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9050A - 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9050A
CN115569050A CN202210478978.3A CN202210478978A CN115569050A CN 115569050 A CN115569050 A CN 115569050A CN 202210478978 A CN202210478978 A CN 202210478978A CN 115569050 A CN115569050 A CN 115569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wave
plate
conic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ld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89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69050B (zh
Inventor
常智跃
王慧珍
朱婉芬
张彦辉
张婉
王露
李圆
李思维
于力楠
宋小娟
王艳梅
娄译文
刘沫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8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04789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9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9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9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69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9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08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using shock 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2Be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其包括躺卧床体、伸缩结构、计算机结构和冲击波探头;对于需要康复的用户,其只需要躺卧在床体上,然后把腿部从脚部开始穿过环形转动板,以使得脚部位置放置到放置槽的位置,以使得腿部处于基本的悬空放置状态。然后启动所述驱动结构工作,这个过程中使得环形转动板能够从用户的脚踝位置逐渐地移动至大腿位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间隔性运动。随后,根据用户的提示以及医务人员的诊断而确定待康复位置,然后医务人员再次启动驱动结构工作,并且使得移动环移动至待治疗康复的位置,然后启动探头工作而形成体外冲击波仪实现对于待康复位置的治疗。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体育运动中,从饮食结构、科学训练、运动康复等各个阶段和方面均需要做到科学管理和提升,这样才能够保证运动员的技能和体能的快速提升,并且保证肌肉组织的健康性。
为了对于疲劳或者损伤的肌肉组织或者骨骼组织进行康复训练,在现代运动医学康复领域,越来越多的引入了各种运动康复设备,这些设备通过不同的原理和治疗方式而对于运动的损伤部位进行康复治疗。其中,通过体外冲击波设备进行的运动医学的康复治疗已经逐渐地得到了应用,其优势在于使用方便,无需进行手术治疗,并且效果明显,也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在现代的运动康复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关注。
然而,这种仪器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并且需要日常的多次的治疗,因此每一次的治疗过程中均需要一名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操作,其首先需要对于用户的损伤位置进行寻找,然后在该位置手持冲击波的探测头抵靠在损伤位置进行持续接触,并且需要持续一定时间,并且当损伤部位较大的时候,还需要反复地把探测头移动至不同的位置以完成该过程,这样就无疑消耗了医务人员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增加了成本的消耗。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实现对于待康复用户的腿部进行扫描形成数据模型并且方便进行后续位置移动和探头治疗康复的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其包括躺卧床体、伸缩结构、计算机结构和冲击波探头;
躺卧床体用于待康复人员的躺卧,所述躺卧床体的一侧具有竖向支撑板;
伸缩结构具有安装板、驱动结构、第一伸缩折叠杆、第二伸缩折叠杆、移动环、环形转动板和扫描仪;其中,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竖向支撑板的顶部位置,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所述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的远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折叠杆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折叠杆的远端与所述移动环连接,所述移动环上设置所述环形转动板,所述环形转动板上设置有所述扫描仪;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区域具有脚部放置槽;所述环形转动板上具有卡合件;
计算机结构具有显示屏幕,所述计算机结构与所述扫描仪建立通讯连接;
冲击波探头可分离地固定在所述卡合件上。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对于需要康复的用户,其只需要躺卧在床体上,然后把腿部从脚部开始穿过环形转动板,以使得脚部位置放置到放置槽的位置,以使得腿部处于基本的悬空放置状态。然后启动所述驱动结构工作,以带动第一伸缩折叠杆和第二伸缩折叠杆进行展开伸缩运动,这个过程中使得环形转动板能够从用户的脚踝位置逐渐地移动至大腿位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间隔性运动,同时,通过环形转动板的转动作用而实现扫描仪在移动环内的周向运动,同时使得扫描仪对于内部位置的腿部进行圆周经过的扫描动作,并且整个过程实现把腿部位置形成数据信号而传送到计算机结构内以形成立体三维模型,并且显示在显示屏幕上,以实现物联网的效果模型,以便于医务人员的数据建模。随后,根据用户的提示以及医务人员的诊断而确定待康复位置,然后医务人员再次启动驱动结构工作,并且使得移动环移动至待治疗康复的位置,然后把体外冲击波探头放置到卡合件上以形成卡合固定作用,并且使得探头与待康复位置进行接触,然后启动探头工作而形成体外冲击波仪实现对于待康复位置的治疗。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铰接轴杆连接,所述铰接轴杆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的近端,所述铰接轴杆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在具体的应用中,通过驱动电机提供动力而使得驱动齿轮转动,相应地使得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则带动连接轴杆和第一伸缩折叠杆以及第二伸缩折叠杆实现转动,由此使得第一伸缩折叠杆和第二伸缩折叠杆进行折叠收纳或者展开运动。
所述移动环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转动电机、转动齿轮,所述移动环具有环形导向槽体,所述环形转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环形导向槽体内,所述环形转动板的外部具有卡合齿部,所述卡合齿部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连接。在具体的应用中,通过转动电机提供动力,相应地使得转动齿轮转动,由此使得环形转动板在环形导向槽体内进行周向转动,随之使得连接的扫描仪实现了周向转动,这个过程中则实现对于腿部的周向完整扫描过程。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具有铰接侧部和固定部,所述铰接侧部铰接在所述竖向支撑板的一侧端部,所述固定部则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在所述竖向支撑板的顶部。在需要进行治疗的时候,则把安装板放置到竖向支撑板的上部位置,然后使得紧固螺栓固定在竖向支撑板的顶部位置,而当不需要进行治疗的时候,这个时候则可以把紧固螺栓进行拆卸,并且使得安装板绕铰接侧部进行翻转,以使得安装板向下翻转折叠到竖向支撑板的外侧面上,并且这个时候保持第一伸缩折叠杆和第二伸缩折叠杆处于收缩状态,因此形成很好的收纳放置状态而避免对于周围人员行走的干扰。即在需要进行治疗的时候则使得安装板翻转到上侧位置而使得伸缩结构朝向床体的中央位置而进行治疗,而在不需要治疗的时候,则可以对于伸缩结构进行收纳翻转并且保持床体与普通病床一样。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躺卧床体的两侧位置具有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上也设置有所述伸缩结构。这样的设置,可以同时满足四肢及胳膊和腿部的同时性治疗过程。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计算机结构具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具有数据记录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数据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待康复用户在初次建立腿部扫描模型之后形成的特定数据模型,并且所述数据记录单元记录该待康复用户在初次治疗中的移动环的特定位置,并且所述分析单元在复诊治疗中根据该待康复用户的个人信息而自动地控制所述环形转动板至需要的位置。
对于这种体外冲击波探头的康复治疗过程,其治疗的次数需要数次,而只需要在第一次完成治疗动作之后,则计算机结构能够自动地把第一次的数据进行记录,然后记录下该名人员的个人信息和移动环的治疗位置和时间信息等,而下一次再次治疗的时候,只需要输入用户个人信息,则自动地实现把移动环调整至正确位置而完成后续治疗的技术效果。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卡合件包括横向柱、固定块、锥形柱、转动盘和固定盘,所述横向柱设置在固定块上,所述横向柱的中部设置有锥形孔,所述锥形柱设置在锥形孔内,所述锥形柱前端的锥形头穿设过锥形孔的一侧,所述转动盘设置在横向柱的一侧,所述转动盘与锥形柱的前端锥形头连接,所述固定盘设置在横向柱的另一侧,所述固定盘一端设置在锥形孔内,所述固定盘与锥形柱之间通过弹簧结构连接,所述弹簧结构的一端与固定盘连接,所述弹簧结构的另一端与锥形柱后端端部接触,且所述弹簧结构与锥形柱不连接,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卡合环,所述卡合环用于卡合固定所述冲击波探头。
在实际通过冲击波探头进行治疗康复的过程中,探头需要尽可能靠近皮肤,如果距离过远则效果不足,这个时候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当把探头卡合固定在卡合环之后,向固定盘的方向按压转动盘,弹簧结构收缩,锥形柱在锥形孔内向固定盘的方向移动,这时转动转动盘旋转至合适的位置,即使得探头与皮肤接近之后形成抵靠作用,然后转动盘移动至合适位置之后,不按压转动盘,随后弹簧结构伸展并带动锥形柱在锥形孔内向转动盘方向移动,锥形柱在锥形孔内移动的过程中,由于锥形孔直径越来越小,而锥形柱直径则会越来越大,相继的则会使锥形柱卡合至锥形孔内,以使得转动盘固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而完成后续的治疗康复作用。
在实际通过冲击波探头进行治疗康复的过程中,探头需要尽可能靠近皮肤,如果距离过远则效果不足,这个时候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当把探头卡合固定在卡合环之后,向固定盘的方向按压转动盘,弹簧结构收缩,锥形空心柱在锥形孔内向固定盘的方向移动,这时转动转动盘旋转至合适的位置,即使得探头与皮肤接近之后形成抵靠作用,然后转动盘移动至合适位置之后,弹簧结构伸展并带动锥形空心柱在锥形孔内向转动盘方向移动,锥形空心柱在锥形孔内移动的过程中,锥形孔直径越来越小,而锥形空心柱直径则会越来越大,相继的则会使锥形空心柱卡合至锥形孔内,以使得转动盘固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而完成后续的治疗康复作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和第二伸缩折叠杆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折叠状态的时候,则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布置在放置板的第一侧边,且所述第二伸缩折叠杆布置在所述放置板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移动环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移动环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环形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卡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卡合件侧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其包括躺卧床体10、伸缩结构20、计算机结构30和冲击波探头40;
躺卧床体10用于待康复人员的躺卧,所述躺卧床体10的一侧具有竖向支撑板11;
伸缩结构20具有安装板21、驱动结构22、第一伸缩折叠杆23、第二伸缩折叠杆24、移动环25、环形转动板26和扫描仪27;其中,所述安装板21位于所述竖向支撑板11的顶部位置,所述安装板21上设置所述驱动结构50,所述驱动结构50与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23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23的远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折叠杆24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折叠杆24的远端与所述移动环25连接,所述移动环25上设置所述环形转动板26,所述环形转动板26上设置有所述扫描仪27;所述安装板21的中部区域具有脚部放置槽12;所述环形转动板26上具有卡合件60;
计算机结构30具有显示屏幕,所述计算机结构30与所述扫描仪27建立通讯连接;
冲击波探头40可分离地固定在所述卡合件60上。
对于需要康复的用户,其只需要躺卧在床体上,然后把腿部从脚部开始穿过环形转动板26,以使得脚部位置放置到放置槽12的位置,以使得腿部处于基本的悬空放置状态。然后启动所述驱动结构22工作,以带动第一伸缩折叠杆23和第二伸缩折叠杆24进行展开伸缩运动,这个过程中使得环形转动板26能够从用户的脚踝位置逐渐地移动至大腿位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间隔性运动,同时,通过环形转动板26的转动作用而实现扫描仪27在移动环25内的周向运动,同时使得扫描仪27对于内部位置的腿部进行圆周经过的扫描动作,并且整个过程实现把腿部位置形成数据信号而传送到计算机结构30内以形成立体三维模型,并且显示在显示屏幕上,以实现物联网的效果模型,以便于医务人员的数据建模。随后,根据用户的提示以及医务人员的诊断而确定待康复位置,然后医务人员再次启动驱动结构22工作,并且使得移动环25移动至待治疗康复的位置,然后把体外冲击波探头40放置到卡合件60上以形成卡合固定作用,并且使得探头40与待康复位置进行接触,然后启动探头40工作而形成体外冲击波仪实现对于待康复位置的治疗。
第二实施例:
优选地,如图2至图7所示,所述驱动结构22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电机51、驱动齿轮52、从动齿轮53,所述从动齿轮53与铰接轴杆54连接,所述铰接轴杆54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23的近端,所述铰接轴杆54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1上;在具体的应用中,通过驱动电机51提供动力而使得驱动齿轮52转动,相应地使得从动齿轮53转动,从动齿轮53则带动铰接轴杆54和第一伸缩折叠杆23以及第二伸缩折叠杆24实现转动,由此使得第一伸缩折叠杆23和第二伸缩折叠杆24进行折叠收纳或者展开运动。
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23和第二伸缩折叠杆24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第一伸缩折叠杆23和第二伸缩折叠杆24形成折叠单元,包括了第一折叠单元150和第二折叠单元160,在折叠状态的时候,则第一折叠单元150布置在放置板71的第一侧边72,且第二折叠单元160布置在所述放置板71的第二侧边73,所述第一侧边72和第二侧边73相邻。
所述移动环25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转动电机81、转动齿轮82,所述移动环25具有环形导向槽体83,所述环形转动板26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环形导向槽体83内,所述环形转动板26的外部具有卡合齿部87,所述卡合齿部87与所述转动齿轮82啮合连接。在具体的应用中,通过转动电机81提供动力,相应地使得转动齿轮82转动,由此使得环形转动板26在环形导向槽体83内进行周向转动,随之使得连接的扫描仪27实现了周向转动,这个过程中则实现对于腿部的周向完整扫描过程。
所述安装板21的底部具有铰接侧部91和固定部92,所述铰接侧部91铰接在所述竖向支撑板11的一侧端部,所述固定部92则通过紧固螺栓93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在所述竖向支撑板11的顶部。在需要进行治疗的时候,则把安装板21放置到竖向支撑板11的上部位置,然后使得紧固螺栓93固定在竖向支撑板11的顶部位置,而当不需要进行治疗的时候,这个时候则可以把紧固螺栓93进行拆卸,并且使得安装板21绕铰接侧部91进行翻转,以使得安装板21向下翻转折叠到竖向支撑板11的外侧面上,并且这个时候保持第一伸缩折叠杆23和第二伸缩折叠杆24处于收缩状态,因此形成很好的收纳放置状态而避免对于周围人员行走的干扰。即在需要进行治疗的时候则使得安装板21翻转到上侧位置而使得伸缩结构20朝向床体的中央位置而进行治疗,而在不需要治疗的时候,则可以对于伸缩结构20进行收纳翻转并且保持床体与普通病床一样。
所述躺卧床体10的两侧位置具有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上也设置有所述伸缩结构20。这样的设置,可以同时满足四肢及胳膊和腿部的同时性治疗过程。
第三实施例:
如图1所示,所述计算机结构30具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具有数据记录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数据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待康复用户在初次建立腿部扫描模型之后形成的特定数据模型,并且所述数据记录单元记录该待康复用户在初次治疗中的移动环的特定位置,并且所述分析单元在复诊治疗中根据该待康复用户的个人信息而自动地控制所述环形转动板26至需要的位置。
对于这种体外冲击波探头40的康复治疗过程,其治疗的次数需要数次,而只需要在第一次完成治疗动作之后,则计算机结构30能够自动地把第一次的数据进行记录,然后记录下该名人员的个人信息和移动环25的治疗位置和时间信息等,而下一次再次治疗的时候,只需要输入用户个人信息,则自动地实现把移动环25调整至正确位置而完成后续治疗的技术效果。
第四实施例: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卡合件60包括横向柱61、固定块62、锥形柱63、转动盘64和固定盘65,所述横向柱61设置在固定块62上,所述横向柱61的中部设置有锥形孔66,所述锥形柱63设置在锥形孔66内,所述锥形柱63前端的锥形头67穿设过锥形孔66的一侧,所述转动盘64设置在横向柱61的一侧,所述转动盘64与锥形柱63的前端锥形头67连接,所述固定盘65设置在横向柱61的另一侧,所述固定盘65一端设置在锥形孔66内,所述固定盘65与锥形柱63之间通过弹簧结构69连接,所述弹簧结构69的一端与固定盘65连接,所述弹簧结构69的另一端与锥形柱63后端端部接触,且所述弹簧结构与锥形柱不连接,所述转动盘64上设置有转动板101,所述转动板101上设置有卡合环102,所述卡合环102用于卡合固定所述冲击波探头40。
在实际通过冲击波探头进行治疗康复的过程中,探头需要尽可能靠近皮肤,如果距离过远则效果不足,这个时候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当把探头40卡合固定在卡合环102之后,向固定盘65的方向按压转动盘64,弹簧结构69收缩,锥形柱63在锥形孔66内向固定盘65的方向移动,这时转动转动盘64旋转至合适的位置,即使得探头40与皮肤接近之后形成抵靠作用,然后转动盘64移动至合适位置之后,不按压转动盘,随后弹簧结构69伸展并带动锥形柱63在锥形孔66内向转动盘64方向移动,锥形柱63在锥形孔66内移动的过程中,由于锥形孔66直径越来越小,而锥形柱63直径则会越来越大,相继的则会使锥形柱63卡合至锥形孔66内,以使得转动盘64固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而完成后续的治疗康复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探头40的长度一般较长,因此在转动卡合环的时候就能使得探头40接触到人体皮肤位置。通过这种设计,一方面通过环形转动板26实现初步大范围调节,即通过环形转动板26转动至合适的位置之后就可以使得卡合件和探头40调节至合适的大致区域,然后通过卡合件的设置,而通过对于卡合环的精细位置的调节,以使得探头40准确地对应到人体皮肤位置以进行后续治疗。优选地,卡合件的转动板101的摆动方向与环形转动板26的平面垂直,即卡合件带动转动板101和探头40靠近或者远离中心位置的大腿皮肤。也就是说,在图8中的示意图中,优选地把卡合环102的放置方向转动90°,这样使得探头40放置角度转动90°,然后转动板101在正常状态下与环形转动板26的平面垂直设置,然后转动板101能够绕该平面的两侧位置进行摆动运动,即带动探头40靠近中心区域的大腿区域或者进行远离,继而实现接触式的治疗动作。优选地,卡合环102设置在转动板101的端部,并且卡合环102能够实现转动,以调整探头40的位置,以更好地贴近大腿位置。
另外,驱动结构22在进行工作中使得第一伸缩折叠杆和第二伸缩折叠杆展开运动的时候,可以人为地进行辅助而使得伸缩折叠杆的展开和收缩更为稳定。或者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结构22也可以省略,即完全依靠手动的方式而使得伸缩折叠杆进行逐渐地展开或者折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实现把移动环进行展开和折叠的目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则依然能够完成扫描过程。
再者,伸缩折叠杆可以通过现有的直线推进器进行替代,即通过电动伸缩杆进行替代,即通过电动伸缩杆而带动移动环进行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实现扫描,但是这种方案中其电动伸缩杆的收缩折叠效果没有伸缩折叠杆好。但是依然能够完成对于腿部的扫描动作。
当采用手动方式而对于移动环进行位置控制的时候,则依然可以进行信息记录存储,并且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而在复诊的时候迅速实现对于移动环的位置定位和治疗。
优选地,在一些情况下,经过扫描仪扫描并且结合诊断,如果发现病灶位置在膝盖位置的时候,这个时候为了提高治疗的舒适性,则用户可以把大腿从移动环内取出,并且保持大腿处于蜷缩状态,并且保持膝盖位置在最高位置,即用户脚部支撑在床上而使得腿部折叠支立起来。这个时候把移动环移动至膝盖位置,由于伸缩折叠杆为斜置状态,因此可以使得移动环很好地与膝盖位置配合,并且使得体外冲击波设备的探头40调整至合适角度之后而与膝盖进行配合以完成治疗。
进一步地,在床体的上方具有斜置弯曲轨道,安装板21能够与底部的竖向支撑板11进行分离并且使得安装板的外侧面即与伸缩折叠杆相悖的那面通过滑块连接在斜置弯曲轨道内,这样当完成扫描之后,则可以使得安装板21沿着斜置弯曲轨道进行移动,当移动至合适位置之后则停止运动,这个时候安装板21和移动环均位于用户的上方位置,用户的大腿平躺在床体上,这个时候通过移动环的向下移动而对于下方位置的大腿的位置进行治疗,并且这种状态下大腿不需要放置到移动环内部而是平躺在床体上,过程更为舒适,并且对于大腿的很多位置都可以实现治疗。

Claims (7)

1.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躺卧床体,用于待康复人员的躺卧,所述躺卧床体的一侧具有竖向支撑板;
伸缩结构,具有安装板、驱动结构、第一伸缩折叠杆、第二伸缩折叠杆、移动环、环形转动板和扫描仪;其中,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竖向支撑板的顶部位置,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所述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的远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折叠杆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折叠杆的远端与所述移动环连接,所述移动环上设置所述环形转动板,所述环形转动板上设置有所述扫描仪;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区域具有脚部放置槽;所述环形转动板上具有卡合件;
计算机结构,具有显示屏幕,所述计算机结构与所述扫描仪建立通讯连接;
冲击波探头,可分离地固定在所述卡合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铰接轴杆连接,所述铰接轴杆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的近端,所述铰接轴杆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所述移动环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转动电机、转动齿轮,所述移动环具有环形导向槽体,所述环形转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环形导向槽体内,所述环形转动板的外部具有卡合齿部,所述卡合齿部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具有铰接侧部和固定部,所述铰接侧部铰接在所述竖向支撑板的一侧端部,所述固定部则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在所述竖向支撑板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躺卧床体的两侧位置具有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上也设置有所述伸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结构具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具有数据记录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数据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待康复用户在初次建立腿部扫描模型之后形成的特定数据模型,并且所述数据记录单元记录该待康复用户在初次治疗中的移动环的特定位置,并且所述分析单元在复诊治疗中根据该待康复用户的个人信息而自动地控制所述环形转动板至需要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包括横向柱、固定块、锥形柱、转动盘和固定盘,所述横向柱设置在固定块上,所述横向柱的中部设置有锥形孔,所述锥形柱设置在锥形孔内,所述锥形柱前端的锥形头穿设过锥形孔的一侧,所述转动盘设置在横向柱的一侧,所述转动盘与锥形柱的前端锥形头连接,所述固定盘设置在横向柱的另一侧,所述固定盘一端设置在锥形孔内,所述固定盘与锥形柱之间通过弹簧结构连接,所述弹簧结构的一端与固定盘连接,所述弹簧结构的另一端与锥形柱后端端部接触,且所述弹簧结构与锥形柱不连接,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卡合环,所述卡合环用于卡合固定所述冲击波探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和第二伸缩折叠杆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第一伸缩折叠杆和第二伸缩折叠杆形成折叠单元,在折叠状态的时候,则第一组折叠单元布置在放置板的第一侧边,且第二组折叠单元布置在所述放置板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邻。
CN202210478978.3A 2022-05-05 2022-05-05 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 Active CN115569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8978.3A CN115569050B (zh) 2022-05-05 2022-05-05 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8978.3A CN115569050B (zh) 2022-05-05 2022-05-05 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9050A true CN115569050A (zh) 2023-01-06
CN115569050B CN115569050B (zh) 2023-09-29

Family

ID=8457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8978.3A Active CN115569050B (zh) 2022-05-05 2022-05-05 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69050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39136Y (zh) * 2006-08-15 2007-08-29 贾守强 一种膝关节mr检查固定架
CN201572103U (zh) * 2009-12-07 2010-09-08 李鹏 下肢关节ct扫描辅助装置
CN201920744U (zh) * 2011-01-02 2011-08-10 刘润新 腿部ct扫描辅助装置
CN102843971A (zh) * 2010-04-09 2012-12-26 卡尔斯特里姆保健公司 用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肢体成像装置
CN203776947U (zh) * 2014-03-19 2014-08-20 董亮 一种冲击波治疗仪和冲击波治疗系统
CN204192645U (zh) * 2014-11-04 2015-03-11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 骨科成像板固定架
CN108742674A (zh) * 2018-04-18 2018-11-06 魏景玉 一种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
CN109106368A (zh) * 2017-06-23 2019-01-01 顾玲玲 一种整体可调式扫描装置
CN109115781A (zh) * 2017-06-23 2019-01-01 顾玲玲 一种单向可调式扫描装置
CN109938989A (zh) * 2019-04-25 2019-06-28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
CN110743096A (zh) * 2019-11-27 2020-02-04 张学磊 一种脚部受伤治疗康复机器
CN111387951A (zh) * 2020-05-06 2020-07-10 上海睿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表面病灶光学诊断装置
CN111888225A (zh) * 2020-08-04 2020-11-06 马利萍 一种疼痛治疗用超声推拿探头及疼痛治疗装置
RU204174U1 (ru) * 2020-10-27 2021-05-1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Химпродукт" 3d сканер для сканирования культи верхних или нижних конечностей
CN113599217A (zh) * 2021-08-09 2021-11-05 河南德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视觉导航的精准区域理疗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39136Y (zh) * 2006-08-15 2007-08-29 贾守强 一种膝关节mr检查固定架
CN201572103U (zh) * 2009-12-07 2010-09-08 李鹏 下肢关节ct扫描辅助装置
CN102843971A (zh) * 2010-04-09 2012-12-26 卡尔斯特里姆保健公司 用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肢体成像装置
CN201920744U (zh) * 2011-01-02 2011-08-10 刘润新 腿部ct扫描辅助装置
CN203776947U (zh) * 2014-03-19 2014-08-20 董亮 一种冲击波治疗仪和冲击波治疗系统
CN204192645U (zh) * 2014-11-04 2015-03-11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 骨科成像板固定架
CN109115781A (zh) * 2017-06-23 2019-01-01 顾玲玲 一种单向可调式扫描装置
CN109106368A (zh) * 2017-06-23 2019-01-01 顾玲玲 一种整体可调式扫描装置
CN108742674A (zh) * 2018-04-18 2018-11-06 魏景玉 一种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
CN109938989A (zh) * 2019-04-25 2019-06-28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
CN110743096A (zh) * 2019-11-27 2020-02-04 张学磊 一种脚部受伤治疗康复机器
CN111387951A (zh) * 2020-05-06 2020-07-10 上海睿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表面病灶光学诊断装置
CN111888225A (zh) * 2020-08-04 2020-11-06 马利萍 一种疼痛治疗用超声推拿探头及疼痛治疗装置
RU204174U1 (ru) * 2020-10-27 2021-05-1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Химпродукт" 3d сканер для сканирования культи верхних или нижних конечностей
CN113599217A (zh) * 2021-08-09 2021-11-05 河南德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视觉导航的精准区域理疗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9050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59629B2 (ja) 身体障害者用の訓練器具
WO2023279772A1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治疗装置
CN115487042A (zh) 一种心血管心脏康复训练装置
CN114983761A (zh) 心内科介入治疗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CN209122689U (zh) 骨科用康复护理床
CN111407601A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07384453U (zh) 腿部伤患病人康复训练器
CN115569050B (zh) 基于物联网的运动损伤辅助康复训练用体外冲击波设备
JP2003199799A (ja) 歩行機能回復用肢体駆動装置
CN207590930U (zh) 一种适合于老年人的康复治疗床
CN110063873A (zh) 一种多功能的康复训练系统
RU2386428C1 (ru) Аппарат для вибрационно-механического массажа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CN108030640A (zh) 一种神经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11410006U (zh) 预防下肢血栓的仪器
CN114376888A (zh) 一种用于胸外科手术的康复护理设备
CN209254022U (zh) 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训练器
CN203139031U (zh) 多功能股骨头坏死康复医疗器
CN206508470U (zh) 一种下肢锻炼康复器
CN109009972B (zh) 一种用于医疗的拍打装置
KR200313393Y1 (ko) 복근, 요근 및 하지근 등속 운동기구
CN216725146U (zh) 一种护理用术后康复装置
CN219700440U (zh) 两自由度气囊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15444727B (zh) 一种防下肢静脉血栓的装置及方法
JP2015136463A (ja) 下腿関節運動支援用ティルト台
CN215652450U (zh) 一种模拟推拿振法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