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3445B - 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3445B
CN115583445B CN202211394822.3A CN202211394822A CN115583445B CN 115583445 B CN115583445 B CN 115583445B CN 202211394822 A CN202211394822 A CN 202211394822A CN 115583445 B CN115583445 B CN 1155834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transition section
bending section
section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48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83445A (zh
Inventor
王呈刚
房涛
赵书锋
李珊珊
苏本显
卜建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uhang Special Allo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uhang Special Allo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uhang Special Allo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uhang Special Allo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48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3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3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3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83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3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2Wall construction
    • B65D90/028Wall construction hollow-walled, e.g. double-walled with spa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属于海洋船舶技术领域。罐体包括外保护层和内保护层,内保护层包括防护网和防腐填充层,防腐填充层填充于防护网的网孔内且连接于外保护层的内壁面;防护网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支撑部和多根防护条。通过设置多个防护条对应一个第一支撑部,便于形成网孔更加密集的防护网,增加防腐填充层连接于防护网的面积。各防护条呈多段弯折结构,各防护单元内的多个防护条于第一弯折段处、第二弯折段处、第一过渡段与第一支撑部交接处以及第二过渡段与第一支撑部交接处等多处形成扭抗结构,相互作用,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防护网能够发生适应性的形变,非常适用于频繁颠簸的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洋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丰富,海上运输频繁,对船舶的需求量巨大,继而对船用罐体、集装箱等储存装置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储存装置要满足强度、延展性、耐腐蚀良好的条件。船舶航行周期长,条件恶劣,船舶用的储存装置在存储物料时易存在被腐蚀的情况,且航行途中常处于颠簸环境,这将影响储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能够解决船用运输罐体结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包括:
外保护层;及
内保护层,设于外保护层的内表面;所述内保护层包括防护网和防腐填充层,所述防腐填充层填充于防护网的网孔内且连接于所述外保护层的内壁面;
其中,防护网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支撑部和多根防护条;所述第一支撑部首尾连接形成封闭结构;各所述防护条包括首尾连接的多个防护单体,各所述防护单体包括第一过渡段、第一弯折段、第二过渡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分别于同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异侧经过所述第一支撑部后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两端,所述第二弯折段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端部、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所述防护单体的所述第一过渡段的端部;
至少两个所述防护条形成一个防护单元,在同一个所述防护单元内,各所述防护条处于前一个所述防护条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周向平移预设距离后到达的位置,且各所述防护条的各所述防护单体中,所述第一弯折段从前一个所述防护条的同一个所述防护单体的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之间穿过,以及所述第二弯折段从前一个所述防护条的相邻两个所述防护单体的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之间穿过。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包括多个防护单元和多个第一支撑部,各所述防护单元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两个所述防护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防护单元的所述第一弯折段从另一个所述防护单元的所述第一过渡段、所述第二过渡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的区域穿过。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对应同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的所述防护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防护单元呈中心对称设置。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固定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开口和多个第二限位开口,且所述第一限位开口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口相背开设,各所述第一过渡段穿设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开口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限定所述第一限位开口的壁面贴合,各所述第二过渡段穿设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开口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限定所述第二限位开口的壁面贴合。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于所述外保护层的内表面。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部,各所述第二支撑部首尾连接以形成封闭结构,沿所述第一支撑部轴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于所述防护条最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部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均固定于所述外保护层。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周向,任一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均呈条状且长度相等。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各自独立地呈角度弯折或呈曲线弯折。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通过设置多个防护条对应一个第一支撑部,便于形成网孔更加密集的防护网,增加可供防腐填充层附着的面积,使防腐填充层不易脱落,提高本申请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在载料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多个防护条便于形成交互网状结构,以使多个防护条能够相互牵绊,增加形成的内保护层的抗震、抗形变效果。并且,本申请设置各防护条呈多段弯折结构,各防护单元内的多个防护条于第一弯折段处、第二弯折段处、第一过渡段与第一支撑部交接处以及第二过渡段与第一支撑部交接处等多处形成扭抗结构,相互作用,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防护网能够发生适应性的形变,非常适用于频繁颠簸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防护网展开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支撑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防护单体对应第一支撑部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防护单元对应第一支撑部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呈中心对称的两组防护单元对应第一支撑部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对应两个第一支撑部设置的多组防护单元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罐体;100、外保护层;200、内保护层;
210、防腐填充层;220、防护网;221、防护条;222、第一支撑部;2221、第一限位开口;2222、第二限位开口;223、第二支撑部;
201、防护单体;2011、第一过渡段;2012、第一弯折段;2013、第二过渡段;2014、第二弯折段;202、防护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发明人发现,通过在船舶用的罐体内壁面设置一层防腐层,能够有效防止存储于罐体内的物料对罐体的腐蚀。然而,船舶在航行途中常处于颠簸环境,且航行周期长,条件恶劣,这些都将降低防腐层的防腐稳定性,例如,防层从罐体壁面脱落等。因此,为提高船舶用罐体内防腐层的防腐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
如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10包括外保护层100和内保护层200,外保护层100具有结构强度用于为罐体10提供支撑,以使罐体10内部空间能够用于装载物料。内保护层200设于外保护层100的内壁面,内保护层200具有耐腐蚀性,以提高本申请的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10装载物料过程中的安全性。
外保护层100处于外层,在海洋船舶的罐体10处于海洋环境工作时,外保护层100同样也需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例如,外保护层100可为铝合金保护层、低碳镍系低温钢保护层或铬镍奥氏体系不锈钢保护层中的一种。较佳地,外保护层100可为铝合金保护层,铝合金保护层既能满足强度性能、耐腐蚀性、焊接性能良好的同时重量较其它两种材料轻,价位低,是船用运输罐体10型材的首选。
内保护层200包括防护网220和防腐填充层210,防护网220具有网孔,防腐填充层210连接于外保护层100的内壁面的同时,防腐填充层210填充于防护网220的网孔内并连接于防护网220形成的网孔的壁面,使防腐填充层210与防护网220的接触面积更大,连接更加牢固。另外,本申请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10在海洋运输过程中长期出处颠簸状态,通过设置防护网220还能增加内保护层200的结构强度,使内保护层200在频繁振动等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护层200能够为防腐填充层210提供有效防护,降低防腐填充层210变形或脱落的情况发生。
如图2所示,为防护网220展开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防护网220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支撑部222和多根防护条221。第一支撑部222首尾连接形成封闭结构,例如,当本申请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10的截面形状呈圆形时,则如图3中第一支撑部222的A端与B端连接以形成圆环形,当本申请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10的截面形状呈多边形时,则第一支撑部222首尾连接多边形。各防护条221包括多个防护单体201,多个防护单体201首尾依次连接后,第一个防护单体201与最后一个防护单体201连接(即图3中C端与D端连接),以使多个防护单体201首尾连接也形成封闭结构。
具体地,结合图2和图4,各防护单体201包括第一过渡段2011、第一弯折段2012、第二过渡段2013和第二弯折段2014,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分别于同一个第一支撑部222异侧经过第一支撑部222后连接于第一弯折段2012两端,第二弯折段2014其中一端连接于第二过渡段2013的端部、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防护单体201的第一过渡段2011的端部,如此,使各防护条221呈多段弯折结构,且防护条221多段弯折能够与第一支撑部222相互作用,增加防护网220的抗形变效果。可选地,各防护条221可由条状物经多段弯折后编制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
如图5所示,至少两个防护条221形成一个防护单元202,在同一个防护单元202内,各防护条221处于前一个防护条221沿第一支撑部222的周向平移预设距离后到达的位置,且各防护条221的各防护单体201中,第一弯折段2012从前一个防护条221的同一个防护单体201的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之间穿过,以及第二弯折段2014从前一个防护条221的相邻两个防护单体201的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之间穿过。
本申请实施例设置多个防护条221对应一个第一支撑部222,便于形成网孔更加密集的防护网220,增加可供防腐填充层210附着的面积,且便于形成交互网状结构,以使多个防护条221能够相互牵绊,增加形成的内保护层200的抗震、抗形变效果。并且,本申请设置各防护条221呈多段弯折结构,各防护单元202内的多个防护条221于第一弯折段2012处、第二弯折段2014处、第一过渡段2011与第一支撑部222交接处以及第二过渡段2013与第一支撑部222交接处等多处形成扭抗结构,相互作用,在防护网220受到外部作用力时能够发生适应性的形变,非常适用于频繁颠簸的环境。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交替于异侧经过第一支撑部222时,第一弯折段2012处的扭力、第二弯折段2014处的扭力以及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两者对第一支撑部222的作用力都会更强烈,能够使制得的防护网220的结构强度和抗震、抗形变能力均能得到提升。可选地,如图6所示,设置对应同一个第一支撑部222的防护单元20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防护单元202呈中心对称设置,如此,能够增加从两侧作用于第一支撑部222的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的数量,还能够增加两个防护单元202的交叠程度,使更多的防护条221相互作用,增加抗震和抗形变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地增加了制得的防护网220的网孔的密集程度。
沿第一支撑部222轴向,当各防护单体201的第一弯折段2012和第二弯折段2014之间的间距过大(即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长度过长)时,防护条221与防护条221之间、防护条221与第一支撑部222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有限,制得的防护网220的抗震和抗形变效果有限。此时,可设置防护网220包括多个防护单元202和多个第一支撑部222,各防护单元202对应一个第一支撑部222设置,以增加防护网220覆盖的面积。可选地,多个第一支撑部222同轴设置,当然基于罐体10的形状,多个第一支撑部222也可不同轴设置,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沿第一支撑部222轴向,第一支撑部222的截面轮廓尺寸可相同也可不同,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申请对各第一支撑部222的截面轮廓尺寸不做限定。
可选地,对应相邻两个第一支撑部222的两个防护单元202可间隔设置。或者,对应相邻两个第一支撑部222的两个防护单元202的防护条221也可穿插连接相互作用,具体地,如图7所示,对应相邻两个第一支撑部222的两个防护单元202中,其中一个防护单元202的第一弯折段2012从另一个防护单元202的第一过渡段2011、第二过渡段2013和第二弯折段2014之间的区域穿过,如此,对应相邻两个第一支撑部222的两个防护单元202的第一弯折段2012和第二弯折段2014处也可相互作用,提高防护网220的抗震和抗形变效果。另外,如此设置,对应相邻两个第一支撑部222的两个防护单元202相互穿插,使对应相邻两个第一支撑部222的两个防护单元202的连接更灵活,例如,使两个防护单元202处于呈夹角的两个平面内,以便满足罐体10的径向尺寸变化需求,并且还能有效增加罐体10径向尺寸变化处的结构强度。
第一支撑部222分别与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固定连接,以固定防护条221相对第一支撑部222的位置,防止防护条221相对第一支撑部222活动不利于防腐填料层的附着稳定性。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均具有长度,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远离第一支撑部222的端部以及第一弯折段2012、第二弯折段2014均较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的中间部分更为自由,使制得的防护网220同时具有柔性,如此使制得的防护网220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的作用力发生形变。
可选地,请再参阅图3,第一支撑部22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开口2221和多个第二限位开口2222,且第一限位开口2221和第二限位开口2222相背开设。各第一过渡段2011穿设其中一个第一限位开口2221且与第一支撑部222限定第一限位开口2221的壁面贴合,提高第一过渡段2011与第一支撑部222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各第二过渡段2013穿设其中一个第二限位开口2222且与第一支撑部222限定第二限位开口2222的壁面贴合,提高第二过渡段2013与第一支撑部222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可选地,可在第一过渡段2011与第一支撑部222的连接处、第二过渡段2013与第一支撑部222的连接处分别对应地设置结构件,通过结构件将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部222。或者,也可设置防护条221和第一支撑部222均由金属材质制得,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两者均焊接固定于第一支撑部222。
本申请的防腐填料层填充于防护网220的网孔还连接于外保护层100的内壁面。请再参阅图1,防腐填料层还延伸至覆盖防护网220背离外保护层100的一侧,以覆盖防护网220背离外保护层100的表面,以形成致密的内保护层200,提高防腐蚀效果。
防腐填充层210连接于外保护层100的内壁面,使内保护层200能够附着于外保护层100的内壁面,进一步地,为增强内保护层200连接于外保护层100的稳定性,设置第一支撑部222固定于外保护层100的内表面。例如,第一支撑部222可焊接于外保护层100的内壁面,或者,设置外保护层100的内壁面设有卡块,第一支撑部222卡接于卡块。可选地,第一支撑部222的表面贴设于外保护层100的壁面,使第一支撑部222和外保护层100两者能够相互支撑,提高结构强度。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防护网220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部223,各第二支撑部223首尾连接以形成封闭结构,沿第一支撑部222轴向,两个第二支撑部223分设于第一支撑部222相对的两侧,且第二支撑部223连接于防护条221最远离第一支撑部222的部分。例如,如图6所示,当防护网220仅包括一个第一支撑部222时,则两个第二支撑部223分设于第一支撑部222相对的两侧,且各第二支撑部223与对应侧的第一弯折段2012和第二弯折段2014连接;如图7所示,当防护网22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部222时,则两个第二支撑部223分设于两个第一支撑部222相对的两侧,且各第二支撑部223与对应侧的第一弯折段2012和第二弯折段2014连接。
其中,两个第二支撑部223均固定于外保护层100,以进一步增加内保护层200连接于外保护层100的稳定性。例如,第二支撑部223焊接于对应的第一弯折段2012和第二弯折段2014,且第二支撑部223还焊接于外保护层100。
两个第二支撑部223与第一支撑部222同轴设置。当然,基于罐体10形状设计需求,两个第二支撑部223和第一支撑部222也可仅其中的两个同轴设置,或者均不同轴,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另外,在第一支撑部222轴向,两个第二支撑部223和第一支撑部222三者的截面尺寸也各自独立,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沿第一支撑部222的周向,任一相邻两个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之间的间距相等,以使第一支撑部222在各第一过渡段2011和各第二过渡段2013的作用下能够受力更均匀。
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均呈条状且长度相等,如此,满足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两者分别与第一支撑部222的连接处具有刚度,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两者远离第一支撑部222的部分以及第一弯折段2012和第二弯折段2014处具有柔性的同时,使制得的防护网220结构更稳定,进而使防护网220能够更好地适应形变。
第一弯折段2012和第二弯折段2014各自独立地呈角度弯折或呈曲线弯折。例如图2、图4-图7中,第一弯折段2012和第二弯折段2014均呈角度弯折。可通过调节第一弯折段2012和第二弯折段2014的弯曲程度,以调节各防护单体201的相邻两个第一过渡段2011和第二过渡段2013之间的间距,进而便于布设防护网220的网孔的大小。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保护层;及
内保护层,设于外保护层的内表面;所述内保护层包括防护网和防腐填充层,所述防腐填充层填充于防护网的网孔内且连接于所述外保护层的内壁面;
其中,防护网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支撑部和多根防护条;所述第一支撑部首尾连接形成封闭结构;各所述防护条包括首尾连接的多个防护单体,各所述防护单体包括第一过渡段、第一弯折段、第二过渡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分别于同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异侧经过所述第一支撑部后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两端,所述第二弯折段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端部、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所述防护单体的所述第一过渡段的端部;
至少两个所述防护条形成一个防护单元,在同一个所述防护单元内,各所述防护条处于前一个所述防护条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周向平移预设距离后到达的位置,且各所述防护条的各所述防护单体中,所述第一弯折段从前一个所述防护条的同一个所述防护单体的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之间穿过,以及所述第二弯折段从前一个所述防护条的相邻两个所述防护单体的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之间穿过;
所述防护网包括多个防护单元和多个第一支撑部,各所述防护单元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两个所述防护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防护单元的所述第一弯折段从另一个所述防护单元的所述第一过渡段、所述第二过渡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的区域穿过;
对应同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的所述防护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防护单元呈中心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开口和多个第二限位开口,且所述第一限位开口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口相背开设,各所述第一过渡段穿设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开口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限定所述第一限位开口的壁面贴合,各所述第二过渡段穿设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开口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限定所述第二限位开口的壁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于所述外保护层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部,各所述第二支撑部首尾连接以形成封闭结构,沿所述第一支撑部轴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于所述防护条最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部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均固定于所述外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周向,任一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均呈条状且长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各自独立地呈角度弯折或呈曲线弯折。
CN202211394822.3A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 Active CN115583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4822.3A CN115583445B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4822.3A CN115583445B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3445A CN115583445A (zh) 2023-01-10
CN115583445B true CN115583445B (zh) 2023-05-30

Family

ID=84782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4822.3A Active CN115583445B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344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37653U (zh) * 2014-10-14 2015-02-04 河南省超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耐磨层
CN212107247U (zh) * 2020-04-10 2020-12-08 福建祥龙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抗风浪型聚乙烯给水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41485B1 (en) * 2008-02-03 2015-09-30 Shanghai Huapeng Explosion- Pro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nti-explosiv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ng oil (gas) filling device
CN210556923U (zh) * 2018-09-29 2020-05-19 北京华靳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药液存储罐
CN210436778U (zh) * 2019-02-26 2020-05-01 青岛嘉美刺绣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型且能够减少边缘处起毛的刺绣
CN213863730U (zh) * 2020-11-20 2021-08-03 宁夏新开河储罐有限公司 防脱落式钢衬滚塑储罐
CN214567901U (zh) * 2021-03-26 2021-11-02 于瑞仁 一种耐高压防腐蚀储罐
CN113830456B (zh) * 2021-11-12 2022-03-15 山东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洋运输的耐腐蚀铝合金罐体
CN216885515U (zh) * 2021-11-30 2022-07-05 苏州欣丝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高弹性吸湿透气型醋酸面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37653U (zh) * 2014-10-14 2015-02-04 河南省超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耐磨层
CN212107247U (zh) * 2020-04-10 2020-12-08 福建祥龙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抗风浪型聚乙烯给水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3445A (zh)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02310B1 (en) Prismatic pressure tank having lattice structure
CN105452749B (zh) 一种用于密封隔热罐的角结构
JP2002527303A (ja) 液化ガス貯蔵タンク
EP0975513A1 (en) Floating barge-platform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20150159806A1 (en) Pressure vessel with metallic liner and two fiber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
CN115583445B (zh) 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罐体
WO2018057842A1 (en) Open water marine barrier systems
CN104508347A (zh) 包括被间隔支撑元件的密封隔热罐壁
CN110406640A (zh) 一种海洋fpso上部模块组合支撑结构
FI64095B (fi) Anordning vid fartyg foer transport av nedkyld gas i flytande form
KR102438160B1 (ko) 유체 밀폐되고 단열된 유체 저장용 탱크
KR101291659B1 (ko) 액화천연가스 저장 탱크의 펌프타워 구조체
EP2396588B1 (en) Independent tank system for storing liquid gas
KR100961863B1 (ko) 슬러싱 저감 기능을 갖는 선박용 lng 저장탱크 구조
CN214362816U (zh) 一种复合材料固定式桥墩防撞设施
EP1907632B1 (en) Cubic marine impact-absorbing structure
WO2013083161A1 (en) A layered inspectable pressure vessel for c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RU2536473C2 (ru) Балочный узел и промежуточный элемент
CN216684797U (zh) 一种用于海上工程船舶的装配式加长减摇装置
CN214363166U (zh) 一种钢覆复合材料固定式桥墩防撞设施
KR101325700B1 (ko) 슬로싱 억제 장치
KR20110011385A (ko) 화물창의 멤브레인
Kim et al. Study on the Optimum Design of the IMO Type C LNG Fuel Tank Consid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ryogenic Materials
US20130032603A1 (en) Tank with internal tension beams
Jungk et al. Offshore Ship-to-Ship Transfer of Liquefied Ethyle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