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88815A - 助拔器和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助拔器和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8815A
CN115488815A CN202110678812.1A CN202110678812A CN115488815A CN 115488815 A CN115488815 A CN 115488815A CN 202110678812 A CN202110678812 A CN 202110678812A CN 115488815 A CN115488815 A CN 115488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handle
extraction aid
side walls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88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景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co Loc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co Loc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co Loc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co Loc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88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88815A/zh
Priority to TW110145029A priority patent/TWI807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88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8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助拔器,包括:壳体,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连接在两个侧壁之间的端壁、以及与端壁相对的开口;手柄,具有安置在壳体内且被夹持在两个侧壁之间的枢转端、和从壳体的开口伸出而暴露在壳体外部的自由端,手柄能相对于壳体移动和枢转,以在相对于壳体的一展开位置与一折叠位置之间运动;动作限制机构,设置在壳体与手柄之间,当手柄处于展开位置或折叠位置时,手柄能相对于壳体向外移动,并在向外移动之后方能相对于壳体枢转。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Description

助拔器和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助拔器,以及一种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背景技术
助拔器是协助使用者将第一物件锁定到第二物件中,或者从第二物件中拔出的装置。
一种这样的应用是服务器。在一些情况下,需要通过助拔器将存储设备锁定到服务器或者从服务器解锁。另一方面,因为存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接合很紧,需要较大的力来将存储设备插入服务器或从服务器拔出,同时存储设备通常具有矩形形状且被插入到服务器中,因此不利于使用者抓住存储设备。所以,需要借助助拔器来将存储设备插入到服务器或者从服务器拔出。
在一些应用中,需要助拔器提供其它功能,例如能够提供一定的线缆引导功能,以使线缆避开服务器的表面。而且,期待能够以简单、便于操作的方式来设计助拔器,而使其具有线缆引导功能。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助拔器,包括:壳体,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端壁、以及与所述端壁相对的开口;手柄,具有安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被夹持在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枢转端、和从所述壳体的开口伸出而暴露在所述壳体外部的自由端,所述手柄能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和枢转,以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一展开位置与一折叠位置之间运动;动作限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手柄之间,当所述手柄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或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手柄能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外移动,并在向外移动之后方能相对于所述壳体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限制机构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手柄的枢转端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手柄施加朝向所述壳体的偏压力。在所述展开位置或所述折叠位置,所述手柄在克服该偏压力的外力作用下能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外移动到弹起位置,在所述弹起位置,所述手柄能相对于所述壳体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限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的枢转端中沿所述手柄延伸的滑动槽,在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之间固定架设一第一枢轴,该第一枢轴穿过所述滑动槽,而能沿着所述滑动槽相对滑动,以允许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和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限制机构还包括:弹性件容置部,其设置在所述手柄的枢转端中,与所述滑动槽相邻,用于容置所述弹性件,使得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一枢轴,另一端抵靠所述弹性件容置部的相应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限制机构还包括:第一手柄容置部和第二手柄容置部,其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以及在所述第一手柄容置部和第二手柄容置部之间的壁间隔部。当所述手柄处于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手柄的枢转端分别卡合到所述第一手柄容置部和第二手柄容置部中,从而阻止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壳体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限制机构还包括:卡止块,设置在所述手柄的面向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的两个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处于所述壳体外,但靠近所述壳体的开口;向外敞开的第一卡止槽和第二卡止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且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至少其中之一的边缘上;以及卡止槽间隔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止槽与所述第二卡止槽之间;当所述手柄处于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卡止块分别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止槽和所述第二卡止槽中,从而阻止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壳体枢转;当所述手柄处于所述弹起位置时,所述卡止块与所述第一卡止槽和所述第二卡止槽均呈脱离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由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包括所述侧壁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包括所述侧壁其中之另一和所述端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由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包括所述侧壁其中之一和所述端壁,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包括所述侧壁其中之另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枢轴的纵向中心正交的平面,在所述手柄的面向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的两个侧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卡止块,以及在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对称地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止槽和第二卡止槽。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具有助拔器的设备,包括:第一物件,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助拔器的壳体能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物件上;第二物件,供所述第一物件插入其中;所述助拔器的壳体上设有插入抵接部和拔出抵接部,当所述助拔器相对于所述第一物件枢转时,所述插入抵接部或所述拔出抵接部能够抵靠在所述第二物件上,以施加将所述第一物件插入或拔出所述第二物件的作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展开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具有大致45度、60度、90度、120度、150度或180度的角度差,所述手柄的枢转轴线大致平行于所述助拔器的枢转轴线。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A-1J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助拔器的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俯视图、以及四幅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助拔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A-3B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助拔器的手柄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4A-4B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助拔器的壳体的第一壳体部件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5A-5B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助拔器的壳体的第二壳体部件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6A是根据本申请的助拔器的主视图,其中手柄相对于壳体处于展开位置,图6B是图6A的助拔器的侧视图,图6C将图6A中的助拔器的第二壳体部件部分剖切以显示第二壳体部件内部的结构;
图7A是根据本申请的助拔器的主视图,其中手柄相对于壳体处于折叠位置,图7B是图7A的助拔器的侧视图,图7C将图7A中的助拔器的第二壳体部件部分剖切以显示第二壳体部件内部的结构;
图8A是根据本申请的助拔器的主视图,其中手柄处于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切换过程中的折叠弹起位置,图8B是图8A的助拔器的侧视图,图8C将图8A中的助拔器的第二壳体部件部分剖切以显示第二壳体部件内部的结构;
图9A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具有助拔器的设备,其中助拔器处于锁定位置,且助拔器的手柄处于折叠位置,图9B示出手柄带动助拔器朝向释放位置旋转,且手柄处于弹起位置,图9C示出助拔器处于解锁位置,且助拔器的手柄处于展开位置,同时将线缆推至旁侧。
附图标记列表:
100 助拔器
110 壳体
120 第一壳体部件
121 插入抵接部
122 拔出抵接部
123 第一枢轴孔(手柄枢轴孔)
124 组装孔
125 第一卡止槽(折叠位置卡止槽)
126 第二卡止槽(展开位置卡止槽)
127 卡止槽间隔部
128 第二枢轴孔(壳体枢轴孔)
130 第二壳体部件
123’ 第一枢轴孔(手柄枢轴孔)
125’ 第一卡止槽(折叠位置卡止槽)
126’ 第二卡止槽(展开位置卡止槽)
127’ 卡止槽间隔部
131 端壁
132 第一手柄容置部(折叠位置容置部)
133 第二手柄容置部(展开位置容置部)
134 壁间隔部
135 组装销
140 手柄
141 握持部
142 滑动槽
143 弹性件容置部
144 卡止块
161 第一枢轴
162 弹性件
200 第一物件
300 第二物件
400 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文参考特定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应被局限于所示细节。确切地说,在权利要求的等价方案的范围内且没有背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细节做出多种修改。
本文中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向描述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这些方向,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首先参照图1A-图2整体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助拔器100。如图所示,助拔器100包括壳体110、手柄140、以及位于壳体110与手柄140之间的第一枢轴161和弹性件162。壳体110用于容置助拔器100的其它部件,并将助拔器100安装到诸如存储设备的第一物件200。手柄140插置在壳体110中,是助拔器100的供使用者操作的部分。第一枢轴161和弹性件162用于提供壳体110与手柄140之间的活动连接。本申请的发明点之一在于手柄140与壳体110之间的动作限制机构,该动作限制机构包括手柄140、壳体110上的部分特征,以及设置在手柄140与壳体110之间的枢轴和弹性件162。
现在参照图3A-3B描述手柄140的具体结构。如图所示,手柄140呈大致长形,但不限于此,根据需要,手柄140也可以呈弧形或弯曲形。手柄140具有自由端和枢转端,其中自由端是可以相对于壳体110移动和枢转的端部,枢转端是插设在壳体110中的端部。手柄140具有握持部141,其靠近自由端,是供使用者操作的部分。
手柄140的枢转端附近设有贯穿手柄140的滑动槽142。滑动槽142沿着手柄140延伸,且其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枢轴的直径,以允许枢轴在手柄140的滑动槽142中滑动(或者说滑动槽142允许手柄140相对于枢轴滑动)。
手柄140的枢转端附近还设有弹性件容置部143。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容置部143是从手柄140的表面下凹的凹槽,且沿着手柄140延伸。弹性件容置部143的一端延伸到滑动槽142处,另一端从滑动槽142朝向手柄140的枢转端延伸且终结在手柄140中。这样,放置在弹性件容置部143中的弹性件162的两端可以分别抵靠第一枢轴161和手柄140。由于弹性件容置部143设置在手柄140中,弹性件162可以被至少部分地收纳在手柄140中,这样有利于提供紧凑结构。但这不是必须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162可以不设置在手柄140中,而是设置在手柄140与壳体110之间。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件162是压缩弹簧。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162可以由其它偏压装置替代,只要其能将手柄140偏压向伸出手柄。例如,弹性件162可以是拉伸弹簧、扭簧、弹性材料(比如橡胶或柔性塑料)、凸轮、偏心轮等。
手柄140的枢转端附近还设有卡止块144。卡止块144相比滑动槽142和弹性件容置部143稍微远离枢转端。卡止块144设置在手柄140的侧表面上,即,面向壳体110的两个侧壁的两个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或两个侧表面上。卡止块144处于壳体110外,但靠近壳体110的开口。在本申请中,卡止块144呈大致矩形,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止块144可以呈三角形、细长的线形或其它形状。当两个卡止块144分别设置在手柄140的两侧表面上时,两个卡止块144可以具有相同的位置,如图中所示。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手柄140的每个侧表面上可以设有不同数量的卡止块144,例如在手柄140的一个侧表面设有卡止块144,在另一个侧面没有卡止块144,而且两个侧表面上的卡止块144不必具有对应的位置。另外,每个侧表面上的卡止块也不限于一个,而是可以设置多个卡止块144。
现在参照图4A-5B描述壳体110的具体结构。如图所示,壳体110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连接在两个侧壁之间的端壁131、以及与端壁131相对的开口。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10可以由第一壳体部件120和第二壳体部件130组成。其中第一壳体部件120包括一个侧壁,第二壳体部件130包括另一个侧壁和端壁131。第一壳体部件120和第二壳体部件130彼此扣合而组成壳体110。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110也可以形成为一整件,或者有更多壳体110部件组成。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件120包括一个侧壁和端壁131,第二壳体部件130包括一个侧壁。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件120、第二壳体部件130、端壁131均为单独的部件,这三个部件组装在一起而形成壳体110。
在壳体110由第一壳体部件120和第二壳体部件130组成的情况下,第一壳体部件120呈大致板状,请见图4A-4B。第一壳体部件120的一端(即,壳体开口)附近开设有第一枢轴孔123,即手柄140枢轴孔。在第一枢轴孔123附近的第一壳体部件120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一卡止槽125和第二卡止槽126。第一卡止槽125和第二卡止槽126是从第一壳体部件120的边缘处下凹而形成的,而第一壳体部件120的未下凹的边缘在第一卡止槽125与第二卡止槽126之间形成卡止槽间隔部127。更具体地,第一卡止槽125和第二卡止槽126开设在壳体110的“外侧部”,即朝向第二物件300的外侧的部分,参见图9A-9C。第一卡止槽125和第二卡止槽126的形状对应于手柄140上的卡止块144的形状,且二者沿着手柄140的枢转方向间隔开,该间隔大致对应于手柄140的90度的枢转。在其它实施例中,该间隔的大小可以根据手柄140的枢转范围而调整,该间隔可以在大致45度到180度的范围内,例如为45度、60度、120度、150度、180度等。
第一壳体部件120的与壳体开口相对的一端处开设有第二枢轴孔128,即壳体枢轴孔。第二枢轴(图中未示出)穿设在第二枢轴孔128和第二物件300中,以允许壳体110整体相对于第二物件300旋转。
在第二枢轴孔128的附近,从第一壳体部件120的边缘处延伸出插入抵接部121和拔出抵接部122。插入抵接部121和拔出抵接部122朝向壳体110的“内侧部”延伸,即,朝向第二物件300的内部延伸。插入抵接部121和拔出抵接部122彼此相对地设置。在使用者朝向不同方向旋转壳体110时,入抵接部和拔出抵接部122分别抵靠在第二物件300上的相应的抵接部上,以通过杠杆作用形成将第一物件200插入或拔出第二物件300的作用力。应理解,插入抵接部121和拔出抵接部122不是必须的。可以通过其它结构来实现助拔器的助拔功能。
第一壳体部件120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组装孔124,其用于与第二壳体部件130组装。应理解,组装孔124也不是必须的,第一壳体部件120与第二壳体部件130可以粘接或直接形成为一体。
现在参照图5A-5B描述第二壳体部件130的具体结构。第二壳体部件130包括板状的侧壁和从侧壁上竖立延伸的端壁131。第二壳体部件13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枢轴孔123’、第一卡止槽125’、第二卡止槽126’、卡止槽间隔部127’,这些特征的位置分别对应于第一壳体部件120上相应特征的位置。应理解,第一壳体部件120的第一卡止槽125、第二卡止槽126、卡止槽间隔部127和第二壳体部件130的第一卡止槽125’、第二卡止槽126’、卡止槽间隔部127’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手柄140的两个侧表面上的卡止块144的位置,第一壳体部件120上的各个卡止槽未必要对应于第二壳体部件130上的各个卡止槽。而且,当卡止块144的数量和位置变化时,第一卡止槽125、第二卡止槽126、卡止槽间隔部127、第一卡止槽125’、第二卡止槽126’、卡止槽间隔部127’的位置和数量可以相应变化。
端壁131沿着第二壳体部件130的侧壁的边缘的大部分长度延伸。端壁131具有一定的厚度,这样,在端壁131的朝向壳体110内部的一侧上,通过端壁131的厚度方向上的凹陷形成了第一手柄容置部132和第二手柄容置部133。第一手柄容置部132和第二手柄容置部133分别对应于手柄140的自由端的形状,以便在其中收纳手柄140的枢转端。第一手柄容置部132和第二手柄容置部133沿着手柄140的枢转方向间隔开一定间距,该间隔可以是大致90度,也可以根据手柄140的枢转范围而改变。该间隔可以在大致45度到180度的范围内,例如为45度、60度、120度、150度、180度等
现在参照图6A-图8C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助拔器100的操作。
如图6A-6C所示,此时手柄140相对于壳体110处于展开位置,即,手柄140与第一壳体部件120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此时手柄140的卡止块144卡合在壳体110的第二卡止槽126,126’(展开位置卡止槽)中,手柄140的自由端插入到壳体110的第二手柄容置部133(展开位置容置部)中。弹性件162将手柄140偏压为插入到壳体110中,使得手柄140不会从第二卡止槽126、第二手柄容置部133中退出。这样,手柄140不能相对于壳体110旋转,当使用者旋转手柄140时,手柄140将会带动壳体110一同旋转。
图7A-7B示出手柄140相对于壳体110处于折叠位置,即,手柄140与第一壳体部件120大致呈90度。此时手柄140的卡止块144卡合在壳体110的第一卡止槽125,125’(折叠位置卡止槽)中,手柄140的自由端插入到壳体110的第一手柄容置部132(折叠位置容置部)中。同样地,弹性件162将手柄140偏压为插入到壳体110中,使得手柄140不会从第二卡止槽126、第二手柄容置部133中退出。这样,手柄140也不能相对于壳体110旋转。
当使用者希望手柄140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换时,需要克服弹性件162的偏压力将手柄140从壳体110中抽出,使得手柄140到达如图8A-8C所示的弹起位置。此时,手柄140的卡止块144脱离第一卡止槽125,125’、第二卡止槽126,126’,且手柄140的自由端脱离第一手柄容置部132、第二手柄容置部133,从而允许手柄140相对于壳体110的枢转。当使用者将手柄140枢转到位(到达展开位置或折叠位置)后,仅需要松开手柄140,弹性件162就会将手柄140偏压到壳体110中,从而将手柄140锁定在展开位置或折叠位置。
现在参照图9A-9C描述本申请的助拔器100的应用。
如图所示,第一物件200可以被插入或拔出第二物件300。在一些使用环境中,第一物件200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质量,却没有便于使用者抓握的部位,难以被插入或拔出第二物件300。因此,本申请的助拔器100安装在第一物件200上且能够抵靠第二物件300。当使用者希望插入或拔出第一物件200时,可以旋转助拔器100的壳体110,通过壳体110上的插入抵接部121或拔出抵接部122抵靠在第二物件300,利用杠杆作用轻松的插入或拔出第一物件200。
至于本申请的助拔器100的手柄140,一方面来说,其能够被锁定到壳体110,从而通过操作手柄140来带动壳体110的旋转(图9B);另一方面来说,手柄140能够相对于壳体110旋转而不带动壳体110旋转(图9C),从而在第一物件200外面形成引导部。该引导部例如可以引导缆线400之类的无关物件,使其避让开第一物件200的表面,以便于使用者操作第一物件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140的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具有大致90度的角度差,且手柄140的枢转轴大致平行于壳体110的枢转轴。这样,手柄140可以旋转到贴合到第一物件200的表面的位置,或者旋转到垂直于第一物件200的表面的位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手柄140的的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的角度差可以为其它数值,该角度差可以在大致45度到180度的范围内,例如为45度、60度、120度、150度、180度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助拔器100,其既能够协助使用者将第一物件200插入或拔出第二物件300,又能在第一物件200的表面上提供引导部。而且,通过本申请的手柄140与壳体110之间的动作限制机构的特别设计,使用者仅需要单手操作手柄140就能完成上述所有功能,因而为使用者提供了简便快捷的使用体验。
虽然本文已示出并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但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作为示例给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许多变型、改变和替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因此,随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助拔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0),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端壁(131)、以及与所述端壁(131)相对的开口;
手柄(140),具有安置在所述壳体(110)内且被夹持在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枢转端、和从所述壳体(110)的开口伸出而暴露在所述壳体(110)外部的自由端,所述手柄(140)能相对于所述壳体(110)移动和枢转,以在相对于所述壳体(110)的一展开位置与一折叠位置之间运动;
动作限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与所述手柄(140)之间,当所述手柄(140)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或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手柄(140)能相对于所述壳体(110)向外移动,并在向外移动之后方能相对于所述壳体(110)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拔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限制机构包括一弹性件(162),所述弹性件(162)设置在所述手柄(140)的枢转端与所述壳体(110)之间,所述弹性件(162)对所述手柄(140)施加朝向所述壳体(110)的偏压力,
在所述展开位置或所述折叠位置,所述手柄(140)在克服该偏压力的外力作用下能相对于所述壳体(110)向外移动到弹起位置,在所述弹起位置,所述手柄(140)能相对于所述壳体(110)枢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拔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限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140)的枢转端中沿所述手柄(140)延伸的滑动槽(142),在所述壳体(110)的两个侧壁之间固定架设一第一枢轴(161),该第一枢轴(161)穿过所述滑动槽(142),而能沿着所述滑动槽(142)相对滑动,以允许所述手柄(140)相对于所述壳体(110)移动和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拔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限制机构还包括:弹性件容置部(143),其设置在所述手柄(140)的枢转端中,与所述滑动槽(142)相邻,用于容置所述弹性件(162),使得所述弹性件(162)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一枢轴(161),另一端抵靠所述弹性件容置部(143)的相应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拔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限制机构还包括:第一手柄容置部(132)和第二手柄容置部(133),其形成在所述壳体(110)的内部;以及在所述第一手柄容置部(132)和第二手柄容置部(133)之间的壁间隔部(134),
当所述手柄(140)处于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手柄(140)的枢转端分别卡合到所述第一手柄容置部(132)和第二手柄容置部(133)中,从而阻止所述手柄(140)相对于所述壳体(110)枢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拔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限制机构还包括:卡止块(144),设置在所述手柄(140)的面向所述壳体(110)的两个侧壁的两个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处于所述壳体(110)外,但靠近所述壳体(110)的开口;向外敞开的第一卡止槽(125、125’)和第二卡止槽(126、126’),设置在所述壳体(110)的开口处,且位于所述壳体(110)的两个侧壁至少其中之一的边缘上;以及卡止槽间隔部(127、127’),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止槽(125、125’)与所述第二卡止槽(126、126’)之间;
当所述手柄(140)处于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卡止块(144)分别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止槽(125、125’)和所述第二卡止槽(126、126’)中,从而阻止所述手柄(140)相对于所述壳体(110)枢转;当所述手柄(140)处于所述弹起位置时,所述卡止块与所述第一卡止槽(125、125’)和所述第二卡止槽(126、126’)均呈脱离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拔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10)由第一壳体部件(110)和第二壳体部件(130)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110)包括所述侧壁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壳体部件(130)包括所述侧壁其中之另一和所述端壁(1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拔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10)由第一壳体部件(110)和第二壳体部件(130)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110)包括所述侧壁其中之一和所述端壁(131),所述第二壳体部件(130)包括所述侧壁其中之另一。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助拔器(100),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枢轴(161)的纵向中心正交的平面,在所述手柄(140)的面向所述壳体(110)的两个侧壁的两个侧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卡止块(144),以及在所述壳体(110)的两个侧壁上对称地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止槽(125、125’)和第二卡止槽(126、126’)。
10.一种具有助拔器(100)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物件(20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助拔器(100)的壳体(110)能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物件(200)上;
第二物件(300),供所述第一物件(200)插入其中;
所述助拔器(100)的壳体(110)上设有插入抵接部(121)和拔出抵接部(122),当所述助拔器(100)相对于所述第一物件(200)枢转时,所述插入抵接部(121)或所述拔出抵接部(122)能够抵靠在所述第二物件(300)上,以施加将所述第一物件(200)插入或拔出所述第二物件(300)的作用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助拔器(100)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展开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具有大致45度、60度、90度、120度、150度或180度的角度差,所述手柄(140)的枢转轴线大致平行于所述助拔器(100)的枢转轴线。
CN202110678812.1A 2021-06-18 2021-06-18 助拔器和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Pending CN1154888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8812.1A CN115488815A (zh) 2021-06-18 2021-06-18 助拔器和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TW110145029A TWI807510B (zh) 2021-06-18 2021-12-02 助拔器和具有助拔器的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8812.1A CN115488815A (zh) 2021-06-18 2021-06-18 助拔器和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8815A true CN115488815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65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8812.1A Pending CN115488815A (zh) 2021-06-18 2021-06-18 助拔器和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88815A (zh)
TW (1) TWI80751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0842B (zh) * 2018-07-12 2020-02-14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助拔器及板卡装置
TWI718420B (zh) * 2018-10-09 2021-02-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模組及其助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1757A (zh) 2023-01-01
TWI807510B (zh) 202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92489B2 (ja) ロック機構及びラッチ装置
US8246129B2 (en) Carrier
US5997323A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portable computer to a docking station
CN111491480B (zh) 握持释放装置
CN217317826U (zh) 助拔器和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CN215956901U (zh) 闩锁和锁定结构
US20070030635A1 (en) Portable computer
CN113973451B (zh) 面板及具有面板的机箱
CN115488815A (zh) 助拔器和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KR20060081959A (ko) 서로 회전하거나 슬라이드 이동하는 두 유닛을 구비하는휴대장치 및 그 휴대장치에 사용되는 결합장치
CN113039337B (zh) 开闭体的锁定装置
JP6400195B2 (ja) 着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ヒンジ装置
TWI774151B (zh) 機箱及其擴充匣
JP2883728B2 (ja) 錠 前
JP6414880B2 (ja) 開閉蓋のロック装置
US7180756B2 (en) Latch mechanism
CN209965402U (zh) 一种旋转固定扣结构
US20090165254A1 (en) Housing of foldable device
CN219365692U (zh) 闩锁和闩锁系统
CN111526688B (zh) 服务器装置及其卡榫机构
JP4341750B2 (ja) 携帯型機器の盗難防止用施錠具
CN218644617U (zh) 紧固件和紧固系统
EP2389053B1 (en) Latch assembly, over-center reverse draw
JP4659997B2 (ja) 収納ケース
JP4748715B2 (ja) 引戸などの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