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4644B - 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4644B
CN109784644B CN201811532021.2A CN201811532021A CN109784644B CN 109784644 B CN109784644 B CN 109784644B CN 201811532021 A CN201811532021 A CN 201811532021A CN 109784644 B CN109784644 B CN 109784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ny
case
target
cases
pro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20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4644A (zh
Inventor
颜赛云
臧爽爽
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20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4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4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4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4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4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过程优化技术,提供了一种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案件数据;获取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和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根据目标案件总数量和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计算应分配给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并将案件数量的目标案件分配给公司标识;获取与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并根据历史催收数据确定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根据已分配的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和目标案件总金额,计算公司标识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根据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本申请的方案可以提高案件分配效率。

Description

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发展,业务量不断增加,业务对应的待处理案件量也不断增加。以贷款业务为例,随着贷款案件量的不断增加,逾期的贷款案件量不断增加,也即需要催收的贷款案件量不断增加。为了提供案件催收效率,需要将待催收的案件分配给一个或多个催收公司进行处理。
目前,通常是通过人工进行分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案件分配成本,降低了案件分配效率。而且,目前人工进行案件分配所依据的分案规则单一,且受限于业务员自身经验,存在案件分配精准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案件分配效率和精准性的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案件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案件数据;所述目标案件数据包括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和目标案件总金额,以及待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案件金额;
获取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和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目标案件总数量和所述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计算应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并将所述案件数量的所述目标案件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
获取与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并根据所述历史催收数据确定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根据已分配的各所述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和所述目标案件总金额,计算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所述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所述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所述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所述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计算所述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初始比例差值;
将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进行迭代交换,以实现所述初始比例差值的迭代调整,直至调整后的比例差值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进行迭代交换,以实现所述初始比例差值的迭代调整,直至调整后的比例差值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包括:
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
根据统计的比例差值,从所述多个公司标识中筛选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
将已分配给所述第一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大的目标案件,与已分配给所述第二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小的目标案件进行交换;
当交换完成时,分别重新计算所述第一公司标识和所述第二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作为当次交换后的比例差值,并返回至所述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的步骤继续执行,直至当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均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统计的比例差值,从所述多个公司标识中筛选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公司标识获得初始公司标识序列;
对于前次交换后所述初始公司标识序列中的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将相邻两个比例差值进行迭代比较,且当比较结果不符合预设排序条件时,调换所述相邻两个比例差值所对应的公司标识的排序,直至当前调换后的公司标识序列中,任意相邻两个公司标识各自对应的比例差值所对应的比较结果均符合所述预设排序条件时,停止迭代比较,获得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
根据已排序的所述公司标识序列,分别确定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案件总数量和所述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计算应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公司标识获得目标公司标识序列;
对于所述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分别计算所述公司标识所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所述目标案件总数量的乘积,并对乘积结果进行取整操作,将取整获得的数值确定为应分配给相应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
当确定应分配给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所述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的所述案件数量后,将所述目标案件总数量中尚未分配的案件总数量确定为应分配给所述最后一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案件数据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案件分配指令;
根据所述案件分配指令获取相应的初始案件数据;
按照预设筛选方式从所述初始案件数据中筛选出符合预设筛选条件的目标案件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公司数据配置指令;
根据所述公司数据配置指令获取待配置的公司数据;所述公司数据包括待配置的公司标识和待配置的所述公司标识所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
将待配置的所述公司标识和待配置的所述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对应存储。
一种案件分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案件数据;所述目标案件数据包括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和目标案件总金额,以及待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案件金额;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和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案件总数量和所述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计算应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并将所述案件数量的所述目标案件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并根据所述历史催收数据确定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已分配的各所述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和所述目标案件总金额,计算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所述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所述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案件分配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案件分配方法的步骤。
上述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取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数据和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以及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历史催收数据,按照根据目标案件数据和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所确定的应分配给各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给各公司标识分配相应的目标案件,提高了案件分配效率。进一步地,根据历史催收数据确定相应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并根据已分配给各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和目标案件总金额,分别确定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进而根据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各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在保证案件分配效率的基础上,提高了案件分配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案件分配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案件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案件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案件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案件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案件分配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终端102可向服务器104发送案件分配指令,以使得服务器104根据所接收到的案件分配指令触发相应的案件分配流程。已触发的案件分配流程用于实现下述案件分配方法:服务器104获取包括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目标案件总金额和各目标案件的案件金额的目标案件数据,以及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和各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按照根据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目标案件总数量确定的应分配给各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给各公司标识分配相应的目标案件,并根据已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案件金额、各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和目标案件总金额,动态调整已分配给各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案件分配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2,获取目标案件数据;目标案件数据包括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和目标案件总金额,以及待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案件金额。
其中,目标案件数据是指待分配的案件数据。目标案件数据包括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和目标案件总金额,以及待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案件金额。目标案件数据还可包括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标识和业务数据。目标案件总数量是指待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总数量。目标案件总金额是指待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总金额,即待分配的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的总和。案件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案件,一个案件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目标案件,同一用户标识可对应有多个目标案件。案件具体可以是指一笔贷款,待分配的案件具体可以是指已经逾期、且需要进行催收的贷款。目标案件数据具体还可包括催收贷款所需的业务数据,比如逾期的天数、贷款产品和用户基本信息等,用户基本信息比如用户的姓名、年龄、职业和联系方式等。
具体地,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案件分配指令时,服务器根据所接收到的案件分配指令从数据库中获取包括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和目标案件总金额,以及待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案件金额的目标案件数据。服务器可根据所接收到的案件分配指令从其他计算机设备获取相应的目标案件数据。其他计算机设备比如用于存储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数据的服务器。服务器还可解析案件分配指令获得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标识,根据案件标识获取相应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并计算获得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和目标案件总金额。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按照预设周期轮询配置文件中预配置的预设触发时间,当轮询到的预设触发时间与当前系统时间一致时,服务器获取目标案件数据,并触发相应的案件分配流程。预设周期是指服务器相邻两次轮询配置文件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比如1秒。
S204,获取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和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
其中,公司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公司。公司具体可以是外包的催收贷款的催收公司。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是指公司标识应分配的案件数量占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的比例。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比如25%(百分之二十五)。举例说明,假设目标案件总数量为100,预配置的应分配给特定公司的案件数量为25,则该特定公司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为25%。
具体地,服务器本地预配置有公司数据,该公司数据包括待分配目标案件的多个公司标识,以及该多个公司标识各自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服务器根据所接收到的案件分配指令从数据库中获取预配置的公司数据,并根据该公司数据确定待分配目标案件的多个公司标识,以及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轮询到预设触发时间与当前系统时间一致时,服务器从本地数据库或其他计算机设备获取预配置的公司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获取预配置的待分配目标案件的多个公司标识,并根据公司标识分别获取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历史催收数据可包括相应公司标识在预设时间段内所对应的历史催收案件数量。服务器根据各公司标识在该预设时间段内所对应的历史催收案件数量,确定该多个公司标识在该预设时间段内所对应的历史催收案件总数量。服务器根据各历史催收案件数量和历史催收案件总数量,分别确定各公司标识在该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催收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并将历史催收案件数量分配比例确定为相应公司标识当前所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
S206,根据目标案件总数量和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计算应分配给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并将案件数量的目标案件分配给公司标识。
具体地,服务器分别计算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目标案件总数量之间的乘积,并根据乘积结果分别确定应分配给每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服务器按照预设分配方式根据所确定的案件数量,分别给每个公司标识分配相应案件数量的目标案件。预设分配方式是预先设定的给各公司标识分配相应案件数量的目标案件的方式。预设分配方式可以是按照各公司标识的排序和目标案件数据中各目标案件的排序,依次为各公司标识分配相应案件数量的目标案件。服务器将案件数量的目标案件分配给相应的公司标识时,分别建立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标识与相应公司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举例说明,假设目标案件总数量为100,预配置的公司标识A、B和C各自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分别为25%、25%和50%,则按照上述方式计算获得公司标识A、B和C各自应分配的案件数量分别为25、25和50。基于上述预设分配方式,可将该100个目标案件中的第1个到第25个、第26个到第50个、第51个到第100个,分别分配给公司标识A、B和C。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按照预设案件标识排序方式,对所获取到的多个目标案件各自对应的案件标识进行排序,获得已排序的案件标识序列。类似地,服务器按照预设公司标识排序方式,对所获取到的多个公司标识进行排序,获得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服务器根据已排序的案件标识序列和公司标识序列,按照预设分配方式分别给每个公司标识分配相应案件数量的目标案件。其中,预设案件标识排序方式可以是按照目标案件的获取顺序,也可以是按照各目标案件数据在存储时的排序,还可以是按照目标案件对应的逾期天数、案件金额或贷款产品等进行排序。预设公司标识排序方式可以是按照预配置的排序,也可以是按照各公司标识的历史催收数据进行排序。
S208,获取与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并根据历史催收数据确定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其中,历史催收数据是指根据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行为或历史催收结果生成的催收数据。历史催收数据可包括公司标识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比如在当前时间之前的一个月内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也可包括公司标识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多个历史催收案件金额,比如在当前时间之前的一个月内每天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还可包括公司标识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多个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比如在当前时间之前的一个月内每天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是指公司标识应分配的案件总金额占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金额的比例。
具体地,服务器根据各公司标识分别获取相应的历史催收数据,并根据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确定该多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历史催收总数据。服务器根据各历史催收数据和历史催收总数据,分别确定各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并将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确定为相应公司标识当前所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历史催收数据包括公司标识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服务器根据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确定该多个公司标识在该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历史催收案件总金额,并根据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和历史催收案件总金额,分别确定各公司标识在该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可用于表征与相应公司标识对应的公司所具有的案件催收能力,依据公司所具有的案件催收能力给该公司分配相适应的目标案件,以便于各目标案件均能被有效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历史催收数据包括公司标识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多个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服务器分别对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多个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求平均,获得相应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均值,并将该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均值确定为相应公司标识当前所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举例说明,假设历史催收数据包括在当前时间之前的一个月内每天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对于每个公司标识,服务器根据该公司标识在该一个月内每天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计算该公司标识在该一个月内的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均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历史催收数据包括公司标识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多个历史催收案件金额。服务器根据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多个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别计算每个公司在该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多个历史催收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并按照上述方式分别确定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本地预配置有各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服务器根据各公司标识分别在本地查询相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S210,根据已分配的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和目标案件总金额,计算公司标识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其中,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是指实际分配给公司标识的案件总金额占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金额的比例。实际分配给公司标识的案件总金额是指已分配给该公司标识的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的总和。
具体地,对于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中的每个公司标识,服务器对已分配给该公司标识的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求和,获得实际分配给该公司标识的案件总金额,并计算该案件总金额占目标案件总金额的百分比,获得该公司标识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S212,根据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具体地,服务器根据各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分别确定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服务器根据各公司对应的比例差值,从该多个公司标识中筛选出需要动态调整已分配的目标案件的目标公司标识,并按照预设调整方式动态调整已分配给目标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当已分配的目标案件调整完毕时,获得各公司标识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筛选出的目标公司标识可以是该多个公司标识中比例差值最大和最小的公司标识。预设调整方式可以是将比例差值最大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目标案件中案件金额最大的目标案件,与比例差值最小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目标案件中案件金额最小的目标案件进行交换。
举例说明,假设按照上述方式计算获得预配置的公司标识A、B和C各自对应的比例差值分别为9%、1%和-10%,已分配给公司标识A的目标案件a、b和c各自对应的案件金额分别为10万、5万、2万,已分配给公司标识B的目标案件d、e和f各自对应的案件金额分别为4万、6万、7万,已分配给公司标识C的目标案件g、h和j各自对应的案件金额分别为1万、5万、8万。按照上述方式筛选出目标公司标识A和C,且根据比例差值可确定应将公司标识A的目标案件a,与公司标识C的目标案件g进行交换。由此,最终分配给公司标识A的目标案件为g、b和c,最终分配给公司标识B的目标案件为d、e和f,最终分配给公司标识C的目标案件为a、h和j。
上述案件分配方法,获取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数据和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以及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历史催收数据,按照根据目标案件数据和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所确定的应分配给各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给各公司标识分配相应的目标案件,提高了案件分配效率。进一步地,根据历史催收数据确定相应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并根据已分配给各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和目标案件总金额,分别确定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进而根据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各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在保证案件分配效率的基础上,提高了案件分配的精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2包括:根据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计算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初始比例差值;将已分配给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进行迭代交换,以实现初始比例差值的迭代调整,直至调整后的比例差值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其中,比例差值是指将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减去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获得的差值。初始比例差值是指将初始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减去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获得的初始差值。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是停止迭代交换时比例差值应满足的条件。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是用于判定是否停止迭代交换的依据,比如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均属于预设数值范围。预设数值范围是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的数值范围,比如-5%到5%。预设数值范围是判定是否继续迭代地交换已分配给各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的依据。
具体地,服务器分别计算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之间的差值,获得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并将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分别与预设数值范围进行比较。当计算获得的多个比例差值中存在超出预设数值范围的比例差值时,服务器分别确定当前比例差值最大的公司标识和最小的公司标识,并将已分配给比例差值最大的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与已分配给比例差值最小的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进行交换,以实现对比例差值最大的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公司标识各自对应的比例差值的调整。在当前执行的目标案件交换步骤执行完毕时,对于当前进行目标案件交换的两个公司标识,服务器根据该两个公司标识在交换完成后各自对应的目标案件,按照上述方式分别计算该两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并返回至将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分别与预设数值范围进行比较的步骤继续执行,直至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均属于预设数值范围时,停止上述迭代交换流程,并将每个公司标识当前对应的目标案件确定为最终分配给该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迭代交换流程中,服务器分别统计任意两个公司标识之间互相交换目标案件的次数。在当前执行的目标案件交换步骤执行完毕时,服务器将统计的任意两个公司标识互相交换目标案件的次数分别与预设次数进行比较。当存在达到预设次数的统计次数时,停止上述迭代交换流程。当任意两个公司标识互相交换目标案件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停止迭代,能够有效避免上述迭代交换流程成为无限循环流程,保证了案件分配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已分配给各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进行迭代交换,实现了对各公司标识对应的初始比例差值的迭代调整,以确保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与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尽可能相近,从而提高案件分配的精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已分配给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进行迭代交换,以实现初始比例差值的迭代调整,直至调整后的比例差值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包括: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根据统计的比例差值,从多个公司标识中筛选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将已分配给第一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大的目标案件,与已分配给第二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小的目标案件进行交换;当交换完成时,分别重新计算第一公司标识和第二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作为当次交换后的比例差值,并返回至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的步骤继续执行,直至当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均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具体地,当前次交换完成时,服务器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并将统计的多个比例差值分别进行比较,进而根据比较结果从该多个公司标识中分别筛选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服务器从已分配给第一公司标识的各目标案件中筛选出案件金额最大的目标案件,并从已分配给第二公司标识的各目标案件中筛选出案件金额最小的目标案件。服务器将筛选出的案件金额最大的目标案件重新分配给第二公司标识,并将案件金额最小的目标案件重新分配给第一公司标识,以实现当前筛选出的两个目标案件在对应筛选出的第一公司标识和第二公司标识之间的交换。
进一步地,在当前筛选出的两个目标案件交换完成时,服务器根据目标案件总金额和当前已分配给第一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重新计算第一公司标识当前所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并计算该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与相应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之间的差值,获得第一公司标识当前所对应的比例差值。类似地,服务器根据目标案件总金额和当前已分配给第二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重新计算第二公司标识当前所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并计算该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与相应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之间的差值,获得第二公司标识当前所对应的比例差值。当计算获得当前进行目标案件交换的第一公司标识和第二公司标识当前所对应的比例差值时,服务器将计算所得的比例差值作为当次交换后与相应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并返回到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的步骤继续执行,直至当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均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给每个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
上述实施例中,比例差值最大表明实际分配给相应公司标识的案件总金额超出应分配给该公司的案件总金额最多。比例差值最小且为正值时,表明实际分配给相应公司标识的案件总金额超出应分配给该公司的案件总金额最少。比例差值最小且为负值时,表明实际分配给相应公司标识的案件总金额少于应分配给该公司的案件总金额、且实际分配给该公司标识的案件总金额与应分配给该公司标识的案件总金额相差最多。由此可见,按照上述迭代交换过程不断缩小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应分配案件总金额和实际分配案件总金额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案件分配的精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统计的比例差值,从多个公司标识中筛选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包括:根据多个公司标识获得初始公司标识序列;对于前次交换后初始公司标识序列中的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将相邻两个比例差值进行迭代比较,且当比较结果不符合预设排序条件时,调换相邻两个比例差值所对应的公司标识的排序,直至当前调换后的公司标识序列中,任意相邻两个公司标识各自对应的比例差值所对应的比较结果均符合预设排序条件时,停止迭代比较,获得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根据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分别确定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
其中,预设排序条件可以是比例差值较大的公司标识的排序,优于比例差值较小的公司标识的排序。可以理解的是,比例差值较大的公司标识的排序优于比例差值较小的公司标识的排序,是指在由多个公司标识构成的公司标识序列中,比例差值较大的公司标识的排序位置位于比例差值较小的公司标识的排序位置之前,也即比例差值较大的公司标识对应的排序号小于比例差值较小的公司标识对应的排序号。
具体地,服务器根据多个公司标识获得相应的初始公司标识序列,并根据前次目标案件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按照冒泡算法对该初始公司标识序列中的每个公司标识进行重新排序,获得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服务器根据该多个公司标识,按照获取每个公司标识的先后顺序,或者按照预配置的先后顺序获得初始公司标识序列。服务器将该初始公司标识序列中,相邻两个公司标识在前次目标案件交换后各自对应的比例差值进行迭代比较,且当排序位置在前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小于排序位置在后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时,调换当前进行比较的两个比例差值所对应的公司标识的排序,直至当前调换公司标识排序后的公司标识序列中,任意相邻两个公司标识各自对应的比例差值所对应的比较结果均符合预设排序条件时,停止迭代比较,并将当前调整公司标识排序后的公司标识序列确定为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
可以理解的是,按照上述方式获得的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中,排序位置在前的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大于排序位置在后的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由此,服务器将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中的第一个公司标识确定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并将该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公司标识确定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多个公司标识中的每个公司标识在前次目标案件交换后所对应的比例差值,按照预设排序算法对该多个公司标识进行排序,获得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并根据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分别确定当次交换时的第一公司标识和第二公司标识。预设排序算法比如选择排序法、插入排序法、归并排序法、堆排序法和快速排序法等。举例说明,假设按照特定的预设排序算法获得已排序的、且相应比例差值由小至大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时,服务器将该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公司标识确定为比例差值最大的公司标识,以及将该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中的第一个公司标识确定为比例差值最小的公司标识。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前次交换后各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和预设排序条件迭代地调整各公司标识的排序,获得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以便于根据该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快速定位该多个公司标识需要动态调整目标案件的公司标识,在保证案件分配效率的基础上,提高了案件分配精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6包括:根据多个公司标识获得目标公司标识序列;对于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分别计算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目标案件总数量的乘积,并对乘积结果进行取整操作,将取整获得的数值确定为应分配给相应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当确定应分配给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后,将目标案件总数量中尚未分配的案件总数量确定为应分配给最后一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
具体地,服务器根据所获取到的多个公司标识,按照获取每个公司标识的先后顺序,或者按照预配置的先后顺序获得目标公司标识序列。服务器从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对于该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该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各公司标识,服务器分别计算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目标案件总数量的乘积,并对乘积结果进行取整操作,获得进行取整操作后的数值,并将该数值确定为应分配给相应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当分别确定应分配给该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后,服务器对该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案件数量求和,获得已分配的案件总数量。服务器计算目标案件总数量和已分配的案件总数量之间的差值,获得该目标案件总数量中尚未分配的案件总数量,并将该尚未分配的案件总数量确定为应分配给最后一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
举例说明,假设目标案件总数量为101,公司标识A、B和C各自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分别为25%、25%和50%,则按照上述方式首先确定的应分配给公司标识A和B的案件数量分别为25和25,并确定已分配的案件总数量为50,进而确定尚未分配的案件总数量为51,由此确定应分配给公司标识C的案件数量51。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的每个公司标识,服务器分别计算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目标案件总数量的乘积,并对乘积结果进行取整操作,获得进行取整操作后的数值,并将该数值确定为应分配给相应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当按照上述方式分别确定应分配给每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后,服务器将应分配给每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求和,获得已分配的案件总数量。服务器计算目标案件总数量和已分配的案件总数量的差值,获得该目标案件总数量中尚未分配的案件总数量。服务器将该目标案件总数量中尚未分配的案件总数量,与初始确定的应分配给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最后一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求和,获得最终确定的应分配给该最后一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这样,按照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目标案件总数量分别计算应分配给每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并将目标案件总数量中剩余未分配的案件总数量的目标案件也分配给最后一个公司标识。
上述实施例中,对于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和剔除该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按照相应的计算方式分别计算应分配给每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提高了案件分配效率,保证了案件分配精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目标案件数据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案件分配指令;根据案件分配指令获取相应的初始案件数据;按照预设筛选方式从初始案件数据中筛选出符合预设筛选条件的目标案件数据。
其中,案件分配指令是用于触发案件分配操作的指令。初始案件数据是指预配置的包括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数据和其他不符合预设筛选条件的案件数据。以贷款为例,初始案件数据包括当前生效的贷款总数量、贷款总金额和每笔贷款对应的业务数据等,贷款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贷款标识、贷款金额和贷款产品、逾期状态、逾期天数和用户基本信息等。预设筛选方式是预先设定的用于从初始案件数据中筛选处目标案件数据的方式,比如将预设筛选条件分别与各初始案件数据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初始案件数据确定为目标案件数据。预设筛选条件是从初始案件数据中筛选目标案件数据的依据。预设筛选条件比如逾期天数与预设逾期天数范围相匹配,或者,案件标识与预设案件标识相匹配,或者,案件金额达到预设案件金额阈值等。
具体地,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案件分配指令,根据所接收到的案件分配指令从数据库中获取预配置的初始案件数据。服务器将所获取到的初始案件数据分别与预设筛选条件进行匹配,并将匹配成功的初始案件数据确定为目标案件数据,以从初始案件数据中筛选出符合预设筛选条件的目标案件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筛选条件有多个。服务器可将该多个预设筛选条件分别与所获取到的初始案件数据进行匹配,并将与该多个预设筛选条件同时匹配成功的初始案件数据确定为筛选出的目标案件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迭代地将该多个预设筛选条件中尚未进行匹配的预设筛选条件中的一个预设筛选条件,分别与已筛选出的每个案件数据进行匹配,以从该已筛选出的案件数据中,进一步筛选出与当前进行匹配的预设筛选条件相匹配的案件数据,直至该多个预设筛选条件均匹配完毕。
举例说明,服务器从初始案件数据中筛选出逾期天数与预设逾期天数范围相匹配案件数据,再从筛选出的案件数据中筛选出案件标识与预设案件标识相匹配的案件数据,进一步从筛选出的案件数据中筛选出符合其他预设筛选条件的案件数据,直至筛选出同时符合该多个预设筛选条件的案件数据,并将最终筛选出的案件数据确定为目标案件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按照预配置的筛选方式筛选出符合预配置的筛选条件的案件数据作为目标案件数据,提高了目标案件数据的筛选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了案件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案件分配方法还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公司数据配置指令;根据公司数据配置指令获取待配置的公司数据;公司数据包括待配置的公司标识和待配置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将待配置的公司标识和待配置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对应存储。
其中,公司数据配置指令是用于触发公司数据配置操作的指令。公司数据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服务器触发相应的公司数据配置流程。
具体地,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公司数据配置指令,并根据所接收到的公司数据配置指令获取一个或多个待配置的公司标识,以及该一个或多个待配置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等公司数据。服务器将所获取到的一个或多个待配置的公司标识,与相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对应配置到数据库中。对于所获取到的多个公司标识,服务器可按照预设配置顺序将该多个公司标识依次配置到数据表中。预设配置顺序可根据公司数据配置指令获取。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所接收到的公司数据配置指令,还可获取与该一个或多个待配置的公司标识分别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上述实施例中,将一个或多个公司标识和相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预配置到本地,以便于在进行案件分配时能够快速定位应分配目标案件的公司标识,以及各公司标识应分配的案件数量分配比例,进而快速确定应分配的案件数量并进行分配,提高了案件分配效率。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案件分配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2,接收终端发送的案件分配指令。
S304,根据案件分配指令获取相应的初始案件数据。
S306,按照预设筛选方式从初始案件数据中筛选出符合预设筛选条件的目标案件数据;目标案件数据包括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和目标案件总金额,以及待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案件金额。
S308,获取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和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
S310,根据多个公司标识获得目标公司标识序列。
S312,对于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分别计算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目标案件总数量的乘积,并对乘积结果进行取整操作,将取整获得的数值确定为应分配给相应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
S314,当确定应分配给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后,将目标案件总数量中尚未分配的案件总数量确定为应分配给最后一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
S316,将案件数量的目标案件分配给公司标识。
S318,获取与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并根据历史催收数据确定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S320,根据已分配的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和目标案件总金额,计算公司标识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S322,根据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计算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初始比例差值。
S324,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
S326,根据统计的比例差值,从多个公司标识中筛选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
S328,将已分配给第一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大的目标案件,与已分配给第二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小的目标案件进行交换。
S330,当交换完成时,分别重新计算第一公司标识和第二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作为当次交换后的比例差值,并返回至步骤S324继续执行,直至当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均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案件分配装置400,包括:获取模块402、分配模块404、确定模块406、计算模块408和调整模块410,其中:
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目标案件数据;目标案件数据包括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和目标案件总金额,以及待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案件金额;
获取模块402,还用于获取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和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
分配模块404,用于根据目标案件总数量和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计算应分配给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并将案件数量的目标案件分配给公司标识;
确定模块406,用于获取与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并根据历史催收数据确定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计算模块408,用于根据已分配的各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和目标案件总金额,计算公司标识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调整模块410,用于根据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模块410,还用于根据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计算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初始比例差值;将已分配给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进行迭代交换,以实现初始比例差值的迭代调整,直至调整后的比例差值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模块410,还用于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根据统计的比例差值,从多个公司标识中筛选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将已分配给第一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大的目标案件,与已分配给第二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小的目标案件进行交换;当交换完成时,分别重新计算第一公司标识和第二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作为当次交换后的比例差值,并返回至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的步骤继续执行,直至当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均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模块410,还用于根据多个公司标识获得初始公司标识序列;对于前次交换后初始公司标识序列中的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将相邻两个比例差值进行迭代比较,且当比较结果不符合预设排序条件时,调换相邻两个比例差值所对应的公司标识的排序,直至当前调换后的公司标识序列中,任意相邻两个公司标识各自对应的比例差值所对应的比较结果均符合预设排序条件时,停止迭代比较,获得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根据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分别确定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模块404,还用于根据多个公司标识获得目标公司标识序列;对于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分别计算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目标案件总数量的乘积,并对乘积结果进行取整操作,将取整获得的数值确定为应分配给相应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当确定应分配给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后,将目标案件总数量中尚未分配的案件总数量确定为应分配给最后一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402,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案件分配指令;根据案件分配指令获取相应的初始案件数据;按照预设筛选方式从初始案件数据中筛选出符合预设筛选条件的目标案件数据。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案件分配装置400还包括:配置模块412;
配置模块412,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公司数据配置指令;根据公司数据配置指令获取待配置的公司数据;公司数据包括待配置的公司标识和待配置的公司标识所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将待配置的公司标识和待配置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对应存储。
关于案件分配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案件分配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案件分配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目标案件数据、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和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历史催收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案件分配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案件分配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案件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案件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案件数据;所述目标案件数据包括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和目标案件总金额,以及待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案件金额;
获取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和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目标案件总数量和所述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计算应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并将所述案件数量的所述目标案件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
获取与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根据各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确定各所述公司标识的历史催收总数据,根据各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和历史催收总数据,确定各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用于表征与相应公司标识对应的公司所具有的案件催收能力;
根据已分配的各所述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和所述目标案件总金额,计算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所述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所述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其中,根据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所述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所述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包括:根据所述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计算所述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初始比例差值;根据所述初始比例差值,按照冒泡算法对所述公司标识进行重新排序,将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进行迭代交换,以实现所述初始比例差值的迭代调整,直至调整后的比例差值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进行迭代交换,以实现所述初始比例差值的迭代调整,直至调整后的比例差值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包括:
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
根据统计的比例差值,从所述多个公司标识中筛选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
将已分配给所述第一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大的目标案件,与已分配给所述第二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小的目标案件进行交换;
当交换完成时,分别重新计算所述第一公司标识和所述第二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作为当次交换后的比例差值,并返回至所述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的步骤继续执行,直至当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均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统计的比例差值,从所述多个公司标识中筛选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公司标识获得初始公司标识序列;
对于前次交换后所述初始公司标识序列中的每个公司标识所对应的比例差值,将相邻两个比例差值进行迭代比较,且当比较结果不符合预设排序条件时,调换所述相邻两个比例差值所对应的公司标识的排序,直至当前调换后的公司标识序列中,任意相邻两个公司标识各自对应的比例差值所对应的比较结果均符合所述预设排序条件时,停止迭代比较,获得已排序的公司标识序列;
根据已排序的所述公司标识序列,分别确定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案件总数量和所述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计算应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公司标识获得目标公司标识序列;
对于所述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分别计算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和所述目标案件总数量的乘积,并对乘积结果进行取整操作,将取整获得的数值确定为应分配给相应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
当确定应分配给所述目标公司标识序列中剔除最后一个公司标识后的每个公司标识的所述案件数量后,将所述目标案件总数量中尚未分配的案件总数量确定为应分配给所述最后一个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案件数据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案件分配指令;
根据所述案件分配指令获取相应的初始案件数据;
按照预设筛选方式从所述初始案件数据中筛选出符合预设筛选条件的目标案件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公司数据配置指令;
根据所述公司数据配置指令获取待配置的公司数据;所述公司数据包括待配置的公司标识和待配置的所述公司标识所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
将待配置的所述公司标识和待配置的所述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对应存储。
7.一种案件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案件数据;所述目标案件数据包括待分配的目标案件总数量和目标案件总金额,以及待分配的目标案件的案件金额;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预配置的多个公司标识和对应的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案件总数量和所述预设案件数量分配比例计算应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案件数量,并将所述案件数量的所述目标案件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根据各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确定各所述公司标识的历史催收总数据,根据各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历史催收数据和历史催收总数据,确定各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用于表征与相应公司标识对应的公司所具有的案件催收能力;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已分配的各所述目标案件所对应的案件金额和所述目标案件总金额,计算所述公司标识对应的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所述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所述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其中,根据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所述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动态调整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所述目标案件,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包括:根据所述实际案件金额分配比例和所述预设案件金额分配比例,计算所述公司标识所对应的初始比例差值;根据所述初始比例差值,按照冒泡算法对所述公司标识进行重新排序,将已分配给所述公司标识的目标案件进行迭代交换,以实现所述初始比例差值的迭代调整,直至调整后的比例差值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根据统计的比例差值,从所述多个公司标识中筛选出当次交换时比例差值最大的第一公司标识和比例差值最小的第二公司标识;将已分配给所述第一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大的目标案件,与已分配给所述第二公司标识、且案件金额最小的目标案件进行交换;当交换完成时,分别重新计算所述第一公司标识和所述第二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作为当次交换后的比例差值,并返回至所述统计前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的步骤继续执行,直至当次交换后每个公司标识对应的比例差值均符合预设比例差值条件时,停止迭代交换,获得最终分配的目标案件。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532021.2A 2018-12-14 2018-12-14 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784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2021.2A CN109784644B (zh) 2018-12-14 2018-12-14 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2021.2A CN109784644B (zh) 2018-12-14 2018-12-14 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4644A CN109784644A (zh) 2019-05-21
CN109784644B true CN109784644B (zh) 2024-03-15

Family

ID=6649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2021.2A Active CN109784644B (zh) 2018-12-14 2018-12-14 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4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1694A (zh) * 2019-12-20 2021-06-22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对象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539613B (zh) * 2020-04-20 2023-09-15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案件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2463336A (zh) * 2020-12-07 2021-03-09 深圳集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1284A (zh) * 2017-11-22 2018-04-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风险理赔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428042A (zh) * 2018-01-26 2018-08-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信用卡催收案件自动分案方法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1284A (zh) * 2017-11-22 2018-04-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风险理赔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428042A (zh) * 2018-01-26 2018-08-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信用卡催收案件自动分案方法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4644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4644B (zh) 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28483B (zh) 一种快速拣货方法
WO2019127875A1 (zh) 专属坐席池分配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82417B (zh) 一种数据节点的任务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9767070A (zh) 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23748A (zh) 案件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45869B (zh) 并发请求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76596A (zh) 基于同源设备的家庭人口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750027A (zh) 批量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78830B (zh) 成本的核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60253A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9735A (zh) 任务管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544347B (zh) 尾差分配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尾差分配系统
CN110084476B (zh) 案件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42947B (zh) 数据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70932B (zh) 信贷数据核算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561138B (zh) 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43246B (zh) 智能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67392B (zh) 云计算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62543B (zh) 邮件下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05476B (zh) 测试的执行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309715B (zh) 通话场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533285B (zh) 待承接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3447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391825B (zh) 一种运营商订单分单流转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