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9556A - 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59556A
CN115459556A CN202211185774.7A CN202211185774A CN115459556A CN 115459556 A CN115459556 A CN 115459556A CN 202211185774 A CN202211185774 A CN 202211185774A CN 115459556 A CN115459556 A CN 115459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branch
inductive
targe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857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世淋
邱雄
杨海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hua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hua 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hua 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hua Dat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857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595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59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95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12Control circuits using digital or numerical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25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reference values, feedback values or error values in the control loop of a conver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前述整流升压电路包括至少两条支路,每条支路都包含一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各条支路的输入端均与外部输入源连接,各条支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并联连接后形成整流升压电路的正母线端和负母线端;每条支路上都设置有输入电感与整流元件;该方法包括:获取整流升压电路的母线电压、每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基于母线电压确定电流给定值;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并基于目标电感电流确定反馈电流值;根据电流给定值以及反馈电流值对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案方便快捷、且控制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整流升压电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需要对整流升压电路的输出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控制整流升压电路时,通常会对采集到的电压量和电流量进行dq变换以及dq反变换以计算整流升压电路对应的控制量。但当整流升压电路包含多条支路时,基于dq变换计算控制量会不够方便、且计算量也较大。进而影响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效率。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场景下基于dq变换计算控制量会不够方便、且计算量也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所述整流升压电路包括至少两条支路,每条支路都包含一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各条支路的输入端均与外部输入源连接,各条支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并联连接后形成所述整流升压电路的正母线端和负母线端;每条支路上都设置有输入电感与整流元件以实现该条支路对应的整流升压功能;所述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整流升压电路的母线电压、每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
基于所述母线电压确定电流给定值;
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并基于所述目标电感电流确定反馈电流值;
根据所述电流给定值以及所述反馈电流值对所述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所述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包括:
若当前的驱动支路正由第二支路切换为第一支路,则选取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中较大的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其中,所述第一电流为所述第一支路的电感电流,所述第二电流为所述第二支路的电感电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整流升压电路包括至少三条支路,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所述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包括:
若当前的驱动支路正由第二支路切换为第一支路,则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三电流的大小关系选择所述第一电流或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其中,所述第一电流为所述第一支路的电感电流;
所述第三电流为任一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或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的平均电流;所述第三支路指的是所述整流升压电路中除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以外的支路;
其中,选择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包括:选择任一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或选择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三电流的大小关系选择所述第一电流或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包括:
若第三电流为任一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则选择所述第一电流和第三电流中较大的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若第三电流为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的平均电流,则在所述第一电流小于第三电流时选择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在所述第一电流不小于第三电流时,选择第一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电感电流确定反馈电流值,包括:
若目标电感电流的数量为一,则将目标电感电流确定为反馈电流值;
若目标电感电流的数量大于一,则将所有目标电感电流的平均值或最大值确定为反馈电流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电流给定值以及所述反馈电流值对所述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电流给定值以及所述反馈电流值计算电流误差;
对所述电流误差进行限幅处理,基于限幅处理后的电流误差对所述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电流给定值以及所述反馈电流值对所述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所述电流给定值以及所述反馈电流值确定开关管控制量;
若所述整流升压电路中每条支路中的整流元件都包含开关管、且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则根据每条支路的输入相电压从各条支路中选择目标开关管,基于所述开关管控制量对所述目标开关管进行控制;
若所述整流升压电路中只包含设置在母线上的开关管,则根据所述开关管控制量对所述设置在母线上的开关管进行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所述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还包括:
若当前的驱动支路未处于切换过程中,则选择当前的驱动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上所述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包括:
以上所描述的控制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区别于现有技术基于dq变换计算控制量的方式,本发明在获取每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后,不对每条支路的电感电流进行dq变换,而是通过电流选通的方式从各条支路的电感电流中选取电感电流去计算反馈电流值。也就是说,本发明无需依赖于dq变换,基于本发明的方案,计算控制量时更加方便快捷,并且由于本发明是通过电流选通的方式计算反馈电流值的,因此可避免支路数量增多时计算量的剧增,进而降低整流升压电路控制的成本。
此外,考虑到整流升压电路的各条支路可能是轮流驱动的,当只选取一个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时,本发明所采用的电流选通的方式本质是将多条支路的整体控制转换为了多个单条支路控制,因此可大大降低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难度,在此角度上,本发明也降低了整流升压电路控制的成本。
综合上述,本发明计算控制量时更加方便快捷,不会影响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效率,且本发明还降低了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成本,因而基于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更好地实现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升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升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升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升压电路的驱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环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主要用于对整流升压电路的输出进行控制,前述整流升压电路包括至少两条支路,每条支路都包含一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各条支路的输入端均与外部输入源连接,各条支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并联连接后形成整流升压电路的正母线端和负母线端。每条支路上都设置有输入电感与整流元件以实现该条支路对应的整流升压功能。以三条支路为例,前述整流升压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图1至图3所示的电路形式。
图1中,每条支路上都包含有输入电感、串联连接的两个二极管、开关管。其中,输入电感的第一端为每条支路的输入端。每条支路中,输入电感的第二端连接在两个二极管的共接端上,两个二极管的非共接端为整流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也就是说,两个二极管的非共接端与其他各条支路对应的非共接端并联连接后构成整流升压电路的正母线端和负母线端。每条支路中,开关管第一端连接在该条支路的两个二极管的共接端上,开关管的第二端与其他各条支路的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图2中,每条支路上都包含有输入电感、串联连接的二极管和开关管。其中,输入电感的第一端为每条支路的输入端。每条支路中,输入电感的第二端连接在二极管和开关管的共接端上,将开关管不与二极管连接的一端记为开关管的非共接端,将二极管不与开关管连接的一端记为二极管的非共接端。开关管的非共接端与二极管的非共接端为整流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在此基础上,各条支路的开关管的非共接端连接构成整流升压电路的负母线端,各条支路的二极管的非共接端连接构成整流升压电路的正母线端。
图3中,每条支路上都包含有输入电感、串联连接的两个二极管。其中,输入电感的第一端为每条支路的输入端。每条支路中,输入电感的第二端连接在两个二极管的共接端上,两个二极管的非共接端为整流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也就是说,两个二极管的非共接端与其他各条支路对应的非共接端并联连接后构成整流升压电路的正母线端和负母线端。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整流升压电路是可控性,图3中还在正母线端与滤波电容之间设置了开关管。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图1至图3所示的整流升压电路中,正母线端和负母线端还都可设置滤波电容,图1至图3所示的整流升压电路的相应位置也可设置其他需要的电路元件,此处不做限定。
在上述整流升压电路的基础上,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取整流升压电路的母线电压、每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整流升压电路的母线电压也即前述正母线端与负母线端之间的电压。每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也即流经该条支路上电感的电流。
S102:基于母线电压确定电流给定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基于母线电压以及预设的电压给定值确定母线电压的压差,将母线电压的压差输入至预设的电压环控制器中,得到电流给定值。
S103: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并基于目标电感电流确定反馈电流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某一条支路上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也可以选择多条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电感电流只有一个时,可以直接将目标电感电流作为反馈电流值,目标电感电流不止一个时,可以将所有目标电感电流的平均值作为反馈电流值。
S104:根据电流给定值以及反馈电流值对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电流给定值以及反馈电流值可以得到电流误差,将电流误差输入至预设的电流环控制器中,可得到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量,最后基于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量对整流升压电路中的开关管进行控制。
从以上描述可知,区别于现有技术基于dq变换计算控制量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在获取每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后,不对每条支路的电感电流进行dq变换,而是通过电流选通的方式从各条支路的电感电流中选取电感电流去计算反馈电流值。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无需依赖于dq变换,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计算控制量时更加方便快捷,并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电流选通的方式计算反馈电流值的,因此可避免支路数量增多时计算量的剧增,进而降低整流升压电路控制的成本。
此外,考虑到整流升压电路的各条支路可能是轮流驱动的,当只选取一个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时,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电流选通的方式本质是将多条支路的整体控制转换为了多个单条支路控制,因此可大大降低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难度,在此角度上,本发明实施例也降低了整流升压电路控制的成本。
综合上述,本发明实施例计算控制量时更加方便快捷,不会影响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效率,且本发明实施例还降低了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成本,因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更好地实现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包括:
若当前的驱动支路正由第二支路切换为第一支路,则选取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中较大的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其中,第一电流为第一支路的电感电流,第二电流为第二支路的电感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轮流驱动的方式去驱动整流升压电路中的每条支路,其中,轮流驱动每条支路指的是轮流驱动每条支路对应的开关管,此时需要每条支路都对应一个开关管。
当采用轮流驱动每条支路的驱动形式时,容易产生以下问题:
当驱动支路由第二支路切换为第一支路时,此时由于第一支路的驱动尚未开启,因此第一支路的电感电流为0,此时如果按照现有技术的方案,直接将第一支路自身的电感电流作为反馈电流值,就会导致电流给定值与反馈电流值相差较大,容易出现电流超调,影响整流升压电路的稳定。
为了上述驱动支路切换过程中的超调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方案,也即根据第一电流以及第二电流的大小去选择相应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从而避免反馈电流值与电流给定值相差较大,进而避免驱动支路切换过程中的超调问题。
具体的,结合上述实施例可知,目标电感电流只有一个时,反馈电流值即等于目标电感电流。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本质是选择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中较大的电感电流作为反馈电流值,以避免上述超调问题。以三条支路为例,可参考图5,图5中,即轮流驱动u相支路、v相支路、w相支路的示意,相应的,控制整流升压电路时也即轮流驱动每条支路的开关管,生成每条支路对应的PWM波。图5中,U表示u相支路的输入电压,V表示v相支路的输入电压,W表示w相支路的输入电压,在此基础上,当U≥W且U>V时,驱动的是u相支路,电流反馈值为u相支路的电感电流,对应的,生成的是u相支路的PWM波(也即u相PWM波),u相PWM波用于驱动u相的开关管。当V≥U且V>W时,驱动的是v相支路,电流反馈值为v相支路的电感电流,对应的,生成的是v相支路的PWM波(也即v相PWM波),v相PWM波用于驱动v相的开关管。当W≥V且W>U时,驱动的是w相支路,电流反馈值为w相支路的电感电流,对应的,生成的是w相支路的PWM波(也即w相PWM波),w相PWM波用于驱动w相的开关管。
在此基础上,以图1中的整流升压电路为例,应用图5中的驱动方式,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环路图可如图6所示,图6中,LA、LB、LC分别为u相支路、v相支路、w相支路的电感,电流选通网络即用于根据u相支路、v相支路、w相支路的输入相电压选择对应的电感电流去计算反馈电流值(可根据输入相电压确定处于切换过程中的支路,进而获取相应支路的电感电流进行比较,从而选取对应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驱动选通网络用于根据输入相电压生成该相对应的PWM波,以驱动对应的支路。例如,根据输入相电压选择了v相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反馈电流值,相应的,后续驱动选通网络也会根据输入相电压去驱动v相支路(也即生成v相支路的PWM波)。其中,图6中,PWM A、PWM B、PWM C分别为u相支路的PWM波、v相支路的PWM波、w相支路的PWM波。
具体的,可根据母线电压Ubus以及预设的电压给定值Uref确定母线电压的压差,将母线电压的压差输入至预设的电压环PI控制器中,得到电流给定值i_set。在此基础上,可基于每条支路上的电感电流确定目标电感电流,进而确定反馈电流值i,根据电流给定值i_set以及反馈电流值i可以得到电流误差i_err,将电流误差i_err输入至预设的电流环PI控制器中,再对电流环PI控制器的输出做归一化处理后,即可得到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量,最后基于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量对整流升压电路中对应的开关管进行控制。其中,也可根据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目标适应性的加入前馈控制量来对电流环PI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进行调整,其中前馈控制为本领域较为常见的控制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若整流升压电路的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只存在一个开关管,那么可对图6中的控制环路作出适应性调整(比如,去掉图6中的驱动选通网络),通过生成该开关管的PWM波来实现整个整流升压电路的输出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整流升压电路包括至少三条支路,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包括:
若当前的驱动支路正由第二支路切换为第一支路,则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三电流的大小关系选择第一电流或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其中,第一电流为第一支路的电感电流。
第三电流为任一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或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的平均电流。第三支路指的是整流升压电路中除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以外的支路。
其中,选择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包括:选择任一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或选择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驱动支路切换过程中存在超调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方案,也即根据第一支路的电感电流大小(也即第一电流)、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也即第三电流)的大小去选择相应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根据本实施例的描述可知,当前时刻下,第三支路并不属于驱动切换的对象,因此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是相对稳定的,此时可根据第一电流与第三电流的相对大小去选择第一电流或者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计算反馈电流值,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直接使用第一电流作为反馈电流值导致的超调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三电流的大小关系选择第一电流或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包括:
若第三电流为任一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则选择第一电流和第三电流中较大的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若第三电流为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的平均电流,则在第一电流小于第三电流时选择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在第一电流不小于第三电流时,选择第一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结合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会选择第一电流和第三电流中较大的电流作为反馈电流值,当第一电流较小时,以第三电流作为反馈电流值可以有效避免上述超调问题。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流、第二电流、第三电流等指的是无符号的电流值,并未区分相位。若实际应用时需区分相位,可相应为各个电流增加正负符号去进行电流值之间的比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电流给定值以及反馈电流值对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根据电流给定值以及反馈电流值计算电流误差。
对电流误差进行限幅处理,基于限幅处理后的电流误差对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当轮流驱动整流升压电路中的各条支路时,驱动支路切换过程中存在超调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方案,也即对电流误差进行限幅,限幅后的电流误差会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此时根据电流误差得到的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量也会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可有效避免驱动支路切换过程中的超调问题。当然,当整流升压支路中的各条支路并非轮流驱动时,对电流误差进行限幅同样可将整流升压电路的控制量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避免整流升压支路控制时可能会存在的超调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目标电感电流确定反馈电流值,包括:
若目标电感电流的数量为一,则将目标电感电流确定为反馈电流值。
若目标电感电流的数量大于一,则将所有目标电感电流的平均值或最大值确定为反馈电流值。
也就是说,目标电感电流只有一个时,反馈电流值即等于目标电感电流,目标电感电流不止一个时,反馈电流值可以为所有目标电感电流的平均值或者所有目标电感电流中的最大值。
在本实施例中,无论是选择某一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还是选择某几个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还是选择所有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反馈电流值为所有目标电感电流的平均值或者所有目标电感电流中的最大值时,均可避免上述实施例提及的“驱动支路切换时的超调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电流给定值以及反馈电流值对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电流给定值以及反馈电流值确定开关管控制量。
若整流升压电路中每条支路中的整流元件都包含开关管、且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则根据每条支路的输入相电压从各条支路中选择目标开关管,基于开关管控制量对目标开关管进行控制。
若整流升压电路中只包含设置在母线上的开关管,则根据开关管控制量对设置在母线上的开关管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若每条支路的整流元件中都包含开关管(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路结构)、且各条支路是被轮流驱动的,则可根据确定每条支路的输入相电压确定需被驱动的支路,将该需被驱动的支路的开关管作为目标开关管,再基于开关管控制量对前述目标开关管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若整流升压电路中只包含设置在其母线上的一个开关管(例如图3所示的电路结构),那么可直接基于开关管控制量对该开关管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支持多种电路结构以及驱动形式,因而拥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还包括:
若当前的驱动支路未处于切换过程中,则选择当前的驱动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的驱动支路未处于切换过程,说明此时当前的驱动支路上的电感电流不是过低的,此时可直接选择当前的驱动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计算反馈电流值会更为方便快捷。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请参考图7,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3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1、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302、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303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304。上述处理器301、输入设备302、输出设备303及存储器304通过通信总线305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30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4存储的程序指令。其中,处理器301被配置用于调用程序指令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3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输入设备302可以包括触控板、指纹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指纹的方向信息)、麦克风等,输出设备303可以包括显示器(LCD等)、扬声器等。该存储器3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3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3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304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处理器301、输入设备302、输出设备303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现方式。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包括:
以上所描述的控制设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升压电路包括至少两条支路,每条支路都包含一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各条支路的输入端均与外部输入源连接,各条支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并联连接后形成所述整流升压电路的正母线端和负母线端;每条支路上都设置有输入电感与整流元件以实现该条支路对应的整流升压功能;所述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整流升压电路的母线电压、每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
基于所述母线电压确定电流给定值;
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并基于所述目标电感电流确定反馈电流值;
根据所述电流给定值以及所述反馈电流值对所述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所述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包括:
若当前的驱动支路正由第二支路切换为第一支路,则选取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中较大的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其中,所述第一电流为所述第一支路的电感电流,所述第二电流为所述第二支路的电感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升压电路包括至少三条支路,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所述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包括:
若当前的驱动支路正由第二支路切换为第一支路,则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三电流的大小关系选择所述第一电流或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其中,所述第一电流为所述第一支路的电感电流;所述第三电流为任一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或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的平均电流;所述第三支路指的是所述整流升压电路中除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以外的支路;
其中,选择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包括:选择任一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或选择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三电流的大小关系选择所述第一电流或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包括:
若第三电流为任一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则选择所述第一电流和第三电流中较大的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若第三电流为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的平均电流,则在所述第一电流小于第三电流时选择所有第三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在所述第一电流不小于第三电流时,选择第一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电感电流确定反馈电流值,包括:
若目标电感电流的数量为一,则将目标电感电流确定为反馈电流值;
若目标电感电流的数量大于一,则将所有目标电感电流的平均值或最大值确定为反馈电流值。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流给定值以及所述反馈电流值对所述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电流给定值以及所述反馈电流值计算电流误差;
对所述电流误差进行限幅处理,基于限幅处理后的电流误差对所述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流给定值以及所述反馈电流值对所述整流升压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所述电流给定值以及所述反馈电流值确定开关管控制量;
若所述整流升压电路中每条支路中的整流元件都包含开关管、且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则根据每条支路的输入相电压从各条支路中选择目标开关管,基于所述开关管控制量对所述目标开关管进行控制;
若所述整流升压电路中只包含设置在母线上的开关管,则根据所述开关管控制量对所述设置在母线上的开关管进行控制。
8.如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条支路被轮流驱动,所述从各条支路对应的电感电流中选择至少一路电感电流,得到目标电感电流,还包括:
若当前的驱动支路未处于切换过程中,则选择当前的驱动支路的电感电流作为目标电感电流。
9.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设备。
CN202211185774.7A 2022-09-27 2022-09-27 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 Pending CN1154595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5774.7A CN115459556A (zh) 2022-09-27 2022-09-27 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5774.7A CN115459556A (zh) 2022-09-27 2022-09-27 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9556A true CN115459556A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0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85774.7A Pending CN115459556A (zh) 2022-09-27 2022-09-27 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595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1549B2 (en) Control method of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and related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US11368109B2 (e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with PWM carrier transition smoothing and autotuning
CN112953250A (zh) 电源控制方法、电源模块及存储介质
JP3949350B2 (ja) 連系装置
CN115378257A (zh)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US10819225B2 (en) Single-stage current-fed clamped series resonant power factor corrected converter
CN106385170B (zh) 高压输入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867896B (zh) 一种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459556A (zh) 整流升压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供电装置
US20230208137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a grid synchronization of unidirectional power converters
CN116526843A (zh) 光伏储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JP5933418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22165814A1 (zh) 功率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938023A (zh) 一种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06238694A (ja) コンバータを制御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とそのような装置の1つを備えた電気的なコンバータ
CN109362240A (zh) 用于电压控制的方法及滤波系统
CN114448250A (zh) 多相升降压电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13726154B (zh) 开关电源控制方法、装置及开关电源
EP4071988A1 (en) Method for balancing regulation of bus voltage for power converter, and power converter,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24103277A1 (zh) 电压转换电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6793783B1 (ja) 電力変換回路の制御装置
CN112039338B (zh) 功率转换器
JP7418624B2 (ja) リップル電流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電子機器、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CN111864816B (zh)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34848A1 (zh) 功率因数校正的载波频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