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4414A - 一种气味模块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味模块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74414A
CN115574414A CN202110690180.0A CN202110690180A CN115574414A CN 115574414 A CN115574414 A CN 115574414A CN 202110690180 A CN202110690180 A CN 202110690180A CN 115574414 A CN115574414 A CN 115574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switch
modul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01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田
毛先友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01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744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74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44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007Adding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to the air, e.g. perfume, oxygen
    • B60H3/0014Adding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to the air, e.g. perfume, oxy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substance adding device
    • B60H3/0028Adding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to the air, e.g. perfume, oxy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substance adding device on or near an air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味模块及空调器,其中,该气味模块包括壳体、风机和切换件。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风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切换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切换件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容置腔,所述切换件可通过转动而使任意一个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壳体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连通。本发明气味模块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气味模块在需要切换香型时不够方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气味模块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味模块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香薰装置、或搭载于其他产品上(比如空气净化器、空调器、汽车等产品)的气味模块一般通过自然挥发、加热、吹风等方式,使香料的香味散发到空气中,进而改变环境气味。然而现有的一些香薰装置或气味模块只配置一种香型,用户需要其他气味的香型时只能更换里边的香料,操作并不方便。并且一些香薰装置或气味模块中,香料的装入和取出过程也比较繁琐,不够方便。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气味模块,旨在解决现有的一些气味模块在需要切换香型时不够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气味模块包括包括壳体、风机和切换件。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风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切换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切换件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容置腔,所述切换件可通过转动而使任意一个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壳体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内还设有至少两个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切换件的外壁相抵接,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其中相邻的两个密封件之间;当一个所述容置腔位于两个所述密封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时,两个所述密封件能够将该容置腔与其他容置腔阻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密封转轮,所述密封转轮沿所述切换件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切换件的外壁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转轮和所述切换件的外壁分别形成有轮齿,所述密封转轮和所述切换件通过所述轮齿相互啮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内还转动安装有平衡转轮,所述平衡转轮的外壁形成有轮齿并与所述切换件啮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味模块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安装香料的香料瓶,每个所述香料瓶对应安装于一个所述容置腔内,并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出气口。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容置腔均具有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对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可同时与所述壳体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容置腔还具有贯通至所述切换件的端面的第一安装口,所述香料瓶自所述第一安装口安装至所述容置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味模块还包括定位件,所述至少两个香料瓶均固定于所述定位件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切换件磁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香料瓶的端面还设有用于供香料装入所述香料瓶的第二安装口;所述气味模块还包括设有至少两个封堵结构的瓶盖,每个所述封堵结构可拆卸地与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口套接,并封堵所套接的第二安装口。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气味模块,所述气味模块包括:
壳体,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风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以及,
切换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切换件的侧面设有少两个容置腔,所述切换件可通过转动而使任意一个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壳体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设有空气净化风道,所述风机的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净化风道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所述子机上安装有所述空气净化风道和所述气味模块,并可分离的连接于所述主机。
本发明气味模块在使用时,可以在其切换件上不同的容置腔内装入不同香型的香料,进而使得用户在需要切换气味时,只需要转动切换件,使所需要的香料所在的容置腔与壳体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对应连通即可。相比于只配置一种香型的气味模块,本发明气味模块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进行不同香薰气味的切换。
并且在本发明气味模块中,壳体的第一进风口还与风机的第二出风口连通,进而能够通过吹风来控制香料气味的飘散方向,使得香料所散发出来的气味都能够从壳体的第一出风口快速散出,避免香味滞留和浪费,提高熏香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气味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气味模块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气味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气味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气味模块中的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气味模块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气味模块中的切换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切换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气味模块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11为本发明气味模块中的香料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空调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气味模块 40 切换件 80 定位件
20 壳体 41 容置腔 81 铁片
21 安装腔 411 第二出气口 90 瓶盖
22 第一进风口 412 第一安装口 91 封堵结构
23 第一出风口 42 永磁体 100 空调器
24 支撑底座 50 密封件 101 主机
241 第一定位结构 51 密封转轮 102 子机
242 第二定位结构 60 平衡转轮 110 电机
30 风机 70 香料瓶 120 电机座
31 第二进风口 71 第一出气口
32 第二出风口 72 第二安装口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气味模块1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1所示,该气味模块10主要包括壳体20、风机30和切换件40。
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20大致呈内部设有安装腔21的柱状体结构,并且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面和位于两个端面之间的侧面。该安装腔21可以由壳体20内部中空设置而形成,并且主要用于安装切换件40以及其他的部件。通过在壳体20内形成用于安装切换件40的安装腔21,一方面是能够保护切换件40,避免切换件40在使用的过程中被外物磕碰。另一方面是可以借助安装腔21的腔壁来阻隔不需要散出的气味。
因为在本发明气味模块10中,切换件40需能够在安装腔21内转动,因此为了方便切换件40的安装和转动,安装腔21可以设置呈圆柱形结构或近似圆柱形结构,且安装腔21的直径大小可以略大于切换件40的外径,以在不影响切换件40的转动的基础上,使得气味模块10的整体结构更加的紧凑。
壳体20的两个端面中至少一个端面设有开口,以便于将切换件40安装到壳体20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当壳体20为了方便加工而将两个端面都呈开口设置时,为了保证切换件40在壳体20内的稳定安装,可以在组装时将其中一个端面进行封口,比如利用封板进行封口以及支撑切换件40。
或者,如图3或图6所示,也可以将壳体20安装在一个支撑底座24上,如此既可以通过支撑底座24来封口以及支撑切换件40,还使得整个气味模块10可以通过支撑底座24来稳定安放或者安装到别的装置上。其中,壳体20可以通过螺接、卡接、胶接等方式安装在支撑底座24上,具体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请结合图4和图5,所述壳体20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安装腔21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3。其中,第一进风口22主要用于与风机30的第二出风口32连通,进而向壳体20的安装腔21内吹风。第一进风口22和风机30连通的方式可以由多种,比如在一实施例中,风机30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进风口22处,风机30的第二出风口32直接与第一进风口22连通,如此设置可使得气味模块1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又比如,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30的第二出风口32通过气管与第一进风口22连通,如此设置时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壳体20和风机30的相对位置,例如壳体20和风机30之间上下堆叠、或者左右并排、或者间隔设置等等,以使得气味模块10可以适配为其预留的安装空间,提高安装的灵活性。
本发明气味模块10在使用时,香料会通过切换件40而放置在安装腔21内,所以通过在壳体20的侧面设置第一出风口23,可以使得安装腔21内的香料通过第一出风口23把气味散发到外部环境的空气中,达到熏香作用。而第一出风口23的大小、形状等在此都不做具体的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定。比如在一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的香料为长条形的香料棒,为了使得香料棒上的气味能够更好的散发到外部环境的空气中,第一出风口23可以设置成与香料棒适配的长形开口,且其长度和宽度都可以设置得较大,以使得香料棒上的气味有足够的散出面积,增强熏香效果。
可以理解,通过风机30连通壳体20的第一进风口22,并向安装腔21内吹风,所吹入的风再通过壳体20的第一出风口23吹出。如此设置能够通过吹风来控制香料气味的飘散方向,使得香料所散发出来的气味都能够从壳体20的第一出风口23快速散出,避免香味滞留和浪费,提高熏香效果。
另外,壳体20的材质、大小、外形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仅需能够较好的安装切换件40即可。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壳体20的侧面上对应第一进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3的位置相对其他位置凸出,这样便于用户确定第一出风口23的位置,进而更好根据需要来调整第一出风口23在室内的朝向。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图2和图4,所述风机30具有第二进风口31和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2连通的第二出风口32。其中,风机30上的第二进风口31可以直接抽吸大气中的空气,也可以和其他空气处理装置上的风道连通。比如,第二进风口31可以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风道连通,进而将净化之后的空气送入壳体20的安装腔21内,从而经过香料熏香之后再通过第一出风口23释放。第二进风口31也可以和空调器的风道连通,进而将制冷或者制热之后的空气送入安装腔21内,从而经过香料熏香之后再通过第一出风口23释放。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发明气味模块10单独使用时,也即风机30的第二进风口31和壳体20的第一出风口23都是直接连通环境大气时,为了避免风机30的第二进风口31将从壳体20的第一出风口23吹出的风再抽吸回去、进而影响熏香效果的情况。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图2和图4,风机30的第二进风口31朝向远离第一出风口23的方向,或者,风机30的第二进风口31和壳体20的第一出风口23之间设置有阻隔结构,该阻隔结构自壳体20向远离壳体20的方向延伸,并将风机30的第二进风口31和壳体20的第一出风口23阻隔开,进而避免上述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风机30为离心风机30,该离心风机30安装在壳体20的第一进风口22处,并且其第二进风口31设置在该离心风机30背向第一出风口23的侧面上。如此既能够使第二进风口31的朝向背离第一出风口23,还能够将离心风机30本身作为上述的阻隔结构,进而避免第二进风口31将从壳体20的第一出风口23吹出的风再抽吸回去、进而影响熏香效果的情况。
请结合图2、图8和图9,所述切换件40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1内,所述切换件40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香料的至少两个容置腔41。具体的,为便于切换件40在壳体20内的转动,切换件40的外形大致呈圆柱体结构,也就是说,切换件40可以由一个圆柱体加工而得。当然,在不影响切换件40安装香料和转动的情况下,切换件40也可以设计成其他需要的形状结构。
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切换件40是在实心的圆柱体上开设用于安装香料的容置腔41而得,每个容置腔41均沿切换件40的轴向方向延伸,多个容置腔41沿切换件40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为便于切换件40的加工和控制切换件40的旋转角度,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容置腔41的大小基本一致,并且沿所述切换件40的周向方向等距间隔。可以理解,多个容置腔41的大小基本一致使得切换件40上的多个容置腔41可以在同一工序中全部加工出来,提高加工效率。而多个容置腔41等距间隔时,使得在切换气味时只需要旋转一个或N个预设弧长或预设角度即可,进而方便控制切换件40的转动、以及保证切换气味时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和图8,每个容置腔41都具有位于切换件40的侧面上的第二出气口411,多个第二出气口411之间沿切换件4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进而安装于容置腔41内的香料可以通过第二出气口411将气味散出,从第二出气口411散出的气味再从壳体20的第一出风口23飘散到外部环境的空气中,进而实现为空气熏香。
第二出气口411的大小、形状等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仍以所采用的香料为长条形的香料棒为例,香料棒沿容置腔41的轴向方向安装于容置腔41内,第二出气口411设置成与香料棒适配的长形开口,其长度和宽度都可以设置得较大,以使得香料棒上的气味有足够的散出面积,增强熏香效果。
而因为容置腔41已经设置了第二出气口411,所以香料或者装有香料的容器(比如带有出气孔的香料瓶70)可以直接从第二出气口411装入到容置腔41内,容置腔41内设置有可以定位香料或者香料瓶70的定位结构(比如定位槽、定位卡扣)即可。在此基础上可以不再开设用于装入香料或者香料瓶70的其他开口,进而可以简化切换件40的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专门用于装入香料或者香料瓶70的开口。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8至图10,每个所述容置腔41还具有贯通至所述切换件40的端面的第一安装口412,进而香料或者香料瓶70可以直接从切换件40的端面装入到容置腔41内。如此设置不仅使得在需要更换香料时,只需要从第一安装口412抽出或装入香料即可,不需要先将切换件40从壳体20内取出,更换香料的操作过程更加简便。还使得香料或者香料瓶70可以通过容置腔41的两端卡住定位,避免第一进风口22吹风时香料或者香料瓶70发生晃动的情况,确保香料或者香料瓶70的安装稳定性。
而容置腔41本身的大小、深度等则需要根据香料或者装有香料的容器来设计。比如在本实施例中,香料通过圆柱形的香料瓶70安装到容置腔41内(香料瓶70的侧面设有供香料气味散出的开口或通孔),因此容置腔41大致呈与香料瓶70适配的圆柱腔,以使香料瓶70稳定的安装在容置腔41内。
在本发明气味模块10中,如图4所示,所述切换件40可通过转动而使任意一个所述容置腔41与所述壳体20的第一进风口22及第一出风口23连通。因此,本发明气味模块10在使用时,可以在其切换件40上不同的容置腔41内装入不同香型的香料,进而使得用户在需要切换气味时,只需要转动切换件40,使所需要的香料所在的容置腔41与壳体20的第一进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3对应连通即可,其他不与壳体20的第一进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3连通的容置腔41内的香料的气味则被壳体20挡在了壳体20内。相比于只配置一种香型的气味模块10,本发明气味模块10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进行不同香薰气味的切换。
其中,切换件40既可以通过电动驱动而转动,也可以通过手动驱动而转动。当需要使气味模块10实现自动切换香薰气味时,可以通过电动驱动的方式来驱动切换件40转动。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或图6,气味模块10还包括电机110,电机110和壳体20分别安装在一支撑底座24的两侧,电机110通过电机座120安装于支撑底座24上,电机110的输出轴穿过支撑底座24而伸入到壳体20的安装腔21内,并与安装腔21内的切换件40连接,进而可以带动切换件40转动。
电机110带动切换件40转动时,可以根据切换件40上各个容置腔41的间隔角度来确定电机110的转动角度,以保证切换香料气味时的准确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底座24上设有可随电机110的输出轴转动的第一定位结构241、和相对该支撑底座24固定的第二定位结构242。当第一定位结构241和第二定位结构242相抵接时,电机110处于初始工作状态。可以理解,通过设置第一定位结构241和第二定位结构242来标记电机110的初始工作状态,可以避免突然断电时不知道电机110转过的角度,进而避免转动角度不准确而影响香薰效果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当断电之后再来电时,可以先使电机110转回到初始状态,再带动切换件40转动而切换到需要的气味,以保证气味切换的准确性。
当然,也可以在切换件40上设置相应的把手部位,进而用户可以通过把手部位来手动切换气味。而为了保证切换角度的准确性,切换件40或者壳体20上还可以设置角度刻度、图案等标记,以使用户可以根据标记来准确的切换气味。
可以理解,因为切换件40需要在壳体20的安装腔21内转动,所以切换件40的外壁和安装腔21的内壁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间隙,以保证切换件40的顺利转动。然而切换件40上每个容置腔41均与切换件40的侧面连通,进而各个容置腔41内的香料可以通过切换件40和容置腔41之间的间隙相互串味,并且也会导致气味模块10上的多种气味同时散发到外部环境的空气中。
因此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使得气味模块10只散发出一种气味,所述安装腔21内还设有至少两个密封件50,所述密封件50与所述切换件40的外壁相抵接,所述第一进风口22和所述第一出风口23位于其中相邻的两个密封件50之间。当一个所述容置腔41位于两个所述密封件50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2及所述第一出风口23连通时,两个所述密封件50能够阻隔其他容置腔41内的香料串味至位于两个所述密封件50之间的容置腔41,进而阻隔了其他容置腔41内的香料气味从第一出风口23散出,保证从第一出风口23散出的气味只有一种。
其中,密封件50可以为弹性橡胶、毛刷、滚轮等结构件,密封件50沿切换件40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密封件50在其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切换件40的长度,以完全密封切换件40和壳体20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密封件50设置有两个,当其中一个容置腔41转动到位于该两个密封件50之间并且与第一进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3连通时,该两个密封件50分别与位于相邻两个容置腔41之间的切换件40的外壁抵接,进而阻隔除了位于两个密封件50之间的容置腔41之外的其他容置腔41内的香料气味从第一出风口23散出。
当然,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5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两个以上,比如设置三个、四个、五个等等,进而至少两个密封件50中,除了使其中相邻两个位于第一进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3的两侧而保证只有一种气味散出之外,还可以使其他的密封件50分别位于相邻两个容置腔41之间,进而避免相邻两个容置腔41内的香料相互串味。
例如以切换件40上的容置腔41设置有五个、密封件50设置有四个为例,可以做如下设置:五个容置腔41中无论哪一个容置腔41与壳体20的第一出风口23连通,四个密封件50中的每一个都恰好位于相邻两个容置腔41之间,进而在保证只有一种气味能够散出的基础上,有效的避免相邻两个容置腔41内的香料相互串味。
因此,以密封件50设置有两个为例,在设计两个密封件50之间的间距时,可以将容置腔41在切换件40侧面上的开口大小、以及多个容置腔41之间的间距作为参考。具体的,以容置腔41具有位于切换件40的侧面上的第二出气口411,该第二出气口411用于同时与壳体20的第一进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3连通为例,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种情况,当容置腔41设置有两个时,在切换件40的周向方向上,两个密封件50的间距不小于可覆盖任意一个第二出气口411的最小圆弧的弧长,且不大于可覆盖任意一个第二出气口411和该两个第二出气口411之间的间隔部分的最小圆弧的弧长。
第二种情况,当容置腔41设置有两个以上时(比如三个、五个等),在切换件40的周向方向上,两个密封件50的间距不小于可覆盖任意一个第二出气口411的最小圆弧的弧长,且不大于可连接任意相邻三个第二出气口411的最小圆弧的弧长。其中,“可连接任意相邻三个第二出气口411的最小圆弧”指的是该圆弧覆盖一个第二出气口411时,其两端也恰好能够延伸至与所覆盖的第二出气口411相邻的左右两个第二出气口411。
因此,在具体设计两个密封件50之间的间距时,以容置腔41在切换件40侧面上的开口大小、以及多个容置腔41之间的间距作为参考,可以更好的实现密封件50的密封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为避免密封件50影响到切换件40在安装腔21内的转动,所述密封件50为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1内的密封转轮51,所述密封转轮51沿所述切换件40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切换件40的外壁滚动接触。可以理解,密封件50为滚轮结构并与切换件40的外壁滚动接触时,切换件40的转动可以带动密封件50自转,并且还能保持与密封件50接触。也即本方案既可以在起到密封作用的基础上,还能消除密封件50对切换件40转动时的阻碍,避免影响切换件40的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转轮51的外表面可以直接和切换件40的外壁产生刚性接触,此时密封转轮51和切换件40的位置关系相互配合好即可。而为了避免密封转轮51和切换件40在滚动接触时因晃动等原因产生间隙的情况,也可以在密封转轮51外套有弹性外套,进而使密封转轮51与切换件40的外壁弹性接触,确保密封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件50的密封性,所述密封转轮51的外壁和所述切换件40的外壁分别形成有轮齿,所述密封转轮51和所述切换件40通过所述轮齿相互啮合。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转轮51即为沿着切换件40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齿轮,切换件40的外壁除了容置腔41的的位置外,其余的位置都形成有与密封转轮51适配啮合轮齿。也即,切换件40可以有一个齿轮开设容置腔41而形成。
可以理解,通过轮齿啮合使得密封转轮51和切换件40之间具有把多个接触点,香料气味从该密封件50的位置处泄露的路径也相对曲折,进而使得香料更不容易串味,极大的提高了密封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安装腔21内还转动安装有平衡转轮60,所述平衡转轮60的外壁形成有轮齿并与所述切换件40啮合。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得容置腔41的第二出气口411能够同时与壳体20的第一进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3连通,第一进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3相邻设置。进而用于确保只有一种气味散出的两个密封转轮51也相应的相互靠近而设置的,正因为如此,如果只有该两个密封转轮51与切换件40啮合的话,切换件40的转动平衡度并不够好。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平衡转轮60,平衡转轮60可以设置一个、两个、三个等等,多个平衡转轮60和多个密封转轮51沿着切换件40的周向方向分布,并分别与切换件40啮合。进而保证切换件40的转动平衡、以及保证切换件40与密封转轮51之间保持啮合,确保密封性。
另外,平衡转轮60也可以通过合理的位置设置而形成用于阻隔相邻两个容置腔41内的香料串味的密封转轮5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或图10所示,所述气味模块10还包括用于安装香料的至少两个香料瓶70,每个所述香料瓶70对应安装于一个所述容置腔41内,并设有与所述容置腔41连通的第一出气口71(如图11所示)。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香料为固体状的香料棒,香料棒安装在香料瓶70内,并通过香料瓶70上的第一出气口71将香味散出至所在的容置腔41内,进而再通过壳体20的第一出风口23散出。
可以理解,本方案是通过风机30吹风的方式将香料气味送到空气中的,因此通过香料瓶70来将香料安装在切换件40的容置腔41,可以避免香料在被吹风时发生晃动或者从容置腔41内掉出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图8和图11,每个所述容置腔41均具有与所述第一出气口71对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411,进而能够将香料气味散出至壳体20的第一出风口23处。所述第二出气口411可同时与所述壳体20的第一进风口22及第一出风口23连通,而不对容置腔41区分进口和出口,如此不仅便于容置腔41的加工,也使得容置腔41内的香料具有足够大散出出口。
因为容置腔41已经开设了第二出气口411,因此香料瓶70可以直接从该第二出气口411安装到容置腔41内,容置腔41再通过卡槽、卡扣等对香料瓶70进行定位即可,如此便不需要在专门设置用于将香料瓶70安装至容置槽内的其他开口,进而简化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8和图10,为了便于香料的更换,每个所述容置腔41还具有贯通至所述切换件40的端面的第一安装口412,所述香料瓶70自所述第一安装口412安装至所述容置腔41内。也即,在需要更换香料时,只需要将香料瓶70从切换件40的端面抽出或装入即可,不需要先将整个切换件40从壳体20内拿出。
另外,通过第一安装口412来将香料瓶70装入容置腔41时,还可借助容置腔41轴向方向上的两端来定位香料瓶70的两端,提高香料瓶70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或图11所示,所述气味模块10还包括定位件80,所述至少两个香料瓶70均固定于所述定位件80上,以使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口71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对固定。可以理解,通过定位件80来固定多个香料瓶70,不仅使得多个香料瓶70可以同时安装和同时抽出。还使得多个香料瓶70在安装时,仅需要通过旋转定位件80来使其中一个香料瓶70上的第一出气口71与所在的容置腔41的第二出气口411对应,其他香料瓶70上的第一出气口71也会自动的与所在的容置腔41的第二出气口411对应。也即不需要逐个调整香料瓶70的安装角度,提高香料瓶70的安装便捷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80和所述切换件40磁吸连接。可以理解,通过磁吸连接的方式,既使得定位件80和切换件40之间能稳定连接,避免香料瓶70从容置腔41的第一安装口412脱出,还便于用户将定位件80从切换件40上拆下,进而提高香料更换的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使定位件80和切换件40磁吸连接时,可以是定位件80和切换件40都由磁性件形成;也可以是其中一者由磁性件形成,另一者安装有磁性件;还可以是两者分别安装磁性件。比如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定位件80和所述切换件40分别安装有相互磁吸的磁吸件,具体的,切换件40上安装有永磁体42,该永磁体42安装在切换件40的顶部,并位于多个容置腔41的第一安装口412之间。定位件80上安装有铁片81,该贴面位于多个香料瓶70之间,以与切换件40上上的永磁体42对应磁吸。可以理解,分别在定位件80和切换件40上安装磁吸件,可使得气味模块10的结构更加简单易得。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香料瓶70的端面还设有用于供香料装入所述香料瓶70的第二安装口72,进而香料棒可以通过第二安装口72安装到香料瓶70内,并且可以通过香料瓶70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卡住香料棒的两端,实现香料棒的稳定安装。
开设第二安装口72之后,为避免香料气味从第二安装口72散出,所述气味模块10还包括设有至少两个封堵结构91的瓶盖90,每个所述封堵结构91可拆卸地与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口72套接,并封堵所套接的第二安装口72。具体的,封堵结构91可以为能够伸入第二安装口72的封堵凸块,也可以是能够套住第二安装口72的封堵凹槽,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可以理解,通过瓶盖90上的封堵结构91与香料瓶70的第二安装口72相互套接,可以在封堵第二安装口72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转动瓶盖90而带动整个切换件40转动,进而在断电或者电机110发生故障时,用户可以直接手动切换气味。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100,该空调器100包括气味模块10,该气味模块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100还设有空气净化风道,所述风机30的第二进风口31与所述净化风道连通,进而将净化之后的空气再经过香薰之后再释放到外部环境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或图13所示,所述空调器100包括主机101和子机102,所述子机102上安装有所述空气净化风道和所述气味模块10,并可分离的连接于所述主机101。具体的,主机101具有室内换热模块,具体的换热模块结构可参照现有空调器、尤其是落地式空调器中关于换热模块的技术。
而子机102具有出风功能,以实现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吹风调节的效果,并且子机102可分离的连接主机101,从而使得子机102对室内的空气调节既可与主机101相互连通,也与主机101可相互独立。从而使得子机102在连接和脱离主机101时均不会影响室内换热模块的换热效果,从而保证空调器100的换热稳定性。而气味模块10设置于子机102内,并与子机102内的净化风道连通,以用于对室内发出香味。
所述主机101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子机102的容纳腔。所述子机102具有容纳于容纳腔和脱离容纳腔的两种状态。可选地,子机102和主机101的具体连接结构可为卡接、磁吸、连接或者插接等。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子机102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子机102完全被收容于容纳腔内。当然,也可使所述子机102部分位于容纳腔内,部分位于容纳腔外,即部分外露于所述主机10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子机102装设于所述主机101的下部,所述子机102设置有移动组件。可选地,移动组件为万向轮。当子机102脱离主机101时,子机102相对于主机101在室内移动,以满足室内不同区域的空气调节需求。如多人集中的区域,或者某一需要增香或者有异味的区域,从而满足某一区域的定点送风要求,从而实现远距离定点、定向送风,从而提高空气处理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气味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风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以及,
切换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切换件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容置腔,所述切换件可通过转动而使任意一个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壳体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还设有至少两个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切换件的外壁相抵接,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其中相邻的两个密封件之间;
当一个所述容置腔位于两个所述密封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时,两个所述密封件能够将该容置腔与其他容置腔阻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密封转轮,所述密封转轮沿所述切换件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切换件的外壁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转轮和所述切换件的外壁分别形成有轮齿,所述密封转轮和所述切换件通过所述轮齿相互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还转动安装有平衡转轮,所述平衡转轮的外壁形成有轮齿并与所述切换件啮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模块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安装香料的香料瓶,每个所述香料瓶对应安装于一个所述容置腔内,并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出气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味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容置腔均具有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对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可同时与所述壳体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味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容置腔还具有贯通至所述切换件的端面的第一安装口,所述香料瓶自所述第一安装口安装至所述容置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模块还包括定位件,所述至少两个香料瓶均固定于所述定位件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切换件磁吸连接。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味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香料瓶的端面还设有用于供香料装入所述香料瓶的第二安装口;
所述气味模块还包括设有至少两个封堵结构的瓶盖,每个所述封堵结构可拆卸地与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口套接,并封堵所套接的第二安装口。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气味模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设有空气净化风道,所述风机的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空气净化风道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所述子机上安装有所述空气净化风道和所述气味模块,并可分离的连接于所述主机。
CN202110690180.0A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气味模块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55744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0180.0A CN115574414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气味模块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0180.0A CN115574414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气味模块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4414A true CN115574414A (zh) 2023-01-06

Family

ID=84579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0180.0A Pending CN115574414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气味模块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744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73799A1 (en) Volatile Liquid Emitting Device
KR101777036B1 (ko) 화학 물질을 확산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1586335B1 (en) Diffuser device for volatile substances
US8899493B2 (en) Air freshener generator f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GB2383277A (en) Evaporative humidifier
KR101510610B1 (ko) 꽃병형 공기정화기
WO1994011036A1 (en) Deodorising system
CN216281945U (zh) 一种气味模块及空调器
KR101540257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방향제 발생장치
JPH08154554A (ja) 送風式除虫装置
CN115574414A (zh) 一种气味模块及空调器
EP2023965A1 (en) Volatile liquid dispensing device
KR101549476B1 (ko) 차량용 방향제 발생장치
KR101940628B1 (ko) 차량용 방향제
KR101495801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방향제 발생장치
CN215637845U (zh)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
CN115782535A (zh) 香薰组件、空调器和交通工具
KR20190051577A (ko) 공기청정기
CN216346908U (zh) 香薰模块以及空调器
JP4274878B2 (ja) 加湿器
KR101587088B1 (ko) 차량용 방향제 발생장치
CN215216475U (zh) 香料装置及空调器
CN215605046U (zh) 一种盒体结构以及烹饪器具
KR20200086971A (ko) 회전가습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가습기
CN116182346A (zh) 香氛释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气调节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