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2316A - 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2316A
CN115522316A CN202211088330.1A CN202211088330A CN115522316A CN 115522316 A CN115522316 A CN 115522316A CN 202211088330 A CN202211088330 A CN 202211088330A CN 115522316 A CN115522316 A CN 115522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assembly
plate
plate body
rack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83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22316B (zh
Inventor
龙金禄
李美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l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l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l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l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83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2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2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2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22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2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88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 D04B15/90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6Disintegrating fibre-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to obtain fibres for re-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针织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安装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间隔设置;起底针板;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联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起底针板的一端连接,驱动件依次通过第一传动组件、联动件驱动第二传动组件执行动作。在电脑横机实施自动编织前,本申请的驱动件通过升级驱动机构驱动起底针板执行上升动作,第一传动组件通过联动件与第二传动组件配合,可以让起底针板在执行升降动作时可以平稳动作,进而有助于减少由于倾斜导致无法实现起底功能的情况发生,减少材料损耗。

Description

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针织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针织领域上,设备在实施编织织片前需要起底,起底完成后牵拉起底织物以继续后续的编织。而如果没有做起底这个工序,开始编织时会制造出大量的废纱或者间纱,造成材料的浪费和造成成本的上升。
市面上有用于对织片进行起底工序的起底装置。现有的起底装置采用至少两个动力源驱动针板执行升降动作,这样容易让针板出现升降不平稳的情况,长期以往会影响起底的效果,甚至会造成针板的损坏。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及其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包括:
安装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间隔设置;
起底针板,所述起底针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滑动连接,所述起底针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滑动连接;
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起底针板平稳地执行升降动作,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联动件,所述驱动件和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起底针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联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联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所述联动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执行动作,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起底针板的另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申请可以使用于电脑横机,在电脑横机实施自动编织前,升降驱动机构采用一个驱动件配合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结合联动件驱动起底针板执行升降动作的方式,让起底针板可以实施起底工序,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驱动件带来能源消耗,降低成本。第一传动组件通过联动件与第二传动组件配合,可以让起底针板在执行升降动作时可以平稳动作,有助于减少由于倾斜导致无法实现起底功能的情况发生,减少材料损耗。
优选地,所述起底针板包括:
至少两块子板,至少两块所述子板依次拼接形成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件,位于所述板体一端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位于所述板体另一端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板体的上端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的槽底向上突伸有间隔设置的若干根起底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申请可以依据计划编织的织片宽度,利用增减子板的数量,以便快捷地调整板体的长度,适配实际的起底要求。并且子板拼接的方式有助于在运输和包装上更加简单,让起底装置拆装方便。
优选地,所述起底针板还包括:
挡板,位于所述板体的一侧面,且所述挡板与所述板体滑动连接,当挡板向上滑动直至静止时,挡板的上边沿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若干根起底针的顶端高度,当挡板向下滑动直至静止时,挡板的上边沿的高度低于若干根起底针的顶端高度;
抵接柱,用于与外界的罗拉滚筒抵接,所述抵接柱位于所述板体的另一侧面;
限位块,位于所述板体的另一侧面,所述抵接柱依次贯穿所述限位块、所述板体后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板体设有用于给所述抵接柱贯穿提供空间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截面竖向长度大于所述抵接柱的截面直径长度,所述限位板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通孔的截面横向长度;
扭簧,套设于所述抵接柱;
加强条,设置于所述板体的另一侧面,且所述加强条位于所述通孔的下端,所述扭簧的两个端脚部朝向所述加强条且与所述加强条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挡板可以对起底针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在抵接柱、限位块、扭簧和加强条的协同作用下,当抵接柱被带动上升至与罗拉滚筒抵接时,抵接柱就在罗拉滚筒的压力作用下带动挡板向下滑动,从而让挡板的上边沿的高度低于若干根起底针的顶端高度,进而露出起底针进行起底工序。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输出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一齿条、第一滑条和第一滑台,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安装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第一传动齿轮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侧板,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联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可拆卸连接,第一滑台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滑条与所述第一滑台滑动连接,位于所述板体一端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滑条连接,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条,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件输出的动能可以通过第一传动组件的齿牙啮合传动方式,有效地转移到板体,让板体可以顺利地执行上升或者下降动作。
优选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齿轮、第二齿条、第二滑条和第二滑台,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联动件与所述第二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滑台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滑条与所述第二滑台滑动连接,位于所述板体另一端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滑条连接,所述第二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条,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件输出的动能可以通过传动组件的齿牙啮合传动方式,以及通过联动件同步让两个传动组件进行传动,从而有效地带动板体平稳、顺利地执行上升或者下降动作。
优选地,所述联动件包括:第一联轴器、第二联轴器和联轴转杆,所述第一联轴器安装于所述联轴转杆的一端,且所述联轴转杆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联轴器安装于所述联轴转杆的另一端,且所述联轴转杆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转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拆卸连接有助于在增减子板以调整板体的长度的时候,可以方便更换对应长度的联轴转杆,拆装方便,简单实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摆动连杆,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有第一摆动导向槽和第一摆动导向孔,所述第一摆动导向槽的朝向为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摆动导向孔的朝向为弯折向上设置,位于所述板体一端的所述连接件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摆动导向槽后,再与所述第一滑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摆动导向块,所述第一摆动导向块容设于所述第一摆动导向孔内,且所述第一摆动导向块与所述第一摆动导向孔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件在驱动起底针板执行升降动作时,还能够通过上述结构的连动配合,让起底针板实现摆动,以调整起底针板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拉簧,所述第一滑条设有第一拉簧柱,所述第一齿条设有第二拉簧柱,所述第一拉簧柱位于所述第二拉簧柱的上方,所述第一拉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簧柱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簧柱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拉簧柱突伸而出的第一避让位;所述第一齿条通过螺栓和所述第一滑条螺接,所述第一齿条设有供螺栓贯穿的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的内径长度大于螺栓的螺杆直径长度,且所述第一螺孔竖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齿条执行下降动作时,第一拉簧配合位于第一滑条的第一拉簧柱和位于第一齿条的第二拉簧柱,给第一齿条一个向上回弹的作用力,有助于防止第一齿条保持下降到最底的位置,有效保证织片的原样,不会被强行下拉到底的作用力导致变形。
第二方面,加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
第三方面,织片编制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可以使用于电脑横机,在电脑横机实施自动编织前,升降驱动机构采用一个驱动件配合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结合联动件驱动起底针板执行升降动作的方式,让起底针板可以实施起底工序,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驱动件带来能源消耗,降低成本。第一传动组件通过联动件与第二传动组件配合,可以让起底针板在执行升降动作时可以平稳动作,进而有助于减少由于倾斜导致无法实现起底功能的情况发生,减少材料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所述子板数量为3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所述起底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所述起底针板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中所述第一齿条忽略一个螺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中所述第二齿条忽略一个螺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安装在织片编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侧板;11、第一摆动导向槽;12、第一摆动导向孔;2、第二侧板;21、第二摆动导向槽;22、第二摆动导向孔;3、起底针板;31、板体;3011、子板;32、连接件;33、切槽;34、起底针;35、挡板;36、抵接柱;37、限位块;38、通孔;39、扭簧;310、加强条;4、驱动件;5、第一传动组件;51、第一输出齿轮;52、第一传动齿轮;53、第一齿条;54、第一滑条;55、第一滑台;56、第一转轴;57、第一摆动连杆;58、第一摆动导向块;59、第一拉簧柱;510、第二拉簧柱;511、第一避让位;512、第一滑动孔;6、第二传动组件;61、第二传动齿轮;62、第二齿条;63、第二滑条;64、第二滑台;65、第二转轴;66、第二摆动连杆;67、第二摆动导向块;68、第三拉簧柱;69、第四拉簧柱;610、第二避让位;611、第二滑动孔;7、联动件;71、第一联轴器;72、第二联轴器;73、联轴转杆;8、送丝机构;9、罗拉机构;10、装配内壳;11、衔接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10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向”、“顶”、“内”、“外”“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且不能理解为具体的数量。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的起底装置可以用于电脑横机。其中,电脑横机又称为针织横机,指的是用于编织织片的自动化设备,结合了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和电子驱动等技术之大成,提高了编织的效率。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包括:
安装板,包括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间隔设置;这样可以保证最大化开针数,售后方便,免于拆卸时受到外设设备配件如罗拉滚筒的影响。
起底针板3,起底针板3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滑动连接,起底针板3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2滑动连接。
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起底针板3平稳地执行升降动作,升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4、第一传动组件5、第二传动组件6和联动件7,驱动件4和第一传动组件5均安装于第一侧板1,驱动件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组件5与起底针板3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组件5与联动件7可拆卸连接,联动件7与第二传动组件6可拆卸连接,驱动件4依次通过第一传动组件5、联动件7驱动第二传动组件6执行动作,第二传动组件6与所述起底针板3的另一端连接。
电脑横机在实施自动编织前,需要对织片进行起底。否则会制造大量的间纱或者废纱,造成材料的浪费和造成成本的上升。本申请提供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可以在电脑横机实施自动编织前,驱动件4通过升级驱动机构驱动起底针板3执行上升动作,让起底针板3可以实施起底工序,实现无间纱的作用,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安装板用于方便将起底装置安装在电脑横机的规定位置,以适配电脑横机进行使用。
升降驱动机构采用一个驱动件4配合第一传动组件5、第二传动组件6结合联动件7驱动起底针板3执行升降动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驱动件4带来能源消耗,降低成本。第一传动组件5通过联动件7与第二传动组件6配合,可以让起底针板3在执行升降动作时可以平稳动作,有助于减少由于倾斜导致无法实现起底功能的情况发生,减少材料损耗,有助于起到无废纱或者无间纱的作用。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升降驱动机构还可以通过电机丝杆驱动升降块执行升降动作的方式替代,即分别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同时安装有电机丝杆,电机驱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螺接丝杆的升降块执行上升动作,让两组升降块带动起底针板3执行上升动作。
参照图3和图4,具体的,起底针板3包括:至少两块子板3011,至少两块子板3011依次拼接形成板体31,板体31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件32,位于板体31一端的连接件32与第一传动组件5连接,位于板体31另一端的连接件32与第二传动组件6连接,板体31的上端开设有切槽33,切槽33的槽底向上突伸有间隔设置的若干根起底针34。
为了让起底装置可以兼容应用在编织不同宽度织片的设备上,拼接的方式有助于快速调节长度,例如,在需要编织的织片宽度比目前起底针板3的长度长时,可以通过拼接延长起底针板3的长度,达到兼容性高,实用方便的效果。
以三块子板3011为例,三块子板3011依次拼接形成板体31,相邻的两块子板3011的拼接方式可以是采用凹凸卡接结合环形挡片衔接的方式,售后成本降低,可以按实际需要起底的织片宽度,对子板3011的数量进行增减操作,方便快捷,并且在运输和包装上可以更加简单,拆装方便。切槽33的设置用于容设起底针34,若干根起底针34的顶端设有用于供外界的丝线贯穿的线孔,以方便使用。子板3011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3块,还可以是2块、4块、5块、6块、7块、8块、9块、10块等。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可以将起底针板3替换为一体成型的起底针板3,而第一传动组件5和起底针板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传动组件6和起底针板3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可以按照实际更换对应长度的起底针板3进行使用。
参照图5、图6或者图10,另外,起底针板3还包括:
挡板35,位于板体31的一侧面,且挡板35与板体31滑动连接,挡板35用于对起底针34起到保护作用。当挡板35向上滑动直至静止时,挡板35的上边沿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若干根起底针34的顶端高度,当挡板35向下滑动直至静止时,挡板35的上边沿的高度低于若干根起底针34的顶端高度。
抵接柱36,用于与外界的罗拉滚筒抵接,抵接柱36位于板体31的另一侧面。
限位块37,位于板体31的另一侧面,抵接柱36依次贯穿限位块37、板体31后与挡板35连接,板体31设有用于给抵接柱36贯穿提供空间的通孔38,通孔38的截面竖向长度大于抵接柱36的截面直径长度,这样设置可以限制抵接柱36上下滑动的距离,限位板的截面宽度大于通孔38的截面横向长度,这样设置可以让挡板35紧贴板体31进行滑动动作,且不会与板体31脱离。
扭簧39,套设于抵接柱36;扭簧39相对于其他弹性件如压簧、普通弹簧、簧片来说,其结构偏硬,且扭簧39套设在抵接柱36,其中心点与抵接柱36的中心一致,在扭簧39受压时扭簧39的两个端脚部可以稳定地受力形变,在扭簧39的弹性力作用下执行复位时,扭簧39不容易偏移,可以实现更加平稳地复位,最大限度降低因受压变形不均匀导致挡板35变形。
加强条310,设置于板体31的另一侧面,且加强条310位于通孔38的下端,扭簧39的两个端脚部朝向加强条310且与加强条310抵接。加强条310与板体31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接。
具体地,组成板体31的每一个子板3011均设有至少一个通孔38,通孔38的数量、抵接柱36的数量、限位块37的数量和扭簧39的数量相同。
而挡板35的升降动作是配合外界设备配件如电脑横机的罗拉滚筒实现,例如,在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起底针板3执行上升动作时,挡板35同时上升动作,直至抵接柱36与罗拉滚筒的表面进行相切抵接,抵接柱36就在罗拉滚筒的压力作用下带动挡板35向下滑动,从而让挡板35的上边沿的高度低于若干根起底针34的顶端高度,进而露出起底针34进行起底工序。此时,由于扭簧39在抵接柱36的带动下下降至其两个端脚部与加强条310抵紧,导致端脚部受力变形,产生反向弹性作用力。
在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起底针板3执行下降动作时,抵接柱36开始与罗拉滚筒的表面分离,此时,在扭簧39的弹性力作用下,带动抵接柱36执行向上滑动动作,带动挡板35向上滑动,当挡板35静止时,挡板35的上边沿的高度不低于若干根起底针34的顶端高度。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5包括第一输出齿轮51、第一传动齿轮52、第一齿条53、第一滑条54和第一滑台55,第一输出齿轮51安装于驱动件4的输出端,第一传动齿轮52设有第一转轴56,第一转轴56贯穿第一侧板1,且第一转轴56与第一侧板1转动连接,联动件7与第一转轴56可拆卸连接,第一滑台55安装于第一侧板1,第一滑条54与第一滑台55滑动连接,位于板体31一端的连接件32与第一滑条54连接,第一齿条53设置于第一滑条54,第一输出齿轮51和第一传动齿轮52啮合,第一传动齿轮52与第一齿条53啮合。
具体地,驱动件4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步进减速电机。在第一输出齿轮51和第一齿条53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齿轮52进行啮合连接,有助于让驱动件4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以适配设备如电脑横机内部的安装空间,另外,有助于通过第一转轴56与联动件7进行传动。第一齿条53设置的方向与起底针板3升降的方向一致,第一齿条53呈竖向设置。
参照图9,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组件6包括第二传动齿轮61、第二齿条62、第二滑条63和第二滑台64,第二传动齿轮61设有第二转轴65,第二转轴65贯穿第二侧板2,且第二转轴65与第二侧板2转动连接,联动件7与第二转轴65可拆卸连接,第二滑台64安装于第二侧板2,第二滑条63与第二滑台64滑动连接,位于板体31另一端的连接件32与第二滑条63连接,第二齿条62设置于第二滑条63,第二传动齿轮61与第二齿条62啮合。
在第二输出齿轮和第二齿条62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齿轮61进行啮合连接,有助于通过第二转轴65与联动件7进行传动。第二齿条62设置的方向与起底针板3升降的方向一致,第二齿条62呈竖向设置。
具体实施过程为:在驱动件4驱动第一输出齿轮51执行转动动作,其所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5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53执行上升动作,第一齿条53带动第一滑条54相对与第一滑台55向上滑动,从而带动起底针板3一端的连接件32上升。同时第一转轴56通过联动件7带动第二转轴65同向转动,进而在第二传动齿轮61、第二齿条62的作用下同时带动起底针板3另一端的连接件32上升,实现驱动起底针板3执行平稳的上升动作。
回看图8和图10,本实施例中,联动件7包括:第一联轴器71、第二联轴器72和联轴转杆73,第一联轴器71安装于联轴转杆73的一端,且联轴转杆73通过第一联轴器71与第一转轴56可拆卸连接,第二联轴器72安装于联轴转杆73的另一端,且联轴转杆73通过第二联轴器72与第二转轴65可拆卸连接。
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助于在增减子板3011以调整板体31的长度的时候,可以方便更换对应长度的联轴转杆73。
具体但不限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联轴器71可以采用梅花联轴器,第二联轴器72可以采用刚性联轴器,这样可以实现第一转轴56与联轴转杆73通过梅花联轴器进行软链接,第二转轴65与联轴转杆73通过刚性联轴器进行硬连接。有效保证两边安装时高低不平导致的装配困难,或者因为使用时轴中心不成直线歪扭导致的轴承发热磨损缺陷。并且刚性联轴器或梅花联轴器均是采用螺接分体式拆装,方便将转轴与联轴转杆73进行衔接或者进行分离。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联轴器71和/或第二联轴器72还可以采用鱼眼接头。
回看图8,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5还包括第一摆动连杆57,第一侧板1间隔设置有第一摆动导向槽11和第一摆动导向孔12,第一摆动导向槽11的朝向为竖直向上设置,第一摆动导向孔12的朝向为弯折向上设置,位于板体31一端的连接件32依次贯穿第一摆动连杆57的一端、第一摆动导向槽11后,再与第一滑条54转动连接,第一摆动连杆57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摆动导向块58,第一摆动导向块58容设于第一摆动导向孔12内,且第一摆动导向块58与第一摆动导向孔12滑动连接。
这样驱动件4在驱动起底针板3执行升降动作时,还能够对应实现摆动,以调整起底针板3的角度。例如,在起底针板3上升时,板体31一端的连接件32在第一摆动导向槽11内向上滑动,同时,第一摆动导向块58在第一摆动连杆57的带动作用下在第一摆动导向孔12内向上滑动,顺着第一摆动导向孔12的弯折向上设置,改变了第一摆动连杆57的角度,进而让板体31被调整到更加竖直地上升,有效精准地上升到设备的罗拉滚筒的位置。
在起底针板3下降时,板体31一端的连接件32在第一摆动导向槽11内向下滑动,同时,第一摆动导向块58在第一摆动连杆57的带动作用下在第一摆动导向孔12内向下滑动,顺着第一摆动导向孔12的弯折向上设置,改变了第一摆动连杆57的角度,进而让板体31被调整到倾斜地下降,有助于适配设备内的容置空间,方便避让。
具体地,第一摆动导向槽11为条状槽,第一摆动导向孔12为条状孔,且第一摆动导向孔12呈竖向的“z”型设置
回看图10,为了配合第一传动组件5实现起底针板3两端同步摆动相同的角度,第二传动组件6还包括第二摆动连杆66,第二侧板2间隔设置有第二摆动导向槽21和第二摆动导向孔22,第二摆动导向槽21的朝向为竖直向上设置,第二摆动导向孔22的朝向为弯折向上设置,位于板体31二端的连接件32依次贯穿第二摆动连杆66的一端、第二摆动导向槽21后,再与第二滑条63转动连接,第二摆动连杆66的另二端设有第二摆动导向块67,第二摆动导向块67容设于第二摆动导向孔22内,且第二摆动导向块67与第二摆动导向孔22滑动连接。其对板体31另一端的连接件32所实现的效果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回看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5还包括:第一拉簧(图中未画出),第一滑条54设有第一拉簧柱59,第一齿条53设有第二拉簧柱510,第一拉簧柱59位于第二拉簧柱510的上方,第一拉簧的一端与第一拉簧柱59连接,第一拉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拉簧柱510连接,第一齿条53开设有用于供第一拉簧柱59突伸而出的第一避让位511;
第一齿条53通过螺栓和第一滑条54螺接,第一齿条53设有供螺栓贯穿的第一滑动孔512,第一滑动孔512的内径长度大于螺栓的螺杆直径长度,且第一螺孔竖向设置。
具体原理为:在第一齿条53执行下降动作时,第一拉簧配合位于第一滑条54的第一拉簧柱59和位于第一齿条53的第二拉簧柱510,给第一齿条53一个向上回弹的作用力,有助于防止第一齿条53保持下降到最底的位置,有效保证织片的原样,不会被强行下拉到底的作用力导致变形。
第一避让位511的设置,是让第一齿条53和第一滑条54相对滑动位移的过程中,第一避让位511给第一拉簧柱59提供避让的空间进行相对的位置变化。
第一滑动孔512的设置,是让第一齿条53和第一滑条54相对滑动位移的过程中,第一滑动孔512给贯穿第一齿条53且与第一滑条54螺接的螺栓提供有限的活动空间进行相对的位置变化。
回看图9,同时,第二传动组件6还包括:第二拉簧(图中未画出),第二滑条63设有第三拉簧柱68,第二齿条62设有第四拉簧柱69,第三拉簧柱68位于第四拉簧柱69的上方,第二拉簧的一端与第三拉簧柱68连接,第二拉簧的另一端与第四拉簧柱69连接,第二齿条62开设有用于供第三拉簧柱68突伸而出的第一避让位511;
第二齿条62通过螺栓和第二滑条63螺接,第二齿条62设有供螺栓贯穿的第二滑动孔611,第二滑动孔611的内径长度大于螺栓的螺杆直径长度,且第二螺孔竖向设置,
具体原理为:在第二齿条62执行下降动作时,第二拉簧配合位于第二滑条63的第三拉簧柱68和位于第二齿条62的第四拉簧柱69,给第二齿条62一个向上回弹的作用力,有助于防止第二齿条62保持下降到最底的位置,有效保证织片的原样,不会被强行下拉到底的作用力导致变形。
第二避让位610的设置,是让第二齿条62和第二滑条63相对滑动位移的过程中,第二避让位610给第三拉簧柱68提供避让的空间进行相对的位置变化。
第二滑动孔611的设置,是让第二齿条62和第二滑条63相对滑动位移的过程中,第二滑动孔611给贯穿第二齿条62且与第二滑条63螺接的螺栓提供有限的活动空间进行相对的位置变化。
本申请还提供加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这样可以在加工产品前,可以通过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有效地实施起底工序,实现无间纱,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织片编制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这样可以在编制织片前,可以通过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有效地实施起底工序,实现无间纱,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回看图2,织片编制设备还包括用于给板体31输送丝线的送丝机构8,送丝机构8连接于第一滑条54。送丝机构8可以采用现有的机构。
织片编制设备还包括有罗拉机构9,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安装在织片编制设备的方式可以为: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位于罗拉机构9的下方,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的第一侧板1与罗拉机构9的一端通过安装件以螺接进行转配固定。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的第二侧板2与罗拉机构9的另一端通过安装件以螺接进行装配固定。
参照图11,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安装在织片编制设备的方式还可以为: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位于罗拉机构的下方,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的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均通过衔接安装件与织片编制设备的装配内壳10螺接,以进行转配固定。罗拉机构9可以采用现有的机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包括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1)和所述第二侧板(2)间隔设置;
起底针板(3),所述起底针板(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滑动连接,所述起底针板(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滑动连接;
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起底针板(3)平稳地执行升降动作,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4)、第一传动组件(5)、第二传动组件(6)和联动件(7),所述驱动件(4)和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均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1),所述驱动件(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与所述起底针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与所述联动件(7)可拆卸连接,所述联动件(7)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件(4)依次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所述联动件(7)驱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执行动作,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与所述起底针板(3)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底针板(3)包括:
至少两块子板(3011),至少两块所述子板(3011)依次拼接形成板体(31),所述板体(31)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件(32),位于所述板体(31)一端的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连接,位于所述板体(31)另一端的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连接,所述板体(31)的上端开设有切槽(33),所述切槽(33)的槽底向上突伸有间隔设置的若干根起底针(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底针板(3)还包括:
挡板(35),位于所述板体(31)的一侧面,且所述挡板(35)与所述板体(31)滑动连接,当挡板(35)向上滑动直至静止时,挡板(35)的上边沿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若干根起底针(34)的顶端高度,当挡板(35)向下滑动直至静止时,挡板(35)的上边沿的高度低于若干根起底针(34)的顶端高度;
抵接柱(36),用于与外界的罗拉滚筒抵接,所述抵接柱(36)位于所述板体(31)的另一侧面;
限位块(37),位于所述板体(31)的另一侧面,所述抵接柱(36)依次贯穿所述限位块(37)、所述板体(31)后与所述挡板(35)连接,所述板体(31)设有用于给所述抵接柱(36)贯穿提供空间的通孔(38),所述通孔(38)的截面竖向长度大于所述抵接柱(36)的截面直径长度,所述限位板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通孔(38)的截面横向长度;
扭簧(39),套设于所述抵接柱(36);
加强条(310),设置于所述板体(31)的另一侧面,且所述加强条(310)位于所述通孔(38)的下端,所述扭簧(39)的两个端脚部朝向所述加强条(310)且与所述加强条(310)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包括第一输出齿轮(51)、第一传动齿轮(52)、第一齿条(53)、第一滑条(54)和第一滑台(55),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1)安装于所述驱动件(4)的输出端,第一传动齿轮(52)设有第一转轴(56),所述第一转轴(56)贯穿所述第一侧板(1),且所述第一转轴(56)与所述第一侧板(1)转动连接,所述联动件(7)与所述第一转轴(56)可拆卸连接,第一滑台(55)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1),所述第一滑条(54)与所述第一滑台(55)滑动连接,位于所述板体(31)一端的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第一滑条(54)连接,所述第一齿条(53)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条(54),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1)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2)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2)与所述第一齿条(53)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组件(6)包括第二传动齿轮(61)、第二齿条(62)、第二滑条(63)和第二滑台(64),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1)设有第二转轴(65),所述第二转轴(65)贯穿所述第二侧板(2),且所述第二转轴(65)与所述第二侧板(2)转动连接,所述联动件(7)与所述第二转轴(6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滑台(64)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板(2),所述第二滑条(63)与所述第二滑台(64)滑动连接,位于所述板体(31)另一端的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第二滑条(63)连接,所述第二齿条(62)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条(63),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1)与所述第二齿条(62)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7)包括:第一联轴器(71)、第二联轴器(72)和联轴转杆(73),所述第一联轴器(71)安装于所述联轴转杆(73)的一端,且所述联轴转杆(73)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71)与所述第一转轴(56)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联轴器(72)安装于所述联轴转杆(73)的另一端,且所述联轴转杆(73)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72)与所述第二转轴(65)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还包括第一摆动连杆(57),所述第一侧板(1)间隔设置有第一摆动导向槽(11)和第一摆动导向孔(12),所述第一摆动导向槽(11)的朝向为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摆动导向孔(12)的朝向为弯折向上设置,位于所述板体(31)一端的所述连接件(32)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摆动连杆(57)的一端、所述第一摆动导向槽(11)后,再与所述第一滑条(5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连杆(57)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摆动导向块(58),所述第一摆动导向块(58)容设于所述第一摆动导向孔(12)内,且所述第一摆动导向块(58)与所述第一摆动导向孔(12)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还包括:第一拉簧,所述第一滑条(54)设有第一拉簧柱(59),所述第一齿条(53)设有第二拉簧柱(510),所述第一拉簧柱(59)位于所述第二拉簧柱(510)的上方,所述第一拉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簧柱(59)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簧柱(510)连接,所述第一齿条(53)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拉簧柱(59)突伸而出的第一避让位(511);所述第一齿条(53)通过螺栓和所述第一滑条(54)螺接,所述第一齿条(53)设有供螺栓贯穿的第一滑动孔(512),所述第一滑动孔(512)的内径长度大于螺栓的螺杆直径长度,且所述第一螺孔竖向设置。
9.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
10.织片编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
CN202211088330.1A 2022-09-07 2022-09-07 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及其应用 Active CN115522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8330.1A CN115522316B (zh) 2022-09-07 2022-09-07 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8330.1A CN115522316B (zh) 2022-09-07 2022-09-07 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2316A true CN115522316A (zh) 2022-12-27
CN115522316B CN115522316B (zh) 2024-05-03

Family

ID=84698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8330.1A Active CN115522316B (zh) 2022-09-07 2022-09-07 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231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3690A (en) * 1982-08-04 1985-03-12 H. Stoll Gmbh And Company Fabric take-down mechanism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CN101182667A (zh) * 2007-07-25 2008-05-21 孙平范 针织横机的起底装置
JP2017095845A (ja) * 2015-11-12 2017-06-01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および編成方法
CN110106620A (zh) * 2019-06-05 2019-08-09 陈雪梅 新型自动起底板装置
JP2019137961A (ja) * 2018-02-07 2019-08-22 広東金禄科技股▲フン▼有限公司Guang Dong Jinlu Technology Co., Ltd. 編み出し装置
CN110438648A (zh) * 2019-08-29 2019-11-12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横机起底装置
CN111058176A (zh) * 2019-12-10 2020-04-24 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
CN111188119A (zh) * 2020-01-15 2020-05-22 陈雪梅 一种自动无纱起底装置
CN111441135A (zh) * 2020-05-09 2020-07-24 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
CN211771869U (zh) * 2019-11-27 2020-10-27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间纱起底板装置
CN213203360U (zh) * 2020-04-08 2021-05-14 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机起底板拉力调整装置
CN113463261A (zh) * 2021-08-13 2021-10-01 应有顺 一种电脑横机自动无间纱起底板装置
CN218090025U (zh) * 2022-09-07 2022-12-20 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3690A (en) * 1982-08-04 1985-03-12 H. Stoll Gmbh And Company Fabric take-down mechanism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CN101182667A (zh) * 2007-07-25 2008-05-21 孙平范 针织横机的起底装置
JP2017095845A (ja) * 2015-11-12 2017-06-01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および編成方法
JP2019137961A (ja) * 2018-02-07 2019-08-22 広東金禄科技股▲フン▼有限公司Guang Dong Jinlu Technology Co., Ltd. 編み出し装置
CN110106620A (zh) * 2019-06-05 2019-08-09 陈雪梅 新型自动起底板装置
CN110438648A (zh) * 2019-08-29 2019-11-12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横机起底装置
CN211771869U (zh) * 2019-11-27 2020-10-27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间纱起底板装置
CN111058176A (zh) * 2019-12-10 2020-04-24 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
CN111188119A (zh) * 2020-01-15 2020-05-22 陈雪梅 一种自动无纱起底装置
CN213203360U (zh) * 2020-04-08 2021-05-14 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机起底板拉力调整装置
CN111441135A (zh) * 2020-05-09 2020-07-24 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
CN113463261A (zh) * 2021-08-13 2021-10-01 应有顺 一种电脑横机自动无间纱起底板装置
CN218090025U (zh) * 2022-09-07 2022-12-20 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2316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90025U (zh) 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
CN201241242Y (zh) 电脑横机自动起底组件
CN212175205U (zh) 一种独立压脚驱动机构及绣花机
CN115522316A (zh) 新型零间纱智能起底装置及其应用
CN214882232U (zh) 一种绣花机的上机头
CN113584749A (zh) 一种盘带绣装置、盘带绣控制方法
CN203741563U (zh) 绣花机高速机头组件
CN102115945B (zh) 改良的单臂导纱装置
CN202298101U (zh) 立体提花针刺机的针刺装置
CN216585569U (zh) 一种盘带绣装置
CN209292609U (zh) 圆绳钩针机
CN204608345U (zh) 一种缝纫机的抬压脚装置
CN210975108U (zh) 缝纫机传动结构
CN208087909U (zh) 一种电脑绣花机独立压脚驱动机构
CN112481850A (zh) 稳定型立体褶皱绣成型机构
CN112663236A (zh) 一种绣花机
CN110438646A (zh) 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填纱导纱器
CN216891414U (zh) 一种织机综框结构
CN107287753B (zh) 一种电脑横编机罗拉拉卷装置
CN110846802A (zh) 一种横机起底装置中的穿线板组件
CN1605673A (zh) 缝被机
CN109355796B (zh) 圆绳钩针机
KR101434043B1 (ko) 세폭자카드직기용 종광작동장치
CN220055722U (zh) 一种纺织品生产张紧度调节装置
CN217437417U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供线的张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