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3837B - 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3837B
CN115473837B CN202210163861.6A CN202210163861A CN115473837B CN 115473837 B CN115473837 B CN 115473837B CN 202210163861 A CN202210163861 A CN 202210163861A CN 115473837 B CN115473837 B CN 1154738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ata
tested
power system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38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73837A (zh
Inventor
亓兴华
杜乔瑞
马维
首云旭
杨琦
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ch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ch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ch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ch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38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738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73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3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73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38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2Network monitoring pro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接收对通讯测试工具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通讯模式和第一通讯数据;响应于所述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建立通讯连接并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获取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所述通讯模式生成的第二通讯数据;根据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确定并展示所述通讯模式的测试结果,能够进行自动化的通讯测试,从而实现在测试阶段的通讯测试,提高整体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字化仪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核电厂的信息系统和DCS(Digital Instrument&Control System)系统中,通讯网关是最普遍的系统与系统之间通讯的解决方案,通讯网关通过协议转换或数据转发,使得不同系统之间能够进行稳定的数据交换。
在通讯网关测试过程中,相关技术通常因厂内缺少与通讯网关进行通讯的实际第三方,无法实现有效通讯测试,使得无法在开发测试阶段进行通讯测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能够进行自动化的通讯测试,从而实现在测试阶段的通讯测试,提高整体测试效率。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对通讯测试工具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通讯模式和第一通讯数据;
响应于所述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建立通讯连接并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
获取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所述通讯模式生成的第二通讯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确定并展示所述通讯模式的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发送,所述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可选的,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接收,所述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可选的,所述通讯模式包括请求应答,所述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其中,第二报文数据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报文信息返回的第二报文信息,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与所述第一报文信息存在第一应答映射关系;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可选的,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响应应答,所述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所述第二报文数据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第二报文信息通过编译得到,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提供的应答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第二报文信息对应的第二应答映射关系,确定用于响应应答的第一报文信息,其中,从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二应答映射关系;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可选的,记录所述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和所述测试结果;在所述测试结果异常时,对所述测试结果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异常标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能够根据测试设计人员配置的通讯模式对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通讯功能进行测试,在确保数据发送、接收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覆盖了不同的测试需求。而且,在测试通讯结束后还能够根据配置的第一通讯数据和获取的第二通讯数据对测试进行评价,及时、准确的识别出异常通讯,为测试人员评估判断通讯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配置的通讯测试工具,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通讯测试工具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通讯模式和第一通讯数据;
通讯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建立通讯连接并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所述通讯模式生成的第二通讯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确定并展示所述通讯模式的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发送,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提取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可选的,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接收,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可选的,所述通讯模式包括请求应答,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提取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其中,第二报文数据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报文信息返回的第二报文信息,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与所述第一报文信息存在第一应答映射关系;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可选的,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响应应答,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所述第二报文数据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第二报文信息通过编译得到,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提供的应答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第二报文信息对应的第二应答映射关系,确定用于响应应答的第一报文信息,其中,从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二应答映射关系;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记录所述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和所述测试结果;
在所述测试结果异常时,对所述测试结果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异常标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配置的通讯测试工具,能够根据测试设计人员配置的通讯模式对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通讯功能进行测试,在确保数据发送、接收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覆盖了不同的测试需求。而且,在测试通讯结束后还能够根据配置的第一通讯数据和获取的第二通讯数据对测试进行评价,及时、准确的识别出异常通讯,为测试人员评估判断通讯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可配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层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核电DCS系统具有多个分层,例如,Level0层为现场控制层,主要包括以执行器和变送器为主的现场设备,Level1层为过程控制层,主要包括反应堆保护系统、功率控制系统、T/G控制系统、堆内测量等控制和采集系统等,Level2层为操作控制层(操作和信息管理层),主要包括放置于主控室、RSS、TSC等控制室的KIC、BUP等人机交互设备和相关的数据处理设备,Level3层为管理层,即,第三方控制接口及管理层,主要包括电站信息系统、应急处理系统等。
也就是说,Level1层是核电DCS系统中现场数据的第一采集和输出层,作为现场数据的第一来源,Level1层需要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递给同一层级的不同系统例如反应堆保护系统、功率控制系统和T/G控制系统等,以及更高层级的Level2操作控制层中的系统和Level3管理层中的系统。在核电DCS系统中进行数据传递主要是通过通讯网关来完成。
通讯网关是与第三方系统进行通讯的主要手段,但是,网关在开发、调试、测试环节,第三方系统通常不存在,即在厂内无法与需要通讯的第三方系统进行实际通讯连接,导致无法对通讯网关的通讯功能进行有效测试。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可配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从而实现通讯仿真测试。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配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可配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层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配置的通讯测试工具包括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其中,界面层为人机交互界面层,即,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信息、展示通过数据访问层获取到的第二通讯数据以及经过业务逻辑层处理后的数据结果等。具体地,界面层可以展示展示通讯建立的状态和目标、发送的报文和/或接收到的报文、发送报文的编辑信息等。业务逻辑层分别与界面层和数据逻辑层进行通信连接,其中,业务逻辑层通过与界面层的通信连接接收来自界面层的配置信息,并将数据访问层采集到的第二通讯数据以及业务逻辑层自身的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根据从界面层接收到的配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并控制数据访问层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建立通信连接,并利用数据访问层根据配置信息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业务逻辑层还能够根据从界面层接收到的数据和数据访问层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界面层进行数据展示,从而向用户展示通讯测试结果。数据访问层用于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通讯网关,即,被测网关进行通讯,从而实现通讯测试,并在通讯过程中采集被测网关的状态数据,以对被测网关进行状态监控。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和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对通讯测试工具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通讯模式和第一通讯数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讯模式包括单向发送、单向接收、请求应答和响应应答四种通讯模式。其中,单向发送是测试工具向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单方向发送报文信息,并不接收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应答信息的通讯过程;单向接收是测试工具接收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单方向发送的报文信息,并不向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报文信息的通讯过程;请求应答是测试工具向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请求报文,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请求报文回复应答报文的通讯过程;响应应答是以该测试工具作为应答方,该测试工具接收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网关发送的请求报文,并基于该请求报文信息进行应答回复的通讯过程。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核电系统具体可为核电系统中的网关或通讯站。
其中,第一通讯数据可为对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测试的参考数据,在部分通讯模式中,可用来发送至待测试的核电系统,例如单向发送、请求应答和响应应答通讯模式,在部分通讯模式中可作为与第二通讯数据进行比对的参考数据,例如单向发送、单向接收、请求应答和响应应答通讯模式。
可选的,第一通讯数据可包括用于发送至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第一报文信息,其中,第一报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响应报文、请求报文、故障报文、延时报文、断帧报文和丢帧报文等。
S2,响应于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建立通讯连接并按照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
也就是说,在接收到用户通过通讯测试工具设置的配置信息之后,提取配置信息中的通讯模式,然后基于通讯模式建立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之间的通讯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配置信息中还应包括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标识信息,例如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名称,被测试的通讯网关的地址信息等。
具体地,在接收到用户通过通讯测试工具设置的配置信息之后,提取配置信息中的通讯模式,然后按照被测试的通讯网关的地址信息,建立与被测试的通讯网关之间的通讯连接。
可选的,通讯测试工具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之间可通过通讯协议进行通讯,例如Socket通讯和TCP/UDP通讯等,其中,通讯测试工具保留Socket通讯下的扩展串口通讯功能,以及保留TCP/UDP通讯下的多个客户端多个服务端的扩展功能。
S3,获取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通讯模式生成的第二通讯数据。
在通讯测试工具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会根据通讯产生第二通讯数据,其中,第二通讯数据可以是报文信息本身,也可以是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通讯日志,其中,通讯日志中记录接收或发送的报文信息内容。
S4,根据第一通讯数据和第二通讯数据,确定并展示通讯模式的测试结果。
其中,根据第一通讯数据和第二通讯数据确定通讯模式的测试结果,可包括,将第一通讯数据和第二通讯数据进行比较,如果第一通讯数据和第二通讯数据符合预设的映射关系,则确定测试结果正常,如果第一通讯数据和第二通讯数据不符合预设的映射关系,则确定测试结果异常。
其中,第一通讯数据和第二通讯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为第二通讯数据中包含第二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或者第二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和第一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符合预设的应答规则、响应规则等。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讯测试工具在测试过程中记录第一通讯数据、第二通讯数据和测试结果,并在测试结果异常时,对测试结果及其对应的第一通讯数据、第二通讯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异常标注。
也就是说,通讯测试工具可以在通讯结束后,通过第一通讯数据和第二通讯数据对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并通过界面层将异常的测试结果进行展示,以提醒开发测试人员对该通讯模式进行修正。
可选的,界面层可以通过对交互界面中展示的第一通讯数据、第二通讯数据和测试结果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异常标注,即,可仅对第一通讯数据进行异常标注,仅对第二通讯数据进行标注,仅对测试结果进行标注,也可同时对第一通讯数据和测试结果进行标注、对第二通讯数据和测试结果进行标注,还可同时对第一通讯数据、第二通讯数据和测试结果同时进行标注。
举例来说,在单向发送通讯模式中,通常是第二通讯数据出现异常,此时,可仅对第二通讯数据进行标注,也可同时对第二通讯数据和测试结果进行异常标注,在单向接收通讯模式中,通常是第一通讯数据出现异常,此时,可仅对第一通讯数据进行标注,也可同时对第一通讯数据和测试结果进行标注。其中,在请求应答和响应应答通讯模式中,可根据应答结果的正误或通讯结果的正误确定需要异常标注的数据。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能够根据测试设计人员配置的通讯模式对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通讯功能进行测试,在确保数据发送、接收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覆盖了不同的测试需求。而且,在测试通讯结束后还能够根据配置的第一通讯数据和获取的第二通讯数据对测试进行评价,及时、准确的识别出异常通讯,为测试人员评估判断通讯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通讯模式为单向发送通讯模式时,按照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提取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将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可基于人工或自学习的方式生成。也就是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人工编写通讯协议文档,还可以利用自学习模型(例如深度学习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根据当前的通讯环境自动生成通讯协议文档,并作为预设的通讯文档在测试时进行使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通讯模式为单向接收通讯模式时,按照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接收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报文数据;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通讯模式为请求应答通讯模式时,按照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提取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将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待测试的核电系统;接收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其中,第二报文数据为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第一报文信息返回的第二报文信息,第二报文信息与第一报文信息存在第一应答映射关系;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通讯模式为响应应答通讯模式时,按照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根据第二通讯数据中第二报文信息对应的第二应答映射关系,确定用于响应应答的第一报文信息,其中,从第一通讯数据中提取第二应答映射关系;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将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由此,本申请中的通讯测试工具通过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发送、接收的通讯交互,实现了多种不同通讯模式的测试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通讯协议文档中定义并标识了每一个字节的含义和序号,在将报文信息编译成报文数据时,仅需要根据报文信息从通讯协议文档中获取对应的字节信息,然后按照每个字节信息对应的序号进行排列,得到报文数据结构。同理,在对报文数据进行解析时,根据报文数据中每个字节及其对应的序号,从通讯协议文档中确定字节的含义,进而字节信息对应的报文信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讯协议文档还可存储有校验算法,即,通过校验的方式进行报文编译或解析。举例来说,在对第一报文信息进行编译时,可将第一报文信息按照校验方式获取校验码,并将校验码写入第一报文信息的前端形成第一报文数据,然后将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待测试的核电系统是,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可通过对第一报文数据中的校验码进行解析,若解析出的校验码正确,或符合预设规则,则确定解析出的第一报文信息正确,若无法解析出校验码,或者解析出的校验码错误,则确定解析出的第一报文信息错误。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能够根据测试设计人员配置的通讯模式对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通讯功能进行测试,在确保数据发送、接收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覆盖了不同的测试需求。而且,在测试通讯结束后还能够根据配置的第一通讯数据和获取的第二通讯数据对测试进行评价,及时、准确的识别出异常通讯,为测试人员评估判断通讯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可配置的通讯测试工具。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4所示,可配置的通讯测试工具10,包括:
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对通讯测试工具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通讯模式和第一通讯数据;
通讯模块12,用于响应于所述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建立通讯连接并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
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所述通讯模式生成的第二通讯数据;
确定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确定并展示所述通讯模式的测试结果。
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发送,所述通讯模块12,还用于:
提取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接收,所述通讯模块12,还用于: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所述通讯模式包括请求应答,所述通讯模块12,还用于:
提取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其中,第二报文数据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报文信息返回的第二报文信息,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与所述第一报文信息存在第一应答映射关系;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响应应答,所述通讯模块12,还用于: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所述第二报文数据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第二报文信息通过编译得到,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提供的应答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第二报文信息对应的第二应答映射关系,确定用于响应应答的第一报文信息,其中,从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二应答映射关系;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所述确定模块14,还用于:
记录所述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和所述测试结果;
在所述测试结果异常时,对所述测试结果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异常标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能够根据测试设计人员配置的通讯模式对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通讯功能进行测试,在确保数据发送、接收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覆盖了不同的测试需求。而且,在测试通讯结束后还能够根据配置的第一通讯数据和获取的第二通讯数据对测试进行评价,及时、准确的识别出异常通讯,为测试人员评估判断通讯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
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该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能够根据测试设计人员配置的通讯模式对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通讯功能进行测试,在确保数据发送、接收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覆盖了不同的测试需求。而且,在测试通讯结束后还能够根据配置的第一通讯数据和获取的第二通讯数据对测试进行评价,及时、准确的识别出异常通讯,为测试人员评估判断通讯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讯、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Claims (14)

1.一种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对通讯测试工具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通讯模式和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为对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测试的参考数据;
响应于所述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建立通讯连接并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
获取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所述通讯模式生成的第二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为报文信息本身或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通讯日志;
根据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确定并展示所述通讯模式的测试结果,其中,根据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确定所述通讯模式的测试结果,包括:将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符合预设的映射关系,则确定测试结果正常,如果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不符合预设的映射关系,则确定测试结果异常,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或者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和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符合预设的应答规则或响应规则;
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发送、单向接收、请求应答和响应应答,其中,单向发送是所述通讯测试工具向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单方向发送报文信息,并不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应答信息的通讯过程;单向接收是所述通讯测试工具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单方向发送的报文信息,并不向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报文信息的通讯过程;请求应答是所述通讯测试工具向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请求报文,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请求报文回复应答报文的通讯过程;响应应答是以所述通讯测试工具作为应答方,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请求报文,并基于该请求报文信息进行应答回复的通讯过程,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为核电系统中的网关或通讯站;
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或者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和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符合预设的应答规则或响应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发送,所述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接收,所述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式包括请求应答,所述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其中,第二报文数据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报文信息返回的第二报文信息,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与所述第一报文信息存在第一应答映射关系;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响应应答,所述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包括: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所述第二报文数据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第二报文信息通过编译得到,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提供的应答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第二报文信息对应的第二应答映射关系,确定用于响应应答的第一报文信息,其中,从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二应答映射关系;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所述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和所述测试结果;
在所述测试结果异常时,对所述测试结果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异常标注。
7.一种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通讯测试工具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通讯模式和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为对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测试的参考数据;
通讯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通讯模式,与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建立通讯连接并按照所述通讯模式与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进行通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所述通讯模式生成的第二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为报文信息本身或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通讯日志;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确定并展示所述通讯模式的测试结果,其中,根据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确定所述通讯模式的测试结果,包括:将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符合预设的映射关系,则确定测试结果正常,如果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不符合预设的映射关系,则确定测试结果异常,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或者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和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符合预设的应答规则或响应规则;
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发送、单向接收、请求应答和响应应答,其中,单向发送是所述通讯测试工具向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单方向发送报文信息,并不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的应答信息的通讯过程;单向接收是所述通讯测试工具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单方向发送的报文信息,并不向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报文信息的通讯过程;请求应答是所述通讯测试工具向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请求报文,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请求报文回复应答报文的通讯过程;响应应答是以所述通讯测试工具作为应答方,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请求报文,并基于该请求报文信息进行应答回复的通讯过程,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为核电系统中的网关或通讯站;
所述第一通讯数据和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或者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和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记载的报文信息符合预设的应答规则或响应规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讯测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发送,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提取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讯测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单向接收,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讯测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式包括请求应答,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提取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的第一报文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其中,第二报文数据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报文信息返回的第二报文信息,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与所述第一报文信息存在第一应答映射关系;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讯测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式包括响应应答,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发送的第二报文数据,所述第二报文数据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基于第二报文信息通过编译得到,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为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提供的应答信息;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二报文数据解析成第二通讯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第二报文信息对应的第二应答映射关系,确定用于响应应答的第一报文信息,其中,从所述第一通讯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二应答映射关系;
基于预设的通讯协议文档,将所述第一报文信息编译成第一报文数据;
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待测试的核电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所述的通讯测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记录所述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和所述测试结果;
在所述测试结果异常时,对所述测试结果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数据、所述第二通讯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异常标注。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
1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基于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的通讯测试方法。
CN202210163861.6A 2022-02-22 2022-02-22 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 Active CN1154738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3861.6A CN115473837B (zh) 2022-02-22 2022-02-22 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3861.6A CN115473837B (zh) 2022-02-22 2022-02-22 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3837A CN115473837A (zh) 2022-12-13
CN115473837B true CN115473837B (zh) 2024-03-22

Family

ID=84364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3861.6A Active CN115473837B (zh) 2022-02-22 2022-02-22 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73837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0928A (zh) * 1997-02-28 2000-07-19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72291A (zh) * 2008-04-29 2008-09-24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095524A (zh) * 2012-12-25 2013-05-08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配置的应答式电力通信规约自动测试方法
CN105490881A (zh) * 2015-12-09 2016-04-13 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置的数据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6034053A (zh) * 2015-03-17 2016-10-19 上海共联通信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多传输模式的网关检修装置
CN106250315A (zh) * 2016-08-04 2016-12-21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置化的自动模拟请求应答系统及方法
WO2017162210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872365A (zh) * 2017-10-23 2018-04-0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长网线打流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888598A (zh) * 2017-11-17 2018-04-0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测系统和方法
CN108462947A (zh) * 2018-03-13 2018-08-28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lte-v的车联网通信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9710533A (zh) * 2018-12-29 2019-05-03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287109A (zh) * 2019-06-18 2019-09-27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协议接口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0830332A (zh) * 2020-01-09 2020-02-21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4157A (zh) * 2020-02-27 2020-06-12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数据模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43184A (zh) * 2020-02-27 2020-06-26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协议的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2433936A (zh) * 2020-11-17 2021-03-02 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468322A (zh) * 2020-11-10 2021-03-09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即插即用的电网稳控装置通信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965908A (zh) * 2021-03-19 2021-06-1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24813A (zh) * 2021-08-27 2021-11-30 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is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71110A (zh) * 2021-10-26 2022-01-25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50599B1 (ko) * 2011-09-16 2013-04-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듀얼 모드 통신 장치 및 그 전송속도 향상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0928A (zh) * 1997-02-28 2000-07-19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72291A (zh) * 2008-04-29 2008-09-24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095524A (zh) * 2012-12-25 2013-05-08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配置的应答式电力通信规约自动测试方法
CN106034053A (zh) * 2015-03-17 2016-10-19 上海共联通信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多传输模式的网关检修装置
CN105490881A (zh) * 2015-12-09 2016-04-13 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置的数据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
WO2017162210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250315A (zh) * 2016-08-04 2016-12-21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置化的自动模拟请求应答系统及方法
CN107872365A (zh) * 2017-10-23 2018-04-0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长网线打流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888598A (zh) * 2017-11-17 2018-04-0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测系统和方法
CN108462947A (zh) * 2018-03-13 2018-08-28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lte-v的车联网通信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9710533A (zh) * 2018-12-29 2019-05-03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287109A (zh) * 2019-06-18 2019-09-27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协议接口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0830332A (zh) * 2020-01-09 2020-02-21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4157A (zh) * 2020-02-27 2020-06-12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数据模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43184A (zh) * 2020-02-27 2020-06-26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协议的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2468322A (zh) * 2020-11-10 2021-03-09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即插即用的电网稳控装置通信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433936A (zh) * 2020-11-17 2021-03-02 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65908A (zh) * 2021-03-19 2021-06-1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24813A (zh) * 2021-08-27 2021-11-30 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is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71110A (zh) * 2021-10-26 2022-01-25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3837A (zh)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6025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generating goose signal connection topology from substation level
CN107592238A (zh) 接口的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服务终端、存储器
CN107330026B (zh) 一种兼容异构区块链平台的方法
WO2017000424A1 (zh) 协议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118283B (zh) 一种对通信设备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83636B (zh) 一种充电桩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10069413A (zh) 测试数据通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91274A (zh) 一种实现网络测试仪表自动适配的系统及方法
CN109445384B (zh) 一种多设备控制系统
CN101283542B (zh) 利用日志管理对象的设备管理系统和其中用于生成和控制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15473837B (zh) 可配置协议的通讯测试工具和基于其的通讯测试方法
CN116208438A (zh) 动力电池系统上位机交互方法以及单体电压和/或温度的显示方法
CN110166322A (zh) 一种计量自动化终端的检测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7040522B (zh) 一种光伏监控系统及大量装置接入的规约转换方法
CN114706371A (zh) 整车网络不休眠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62804A (zh) 智能电网终端实时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639413B (zh) 卫星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5016968A (zh) 一种异常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3595819A (zh) 一种在线测试web系统业务可用性的方法
CN110209142B (zh) Plc模块的连接、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设备
CN103678054B (zh) 用于BACnet设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210899208U (zh) 就地化保护智能管理单元测试装置
CN108536620B (zh) 一种总线设备解析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00624B (zh) 轮询配电设备版本及故障的方法、配电终端及配电主站
CN112307034B (zh) 一种集中器的数据收集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