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35512A - 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35512A
CN115535512A CN202211481180.0A CN202211481180A CN115535512A CN 115535512 A CN115535512 A CN 115535512A CN 202211481180 A CN202211481180 A CN 202211481180A CN 115535512 A CN115535512 A CN 115535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unit
unit pole
weight
weigh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811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35512B (zh
Inventor
阚道琴
曹海尚
谢媛媛
张琦
骆昌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811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35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35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5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35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5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3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根据获取的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并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所述电芯制备设备传送所述第一单元极片,以供所述电芯制备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可见,相对于传统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为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有利于提高电芯性能以及延长电芯寿命。

Description

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物流仓储中逐渐出现了自动化立体仓库,其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可实现仓库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和操作简便化等。
传统技术中,用于制备电芯的各单元极片通常会存储于自动化立体仓库中,以便于电芯制备设备的用户在需要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某种类型的单元极片时,通过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控制设备控制堆垛机从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相应存储区域随机地取出相应类型的单元极片。
然而,传统技术中自动化立体仓库随机输出的正负单元极片所制备的电芯存在单元平衡(Cell Balance,CB)值不足的风险,会加剧电芯析锂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能够解决传统技术中电芯存在CB值不足风险,会加剧电芯析锂隐患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包括:
获取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其中,第一单元极片包括正极单元极片和/或负极单元极片;
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的过程中,通过根据获取的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并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可见,相对于传统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为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从而可以尽量规避电芯析锂隐患,有利于提高电芯性能以及延长电芯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之前,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包括:
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其中,第一单元极片的极性与第二单元极片的极性相反。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然后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以便于将第一单元极片传送给电芯制备设备,使得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有利于提高电芯性能以及延长电芯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包括:
若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满足第一条件,则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第一候选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第一候选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满足第二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单元极片为正极单元极片的情况下,第一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大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第二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大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
在第二单元极片为负极单元极片的情况下,第一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小于第三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第二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小于第四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包括:
接收电芯制备设备发送的叫料请求,其中,叫料请求携带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包括:
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将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作为第一单元极片。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将极片存储仓库中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确定为第一单元极片,以便于将第一单元极片传送给电芯制备设备,使得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有利于提高电芯性能以及延长电芯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包括:
按照预设的出料规则,确定当前的极片重量区间;
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处于极片重量区间的第二候选单元极片;
从第二候选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料规则包括相邻两次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的单元极片的重量差异小于预设差异阈值的规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包括:
根据预设的匹配规则以及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其中,预设匹配规则包括:
为重量大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的正极极片匹配重量大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的负极极片,以及,为重量小于第三预设重量阈值的负极单元极片匹配重量小于第四预设重量阈值的正极单元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各单元极片存至极片存储仓库。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并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各单元极片存至极片存储仓库,可以更好地管理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以便于可以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为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规则包括按照重量由低至高存储单元极片的规则,或者,按照重量由高至低存储单元极片的规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的计算过程包括:
获取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
根据制备参数信息计算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备参数信息包括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参数信息以及切割处理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其中,涂布参数信息包括向集流体涂布浆料的涂布重量信息和涂布长度信息,极片流转信息用于指示对涂布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切割的切割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获取电芯制备设备返回的组装信息;其中,组装信息用于指示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
根据组装信息确定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根据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电芯对应的CB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获取的组装信息确定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并根据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电芯对应的CB值,实现了对电芯CB值的监控,以便于可以追溯电芯制备设备所生产电芯的CB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包括:
获取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根据制备参数信息计算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将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发送给极片存储仓库中的控制设备,以使控制设备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并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根据获取的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计算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将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发送给极片存储仓库中的控制设备,以使控制设备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并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便于控制设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为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使得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在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还可以节省控制设备的部分处理资源,以便于控制设备可以更加及时且准确地为电芯制备设备分配单元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备参数信息包括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参数信息以及切割处理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其中,涂布参数信息包括向集流体涂布浆料的涂布重量信息和涂布长度信息,极片流转信息用于指示对涂布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切割的切割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获取电芯制备设备返回的的组装信息;其中,组装信息用于指示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
根据组装信息确定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根据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电芯对应的CB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其中,第一单元极片包括正极单元极片和/或负极单元极片;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制备参数信息计算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发送给极片存储仓库中的控制设备,以使控制设备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并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片传送系统,极片传送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中的控制设备和极片传送设备。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制备系统,电芯制备系统包括:单元极片制备设备、上述第七方面中的极片传送系统以及电芯制备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元极片制备设备包括:涂布设备、冷压设备和模切设备。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方法步骤。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方法步骤。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传统技术的电芯CB值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的电芯CB值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制备过程和存储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制备过程、存储过程和传送过程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随着技术发展,物流仓储中逐渐出现了自动化立体仓库,其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可实现仓库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和操作简便化等。
传统技术中,单元极片制备设备所生产的各单元极片通常会存储于自动化立体仓库中,以便于电芯制备设备的用户在需要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某种类型的单元极片时,通过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控制设备控制堆垛机从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相应存储区域随机地取出相应类型的单元极片,并通过传送通道传输到电芯制备设备。
然而,传统技术中自动化立体仓库随机输出的正负单元极片所制备的电芯存在CB值不足的风险(例如,正极过重和/或阳极过轻),会加剧电芯析锂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电芯的CB值是指电芯的负极(或者称之为阳极)极片与正极(或者称之为阴极)极片的单位面积的容量之比,也可以称之为C.B.值或者N/P比(Negative/Positive)。可见,电芯的CB值约等于负极极片的重量/正极极片的重量。
为了可以保证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申请人研究发现,通过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控制设备在为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时,可以基于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需要相匹配的分配原则为电芯制备设备定向搭配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从而可以尽量规避电芯析锂隐患,有利于提高电芯性能以及延长电芯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是指电芯的CB值可以在预设区间范围内波动,且波动的幅度较小,或者说电芯的CB值的分布明显收敛,一致性较好。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电芯存在CB值不足风险,会加剧电芯析锂隐患的问题,申请人经过研究,提出了一种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在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的过程中,通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为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从而可以尽量规避电芯析锂隐患,有利于提高电芯性能以及延长电芯寿命。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环境中可以包括:单元极片制备设备10、极片传送系统11和电芯制备设备12,其中,极片传送系统11可以包括控制设备110和极片传送设备111。
示例性地,单元极片制备设备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涂布设备、冷压设备和模切设备。
示例性地,极片传送系统1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自动化立体仓库,其中,极片传送设备11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堆垛机和至少一个传送通道。
示例性地,电芯制备设备1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卷绕工艺设备或者叠片工艺设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设备110用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为电芯制备设备12分配单元极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环境还可以包括其它设备(例如与单元极片制备设备10通过有线方式或者无线方式连接的上位机设备),和/或其它系统,例如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控制设备11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本步骤中,控制设备在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的过程中,获取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其中,任意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用于指示单元极片的涂布重量。示例性地,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和/或,单元极片的重量属性参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负极单元极片,其重量越重(或者说重量特征参数越大),对应地重量属性参数越大(或者说越高);其重量越轻(或者说重量特征参数越小),对应地重量属性参数越小(或者说越低)。对于正极单元极片,其重量越轻(或者说重量特征参数越小),对应地重量属性参数越小(或者说越低);其重量越重(或者说重量特征参数越大),对应地重量属性参数越大(或者说越高)。
应理解,若在涂布处理过程中向集流体的A面(或者B面)涂布浆料,则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用于指示单元极片的A面(或者B面)的涂布重量;若在涂布处理过程中向集流体的A面和B面涂布浆料,则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用于指示单元极片的A面的涂布重量和B面的涂布重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接收上位机设备或者MES等发送的极片存储仓库中所存储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所存储的各单元极片对应的制备参数信息计算得到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其中,单元极片对应的制备参数信息用于指示单元极片制备设备生产单元极片过程中的涂布设备的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参数信息,以及冷压设备和/或模切设备的切割处理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极片流转信息用于指示对涂布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切割的切割信息;当然,极片流转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切割处理过程中的涂布长度的其它变化信息(例如,异常料报废和/或异常断带等信息)。
步骤S202、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
本步骤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上述步骤S201中获取的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为电芯制备设备所分配的第一单元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其中,第一单元极片可以包括正极单元极片和/或负极单元极片。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是指正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与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之间的重量差值小于预设重量差值,以使通过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计算的CB值符合要求。例如,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是指正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与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相同,或者正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与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相近。
示例性地,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可以是指正极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与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之间的特征差值小于预设特征差值(或者说二者的重量特征参数相同或者相近)。例如,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可以是指正极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与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相同,或者正极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与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相近。
又一示例性地,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可以是指正极单元极片的重量属性参数与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属性参数相同或者相近。
例如,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可以是指高重量属性参数的正极单元搭配高重量属性参数的负极单元、低重量属性参数的正极单元搭配低重量属性参数的负极单元,或者中重量属性参数的正极单元搭配中重量属性参数的负极单元。
示例性地,若电芯制备设备请求正极单元极片(或者负极单元极片),则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为电芯制备设备所分配的负极单元极片(或者正极单元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
又一示例性地,若电芯制备设备请求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则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为电芯制备设备所分配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
又一示例性地,控制设备可以按照预定数量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为电芯制备设备所分配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预定数量可以是指电芯制备设备按照预设生产计划需求对应的数量。
步骤S203、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
本步骤中,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上述步骤S202中确定的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由于第一单元极片为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为电芯制备设备分配的,以便于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使得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分布明显收敛,降低了电芯CB值过低的风险,从而可以尽量规避电芯析锂隐患。
示例性地,若极片传送设备包括堆垛机和至少一个传送通道,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控制堆垛机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的相应存储区域取出第一单元极片,并通过相应的传送通道传送给电芯制备设备。
应理解,若第一单元极片包括:正极单元极片(或者负极单元极片),则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控制极片传送设备中的堆垛机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的相应正极存储区域(或者负极存储区域)取出正极单元极片(或者负极单元极片),并通过相应的正极传送通道(或者负极传送通道)传送给电芯制备设备。若第一单元极片包括: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则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控制极片传送设备中的堆垛机一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的相应正极存储区域取出正极单元极片,并通过相应的正极传送通道传送给电芯制备设备,以及可以通过控制极片传送设备中的堆垛机二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的相应负极存储区域取出负极单元极片,并通过相应的负极传送通道传送给电芯制备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获取的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并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可见,相对于传统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为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从而可以尽量规避电芯析锂隐患,有利于提高电芯性能以及延长电芯寿命。
图3为传统技术的电芯CB值的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的电芯CB值的分布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传统技术中随机搭配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方式,会使得电芯CB值的分布不稳定,存在电芯CB值不足的风险。相比之下,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为电芯制备设备定向搭配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方式,可以收敛电芯CB值的分布,从而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上述步骤S202中“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的一种可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在上述步骤S202之前,可以获取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以便于可以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其中,第一单元极片的极性与第二单元极片的极性相反。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可以是指电芯制备设备的制备机台当前正在使用的单元极片,例如,正极制备机台当前正在使用的正极单元极片或者负极制备机台当前正在使用的负极单元极片。
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对“获取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的可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接收电芯制备设备发送的叫料请求,其中,叫料请求可以携带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当然,叫料请求中还可以携带其它信息(例如,第二单元极片的标识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定。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为电芯制备设备所分配的单元极片的记录信息以及电芯制备设备反馈的用于指示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组装信息,可以确定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当然,控制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取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与第二单元极片的极性相反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与第二单元极片的极性相反的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
例如,若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为负极单元极片,则控制设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正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正极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其中,第一单元极片为正极单元极片。
又例如,若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为正极单元极片,则控制设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负极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其中,第一单元极片为负极单元极片。
可选地,若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满足第一条件,则控制设备可以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第一候选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其中,第一候选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满足第二条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单元极片为正极单元极片的情况下,第一条件可以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大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第二条件可以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大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
例如,若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为正极单元极片,且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大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或者称之为第二单元极片属于正极特配物料),则控制设备可以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重量大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的第一候选单元极片(或者称之为负极随机物料)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即高重量属性参数的正极单元搭配高重量属性参数的负极单元,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收敛电芯CB值的分布。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单元极片为负极单元极片的情况下,第一条件可以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小于第三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第二条件可以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小于第四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
例如,若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为负极单元极片,且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小于第三预设重量阈值(或者称之为第二单元极片属于负极特配物料),则控制设备可以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重量小于第四预设重量阈值的第一候选单元极片(或者称之为正极随机物料)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即低重量属性参数的负极单元搭配低重量属性参数的正极单元,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收敛电芯CB值的分布。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然后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以便于将第一单元极片传送给电芯制备设备,使得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有利于提高电芯性能以及延长电芯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上述步骤S202中“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进行介绍。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本步骤中,控制设备可以基于预设规则(例如,预设的出料规则或者预设的匹配规则)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按照预设的出料规则,确定当前的极片重量区间;进一步地,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处于极片重量区间的第二候选单元极片;进一步地,从第二候选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预设的出料规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相邻两次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的单元极片的重量差异小于预设差异阈值的规则。示例性地,预设的出料规则可以包括按照重量属性参数循环渐变式地升序方式和降序方式的规则,或者按照重量属性参数循环渐变式地降序方式和升序方式的规则。例如,出料规则可以为按照“高→中→低→低→中→高→……”的规则,或者,按照“低→中→高→高→中→低→……”的规则。
本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的出料规则确定当前的极片重量区间(包括当前的正极极片重量区间和当前的负极极片重量区间),其次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处于当前的极片重量区间的第二候选单元极片(包括第二正极候选单元极片和第二负极候选单元极片),然后从第二候选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其中,目标负极极片为第二负极候选单元极片中的极片,目标正极极片为第二正极候选单元极片中的极片。需要说明的是,正极单元极片对应的出料规则所指示的顺序,与负极单元极片对应的出料规则所指示的顺序相同。
例如,控制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的出料规则确定当前的正极极片重量区间为中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正极重量区间以及当前的负极极片重量区间为中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负极重量区间;其次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处于中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正极重量区间的第二正极候选单元极片以及处于中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负极重量区间的第二负极候选单元极片;然后从第二正极候选单元极片和第二负极候选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又例如,控制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的出料规则确定当前的正极极片重量区间为高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正极重量区间以及当前的负极极片重量区间为高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负极重量区间;其次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处于高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正极重量区间的第二正极候选单元极片以及处于高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负极重量区间的第二负极候选单元极片;然后从第二正极候选单元极片和第二负极候选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可见,本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基于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设定的数量安排出料计划,将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按照预设的出料规则进行排列以便于根据生产需求一一对应下搭配出料,其中,相同或者不同批次排物料出货时,均需遵循重量高低顺序依次出货,例如高→中→低→低→中→高。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预设的匹配规则以及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预设匹配规则可以包括:为重量(或者说重量特征参数)大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的正极极片(或者称之为正极特配物料)匹配重量(或者说重量特征参数)大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的负极极片(或者称之为负极随机物料),以及,为重量小于第三预设重量阈值的负极单元极片(或者称之为负极特配物料)匹配重量小于第四预设重量阈值的正极单元极片(或者称之为正极随机物料)。
本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匹配规则以及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为正极特配物料中的目标正极极片搭配负极随机物料中的目标负极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目标正极极片和目标负极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使得电芯CB值的分布可以收敛。
当然,控制设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定。
步骤S502、将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作为第一单元极片。
本步骤中,控制设备可以将上述步骤S501中确定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作为传送给电芯制备设备的第一单元极片。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将极片存储仓库中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确定为第一单元极片,以便于将第一单元极片传送给电芯制备设备,使得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有利于提高电芯性能以及延长电芯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6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控制设备如何将各单元极片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获取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本步骤中,控制设备可以获取单元极片制备设备所生产的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其中,任意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用于指示单元极片的涂布重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接收上位机设备或者MES发送的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计算得到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单元极片制备设备生产单元极片过程中的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参数信息以及切割处理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其中,涂布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向集流体涂布浆料的涂布重量信息和涂布长度信息,极片流转信息用于指示对涂布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切割的切割信息;当然,极片流转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切割处理过程中的涂布长度的其它变化信息(例如,异常料报废和/或异常断带等信息)。
本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获取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进一步地,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制备参数信息计算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可以接收上位机或者MES发送的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其中,单元极片制备设备中的涂布设备可以将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参数信息发送给上位机,冷压设备和/或模切设备可以将相应切割处理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发送给上位机,以便于上位机可以将获取的包括涂布参数信息和极片流转信息的制备参数信息发送给MES或者控制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单元极片制备设备也可以将制备参数信息直接发送给MES或者控制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控制设备获取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的方式并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切割处理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以及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重量信息和涂布长度信息进行单元极片参数信息的划分处理,得到各单元极片的涂布重量信息,并按照预设算法对各单元极片的涂布重量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便可得到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中的重量特征参数。
示例性地,预设算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算法:平均值算法、极大值算法或者极小值算法。
应理解,控制设备在确定各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之后,可以基于各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按照预设划分规则,确定各单元极片的重量属性参数。例如,预设划分规则可以用于指示:将重量特征参数小于第一重量特征参数的单元极片划分为低重量属性参数、将重量特征参数不小于第一重量特征参数且小于第二重量特征参数的单元极片划分为中重量属性参数,以及将重量特征参数不小于第二重量特征参数的单元极片划分为高重量属性参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制备过程和存储过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涂布设备中的涂布重量机构会上传涂布极片膜卷实时的涂布重量信息以及涂布设备中的涂布计米机构会上传涂布极片膜卷实时的涂布长度信息(或者称之为涂布米数信息);冷压设备中的冷压计米机构会上传冷压工序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例如,冷压切割处理的切割信息、异常料报废和/或异常断带等信息);模切设备中的模切计米机构会上传模切工序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例如,模切切割处理的切割信息、异常料报废和/或异常断带等信息)。进一步地,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冷压工序和模切工序中的切割处理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用于指示切割处理过程中的涂布长度的变化信息)以及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长度信息,对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重量信息按照米数进行单元极片参数信息的划分处理,便可得到各单元极片的涂布重量信息。进一步地,控制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算法对各单元极片的涂布重量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便可得到各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并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所属特征参数区间的不同确定各单元极片的重量属性参数,从而得到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以便于可以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各单元极片存至极片存储仓库(或者称之为立库),其中,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可以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和重量属性参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元极片的涂布重量信息可以包括多个涂布重量检测点的重量数据,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多个涂布重量检测点的重量数据按照如下平均值算法公式(1)得到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
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单元极片中的多个涂布重量检测点的重量数据的平均 值
Figure 254903DEST_PATH_IMAGE001
公式(1)
其中,
Figure 607387DEST_PATH_IMAGE002
代表预设常数,
Figure 549935DEST_PATH_IMAGE003
代表多个涂布重量检测点的重量数据的标准差。
当然,控制设备根据多个涂布重量检测点的重量数据还可以按照上述平均值算法公式(1)的其它变形或等效公式得到单元极片的重量特征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定。
当然,控制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取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定。
步骤S602、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各单元极片存至极片存储仓库。
本步骤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各单元极片存至极片存储仓库,其中,预设的存储规则可以包括按照重量由低至高存储单元极片的规则,或者,按照重量由高至低存储单元极片的规则。
示例性地,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各正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各正极单元极片存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正极存储区域,其中,正极存储区域可以包括:多个正极存储子区域,其中,不同正极存储子区域的重量(或者说重量特征参数)所属区间不同。例如,正极存储区域可以包括:低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正极存储子区域一、中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正极存储子区域二,以及高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正极存储子区域三。
又一示例性地,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各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负极单元极片存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负极存储区域,其中,负极存储区域可以包括:多个负极存储子区域,其中,不同负极存储子区域的重量(或者说重量特征参数)所属区间不同。例如,负极存储区域可以包括:低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负极存储子区域一、中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负极存储子区域二,以及高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负极存储子区域三。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并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各单元极片存至极片存储仓库,可以更好地管理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以便于可以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为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设备还可以根据电芯制备设备返回的组装信息,确定电芯制备设备所生产的电芯对应的CB值,实现了对电芯CB值的监控,以便于可以追溯电芯制备设备所生产电芯的CB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可以获取电芯制备设备返回的组装信息,其中,组装信息用于指示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应理解,组装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一个或者多个电芯分别所使用的单元极片。
进一步地,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组装信息确定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应理解,若组装信息用于指示多个电芯分别所使用的单元极片,则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组装信息确定制备各电芯分别所使用的单元极片,并根据存储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便可得到制备各电芯分别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进一步地,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电芯对应的CB值,实现了对电芯CB值的监控,以便于可以追溯电芯制备设备所生产电芯的CB值。
应理解,若组装信息用于指示多个电芯分别所使用的单元极片,则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制备各电芯分别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分别确定各电芯对应的CB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单元极片制备设备、极片传送系统和电芯制备设备(以电芯制备设备为卷绕工艺设备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进行介绍。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制备过程、存储过程和传送过程的示意图,结合图8所示,冷压设备会对涂布极片膜卷进行纵向分割和横向分切,其中,冷压设备中的冷压计米机构会上传冷压工序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例如,冷压切割处理的切割信息、异常料报废和/或异常断带等信息),以便于确定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进一步地,模切设备会对冷压设备切割后的涂布极片再次进行横向分切,其中,模切设备中的模切计米机构会上传模切工序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例如,模切切割处理的切割信息、异常料报废和/或异常断带等信息),以便于确定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可以通过上位机、MES或者控制设备来确定。
进一步地,控制设备可以根据获取的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各单元极片存至极片存储仓库。例如,图8所示,极片存储仓库中包括正极存储区域A和负极存储区域N,其中,正极存储区域A和负极存储区域N可以均包括低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存储子区域、中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存储子区域,以及高重量属性参数对应的存储子区域。示例性地,正极存储区域A中还包括:正极特配物料和正极随机物料,负极存储区域N中还包括:负极特配物料和负极随机物料;其中,正极特配物料用于存储重量(或者说重量特征参数)大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的正极极片,正极随机物料用于存储重量小于第四预设重量阈值的正极单元极片;负极特配物料用于存储重量小于第三预设重量阈值的负极单元极片,负极随机物料用于存储重量大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的负极极片。
需要说明的是,正极特配物料和负极特配物料置于极片存储仓库中的立库货架专区,常规情况下极片存储仓库会禁用特配物料,仅在特定时间下、特殊传送通道下,或者特殊电芯制备设备下搭配随机物料统一出货。
进一步地,控制设备在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并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示例性地,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控制堆垛机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的相应存储区域取出第一单元极片,并通过相应的传送通道传送给电芯制备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极片传送设备中可以设置有多个传送通道,以便于同时满足电芯制备设备的多个制备机台不同的供料需求,有利于保证物料及时传送,防止电芯制备设备待料,从而可以提高电芯的制备效率。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并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各单元极片存至极片存储仓库,可以更好地管理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进一步地,在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的过程中,通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为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以使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有利于提高电芯性能以及延长电芯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9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上位机设备或者MES(为了便于描述,以下以电子设备作为统称进行介绍)为例,对计算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01、获取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
示例性地,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包括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参数信息以及切割处理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其中,涂布参数信息包括向集流体涂布浆料的涂布重量信息和涂布长度信息,极片流转信息用于指示对涂布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切割的切割信息。
步骤S902、根据制备参数信息计算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步骤S901和步骤S902的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关于步骤S601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903、将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发送给极片存储仓库中的控制设备,以使控制设备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并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将上述步骤S902计算得到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发送给极片存储仓库中的控制设备,以使控制设备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并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
应理解,若电子设备为上位机,则电子设备可以将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通过MES或者其它设备间接地发送给极片存储仓库中的控制设备,或者可以直接发送给极片存储仓库中的控制设备。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根据获取的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计算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将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发送给极片存储仓库中的控制设备,以使控制设备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并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便于控制设备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为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使得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在保证电芯制备设备所制备的电芯的CB值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还可以节省控制设备的部分处理资源,以便于控制设备可以更加及时且准确地为电芯制备设备分配单元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子设备还可以获取电芯制备设备返回的的组装信息;其中,组装信息用于指示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组装信息确定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并根据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电芯对应的CB值,实现了对电芯CB值的监控,以便于可以追溯电芯制备设备所生产电芯的CB值。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的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可以应用于控制设备中。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01、第一确定模块1002和控制模块1003。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1002,用于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其中,第一单元极片包括正极单元极片和/或负极单元极片;
控制模块1003,用于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1001还用于获取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对应地,第一确定模块100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其中,第一单元极片的极性与第二单元极片的极性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满足第一条件,则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第一候选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第一单元极片,第一候选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满足第二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单元极片为正极单元极片的情况下,第一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大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第二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大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
在第二单元极片为负极单元极片的情况下,第一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小于第三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第二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小于第四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1001具体用于:
接收电芯制备设备发送的叫料请求,其中,叫料请求携带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1002,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作为第一单元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预设的出料规则,确定当前的极片重量区间;
根据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处于极片重量区间的第二候选单元极片;
从第二候选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料规则包括相邻两次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的单元极片的重量差异小于预设差异阈值的规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的匹配规则以及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其中,预设匹配规则包括:
为重量大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的正极极片匹配重量大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的负极极片,以及,为重量小于第三预设重量阈值的负极单元极片匹配重量小于第四预设重量阈值的正极单元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各单元极片存至极片存储仓库。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规则包括按照重量由低至高存储单元极片的规则,或者,按照重量由高至低存储单元极片的规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待存储至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
根据制备参数信息计算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备参数信息包括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参数信息以及切割处理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其中,涂布参数信息包括向集流体涂布浆料的涂布重量信息和涂布长度信息,极片流转信息用于指示对涂布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切割的切割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芯制备设备返回的组装信息;其中,组装信息用于指示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组装信息确定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电芯对应的CB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控制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控制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控制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可以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其中,该控制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控制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控制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设备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上述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控制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控制设备的限定,具体的控制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上述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控制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2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201、计算模块1202和发送模块1203。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201,用于获取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
计算模块1202,用于根据制备参数信息计算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发送模块1203,用于将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发送给极片存储仓库中的控制设备,以使控制设备根据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并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第一单元极片,以供电芯制备设备利用第一单元极片制备电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备参数信息包括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参数信息以及切割处理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其中,涂布参数信息包括向集流体涂布浆料的涂布重量信息和涂布长度信息,极片流转信息用于指示对涂布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切割的切割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芯制备设备返回的的组装信息;其中,组装信息用于指示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组装信息确定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电芯对应的CB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电子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上述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电子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极片传送系统,极片传送系统包括: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控制设备和极片传送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芯制备系统,电芯制备系统包括: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单元极片制备设备、极片传送系统以及电芯制备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单元极片制备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涂布设备、冷压设备和模切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上述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上述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8)

1.一种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的过程中,获取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根据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以使所述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一单元极片包括所述正极单元极片和/或所述负极单元极片;
控制极片传送设备向所述电芯制备设备传送所述第一单元极片,以供所述电芯制备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单元极片制备所述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包括:
根据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所述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所述第一单元极片,其中,所述第一单元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二单元极片的极性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所述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所述第一单元极片,包括:
若所述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满足第一条件,则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第一候选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与所述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匹配的所述第一单元极片,所述第一候选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满足第二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单元极片为正极单元极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大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大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
在所述第二单元极片为负极单元极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小于第三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单元极片的重量小于第四预设重量阈值的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匹配的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电芯制备设备发送的叫料请求,其中,所述叫料请求携带所述第二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包括:
根据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
将所述目标负极极片和所述目标正极极片作为所述第一单元极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包括:
按照预设的出料规则,确定当前的极片重量区间;
根据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处于所述极片重量区间的第二候选单元极片;
从所述第二候选单元极片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所述目标负极极片和所述目标正极极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规则包括相邻两次向所述电芯制备设备传送的单元极片的重量差异小于预设差异阈值的规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目标负极极片和目标正极极片,包括:
根据预设的匹配规则以及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确定重量信息相互匹配的所述目标负极极片和所述目标正极极片;
其中,所述预设匹配规则包括:
为重量大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的正极极片匹配重量大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的负极极片,以及,为重量小于第三预设重量阈值的负极单元极片匹配重量小于第四预设重量阈值的正极单元极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存储至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根据所述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按照预设的存储规则将所述各单元极片存至所述极片存储仓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规则包括按照重量由低至高存储单元极片的规则,或者,按照重量由高至低存储单元极片的规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存储至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的计算过程包括:
获取待存储至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的各单元极片的制备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制备参数信息计算所述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参数信息包括涂布处理对应的涂布参数信息以及切割处理对应的极片流转信息,其中,所述涂布参数信息包括向集流体涂布浆料的涂布重量信息和涂布长度信息,所述极片流转信息用于指示对涂布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切割的切割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芯制备设备返回的组装信息;其中,所述组装信息用于指示制备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
根据所述组装信息确定制备所述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根据制备所述电芯所使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确定所述电芯对应的单元平衡CB值。
15.一种单元极片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向电芯制备设备传送单元极片的过程中,获取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极片存储仓库中存储的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从所述极片存储仓库存储的单元极片中确定第一单元极片,以使所述电芯制备设备用于制备电芯的正极单元极片和负极单元极片的重量信息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一单元极片包括所述正极单元极片和/或所述负极单元极片;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极片传送设备向所述电芯制备设备传送所述第一单元极片,以供所述电芯制备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单元极片制备所述电芯。
16.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7.一种极片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传送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设备和极片传送设备。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481180.0A 2022-11-24 2022-11-24 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535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1180.0A CN115535512B (zh) 2022-11-24 2022-11-24 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1180.0A CN115535512B (zh) 2022-11-24 2022-11-24 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5512A true CN115535512A (zh) 2022-12-30
CN115535512B CN115535512B (zh) 2023-05-23

Family

ID=84719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81180.0A Active CN115535512B (zh) 2022-11-24 2022-11-24 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3551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38670A (ja) * 1989-03-10 1990-09-20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光情報処理装置
JP2010117391A (ja) * 2008-11-11 2010-05-27 Panas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4979550A (zh) * 2015-06-17 2015-10-14 河南力源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可循环充放电的3v锂离子电池及制造工艺
CN107863487A (zh) * 2017-08-23 2018-03-30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硫电池电芯及锂硫电池
CN109461880A (zh) * 2018-10-17 2019-03-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及电池
CN109524722A (zh) * 2019-01-03 2019-03-26 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高效率模叠一体机
CN109693936A (zh) * 2019-01-21 2019-04-30 陆阳清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组装的圆柱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及方法
CN110931884A (zh) * 2019-12-03 2020-03-27 深圳和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切叠一体机
CN114326607A (zh) * 2021-11-19 2022-04-12 银川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38670A (ja) * 1989-03-10 1990-09-20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光情報処理装置
JP2010117391A (ja) * 2008-11-11 2010-05-27 Panas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4979550A (zh) * 2015-06-17 2015-10-14 河南力源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可循环充放电的3v锂离子电池及制造工艺
CN107863487A (zh) * 2017-08-23 2018-03-30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硫电池电芯及锂硫电池
CN109461880A (zh) * 2018-10-17 2019-03-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及电池
CN109524722A (zh) * 2019-01-03 2019-03-26 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高效率模叠一体机
CN109693936A (zh) * 2019-01-21 2019-04-30 陆阳清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组装的圆柱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及方法
CN110931884A (zh) * 2019-12-03 2020-03-27 深圳和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切叠一体机
CN114326607A (zh) * 2021-11-19 2022-04-12 银川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5512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5148B (zh) 用于为物品确定存放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89999B (zh) 一种物联网卡的流量池管理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5096174A (zh) 一种交易匹配方法以及系统
CN104899079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27317B (zh) 信任感知的Web服务质量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03353888A (zh) 一种法院审判自动分案系统及方法
Ng et al. Yard planning for vessel services with a cyclical calling pattern
CN106952085B (zh) 一种数据存储与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66653A (zh) 基于大数据平台对仓库空间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52281A (zh) 业务资料存储方法、应用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396371B (zh) 一种基于gis的多目标物资调拨方法及装置
CN104866912B (zh) 一种散货料场料堆管理方法
CN108880918A (zh) 一种sdn多控制器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10705946A (zh) 货物配装方法及货物配装系统
CN111932185B (zh) 一种药品库存调拨系统及方法
CN111260288B (zh) 订单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913334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kiosk station to autonomously accept or decline package delivery based on confidence level
CN115578039A (zh) 一种仓库货位分配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535512B (zh) 单元极片的传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JPWO2015121937A1 (ja) 電力融通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融通管理方法
CN109784644B (zh) 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31915B (zh) 数据管理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01785A (zh) 待出库料箱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850822B (zh) 负载均衡方法、设备及分布式系统
CN108154332A (zh)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仓库货位分配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