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2657A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72657A CN115472657A CN202211090038.3A CN202211090038A CN115472657A CN 115472657 A CN115472657 A CN 115472657A CN 202211090038 A CN202211090038 A CN 202211090038A CN 115472657 A CN115472657 A CN 1154726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virtual
- trace
- sub
- metal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以及显示面板,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包括显示区;第一金属层,设置于衬底上,第一金属层包括多条数据走线,数据走线位于显示区内;第二金属层,设置于第一金属层上,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相互绝缘设置,第二金属层包括多条扇出走线,扇出走线在显示区内弯折设置。本申请通过在衬底上设有相互绝缘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其中第一金属层包括数据走线,第二金属层包括在显示区内弯折设置的扇出走线,数据走线和扇出走线相连,显示区内仅采用第二金属层形成扇出走线,从而有利于简化走线的膜层结构,简化走线的制作工序,进而有利于降低显示基板的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AMOLED显示基板因其高对比度、广色域、低功耗等特性,逐渐成为新一代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面板相比,OLED显示基板易于柔性化,是可穿戴、可折叠产品的关键技术。随着OLED面板技术发展,窄边框技术成为吸引用户群体的差异化技术。
其中,FIAA(Fanout in AA)是一种解决窄边框、超窄边框下边框扇出(Fanout)走线困难的一种设计方案。然而,相关技术中,FIAA中构成数据走线的膜层多,需要至少三层金属膜层构成,导致数据走线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基板以及显示面板,以解决显示基板的数据走线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衬底,包括显示区;
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条数据走线,所述数据走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
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相互绝缘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多条扇出走线,所述扇出走线在所述显示区内弯折设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第一扇出段和第二扇出段,第一扇出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扇出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扇出段与所述数据走线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层还包括:
至少一条虚拟走线,所述虚拟走线与所述扇出走线间隔设置,所述虚拟走线位于所述扇出走线的延长线上,或者,所述虚拟走线与所述扇出走线同向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电源电压信号端,所述虚拟走线与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端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区包括扇出走线区以及扇出走线净空区,所述扇出走线区包括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
所述第一扇出段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区内,所述第二扇出段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区内,所述虚拟走线位于所述扇出走线区和/或扇出走线净空区内。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虚拟走线包括第一虚拟走线,所述第一虚拟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虚拟走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子虚拟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虚拟段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虚拟走线包括第二虚拟走线,所述第二虚拟走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二虚拟走线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子虚拟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虚拟段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走线区内,所述第二虚拟走线位于所述第二扇出段的延长线上;
所述第二子虚拟段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扇出段之间,所述第二子虚拟段与所述第一扇出段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子虚拟段与所述第一扇出段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子虚拟段与所述第一扇出段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子虚拟段上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接入电源电压信号。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走线区内,相邻的所述第一子虚拟段间隔设置,每条所述第二子虚拟段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子虚拟段之间,每条所述第二子虚拟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所述第二子虚拟段连接的两条所述第一子虚拟段中,其中一条所述第一子虚拟段上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接入电源电压信号。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扇出走线净空区内,所述第一虚拟走线位于所述第一扇出段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二虚拟走线位于所述第二扇出段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虚拟走线和所述第二虚拟走线相互交叉设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条所述第一虚拟走线上设置有第三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接入电源电压信号。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
电源电压信号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和所述数据走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与所述数据走线间隔设置;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扇出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向重合,所述数据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扇出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向重合。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薄膜晶体管,至少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内,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
有源图案,设置于所述衬底上;
栅极,设置于所述有源图案上;
源漏电极,设置于所述栅极上,所述源漏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层还包括:转接走线,所述转接走线与所述扇出走线间隔设置;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电极层相互绝缘设置,所述转接走线一端与所述电极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源漏电极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所述的显示基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以及显示面板,通过在衬底上设有相互绝缘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其中第一金属层包括数据走线,第二金属层包括在显示区内弯折设置的扇出走线,数据走线和扇出走线相连,显示区内仅采用第二金属层形成扇出走线,从而有利于简化走线的膜层结构,简化走线的制作工序,进而有利于降低显示基板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图1中的显示基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分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图3中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图3中第二走线区和第一净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图3中第一走线区和第二净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图3中第二走线区和第二净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俯视膜层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基板的俯视膜层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图7中的显示基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考图1-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其包括衬底10、第一金属层20以及第二金属层30。
第一金属层20设置于衬底10上,第一金属层20包括数据走线110,数据走线110位于显示区AA内。
具体地,数据走线110沿第一方向Y延伸,数据走线110的数量为多条,相邻的数据走线110沿着第二方向X间隔设置。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交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可以是相互垂直的方向,对应地,第一方向Y可以是竖直方向,第二方向X可以是水平方向。示例性地,第一方向Y可以是显示基板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X同时可以是显示基板的宽度方向。
第二金属层30设置于第一金属层20上,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相互绝缘设置,具体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平坦层40,第一平坦层40设置于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之间,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通过第一平坦层40实现绝缘设置。
其中,第二金属层30包括扇出走线120,扇出走线120在扇出走线区101内弯折设置。具体地,扇出走线120部分沿第一方向Y延伸,部分沿第二方向X延伸。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扇出走线120的数量为多条,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扇出走线120在第二方向X上间隔设置,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扇出走线120在第一方向Y上间隔设置。
数据走线110和扇出走线120相连。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走线110位于第一金属层20中,扇出走线120位于第二金属层30中,因此,第二金属层30和第一金属层20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孔401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孔401开设于第一平坦层40上,第一金属层20中的数据走线110显露于第一连接孔401,第二金属层30中的扇出走线120部分位于第一连接孔401内,从而扇出走线120和数据走线110实现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条数据走线110和多条扇出走线120之间为一一对应连接,即每条数据走线110与一条扇出走线120连接。通过数据走线110的一端与扇出走线区101中的多条数据信号线对应连接,与绑定区104的集成电路(IC)对应连接绑定。由于显示区的宽度大于集成电路的宽度,从而需要多条扇出走线120连接集成电路的端部的分布形态进行限缩,使得扇出走线120由宽到窄进行收缩,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扇出走线120为扇出形态(Fanout)走线,第二扇出走线120整体呈类似扇形状。由于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绑定区以及在绑定区中形成扇形状的斜线,因而缩减了绑定区的宽度,进而可以有效减小下边框宽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区AA包括扇出走线区101和扇出走线净空区102,显示区AA可以为对称结构,具体地,扇出走线区101和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可以具有对称线BB',多条数据走线110和多条扇出走线120可以分别相对于对称线BB'对称分布,对称线BB'可以为平分扇出走线区101和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并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的直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基板通过在衬底10上设有相互绝缘设置的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其中第一金属层20包括多条数据走线110,第二金属层30包括在扇出走线区101内弯折设置的扇出走线120,数据走线110和扇出走线120相连,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内仅采用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形成数据走线,从而有利于简化走线的膜层结构,简化走线的制作工序,进而有利于降低显示基板的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其中驱动电路层中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100,薄膜晶体管100至少设置于显示区AA内,其中薄膜晶体管100包括有源图案141、栅极142以及源漏电极143。
具体地,薄膜晶体管100的有源图案141设置于衬底10上,栅极142设置于有源图案141上,源漏电极143设置于栅极142上,源漏电极143位于第一金属层20中。其中,栅极142为双栅结构,具体地,栅极142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一栅极1421和第二栅极142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20包括源漏电极143和数据走线110,即通过采用同种材料在同一膜层构图工艺中形成同时源漏电极143和数据走线110,从而有利于节约制作工序,有利于降低显示基板的制作成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的材质可以相同。具体地,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可以为单层金属结构,也可以为金属叠层结构,示例性地,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可以采用铝(Al)、钼(Mo)、钛(Ti)等单质金属,或者,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也可以均采用钛/铝/钛的金属叠层结构。当然,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还可以采用银(Ag)、铜(Cu)、铝(Al)和钼(Mo)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或上述金属的合金材料制成,本身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显示基板还包括电极层60,设置于第二金属层30上,第二金属层30与电极层60相互绝缘设置。其中,电极层60可以采用单层结构,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也可以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如ITO/Ag/ITO等。以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为OLED显示基板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极层60为阳极层,显示基板至少包括沿着衬底10的厚度方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阳极层、像素定义层70、有机发光层80和阴极层90,有机发光层80与阳极层连接,阴极层90与有机发光层80连接,有机发光层80在阳极层和阴极层90驱动下出射相应颜色的光线。
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二金属层30还包括转接走线144,即转接走线144与扇出走线120采用同种材料在同一构图工艺中形成。其中,转接走线144用于实现源漏电极143与电极层60之间的电性连接。转接走线144与扇出走线120间隔设置。其中,转接走线144的一端与电极层60连接,转接走线144的另一端与源漏电极143连接。具体地,显示面板的第一平坦层40上还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02,第一金属层20中的源漏电极143显露于第二连接孔402,转接走线144通过第二连接孔402与源漏电极143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平坦层50,第二平坦层50设置于电极层60和第二金属层30之间,第二平坦层50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501,转接走线144显露于第三连接孔501,电极层60通过第三连接孔501与转接走线144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显示基板的衬底10上还包括绑定区104,绑定区104与扇出走线净空区102相邻设置,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绑定区104位于衬底10的下侧区域。绑定区104内包括位于衬底10上的多条绑定引线140,绑定引线140的一端与扇出走线120连接,绑定引线140的另一端与外部的集成电路芯片(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绑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扇出走线120为弯折走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扇出走线120为折线段结构,具体地,扇出走线120包括第一扇出段121和第二扇出段122,第一扇出段121沿第一方向Y延伸,第二扇出段122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二扇出段122与数据走线11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7所示,第二金属层30还包括至少一条虚拟走线130,即虚拟走线130与扇出走线120采用同种材料在同一构图工艺中形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走线130可以位于扇出走线120的延长线上,或者,虚拟走线130也可以与扇出走线120同向间隔设置。
虚拟走线130的数量为多条,虚拟走线130可以沿着第一方向Y延伸,也可以沿着第二方向X延伸。具体地,虚拟走线130可以同时位于扇出走线区101内和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内,示例性地,虚拟走线130在第一方向Y上沿着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延伸至扇出走线区101。此外,虚拟走线130也可以仅仅形成于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内,示例性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扇出走线净空区102为没有设置扇出走线120的区域,扇出走线区101为形成扇出走线120的区域,即,扇出走线净空区102中除了扇出走线区101以外的区域。
其中,虚拟走线130可以仅位于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内,虚拟走线13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数据走线11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间隔设置,且虚拟走线130位于扇出走线120的延长线上。其中,虚拟走线130可以与扇出走线120连接,也可以与扇出走线120间隔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虚拟走线130的设置可以使得扇出走线区101和扇出走线净空区102的走线可以呈现基本上相似的形貌,使得走线排布结构均匀,从而不仅可以提高制备工艺的均一性,而且使得不同区域在透射光及反射光下均能达到基本上相同的显示效果,进而可以有效避免显示基板的外观不良,有利于提高显示品质和显示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电源电压信号端(图未示),数据走线110和虚拟走线130均与电源电压信号端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电压信号端为高电平信号端,通过将虚拟走线130接入电源电压信号端,多条虚拟走线130之间的距离通过模仿数据走线110或扇出走线120之间的排布距离,能够使多条虚拟走线130的阻抗近似于多条数据走线110或数据走线110的阻抗,避免出现数据走线110或扇出走线120出现阻抗不均(RCLoading)的情况,本申请通过虚拟走线130的设置可以补偿扇出走线净空区102的负载不均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均一性,进而提高显示品质和显示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区AA包括相邻设置的扇出走线区101以及扇出走线净空区102,扇出走线区101包括第一走线区1011和第二走线区1012。其中,第一扇出段121位于第一走线区1011内,第二扇出段122位于第二走线区1012内,虚拟走线130位于扇出走线区101和/或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内,即,虚拟走线130可以仅位于扇出走线区101内,可以仅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内,也可以同时位于扇出走线区101和扇出走线净空区102。
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包括第一净空区1021和第二净空区1022,其中,第二净空区1022与第一走线区1011和第二走线区1012分别相邻设置,第一净空区1021与第一走线区1011相邻设置。第一净空区1021为位于显示区AA上方的区域,第二净空区1022为位于显示区AA下方边角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走线130包括多条第一虚拟走线131和/或多条第二虚拟走线132。
其中,多条第一虚拟走线131沿第一方向Y延伸,相邻的两条第一虚拟走线131沿着第二方向X间隔设置,其中,第一虚拟走线131和数据走线110在第二方向X上间隔设置,示例性地,相邻的两条第一虚拟走线131之间设置有一条扇出走线12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相邻的两条扇出走线120也可以设置多条第一虚拟走线131。
当第一虚拟走线131位于扇出走线120的延长线上时,第一虚拟走线131与扇出走线120相互靠近的两个端点可以间隔设置,即第一虚拟走线131与扇出走线120互不连接。
第一虚拟走线131与数据走线110同向间隔设置,且第一虚拟走线131与扇出走线120间隔设置。第一虚拟走线131的排布方式有多种,示例性地,在多条第一虚拟走线131和多条数据走线110中,每条第一虚拟走线13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和每条数据走线11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可以相互重叠设置,或者,在多条第一虚拟走线131和多条数据走线110中,每条第一虚拟走线13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和每条数据走线11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之间可以依次交替相邻或间隔设置。
第一虚拟走线13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子虚拟段1311,相邻的两个第一子虚拟段1311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子虚拟段1311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两个第一子虚拟段1311之间可以穿过第二扇出段122,相邻的两个第一子虚拟段1311之间可以连接有第二虚拟走线132,或者,第一子虚拟段1311也可以与第一扇出段121间隔设置。
多条第二虚拟走线132沿第二方向X延伸,相邻的两条第二虚拟走线132沿着第一方向Y间隔设置。具体地,其中,第二虚拟走线132与扇出走线120并排间隔设置,从而可以在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内,使第二金属层30形成均匀的排布走线结构,从而可以更好地避免显示不均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虚拟走线130时,可以仅设置第一虚拟走线131,可以仅设置第二虚拟走线132,也可以同时设置第一虚拟走线131和第二虚拟走线132。示例性地,如图6或图7所示,第一虚拟走线131和第二虚拟走线132为相互垂直设置,且第一虚拟走线131和第二虚拟走线132之间相互连接。
其中,如图4所示,第二虚拟走线132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子虚拟段1321,相邻的两个第二子虚拟段1321间隔设置。其中,多个第二子虚拟段1321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子虚拟段1321位于相邻的扇出走线120之间,且虚拟走线130与扇出走线120互不连接。其中,第一子虚拟段1311或第二子虚拟段1321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四个……N个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Y上,第二子虚拟段1321的数量自下而上依次递增。通过第二子虚拟段1321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二金属层30中的虚拟走线130与第一金属层20中的走线相互短接,从而有利于避免走线短路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在第一走线区1011内设置有第一扇出段121,且第二虚拟走线132位于第二扇出段122的延长线上。第二子虚拟段1321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扇出段121之间,第二子虚拟段1321与第一扇出段121连接,和/或,第二子虚拟段1321与第一扇出段121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虚拟段1321与第一扇出段121间隔设置,第二子虚拟段1321上设置有第一过孔1031,第一过孔1031接入电源电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第二走线区1012内,相邻的第一子虚拟段1311间隔设置,每条第二子虚拟段1321连接于相邻的两条第一子虚拟段1311之间,具体地,第一子虚拟段1311和第二子虚拟段1321之间构成一类似“H”型走线结构,相邻的“H”型走线结构之间间隔设置,每条第二子虚拟段1321第二方向上X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二子虚拟段1321连接的两条第一子虚拟段1311中,其中一条第一子虚拟段1311上设置有第二过孔1032,第二过孔1032接入电源电压信号。由于第一子虚拟段1311和第二子虚拟段1321之间相互连接以构成一类似“H”型走线结构,从而两条第一子虚拟段1311中仅需要一条第一子虚拟段1311开设第二过孔1032,即可将该两条第一子虚拟段1311均接入电源电压信号,无需对每一第一子虚拟段1311都进行打孔,从而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降低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在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内,第一虚拟走线131位于第一扇出段121的延长线上,即第一虚拟走线131与第一扇出段121齐平设置。第二虚拟走线132位于第二扇出段122的延长线上,第二虚拟走线132与第二扇出段122齐平设置,第一虚拟走线131和第二虚拟走线132相互交叉设置。通过第一虚拟走线131和第二虚拟走线132分别与第一扇出段121和第二扇出段122齐平设置,从而可以使得第二虚拟走线132的排布尽可能与扇出走线120的排布结构相同,使得第二金属层30形成均匀的排布走线结构,从而可以更好地避免显示不均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条第一虚拟走线131上设置有第三过孔1033,第三过孔1033接入电源电压信号。具体地,每一条第一子虚拟段13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过孔1033。在第一净空区1021和第二净空区1022中,由于第一子虚拟段1311是沿着第一方向Y自上而下穿过多条第二扇出段122,因此,相比于第一子虚拟段1311位于相邻的第二扇出段122的间隔中,第一净空区1021和第二净空区1022中的第一子虚拟段1311长度较长,因此,通过在每条第一子虚拟段13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过孔1033,每个第三过孔1033均接入电源电压信号,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子虚拟段1311在第一方向Y的出现阻抗不均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走线净空区102内第一子虚拟段1311的阻抗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显示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8-图10所示,第一金属层20还包括电源电压信号线VDD,电源电压信号线VDD位于显示区AA内,其中,电源电压信号线VDD由扇出走线区101延伸至扇出走线净空区102,电源电压信号线VDD与数据走线110间隔设置,电源电压信号线VDD和数据走线110均沿第一方向Y延伸。
沿第一方向Y,电源电压信号线VDD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扇出走线12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向重合,数据走线11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扇出走线12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向重合。具体地,如图8所示,数据走线110为数据走线Data,其中,虚拟走线130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和数据走线Data在衬底10上的投影相互重合,显示基板中的第一平坦层40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403,源漏电极143显露于第四连接孔403,第二金属层30中的虚拟走线130通过第四连接孔403与源漏电极143连接,其中源漏电极143用于接入电源电压信号端提供的高电平信号,从而虚拟走线130可以接入高电平信号。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申请的显示基板,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所述的显示基板。由于该显示面板具有上述显示基板,因此具有全部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基板的衬底10上设有相互绝缘设置的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其中第一金属层20包括多条数据走线110,第二金属层30包括在扇出走线区101内弯折设置的扇出走线120,数据走线110和扇出走线120相连,扇出走线净空区102内仅采用第一金属层20和第二金属层30形成数据走线,从而有利于简化走线的膜层结构,简化走线的制作工序,进而有利于降低显示基板的制作成本。
本申请实施的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或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Diodes,简称QLED)等主动式发光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适用不做具体限制,其可以是应用在手持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无线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车载设备(导航仪、辅助倒车系统、行车记录仪、车载冰箱等)、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装置上的显示面板,在此不做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以及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包括显示区;
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条数据走线,所述数据走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
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相互绝缘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多条扇出走线,所述扇出走线在所述显示区内弯折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第一扇出段和第二扇出段,第一扇出段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扇出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扇出段与所述数据走线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还包括:
至少一条虚拟走线,所述虚拟走线与所述扇出走线间隔设置,所述虚拟走线位于所述扇出走线的延长线上,或者,所述虚拟走线与所述扇出走线同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电源电压信号端,所述虚拟走线与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扇出走线区以及扇出走线净空区,所述扇出走线区包括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
所述第一扇出段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区内,所述第二扇出段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区内,所述虚拟走线位于所述扇出走线区和/或扇出走线净空区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走线包括第一虚拟走线,所述第一虚拟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虚拟走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子虚拟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虚拟段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虚拟走线包括第二虚拟走线,所述第二虚拟走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二虚拟走线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子虚拟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虚拟段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走线区内,所述第二虚拟走线位于所述第二扇出段的延长线上;
所述第二子虚拟段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扇出段之间,所述第二子虚拟段与所述第一扇出段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子虚拟段与所述第一扇出段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虚拟段与所述第一扇出段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子虚拟段上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接入电源电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走线区内,相邻的所述第一子虚拟段间隔设置,每条所述第二子虚拟段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子虚拟段之间,每条所述第二子虚拟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子虚拟段连接的两条所述第一子虚拟段中,其中一条所述第一子虚拟段上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接入电源电压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扇出走线净空区内,所述第一虚拟走线位于所述第一扇出段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二虚拟走线位于所述第二扇出段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虚拟走线和所述第二虚拟走线相互交叉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第一虚拟走线上设置有第三过孔,所述第三过孔接入电源电压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
电源电压信号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内,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和所述数据走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与所述数据走线间隔设置;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扇出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向重合,所述数据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扇出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向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薄膜晶体管,至少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内,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
有源图案,设置于所述衬底上;
栅极,设置于所述有源图案上;
源漏电极,设置于所述栅极上,所述源漏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还包括:转接走线,所述转接走线与所述扇出走线间隔设置;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电极层相互绝缘设置,所述转接走线一端与所述电极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源漏电极连接。
16.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90038.3A CN115472657A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90038.3A CN115472657A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72657A true CN115472657A (zh) | 2022-12-13 |
Family
ID=8437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90038.3A Pending CN115472657A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472657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3744A1 (zh) * | 2022-11-18 | 2024-05-2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
WO2024168949A1 (zh) * | 2023-02-17 | 2024-08-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4198055A1 (zh) * | 2023-03-28 | 2024-10-0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78484A (zh) * | 2018-06-26 | 2018-11-23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171574A (zh) * | 2021-12-08 | 2022-03-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4497151A (zh) * | 2022-01-12 | 2022-05-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 |
CN114784082A (zh) * | 2022-06-15 | 2022-07-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2022
- 2022-09-07 CN CN202211090038.3A patent/CN11547265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78484A (zh) * | 2018-06-26 | 2018-11-23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171574A (zh) * | 2021-12-08 | 2022-03-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4497151A (zh) * | 2022-01-12 | 2022-05-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 |
CN114784082A (zh) * | 2022-06-15 | 2022-07-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3744A1 (zh) * | 2022-11-18 | 2024-05-2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
WO2024168949A1 (zh) * | 2023-02-17 | 2024-08-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4198055A1 (zh) * | 2023-03-28 | 2024-10-0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658459B1 (ko) | 표시 장치 | |
US11454851B2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5472657A (zh)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 |
CN114003143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2466209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20156057A1 (zh) | 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 |
CN103474435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
US11387310B2 (en) | Array substrate with connection portion connecting power bus and power line and display panel | |
CN104600200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
CN110047895B (zh)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5004376B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3103034A1 (zh) | 显示面板 | |
US11839018B2 (en)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touch apparatus | |
CN113517327B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CN115425046A (zh) |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
WO2021119991A1 (en) |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prevent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panel | |
CN219228311U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30141363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5268708A (zh) |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4843420A (zh)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
WO2024198055A1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 |
US20240161688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8609472A (zh) |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
CN116027578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8368925A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