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6575A -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6575A
CN115506575A CN202211224684.4A CN202211224684A CN115506575A CN 115506575 A CN115506575 A CN 115506575A CN 202211224684 A CN202211224684 A CN 202211224684A CN 115506575 A CN115506575 A CN 115506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block
fixedly connected
reinforcing rib
transverse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246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一新
陶琼珍
徐亮
王捷敏
严明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Chengji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Cheng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Chengji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Cheng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246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6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6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6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02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08Forms, which are completely dismantled after setting of the concrete and re-built for next pou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4Connecting or fastening means for metallic forming or stiffening elements, e.g. for connecting metallic elements to non-metallic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02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 E04G9/06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the form surface being of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02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 E04G2009/023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with edge protection
    • E04G2009/025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with edge protection by a flange of the board's fra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02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 E04G2009/028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with reinforcing ribs on the unders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铝模板,所述第一铝模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铝模板。本发明中,将多个竖向加强筋固定在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内侧,手动横向加强筋使球型杆进入到竖向加强筋开设的第一卡槽内,同时卡块会将弹性气囊内部的气体输送至第二内腔的内部,当卡块完全进入到横向加强筋的内部时,第一弹簧会带动活塞向下移动,将第二内腔内部的气体输送至收缩气囊的内部,使其产生膨胀,进而使其带动弧形固定块向卡块的方向进行移动,对卡块的使用位置进行固定,再次对其进行固定,防止受到外部冲击力时,对其竖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的安装造成影响,进而对产品的支撑性能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高层施工过程中,模板一般采用木模板和钢模板,木板模在使用时强度较低,不防水,易腐变,利用率较低,钢模板在使用时强度大,但其重量大,易生锈,施工较为不便,而铝模板因强度大、重量轻、易操作和整体性好等特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铝合金模板由模板体系、紧固体系、支撑体系和配件体系四部分系统所组成的具有完整的配套模板系统,适用于不同结构的模板系统。
现有的铝模板在高层建筑中进行使用时,为了保证其使用强度,需要在铝模板的一侧增设多个加强结构,常使用焊接的方式对多个加强结构和铝模板进行固定,但由于铝模板的厚度较薄,在焊接时容易导致铝模板因过热而产生变形现象,进而对铝模板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且在对多个铝模板进行安装时,为了防止建筑物产生因装配偏差产生的浇筑痕,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不断校正安装,进而增加了产品的施工周期,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铝模板在高层建筑中进行使用时,为了保证其使用强度,需要在铝模板的一侧增设多个加强结构,常使用焊接的方式对多个加强结构和铝模板进行固定,但由于铝模板的厚度较薄,在焊接时容易导致铝模板因过热而产生变形现象,进而对铝模板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且在对多个铝模板进行安装时,为了防止建筑物产生因装配偏差产生的浇筑痕,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不断校正安装,进而增加了产品的施工周期,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铝模板,所述第一铝模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铝模板,所述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内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竖向加强筋,所述竖向加强筋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辅助固定组件,横向加强筋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辅助固定组件,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安装组件;
所述第一辅助固定组件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横向加强筋开设的第四内腔内,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另一侧与横向加强筋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气囊的一侧连通有进风管,所述弹性气囊的两侧均连通有输风管,所述输风管和进风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输风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横向加强筋的内部,所述第二内腔的内部顶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第二内腔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内腔背离输风管的一侧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和压力开关阀,所述出风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收缩气囊,所述收缩气囊设置在第四内腔内,且收缩气囊的一侧与横向加强筋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收缩气囊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块,所述弧形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延伸至横向加强筋的外侧后与竖向加强筋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多个球型杆,所述球型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位于竖向加强筋的内部,且第一卡槽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弹性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辅助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横向加强筋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一矩形通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与第二铝模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圆形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矩形通孔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位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第一内腔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块的外侧后固定连接有转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连接在第一内腔的内部,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辅助固定组件包括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位于横向加强筋的内部,所述第三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卡块,锥形卡块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位于横向加强筋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动板和锥形卡块均滑动连接在第三内腔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拨块,所述拨块的底部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另一侧设置有螺孔,螺孔位于横向加强筋的内部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第二矩形通孔滑动连接。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个竖向加强筋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内侧,手动横向加强筋使球型杆进入到竖向加强筋开设的第一卡槽内;
S2、卡块会将弹性气囊内部的气体输送至第二内腔的内部,当卡块完全进入到横向加强筋的内部后,第二内腔内部的气体通过出风管输送至收缩气囊的内部;
S3、收缩气囊产生膨胀带动弧形固定块对卡块使用位置进行快速固定,将横向加强筋固定在竖向加强筋上,增加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使用强度;
S4、同时第二弹簧会带动第二滑动板和锥形卡块移动,使锥形卡块进入到第二卡槽内,对横向加强筋、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进行固定;
S5、然后将连接块依次插入到第一矩形通孔的内部,手动操作转柄使转轴和齿轮转动,进而使齿条和圆形杆进行移动,对连接块进行快速固定,便于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进行装配安装;
S6、再将上层的连接杆和转动块滑动安装在第二矩形通孔的内部,再手动操作转动块使其产生转动,即可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纵向方向进行扩展安装。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将多个竖向加强筋固定在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内侧,手动横向加强筋使球型杆进入到竖向加强筋开设的第一卡槽内,此时卡块将弹性气囊内部的气体输送至第二内腔的内部,当卡块完全进入到横向加强筋的内部时,第一弹簧会带动活塞向下移动将第二内腔内部的气体输送至收缩气囊的内部,使其带动弧形固定块向卡块的方向进行移动,对卡块的使用位置进行快速固定,通过设置的竖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分别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进行支撑,增加了其支撑强度,防止受到外部冲击力时,导致产品产生形变,对其使用性能造成影响。
2、本发明中,在对卡块固定的同时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会使锥形卡块进入到第二卡槽的内部,对横向加强筋、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进行固定,进一步增强了产品在使用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
3、本发明中,将连接块依次插入到第一矩形通孔的内部,通过第一矩形通孔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装配位置进行限定,减少了工作人员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装配安装时的校正时间,减少了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装配不平整,对浇筑后的混凝体墙体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中第二铝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中辅助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中横向加强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中第二辅助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中第一辅助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铝模板;2、第二铝模板;3、竖向加强筋;4、横向加强筋;5、辅助安装组件;501、固定块;502、第一矩形通孔;503、第一内腔;504、齿轮;505、转轴;506、转柄;507、齿条;508、第一滑动板;509、圆形杆;6、第一辅助固定组件;601、滑动块;602、弹性气囊;603、输风管;604、第二内腔;605、第一弹簧;606、活塞;607、出风管;608、收缩气囊;609、弧形固定块;7、卡块;8、球型杆;9、第二辅助固定组件;901、第三内腔;902、第二弹簧;903、第二滑动板;904、锥形卡块;905、拨块;906、螺栓;10、连接杆;11、转动块;12、第二矩形通孔;13、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仅为表面接触,或者通过中间媒介的表面接触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铝模板1,第一铝模板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铝模板2,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内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竖向加强筋3,竖向加强筋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横向加强筋4,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辅助固定组件6,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辅助固定组件9,横向加强筋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安装组件5;
第一辅助固定组件6包括滑动块601,滑动块601滑动连接在横向加强筋4开设的第四内腔内,滑动块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气囊602,弹性气囊602的另一侧与横向加强筋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弹性气囊602的一侧连通有进风管,弹性气囊602的两侧均连通有输风管603,输风管603和进风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输风管603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内腔604,第二内腔604位于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第二内腔604的内部顶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605,第一弹簧6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606,活塞606滑动连接在第二内腔604的内部。
实施方式具体为:将第一铝模板1固定在合适位置,再将多个竖向加强筋3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内侧,此时手动横向加强筋4使球型杆8进入到竖向加强筋3开设的第一卡槽内,将横向加强筋4固定连接在竖向加强筋3上,同时卡块7会进入到横向加强筋4内,并对滑动块601进行挤压,利用滑动块601和弹性气囊602之间的联动效应,会将挤压力传递到弹性气囊602上,将弹性气囊602内部的气体通过输风管603输送至第二内腔604的内部,使活塞606向上移动对第一弹簧605进行挤压,当卡块7完全进入到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时,此时第二内腔604的内部气体压力会大于出风管607上的压力开关阀,使其开启,第一弹簧605的反作用力会带动活塞606向下移动,将第二内腔604内部的气体通过出风管607输送至收缩气囊608的内部,使其产生膨胀,进而使其带动弧形固定块609向卡块7的方向进行移动,对卡块7的使用位置进行固定,再次对其进行固定,防止受到外部冲击力时,对其竖向加强筋3和横向加强筋4的安装造成影响,进而对产品的支撑性能造成影响。
第二内腔604背离输风管603的一侧连通有出风管607,出风管607上设置有单向阀和压力开关阀,出风管607的另一端连通有收缩气囊608,收缩气囊608设置在第四内腔内,且收缩气囊608的一侧与横向加强筋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收缩气囊60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块609,弧形固定块609的内部设置有卡块7,卡块7的一侧延伸至横向加强筋4的外侧后与竖向加强筋3固定连接,横向加强筋4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多个球型杆8,球型杆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位于竖向加强筋3的内部,且第一卡槽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弹性垫,辅助安装组件5包括固定块501,固定块501的底部与横向加强筋4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块501、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502,第一矩形通孔50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另一侧与第二铝模板2固定连接,连接块13的内部开设有圆形通孔,第一矩形通孔502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内腔503,第一内腔503位于固定块501的内部,第一内腔503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齿轮504,齿轮504的内部固定套设有转轴505,转轴505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块501的外侧后固定连接有转柄506,齿轮50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507,齿条5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板508,第一滑动板508滑动连接在第一内腔503的内部,第一滑动板50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杆509。
实施方式具体为:将连接块13依次插入到第一铝模板1和固定块501开设的第一矩形通孔502的内部,通过第一矩形通孔502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装配位置进行限定,减少了工作人员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装配安装时的校正时间,减少了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装配不平整,对浇筑后的混凝体墙体造成影响,然后手动操作转柄506使其带动转轴505进行转动,利用转轴505和齿轮504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动力传递到齿轮504上,使齿轮504与齿条507相啮合,带动齿条507在第一内腔503的内部进行滑动,利用齿条507和第一滑动板508之间的联动效应,使第一滑动板508带动圆形杆509进入到连接块13开设的圆形通孔后,对连接块13的使用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横向安装位置进行固定,进而提高了产品在使用时的安装效率,减少了施工周期,且一般的工作人员即可对其进行安装,从而提高了产品在使用时的适用性,然后再将上层的连接杆10和转动块11滑动安装在第二矩形通孔12的内部,再手动操作转动块11使其产生转动,即可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纵向方向进行扩展安装,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
第二辅助固定组件9包括第三内腔901,第三内腔901位于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第三内腔9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902,第二弹簧9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板903,第二滑动板90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卡块904,锥形卡块90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位于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第二滑动板903和锥形卡块904均滑动连接在第三内腔901的内部,第二滑动板9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拨块905,拨块905的底部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906,螺栓906的另一侧设置有螺孔,螺孔位于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一侧,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12,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1,转动块11与第二矩形通孔12滑动连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对卡块7固定的同时,第二弹簧902的作用力会使第二滑动板903在第三内腔901的内部进行滑动,利用第二滑动板903和锥形卡块904之间的联动效应,会将滑动力传递到锥形卡块904上,使其进入到第二卡槽的内部,对横向加强筋4、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进行固定,进一步增强了产品在使用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通过设置的竖向加强筋3和横向加强筋4分别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进行支撑,增加了其支撑强度,防止受到外部冲击力时,导致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产生形变,对其使用性能造成影响,手动操作拨块905即可带动第二滑动板903和锥形卡块904进行移动,再通过螺栓906对其移动位置进行固定,再手动打开出气管上的开关阀,配合收缩气囊608的收缩特性,将收缩气囊608内部的气体进行排除,便于对横向加强筋4进行快速拆卸,便于对其进行重复利用,减少了产品的运输重量。
本申请提出的层建筑用铝模板具有以下使用原理:
使用时,将第一铝模板1固定在合适位置,再将多个竖向加强筋3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内侧,此时手动横向加强筋4使球型杆8进入到竖向加强筋3开设的第一卡槽内,将横向加强筋4固定连接在竖向加强筋3上,同时卡块7会进入到横向加强筋4内,并对滑动块601进行挤压,利用滑动块601和弹性气囊602之间的联动效应,会将挤压力传递到弹性气囊602上,将弹性气囊602内部的气体通过输风管603输送至第二内腔604的内部,使活塞606向上移动对第一弹簧605进行挤压,当卡块7完全进入到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时,此时第二内腔604的内部气体压力会大于出风管607上的压力开关阀,使其开启,第一弹簧605的反作用力会带动活塞606向下移动,将第二内腔604内部的气体通过出风管607输送至收缩气囊608的内部,使其产生膨胀,进而使其带动弧形固定块609向卡块7的方向进行移动,对卡块7的使用位置进行固定,在对卡块7固定的同时,第二弹簧902的作用力会使第二滑动板903在第三内腔901的内部进行滑动,利用第二滑动板903和锥形卡块904之间的联动效应,会将滑动力传递到锥形卡块904上,使其进入到第二卡槽的内部,对横向加强筋4、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进行固定,进一步增强了产品在使用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手动操作拨块905即可带动第二滑动板903和锥形卡块904进行移动,再通过螺栓906对其移动位置进行固定,再手动打开出气管上的开关阀,配合收缩气囊608的收缩特性,将收缩气囊608内部的气体进行排除,便于对横向加强筋4进行快速拆卸,将连接块13依次插入到第一铝模板1和固定块501开设的第一矩形通孔502的内部,通过第一矩形通孔502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装配位置进行限定,然后手动操作转柄506使其带动转轴505进行转动,利用转轴505和齿轮504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动力传递到齿轮504上,使齿轮504与齿条507相啮合,带动齿条507在第一内腔503的内部进行滑动,利用齿条507和第一滑动板508之间的联动效应,使第一滑动板508带动圆形杆509进入到连接块13开设的圆形通孔后,对连接块13的使用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横向安装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再将上层的连接杆10和转动块11滑动安装在第二矩形通孔12的内部,再手动操作转动块11使其产生转动,即可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纵向方向进行扩展安装,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
实施例二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个竖向加强筋3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内侧,手动横向加强筋4使球型杆8进入到竖向加强筋3开设的第一卡槽内;
S2、卡块7会将弹性气囊602内部的气体输送至第二内腔604的内部,当卡块7完全进入到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后,第二内腔604内部的气体通过出风管607输送至收缩气囊608的内部;
S3、收缩气囊608产生膨胀带动弧形固定块609对卡块7使用位置进行快速固定,将横向加强筋4固定在竖向加强筋3上,增加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使用强度;
S4、同时第二弹簧902会带动第二滑动板903和锥形卡块904移动,使锥形卡块904进入到第二卡槽内,对横向加强筋4、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进行固定;
S5、然后将连接块13依次插入到第一矩形通孔502的内部,手动操作转柄506使转轴505和齿轮504转动,进而使齿条507和圆形杆509进行移动,对连接块13进行快速固定,便于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进行装配安装;
S6、再将上层的连接杆10和转动块11滑动安装在第二矩形通孔12的内部,再手动操作转动块11使其产生转动,即可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纵向方向进行扩展安装。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铝模板1固定在合适位置,再将多个竖向加强筋3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内侧,此时手动横向加强筋4使球型杆8进入到竖向加强筋3开设的第一卡槽内,将横向加强筋4固定连接在竖向加强筋3上,同时卡块7会进入到横向加强筋4内,并对滑动块601进行挤压,利用滑动块601和弹性气囊602之间的联动效应,会将挤压力传递到弹性气囊602上,将弹性气囊602内部的气体通过输风管603输送至第二内腔604的内部,使活塞606向上移动对第一弹簧605进行挤压,当卡块7完全进入到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时,此时第二内腔604的内部气体压力会大于出风管607上的压力开关阀,使其开启,第一弹簧605的反作用力会带动活塞606向下移动,将第二内腔604内部的气体通过出风管607输送至收缩气囊608的内部,使其产生膨胀,进而使其带动弧形固定块609向卡块7的方向进行移动,对卡块7的使用位置进行固定,在对卡块7固定的同时,第二弹簧902的作用力会使第二滑动板903在第三内腔901的内部进行滑动,利用第二滑动板903和锥形卡块904之间的联动效应,会将滑动力传递到锥形卡块904上,使其进入到第二卡槽的内部,对横向加强筋4、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进行固定,进一步增强了产品在使用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手动操作拨块905即可带动第二滑动板903和锥形卡块904进行移动,再通过螺栓906对其移动位置进行固定,再手动打开出气管上的开关阀,配合收缩气囊608的收缩特性,将收缩气囊608内部的气体进行排除,便于对横向加强筋4进行快速拆卸,将连接块13依次插入到第一铝模板1和固定块501开设的第一矩形通孔502的内部,通过第一矩形通孔502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装配位置进行限定,然后手动操作转柄506使其带动转轴505进行转动,利用转轴505和齿轮504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动力传递到齿轮504上,使齿轮504与齿条507相啮合,带动齿条507在第一内腔503的内部进行滑动,利用齿条507和第一滑动板508之间的联动效应,使第一滑动板508带动圆形杆509进入到连接块13开设的圆形通孔后,对连接块13的使用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横向安装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再将上层的连接杆10和转动块11滑动安装在第二矩形通孔12的内部,再手动操作转动块11使其产生转动,即可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纵向方向进行扩展安装,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包括第一铝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模板(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铝模板(2),所述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内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竖向加强筋(3),所述竖向加强筋(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横向加强筋(4),所述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辅助固定组件(6),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辅助固定组件(9),所述横向加强筋(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安装组件(5);
所述第一辅助固定组件(6)包括滑动块(601),所述滑动块(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气囊(602),所述弹性气囊(602)的另一侧与横向加强筋(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气囊(602)的一侧连通有进风管,所述弹性气囊(602)的两侧均连通有输风管(603),所述输风管(603)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内腔(604),所述第二内腔(604)位于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所述第二内腔(604)的内部顶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605),所述第一弹簧(6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6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腔(604)背离输风管(603)的一侧连通有出风管(607),所述出风管(607)的另一端连通有收缩气囊(608),收缩气囊(608)的一侧与横向加强筋(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气囊(60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块(609),所述弧形固定块(609)的内部设置有卡块(7),所述卡块(7)的一侧延伸至横向加强筋(4)的外侧后与竖向加强筋(3)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加强筋(4)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多个球型杆(8),所述球型杆(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位于竖向加强筋(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安装组件(5)包括固定块(501),所述固定块(501)、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502),所述第一矩形通孔(50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另一侧与第二铝模板(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通孔(502)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内腔(503),所述第一内腔(503)位于固定块(501)的内部,所述第一内腔(503)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齿轮(504),所述齿轮(504)的内部固定套设有转轴(505),所述转轴(505)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块(501)的外侧后固定连接有转柄(5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0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507),所述齿条(5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板(508),所述第一滑动板(50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杆(50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固定组件(9)包括第三内腔(901),所述第三内腔(901)位于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所述第三内腔(9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902),所述第二弹簧(9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板(903),所述第二滑动板(90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卡块(904),锥形卡块(90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位于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9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拨块(905),所述拨块(905)的底部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906),所述螺栓(906)的另一侧设置有螺孔,螺孔位于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12),所述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1)。
10.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个竖向加强筋(3)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内侧,手动横向加强筋(4)使球型杆(8)进入到竖向加强筋(3)开设的第一卡槽内;
S2、卡块7会将弹性气囊(602)内部的气体输送至第二内腔(604)的内部,当卡块(7)完全进入到横向加强筋(4)的内部后,第二内腔(604)内部的气体通过出风管(607)输送至收缩气囊(608)的内部;
S3、收缩气囊(608)产生膨胀带动弧形固定块(609)对卡块(7)使用位置进行快速固定,将横向加强筋(4)固定在竖向加强筋(3)上;
S4、同时第二弹簧(902)会带动第二滑动板(903)和锥形卡块(904)移动,使锥形卡块(904)进入到第二卡槽内,对横向加强筋(4)、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进行固定;
S5、然后将连接块(13)依次插入到第一矩形通孔(502)的内部,手动操作转柄(506)使转轴(505)和齿轮(504)转动,进而使齿条(507)和圆形杆(509)进行移动,对连接块(13)进行快速固定;
S6、再将上层的连接杆(10)和转动块(11)滑动安装在第二矩形通孔(12)的内部,再手动操作转动块(11)使其产生转动,即可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纵向方向进行扩展安装。
CN202211224684.4A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5506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4684.4A CN115506575A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4684.4A CN115506575A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6575A true CN115506575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0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24684.4A Pending CN115506575A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65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5669A (zh) * 2023-10-07 2023-11-07 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模板装配辅助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8296A (ja) * 1997-02-26 1998-09-08 Kumagai Gumi Co Ltd トンネル一次覆工用コンクリートの妻止め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並びに妻止め用エアバッグ
CN213539725U (zh) * 2020-05-09 2021-06-25 霍俊晨 一种铝合金建筑模板用支撑柱托头
CN214329863U (zh) * 2020-11-30 2021-10-01 山西广和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
CN215760417U (zh) * 2021-04-01 2022-02-08 湖北焜博金属模板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用铝合金易拆模板
CN216196548U (zh) * 2021-08-30 2022-04-05 湖北建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结构
CN216713812U (zh) * 2021-09-22 2022-06-10 广东力齐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拼装和拆卸的建筑铝模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8296A (ja) * 1997-02-26 1998-09-08 Kumagai Gumi Co Ltd トンネル一次覆工用コンクリートの妻止め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並びに妻止め用エアバッグ
CN213539725U (zh) * 2020-05-09 2021-06-25 霍俊晨 一种铝合金建筑模板用支撑柱托头
CN214329863U (zh) * 2020-11-30 2021-10-01 山西广和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
CN215760417U (zh) * 2021-04-01 2022-02-08 湖北焜博金属模板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用铝合金易拆模板
CN216196548U (zh) * 2021-08-30 2022-04-05 湖北建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结构
CN216713812U (zh) * 2021-09-22 2022-06-10 广东力齐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拼装和拆卸的建筑铝模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5669A (zh) * 2023-10-07 2023-11-07 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模板装配辅助装置
CN117005669B (zh) * 2023-10-07 2023-12-08 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模板装配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06575A (zh) 一种高层建筑用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1456182U (zh) 可调组合式保温墙面砖成型模具
CN114434611A (zh) 一种叠合楼板施工组件
CN216380090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装配式构件
CN215484632U (zh) 一种可拆模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7834033U (zh) 一种立模成型装置
CN109113330B (zh) 一种可伸缩的墙板、楼板结构
CN216239248U (zh) 一种叠合板增强型拼缝结构
CN110644787A (zh) 一种建筑施工楼面的二次预制结构木模防损便捷拆模工具
CN115534094A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梯的制备方法
CN201092730Y (zh) 复合墙体施工的支护结构
CN113668859A (zh) 一种建筑用侧墙单侧铝合金模板加固系统
CN209851196U (zh)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构件成组立模生产系统
CN207332320U (zh) 一种防止形变的铝模板拆卸装置
CN112476937A (zh) 用于制作建筑保温板材的双底模泡塑成型机
CN215882326U (zh) 一种应用于航空座椅垫的发泡模具
CN216766436U (zh) 一种免支可拆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0100309U (zh) 一种轻质隔墙板生产用脱模夹爪组件
CN215107274U (zh) 带内置中空保温层的组合式铝合金模板
CN215670496U (zh) 一种可进行拼装的建筑墙板
CN220667431U (zh) 一种可中转材料的登高梯
CN217205554U (zh) 一种建筑施工支撑结构
CN218533212U (zh) 一种钢模板柔性制造用激光切割装置
CN215594547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7812465U (zh) 一种砌体异性二次结构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