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3445B - 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93445B
CN115593445B CN202211353801.7A CN202211353801A CN115593445B CN 115593445 B CN115593445 B CN 115593445B CN 202211353801 A CN202211353801 A CN 202211353801A CN 115593445 B CN115593445 B CN 1155934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rack
support
rail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38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93445A (zh
Inventor
黄涛
丁勇
刘伟成
熊为水
朱鹏程
梁川
陈申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63983 Troops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63983 Troops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63983 Troops of PLA filed Critical 63983 Troops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113538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93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93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3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93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3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3/00Other railway systems
    • B61B13/04Monorail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26Rail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运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包括轨道组件,用于按照预设轨迹进行铺设形成运输轨道;运输机,运行于轨道组件上,运输机包括牵引车和载物车,牵引车与载物车相连接,牵引车用于提供牵引载物车在运输轨道上行驶的动力,载物车用于承载待运输物品;供电系统,用于提供电能,供电系统包括发电机组件、电缆和充电接口,发电机组件设置于目标区域,与电缆相连接,电缆沿运输轨道进行布设,轨道组件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电缆相连接,牵引车通过充电接口进行充电。上述单轨运输系统,既解决了运输机的电能续航问题,又保证了运输机的运载能力,适用于在高原山地环境下进行物资运输的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原山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严寒缺氧,山路崎岖,基本无车辆可通行道路,可见沿高原山地进行物资运输十分艰难。现有单轨运输机主要应用于山地丘陵地区林果园,由内燃机或电动机带动拖车在架设的单条轨道上慢速行驶。然而在高原山地条件下,现有单轨运输机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若增大内燃机功率或增大电动机的储能能力,必将增加运输机自重从而降低运载能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高原山地条件下现有单轨运输机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
一种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包括轨道组件,用于按照预设轨迹进行铺设形成运输轨道;运输机,运行于所述轨道组件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运输机包括牵引车和载物车,所述牵引车与所述载物车相连接,所述牵引车用于提供牵引所述载物车在所述运输轨道上行驶的动力,所述载物车用于承载待运输物品;供电系统,用于提供电能,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发电机组件、电缆和充电接口,所述发电机组件设置于目标区域,与所述电缆相连接,所述电缆沿所述运输轨道进行布设,所述轨道组件上设置有所述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缆相连接,所述牵引车通过所述充电接口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轨运输系统还包括支撑组件,与所述轨道组件相连接,所述轨道组件通过所述支撑组件固定于地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地锚、第一角度调节支座和第二角度调节支座,所述地锚通过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支座和/或第二角度调节支座与所述轨道组件的第二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支座用于调节所述地锚与所述轨道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连接角度,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支座用于调节所述地锚与所述轨道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连接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轨道组件包括直线轨道和/或轨道弯头,所述直线轨道和所述轨道弯头的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轨道和所述轨道弯头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型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车包括车体;电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车体内,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动力;驱动轮组件,与所述电驱动组件相连接,还与所述轨道组件相接触,用于基于所述电驱动组件输出的动力进行转动,所述牵引车通过所述驱动轮组件与所述轨道组件的第一表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实现驱动;导向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车体的两端,用于使所述牵引车沿着所述运输轨道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车还包括压力轮组件,与所述驱动轮组件相连接,还与所述轨道组件相接触,用于通过改变所述驱动轮组件作用于所述轨道组件上的压力,来调整所述驱动轮组件与所述轨道组件之间的静摩擦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轮组件包括压力轮、拉伸弹簧、固定支座、滑动支座和滑动杆,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驱动轮组件相连接,所述固定支座通过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支座相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分别与所述固定支座和所述滑动支座相连接,所述压力轮与所述滑动支座相连接,所述压力轮还与所述轨道组件相接触,通过改变所述拉伸弹簧的弹簧拉力,来调整所述压力轮作用于所述轨道组件上的压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物车包括动力电池组,与所述电驱动组件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电驱动组件提供电能;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集电器,所述动力电池组通过所述集电器与所述充电接口相连接进行充电;载物平台,用于承载所述待运输物品和所述动力电池组;负重自平衡组件,与所述载物平台相连接,还与所述轨道组件相接触,用于通过改变作用于所述轨道组件上的压紧力来保持所述载物平台的平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重自平衡组件包括负重轮、负重轮支座、平衡摆臂、压紧轮和弹簧减震器,所述负重轮通过所述平衡摆臂和所述弹簧减震器与所述载物平台相连接,所述平衡摆臂与所述负重轮支座相连接,所述平衡摆臂还通过所述压紧轮与所述轨道组件相接触,所述平衡摆臂通过围绕所述负重轮支座摆动,来改变所述压紧轮作用于所述轨道组件上的压紧力。
上述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运输机可以沿轨道组件铺设而成的运输轨道运行,运输机包括牵引车和载物车,其中,牵引车提供动力带动载物车沿运输轨道运行。供电系统可以包括发电机组件、电缆和充电接口,供电系统可以向运输机提供电能。发电机可以设置在指定的位置,通过电缆沿着轨道组件铺设,同时轨道组件上设有充电接口,从而当运输机电能不足需要充电时,可运行至最近的充电接口,启动发电机组件对其进行充电。通过将电缆沿运输轨道铺设,并与发动机组件连接,运输机可以随时进行充电,从而可以降低运输机自重。上述单轨运输系统,既解决了运输机的电能续航问题,又保证了运输机的运载能力,适用于在高原山地环境下进行物资运输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单轨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直线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轨道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牵引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力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载物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单轨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负重自平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00、轨道组件;200、运输机;300、供电系统;400、支撑组件;110、直线轨道;120、轨道弯头;210、牵引车;220、载物车;211、车体;212、电驱动组件;213、驱动轮组件;214、导向轮组件;215、压力轮组件;221、动力电池组;222、载物平台;223、负重自平衡组件;224、集电器;310、发电机组件;320、电缆;330、充电接口;410、地锚;420、第一角度调节支座;430、第二角度调节支座;10、压力轮;11、拉伸弹簧;12、固定支座;13、滑动支座;14、滑动杆;20、负重轮;21、负重轮支座;22、平衡摆臂;23、压紧轮;24、弹簧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可以解决在高原山地条件下,因严寒缺氧,电动单轨运输机续航能力降低且充电难的问题。图1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单轨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单轨运输系统可以包括轨道组件100、运输机200和供电系统300。
轨道组件100可以按照预先确定的运输路线铺设,从而形成运输轨道。运输机200与轨道组件100的第一表面相接触,可以沿着运输轨道来回运行,以实现对待运输物品的运输。其中,轨道组件100的第一表面可以为轨道组件100的上表面。轨道组件100的第二表面可以为轨道组件100的下表面,轨道组件100的第二表面可以与地面紧贴或嵌入地下。
运输机200可以包括牵引车210和载物车220,牵引车210与载物车220相连接。载物车220可以用于承载待运输物品,牵引车210则可以用于提供运输机200的运行动力,并牵引载物车220在运输轨道上运行。其中,牵引车210的动力可以来源于内燃机和/或电动机。牵引车210可以与载物车220方便快速地连接或脱挂,使运输车具有较好的机动灵活性。利用牵引车210牵引载物车220运行,还可以使运输车平稳地起步、变速,保证运输车的流畅行驶,同时牵引车210对于外来冲击力也可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供电系统300可以用于提供电能,供电系统300可以包括发电机组件310、电缆320和充电接口330。其中,发电机组件310可以设置于目标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发电机组件310安置位置。例如,将发电机组件310设置于距离电力资源更近的山脚处。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发电机组件310可以选用10kw高原型柴油发电机,能够输出220VAC的两相交流电。
电缆320与发电机组件310相连接,可以沿着运输轨道进行布设。在实际布设时,电缆320可以设置于轨道组件100底部,也可以设置于轨道组件100内部。充电接口330与电缆320相连接,可以设置于轨道组件100上,便于运输机200随时通过充电接口330进行充电。
例如,当单轨运输机的运行是通过动力电池组进行供电,而动力电池组电能不足需要充电时,运输机200可运行至最近的充电接口330。此时,控制启动发电机组件310,运输机200即可从充电接口330处获取交流电为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当运输机200完成充电后,即可控制关闭发电机组。此外,充电接口330还可为运输系统的其他用电设备提供交流电。
另外,充电接口330还可以向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能。例如,轨道组件100在铺设时可能用到电动旋锚机进行固定施工,则电动旋锚机工作所需的交流电可从最近的充电接口330处获取,无需另外铺设施工用电线路,从而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沿着运输轨道每隔预设距离在轨道组件100上设置一个充电接口330。预设距离可以根据运输机200的电池容量确定。例如,当运输机200的电池容量最远可以运行500米时,可以沿着运输轨道每隔400米在轨道组件100上设置一个充电接口330,从而运输机200可以在电能耗尽前及时充电。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电池的续航能力,同时,相同电力下运输机200运行在不同的山路上时运行距离也可能不同,因此相邻两个充电接口330之间间隔的距离也可以不同,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环境、地形选择合适的间隔距离。
上述单轨运输系统,通过将发电机组件310设置于最佳的安置区域,电缆320沿着运输路径布设,且每隔预设距离在轨道组件100上设置充电接口330,从而利用电缆320可以将发电机组件310产生的电能运输至运输轨道上的任意位置处,保证运输机200在运输轨道上运行时可以及时充电,解决了在高原山地运输时动力不足且难充电的问题。上述单轨运输系统,利用供电模块300及时对运输机200进行供电,既可以保证运输机200的电能续航,运输机200又可以无需增加自身电池容量,保证了运输机200的运载能力,适用于在高原山地环境下进行物资运输。
图2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单轨运输系统还可以包括支撑组件400。支撑组件400与轨道组件100相连接,轨道组件100可以通过支撑组件400固定于地面,提高运输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轨道组件100位移对运输机200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特点选择最佳的固定材料作为支撑组件400。例如,支撑组件400可以为铁膨胀钉、射钉、地锚等固定器件。
图3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组件400可以包括地锚410、第一角度调节支座420和第二角度调节支座430。其中,第一角度调节支座420可以为上下角度调节支座或左右角度调节支座,第二角度调节支座430可以为左右角度调节支座或上下角度调节支座。另外,地锚410、第一角度调节支座420和第二角度调节支座430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选用钢材质的地锚410、铝合金材质的第一角度调节支座420和铝合金材质的第二角度调节支座430。
请参见图2和图3,地锚410可以通过第一角度调节支座420和第二角度调节支座430与轨道组件100的第二表面相连接。其中,第二表面可以为轨道组件100的下表面。第一角度调节支座420可以用于调节地锚410与轨道组件100在第一方向上的连接角度,第二角度调节支座430可以用于调节地锚410与轨道组件100在第二方向上的连接角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可以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垂直方向,从而第一角度调节支座420为左右角度调节支座,第二角度调节支座430为上下角度调节支座。
地锚410是一种可以将物体固定在稳固的地面上的器件。地锚410与第一角度调节支座420和第二角度调节支座430之间可以利用螺丝或其他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再将第一角度调节支座420和第二角度调节支座430利用螺丝或其他固定方式与轨道组件100的第二表面固定。地锚410的锥部深埋地下,从而实现对轨道组件100的固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每隔相同的距离设置一个支撑组件400用来固定轨道组件100,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特点间隔不同的距离设置一个支撑组件400来固定轨道组件100。
地锚410与轨道组件100的下表面相连,通过调节左右和上下两种支座可以使轨道组件100快速适应山地地形变化,有效提升运输轨道的架设速度。同时,在实施对轨道组件100的固定作业时,可以利用电动旋锚机对地锚410进行固定,电动旋锚机工作所需的交流电可从沿轨道组件100布设的充电接口330处获取,从而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轨道组件100包括直线轨道110和/或轨道弯头120。直线轨道110和轨道弯头120的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同。图4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直线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轨道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由于直线轨道110和轨道弯头120的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同,因此在铺设时,直线轨道110和轨道弯头120之间可以很好地衔接,构成平滑的运输轨道,防止因尺寸不匹配而影响运输车的平稳运行。请参见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直线轨道110和轨道弯头120的横截面可以为工字型截面。面积较大的表面可以为第一表面,面积较小的表面可以为第二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工字型截面的最大宽度可以为180mm、最大厚度为15mm。
如图4所示,直线轨道110可以具有一定的标准长度,具体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选择。如图5所示,轨道弯头120可以根据不同的弯折方向分为左弯、右弯、上弯和下弯,同时各个轨道弯头120的转弯半径和转弯角度也可以有统一的规格。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铝合金材质制备直线轨道110和轨道弯头120,单根直线轨道110的标准长度可以为3m,轨道弯头120的转弯半径可以为10m,转弯角度可以为10°。
现有的单轨轨道架设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基本不使用电动工具。由于高原山地严寒缺氧,人体机能下降,所以人工作业的效率下降,从而导致轨道的架设时间延长。同时,在现有轨道的架设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地形变化现场进行不同角度及方向的折弯作业,因此折弯后的轨道通常只适用于当前地形,而无法转移到另一地形进行二次架设。
本公开提供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运输轨道是由模块化的轨道组件100搭建而成的,轨道组件100中的直线轨道110和/或轨道弯头120可以是预制好的,轨道弯头120的弯折角度和半径也是预先制定的,且各部分规格尺寸统一。因此,上述单轨运输系统中,通过直线轨道110和四种轨道弯头120的组合可以实现多种方向和角度的转弯,在架设过程中,可以不用根据实际地形变化现场进行折弯作业,从而减少了人工折弯作业环节,提高了轨道架设效率。同时,模块化的轨道组件100中的直线轨道110和/或轨道弯头120还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地形,便于实现二次架设。
图6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牵引车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牵引车210可以包括车体211、电驱动组件212、驱动轮组件213和导向轮组件214。
电驱动组件212设置于车体211内,可以以电动机为动力源,将电能转换为用于带动驱动轮组件213运动的动力。驱动轮组件213与电驱动组件212相连接,可以在电驱动组件212输出的动力作用下转动。
现有单轨运输机主要有齿轮啮合驱动和摩擦驱动两种类型,其中齿轮啮合驱动型是通过齿轮与轨道下方的齿条啮合进行驱动,由于高原风沙频繁,所以齿轮上易附着沙土,导致齿轮与齿条啮合过程中易产生磨损。可见,齿轮啮合驱动型单轨运输机在高原山地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有限。因此,在本公开提供的单轨运输系统中,选用通过驱动轮与轨道表面之间的静摩擦力来产生驱动力的摩擦驱动型单轨运输机,有效避免了高原山地条件下风沙的磨损问题。驱动轮组件213还与轨道组件100相接触,牵引车210以电动机为动力,通过驱动轮组件213与轨道组件100的第一表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实现驱动。本实施例中,摩擦驱动型单轨运输机的自重约为500kg,最大爬坡角度为40°,最高行驶速度为5km/h。
导向轮组件214可以设置于车体211的两端,用于使牵引车210沿着运输轨道运行。请参见图6,导向轮组件214分别设置于牵引车210的车头和车尾,可以限制牵引车210的行驶方向,防止运输机200偏离运输轨道,保证运输机200按照既定的轨迹运行。
由于高原雨雪天气频发,所以运输轨道表面容易出现湿滑或结冰的现象,导致驱动轮与轨道表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减小,从而影响最大爬坡能力。因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牵引车210还可以包括压力轮组件215。压力轮组件215可以设计在驱动轮组件213的下部,与驱动轮组件213相连接,还可以与轨道组件100相接触。压力轮组件215可以改变驱动轮组件213作用于轨道组件100上的压力。
由于物体运动时,压力越大,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因此,压力轮组件215可以通过改变驱动轮组件213作用于轨道组件100上的压力来调整驱动轮组件213与轨道组件100之间的静摩擦力。牵引车210借助压力轮组件215可以适应轨道表面静摩擦系数的变化,以保证运输机200的最大爬坡能力。当驱动轮与轨道表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减小时,压力轮组件215增大驱动轮组件213作用于轨道组件100上的压力;当驱动轮与轨道表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增大时,压力轮组件215则可以减小驱动轮组件213作用于轨道组件100上的压力。
图7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力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力轮组件215包括压力轮10、拉伸弹簧11、固定支座12、滑动支座13和滑动杆14。
请参见图6和图7,固定支座12与驱动轮组件213固定连接,固定支座12通过滑动杆14与滑动支座1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压力轮组件215可以包括两个拉伸弹簧11,两个拉伸弹簧11分别固定于固定支座12和滑动支座13的两端。拉伸弹簧11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支座12上,拉伸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于滑动支座13上。滑动杆14可以随着拉伸弹簧11伸长或缩短。固定支座12的位置是固定的,随着拉伸弹簧11伸长或缩短,在滑动杆14的带动下,固定支座12与滑动支座13之间的距离也随之伸长或缩短。
压力轮10与滑动支座13固定连接,压力轮10还与可以轨道组件100相接触,设置于工字型轨道组件100的卡槽内。当改变拉伸弹簧11的弹簧拉力时,拉伸弹簧11的长度将随之改变,从而固定支座12与滑动支座13之间的距离也随之伸长或缩短。同时,由于固定支座12固定于驱动轮组件213上,压力轮10固定于滑动支座13上,因此固定支座12与滑动支座13之间的距离也随着拉伸弹簧11长度的改变而改变。可见,牵引车210通过改变拉伸弹簧11的弹簧拉力,可以改变压力轮10和驱动轮组件213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改变驱动轮组件213作用于轨道组件100上的压力。
压力轮组件215可以弹簧拉力转化为垂直于轨道组件100上的压力,从而调整驱动轮组件213与轨道组件100之间的静摩擦力。当轨道表面静摩擦系数减小时,牵引车210可以通过减小拉伸弹簧11的弹簧拉力来减小压力轮10和驱动轮组件213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驱动轮组件213作用于轨道组件100上的压力,满足牵引车210的最大爬坡能力要求。可见,上述单轨运输系统可以借助压力轮组件215解决轨道表面静摩擦系数减小时,运输车最大爬坡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压力轮组件215可以主要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其中,压力轮10的直径可以约为110mm,压力轮10可以采用铝合金轮毂,同时在外圈挂绝缘纸。拉伸弹簧11可以选用刚度系数为55N/mm的弹簧。
图8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载物车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载物车220可以包括动力电池组221、载物平台222和负重自平衡组件223。动力电池组221与电驱动组件212相连接,可以存储电能,还可以向电驱动组件212提供其工作所需的电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用72V/80AH的锂电池组作为动力电池组221。
图9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单轨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动力电池组221还可以包括集电器224。当动力电池组221内的电能不足时,运输车可以移动至最近的充电接口330处,通过集电器224与充电接口330相连接进行充电。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充电接口330可以选用100A的滑触线,集电器224选择参数与充电接口330相适配的型号。如图8所示,动力电池组221可以固定于载物平台222下方的左右两端,一方面不会影响载物平台222内的载物容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配重来平衡载物平台222在横向上的平衡。载物平台222还可以用于承载待运输物品。
由于运输机是运行于单根轨道上的,因此其自身的横向稳定性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主要通过上下侧或左右侧的两轮与轨道之间的压紧力来保持平衡。然而,待运输物资的放置位置是不确定的,而压紧力是确定的,因此现有保持平衡的方法不能根据物资的重量和位置进行自适应的调节。当物资达到极限偏置情况时,存在发生横向失衡的风险。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载物车220还可以包括负重自平衡组件223。负重自平衡组件223与载物平台222相连接,还可以与轨道组件100相接触。运载车220利用负重自平衡组件223可以通过改变作用于轨道组件100上的压紧力,从而来保持载物平台222的平衡,以解决物资在一定的偏置情况下横向失衡的问题。
图10为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负重自平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负重自平衡组件223可以包括负重轮20、负重轮支座21、平衡摆臂22、压紧轮23和弹簧减震器24。
负重轮20可以分别通过平衡摆臂22和弹簧减震器24与载物平台222相连接,平衡摆臂22还与负重轮支座21相连接。负重轮20还可以通过负重轮支座21与载物平台222固定连接。压紧轮23固定于平衡摆臂22上,平衡摆臂22通过压紧轮23与轨道组件100相接触。
如图10所示,平衡摆臂22在横向上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位于载物平台222底部的横向两侧,两个部分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压紧轮23。弹簧减震器24可以围绕平衡摆臂22摆动,平衡摆臂22则可以围绕负重轮支座21摆动。来改变压紧轮23作用于轨道组件100上的压紧力。
当物资偏置于载物平台222的一侧时,位于物资较重一侧的平衡摆臂22将向下摆动,则该侧压紧轮23将与轨道组件100的侧面产生一个压紧力。偏置的物资越重,压紧轮23与轨道组件100之间产生的压紧力就越大。可见,载物车220利用负重自平衡组件223可以自适应地保持载物平台222的横向平衡,防止物资在极限偏置情况下,载物车220发生侧翻的风险,进而保证单轨运输系统的运输安全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负重自平衡组件223可以主要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其中,负重轮20的直径可以约为130mm,负重轮20可以采用铝合金轮毂,同时在外圈挂橡胶增加摩擦。压紧轮23的直径可以约为70mm,压紧轮23也可以采用铝合金轮毂,同时在外圈挂绝缘纸。选用弹簧减震器24的刚度系数可以为80N/mm,阻尼系数可以为5Ns/mm。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组件,用于按照预设轨迹进行铺设形成运输轨道;
运输机,运行于所述轨道组件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运输机包括牵引车和载物车,所述牵引车与所述载物车相连接,所述牵引车用于提供牵引所述载物车在所述运输轨道上行驶的动力,所述载物车用于承载待运输物品;
所述载物车包括载物平台,用于承载所述待运输物品;
负重自平衡组件,与所述载物平台相连接,还与所述轨道组件相接触,用于通过改变作用于所述轨道组件上的压紧力来保持所述载物平台的平衡;
所述负重自平衡组件包括负重轮、负重轮支座、平衡摆臂、压紧轮和弹簧减震器,
所述负重轮通过所述平衡摆臂和所述弹簧减震器与所述载物平台相连接,所述平衡摆臂与所述负重轮支座相连接,所述平衡摆臂还通过所述压紧轮与所述轨道组件相接触,所述平衡摆臂通过围绕所述负重轮支座摆动,来改变所述压紧轮作用于所述轨道组件上的压紧力;
供电系统,用于提供电能,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发电机组件、电缆和充电接口,所述发电机组件设置于目标区域,与所述电缆相连接,所述电缆沿所述运输轨道进行布设,所述轨道组件上设置有所述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缆相连接,所述牵引车通过所述充电接口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轨运输系统还包括:
支撑组件,与所述轨道组件相连接,所述轨道组件通过所述支撑组件固定于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地锚、第一角度调节支座和第二角度调节支座,
所述地锚通过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支座和/或第二角度调节支座与所述轨道组件的第二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支座用于调节所述地锚与所述轨道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连接角度,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支座用于调节所述地锚与所述轨道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连接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包括直线轨道和/或轨道弯头,所述直线轨道和所述轨道弯头的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和所述轨道弯头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型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包括:
车体;
电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车体内,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动力;
驱动轮组件,与所述电驱动组件相连接,还与所述轨道组件相接触,用于基于所述电驱动组件输出的动力进行转动,所述牵引车通过所述驱动轮组件与所述轨道组件的第一表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实现驱动;
导向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车体的两端,用于使所述牵引车沿着所述运输轨道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还包括:
压力轮组件,与所述驱动轮组件相连接,还与所述轨道组件相接触,用于通过改变所述驱动轮组件作用于所述轨道组件上的压力,来调整所述驱动轮组件与所述轨道组件之间的静摩擦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轮组件包括压力轮、拉伸弹簧、固定支座、滑动支座和滑动杆,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驱动轮组件相连接,所述固定支座通过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支座相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分别与所述固定支座和所述滑动支座相连接,所述压力轮与所述滑动支座相连接,所述压力轮还与所述轨道组件相接触,通过改变所述拉伸弹簧的弹簧拉力,来调整所述压力轮作用于所述轨道组件上的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车还包括:
动力电池组,与所述电驱动组件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电驱动组件提供电能;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集电器,所述动力电池组通过所述集电器与所述充电接口相连接进行充电;
载物平台,还用于承载所述动力电池组。
CN202211353801.7A 2022-11-01 2022-11-01 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 Active CN115593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3801.7A CN115593445B (zh) 2022-11-01 2022-11-01 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3801.7A CN115593445B (zh) 2022-11-01 2022-11-01 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3445A CN115593445A (zh) 2023-01-13
CN115593445B true CN115593445B (zh) 2023-10-13

Family

ID=84851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3801.7A Active CN115593445B (zh) 2022-11-01 2022-11-01 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9344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09294A1 (de) * 1981-03-11 1982-10-14 Muckenhaupt GmbH, 4320 Hattingen Seilgezogene transportbahn fuer den untertaegigen grubenbetrieb
KR20160003966A (ko) * 2014-07-01 2016-01-12 주식회사 대림모노레일 무선충전식 모노레일 시스템
CN106364495A (zh) * 2016-10-14 2017-02-01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带自动停车功能的山地果园单轨运输机
CN110466539A (zh) * 2019-08-30 2019-11-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山地果园运输的太阳能遥控单轨运输车
CN114715202A (zh) * 2022-03-28 2022-07-0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电动单轨运输机的可遥控避障装置、运输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92282B1 (fr) * 2019-01-31 2022-03-11 Ange Tech Système de recharge en énergie d’appareils électriques, notamment de véhicules à traction électrique, et câble de connexion utilisable pour un tel systè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09294A1 (de) * 1981-03-11 1982-10-14 Muckenhaupt GmbH, 4320 Hattingen Seilgezogene transportbahn fuer den untertaegigen grubenbetrieb
KR20160003966A (ko) * 2014-07-01 2016-01-12 주식회사 대림모노레일 무선충전식 모노레일 시스템
CN106364495A (zh) * 2016-10-14 2017-02-01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带自动停车功能的山地果园单轨运输机
CN110466539A (zh) * 2019-08-30 2019-11-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山地果园运输的太阳能遥控单轨运输车
CN114715202A (zh) * 2022-03-28 2022-07-0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电动单轨运输机的可遥控避障装置、运输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3445A (zh) 2023-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4684B2 (en) Cable suspended, self leveling tram with self-propelled tractor bogie
CN104169121B (zh) 用于在架空式充电站对车辆的电储能器充电的电流传输设备
US5592883A (en) Mono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vehicle for traveling thereon
US20110079166A1 (en)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for solar electric vehicle
CN102653254B (zh) 超长构件运输用载重汽车
US79069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electric devices
US20110153184A1 (en)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ing electric automobile
CN101306688A (zh) 输送乘客和/或物品的设备
US10322729B2 (en) Terrepla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KR20110011821U (ko) 스마트 대중교통 트랙 시스템
CN103261014A (zh) 可通过重量转移控制的具有两件式行驶踏板的交通工具
AU2015374229B2 (en) Terrepla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7298134A (zh) 一种自装卸履带运输车
KR20090101429A (ko) 트롤리 전기자동차
CN103754227B (zh) 一种悬轨运输设备
CN115593445B (zh) 适用于高原山地的单轨运输系统
CN206528473U (zh) 一种平衡器及双线钢丝绳轨道
RU2582501C2 (ru)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и электропитания посредством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контакта с приемным рельсом, установленным н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средстве н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тяге
CN100402357C (zh) 山地游览车
US20060213387A1 (en) 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signing same
US7380507B2 (en) 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8128187A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8563005U (zh) 导向轨、走行装置、轨道、物流运输车及物流运输系统
CN203637595U (zh) 一种电动沙滩车
CN106379328A (zh) 可编组无人驾驶有轨分体式电动飘浮的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