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3123A - 屏蔽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屏蔽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3123A
CN115603123A CN202210750006.5A CN202210750006A CN115603123A CN 115603123 A CN115603123 A CN 115603123A CN 202210750006 A CN202210750006 A CN 202210750006A CN 115603123 A CN115603123 A CN 115603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terminal
electric wire
shield
faste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00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乙田康博
平良雅人
福永美由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603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31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01R13/6593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the shield being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aterial, e.g. gels or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1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crew or screw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屏蔽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前开口部和电线插入部;端子,该端子容纳在壳体的端子容纳部中并且待连接至配对端子;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待连接至电线,第一屏蔽罩,该第一屏蔽罩覆盖壳体的后表面;第二屏蔽罩,该第二屏蔽罩具有编织物连接部和待连接至第一屏蔽罩的罩固定部;第一紧固部件,该第一紧固部件将壳体紧固至第一屏蔽罩;第二紧固部件,该第二紧固部件将连接端子紧固至端子;以及第三紧固部件,该第三紧固部件将罩固定部紧固至第一屏蔽罩。第一、第二和第三紧固部件具有彼此平行的紧固方向,并且从壳体的前表面侧紧固。

Description

屏蔽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主题涉及一种屏蔽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屏蔽连接器包括:壳体,其保持设置于配线部件(电线)的端部的端子;盖部件,其覆盖壳体的工作开口;屏蔽部件,其利用第一罩和第二罩覆盖壳体的外侧并且电磁屏蔽所述盖部件的外侧,该第一罩和该第二罩被设置为在沿着厚度方向夹置壳体的外侧的情况下彼此面对;以及电磁屏蔽盖部件,其覆盖并电磁屏蔽所述盖部件的外侧(例如,参见专利文献JP2019-110042A)。
壳体包括:管状部,配线部件插通该管状部;以及端子保持部,其保持端子使得与配线部件的交叉方向为配合方向,并且壳体被构造为大致L形。在端子连接至配线部件的端部的状态下,与配线部件的交叉方向为配合方向的端子不能插通管状部。因此,在端子保持部的后表面侧形成有工作开口,该工作开口用于将端子连接至插通管状部并被拉入端子保持部中配线部件的端部。
屏蔽连接器包括压配结构部。因此,当组装屏蔽连接器时,设置于第一罩中的压配突起部能够压力配合至设置于壳体中的压配凹部中,并且压配突起部的末端部能够容纳在设置于第二罩中的容纳凹部中。即,在壳体与第一罩的相对位置固定的状态下,屏蔽连接器定位第一罩与第二罩的相对位置。在第一罩和第二罩将壳体容纳在容纳空间部中的状态下,屏蔽连接器通过与电磁屏蔽盖部件一起被紧固部件紧固至连接对象来组装。
在包括压配结构部的屏蔽连接器中,当第二罩的容纳凹部被容纳在压配于壳体的压配凹部中的第一罩的压配突起部中时,容纳凹部需要与从压配凹部露出的压配突起部的末端部对齐。然而,当屏蔽连接器组装至连接对象时,如果试图从紧固部件的紧固方向(壳体的后表面侧)将第二罩的容纳凹部容纳在第一罩的压配突起部中,则难以看见容纳部,并且可操作性不好。屏蔽连接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在壳体容纳在容纳空间部中的状态下,作为屏蔽部件的第一罩和第二罩通过紧固部件被一起紧固至连接对象。因此,在组装至连接对象之前,不能通过将屏蔽部件、壳体和电磁屏蔽盖部件一体地固定来组装屏蔽连接器,并且可处理性(handleability)不好。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主题的例示方面提供了一种屏蔽连接器,其易于处理并且能够提高组装可操作性。
根据本公开主题的例示方面,一种屏蔽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前开口部和电线插入部,所述前开口部被构造为被内壳体覆盖,在该内壳体中形成被构造为配合至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器配合部,所述电线插入部具有管状形状并且在与所述前开口部的开口方向即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开口;端子,该端子被构造为容纳在所述壳体的端子容纳部中并且具有被构造为连接至配对端子的末端部;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具有被构造为连接至电线的端部的一端;第一屏蔽罩,该第一屏蔽罩被构造为覆盖所述壳体的与所述壳体的设置所述前开口部的前表面相反的后表面;第二屏蔽罩,该第二屏蔽罩具有编织物连接部和罩固定部,用于覆盖从所述电线插入部引出的所述电线的编织物连接至所述编织物连接部,并且所述罩固定部被构造为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屏蔽罩;第一紧固部件,该第一紧固部件被构造为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至所述第一屏蔽罩;第二紧固部件,该第二紧固部件被构造为将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紧固至容纳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端子容纳部中的端子的载置部;以及第三紧固部件,该第三紧固部件被构造将所述第二屏蔽罩的所述罩固定部紧固至所述第一屏蔽罩。所述第一紧固部件、所述第二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三紧固部件的紧固方向彼此平行,并从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侧紧固。
本公开发明主题的其他方面和优点通过下文的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屏蔽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组装于壳体的第一屏蔽罩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布置在壳体的端子容纳部中的端子的俯视图;
图5示出将插入壳体中的连接端子的另一端紧固至端子的基端部的流程,并且是示出设置端子定位治具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示出将插入壳体中的连接端子的另一端紧固至端子的基端部的流程,并且是示出设置端子定位治具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示出将插入壳体中的连接端子的另一端紧固至端子的基端部的流程,并且是示出通过端子定位治具将连接端子相对于电线插入部的开口方向定位的状态的纵向截面图及其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示出将与编织物连接的第二屏蔽罩紧固至第一屏蔽罩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A和图9B分别是以水密方式密封电线插入部和电线之间的间隙的防水部件的立体图和截面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插入电线插入部与电线之间的防水部件的横截面图及其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示出在电线相对于电线插入部的开口中心轴偏心的状态下的防水部件的横截面图及其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并且
图12是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的实施例的示例。图1是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屏蔽连接器1的分解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1是例如在诸如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这样的车辆的逆变器或发动机等的电源电路中使用的屏蔽连接器。屏蔽连接器1配合并连接至在诸如逆变器或发动机这样的连接对象的金属外壳中设置的配对连接器。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1包括作为第一屏蔽罩的上屏蔽罩10、壳体20、作为端子的两个汇流条31和41、两个配备有端子的电线50、两个电线屏蔽部件80以及第一至第三紧固部件3、5和7。
壳体20具有:在与配对连接器(未示出)的配合方向(第一方向)X(见图2)上向前开口的前开口部28;以及,在与前开口部28交叉的方向(第二方向)上开口的管状的电线插入部26。形成有与配对连接器相配合的连接器配合部92的内壳体90组装至前开口部28。壳体20和内壳体90由具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所形成。当组装内壳体90时,壳体20的前开口部28被内壳体90覆盖。
如图2所示,壳体20形成有两个端子容纳部21和22以及两个电线插入部26和26,两个端子容纳部21和22通过前开口部28露出于配合方向X的前侧,两个电线插入部26和26分别与端子容纳部21和22连通并且朝向与前开口部28交叉的方向开口。
如图4所示,端子容纳部21是容纳汇流条31的载置部32的L形凹部,并且被周壁21a包围。周壁21a通过将周壁21a与汇流条31的载置部32的L形外形对应地配合而定位该汇流条31。然而,周壁21a在该周壁21a与载置部32的沿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图4的竖直方向)的端缘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但在该周壁21a与载置部32的沿着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垂直的方向(图4中的水平方向)的端缘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因此,汇流条31相对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被定位,而汇流条31在相对于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垂直的的方向上能够以上述间隙移位。
与第二紧固部件5螺合的螺母25压配并固定至端子容纳部21的底部。用于避免与后述的端子定位治具105的定位销108干涉的退避凹部21b隔着螺母25在电线插入部26的相反侧形成于端子容纳部21的底部中。
端子容纳部22是容纳汇流条41的载置部42的矩形凹部,并且被周壁22a包围。周壁22a通过将该周壁22a与汇流条41的载置部42的矩形外形对应地配合而定位汇流条41。但是,周壁22a在该周壁22a与载置部42的沿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的端缘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但该周壁22a与载置部42的沿着垂直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的方向的端缘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因此,汇流条41相对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被定位,但该汇流条41在相对于垂直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的方向上能够以上述间隙移位。
与第二紧固部件5螺合的螺母25压配并固定至端子容纳部22的底部。用于避免与后述的端子定位治具105的定位销108干涉的退避凹部22b隔着螺母25在电线插入部26的相反侧形成于端子容纳部22的底部中。
在壳体20中,在两个电线插入部26和26之间的间隙部分以及在电线插入部26和26的相反侧的外端部分中,嵌入成型有金属的管状套环27,第一紧固部件3沿配合方向X贯穿该套环27。两个定位孔23和23彼此以预定间隔设置于壳体20的外周部,并且多个锁定爪29形成于限定前开口部28的周壁的外表面。
如图2所示,内壳体90形成为板状,该板状具有与壳体20的前开口部28对应的外形,并且从前表面侧组装以覆盖壳体20的前开口部28。因此,壳体20的前开口部28被内壳体90封闭。
具有锁定孔94的多个锁定件93形成于内壳体90的周缘。通过将内壳体90组装至壳体20,使形成于壳体20的锁定爪29插入至锁定件93的锁定孔94中。因此,锁定件93被锁定爪29锁定,并且内壳体90被保持在组装至壳体20的状态下。
内壳体90形成有配合至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器配合部92。连接器配合部92形成为沿配合方向X突出的细长管状形状。供汇流条31和41的末端部分别插入的端子插入口91和91形成于连接器配合部92的前方。另外,密封件95组装至连接器配合部92的外周部。
上屏蔽罩10是在前开口部28的相反侧覆盖并电磁屏蔽壳体20的后表面侧和外周表面侧的屏蔽部件。上屏蔽罩10由导电金属材料材料形成。上屏蔽罩10限定了用于容纳壳体20的容纳空间11。
与壳体20的定位孔23和23相对应的定位突起15和15设置于上屏蔽罩10的底表面。定位突起15和15能够与定位孔23和23接合以在壳体20组装至上屏蔽罩10时定位壳体20。即,在上屏蔽罩10和壳体20的后表面之间设置用于相对于上屏蔽罩10定位壳体20的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上屏蔽罩10形成有两个螺孔12,第一紧固部件3被螺入该螺孔12中,第一紧固部件3插通壳体20的管状套环27。在上屏蔽罩10的用于将壳体20的电线插入部26和26引出的引出槽17附近形成有三个螺孔14,用于紧固两个电线屏蔽部件80的第三紧固部件7分别螺入至螺孔14中。
汇流条31包括L形载置部32和末端部33,该L形载置部32设置于壳体20的端子容纳部21,并且末端部33从载置部32的一端垂直设置并且沿着配合方向X从内壳体90的连接器配合部92突出。例如,汇流条31由诸如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的导电金属材料形成。载置部32的另一端形成有装接孔34和一对端子定位孔35,第二紧固部件5插通装接孔34,并且端子定位治具105的一对定位销108插入一对端子定位孔35中。
汇流条41包括矩形载置部42和末端部33,该矩形载置部42设置于壳体20的端子容纳部22,并且末端部43从载置部42的一端垂直设置并且沿着配合方向X从内壳体90的连接器配合部92突出。例如,汇流条41由诸如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的导电金属材料形成。载置部42形成有装接孔44和端子定位孔45,第二紧固部件5插通装接孔44,并且端子定位治具105的一对定位销108插入一对端子定位孔45中。
配备有端子的电线50包括电线51和连接至电线51的末端的连接端子55。例如,连接端子55由诸如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的导电金属材料形成。连接端子55的一端是与电线51的末端连接的压接部,并且连接端子55的另一端是紧固至汇流条31的载置部32或者汇流条41的载置部42的平板状的电连接部。连接端子55包括装接孔56和一对台阶部57和57,装接孔56钻孔于平板状的电连接部中并且第二紧固部件5插通该装接孔56,并且一对台阶部578形成于电连接部的末端并抵接端子定位治具105的定位销108(见图4)。
电线51是导体的外周被护套覆盖的绝缘电线,并且导体在电线51的端部处从护套露出。连接端子55的电线压接部被压接至电线51的导体。因此,电线51电连接至连接端子55。
在组装至壳体20的配备有端子的电线50中,连接至电线51的末端的连接端子55从壳体20的电线插入部26插入至壳体20中。防水部件60装接至该配备有端子的电线50的各个电线51,并且电线51与电线插入部26的内周表面26a之间的间隙被防水部件60密封(见图10)。装接至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端的分割式的后保持器75防止防水部件60在电线插入部26中脱落或掉落。后保持器75防止电线51在防水部件60的外侧弯曲。
电线屏蔽部件80包括下屏蔽罩81和编织物87,下屏蔽罩81作为电连接至上屏蔽罩10的第二屏蔽罩,并且编织物87覆盖从电线插入部26引出的电线51。下屏蔽罩81具有罩固定部82和编织物连接部83(见图10),罩固定部82通过第三紧固部件7紧固至上屏蔽罩10,并且编织物87的一端连接至该编织物连接部83。下屏蔽罩81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供第三紧固部件7插通的装接孔84形成于罩固定部82的两端。电线51所穿过的编织物87的开口端从外部配合至管状的编织物连接部83,并且通过屏蔽环85固定并电连接至该管状的编织物连接部83。
将壳体20紧固至上屏蔽罩10的第一紧固部件3例如为螺栓。将连接端子55的另一端(电连接部)紧固至汇流条31的载置部32或汇流条41的载置部42的第二紧固部件5例如为螺钉。此外,将下屏蔽罩81的罩固定部82紧固至上屏蔽罩10的第三紧固部件7例如为螺栓。
接着,将参考图3至图8描述组装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1的情形。首先,如图3所示,将上屏蔽罩10从后表面侧设置于组装夹具100中。组装夹具100具有与上屏蔽罩10的外形相对应的保持凹部101,并保持以容纳空间11朝上的状态设置的上屏蔽罩10。
壳体20组装至在组装夹具100中设置的上屏蔽罩10的容纳空间11中。此时,通过将上屏蔽罩10的定位突起15和15与定位孔23和23接合,在将壳体20组装至上屏蔽罩10时定位壳体20。因此,有利于壳体20相对于上屏蔽罩10的定位,并且提高了紧固第一紧固部件3的可操作性。
壳体20通过第一紧固部件3从后表面侧紧固至上屏蔽罩10。第一紧固部件3贯穿壳体20的管状的套环27并螺入上屏蔽罩10的螺孔12中,从而将壳体20紧固至上屏蔽罩10。
接着,如图4所示,将汇流条31和41分别通过壳体20的前开口部28布置于端子容纳部21和22中。汇流条31通过将载置部32装配为由端子容纳部21的周壁21a包围而定位在端子容纳部21中。汇流条41通过将载置部42装配为由端子容纳部22的周壁22a包围而定位在端子容纳部22中。
之后,如图5和图6所示,将连接至电线51的末端的连接端子55穿过壳体20的电线插入部26插入至壳体20中。从与端子容纳部21连通的电线插入部26插入的连接端子55的电连接部紧固至汇流条31的载置部32。从与端子容纳部22连通的电线插入部26插入的连接端子55的电连接部紧固至汇流条41的载置部42。
这里,为了将各个连接端子55的电连接部紧固至汇流条31的载置部32或汇流条41的载置部42,配备有端子的电线50必须插入至壳体20中以使连接端子55的装接孔56与载置部32的装接孔34或载置部42的装接孔44重叠。因此,当配备有端子的电线50插入至壳体20中时,使用端子定位治具105。
端子定位治具105包括主体107和一对定位销108,该一对定位销108从主体107的下表面突出。一对定位销108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如下的长度:使每一个定位销108的侧表面与分别形成于连接端子55的末端处的一对台阶部57和57抵接,并且使每一个定位销108的末端部配合至汇流条31的端子定位孔35或汇流条41的端子定位孔45中。一对定位销108具有能够夹住形成于一对台阶部57和57之间的凸部的间隔。
例如,当配备有端子的电线50插入至壳体20中使得连接端子55的装接孔56与载置部32的装接孔34重叠时,端子定位治具105被预先设置于汇流条31的载置部32上,如图6所示。此时,在端子定位治具105中,主体107的底表面放置于载置部32,并且定位销108的末端部配合至汇流条31的端子定位孔35中。
如图7所示,当配备有端子的电线50插入至壳体20中时,连接端子55的台阶部57抵接定位销108的侧表面,从而限制连接端子55的插入。当连接端子55的台阶部57与定位销108的侧表面抵接时,端子定位孔35是以使得连接端子55的装接孔56与载置部32的装接孔34重叠的方式而开设。因此,仅通过将配备有端子的电线50插入壳体20中直到连接端子55的台阶部57抵接定位销108的侧表面,连接端子55的装接孔56就能够与载置部32的装接孔34重叠。
因此,第二紧固部件5容易地插通装接孔56和装接孔34,并且随后螺入到已压配并紧固至端子容纳部21的底部的螺母25中,使连接端子55的电连接部能够紧固至汇流条31的载置部32。类似地,当配备端子的电线50插入至壳体20中时,能够使用端子定位治具105,使得连接端子55的装接孔56与载置部42的装接孔44重叠。
接着,如图8所示,将电线屏蔽部件80紧固在上屏蔽罩10的引出槽17附近(见图2)。具体地,将下屏蔽罩81的罩固定部82通过螺入上屏蔽罩10的螺孔14(见图2)的第三紧固部件7而紧固,在罩固定部82中,用于覆盖电线51的编织物87连接至编织物连接部83。
两个下屏蔽罩81相邻地紧固至上屏蔽罩10。因此,通过使形成于相邻罩固定部82的端部中的装接孔84重叠来紧固第三紧固部件7,能够减少第三紧固部件7的数量,并且能够将下屏蔽罩81彼此电连接。
如图2和图8所示,第一紧固部件3、第二紧固部件5和第三紧固部件7分别具有彼此平行的紧固方向D1、D2和D3,并且从壳体20的前表面侧紧固。因此,在组装屏蔽连接器1时,操作者能够从相同方向(从壳体20的前表面侧)紧固所有的第一紧固部件3、第二紧固部件5和第三紧固部件7,并且能够视觉地整体检查紧固状态,并且提高了组装可操作性。最后,如图1所示,将覆盖前开口部28的内壳体90装接至壳体20,并且完成屏蔽连接器1的组装。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1中,由于第一屏蔽罩、壳体、端子、连接端子和第二屏蔽罩通过第一至第三紧固部件一体地固定并组装,因此直到屏蔽连接器1配合至配对连接器的处理(可操作性)都是良好的。
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1,如图4所示,布置于壳体20的端子容纳部21中的汇流条31相对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图4中的垂直方向)被定位,并且汇流条31相对于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正交的方向(图4中的水平方向)能够以间隙移位。因此,当连接端子5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部件5紧固至汇流条31的载置部32时,能够吸收汇流条31与连接端子55的组装公差,并且提高紧固第二紧固部件5的可操作性。在将屏蔽连接器1配合到配对连接器时,也能够吸收汇流条31相对于配对端子的配合公差,并且还能够抑制连接器配合力的增大。这同样适用于布置在壳体20的端子容纳部22中的汇流条41。
图9A和图9B分别是以水密方式密封电线插入部26与电线51之间的间隙的防水部件60的立体图和截面立体图。如图9A和9B所示,防水部件60包括环形的橡胶部61和环形的树脂部66。橡胶部61具有两个内部密封部65和65以及两个外部密封部63和63,两个内部密封部65和65以按压方式接触电线51的外周表面,两个外部密封部63和63以按压方式接触电线插入部26的内周表面(第一内周表面)26a。
树脂部66一体地具有多个抵接部67和外环部68,多个抵接部67抵接电线51的外周表面,外环部68抵接后述缩窄部的内周表面(第二内周表面)26b,该缩窄部设置在电线插入部26中的端子容纳部21(22)侧的内周表面26a上,并且树脂部66嵌入成型在橡胶部61中。抵接部67和外环部68不必分别抵接电线51的外周表面和缩窄部的内周表面26b,并且可以具有微小的间隙。四个抵接部67在树脂部66的周向上以相等的间隔设置,并且具有比内部密封部65的高度低的突出高度。外环部68的外径比外部密封部63的外径小。
如图10所示,插入电线插入部26与电线51之间的防水部件60能够通过橡胶部61以水密方式密封电线插入部26与电线51之间的间隙。此外,在紧固第二紧固部件5时、屏蔽连接器配合至配对连接器时等,紧固至在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0中的左右方向)上能够移位的汇流条31(41)的载置部32(42)的连接端子55可以在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位。
如图11所示,当连接端子55在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1中的左方向)上移位时,相对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中心轴Y的向左偏心的力作用于末端连接至连接端子55的电线51。然而,当电线51相对于开口中心轴Y向左偏心时,电线51相对于电线插入部26的开口中心轴Y的偏心被防水部件60的树脂部66限制,在该树脂部66中,对置的抵接部67抵接电线51的外周表面并且外环部68抵接缩窄部的内周表面26b。因此,通过具有内部密封部65和外部密封部63的防水部件60的橡胶部61,能够减小电线51的偏心(偏离)的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密封性能下降。
图12是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1A的立体图。在屏蔽连接器1A中,与根据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1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屏蔽连接器1A设置有作为第三屏蔽罩的前屏蔽罩97,其覆盖除了连接器配合部92之外的壳体20的前表面侧。
前屏蔽罩97是覆盖并电磁屏蔽除连接器配合部92之外的内壳体90的前表面侧的屏蔽部件。前屏蔽罩97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锁定件98锁定至形成于内壳体90中的锁定部96,两个锁定件99a一起紧固至第三紧固部件7,并且锁定件99b紧固至紧固部件9,从而前屏蔽罩97固定至内壳体90的前表面侧。
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1A,当屏蔽连接器1A未组装成使得壳体20的前表面侧面对连接对象(未示出)的金属外壳时,屏蔽连接器1A的屏蔽性能能够通过用前屏蔽罩97覆盖壳体20的前表面侧来确保。换言之,在屏蔽连接器1组装成壳体20的前表面侧面对连接对象的金属外壳的情况下,无需用前屏蔽罩97覆盖壳体20的前表面侧就能够确保屏蔽性能。
因此,按照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1和1A,能够提供易于处理并且能够提高组装可操作性的屏蔽连接器。
虽然已经其特定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发明主题,但是本公开发明主题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不背离附随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发明主题的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屏蔽连接器(1、1A)包括:壳体(20),其具有前开口部(28)和电线插入部(26),前开口部(28)被构造为被内壳体(90)覆盖,在内壳体(90)中,形成有被构造为配合至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器配合部(92),电线插入部(26)具有管状形状并且在与前开口部(28)的开口方向即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开口;端子(例如,汇流条31、41),其被构造为容纳在壳体(20)的端子容纳部(21、22)中并且具有被构造为连接至配对端子的末端部;连接端子(55),其具有被构造为连接至电线(51)的端部的一端;第一屏蔽罩(例如,上屏蔽罩10),其被构造为覆盖壳体(20)的与壳体(20)的设置前开口部(28)的前表面相反的后表面;第二屏蔽罩(例如,下屏蔽罩81),其具有编织物连接部(83)和罩固定部(82),用于覆盖从电线插入部(26)引出的电线(51)的编织物(87)连接至编织物连接部(83),并且罩固定部(82)被构造为电连接至第一屏蔽罩(上屏蔽罩10);第一紧固部件(3),其被构造为将壳体(20)固定至第一屏蔽罩(上屏蔽罩10);第二紧固部件(5),其被构造为将连接端子(55)的另一端紧固至容纳在壳体(20)的端子容纳部(21、22)中的端子(汇流条31、41)的载置部(32、42);以及第三紧固部件(7),其被构造将第二屏蔽罩(下屏蔽罩81)的罩固定部(82)紧固至第一屏蔽罩(上屏蔽罩10)。第一紧固部件(3)、第二紧固部件(5)和第三紧固部件(5)的紧固方向(D1、D2、D3)彼此平行,并从壳体(20)的前表面侧紧固。
当组装上述屏蔽连接器时,首先,通过第一紧固部件使壳体从后表面侧紧固至第一屏蔽罩。接着,在通过前开口部将端子布置于壳体的端子容纳部中之后,将一端连接至电线的末端的连接端子从壳体的电线插入部插入至壳体中。插入至壳体的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部件紧固至端子的载置部。接着,将第二屏蔽罩的罩固定部通过第三紧固部件紧固至第一屏蔽罩,在罩固定部中,用于覆盖电线的编织物连接至编织物连接部。第一至第三紧固部件具有彼此平行的紧固方向,并且从壳体的前表面侧紧固。最后,将覆盖前开口部的内壳体装接至壳体。因此,在组装屏蔽连接器时,操作者能够从相同方向(从壳体的前表面侧)将第一至第三紧固部件全部紧固,并且能够视觉地整体检查紧固状态,并且提高了组装可操作性。在具有该构造的屏蔽连接器中,由于第一屏蔽罩、壳体、端子、连接端子和第二屏蔽罩通过第一至第三紧固部件而一体地固定并组装,因此直到屏蔽连接器配合至配对连接器的处理(可操作性)良好。
可以在第一屏蔽罩(上屏蔽罩10)与壳体(20)的后表面之间设置定位机构(例如,定位突起15和定位孔23),该定位机构被构造为将壳体(20)相对于第一屏蔽罩(上屏蔽罩10)定位。
利用这样的构造,包括定位突起、定位孔等的定位机构设置于第一屏蔽罩与壳体的后表面之间。因此,有利于壳体相对于第一屏蔽罩的定位,并且提高了紧固第一紧固部件的可操作性。
容纳在壳体(20)的端子容纳部(21、22)中的端子(汇流条31、41)可以是相对于第二方向被定位并且相对于与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能够移位。
利用这种构造,布置在壳体的端子容纳部中的端子相对于电线插入部的开口方向被定位,并且在相对于垂直于电线插入部的开口方向的方向上能够移位。因此,当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部件紧固至端子的载置部时,能够吸收端子与连接端子的组装公差,并且提高紧固第二紧固部件的可操作性。在将屏蔽连接器配合到配对连接器时,也能够吸收端子相对于配对端子的配合公差,并且还能够抑制连接器配合力的增大。
屏蔽连接器(1、1A)还可以包括防水部件(60),该防水部件(60)被构造为装接至电线(51)并且以水密方式密封电线插入部(26)与电线(51)之间的间隙。防水部件(60)可以包括:橡胶部(61),该橡胶部(61)具有内部密封部(65)和外部密封部(63),内部密封部(65)被构造为以按压方式接触电线(51)的外周表面的内部密封部(65),并且外部密封部(63)被构造为以按压方式接触电线插入部(26)的第一内周表面(26a);以及树脂部(66),其一体地具有多个抵接部(67),该抵接部(67)被构造为抵接电线(51)的外周表面;以及外环部(68),该外环部(68)被构造为与设置在第一内周表面(26a)上的缩窄部的第二内周表面(26b)抵接,该缩窄部在第一内周表面上设置在电线插入部(26)的与端子容纳部(21、22)相连的一侧,树脂部(66)嵌入成型在橡胶部(61)中。
利用这样的构造,电线插入部和电线之间的间隙通过防水部件的橡胶部而以水密方式密封。此外,在紧固第二紧固部件时、屏蔽连接器配合至配对连接器时等,紧固至端子的可以在与电线插入部的开口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位的载置部的连接端子可以在与电线插入部的开口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位。当连接端子在与电线插入部的开口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位时,相对于电线插入部的开口中心轴的偏心力作用于末端连接至连接端子的电线。然而,当电线相对于电线插入部的开口中心轴偏心时,电线相对于电线插入部的开口中心轴的偏心由防水部件的树脂部限制,在该树脂部中,多个抵接部抵接电线的外周表面并且外环部抵接缩窄部的内周表面。因此,通过具有内部密封部和外部密封部的防水部件的橡胶部,能够减小电线的偏心(偏离)的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密封性能下降。
屏蔽连接器(1A)还可以包括第三屏蔽罩(例如,前屏蔽罩97),该第三屏蔽罩被构造为覆盖除了连接器配合部(92)之外的壳体(20)的前表面。
利用这样的构造,当屏蔽连接器未组装成使得壳体的前表面侧面对连接对象的金属外壳时,屏蔽连接器的屏蔽性能能够通过用第三屏蔽罩覆盖壳体的前表面侧来确保。换言之,在屏蔽连接器组装成壳体的前表面侧面对连接对象的金属外壳的情况下,无需用第三屏蔽罩覆盖壳体的前表面侧就能够确保屏蔽性能。

Claims (5)

1.一种屏蔽连接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前开口部和电线插入部,所述前开口部被构造为由内壳体覆盖,该内壳体形成有被构造为配合至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器配合部,所述电线插入部具有管状形状并且在与所述前开口部开口的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开口;
端子,该端子被构造为容纳在所述壳体的端子容纳部中并且该端子具有被构造为连接至配对端子的末端部;
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具有被构造为连接至电线的端部的一端;
第一屏蔽罩,该第一屏蔽罩被构造为覆盖所述壳体后表面,该后表面与所述壳体的设置所述前开口部的前表面相反;
第二屏蔽罩,该第二屏蔽罩具有编织物连接部和罩固定部,覆盖从所述电线插入部引出的所述电线的编织物被连接至所述编织物连接部,并且所述罩固定部被构造为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屏蔽罩;
第一紧固部件,该第一紧固部件被构造为将所述壳体固定至所述第一屏蔽罩;
第二紧固部件,该第二紧固部件被构造为将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紧固至容纳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端子容纳部中的所述端子的载置部;以及
第三紧固部件,该第三紧固部件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屏蔽罩的所述罩固定部紧固至所述第一屏蔽罩,
其中,所述第一紧固部件、所述第二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三紧固部件具有彼此平行的紧固方向,并从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侧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连接器,
其中,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屏蔽罩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之间,该定位机构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屏蔽罩定位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连接器,
其中,容纳在所述壳体的端子容纳部中的所述端子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被定位,并且相对于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能够移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连接器,进一步包括:
防水部件,该防水部件被构造为装接至所述电线并且以水密方式密封所述电线插入部与所述电线之间的间隙,
其中,所述防水部件包括:
橡胶部,该橡胶部具有内部密封部和外部密封部,所述内部密封部被构造为以按压方式接触所述电线的外周表面,并且所述外部密封部被构造为以按压方式接触所述电线插入部的第一内周表面;以及
树脂部,该树脂部一体地具有多个抵接部和外环部,所述多个抵接部被构造为抵接所述电线的外周表面,并且所述外环部被构造为抵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周表面上的缩窄部的第二内周表面,该缩窄部在所述第一内周表面上设置于所述电线插入部的连接至所述端子容纳部的一侧,并且所述树脂部嵌入成型在所述橡胶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屏蔽连接器,进一步包括:
第三屏蔽罩,该第三屏蔽罩被构造为覆盖除了所述连接器配合部之外的所述壳体的前表面。
CN202210750006.5A 2021-06-28 2022-06-28 屏蔽连接器 Pending CN1156031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6998A JP7384861B2 (ja) 2021-06-28 2021-06-28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21-106998 2021-06-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3123A true CN115603123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388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0006.5A Pending CN115603123A (zh) 2021-06-28 2022-06-28 屏蔽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6478A1 (zh)
JP (1) JP7384861B2 (zh)
CN (1) CN115603123A (zh)
DE (1) DE1020221160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171089A (ja) * 2022-05-20 2023-12-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2222B2 (ja) 2009-06-08 2013-07-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999448B2 (ja) 2013-10-24 2016-09-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6649936B2 (ja) 2017-12-19 2020-02-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416478A1 (en) 2022-12-29
JP2023005221A (ja) 2023-01-18
JP7384861B2 (ja) 2023-11-21
DE102022116050A1 (de)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2148B1 (en) Sealed and groun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sealed and groun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8808026B2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US9099814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header assembly
JP5833300B2 (ja) コネクタ
JP2009038032A (ja) 配電モジュール
US9592775B2 (en) Wiring harness protector fixing structure
CN109089389B (zh) 电缆衬套和在机动车辆中的控制装置
US11646522B2 (en) Mal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device
EP3691046B1 (en) Connector and wire harness
JP2014022046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CN115603123A (zh) 屏蔽连接器
CN113795982A (zh) 连接器
CN107819251B (zh) 连接器
JP6984492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9001516B2 (en) Electronic circuit unit to be mounted o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021846B (zh) 屏蔽连接器以及线束
JP2011009108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11060426A (ja) コネクタ
CN113785451B (zh) 连接器
CN114447664A (zh)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具有电线的连接器
CN116097527A (zh) 连接器
KR101692814B1 (ko) 고전압 커넥터
CN113904162B (zh) 连接器
US20240088595A1 (en) Fastening structure of metal plates, device connector including fastening structure of metal plates, and wire harness
CN115133322A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