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6437A - 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及相应的绞吸式挖泥船 - Google Patents

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及相应的绞吸式挖泥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6437A
CN115506437A CN202211199885.3A CN202211199885A CN115506437A CN 115506437 A CN115506437 A CN 115506437A CN 202211199885 A CN202211199885 A CN 202211199885A CN 115506437 A CN115506437 A CN 115506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suction
mixing channel
lifting device
mud
suction dred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98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06437B (zh
Inventor
刘炳刚
王龙
陈啸宇
黄天宇
陈国光
欧亚洲
陈俊杰
余少乐
吴光辉
吴体旺
徐峥嵘
谢靖
李义全
强梦芸
徐磊
步云冲
杜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998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6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6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6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06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6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5/00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F5/28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for special purposes for cleaning watercourses or other way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8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arrangements acting by a sucking or forcing effect, e.g. suction dredg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8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arrangements acting by a sucking or forcing effect, e.g. suction dredgers
    • E02F3/8833Floating installations
    • E02F3/885Floating installations self propelled, e.g. ship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8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arrangements acting by a sucking or forcing effect, e.g. suction dredgers
    • E02F3/90Component parts, e.g. 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pu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7/00Equipment for conveying or separating excavated material
    • E02F7/10Pipelines for conveying excavated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02River resto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包括:(1)将绞吸式挖泥船移动至水面上期望位置,确定前进路线,船体沿前进路线设置;(2)将绞吸口摆放至挖泥位置,将排放口摆放至堆放位置;(3)将主桩下放插入水面下泥土中;(4)下放绞刀装置至挖泥位置并启动绞刀装置和泥泵,泥浆吸入水中排泥管;(5)以主桩为中心,使船体以扇形轨迹反复移动,进行挖泥绞吸;(6)泥浆通过泥泵和陆地排泥管,排放至堆放位置,并进行脱水沉降处理;(7)在船体沿前进路线设置状态,通过主副桩交替固定来保持船体稳定前行;(8)返回步骤(5),继续绞吸。本发明能避免超挖和漏挖,保证施工效果,能加速泥浆干化速度,方便泥浆后续处理。

Description

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及相应的绞吸式挖泥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绞吸式挖泥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及相应的绞吸式挖泥船。
背景技术
绞吸式挖泥船是利用转动着的绞刀绞松河底或海底的土壤,与水混合成泥浆,经过吸泥管吸入泵体并经过排泥管送至排泥区,一般用于河道疏浚,以便对河床进行一个生态修复的工作。
现有的绞吸式挖泥船一般是采用钢桩定位横挖法进行水下作业,即利用两根钢桩轮流交替插入河底,作为摆动中心,并利用绞刀桥梁两侧的左摆动缆和右摆动缆(龙须缆)的交替收放,使船体来回摆动,进行挖泥。当绞刀摆至挖槽右边缘时,放下左钢桩升起右钢桩,同时放松右边缆收紧左边缆,使绞刀往左摆回,当绞刀摆至挖槽左边缘时,放下右钢桩升起左钢桩,同时放松左边缆收紧右边缆,使绞刀往右摆回。此时,船体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即为前移距。
但是,采用上述定位方法时,由于绞刀挖泥时船体有两个摆动中心,使得绞刀的挖泥轨迹存在重叠和遗漏的情况,影响施工效果,同时,现有的绞吸排泥方式较为单一,一般是直接将泥浆排出,而由于淤泥含水率较高,并且沉降性能差,因此堆场占地较大,淤泥存放很长一段时间后,表面虽然干化,内部还呈水性胶状,导致后期处理起来十分不便。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绞吸式挖泥船水下作业工艺,其能够避免超挖和漏挖,保证施工效果,并能够加速挖出的泥浆的干化速度,从而大大方便对泥浆的后续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能够避免超挖和漏挖,保证施工效果,并能够加速挖出的泥浆的干化速度,从而大大方便对泥浆的后续处理,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设计巧妙,操作简便,施工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吸式挖泥船,采用其进行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能够避免超挖和漏挖,保证施工效果,并能够加速挖出的泥浆的干化速度,从而大大方便对泥浆的后续处理,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吸式挖泥船,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中所述绞吸式挖泥船包括船体、绞刀装置、泥泵、水中排泥管和陆地排泥管,所述绞刀装置位于所述船体的船头下并连接所述船头,所述泥泵设置在所述船体上,所述水中排泥管的一端为绞吸口,所述水中排泥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泥泵管路连接所述陆地排泥管的一端,所述陆地排泥管的另一端为排放口,其特点是,所述绞吸式挖泥船还包括主桩、副桩、主升降装置、副升降装置、滑轨和移动装置,所述滑轨水平设置并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船体的船尾,所述主桩和所述副桩均竖向设置并沿所述的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船体上并连接所述主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的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主升降装置连接所述主桩用于升降所述主桩,所述副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船体上并连接所述副桩用于升降所述副桩,所述副桩的数目为2根以上,2根以上所述副桩沿所述的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副升降装置的数目和所述的副桩的数目相同,所述副升降装置和所述副桩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绞吸式挖泥船移动至水面上的期望位置,并确定所述船体的前进路线,将所述船体沿所述前进路线设置;
(2)将所述绞吸口摆放至所述水面下的期望挖泥位置,将所述排放口摆放至陆地上的期望堆放位置;
(3)通过所述主升降装置将所述主桩下放插入所述水面下的泥土中;
(4)下放所述绞刀装置至所述期望挖泥位置并启动所述绞刀装置和所述泥泵,在所述泥泵的作用下,所述绞刀装置的绞刀绞起的泥浆经所述绞吸口吸入所述水中排泥管;
(5)交替收放所述绞刀装置的绞刀桥梁两侧的左摆动缆和右摆动缆,以所述主桩为中心,使所述船体以扇形轨迹反复移动,进行挖泥绞吸;
(6)吸入所述水中排泥管的所述泥浆依次通过所述泥泵和所述陆地排泥管,最后从所述排放口排放至所述期望堆放位置,并对泵送的所述泥浆进行脱水沉降处理;
(7)在所述船体沿所述前进路线设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副升降装置将所述副桩下放插入至所述泥土中,并通过所述主升降装置升起所述主桩,通过所述移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的滑轨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船头的方向移动期望距离,通过所述主升降装置再次将所述主桩下放插入所述泥土中,通过所述副升降装置升起所述副桩,将所述船体沿所述的船体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所述期望距离,同时通过所述移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的滑轨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船尾的方向移动所述期望距离,从而使得所述主桩相对于所述滑轨复位;
(8)返回所述步骤(5),继续进行绞吸。
较佳地,所述的副桩的数目为2根,所述主桩位于2根所述副桩之间。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4)中,在所述绞吸口或所述排放口投放絮凝剂,以将所述絮凝剂混入所述泥浆中。
更佳地,所述绞吸式挖泥船还包括絮凝剂投放装置,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包括盒体、连接管和絮凝剂源,所述絮凝剂位于所述絮凝剂源中,所述盒体中设置有排泥通道和混合通道,所述排泥通道的两端和所述混合通道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盒体的外表面上,所述混合通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盒体中并连通所述排泥通道,所述的排泥通道的两端中的其中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绞吸口或所述排放口,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絮凝剂源,在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其中一端连接所述绞吸口或所述排放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还包括第一逆止板和第二逆止板,所述第一逆止板和所述第二逆止板均位于所述混合通道中并均连接所述混合通道的侧壁,所述第一逆止板和所述第二逆止板均朝向所述的混合通道的另一端向内倾斜设置且相互对称设置。
尤其更佳地,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限位块、第二弹性件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均位于所述混合通道中并均连接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侧壁,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朝向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一端向内倾斜设置且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限位块沿从所述的混合通道的另一端向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一端的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逆止板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限位块沿从所述的混合通道的另一端向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一端的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逆止板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逆止板和所述第二逆止板均绕垂直于所述混合通道的方向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侧壁,且所述的垂直于所述混合通道的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逆止板和所述第二逆止板的对称面。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尤其更佳地,所述第一逆止板的数目为多块,多块所述第一逆止板沿所述混合通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逆止板的数目和所述的第一逆止板的数目相同,所述第二逆止板和所述第一逆止板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限位块、第二弹性件和第二限位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数目、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数目、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目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数目均与所述的第一逆止板的数目和所述的第二逆止板的数目相同,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逆止板和所述第二逆止板一一对应设置。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逆止板的数目为2块。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用于实现上述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所述绞吸式挖泥船包括船体、绞刀装置、泥泵、水中排泥管和陆地排泥管,所述绞刀装置位于所述船体的船头下并连接所述船头,所述泥泵设置在所述船体上,所述水中排泥管的一端为绞吸口,所述水中排泥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泥泵管路连接所述陆地排泥管的一端,所述陆地排泥管的另一端为排放口,其特点是,所述绞吸式挖泥船还包括主桩、副桩、主升降装置、副升降装置、滑轨和移动装置,所述滑轨水平设置并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船体的船尾,所述主桩和所述副桩均竖向设置并沿所述的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船体上并连接所述主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的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主升降装置连接所述主桩用于升降所述主桩,所述副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船体上并连接所述副桩用于升降所述副桩,所述副桩的数目为2根以上,2根以上所述副桩沿所述的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副升降装置的数目和所述的副桩的数目相同,所述副升降装置和所述副桩一一对应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发明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包括:(1)将绞吸式挖泥船移动至水面上的期望位置,确定前进路线,船体沿前进路线设置;(2)将绞吸口摆放至水面下的期望挖泥位置,将排放口摆放至陆地上的期望堆放位置;(3)将主桩下放插入水面下的泥土中;(4)下放绞刀装置至期望挖泥位置并启动绞刀装置和泥泵,绞起的泥浆经绞吸口吸入水中排泥管;(5)交替收放左右摆动缆,以主桩为中心,使船体以扇形轨迹反复移动,进行挖泥绞吸;(6)泥浆依次通过泥泵和陆地排泥管,最后从排放口排放至期望堆放位置,并进行脱水沉降处理;(7)在船体沿前进路线设置的状态下,通过主副桩交替固定的方式来保持船体的稳定前行;(8)返回步骤(5),继续进行绞吸,因此,其能够避免超挖和漏挖,保证施工效果,并能够加速挖出的泥浆的干化速度,从而大大方便对泥浆的后续处理,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发明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包括:(1)将绞吸式挖泥船移动至水面上的期望位置,确定前进路线,船体沿前进路线设置;(2)将绞吸口摆放至水面下的期望挖泥位置,将排放口摆放至陆地上的期望堆放位置;(3)将主桩下放插入水面下的泥土中;(4)下放绞刀装置至期望挖泥位置并启动绞刀装置和泥泵,绞起的泥浆经绞吸口吸入水中排泥管;(5)交替收放左右摆动缆,以主桩为中心,使船体以扇形轨迹反复移动,进行挖泥绞吸;(6)泥浆依次通过泥泵和陆地排泥管,最后从排放口排放至期望堆放位置,并进行脱水沉降处理;(7)在船体沿前进路线设置的状态下,通过主副桩交替固定的方式来保持船体的稳定前行;(8)返回步骤(5),继续进行绞吸,因此,其设计巧妙,操作简便,施工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3、本发明的绞吸式挖泥船的绞刀装置位于船体的船头下并连接船头,泥泵设置在船体上,水中排泥管的一端为绞吸口,另一端通过泥泵管路连接陆地排泥管的一端,陆地排泥管的另一端为排放口,滑轨水平设置并沿船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船体的船尾,主桩和副桩均竖向设置并沿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主升降装置沿滑轨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滑轨上,移动装置设置在船体上并连接主升降装置,主升降装置连接主桩,副升降装置设置在船体上并连接副桩,2根以上副桩沿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副升降装置和副桩一一对应设置,采用该绞吸式挖泥船进行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能够避免超挖和漏挖,保证施工效果,并能够加速挖出的泥浆的干化速度,从而大大方便对泥浆的后续处理,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4、本发明的绞吸式挖泥船的绞刀装置位于船体的船头下并连接船头,泥泵设置在船体上,水中排泥管的一端为绞吸口,另一端通过泥泵管路连接陆地排泥管的一端,陆地排泥管的另一端为排放口,滑轨水平设置并沿船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船体的船尾,主桩和副桩均竖向设置并沿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主升降装置沿滑轨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滑轨上,移动装置设置在船体上并连接主升降装置,主升降装置连接主桩,副升降装置设置在船体上并连接副桩,2根以上副桩沿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副升降装置和副桩一一对应设置,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发明内容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用于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絮凝剂投放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用于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绞吸式挖泥船的主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绞吸式挖泥船;2船体;3绞刀装置;4陆地排泥管;5主桩;6副桩;7主升降装置;8副升降装置;9滑轨;10絮凝剂投放装置;11盒体;12连接管;13排泥通道;14混合通道;15第一逆止板;16第二逆止板;17第一弹性件;18第一限位块;19第二弹性件;20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见图1~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中,采用的绞吸式挖泥船1包括船体2、绞刀装置3、泥泵(图中未示出)、水中排泥管(图中未示出)、陆地排泥管4、主桩5、副桩6、主升降装置7、副升降装置8、滑轨9和移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绞刀装置3位于所述船体2的船头下并连接所述船头,所述泥泵设置在所述船体2上,所述水中排泥管的一端为绞吸口,所述水中排泥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泥泵管路连接所述陆地排泥管4的一端,所述陆地排泥管4的另一端为排放口,所述滑轨9水平设置并沿所述船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船体2的船尾,所述主桩5和所述副桩6均竖向设置并沿所述的船体2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主升降装置7沿所述滑轨9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滑轨9上,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船体2上并连接所述主升降装置7用于驱动所述主升降装置7沿所述的滑轨9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主升降装置7连接所述主桩5用于升降所述主桩5,所述副升降装置8设置在所述船体2上并连接所述副桩6用于升降所述副桩6,所述副桩6的数目为2根以上,2根以上所述副桩6沿所述的船体2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副升降装置8的数目和所述的副桩6的数目相同,所述副升降装置8和所述副桩6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绞吸式挖泥船1移动至水面上的期望位置,并确定所述船体2的前进路线,将所述船体2沿所述前进路线设置;当水面较宽时,可对疏浚区域进行分条,每条水路宽80米~100米,从而依次进行施工;
(2)摆放好水中排泥管以及陆地排泥管4:将所述绞吸口摆放至所述水面下的期望挖泥位置,将所述排放口摆放至陆地上的期望堆放位置;
(3)通过所述主升降装置7将所述主桩5下放插入所述水面下的泥土中,形成固定;
(4)下放所述绞刀装置3至所述期望挖泥位置并启动所述绞刀装置3和所述泥泵,在所述泥泵的作用下,所述绞刀装置3的绞刀绞起的泥浆经所述绞吸口吸入所述水中排泥管;
(5)交替收放所述绞刀装置3的绞刀桥梁两侧的左摆动缆和右摆动缆,以所述主桩5为中心,使所述船体2以扇形轨迹反复移动,进行挖泥绞吸,直至对该处绞吸完成(即抽不出大量泥浆时);
(6)吸入所述水中排泥管的所述泥浆依次通过所述泥泵和所述陆地排泥管4,最后从所述排放口排放至所述期望堆放位置,并对泵送的所述泥浆进行脱水沉降处理;
(7)在所述船体2沿所述前进路线设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副升降装置8将所述副桩6下放插入至所述泥土中,并通过所述主升降装置7升起所述主桩5,通过所述移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升降装置7沿所述的滑轨9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船头的方向移动期望距离,通过所述主升降装置7再次将所述主桩5下放插入所述泥土中,通过所述副升降装置8升起所述副桩6,将所述船体2沿所述的船体2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所述期望距离,同时通过所述移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升降装置7沿所述的滑轨9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船尾的方向移动所述期望距离,从而使得所述主桩5相对于所述滑轨9复位;即配合设置至少两根所述副桩6,并采用主桩5与多个副桩6交替固定的方式来保持船体2的稳定等距前行,避免了挖泥轨迹重叠或者漏挖的问题,并大大降低了船体2行进时偏移的情况;
(8)返回所述步骤(5),继续进行绞吸。
所述的副桩6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请参见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副桩6的数目为2根,所述主桩5位于2根所述副桩6之间。
所述泥泵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泥泵,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泥泵为离心式泥泵。
为了便于对所述泥浆进行所述步骤(6)的脱水沉降处理,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在所述排放口投放絮凝剂,以将所述絮凝剂混入所述泥浆中,从而将所述絮凝剂混入排出时的所述泥浆内。显然,也可以在所述绞吸口投放絮凝剂,以将所述絮凝剂混入所述泥浆中,从而将所述絮凝剂混入吸入时的所述泥浆中。
在所述步骤(4)中,在所述排放口投放絮凝剂,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装置,请参见图2~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绞吸式挖泥船1还包括絮凝剂投放装置10,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10包括盒体11、连接管12和絮凝剂源(图中未示出),所述絮凝剂位于所述絮凝剂源中,所述盒体11中设置有排泥通道13和混合通道14,所述排泥通道13的两端和所述混合通道14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盒体11的外表面上,所述混合通道1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盒体11中并连通所述排泥通道13,所述的排泥通道13的两端中的其中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排放口,所述的混合通道14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12连接所述絮凝剂源,在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排放口。采用上述设置,所述泥浆将从所述的排泥通道13的两端中的剩余一端排出至陆地上的期望堆放位置,所述絮凝剂源中的所述絮凝剂将从所述絮凝剂源经所述连接管12和所述混合通道14混入所述排泥通道13中的所述泥浆中。如果在所述绞吸口投放絮凝剂,则所述的排泥通道13的两端中的其中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绞吸口,在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其中一端连接所述绞吸口。采用上述设置,所述泥浆将从所述的排泥通道13的两端中的剩余一端吸入,所述絮凝剂源中的所述絮凝剂将从所述絮凝剂源经所述连接管12和所述混合通道14混入所述排泥通道13中的所述泥浆中。
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10还可以包括其它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3~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10还包括第一逆止板15和第二逆止板16,所述第一逆止板15和所述第二逆止板16均位于所述混合通道14中并均连接所述混合通道14的侧壁,所述第一逆止板15和所述第二逆止板16均朝向所述的混合通道14的另一端向内倾斜设置且相互对称设置。采用上述设置,通过所述第一逆止板15和所述第二逆止板16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所述排泥通道13内的泥浆沿着所述混合通道14朝向所述连接管12逆流。
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10还可以包括其它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3~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1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7、第一限位块18、第二弹性件19和第二限位块20,所述第一弹性件17、所述第二弹性件19、所述第一限位块18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0均位于所述混合通道14中并均连接所述的混合通道14的侧壁,所述第一弹性件17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9均朝向所述的混合通道14的一端向内倾斜设置且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18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0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17和所述第一限位块18沿从所述的混合通道14的另一端向所述的混合通道14的一端的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逆止板15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7和所述第一限位块18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7,所述第二弹性件19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0沿从所述的混合通道14的另一端向所述的混合通道14的一端的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逆止板16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19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0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9,所述第一逆止板15和所述第二逆止板16均绕垂直于所述混合通道14的方向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混合通道14的侧壁,且所述的垂直于所述混合通道14的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逆止板15和所述第二逆止板16的对称面。采用上述设置,所述第一逆止板15和所述第二逆止板16在所述排泥通道13内的泥浆的冲击力下将分别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17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9的弹力从所述的混合通道14的另一端向所述的混合通道14的一端的方向转动,直至分别被所述第一限位块18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0限位从而例如垂直于所述混合通道14实现止逆效果。
所述第一弹性件17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9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弹性件,请参见图3~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7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9均为弹簧。
所述第一逆止板15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尤其更佳地,所述第一逆止板15的数目为多块,多块所述第一逆止板15沿所述混合通道14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逆止板16的数目和所述的第一逆止板15的数目相同,所述第二逆止板16和所述第一逆止板15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1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7、第一限位块18、第二弹性件19和第二限位块2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件17的数目、所述第一限位块18的数目、所述第二弹性件19的数目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0的数目均与所述的第一逆止板15的数目和所述的第二逆止板16的数目相同,所述第一弹性件17、所述第一限位块18、所述第二弹性件19、所述第二限位块20、所述第一逆止板15和所述第二逆止板16一一对应设置。请参见图3~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逆止板15的数目为2块。
采用本发明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优点:
1、该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在进行水下绞吸作业时,使用一根主桩作为横挖的摆动中心,因为只有一个挖泥摆动中心,所以绞刀挖泥轨迹互相平行,只要主桩的前移距离保持适当,就可避免超挖和漏挖,并以另外至少两根在船体行进方向上排布的副桩用于主桩切换移动时固定,从而可保证船体进行固定数值的移动,且在换桩时不会出现船体绕一根副桩发生偏移而导致主桩移动位置偏移船体原先行进路线的问题,即进一步保证了横挖作业时准确性。
2、该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可通过设置泥浆脱水沉降处理步骤来加速排出后的泥浆干化速度,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后续对泥浆的处理效率,使用方便。
综上,本发明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能够避免超挖和漏挖,保证施工效果,并能够加速挖出的泥浆的干化速度,从而大大方便对泥浆的后续处理,设计巧妙,操作简便,施工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发明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中所述绞吸式挖泥船包括船体、绞刀装置、泥泵、水中排泥管和陆地排泥管,所述绞刀装置位于所述船体的船头下并连接所述船头,所述泥泵设置在所述船体上,所述水中排泥管的一端为绞吸口,所述水中排泥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泥泵管路连接所述陆地排泥管的一端,所述陆地排泥管的另一端为排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吸式挖泥船还包括主桩、副桩、主升降装置、副升降装置、滑轨和移动装置,所述滑轨水平设置并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船体的船尾,所述主桩和所述副桩均竖向设置并沿所述的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船体上并连接所述主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的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主升降装置连接所述主桩用于升降所述主桩,所述副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船体上并连接所述副桩用于升降所述副桩,所述副桩的数目为2根以上,2根以上所述副桩沿所述的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副升降装置的数目和所述的副桩的数目相同,所述副升降装置和所述副桩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绞吸式挖泥船移动至水面上的期望位置,并确定所述船体的前进路线,将所述船体沿所述前进路线设置;
(2)将所述绞吸口摆放至所述水面下的期望挖泥位置,将所述排放口摆放至陆地上的期望堆放位置;
(3)通过所述主升降装置将所述主桩下放插入所述水面下的泥土中;
(4)下放所述绞刀装置至所述期望挖泥位置并启动所述绞刀装置和所述泥泵,在所述泥泵的作用下,所述绞刀装置的绞刀绞起的泥浆经所述绞吸口吸入所述水中排泥管;
(5)交替收放所述绞刀装置的绞刀桥梁两侧的左摆动缆和右摆动缆,以所述主桩为中心,使所述船体以扇形轨迹反复移动,进行挖泥绞吸;
(6)吸入所述水中排泥管的所述泥浆依次通过所述泥泵和所述陆地排泥管,最后从所述排放口排放至所述期望堆放位置,并对泵送的所述泥浆进行脱水沉降处理;
(7)在所述船体沿所述前进路线设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副升降装置将所述副桩下放插入至所述泥土中,并通过所述主升降装置升起所述主桩,通过所述移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的滑轨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船头的方向移动期望距离,通过所述主升降装置再次将所述主桩下放插入所述泥土中,通过所述副升降装置升起所述副桩,将所述船体沿所述的船体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所述期望距离,同时通过所述移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的滑轨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船尾的方向移动所述期望距离,从而使得所述主桩相对于所述滑轨复位;
(8)返回所述步骤(5),继续进行绞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桩的数目为2根,所述主桩位于2根所述副桩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在所述绞吸口或所述排放口投放絮凝剂,以将所述絮凝剂混入所述泥浆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吸式挖泥船还包括絮凝剂投放装置,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包括盒体、连接管和絮凝剂源,所述絮凝剂位于所述絮凝剂源中,所述盒体中设置有排泥通道和混合通道,所述排泥通道的两端和所述混合通道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盒体的外表面上,所述混合通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盒体中并连通所述排泥通道,所述的排泥通道的两端中的其中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绞吸口或所述排放口,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絮凝剂源,在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其中一端连接所述绞吸口或所述排放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还包括第一逆止板和第二逆止板,所述第一逆止板和所述第二逆止板均位于所述混合通道中并均连接所述混合通道的侧壁,所述第一逆止板和所述第二逆止板均朝向所述的混合通道的另一端向内倾斜设置且相互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限位块、第二弹性件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均位于所述混合通道中并均连接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侧壁,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朝向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一端向内倾斜设置且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限位块沿从所述的混合通道的另一端向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一端的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逆止板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限位块沿从所述的混合通道的另一端向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一端的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逆止板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逆止板和所述第二逆止板均绕垂直于所述混合通道的方向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混合通道的侧壁,且所述的垂直于所述混合通道的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逆止板和所述第二逆止板的对称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逆止板的数目为多块,多块所述第一逆止板沿所述混合通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逆止板的数目和所述的第一逆止板的数目相同,所述第二逆止板和所述第一逆止板一一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逆止板的数目为2块。
10.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所述绞吸式挖泥船包括船体、绞刀装置、泥泵、水中排泥管和陆地排泥管,所述绞刀装置位于所述船体的船头下并连接所述船头,所述泥泵设置在所述船体上,所述水中排泥管的一端为绞吸口,所述水中排泥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泥泵管路连接所述陆地排泥管的一端,所述陆地排泥管的另一端为排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吸式挖泥船还包括主桩、副桩、主升降装置、副升降装置、滑轨和移动装置,所述滑轨水平设置并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船体的船尾,所述主桩和所述副桩均竖向设置并沿所述的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船体上并连接所述主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升降装置沿所述的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主升降装置连接所述主桩用于升降所述主桩,所述副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船体上并连接所述副桩用于升降所述副桩,所述副桩的数目为2根以上,2根以上所述副桩沿所述的船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副升降装置的数目和所述的副桩的数目相同,所述副升降装置和所述副桩一一对应设置。
CN202211199885.3A 2022-09-29 2022-09-29 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及相应的绞吸式挖泥船 Active CN115506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9885.3A CN115506437B (zh) 2022-09-29 2022-09-29 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及相应的绞吸式挖泥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9885.3A CN115506437B (zh) 2022-09-29 2022-09-29 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及相应的绞吸式挖泥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6437A true CN115506437A (zh) 2022-12-23
CN115506437B CN115506437B (zh) 2024-06-14

Family

ID=8450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9885.3A Active CN115506437B (zh) 2022-09-29 2022-09-29 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及相应的绞吸式挖泥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643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52829U (zh) * 2011-01-28 2011-08-31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绞吸式挖泥船双钢桩双台车定位行走装置
NL2004442C2 (en) * 2010-03-22 2011-09-23 Baggerwerken Decloedt & Zn N V Cutter suction dredger for dredging ground and method for dredging using this cutter suction dredger.
CN102249515A (zh) * 2011-07-14 2011-11-23 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
KR101324695B1 (ko) * 2013-09-30 2013-11-01 주식회사 오성산업개발 준설선
CN204252192U (zh) * 2014-11-11 2015-04-08 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多功能河道清淤船
CN109750701A (zh) * 2019-03-12 2019-05-14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挖泥船最大产量自动挖泥控制方法
CN109750697A (zh) * 2019-03-12 2019-05-14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挖泥船基于产量的自动挖泥控制方法
CN211285499U (zh) * 2019-10-24 2020-08-18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绞吸船的定位装置
CN112281957A (zh) * 2020-10-19 2021-01-29 湖州三通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的水下扇形作业工艺
CN113833046A (zh) * 2021-10-11 2021-12-24 鲁东大学 一种扇形面作业绞吸式挖泥船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004442C2 (en) * 2010-03-22 2011-09-23 Baggerwerken Decloedt & Zn N V Cutter suction dredger for dredging ground and method for dredging using this cutter suction dredger.
CN201952829U (zh) * 2011-01-28 2011-08-31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绞吸式挖泥船双钢桩双台车定位行走装置
CN102249515A (zh) * 2011-07-14 2011-11-23 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
KR101324695B1 (ko) * 2013-09-30 2013-11-01 주식회사 오성산업개발 준설선
CN204252192U (zh) * 2014-11-11 2015-04-08 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多功能河道清淤船
CN109750701A (zh) * 2019-03-12 2019-05-14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挖泥船最大产量自动挖泥控制方法
CN109750697A (zh) * 2019-03-12 2019-05-14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挖泥船基于产量的自动挖泥控制方法
CN211285499U (zh) * 2019-10-24 2020-08-18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绞吸船的定位装置
CN112281957A (zh) * 2020-10-19 2021-01-29 湖州三通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的水下扇形作业工艺
CN113833046A (zh) * 2021-10-11 2021-12-24 鲁东大学 一种扇形面作业绞吸式挖泥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6437B (zh) 2024-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1012U (zh) 一种多功能清淤船
CN107217696B (zh) 栈桥式水库清淤吸泥站及其使用方法
CN201291991Y (zh) 一种用于海洋潮汐带的淤泥挖掘泵送船
CN109137943B (zh) 一种围填海的土方填筑施工工艺
CN211395787U (zh)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CN102454178A (zh) 一种码头底下清淤机具及其清淤方法
CN115506437A (zh) 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扇形作业工艺及相应的绞吸式挖泥船
CN111636502A (zh) 一种基于绞吸挖泥船的采砂施工工艺
CN2784467Y (zh) 疏浚机
CN109083099B (zh) 一种围填海陆域形成的施工方法
CN110847267A (zh) 船载多功能取沙造岛挖掘器
CN216008395U (zh) 适用于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泥浆输送系统
CN207863025U (zh) 一种清淤装置
WO2023245766A1 (zh) 一种环保型海底dcm桩头清除施工工艺
CN102191783A (zh) 一种通过挖泥船进行污泥清淤的装置
CN110541441A (zh) 绞吸船退步挖泥的施工方法
CN202990001U (zh) 两栖式河道作业平台
CN214301906U (zh) 一种新型绞吸船桥梁
CN212026387U (zh) 一种挖泥船
CN201437584U (zh) 一种全封闭、防污染扩散的环保疏浚与吹填专用装置
CN112376641A (zh) 一种水库深水淤积物清理方法
CN201391466Y (zh) 无溢流耙吸吸泥泵
CN106677242A (zh) 一种用于水下隧道的工程船及其施工法
CN202055278U (zh) 一种通过挖泥船进行污泥清淤的装置
CN221072715U (zh) 一种治理污水湖的环保清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