置处的位置。然而,在图5A中的放开位置和图5B中的夹住位置处,卷绕辊20的外周面本身并不存在。因此,卷绕开始位置W是卷绕辊20的假想的外周面上的位置。
然后,如图5C所示,当夹具32夹住双层片材PJ时,卷绕辊20反向旋转(即逆时针旋转),同时,第三输送辊对6再次反向旋转。随着卷绕辊20的旋转,如图5D所示,在卷绕辊20与第三输送辊对6之间的双层片材PJ的两张片材P1、P2之间形成了间隙C。当间隙C形成时,第一引导件25和第二引导件26限制双层片材PJ在卷绕辊20附近的弯曲。因此,双层片材PJ的间隙C集中形成在第三输送辊对6的附近。间隙C较大地形成在上述假想平面S1(见图12)的上方。
如上所述,第四传感器44检测反向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前端。第四传感器44配置在第三输送辊对6与卷绕辊20之间且在第三输送辊对6的反转方向下游。由于控制器以第四传感器44检测反向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的时机作为触发来判断夹具32和接受部20b夹住被夹持部B的时机,因此,无论片材长度相对于片材输送量X2如何变化(即使片材以相同尺寸出售,片材尺寸也会有误差),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都能够准确地输送到所希望的夹住位置。
通过将第四传感器44配置在第三输送辊对6与卷绕辊20之间的卷绕辊20的附近,由于片材输送量X2是从第四传感器44检测在反转方向上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前端开始测量的,因此能够与片材长度无关地缩短片材输送量X2。上述结构能够减少片材输送量X2的变化,并且能够将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准确地输送到所希望的夹住位置。因此,第四传感器44优选地配置在卷绕辊20的附近。
在图11A的步骤S9中,如图5D所示,在第三输送辊对6继续反向旋转并且卷绕辊20开始卷绕双层片材PJ之后,如图6A所示,在第三输送辊对6将双层片材输送了规定量X3的时机,第三输送辊对6停止双层片材PJ的输送并且卷绕辊20停止双层片材PJ的卷绕。在该状态下,双层片材PJ围绕卷绕辊20被卷绕一周以上,双层片材PJ中的间隙C被充分扩大。另外,双层片材PJ的接合部A被第三输送辊对6夹着。
接下来,如图6B所示,将分离爪16插入到在图11A的步骤S10中被充分拓宽的双层片材PJ中的间隙C里。即,如图9和图10A所示,各分离爪16从图10A的待机位置向图10B的位置移动来分离双层片材PJ。
当分离爪16如上所述地移动时,一对分离爪16能够平滑地进入形成在上述假想平面S1上方的间隙C,这是因为一对分离爪16被配置成能够在假想平面S1上方沿宽度方向移动(参见图12)。
接下来,如图6C所示,在分离爪16插入到间隙C中之后,在图11A的步骤S11中,第三输送辊对6和卷绕辊20开始正向旋转,即顺时针旋转。此时,在卷绕辊20的正向(顺时针)的旋转能够输送双层片材PJ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通过第三输送辊对6来夹着接合部A。即,通过卷绕辊20的正向旋转,可以将双层片材PJ的接合部A向第三输送辊对6输送,通过第三输送辊对6能够夹住接合部A,第三输送辊对6就可以输送双层片材PJ了。
在图11B的步骤S12中,如图7A所示,在第三输送辊对6的正向旋转将双层片材PJ输送了规定量X4之后,控制器停止第三输送辊对6的正向旋转和卷绕辊20的正向旋转。此时,双层片材PJ没有卷绕在夹具32上,夹具32在卷绕开始位置W能够解除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的夹持。即,在卷绕开始位置W,夹具32能够从夹具32夹着被夹持部B的夹住位置移动到放开位置。
在该状态下,在图11B的步骤S13中,夹具32从夹住位置移动到放开位置,以使得夹具32处于第三输送路径K3中。即,凸轮34如图2B所示地旋转而移动到凸轮34推动臂31的位置。夹具32放开对双层片材PJ的夹持。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机构30的凸轮34移动来放开夹具32的夹持,但在第三输送辊对6的输送所产生的牵拉力大于夹具32夹住双层片材PJ的力时,也可以在移动机构30中没有上述凸轮34的移动的情况下,第三输送辊对6可以从夹具32拉动双层片材而解除夹持并输送双层片材。
在图11B的步骤S14中,如图7B所示,第三输送辊对6再次正向旋转来开始在朝前方向上输送双层片材PJ。此时,第四传感器44检测作为朝前方向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一端及双层片材PJ的后端的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以使被夹持部B停止在分离爪16附近。另外,在双层片材PJ的被夹持部B即双层片材PJ的一端和双层片材PJ的后端越过切换爪15之后,夹具32从放开位置向夹住位置移动,切换爪15从待机位置向切换位置顺时针旋转。在作为朝前方向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后端的被夹持部B到达分离爪16附近时,如图7B所示,两张片材P1、P2的后端大幅分离并打开(参照图10C)。
以在图11B的步骤S15中第四传感器44检测到朝前方向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后端的时机为触发,控制器判断第三输送辊对6是否将双层片材PJ输送了规定量X5,在第三输送辊对6将双层片材PJ输送了规定量X5时,停止双层片材PJ的输送。在图11B的步骤S16中,第三输送辊对6反向旋转,如图7C所示,来开始在反转方向上输送双层片材PJ。此时,由于切换爪15的自由端配置在切换爪15阻挡双层片材PJ移动去第三输送路径K3的切换位置处,如图7C所示,彼此分离的两张片材P1和P2分别被引导去两个分支输送路径K4和K5。此时,第五传感器45(参照图1)检测作为朝前方向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一端及双层片材PJ的后端的双层片材PJ的接合部A,以停止双层片材PJ的输送,从而使得双层片材PJ中的接合部A的附近由第三输送辊对6来夹住。
然后,在图11B的步骤S17中,以第五传感器45(参照图1)检测到在反转方向上输送的双层片材PJ的后端即接合部A的时机作为触发,在图11B的步骤S18中,如图8A所示地,在第三输送辊对6将双层片材PJ输送了规定量X6的时机,停止双层片材PJ的输送。当第三输送辊对6将双层片材PJ输送了规定量X6时,双层片材PJ的接合部A位于第三输送辊对6的夹持部,或者位于比该夹持部稍微向左的下游侧。即,第三输送辊对6夹住双层片材PJ的另一端。
然后,如图8A所示,控制器在图11B的步骤S19中开始从第二供给盘12(参见图1)供给插入片材PM。此时,第三传感器43检测朝前方向输送的插入片材PM的前端,也称为插入片材PM的另一端。另外,如图8B所示,分离爪16移动到待机位置。
随后,在图11B的步骤S20中,控制器使用第三传感器43检测到插入片材PM的前端的时机作为触发。由于第三传感器43检测到插入片材PM的前端,因此在第二输送辊对5将插入片材PM输送了规定量X7之后,如图8C所示,在图11B的步骤S21中,第三输送辊对6再次开始沿朝前方向的双层片材PJ的输送。此时,插入片材PM被准确地夹在两张片材P1、P2之间的所期望位置。
由此,控制部结束将插入片材PM插入到双层片材PJ的两张片材P1、P2之间的处理。第三输送辊对6将插入有插入片材PM的双层片材PJ在朝前方向上输送,并且插入有插入片材PM的双层片材PJ被放置在排出盘13(参照图1)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片材分离设备1在图6A所示的状态下,在接合部A附近的非接合部,在双层片材PJ的两张片材P1、P2之间形成间隙C,来分离(剥离)两张片材P1、P2。
与此相对地,如果第三输送辊对6以足够强的力夹持双层片材PJ,则接合部A可以被设定为图6A所示状态中的被夹持部。也就是说,在图5A~图5D中,由夹具32和接受部20b夹住双层片材PJ的接合部A,来将双层片材PJ卷绕到卷绕辊20上,并由第三输送辊对6来夹持并输送非接合部。此时,通过第三输送辊对6的旋转,双层片材PJ的片材P1、P2在没有滑动的情况下来彼此同步地输送。例如,增加第三输送辊对6的夹持压力、使用具有大的摩擦系数的辊材料、或者使用各种方法控制第三输送辊对6的驱动来减小两张片材P1和P2的滑移使其不容易发生,并且可以通过在双层片材PJ中形成期望的间隙C来分离(剥离)两张片材P1和P2。上述构成还能够减少将插入片材PM插入双层片材PJ之前的双层片材PJ的输送次数。
接着,对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作为第一变形例的层压装置50具有图1所示的片材分离设备1。
层压装置50包括在朝前方向上位于片材分离设备1中的第三输送辊对6的下游的层压处理部51。层压处理部51对于在由片材分离设备1分离的两张片材P1、P2之间插入有插入片材PM的双层片材PJ进行层压处理。
层压处理部51具有多个加热加压辊对,来一边对该双层片材PJ加热加压,一边将插入有插入片材PM的双层片材PJ朝前方向输送。在内部插入有插入片材PM的双层片材PJ穿过层压处理部51,双层片材PJ的整个区域被接合。经过上述层压处理的双层片材PJ通过排出辊对7被排出到层压处理部51的外部并被载置到排出盘13上。
如上所述,在变形例1所涉及的层压装置50,作为一系列的工序,执行片材PJ、PM的供给工序;双层片材PJ中的两张片材P1、P2的分离工序;将插入片材PM插入到两张分离后的片材P1、P2之间的空间里的工序,以及对插入有插入片材PM的双层片材PJ进行层压处理的工序,由此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由于包含被损伤的前端面的双层片材PJ的部分难以进行层压处理,因此本发明的构成是有用的。
接着,对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作为第二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图13所示的层压装置50和在片材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主体。
参照图14,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配置在原稿输送部110里的多对片材输送辊从原稿载置台供给原稿D并在图14的箭头方向上输送原稿D,原稿D通过原稿读取设备102的上方。原稿读取设备102光学地读取通过原稿读取设备102上方的原稿D的图像数据。
由原稿读取设备102光学地读取的图像数据被转换为电信号,并被发送到写入设备103。写入设备103基于图像数据的电信号按各种颜色分别将激光束发射到感光鼓105Y、105M、105C和105K上,来执行曝光处理。
在图像形成单元104Y、104M、104C和104K的感光鼓105Y、105M、105C和105K上执行充电处理、曝光处理和显影处理,以分别在感光鼓105Y、105M、105C和105K上形成期望的图像。
形成在感光鼓105Y、105M、105C和105K上的图像被转印并叠加到中间转印带178上以形成彩色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78面对二次转印辊189的位置处,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78上的彩色图像被转印到从供给设备112通过供给辊197供给和输送来的片材P(成为插入片材PM的片材)的表面。
在彩色图像被转印到片材P(即,插入片材PM)的表面上之后,片材P被输送到定影设备120的位置。定影设备120将被转印的彩色图像定影在片材P上。
之后,片材P通过排出辊对131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排出,并且作为插入片材PM来供给到层压装置50中。当包括片材分离设备1的层压装置50接收到插入片材PM时,层压装置50已经完成关于图4A至图7C所述的处理(即,分离双层片材PJ的处理),并在层压装置50(片材分离设备1)接收到插入片材PM之后,执行关于图8A至图8C所述的处理(即,将插入片材PM插入双层片材PJ的处理)。在层压处理部51对插入有插入片材PM的双层片材PJ执行层压处理之后,排出辊对7将双层片材PJ排出到层压处理部51的外部,以将双层片材PJ载置到排出盘13上。
如上所述,就完成了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即,打印操作)以及使用其上形成有图像的插入片材PM的一系列片材分离处理和层压处理。
在第二变形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层压装置50,但也可以包括图1所示的片材分离设备1。
本公开所涉及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彩色图像形成设备,但也可以是单色图像形成设备。本公开所涉及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采用电子照相,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诸如喷墨图像形成装置和模版印刷机。
说明第三变形例。如图15所示,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200包括图14所示的在片材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和图13所示的层压装置50,层压装置5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00上。
在图15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200中,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关于图13所述的图像形成,从排出辊对131向层压装置50排出片材P(即形成有期望图像的插入片材),层压装置50对已经插入有插入片材PM的双层片材PJ进行层压处理,排出辊对7将双层片材PJ排出到层压装置50的外部,来将双层片材PJ载置到排出盘13上。
当用户没有选择如上所述的层压处理模式时,图像形成系统200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将通过图像形成处理而形成了图像的片材P从第二排出辊对132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并将片材P载置到第二排出盘150上。
层压装置50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并在不需要层压装置50时可以从图像形成装置100卸除。卸除了层压装置50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使用放置层压装置50的载置面149来作为排出盘,以载置通过图像形成处理而形成有图像并从排出辊对131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的片材P。
在第三变形例中,图像形成系统200包括可拆卸的层压装置50。然而,图像形成系统200可以包括可拆卸的图1所示的片材分离设备1。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离设备1对于在接合部A重叠并接合的两张片材PJ的非接合部进行分离,并具有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来卷绕两张片材PJ的卷绕辊20、朝着卷绕辊20来输送两张片材PJ的第三输送辊对6,以及在卷绕辊20与第三输送辊对6之间插入到形成在两张片材P1、P2之间的间隙C中的分离爪16。分离爪16相对于假想平面S1被配置在卷绕辊20所配置的一侧,该假想平面S1包括第三输送辊对6的夹持部N,并与双层片材PJ开始围绕卷绕辊20卷绕的一侧的卷绕辊20接触。
如此,在不增大片材分离设备1的尺寸的情况下,上述机构可以令人满意地分离构成叠加片材PJ的两张片材P1和P2。
上述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因此,鉴于上述教导,可以进行许多附加的修改和变化。例如,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文的不同说明性和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特征的元素可以彼此组合,彼此进行至少一个替换。上述构成部件的数量、位置和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确定期望的数量、位置和形状以执行本公开。
所述实施例的功能中的每一个可以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电路或电路来实施。处理电路包括编程的处理器,处理器包括电路系统。处理电路还包含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布置为执行所述功能的常规电路元件等设备。
本专利申请基于并要求2020年3月18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20-048396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附图标记列表
1片材分离设备
4第一输送辊对
5第二输送辊对
6第三输送辊对(输送辊对)
15切换爪(切换构件)
16分离爪(分离构件)
20卷绕辊
20卷绕轴
20接收部
25第一引导件(内侧限制部件)
26第二引导件(外侧限制部件)
30移动机构
31臂
31支撑轴
32夹具
33压缩弹簧(施力构件)
34凸轮
41第一传感器
42第二传感器
43第三传感器
44第四传感器(片材检测传感器)
45第五传感器
50层压装置
100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200图像形成系统
P、P1、P2片材
PM插入片材
PJ双层片材
A接合部
B被夹持部
C间隙
N夹持部
W卷绕开始位置
S1假想平面(假想接触面)
S2假想接触面

Claims (14)

1.一种被配置为对两张片材重叠并在双层片材的接合部处接合在一起的所述双层片材的非接合部进行分离的片材分离设备,其包括:
卷绕辊,被配置为旋转并卷绕所述双层片材;
输送辊对,被配置为朝向所述卷绕辊输送所述双层片材;
分离爪,被配置为在所述卷绕辊和所述输送辊对之间的位置插入所述两张片材之间的间隙,
所述分离爪被配置在以假想平面为界并包括所述卷绕辊的空间内,所述假想平面穿过所述输送辊对的夹持部和所述双层片材开始围绕所述卷绕辊来卷绕的卷绕开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其中:
所述分离爪被配置为在所述双层片材的一端被卷绕在所述卷绕辊上并且所述双层片材的另一端被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的情况下,从所述双层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双层片材的一端来插入所述双层片材的所述两张片材之间的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其中:
所述分离爪被配置为夹在穿过所述输送辊对的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卷绕辊的外周面的一个切点的一个假想接触面,以及穿过所述输送辊对的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卷绕辊的外周面的另一个切点的另一个假想接触面之间的区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还包括:
内侧限制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分离爪与所述卷绕辊之间,限制卷绕在所述卷绕辊上的所述两张片材中的内侧片材的松弛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其中:
所述内侧限制部件是配置在以所述假想平面为界并包含所述卷绕辊的所述空间内的输送引导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还包括:
外侧限制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分离爪与所述卷绕辊之间,限制卷绕在所述卷绕辊上的所述两张片材中的外侧片材的松弛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其中:
所述外侧限制部件是配置在以所述假想平面为界并且不包含所述卷绕辊的空间内的输送引导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还包括:
所述卷绕辊的接收部;
夹具,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部处于所述卷绕开始位置时夹住所述双层片材的一端,以及
切换爪,被配置在所述分离爪和所述卷绕辊之间,并在不同方向上引导所述两张片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还包括:
另一输送辊对,被配置为将插入片材输送并插入到由所述分离爪分离的所述两张片材之间的空间中,
其中,所述输送辊对被配置为输送所述双层片材以在所述分离爪插入所述间隙之后,从所述卷绕辊放开卷绕在所述卷绕辊上的所述双层片材的所述一端,然后朝向所述切换爪输送所述双层片材,
其中,所述切换爪被配置为沿所述不同方向引导由所述分离爪分离并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的所述两张片材,并且
其中,所述另一输送辊对被配置为输送所述插入片材,以将所述插入片材插入在所述不同方向上引导的所述两张片材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还包括:
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夹具夹住所述双层片材的夹住位置和所述夹具从所述夹住位置放开的放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夹具。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其中:
所述输送辊对被配置为以所述双层片的一端被卷绕在所述卷绕辊上,所述接合部位于与所述一端相反的所述另一端的方式来输送所述双层片材。
12.一种层压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以及
层压处理部,被配置为对包括插入到由所述片材分离设备分离的所述两个片材之间的插入片材的所述双层片材进行层压处理。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分离设备和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层压装置中的一个,以及
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14.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被配置为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片材分离设备,和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层压装置中的一个。
CN202180020317.XA 2020-03-18 2021-03-03 片材分离设备、层压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Pending CN1156238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8396 2020-03-18
JP2020048396 2020-03-18
PCT/IB2021/051747 WO2021186273A1 (en) 2020-03-18 2021-03-03 Sheet separation device, lamina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3868A true CN115623868A (zh) 2023-01-17

Family

ID=74860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0317.XA Pending CN115623868A (zh) 2020-03-18 2021-03-03 片材分离设备、层压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9133A1 (zh)
EP (1) EP4121290A1 (zh)
JP (1) JP2021151921A (zh)
CN (1) CN115623868A (zh)
WO (1) WO202118627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0456A (ja) * 1995-11-29 1997-06-10 Ricoh Co Ltd ラミネート兼用画像記録装置
JP4168026B2 (ja) 2004-12-06 2008-10-22 日本オフィスラミネーター株式会社 保護紙葉体の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への挿入方法及びラミネート装置
JP2006240070A (ja) * 2005-03-03 2006-09-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式
TWI366515B (en) * 2009-09-25 2012-06-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Automatic sheet laminating apparatus and automatic sheet laminating method
JP6682843B2 (ja) * 2015-12-18 2020-04-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巻取装置およびラベル印刷装置
JP7010187B2 (ja) 2018-09-18 2022-01-2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車両の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車両の電源システム
JP7247612B2 (ja) * 2019-01-31 2023-03-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剥離装置、ラミネ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並びにシート剥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51921A (ja) 2021-09-30
WO2021186273A1 (en) 2021-09-23
US20230059133A1 (en) 2023-02-23
EP4121290A1 (en) 2023-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5073B2 (en) Sheet separation device, lamina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EP3895894B1 (en) Sheet separation device, sheet lamina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11884503B2 (en) Sheet separation device, lamina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11385588B2 (en) Sheet lamina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11947287B2 (en) Sheet separation device, lamina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11975520B2 (en)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sheet lamina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EP3901705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59277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5623868A (zh) 片材分离设备、层压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EP3888914B1 (en) Sheet separation device, lamina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230202780A1 (en) Sheet separation device, sheet lamina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EP3885139B1 (en) Sheet separation device, lamina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WO2023152614A1 (en) Sheet separation device, sheet laminator,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23119558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3095139A (ja) シート積載ユニット、ラミネ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1176798A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ラミネ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