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8296A - 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8296A
CN115498296A CN202211304247.3A CN202211304247A CN115498296A CN 115498296 A CN115498296 A CN 115498296A CN 202211304247 A CN202211304247 A CN 202211304247A CN 115498296 A CN115498296 A CN 115498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slide rail
assembly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42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波
林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rasis Energy Ganzhou Co Ltd
Farasis Energy Zhen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rasis Energy Ganzhou Co Ltd
Farasis Energy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rasis Energy Ganzhou Co Ltd, Farasis Energy Zhen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rasis Energy Gan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042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82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8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82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包括第一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多个极耳支撑组件和电路组件,其中,第一导向组件具有第一滑轨,第二导向组件具有第二滑轨;各个极耳支撑组件的两端能够分别沿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且能够在二者的引导下使多个极耳支撑组件逐个堆叠;第二导向组件被设置为能够在各个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堆叠位置时,固定极耳支撑组件;多个极耳支撑组件用于一一对应地在堆叠位置支撑多个电芯的极耳,且极耳支撑组件被设置为能够在堆叠位置将对应的电芯的极耳与电路组件电导通,电路组件用于检测多个电芯的指定参数。本发明的方案,操作便捷,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电芯组装和焊接的自动化。

Description

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电池行业,当软包电芯堆叠成电池模块时,电芯的电连接以及电压和温度采样主要在电池模块的极耳面操作和实现,而当电芯需要“首尾相接”时,电池模块内部的极耳面也失去了操作空间,此时受空间所限,电芯的电压和温度采样将难以操作或难以实现自动化。
现有的一种电芯采样装置是将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Assembly,PCBA)布置在电芯极耳一侧的间隙内,并利用PCBA上连接的采样片通过与极耳焊接的方式实现电压采样,但是,由于电芯模块是按照堆叠和焊接交替执行的方式逐层制作的,在焊接采样片之前,为避免遮挡极耳,需要将采样片预固定在一旁,待堆叠完该层电芯后再将相应的采样片松开置于极耳之上进行焊接,这种方法操作繁琐,效率低且依赖人工,难以实现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其操作便捷,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电芯组装和焊接的自动化。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提供一种电芯采样装置,用于检测多个堆叠的电芯的指定参数,包括第一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多个极耳支撑组件和电路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具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具有第二滑轨;各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两端能够分别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滑动,且能够在二者的引导下使多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逐个堆叠;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被设置为能够在各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堆叠位置时,固定所述极耳支撑组件;
多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用于一一对应地在所述堆叠位置支撑多个所述电芯的极耳,且所述极耳支撑组件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堆叠位置将对应的所述电芯的极耳与所述电路组件电导通,所述电路组件用于检测多个所述电芯的指定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均包括沿电芯堆叠方向设置的直线滑轨,以及多个斜向滑轨;其中,多个所述斜向滑轨沿所述电芯堆叠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斜向滑轨的一端均与所述直线滑轨连通,多个所述斜向滑轨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直线滑轨倾斜延伸;
所述极耳支撑组件能够在所述直线滑轨的引导下滑入对应的所述斜向滑轨,并在对应的所述斜向滑轨的引导下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且用于与电池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与所述电芯堆叠方向相垂直的平面;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用于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与所述极耳支撑组件卡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中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卡接结构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一端能够通过所述开口沿所述容纳空间中的所述第二滑轨滑动。
可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多个弹性卡接件;
在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构成所述第二滑轨的侧壁,且所述侧壁对应所述斜向滑轨的位置处具有缺口,所述弹性卡接件设置在所述缺口处,用于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经过所述弹性卡接件时,通过产生弹性形变卡住所述极耳支撑组件。
可选的,所述弹性卡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侧壁在所述缺口处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卡接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弹性卡接件在处于原始状态时,相对于所述侧壁内表面向所述斜向滑轨内凸出,并且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对应所述缺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镂空部,用于使所述弹性卡接件的另一端成为自由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轨为两个,且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两侧,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与所述电芯堆叠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滑轨为两个,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相对;
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动件,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能够分别沿两个所述第一滑轨滑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滑动件,两个所述第二滑动件分别沿两个所述第二滑轨滑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二者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两个所述第二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二分体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包括支架本体和固定件,其中,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沿所述电芯堆叠方向贯通所述支架本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嵌套设置有衬套;
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衬套,并用于与所述电池箱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与所述电池箱体上的第二定位件相配合,以限定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电池箱体的相对位置。
可选的,所述电路组件包括固定板、柔性板和外接插口,其中,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且所述固定板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其中,所述第一板面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所述柔性板的一部分贴附于所述第二板面,且所述柔性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的外部,并与所述外接插口连接;所述柔性板上集成有用于检测多个所述电芯的指定参数的电路,所述电路通过所述外接插口输送电信号;
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板面一侧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件,每个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电路电连接,且在对应的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与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插接,以通过所述极耳支撑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电芯的极耳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件为具有插口的弹性件;
每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主体,至少一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用于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电芯的极耳电接触;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能够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插入对应的所述弹性件的所述插口中,且与所述弹性件电接触。
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第三导电件、温度传感器和两个插接件,所述第三导电件用于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电芯的极耳电接触;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与两个所述插接件沿所述电芯堆叠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能够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插入对应的三个所述弹性件的所述插口中,且分别与三个所述弹性件电接触;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三导电件相接触,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三导电件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插接件电连接,两个所述插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三导电件,且与所述第三导电件电绝缘。
可选的,其余两个所述第二插接部均具有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上的焊盘;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两个电极端均具有焊片,所述焊片焊接在所述焊盘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还设置有多个绝缘隔板,多个所述绝缘隔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开口的对侧,且沿所述电芯堆叠方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电件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绝缘隔板。
可选的,所述电芯采样装置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和堆叠的多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上,且和与之相邻的所述极耳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卡接。
可选的,所述保护盖的相邻于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与相邻的所述极耳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电芯的极耳相抵。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池箱体中的电芯堆叠体,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至少一个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堆叠的电芯;还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电芯采样装置,所述电芯采样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中。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电池包和用于对所述电池包进行调控的电池管理模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其通过第一导向组件的第一滑轨,第二导向组件的第二滑轨,使各个极耳支撑组件的两端沿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可以在二者的引导下使多个极耳支撑组件逐个堆叠,并结合使用第二导向组件在各个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堆叠位置时,固定该极耳支撑组件,保证堆叠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每个极耳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对应的电芯极耳,以便于对二者进行焊接,实现将该极耳与电路组件电导通,从而可以使电路组件能够对多个电芯的指定参数(例如电压和温度)进行检测。本发明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可以按照堆叠一个极耳支撑组件、堆叠一层电芯和焊接循环执行的方式逐层制作,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引导作用下,上述制作过程可以使用机械手完成,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可以提高操作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芯组装和焊接的自动化。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其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电芯采样装置,可以提高操作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芯组装和焊接的自动化。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系统,其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电池包,可以提高操作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芯组装和焊接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的一种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一导向组件的在一个方向上的结构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一导向组件的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二导向组件的在一个方向上的结构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二导向组件的在一个方向上的分解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二导向组件的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分解图;
图4D为图4C中I区域的放大图;
图4E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二支架上的一个镂空部所在位置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电路组件的结构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电路组件与第二导向组件的组装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电路组件与第二导向组件的组装分解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安装有第二导电件的极耳支撑组件在一个方向上的结构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安装有第二导电件的极耳支撑组件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图;
图7C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二导电件的的结构图;
图7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的俯视图;
图7E为图7D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安装有第三导电件的极耳支撑组件在一个方向上的结构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三导电件的结构图;
图8C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安装有第三导电件的极耳支撑组件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图;
图8D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保护盖的结构图;
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的一个安装步骤的过程图;
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的另一个安装步骤的过程图;
图10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的又一个安装步骤的过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采样装置200,用于检测多个堆叠的电芯1的指定参数,该指定参数例如包括电压、温度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一种或多种可以通过与电芯1的极耳1a电导通来获得的指定参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制。以电芯1为双头电芯(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位于电芯的两侧)为例,如图1所示,电芯采样装置200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组电芯组(每个电芯组包括多个堆叠的电芯,图1仅示出了两组电芯组中最低层的电芯)之间,用于通过与各相邻的两个电芯1的极耳1a焊接来检测多个堆叠的电芯1的指定参数。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C,电芯采样装置200包括第一导向组件21、第二导向组件22、多个极耳支撑组件3和电路组件4,其中,第一导向组件21具有第一滑轨212,第二导向组件22具有第二滑轨222;各个极耳支撑组件3的两端能够分别沿第一滑轨212和第二滑轨222滑动,且能够在二者的引导下使多个极耳支撑组件3逐个堆叠,形成如图2所示的堆叠结构。第二导向组件22被设置为能够在各个极耳支撑组件3滑动至堆叠位置(即,图2中堆叠在一起的各个极耳支撑组件3所在的位置)时,固定极耳支撑组件3;多个极耳支撑组件3用于一一对应地在堆叠位置支撑多个电芯1的极耳1a,且极耳支撑组件3被设置为能够在堆叠位置将对应的电芯1的极耳1a与电路组件4电导通,电路组件4用于检测多个电芯1的指定参数。
在第一滑轨212和第二滑轨222的引导作用下,可以自动定位多个极耳支撑组件3的堆叠位置,并结合使用第二导向组件22在各个极耳支撑组件3滑动至堆叠位置时,固定该极耳支撑组件3,可以对极耳支撑组件3起到限位和固定作用,保证堆叠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每个极耳支撑组件3用于支撑对应的电芯1的极耳1a,以便于对二者进行焊接,从而可以借助极耳支撑组件3实现将该极耳1与电路组件4电导通,以使电路组件4能够对多个电芯1的指定参数(例如电压和温度)进行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200,可以按照堆叠一个极耳支撑组件3、堆叠一层电芯1和焊接循环执行的方式逐层制作,在第一滑轨212和第二滑轨222的引导作用下,上述制作过程可以使用机械手完成,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可以提高操作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芯组装和焊接的自动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滑轨212和第二滑轨222均包括沿电芯堆叠方向(即,方向Z)设置的直线滑轨212a,以及多个斜向滑轨212b;其中,多个斜向滑轨212b沿电芯堆叠方向(即,方向Z)间隔设置,且多个斜向滑轨212b的一端均与直线滑轨212a连通,多个斜向滑轨212b的另一端相对于直线滑轨212a倾斜延伸;极耳支撑组件3能够在直线滑轨212a的引导下滑入对应的斜向滑轨212b,并在对应的斜向滑轨212b的引导下滑动至堆叠位置。具体地,以电芯堆叠方向为竖直方向为例,多个极耳支撑组件3依次通过直线滑轨212a下降并滑入对应的斜向滑轨212b,然后在该斜向滑轨212b的引导下倾斜滑动至对应高度的堆叠位置,从而可以使多个极耳支撑组件3由下而上逐个堆叠在一起。上述直线滑轨212a的上端是敞开的,以使极耳支撑组件3的一端能够进入该直线滑轨212a,上述斜向滑轨212b的远离直线滑轨212a的一端是封闭的,可以使极耳支撑组件3滑动至该斜向滑轨212b的末端,起到限定极耳支撑组件3的作用。由于上述斜向滑轨212b可以使极耳支撑组件3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运动,可以便于结合使用第二导向组件22在各个极耳支撑组件3滑动至堆叠位置时,固定该极耳支撑组件3。可选的,斜向滑轨212b可以为圆弧形滑轨、倾斜的直线滑轨、折线滑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极耳支撑组件可以沿斜向滑轨滑动至其远离直线滑轨的一端,即到达上述堆叠位置,或者也可以在滑动至斜向滑轨远离直线滑轨的一端之前,就到达上述堆叠位置,只要极耳支撑组件能够堆叠在上一极耳支撑组件之上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轨212和第二滑轨222并不局限于采用直线滑轨212a和斜向滑轨212b的组合,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仅采用直线滑轨或者其他任意结构,只要能够将极耳支撑组件引导至对应高度的堆叠位置即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电芯堆叠方向可以是竖直方向(即,方向Z),也可以是水平方向或者其他任意方向,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A至图4E所示,上述第一导向组件21包括第一支架211,第二导向组件22包括第二支架221;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21沿第一方向(即,X方向)相对设置,且用于与电池箱体(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第一方向(即,X方向)平行于与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相垂直的平面;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212和第二滑轨22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2上设置有卡接结构,该卡接结构用于在极耳支撑组件3滑动至堆叠位置时,与极耳支撑组件3卡接。通过采用卡接的方式实现极耳支撑组件3的固定,有利于使用机械手完成,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可以实现组装自动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第二支架22中设置有具有开口221c的容纳空间227,该开口221c在上述第一方向(即,X方向)上与第一支架21相对,上述第二滑轨222和卡接结构均位于该容纳空间227中,极耳支撑组件3的一端能够通过该开口221c沿容纳空间227中的第二滑轨222滑动。通过使第二滑轨222和卡接结构均位于容纳空间227中,第二支架221可以保护其内部的部件和连接结构,提高连接稳定性,同时还可以节省占用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一滑轨212为两个,且沿第二方向(即,Y方向)相对设置于第一支架211两侧,该第二方向(即,Y方向)平行于与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且与上述第一方向(即,X方向)相互垂直;第二滑轨222为两个,且位于容纳空间227中,并沿第二方向(即,Y方向)彼此相对。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第一滑轨212和第二滑轨222的导向作用,保证极耳支撑组件3的运动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21和第二支架221均包括支架本体和固定件,其中,该支架本体上设置有沿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贯通支架本体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中嵌套设置有衬套;固定件穿过衬套,并用于与电池箱体固定连接。具体地,如图3A和图3B所示,对于第一支架221,其支架本体可以呈柱状,且沿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设置,并与电池箱体固定连接。第一滑轨212为两个,且分别为形成在该第一支架221的相背离的两个侧面上的凹道,并且两个第一滑轨212相对于第一支架221在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上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第一滑轨212均包括直线滑轨212a和与之连通的多个斜向滑轨212b,多个斜向滑轨212b沿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等间隔排列,并且,可选的,直线滑轨212a的轨道宽度相同,各个斜向滑轨212b的轨道宽度均相同,且与直线滑轨212a的轨道宽度相同。第一支架211的上述衬套213呈中空圆柱形,且嵌套在支架本体内部,并且沿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贯穿该支架本体,借助衬套213可以提升支架本体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组装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对于第一支架211,其支架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件214,该第一定位件214用于与电池箱体上的第二定位件相配合,以限定支架本体与电池箱体的相对位置。具体地,上述第二定位件为形成在电池箱体的安装面上设置有螺纹孔和定位孔,该螺纹孔与上述衬套同轴设置,上述固定件为紧固螺钉,该紧固螺钉穿过衬套213后,与该螺纹孔旋紧,从而实现将支架本体与电池箱体锁紧,实现刚性连接。在安装第一支架211时,上述第一定位件214插入上述定位孔中,且二者相配合,以限定支架本体与电池箱体的相对位置,同时可以限制支架本体转动,即起到定位和止转的作用。
如图4A至图4E所示,对于第二支架221,其支架本体可以呈条形板状,且沿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设置,并与电池箱体固定连接。第二支架221的支架本体具有上述容纳空间227,第二滑轨222为两个,且位于上述容纳空间227中,并沿第二方向(即,Y方向)彼此相对。可选的,为了便于组装,该第二支架(即,支架本体)221包括第一分体221a和第二分体221b,二者沿第二方向(即,Y方向)对接形成上述容纳空间227,可选的,第一分体221a和第二分体221b可以采用焊接或者粘接等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两个第二滑轨222分别设置于第一分体221a和第二分体221b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可选的,在第一分体221a和第二分体221b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构成第二滑轨222的侧壁225,该侧壁225围成第二滑轨222。两个第二滑轨222相对于第二支架221在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上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第二滑轨222均包括直线滑轨212a和与之连通的多个斜向滑轨212b,多个斜向滑轨212b沿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等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二支架221上的上述衬套223、固定件和第一定位件214的结构、功能以及与电池箱体的连接方式均与第一支架22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C和图4D所示,上述卡接结构包括多个弹性卡接件2214;上述侧壁225对应斜向滑轨212b的位置处具有缺口225a,该弹性卡接件225设置在该缺口225a处,用于在极耳支撑组件3的一端沿第二滑轨222滑动经过弹性卡接件2214时,通过产生弹性形变卡住极耳支撑组件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C至图4E所示,上述弹性卡接件2214的一端与上述侧壁225在缺口225a处的一端连接,弹性卡接件221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弹性卡接件2214在处于原始状态时,相对于侧壁225内表面向斜向滑轨212b内凸出,并且在第二支架221上对应缺口225a的位置处设置有镂空部2213,用于使弹性卡接件2214的另一端成为自由端。可选的,直线滑轨212a的轨道宽度相同,各个斜向滑轨212b的除弹性卡接件2214所在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的轨道宽度均相同,且与直线滑轨212a的轨道宽度相同,而且弹性卡接件2214所在区域的轨道宽度小于其他区域的轨道宽度,这样,在极耳支撑组件3的一端沿斜向滑轨212b滑动经过弹性卡接件2214时,会挤压弹性卡接件2214使之产生弹性变形,以使极耳支撑组件3的一端可以通过,通过后弹性卡接件2214会复位,从而可以实现对极耳支撑组件3的固定。
具体地,上述弹性卡接件2214可以是上述侧壁225的一段延伸段2214a,该延伸段2214a与上述侧壁225在缺口225a处的一端连为一体,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且该延伸段2214a的厚度大于侧壁225其他区域的厚度,以使该延伸段2214a对应的轨道宽度局部减小,即小于侧壁其他区域的轨道宽度,从而可以在极耳支撑组件3的一端经过时通过产生弹性形变来改变轨道宽度。另外,上述镂空部2213可以使上述延伸段2214a呈自由状态,降低延伸段2214a的强度,以形成可产生弹性形变的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A和图7B所示,极耳支撑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动件32,两个第一滑动件32能够分别沿两个第一滑轨212滑动;极耳支撑组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滑动件33,两个第二滑动件33分别沿两个第二滑轨222滑动。具体地,每个极耳支撑组件3均包括支撑主体31,该支撑主体31的一端具有沿第二方向(即,Y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安装部35,且在两个第一安装部35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上述两个第一滑动件32,该第一滑动件32例如为柱体,该柱体的直径可以等于或略小于第一滑轨212的轨道宽度。两个第一安装部35相对设置于第一支架211在第二方向(即,Y方向)上的两侧,且分别与两个第一滑轨212相对,两个第一滑动件32可分别滑入两个第一滑轨212中。支撑主体31的另一端具有一个第二安装部36,该第二安装部36在第二方向(即,Y方向)上相互背离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滑动件33,该第二滑动件33例如为柱体,该柱体的直径可以等于或略小于第二滑轨222的轨道宽度。两个第二滑动件33上的第二安装部36可以分别滑入两个第二滑轨222中。当第二滑动件33沿斜向滑轨212b滑动经过上述弹性卡接件2214时,会挤压弹性卡接件2214使之产生弹性变形,直至第二滑动件33通过,弹性卡接件2214会复位,此时第二滑动件33会被阻挡第二滑动件33返回,从而实现对第二滑动件33的固定。可选的,如图4E所示,镂空部2213设置有定位凹部2213a,当第二滑动件33穿过弹性卡接件2214时,其会滑入定位凹部2213a,从而可以限定第二滑动件33的滑动路径的终端位置。
可选的,如图7A和图7B所示,除放置于最底层的极耳支撑组件3之外,其余的极耳支撑组件3的支撑主体31还设置有挡板38,该挡板38位于下层的极耳1a上方,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电芯1之间,用于在二者之间起到热阻断的作用,避免当一个电芯1发生热失控时,相邻的另一个电芯1直接受到影响,从而降低热失控造成的危害,延缓热失控发展的速度。放置于最底层的极耳支撑组件3的支撑主体31因为需要安装在电池箱体上,不设置上述挡板38。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6B所示,电路组件4包括固定板41、柔性板42和外接插口43,其中,固定板41设置于上述容纳空间227中,且固定板41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其中,第一板面朝向容纳空间227的开口221c;如图4C所示,第二板面与第二分体221a的一侧板2211相贴合。柔性板42的一部分贴附于上述第二板面,且柔性板42的一端42a延伸至容纳空间227的外部,并与外接插口43连接;柔性板42上集成有用于检测多个电芯1的指定参数的电路(图中未示出),该电路通过外接插口43输送电信号;固定板41上,且位于第一板面一侧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件44,每个第一导电件44与电路电连接,且在对应的极耳支撑组件3滑动至堆叠位置时,与该极耳支撑组件3插接,以通过极耳支撑组件3与对应的电芯1的极耳1a电连接。具体地,上述电路包括用于实现检测多个电芯1的指定参数的电子元件及线路,该电路集成在柔性板42内。柔性板42的一部分贴附于固定板41上,该固定板41用于提高电路组件4的整体强度,以便于固定于上述容纳空间227中。上述第一导电件44在对应的极耳支撑组件3滑动至堆叠位置时,与极耳支撑组件3插接,用于将与该极耳支撑组件3电接触的电芯极耳与电路电导通,从而可以使电路能够采集该电芯极耳的指定参数(例如电压)。上述外接插口43例如为插座,其安装在柔性板42延伸至容纳空间227外部的一端,用于对外传输电信号,以实现将检测获得的数据输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导电件44为具有插口44a的弹性件;如图7A至图7C所示,至少一个极耳支撑组件3的支撑主体31上设置有第二导电件37,该第二导电件37用于在极耳支撑组件3滑动至堆叠位置时,能够与对应的电芯1的极耳1a电接触。以电芯1为双头电芯(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位于电芯的两侧)为例,同层,且相邻的两个电芯1的极耳1a依次叠置于该第二导电件37的上表面,并通过焊接将两个电芯1的极耳1a与第二导电件37电导通。
第二导电件3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部371,如图7E所示,该第一插接部371能够在极耳支撑组件3滑动至堆叠位置时,插入对应的弹性件的插口44a中,且与该弹性件电接触。可选的,上述第二导电件37和第一插接部371均呈片状,二者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焊接在一起。上述第二导电件37是平直的设置于极耳支撑组件3的支撑主体31上,且相对于该支撑主体31的上表面凸出,以便于与电芯极耳电接触。上述第一插接部371从支撑主体31的一端伸出,且越远离支撑主体31,其宽度越窄,以便于插入上述弹性件的插口44a。
这样,电芯1的极耳1a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导电件37及其上的第一插接部371、弹性件与上述电路电导通。可选的,上述弹性件可以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片,两个弹性片弯折形成类似双“V”形结构,且为了便于安装,两个“V”形的尺寸不同,具体地,两个弹性片靠近固定板41的一端均设置有针脚,该针脚沿固定板的厚度方向穿过固定板41和柔性板42,并在柔性板42所在一侧与柔性板42焊接,以将弹性片固定在固定板41上,同时弹性片位于柔性板42中的部分与位于该柔性板42内的电路电连接。
上述电路组件4中的固定板41和一部分柔性板42,以及第一导电件44均组装在上述第二支架221的容纳空间227中,这样第二支架221可以对这些部件起到一定的固定和限位作用。可选的,如图4C所示,第二支架221上,且位于容纳空间227中还设置有多个绝缘隔板228,多个绝缘隔板228位于容纳空间227的开口221c的对侧,且沿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导电件44之间设置有一个绝缘隔板228。通过借助绝缘隔板228将相邻的两个第一导电件44隔开,可以对二者起到电绝缘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对第一导电件44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可选的,上述绝缘隔板228与第二分体221b连为一体,且在第一分体221a上设置有沿电芯堆叠方向(即,Z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插口2212,在第一分体221a和第二分体221b对接时,多个绝缘隔板228一一对应地插入多个插口2212中,以提高绝缘隔板228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需要检测电芯的电压时,至少一个极耳支撑组件3的支撑主体31上可以设置上述第二导电件37,电芯1的极耳1a可以依次通过该第二导电件37及其上的第一插接部371、弹性件与上述电路电导通,以使电路能够采集到电芯极耳的电压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在全部或一部分极耳支撑组件3的支撑主体31上设置上述第二导电件37。如果还需要检测电芯温度,则可以在一部分极耳支撑组件3的支撑主体31上设置上述第二导电件37,如图8A至图8D所示,在另一部分极耳支撑组件3’的支撑主体31’上设置第三导电件39、温度传感器5和两个插接件(291b,391c),温度传感器5可以通过该第三导电件39对电芯极耳进行电压、温度的检测。具体地,该第三导电件39用于在极耳支撑组件3滑动至堆叠位置时,能够与对应的电芯1的极耳1a电接触;第三导电件3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部391a,该第二插接部391a与两个插接件(291b,391c)能够在极耳支撑组件3滑动至堆叠位置时,插入对应的三个弹性件的插口44a中,且分别与三个弹性件电接触。可选的,上述第三导电件39、第二插接部391a与两个插接件(291b,391c)均呈片状,该第三导电件39可以与第二插接部391a连为一体或焊接,以实现电连接,该第二插件部391a与两个插接件(291b,391c)之间均电绝缘。上述第三导电件39是平直的设置于极耳支撑组件3’的支撑主体31’上,且相对于该支撑主体31’的上表面凸出,以便于与电芯极耳电接触。上述第二插接部从支撑主体31’的一端伸出,且越远离支撑主体31’,其宽度越窄,以便于插入上述弹性件的插口44a。
如图8C和图8D所示,温度传感器5的检测端与第三导电件39相接触,用于通过检测第三导电件39的温度来间接获得电芯极耳的温度;第二插接部391a与该第三导电件39电连接,以通过第三导电件39与电芯极耳的电导通,这样,电芯1的极耳1a可以依次通过第三导电件39及其上的第二插接部391a、弹性件与上述电路电导通。温度传感器5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两个插接件(291b,391c)电连接,两个插接件(291b,391c)固定于第三导电件39,且与第三导电件39电绝缘。第三导电件39用于将温度传感器5的两个电极端与电路电连接,以使电路能够向温度传感器5供电以及接收温度传感器5反馈的温度信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A至图8D所示,上述两个插接件(291b,391c)均具有设置于支撑主体31’上的焊盘312;温度传感器5的两个电极端均具有焊片52,焊片52焊接在焊盘312上。具体地,如图8D所示,上述温度传感器5例如由一个热敏电阻51和与其两端分别连接的两个金属片52,以及包裹在这些部件之外的绝缘层53等部件构成,两个金属片在靠近热敏电阻51的一端尺寸较小,远离热敏电阻51的一端尺寸较大,形成上述两个焊片52。温度传感器5可以在组装电芯之前与极耳支撑组件3’的支撑主体31’组装在一起。组装时,温度传感器5的检测端(即,热敏电阻51所在一端)贴附在第三导电件39的表面上,并可使用导热硅脂进行固定,两个焊片52分别与支撑主体31’上的两个焊盘52贴合并进行焊接,从而实现温度传感器5的组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电芯采样装置200还包括保护盖6,该保护盖6盖设于第一导向组件21、第二导向组件22和堆叠的多个极耳支撑组件3上,且和与之相邻的极耳支撑组件3和第二导向组件22卡接。具体地,保护盖6包括条形盖板61,该条形盖板6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62,且在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21和每个极耳支撑组件3(或者3’)上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311,通过将多个第一卡扣62与多个第二卡扣311一一对应地扣合,实现条形盖板61与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21和相邻的极耳支撑组件3(或者3’)的卡接。可选的,上述多个第二卡扣311可以为卡槽,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21和每个极耳支撑组件3在第二方向(即,Y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上述多个第一卡扣62可以设置在条形盖板61的与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21和每个极耳支撑组件3(或者3’)相对的表面上,且沿上述第二方向(即,Y方向)的两个侧边排成两排,两排第一卡扣62可以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卡扣311扣合。另外,可选的,上述保护盖6的相邻于极耳支撑组件3(或者3’)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部63,该限位凸部63与相邻的极耳支撑组件3上的电芯1的极耳1a相抵。可选的,条形盖板61沿上述第二方向(即,Y方向)的两个侧边还设置有限位板611,其与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21和每个极耳支撑组件3在第二方向(即,Y方向)上的两个侧面相贴合,用以限定条形盖板61的位置。
借助上述保护盖6,可以对极耳1a等金属部件进行防护,主要是绝缘、防尘、防手触防护。优选的,通过使上述限位凸部63相邻的极耳支撑组件3上的电芯的极耳相抵,可以避免极耳和极耳支撑组件产生跳动,起到一定的固定和限位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例如可以在两个相邻的两组电芯组(每个电芯组由堆叠的多个电芯1组成)之间的极耳连接位置处安装上述第一导向组件21、第二导向组件22、多个极耳支撑组件3和保护盖6。在这些部件与多个电芯组装完成之后,上述第一导向组件21、第二导向组件22、多个极耳支撑组件3和保护盖6形成的组合结构可以在上述极耳连接位置处形成一道防火墙。上述防火墙很好地阻断或延缓高温火焰、气体的扩散。从而,当电芯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电芯发生热失控时,上述防火墙可以起到热阻断的作用,避免相邻的另一组电芯组直接受到影响,从而降低热失控造成的危害,延缓热失控发展的速度。可选的,可以在上述组合结构的整体或局部的表面贴附高温塑料、耐高温金属、云母片等阻燃且耐高温的材料;或者,还可以在上述组合结构的内部加入上述材料。
在组装电芯时,如图10A至图10C所示,首先,如图10A所示,将上述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21以及电路组件4安装在电池箱体12内;然后,逐层安装极耳支撑组件3和电芯1,根据温度采样点位置的需要,选择安装带有上述第二导电件37的极耳支撑组件3,或者带有上述第三导电件39的极耳支撑组件3’。在安装每个极耳支撑组件时,如图10B所示,该极耳支撑组件的两端上的第一滑动件32和第二滑动件33分别进入第一滑轨212和第二滑轨222中的直线滑轨212a,该极耳支撑组件的两端上的第一滑动件32和第二滑动件33均滑入相应高度的斜向滑轨212b,直至到达对应的堆叠位置,如图10C所示的位置,此时第二滑动件33沿斜向滑轨212b滑动经过弹性卡接件44,该弹性卡接件44可以防止第二滑动件33退回,从而实现对第二滑动件33的固定。与此同时,上述第二导电件37上的第一插接部371或者第三导电件39上的各个第二插件部391插入对应的弹性件的插口44a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其通过第一导向组件的第一滑轨,第二导向组件的第二滑轨,使各个极耳支撑组件的两端沿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可以在二者的引导下使多个极耳支撑组件逐个堆叠,并结合使用第二导向组件在各个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堆叠位置时,固定该极耳支撑组件,保证堆叠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每个极耳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对应的电芯极耳,以便于对二者进行焊接,实现将该极耳与电路组件电导通,从而可以使电路组件能够对多个电芯的指定参数(例如电压和温度)进行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采样装置,可以按照堆叠一个极耳支撑组件、堆叠一层电芯和焊接循环执行的方式逐层制作,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引导作用下,上述制作过程可以使用机械手完成,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可以提高操作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芯组装和焊接的自动化。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1和图1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该电池箱体中的电芯堆叠体,该电芯堆叠体包括至少一个电芯组100,该电芯组100包括多个堆叠的电芯;并且,还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芯采样装置200,该电芯采样装置200设置于电池箱体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以电芯为双头电芯(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位于电芯的两侧)为例,多组电芯组100首尾相接形成电芯堆叠体,该电芯堆叠体与上述电芯采样装置200在组装后构成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位于电池箱体中的两个平行的液冷板300之间。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电芯组100也可以为一组,或者上述电芯还可以是单头电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芯采样装置均适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其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芯采样装置,可以提高操作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芯组装和焊接的自动化。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其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池包和用于对该电池包进行调控的电池管理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系统,其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池包,可以提高操作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芯组装和焊接的自动化。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芯采样装置,用于检测多个堆叠的电芯的指定参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多个极耳支撑组件和电路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具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具有第二滑轨;各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两端能够分别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滑动,且能够在二者的引导下使多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逐个堆叠;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被设置为能够在各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堆叠位置时,固定所述极耳支撑组件;
多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用于一一对应地在所述堆叠位置支撑多个所述电芯的极耳,且所述极耳支撑组件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堆叠位置将对应的所述电芯的极耳与所述电路组件电导通,所述电路组件用于检测多个所述电芯的指定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均包括沿电芯堆叠方向设置的直线滑轨,以及多个斜向滑轨;其中,多个所述斜向滑轨沿所述电芯堆叠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斜向滑轨的一端均与所述直线滑轨连通,多个所述斜向滑轨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直线滑轨倾斜延伸;
所述极耳支撑组件能够在所述直线滑轨的引导下滑入对应的所述斜向滑轨,并在对应的所述斜向滑轨的引导下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且用于与电池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与所述电芯堆叠方向相垂直的平面;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用于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与所述极耳支撑组件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中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卡接结构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一端能够通过所述开口沿所述容纳空间中的所述第二滑轨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多个弹性卡接件;
在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构成所述第二滑轨的侧壁,且所述侧壁对应所述斜向滑轨的位置处具有缺口,所述弹性卡接件设置在所述缺口处,用于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经过所述弹性卡接件时,通过产生弹性形变卡住所述极耳支撑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侧壁在所述缺口处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卡接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弹性卡接件在处于原始状态时,相对于所述侧壁内表面向所述斜向滑轨内凸出,并且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对应所述缺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镂空部,用于使所述弹性卡接件的另一端成为自由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为两个,且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两侧,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与所述电芯堆叠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滑轨为两个,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相对;
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动件,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能够分别沿两个所述第一滑轨滑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滑动件,两个所述第二滑动件分别沿两个所述第二滑轨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二者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两个所述第二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二分体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包括支架本体和固定件,其中,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沿所述电芯堆叠方向贯通所述支架本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嵌套设置有衬套;
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衬套,并用于与所述电池箱体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与所述电池箱体上的第二定位件相配合,以限定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电池箱体的相对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组件包括固定板、柔性板和外接插口,其中,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且所述固定板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其中,所述第一板面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所述柔性板的一部分贴附于所述第二板面,且所述柔性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的外部,并与所述外接插口连接;所述柔性板上集成有用于检测多个所述电芯的指定参数的电路,所述电路通过所述外接插口输送电信号;
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板面一侧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件,每个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电路电连接,且在对应的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与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插接,以通过所述极耳支撑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电芯的极耳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为具有插口的弹性件;
每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主体,至少一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用于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电芯的极耳电接触;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能够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插入对应的所述弹性件的所述插口中,且与所述弹性件电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第三导电件、温度传感器和两个插接件,所述第三导电件用于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电芯的极耳电接触;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与两个所述插接件沿所述电芯堆叠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能够在所述极耳支撑组件滑动至所述堆叠位置时,插入对应的三个所述弹性件的所述插口中,且分别与三个所述弹性件电接触;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三导电件相接触,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三导电件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两个电极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插接件电连接,两个所述插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三导电件,且与所述第三导电件电绝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余两个所述第二插接部均具有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上的焊盘;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两个电极端均具有焊片,所述焊片焊接在所述焊盘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还设置有多个绝缘隔板,多个所述绝缘隔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开口的对侧,且沿所述电芯堆叠方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电件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绝缘隔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采样装置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和堆叠的多个所述极耳支撑组件上,且和与之相邻的所述极耳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卡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的相邻于所述极耳支撑组件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与相邻的所述极耳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电芯的极耳相抵。
19.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池箱体中的电芯堆叠体,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至少一个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堆叠的电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芯采样装置,所述电芯采样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中。
20.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包和用于对所述电池包进行调控的电池管理模块。
CN202211304247.3A 2022-10-24 2022-10-24 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Pending CN1154982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4247.3A CN115498296A (zh) 2022-10-24 2022-10-24 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4247.3A CN115498296A (zh) 2022-10-24 2022-10-24 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8296A true CN115498296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4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4247.3A Pending CN115498296A (zh) 2022-10-24 2022-10-24 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82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1677A (zh) * 2022-12-19 2023-01-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采样结构、电池和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1677A (zh) * 2022-12-19 2023-01-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采样结构、电池和车辆
CN115621677B (zh) * 2022-12-19 2023-10-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采样结构、电池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37432C1 (ru) Элемент соединения клемм модуля вторичных батарей
KR101254903B1 (ko) 퓨즈부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US9184472B2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ttery pack with interconnected half contact pads
JP2012084319A (ja) 組電池用バスバー及び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JP2007087944A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WO2015046723A1 (ko) 보호회로모듈 고정테이프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US20210408642A1 (en) Battery module
EP3490024B1 (en) Battery pack
CN115498296A (zh) 电芯采样装置、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JP2014154245A (ja) 接続コネクタ及びセルモジュールのセル電極間接続構造
KR20100136107A (ko) 배터리 팩
WO2014123021A1 (ja) 電源装置
KR20080090773A (ko) 무용접 접속방식의 전지팩
KR102459621B1 (ko) 배터리 팩
WO2015167033A1 (ko) 보호회로모듈 고정부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WO2015046935A1 (ko) 보호회로모듈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212062536U (zh) 电池组
KR20110066773A (ko) 전지팩 제조용 스페이서
WO2012077404A1 (ja) 電池パック
CN218827693U (zh) 电池包
JP5564678B2 (ja) コネクタ、スタック状電極への接続構造
CN218975544U (zh) 一种采样插件、采样组件、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CN218887440U (zh) 电池装置
CN218940080U (zh) 连接器插头、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8569144U (zh) 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