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4617U - 紧固件和紧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紧固件和紧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4617U
CN218644617U CN202222252344.4U CN202222252344U CN218644617U CN 218644617 U CN218644617 U CN 218644617U CN 202222252344 U CN202222252344 U CN 202222252344U CN 218644617 U CN218644617 U CN 218644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fastener
section
axia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523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秉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co Loc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co Loc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co Loc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co Loc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523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4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4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4617U/zh
Priority to TW112202887U priority patent/TWM649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紧固件,包括:壳体,固定到第一物件;柱,至少部分地容置在壳体中,能相对于壳体沿柱的轴向移动和围绕轴向旋转,从而在锁定到第二物件的锁定位置与从第二物件释放的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当柱处于锁定位置时,柱处于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一旋转位置,当柱处于解锁位置时,柱处于不同于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一旋转位置的第二轴向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以及引导件,固定到壳体,接合到柱且限定柱的运动,使得柱仅在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能够沿轴向移动;柱能接合到第二物件,使得当柱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时,紧固件能从第二物件脱离。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紧固系统。

Description

紧固件和紧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紧固件,以及一种应用紧固件的紧固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在诸如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中,需要将第一物件紧固到第二物件,例如将一块电路板紧固到另一块电路板。诸如螺丝、扣合件、插接件等连接方式可以用于实现上述紧固功能。在需要时常紧固和释放物件的应用场景中,需要一种方便且快速的紧固件,即紧固件。而且,还需要紧固件能够稳定且准确地实现紧固功能。
另外,在使用环境中,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之间可能具有较大的接合力,例如第一物件通过插槽牢固地插接在第二物件中。因此,还希望紧固件能实现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之间的助拔功能。同时,希望紧固件具有尽可能简单的结构和尽量少的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紧固件,用于将第一物件锁定到第二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壳体,固定到所述第一物件;柱,至少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壳体中,能相对于所述壳体沿所述柱的轴向移动和围绕所述轴向旋转,从而在锁定到所述第二物件的锁定位置与从所述第二物件释放的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柱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柱处于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一旋转位置,当所述柱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柱处于不同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和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第二轴向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以及引导件,固定到所述壳体,接合到所述柱且限定所述柱的运动,使得所述柱仅在旋转至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时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所述柱能接合到所述第二物件,使得当所述柱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紧固件能从所述第二物件脱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的外周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呈近似L状,包括彼此连接的轴向段和周向段,而且所述引导件包括插入到所述引导槽中且能沿着所述引导槽滑动的突部;当所述柱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突部位于所述周向段的末端附近;当所述柱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到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突部从所述周向段移动进入所述轴向段;当所述柱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突部位于所述轴向段,并能沿着所述轴向段朝向所述轴向段的末端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的靠近所述第二物件的一端设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能锁定到开设在所述第二物件中的卡合孔;或者所述锁定部能锁定到卡合件中的卡合孔,所述卡合件固定到所述第二物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的外周上开设有至少一条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其中所述第一部段大致围绕所述柱的外周螺旋延伸,所述第二部段大致沿所述柱的周向延伸;所述卡合孔中设有插入到所述锁定槽中的至少一个卡合部,当所述柱处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卡合部处于所述第二部段的末端附近;当所述柱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卡合部从所述第二部段移动到所述第一部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柱旋转时,所述突部在所述周向段中的移动行程对应于所述卡合部在所述第一部段与所述第二部段中的移动行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的外周上开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两条所述锁定槽,且所述卡合孔中相应地设有两个所述卡合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中形成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所述柱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容置空间沿所述轴向的两端开放,且在周向的一侧为开放侧;所述引导件在所述开放侧处与所述壳体围拢,且所述突部位于所述开放侧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的远离所述第二物件的一端设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上设有可以从所述紧固件外部接近的手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通过垂直于所述轴向设置的销被枢接到所述操作部,能在垂直于所述轴向的方向上枢转,从而在折叠的收合位置与非折叠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手柄处于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手柄贴合到所述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将所述柱偏压向所述第二轴向位置,从而在所述柱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弹性件能将所述手柄和所述柱推离所述第二物件。
根据本公开一种紧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系统包括根据本公开所述的紧固件、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A至图1F分别是根据本公开的紧固件的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图1G和图1H是该紧固件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2是该紧固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A和图3B是根据本公开的紧固件的柱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3C和图3D分别是图3A和图3B的方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公开的紧固件的手柄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5A和图5B是根据本公开的紧固件的壳体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紧固件的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紧固件的卡合件的立体图;
图8A是根据本公开的紧固系统的主视图,其中该紧固系统的紧固件处于锁定位置且手柄处于折叠的收合位置,图8B是沿图8A中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8C是沿图8B中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8D和图8E分别是对应于图8A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且图8D中移除了壳体以示出紧固系统的其它部件;
图9A是根据本公开的紧固系统的主视图,其中该紧固系统的紧固件处于锁定位置且手柄处于非折叠的打开位置,图9B是沿图9A中的C-C线截取的剖视图,图9C是沿图9B中的D-D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9D是对应于图9A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10A是根据本公开的紧固系统的主视图,其中该紧固系统的紧固件处于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中间状态,呈现出其手柄带动柱相对于图9A的状态朝向观察者(即,从俯视图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约90度后的一种情形,图10B是沿图10A中的E-E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0C是沿图10B中的F-F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0D和图10E分别是对应于图10A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且图10D中部分移除了第一物件以示出紧固系统的其它部件;
图11A是根据本公开的紧固系统的主视图,其中该紧固系统的紧固件处于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另一中间状态,呈现出其手柄带动柱相对于图10A的状态继续逆时针旋转约90度后的一种情形,图11B是沿图11A中的G-G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1C是沿图11B中的H-H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1D和图11E分别是对应于图11A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且图11D中部分移除了第一物件以示出紧固系统的其它部件;
图12A是根据本公开的紧固系统的主视图,其中该紧固系统的紧固件处于解锁位置,呈现出其手柄带动柱相对于图11A的状态向上移动后的第一种情形,图12B是沿图12A中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2C是沿图12B中的J-J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2D和图12E分别是对应于图12A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且图12D中部分移除了第一物件以示出紧固系统的其它部件。
附图标记列表
100 紧固件
110 柱
111 操作部
111a 销孔
112 锁定部
113 锁定槽
113a 第一部段
113b 第二部段
114 引导槽
114a 轴向段
114b 周向段
120 壳体
121 容置空间
122 插接孔
123 插接片
124 安装部
125 观察窗
130 引导件
131 插接部
132 突部
140 手柄
141 连接部
142 操作端
143 枢转孔
150 卡合件
151 卡合孔
152 卡合部
160 销
170 弹性件
180 套环
200 第一物件
300 第二物件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文参考特定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应被局限于所示细节。确切地说,在权利要求的等价方案的范围内且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细节做出多种修改。
本文中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向描述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这些方向,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首先参照图1A至图2整体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紧固件100。如所示的,本申请的紧固件100包括壳体120、柱110、引导件130,还可以包括手柄140、卡合件150、销160、弹性件170、套环180。
壳体120固定到诸如电路板的第一物件200,从而将紧固件100安装在第一物件200上,且壳体120用于容置或安装紧固件100的其余部件。
柱110至少部分地容置在壳体120中,能相对于壳体120沿柱110的轴向移动和围绕轴向旋转,因而锁定到诸如另一电路板或机箱的第二物件300或从第二物件300脱离。当柱110处于锁定位置时,柱110处于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一旋转位置,当柱110处于解锁位置时,柱110处于不同于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一旋转位置的第二轴向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下文将详述柱110的运动方式。
引导件130固定到壳体120,接合到柱110且限定柱110的运动,使得柱110仅在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能够沿轴向移动,下文将详述引导件130与柱110之间的关系。
手柄140通过销160能旋转地安装在柱110的一端,使用者通过手柄140来带动柱110的移动和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直接操作柱110的移动和旋转,如此则可以省略手柄140。
弹性件170设置在柱110与壳体120之间,将柱110偏压向远离第二物件300的位置(即图2中的上方,也是下文所述的第二轴向位置),从而在柱110处于解锁位置时,弹性件170能将手柄140和柱110推离第二物件300。套环180套设在柱110上,提供弹性件170的抵靠面。应理解弹性件170和套环180可以设置为任何适当形式,只要将柱110偏压向远离第二物件300即可。
卡合件150被固定到第二物件300且能够接合到柱110的靠近第二物件300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10也可以直接接合到第二物件300,如此则可以省略卡合件150。
现在参照图3A至图3D描述柱110的具体结构。如所示的,柱110包括操作部111、锁定部112、锁定槽113、引导槽114。
操作部111和锁定部112分别位于柱110的两端。操作部111位于远离第二物件300的一端,且操作部111中开设有销孔111a,销孔111a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于柱110的轴向。手柄140通过销160枢转连接到操作部111的销孔111a,因此围绕大致垂直于轴向的方向围绕柱110旋转。
锁定部112位于靠近第二物件300的一端,且锁定部112的外周上开设有至少一条锁定槽113。锁定槽113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部段113a和第二部段113b,其中第一部段113a大致围绕柱110的外周螺旋延伸,第二部段113b大致沿柱110的周向延伸。
锁定槽113接合到卡合件150的卡合部152,以便将柱110锁定到第二物件300或从第二物件300释放,下文将详述。第二部段113b在远离第一部段113a的一端处可以具有朝向第二物件300延伸的部分,以防止与卡合部152意外分离。
柱110的外周上开设有引导槽114,引导槽114呈近似L状,包括彼此连接的轴向段114a和周向段114b。引导件130的突部132插入到引导槽114中,以便限制柱110的运动方式,下文将详述。
现在参照图4A至图4B描述手柄140的具体结构。如所示的,手柄140包括连接部141、操作端142。
连接部141呈叉状的形式且开设有枢转孔143,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部141也可以为其它适当形式。手柄140的操作端142与连接部141大致垂直。
手柄140通过垂直于轴向设置的销160被枢接到操作部111,能在垂直于轴向的方向上枢转,从而在折叠的收合位置与非折叠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手柄140处于收合位置时,手柄140贴合到柱110。
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手柄140也可以设置为固定到柱110,或者与柱110一体成型。
现在参照图5A至图5B描述壳体120的具体结构。如所示的,壳体120包括容置空间121、插接孔122、插接片123、安装部124、观察窗125。
容置空间121形成在壳体120中且沿轴向延伸,柱11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容置空间121中。容置空间121沿轴向的两端开放,且在周向的一侧(即,面向第一物件200的一侧)为开放侧。壳体120在容置空间121的两侧设有翼状的安装部124。诸如螺栓的固定装置将安装部124固定到第一物件200。安装部124上贯穿地开设有插接孔122,且安装部124的背向第一物件200的表面上、在插接孔122的上下两侧分别延伸出插接片123。引导件130的插接部131(图6)从开放侧插入到插接孔122中,且被插接片123夹持固定。因此引导件130在开放侧处与壳体120围拢。
壳体120上还开设有观察窗125,以便使用者从紧固件100外侧观察柱110的位置。
应理解,壳体120可以呈其它形式,只要能容置柱110即可。
现在参照图6描述引导件130。如所示的,引导件130呈三面环绕的框形,且包括插接部131和突部132。插接部131位于框的两侧,突部132位于框的中间处。如前文所述的,引导件130的插接部131接合到壳体120的插接孔122中,因此突部132开放侧处且面向容置空间121中,即插入到引导槽114中且能沿着引导槽114滑动,下文将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件130与壳体120组装成型,以便于部件的加工。在其它实施例中,引导件130可也以与壳体120一体成型。在其它实施例中,引导件130也可以呈不同形式,只要提供插入到引导槽114中的突部132即可。
现在参照图7描述卡合件150。如所示的,卡合件150中开设有卡合孔151,以便柱110的锁定部112插入到卡合件150中。卡合孔151中设有插入到锁定槽113中的至少一个卡合部152,更具体地,卡合部152是从卡合孔151的外周朝向卡合孔151的中心延伸的三角形或梯形突起。当柱110插入到卡合件150中时,卡合部152沿着锁定槽113滑动,下文将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150是固定到第二物件300的单独部件。在其它实施例中,卡合孔151可以直接开设在第二物件300上,如此则可以省略卡合件150。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部112的外周上开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两条锁定槽113,且卡合孔151中相应地设有两个卡合部152。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设有单条或多于两条锁定槽113,相应地可以设有单个或多于两个卡合部152。
现在参照图8A至图12E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紧固件100的操作。
参照图8A至图8E,此时紧固件100处于锁定位置且手柄140处于折叠的收合位置。为便于描述柱110的轴向移动和旋转,将柱110此时的位置称为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一旋转位置。锁定部112锁定在卡合件150的卡合孔151中,卡合部152处于锁定槽113的第二部段113b的末端(即远离第一部段113a的一端)附近(图8E)。突部132位于引导槽114的周向段114b的末端(即远离轴向段114a的一端)附近(图8B至图8D)。
为了解锁紧固件100,使用者将手柄140围绕柱110枢转,使得紧固件100从图8A至图8E的状态到达图9A至图9D的状态。此时,紧固件100仍然处于锁定位置,卡合部152和突部132的位置没有变化,但是手柄140处于非折叠的打开位置。
然后,使用者将手柄140以及柱110沿着图9B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角度,例如90度,也即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使得紧固件100到达图10A至图10E所示的状态。此时紧固件100处于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中间状态。锁定部112还在卡合件150的卡合孔151中,且由于柱110的旋转,卡合部152沿着锁定槽113滑动到了第一部段113a与第二部段113b的连接处附近(图10E)。突部132沿着引导槽114从周向段114b的末端滑动到了周向段114b的中间处(图8B至图8D)。由于突部132还没有到达引导槽114的轴向段114a,柱110不能相对于壳体120轴向移动。
然后,使用者将手柄140以及柱110沿着图10B中的逆时针方向继续旋转一角度,例如90度,也即从上述中间位置继续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使得紧固件100到达图11A至图11E所示的状态。此时,紧固件100处于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另一中间状态。在该旋转的过程中,卡合部152沿着锁定槽113的第一部段113a滑动。因为第一部段113a呈螺旋形,因此卡合部152与第一部段113a之间的互相作用使得柱110趋于远离第二物件300。同时,在该旋转的过程中,突部132仍然在引导槽114的周向段114b中滑动,因此阻止柱110相对于壳体120的轴向移动。其结果是,柱110带动整个紧固件100(以及第一物件200)沿轴向远离第二物件300。如图11E所示,柱110将第一物件200从第二物件300上撬起,实现了助拔作用。
在柱110到达第二旋转位置后,卡合部152滑出锁定槽113,允许紧固件100脱离第二物件300,且突部132到达引导槽114的周向段114b与轴向段114a的连接处,允许柱110相对于壳体120的轴向移动。
通过图9A至图11E的过程可知,当柱110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旋转时,突部132在引导槽114的周向段114b中的移动行程对应于卡合部152在锁定槽113的第一部段113a与第二部段113b中的移动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段113a和第二部段113b的周向行程均为大致90度,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部段113a和第二部段113b的周向行程也可以为任何其它适当角度,例如大于90度或小于90度。
从图11A至图11E所示的状态,使用者释放手柄140和柱110,使得紧固件100到达图12A至图12E所示的状态,即解锁位置。在此过程中,柱110在弹性件170的作用下相对于壳体120轴向移动,也即从靠近第二物件300的第一轴向位置移动到远离第二物件300的第二轴向位置,使得柱110不再从第一物件200伸出。
当使用者需要将第一物件200锁定到第二物件300时,则可以将图9A至图12E所示的过程反向执行。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紧固件和包括该紧固件的紧固系统。使用者可以通过该紧固件和紧固系统,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完成锁定和解锁过程。同时,该紧固件和紧固系统还通过有限的部件实现了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之间的助拔功能。
虽然本文已示出并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但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作为示例给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许多变型、改变和替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因此,随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紧固件,用于将第一物件(200)锁定到第二物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00)包括:
壳体(120),固定到所述第一物件(200);
柱(110),至少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壳体(120)中,能相对于所述壳体(120)沿所述柱(110)的轴向移动和围绕所述轴向旋转,从而在锁定到所述第二物件(300)的锁定位置与从所述第二物件(300)释放的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柱(110)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柱(110)处于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一旋转位置,当所述柱(110)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柱(110)处于不同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和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第二轴向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以及
引导件(130),固定到所述壳体(120),接合到所述柱(110)且限定所述柱(110)的运动,使得所述柱(110)仅在旋转至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时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
所述柱(110)能接合到所述第二物件(300),使得当所述柱(110)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紧固件(100)能从所述第二物件(300)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110)的外周上开设有引导槽(114),所述引导槽(114)呈近似L状,包括彼此连接的轴向段(114a)和周向段(114b),而且所述引导件(130)包括插入到所述引导槽(114)中且能沿着所述引导槽(114)滑动的突部(132);
当所述柱(110)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突部(132)位于所述周向段(114b)的末端附近;
当所述柱(110)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到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突部(132)从所述周向段(114b)移动进入所述轴向段(114a);
当所述柱(110)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突部(132)位于所述轴向段(114a),并能沿着所述轴向段(114a)朝向所述轴向段(114a)的末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110)的靠近所述第二物件(300)的一端设有锁定部(112),所述锁定部(112)能锁定到开设在所述第二物件(300)中的卡合孔(151);或者
所述锁定部(112)能锁定到卡合件(150)中的卡合孔(151),所述卡合件(150)固定到所述第二物件(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112)的外周上开设有至少一条锁定槽(113),所述锁定槽(113)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部段(113a)和第二部段(113b),其中所述第一部段(113a)大致围绕所述柱(110)的外周螺旋延伸,所述第二部段(113b)大致沿所述柱(110)的周向延伸;
所述卡合孔(151)中设有插入到所述锁定槽(113)中的至少一个卡合部(152),
当所述柱(110)处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卡合部(152)处于所述第二部段(113b)的末端附近;
当所述柱(110)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卡合部(152)从所述第二部段(113b)移动到所述第一部段(113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柱(110)旋转时,所述突部(132)在所述周向段(114b)中的移动行程对应于所述卡合部(152)在所述第一部段(113a)与所述第二部段(113b)中的移动行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112)的外周上开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两条所述锁定槽(113),且所述卡合孔(151)中相应地设有两个所述卡合部(152)。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20)中形成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121),所述柱(11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21)中;
所述容置空间(121)沿所述轴向的两端开放,且在周向的一侧为开放侧;
所述引导件(130)在所述开放侧处与所述壳体(120)围拢,且所述突部(132)位于所述开放侧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110)的远离所述第二物件(300)的一端设有操作部(111),所述操作部(111)上设有可以从所述紧固件(100)外部接近的手柄(1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140)通过垂直于所述轴向设置的销(160)被枢接到所述操作部(111),能在垂直于所述轴向的方向上枢转,从而在折叠的收合位置与非折叠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手柄(140)处于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手柄(140)贴合到所述柱(11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111)与所述壳体(120)之间设有弹性件(170),所述弹性件(170)将所述柱(110)偏压向所述第二轴向位置,从而在所述柱(110)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弹性件能将所述手柄(140)和所述柱(110)推离所述第二物件(300)。
11.一种紧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件(100)、第一物件(200)和第二物件(300)。
CN202222252344.4U 2022-08-25 2022-08-25 紧固件和紧固系统 Active CN218644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2344.4U CN218644617U (zh) 2022-08-25 2022-08-25 紧固件和紧固系统
TW112202887U TWM649532U (zh) 2022-08-25 2023-03-29 緊固件和緊固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2344.4U CN218644617U (zh) 2022-08-25 2022-08-25 紧固件和紧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4617U true CN218644617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0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52344.4U Active CN218644617U (zh) 2022-08-25 2022-08-25 紧固件和紧固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4617U (zh)
TW (1) TWM64953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9532U (zh)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7277B2 (en) Computer with a detachable main casing cove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US5823644A (en) Personal computer with an easy assembly structure
US20140008921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closing-opening member
US8444005B2 (en) Lid opening/closing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294571A1 (en) Connector element containing a locking mechanism
CN108089654B (zh) 插拔装置及具有该插拔装置的机箱
US7249475B2 (en) Padlock
GB2437542A (en) Mouse with a damped pivoting back door, side clasp buttons and a movable carrier for a wireless receiver
EP3875715A1 (en) Door/window lock with concealable handle
KR101575929B1 (ko) 이중 도어방식을 갖는 내부도어의 버튼 래치장치
US7484778B2 (en)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improved latch mechanism
CN111491480A (zh) 握持释放装置
CN218644617U (zh) 紧固件和紧固系统
CN112672550B (zh) 电子装置及其壳体结构及锁定模块
US9326401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ergonomically optimal and robust handles
CN113260182A (zh) 旋转门结构及电子装置壳体
CN211698831U (zh) 电子装置
CN219365692U (zh) 闩锁和闩锁系统
CN217001270U (zh) 闩锁和锁定结构
CN217461796U (zh) 闩锁和锁定结构
JP3689022B2 (ja) 平面ハンドル
CN115335582B (zh) 开闭体的锁定装置以及车辆用收纳装置
CN217317826U (zh) 助拔器和具有助拔器的设备
CN112914384B (zh) 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KR100471066B1 (ko) 컴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