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60C - 光信息媒体和光信息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信息媒体和光信息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960C
CN1155960C CNB001036130A CN00103613A CN1155960C CN 1155960 C CN1155960 C CN 1155960C CN B001036130 A CNB001036130 A CN B001036130A CN 00103613 A CN00103613 A CN 00103613A CN 1155960 C CN1155960 C CN 115596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ance part
hole groove
landing portion
rail gui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036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7885A (zh
Inventor
�پ���
藤井徹
浜田惠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o Yu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Yu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Yu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o Yud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67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7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9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6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85P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3Preparing and using a stamper, e.g. pressing or injection molding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光信息媒体和光信息记录方法,光信息媒体具有可让记录光透过的透光性基板(1),被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1)上的记录层(12),以及被形成在该记录层(12)的上,而使再生光反射的反射层(13),根据从透光性基板(1)入射的记录光来记录可以光学方式读取的信号。在透光性基板(1)的形成有记录层(12)的面的一侧具有螺旋沟状的搜轨导引部(3),而在该搜轨导引部(3)之间的着陆部(8)则形成用来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6)。偏离着陆部(8)的中心而形成该预坑槽(6),因此,预坑槽(6)开放于与着陆部(8)邻接的搜轨导引部(3)侧。

Description

光信息媒体和光信息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成型时所使用的冲模(stamper),以及该冲模所形成的光信息媒体用基板,以及利用该基板可以光学方式地记录能够再生的信息的光信息媒体,特别涉及具有可以利用630~670nm的短波长红色激光而记录、再生的高密度记录媒体的扇区信息检测手段的光信息媒体和光信息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最近的短波长激光的开发与实用化,以及伴随着可进行更高密度的记录再生的DVD(Digital VersatileDisc)的规格的标准化,其实用性逐渐增加。该DVD,乃在至少其中一者的主面设定信息记录领域,且在该资料记录领域形成作为信息记录手段的坑槽,而在其上形成由金属膜所构成的反射层。
在上述的DVD中,相较于作为目前最普遍的光信息媒体的规格的CD(Compact Disc),为了要高密度化,乃规定不同的规格。例如光学读取头使用波长630nm~670nm的短波长红色激光,以及使用数值孔径为0.6的高数值孔径的物镜。
又伴随着此,为了要应付光盘的挠曲,乃采用厚度为0.6mm的大约为CD的一半厚度的光盘。而为了要确保与光盘厚度1.2mm的CD在尺寸上的互换性,乃设成将2个光盘贴在一起的构造。在DVD的规格中,1个光盘标准的最大记录容量约4.7GB,而影像与声音平均可以收录133分钟。
到目前为止,如CD-R等的可记录的CD,乃针对螺旋的沟状的搜轨导引部的蛇行(Wobble)实施F M调变,而得到被称的为ATIP(Absolute Time In Pregroove)的地址信息。相对于此,对于DVD-R等的可记录的DVD而言,乃取代ATIP,而在蛇行的同时,根据事先设在搜轨导引部之间的着陆部分的预坑槽(prepit),而得到位在光信息媒体上的位置信息等的地址信息。
在上述的作为高密度记录媒体的DVD所采用的预坑槽,则与记录信号的坑槽一起被光学读取头所读取,此时,由于光学读取头系沿着搜轨导引部而被实施搜轨伺服,因此在通常的状态下,则大致上被判别为预坑槽(prepit)与被形成在沟(groove)上而已记录有信息信号的坑槽(pit)。但是,也有根据预坑槽的形状、大小等,而使得预坑槽混入到由资料信号记录用的坑槽所得到的RF信号中而被读取的情形。此时,则成为一造成在读取资料信号时发生错误的原因。
对于DVD-R或DVD-RW而言,预坑槽系一为了要获得记录时在光信息媒体上的位置信息等的地址信息为必要的东西。但是却是一在再生时不会使用到的东西,而从预坑槽所得到的信号混入到表示记录资料的RF信号中,则成为一造成在读取RF资料信号时发生错误的主要的原因。
但是,另一方面,则会有在记录时难以读取到预坑槽,以及无法正常地读取在记录时的地址等的信息,使得记录变得不安定,因此无法使记录信号再生的情形。
在本发明中,即有鉴于在读取用来读取与上述的高密度记录呈对应的光信息媒体的地址信息的预坑槽时所遭遇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在对未记录领域进行存取,而使读取头移动到开始记录位置为止时的移动信息在内,可以在记录时,从预坑槽确实地读取地址信号,而在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记录的信号时,可以消除因为从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所得到的信号,与从搜轨导引部上的坑槽所读取的记录资料的干扰所造成的读取错误,而能够消除从预坑槽所得到的信号混入到再生时的资料信号中的情形的光信息媒体,该光信息媒体用基板,以及基板成型用的冲模(Stamper)。
为了要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乃故意地使设在表示地址信息的着陆部8上的预坑槽6偏离着陆部8而形成,因此,可以提高对搜轨错误信号的强度,且减弱对RF信号的混入情形,而与从沟3上的坑槽所得到的RF信号能够明确地判别,防止彼此错误地读取。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冲模,其主要系针对一被形成为同心圆状或是螺旋状,而具有凹凸状的段差的冲模,其中,在该冲模的凹部设有与和该凹部邻接的凸部的至少一方连接的突状部,从搜轨导引部与着陆部的边界部到预坑槽为止的宽度l为0μm≤l≤0.2μm。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信息媒体用基板,所述光信息媒体用基板利用被形成同心圆状或螺旋状,并具有凹凸状的段差的冲模而由树脂成型,其中,在该基板,设有利用被设在所述冲模的凹部并由与该凹沟邻接的凸部的至少其中之一连接的突状部来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prepit),从搜轨导引部与着陆部的边界部到预坑槽为止的宽度l为0μm≤l≤0.2μm。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信息媒体,所述光信息媒体具有让记录光透过的透光性基板,被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上的记录层,以及被形成在该记录层的上,而使再生光反射的反射层,利用从所述透过性基板所入射的记录光,光学方式地记录可以读取的信号,其中,在透光性基板的形成有记录层的面的一侧具有螺旋沟状的搜轨导引部,在该搜轨导引部之间的着陆部形成用来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从搜轨导引部与着陆部的边界部到预坑槽为止的宽度l为0μm≤l≤0.2μm。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信息媒体,所述光信息媒体具有让记录光透过的透光性基板,被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上的记录层,以及被形成在该记录层的上,而使再生光反射的反射层,利用从所述透过性基板所入射的记录光,光学方式地记录可以读取的信号,其中,在透光性基板的形成有记录层的面的一侧具有螺旋沟状的搜轨导引部,在该搜轨导引部之间的着陆部形成用来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偏离着陆部的中心形成该预坑槽,预坑槽距着陆部的中心的偏离尺寸δ为0μm≤δ≤0.2μm。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信息媒体,所述光信息媒体具有让记录光透过的透光性基板,被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上的记录层,以及被形成在该记录层的上,而使再生光反射的反射层,利用从所述透过性基板所入射的记录光,光学方式地记录可以读取的信号,其中,在透光性基板的形成有记录层的面的一侧具有螺旋沟状的搜轨导引部,在该搜轨导引部之间的着陆部形成用来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搜轨导引部的半值宽度w与着陆预坑槽的半值宽度d的比w/d为0.5≤w/d≤1.7。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信息记录方法,所述光信息记录方法对具有让记录光透过的透光性基板、被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的记录层和被形成在该记录层之上而使再生光反射的反射层的光信息媒体,利用从所述透光性基板所入射的记录光来光学方式地记录可读取的信号,其中,在透光性基板的形成有记录层的面的一侧具有螺旋沟状的搜轨导引部,在该搜轨导引部之间的着陆部上形成用来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偏离着陆部的中心形成该预坑槽,并且根据所述搜轨导引部来进行搜轨,从搜轨导引部与着陆部的边界部到预坑槽为止的宽度l为0μm≤l≤0.2um。
该冲模以及由该冲模所形成的光信息媒体用基板,其中使用该基板的光信息媒体,由于预坑槽6偏离着陆部8的中心而被形成,更详细地说,由于预坑槽6从着陆部8的中心,朝着光盘内周方向被形成,因此,成为一在搜轨时会更接近光点中心的预坑槽,而预坑槽的再生信号,相较于预坑槽被形成在着陆部中心的情形,可以得到大的信号振宽度,且能够确实地进行该读取。
又,借着如上所构成,可将预坑槽6的形状设成较将预坑槽6形成在着陆部8的中心的情形为小。而此,如上所述,借着使预坑槽6从着陆部8的中心,朝着光盘的内周方向偏移,可以较将预坑槽形成在着陆部中心的情形,得到更大的信号振宽度,此时,预坑槽6,由于可以在物理上将形状减少到能够读取该信号振宽度的位准(例如为将预坑槽6形成在着陆部8的中心时的信号振宽度)为止,因此,即使由预坑槽所造成的信号混入到RF信号中,在对EFM信号实施译码的际,由于远较于作为资料信号的最小信号的时间长度来得小,因此很容易与资料信号区分,而能够防止错误地读取由预坑槽所得到的信号。
例如,在使光学读取头,一边沿着搜轨导引部3实施搜轨伺服控制,而一边读取在搜轨导引部3上所形成的资料坑槽时,则由预坑槽6所得到的信号相较于由资料坑槽所得到的信号会更小。因此,混入在由资料坑槽所得到的RF信号中的预坑槽的信号会变得微弱,而噪声混入到资料信号中的问题几乎完全没有。
预坑槽6最好是相对于着陆部8的中心,朝着透光性基板1的内周方向偏移。而此,如上所述,借着形成一在搜轨时会更接近于光点(beam spot)中心的预坑槽,是为了使预坑槽的再生信号能够较将预坑槽形成在着陆部中心的情形得到更大的信号振宽度而设。
虽然搜轨导引部3之间距p=0.74μm,但是其半值宽度w最好是在0.23μm≤w≤0.38的范围。又,预坑槽6的半值宽度d最好是设成0.201μm≤d≤0.33。根据该关系,搜轨导引部3的半值宽度w与预坑槽6的半值宽度d的比w/d成为0.5≤w/d≤1.7。预坑槽6距着陆部8的中心的偏移尺寸δ,虽然是根据着陆部8的宽度来决定,但是最好是0μm≤δ≤0.2μm,而从搜轨导引部3与着陆部8的边界部到预坑槽6的宽度l最好是设成0μm≤l≤0.2μm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在将作为本发明光信息媒体的例子的2个基板贴在一起之前的状态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
图2表示同一光信息媒体的部分纵剖面立体图。
图3表示在同一光信息媒体中所使用的透光性基板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4表示在第3图中在A-A位置剖面表示的立体图。
图5表示同一信息媒体的主要部分的纵断侧视图。
图6表示同一信息媒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纵断侧视图。
图7表示打孔模具的立体图。
标号的说明
1透光性基板
3搜轨导引部(tracking guide)
6预坑槽
8着陆部
12记录层
13反射层
21冲模(stamper)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则请参照图面,具体且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本发明的光信息媒体的一例,则是将具有由两面贴在一起的单面记录、再生构造的追踪型光信息媒体的例子表示在图1与图2。
透光性基板1系一在中央具有中心孔4的透明的圆板状的基板。该透光性基板一般是由将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的透明树脂予以射出成型而制作。
在此,在形成透光性基板1时,则使用被形成如第7图所示的同心圆状或螺旋状,而具有凹凸状的段差的冲模(Stamper)21。在该冲模22的凹部,设置了与该凹部相邻的两个凸部的至少一方(这里是内周侧的凸部)相连接的突状部22。
此外,则在该突状部22与凸部的连接部成为一垂下或是隆起的形状。
如此一来,在透光性基板1,则如第4图所示,设置了被设在冲模21的凹部,而根据与和其凹部邻接的凸部的内周侧的凸部连接的突出部,来表示其地址信息的预坑槽(preptit)6。
在具有透光性的透光性基板1的一面的上述中心孔4的外侧,则设有夹击区域(clamping area),该夹击区域的外周侧则成为信息记录领域。在透光性基板1的资料记录领域的部分,则形成由螺旋状的沟(groove)所构成的搜轨导引部3。该搜轨导引部3之间距,则以0.74μm作为标准。
如图3~图6所示,在上述的搜轨导引部3之间的着陆部8,则依据适当之间隔形成有在将信号记录到光信息媒体时,用来表示地址信息等的凹洞状的预坑槽6。该预坑槽6,则是在透光性基板1射出成型时,事先与上述搜轨导引部3一起被形成。
如该些图所示,预坑槽6,则相对于着陆部8的中心偏移一偏移量δ而被形成。因此,预坑槽6,则在着陆部8的一侧的边缘侧开放。预坑槽6相对于着陆部8的中心的偏移的方向对任何者即相同。在图标的例子中,预坑槽6,则在着陆部8的第3图中,在左侧,亦即,光盘内周侧开放。在该开放的部分则形成隆起状的边缘(rim)7。当然,该边缘7的深度则较搜轨导引部3或预坑槽6的深度亦即,着陆部8距搜轨导引部3的底面的高度为低。该边缘7也可以在中途中断。
由于该边缘部分较着陆部的高度为低,因此,在照射激光束时,可以减低对于着陆部分的反射光量的影响。
此时,为了要将此时的LPP信号振宽度设成最大,因此,着陆部部分的反射光量愈少愈是有利,而最好边缘的部分最低。
上述预坑槽6相对于着陆部8的中心的偏移尺寸δ,虽然是根据着陆部8的宽度而不同,但是最好是0μm≤δ≤0.2μm,而从搜轨导引部3与着陆部8的边界部到预坑槽6为止的宽度l,则最好是设成0μm≤l≤0.2μm的范围。亦即,搜轨导引部3之间距p=0.74μm,而其半值宽度w则在0.23μm≤w≤0.38μm的范围。
该预坑槽6的直径d,则与在记录时,被形成在该光信息媒体的坑槽的长度不同。例如在DVD中,虽然资料坑槽的长度约0.4~约1.9μm,但是将预坑槽6的直径d设成较作为最小坑槽长度的0.4μm为短。更具体地说,是将预坑槽6的直径d设成最小坑槽长度的50-83%。例如,在DVD中,虽然最小坑槽长度为3个频道时脉(channel clock)单位,但是将预坑槽6的长度设成1.5~2.5个频道时脉的长度。具体的尺寸,则是将预坑槽6的直径d设成0.20μm≤d≤0.33μm。根据此关系,搜轨导引部3的半值宽度w与预坑槽6的半值宽度d的比w/cd成为0.5≤w/d≤1.7。如此一来,除了针对在搜轨导引部3所形成的资料坑槽,与在着陆部所形成的预坑槽分别得到必要的信号输出外,两者的信号也不会彼此干扰,因此,能够抑制由预坑槽所造成的信号混入到资料信号的情形。
又,如图3所示,在着陆部8所形成的预坑槽6的开口部,最好其两端部要如以符号6a所示,由平面来看,从预坑槽外周朝着外方,大略呈曲线状地,与搜轨导引部3和着陆部8的边界部相接般地被形成。如此一来,由于预坑槽6的表面形状会在该部分扩展,因此当以光学的角度来看时,对于着陆部分的反射光量的影响会变小,因此,可以加大预坑槽信号的振宽度。因此,即使预坑槽的形状变动,而变得较基准形状为小时,则也可以将基准形状时的预坑槽信号输出确保作为输出信号,而能够减低预坑槽信号的读取错误。
更者,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在透光性基板1的上述资料记录领域的部分的主面形成记录层12。例如,以旋转涂覆法等的手段来涂布有机色素等,而形成记录层12。例如利用旋转涂覆法等的手段来涂布有机色素等,而形成记录层12。
图5与图6均是表示透光性基板1的直径方向的断面。由第6图可知,预坑槽6乃朝着陆部8的左侧,亦即,光盘内周侧偏移,结果,着陆部8的左侧开放。更者,则在预坑槽6的朝着陆部8的一侧开放的部分形成深度较搜轨导引部3为浅的隆起状的边缘7。
在此,一般而言,激光束的强度乃呈现其中心最强的正规分布,如上所述,当预坑槽6朝着着陆部8的内周偏移时,由于在搜轨时,预坑槽6会接近光束的中心,因比较预坑槽位于着陆部中心的情形,可以得到更大的绕射强度。
此外,上述预坑槽6系用来获得成为光信息媒体的地址信息的信号,但是也可以与该预坑槽6并用,而得到根据搜轨导引部3的蛇行所得到的回转控制信息。
如图1、图2、图5以及图6所示,在如上述般所形成的记录层12的上形成由金、铝、银、铜等的金属膜或是该些的合金膜所构成的反射层13。更者,在反射层13的上则形成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等的保护膜14。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除了该透光性基板1的外,再准备1个基板5。该基板5系一由与上述透光性基板1相同的材质所制作出的相同尺寸者,在其主面则并未设置如上述透光性基板1般的搜轨导引部3、记录层12、反射层13。当然,在其它的基板5,也与上述透光性基板1同样地,在具有搜轨导引部3的基板5上设置记录层12或反射层13等。
接着,则将2个的基板1、5贴在一起。例如,利用旋转涂覆法或纲版印刷法等的手段,在2个基板1、5的至少其中一者的主面涂布反应性硬化树脂以作为接着剂,更者,则让该些面彼此相向而重叠在一起,且让上述反应性硬化树脂硬化。因此,根据由上述反应性硬化树脂硬化所形成的接着剂11,使得2个基板1、5的主面彼此贴在一起。此时,透光性基板1,其中形成有记录层12以及反射层13的面则被接着。
上述的例子是一将在具有搜轨导引部3的透光性基板上已形成记录层12与反射层13的透光性基板1、与未形成记录层12与反射层13的其它的基板5贴在一起的例子。此时可以只针对一面进行记录、再生。上述其它的基板5则可以是不具有透光性的东西,为了要保持耐旋光性而着色的东西,或是在表面设有可写入文字、图案的领域的东西。
另一方面,则准备2个在具有搜轨导引部3的透光性基板1上设置记录层12与反射层13的透光性基板1,且让该些记录层12以及反射层13侧彼此相向,而贴在一起的所谓的双面记录、再生构造的光信息媒体。
此外,在图1以及图2中,符号9系位在透光性基板1的表面的一侧的记录光的入射面的一侧,而呈环状被形成在资料记录领域r的外侧的突条9,而此是一当将光信息媒体重叠在一起时,防止记录面碰触到其它的光信息媒体的表面者。
接着,则举出具体的数值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将感光剂(photoresist)极薄地涂在经研磨的玻璃基盘的上,一边让圆盘回转,而一边进行让激光束内周朝外周地呈螺旋状地行走的切割(ccutting)动作。切割机器(cutting machine)则被称为LBR(Laser beamrecorder),以波长351~458nm的氪、氢激光等作为光源。该激光束是一被施加在可以电气式地调整透过的光的强度的光调变器上的控制(mastering)信号,而一边让其蛇行,而一边让光点呈螺旋状地碰到在回转的感光膜上。此时,根据一定的时间,让经过其它的照射路径的激光束作为ON、OFF,以专门的显像液溶解经曝光的感光膜的部分,而在该部分形成凹沟以及预坑槽(prepit)。之后,则将导电剂涂覆在其表面,以此当作电极,对感光膜表面实施镀镍(Ni),将其剥离而作为主冲模(masterstamper)。更者,以该主冲模(master stamper)作为电极,与上述同样地,对其表面实施电镀,借着将其剥离,可以得到主冲模(master stamper)。
利用如此所制成的冲模,借着树脂成型,而准备好外径为120mm,内径为15mm,厚度为0.597mm,折射率为1.59的聚碳酸酯基板,而在其中一个主面形成半值宽度为0.31μm,深度140nm,间距0.74μm的搜轨导引部3的透光性基板1。在该搜轨导引部3之间的着陆部8的部分,则形成直径d的半值宽度为0.27μm,变动在±0.02μm的多个的预坑槽6。该预坑槽6则是以最大为0.1μm,最小为0.05μm,平均为0.07μm而偏移。
在该透光性基板1的具有上述搜轨导引部3的面的一侧,则旋转涂覆(spin coat)3花青色素的溶液而形成膜。
更者,则将金(Au)喷覆在上述记录层3的上,而形成反射层13。在其上则旋转涂覆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社制SD211),对此照射紫外线,让其硬化,而形成保护层14。将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制的接着剂涂布在该保护层14,且将与上述相同的材质、形状的基板贴在一起,对上述接着剂照射紫外线,而让其硬化加以接着。因此,则制作好光信息媒体。
当针对所制作的光信息媒体,使用发出波长为637nm的激光的光学读取头(数值孔径为0.6)来读取地址信号时,则可以安定地取出地址信息。又,使用相同的系统,以记录功率10mw来记录8/16调变信号(将8位转换成16位)。当以DVD播放机使该记录后的光信息媒体再生时,则资料信号的读取PI错误,可以每8个ECC区段有3次(每分钟的平均值),得到安定的再生状态。且得到所记录的信号的调变度为61%,各信号的坑槽与着陆部的长度误差的最大值为6.0ns,颤抖率为7.5%的很好的结果。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中,除了着陆部预坑槽6的直径d的半值宽度为0.28μm,而其变动为±0.02μm外,其它则与实施例1相同,而制作出光信息媒体。
当针对如此所制作出的光信息媒体,使用发出波长为650nm的激光的光学读取头(数值孔径为0.6)来读取地址信号时,则可以安定地取出地址信息。又,使用相同的系统,以记录功率10mw来记录8/16调变信号(将8位转换成16位)。当以DVD播放机使该记录后的光信息媒体再生时,则资料信号的读取PI错误,可以每8个ECC区段有5次(每分钟的平均值),得到安定的再生状态。且得到所记录的信号的调变度为65%,各信号的坑槽与着陆部的长度误差的最大值为5.8ns,颤抖率为7.3%的很好的结果。
(比较例1)
在上述实施例1中,除了使预坑槽6,从着陆部8的中心,朝光盘外周方向偏移0.1μm外,其它则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出光信息媒体。
当针对如此制作出的光信息媒体,使用发出波长为635nm的激光的光学读取头(数值孔径为0.6)来读取地址信号时,则可以安定地取出地址信息。又,使用相同的系统,以记录功率10mw来记录8/16调变信号(将8位转换成16位)。当以DVD播放机使该记录后的光信息媒体再生时,则资料信号的读取PI错误,可以每8个ECC区段有300次(每分钟的平均值),而是一资料再生并不好的状态。且得到所记录的信号的调变度为65%,各信号的坑槽与着陆部的长度误差的最大值为6.5ns,颤抖率为9%。
(比较例2)
在上述实施例1中,除了将着陆部预坑槽6的偏移设成最大0.3μm,最小0.2μm,平均为0.25μm外,其它则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出光信息媒体。
当针对如此所制作出的光信息媒体,使用发出波长650nm的激光的光学读取头(数值孔径为0.6)来读取地址信号时,则无法读取地址信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信息媒体,除了可以针对与高密度记录呈对应的光信息媒体使用光学读取头光学方式地记录信号,而在记录时,则从预坑槽确实地读取地址信号外,在以光学方式来读取所记录的信号时,可以消除由表示扇区信息的着陆部预坑槽所得到的信号,与从搜轨导引部上的坑槽所读取的记录资料之间的读取错误,而能够正确地区分记录时的地址信息与再生时的资料信号来加以读取。

Claims (10)

1.一种冲模,所述冲模被形成为同心圆状或者螺旋状,并具有凹凸状的段差,其特征在于,
在该冲模的凹部设有与和该凹部邻接的凸部的至少一方连接的突状部,从搜轨导引部(3)与着陆部(8)的边界部到预坑槽(6)为止的宽度l为0μm≤l≤0.2μm。
2.一种光信息媒体用基板,所述光信息媒体用基板利用被形成同心圆状或螺旋状,并具有凹凸状的段差的冲模而由树脂成型,其特征在于,
在该基板,设有利用被设在所述冲模的凹部并由与该凹沟邻接的凸部的至少其中之一连接的突状部来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从搜轨导引部(3)与着陆部(8)的边界部到预坑槽(6)为止的宽度l为0μm≤l≤0.2μm。
3.一种光信息媒体,所述光信息媒体具有让记录光透过的透光性基板(1),被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1)上的记录层(12),以及被形成在该记录层(12)的上,而使再生光反射的反射层(13),利用从所述透过性基板(1)所入射的记录光,光学方式地记录可以读取的信号,其特征在于,
在透光性基板(1)的形成有记录层(12)的面的一侧具有螺旋沟状的搜轨导引部(3),在该搜轨导引部(3)之间的着陆部(8)形成用来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6),从搜轨导引部(3)与着陆部(8)的边界部到预坑槽(6)为止的宽度l为0μm≤l≤0.2μm。
4.一种光信息媒体,所述光信息媒体具有让记录光透过的透光性基板(1),被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1)上的记录层(12),以及被形成在该记录层(12)的上,而使再生光反射的反射层(13),利用从所述透过性基板(1)所入射的记录光,光学方式地记录可以读取的信号,其特征在于,
在透光性基板(1)的形成有记录层(12)的面的一侧具有螺旋沟状的搜轨导引部(3),在该搜轨导引部(3)之间的着陆部(8)形成用来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6),偏离着陆部(8)的中心形成该预坑槽(6),预坑槽(6)距着陆部(8)的中心的偏离尺寸δ为0μm≤δ≤0.2μm。
5.一种光信息媒体,所述光信息媒体具有让记录光透过的透光性基板(1),被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1)上的记录层(12),以及被形成在该记录层(12)的上,而使再生光反射的反射层(13),利用从所述透过性基板(1)所入射的记录光,光学方式地记录可以读取的信号,其特征在于,
在透光性基板(1)的形成有记录层(12)的面的一侧具有螺旋沟状的搜轨导引部(3),在该搜轨导引部(3)之间的着陆部(8)形成用来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6),搜轨导引部(3)的半值宽度w与着陆预坑槽(6)的半值宽度d的比w/d为0.5≤w/d≤1.7。
6.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光信息媒体,其特征在于,
利用偏离着陆部(8)的中心形成预坑槽(6),使得预坑槽(6)开放于与着陆部(8)邻接的搜轨导引部侧。
7.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光信息媒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预坑槽(6)的开口部形成边缘(7)。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信息媒体,其特征在于,
在被形成在着陆部(8)的预坑槽(6)的开口部,从平面视角来看,在与预坑槽内方呈相反的方向,以曲线接合方式与搜轨导引部(3)和着陆部(8)的边缘部相接地形成其两端部。
9.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光信息媒体,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着陆部(8)的中心,向透光性基板(1)的内周方向偏移预坑槽(6)。
10.一种光信息记录方法,所述光信息记录方法对具有让记录光透过的透光性基板(1)、被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1)的记录层(12)和被形成在该记录层(12)之上而使再生光反射的反射层(13)的光信息媒体,利用从所述透光性基板(1)所入射的记录光来光学方式地记录可读取的信号,其特征在于,
在透光性基板(1)的形成有记录层(12)的面的一侧具有螺旋沟状的搜轨导引部(3),在该搜轨导引部(3)之间的着陆部(8)上形成用来表示地址信息的预坑槽(6),偏离着陆部(8)的中心形成该预坑槽(6),并且根据所述搜轨导引部来进行搜轨,从搜轨导引部(3)与着陆部(8)的边界部到预坑槽(6)为止的宽度l为0μm≤l≤0.2μm。
CNB001036130A 1999-02-23 2000-02-23 光信息媒体和光信息记录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559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429999 1999-02-23
JP044299/1999 1999-03-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7885A CN1267885A (zh) 2000-09-27
CN1155960C true CN1155960C (zh) 2004-06-30

Family

ID=12687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036130A Expired - Lifetime CN1155960C (zh) 1999-02-23 2000-02-23 光信息媒体和光信息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504815B1 (zh)
EP (1) EP1031975B1 (zh)
CN (1) CN1155960C (zh)
DE (1) DE60038515T2 (zh)
HK (1) HK1029434A1 (zh)
SG (1) SG92681A1 (zh)
TW (1) TW493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72862B1 (en) * 1999-04-08 2010-07-21 Pioneer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US6535477B1 (en) 1999-06-28 2003-03-18 Pioneer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groove and land track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041629B2 (ja) 1999-10-21 2008-0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JP2002237102A (ja) * 2000-07-07 2002-08-23 Tdk Corp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36293B2 (ja) * 2000-08-10 2008-08-2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記録媒体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EP1326243A4 (en) * 2000-09-12 2008-04-23 Tdk Corp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4226204B2 (ja) 2000-09-14 2009-02-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記録媒体、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US6819650B2 (en) * 2001-01-12 2004-11-16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Optical disc having land pre-pits and variable groove depths
JP2003085829A (ja) * 2001-09-06 2003-03-20 Tdk Corp 光情報媒体用スタンパ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フォトレジスト原盤、ならびに、光情報媒体用スタンパおよび光情報媒体
CN100416683C (zh) * 2005-04-14 2008-09-03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光信息记录介质及母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7296B2 (ja) 1990-11-28 1999-04-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658905B2 (ja) 1994-10-07 1997-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情報処理装置
JPH0917029A (ja) 1995-06-26 1997-01-17 Pioneer Electron Corp 光ディスクとその読取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JPH09102143A (ja) 1995-10-05 1997-04-15 Nec Corp 光ディスク
DE69732728T2 (de) * 1996-01-26 2006-04-06 Sharp K.K. Optisches Aufzeichnungsmedium und Optische Aufzeichnungs- Wiedergab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ischen Aufzeichnungsmediums
JPH09259439A (ja) 1996-03-19 1997-10-03 Fujitsu Ltd 光記録媒体及びトラックを計数する方法
JP3703569B2 (ja) 1996-04-02 2005-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再生方法、記録再生装置
DE69729606T2 (de) * 1996-07-09 2005-07-07 Sharp K.K. Optische Platte mit verteilten Wobbelsektion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Verfahren zur Aufzeichnung und Wiedergabe
JP3374086B2 (ja) * 1998-08-28 2003-02-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磁気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038515T2 (de) 2008-07-24
EP1031975A2 (en) 2000-08-30
CN1267885A (zh) 2000-09-27
EP1031975A3 (en) 2002-01-23
HK1029434A1 (en) 2001-03-30
EP1031975B1 (en) 2008-04-09
US6504815B1 (en) 2003-01-07
DE60038515D1 (de) 2008-05-21
SG92681A1 (en) 2002-11-19
TW493172B (en) 200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531C (zh) 光信息媒体
JPS63255846A (ja) 案内溝付光デイスク
CN1155960C (zh) 光信息媒体和光信息记录方法
CN1224027C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248214C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989C (zh) 光信息媒体
WO2003003359A1 (fr)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 optique, matrice de pressage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d'une matrice de pressage
US6376040B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medium,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CN1152375C (zh) 光信息媒体和光信息记录方法
US20040151098A1 (en) Data carrier,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reprodu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rive
CN1627398A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02050082A (ja) 光記録媒体
JP2006172688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CN1905019A (zh) 信息存储介质、再现方法、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US7068585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EP1327979A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3691326B2 (ja) スタンパ、光情報媒体用基板、光情報媒体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JP2002150753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スタンパー
JP2003022576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原盤の製造方法
JPH04274038A (ja) 情報記録媒体の基板製造用スタンパ
JP2005310320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CN1525448A (zh) 光盘及光盘记录方法、光盘再生方法、光盘驱动装置
JPH0210536A (ja) 光ディスク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1006219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用基板及び光記録媒体製造用原盤
JP2004063060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2943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