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3728A - 摄影透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摄影透镜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53728A CN115453728A CN202211246016.1A CN202211246016A CN115453728A CN 115453728 A CN115453728 A CN 115453728A CN 202211246016 A CN202211246016 A CN 202211246016A CN 115453728 A CN115453728 A CN 1154537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e
- lens element
- lens system
- photograp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0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2220102188 rs148980395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2220010919 rs39750745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2220221185 rs530961288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2220042820 rs58778095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220008985 rs19392256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759 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220121088 rs146420268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0071 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55 Hal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406668 Loxodonta cyclot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71 c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38 discontinuous diafiltration by volume re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067365 rs14359256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012898 rs397516346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062467 rs745423387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影透镜系统,所述摄影透镜系统含七片透镜,该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及第七透镜。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七透镜中,各透镜包含朝向物侧方向的一物侧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一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二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本发明可以提升镜头的成像品质、敏感度、光圈大小、体积、视角等综合性能。
Description
本发明为申请日2019年07月23日,申请号为“201910666157.0”,发明名称为“摄影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摄影透镜系统和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画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由于现有的光学镜头较不易在成像品质、敏感度、光圈大小、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以符合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影透镜系统,包含七片透镜,该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及一第七透镜;其中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七透镜中,各透镜包含朝向物侧方向的一物侧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一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二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该第七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该摄影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七片,该摄影透镜系统还包含一光圈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一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摄影透镜系统中所有两相邻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摄影,该摄影透镜系统于光轴上各透镜厚度的总和为Σ和摄,满足下列关系式:
0.80<TL/f<3.60;
1.0<TL/ImgH<2.10;及
0.10<ΣAT/ΣCT<0.8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摄影透镜系统,包含七片透镜,该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及一第七透镜;其中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七透镜中,各透镜包含朝向物侧方向的一物侧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一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二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该摄影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七片,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一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45,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56,该第六透镜与该第七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67,满足下列关系式:
0.80<TL/f<3.60;
1.0<TL/ImgH<2.10;及
0.20<(T34+T56+T67)/T45<2.8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摄影透镜系统,包含七片透镜,该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及一第七透镜;其中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七透镜中,各透镜包含朝向物侧方向的一物侧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一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二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该摄影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七片,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一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该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摄影透镜系统中所有两相邻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该摄影透镜系统于光轴上各透镜厚度的总和为ΣCT,满足下列关系式:
0.80<TL/f<3.60;
2.0<(f/f3)+(f/f6)<5.0;
1.0<TL/ImgH<2.10;及
0.10<ΣAT/ΣCT<0.83。
当TL/f满足所述条件时,可平衡系统总长并控制视野大小。
当TL/ImgH满足所述条件时,使系统追求微型化同时,可保有足够光线接收区域,以维持影像足够的亮度。
当ΣAT/ΣCT满足所述条件时,可有效控制透镜间距,以提升空间使用效率,避免空间浪费。
当(T34+T56+T67)/T45满足所述条件时,可有效平衡系统空间,以利于镜头组装,进而提升产品良率。
当(f/f3)+(f/f6)满足所述条件时,可提供系统足够的汇聚能力,以在有限空间内达成适当的规格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3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4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5A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6A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7A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7B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8A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8B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9A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9B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10是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作为范例的参数Yc52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12A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正视图;
图12B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电子装置的后视图;
10a取像装置;
11a成像镜头;
12a驱动装置;
13a电子感光元件;
14a影像稳定模组;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第一透镜;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物侧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像侧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第二透镜;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物侧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像侧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第三透镜;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物侧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像侧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第四透镜;
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物侧面;
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像侧面;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第五透镜;
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1物侧面;
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像侧面;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第六透镜;
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61物侧面;
162、262、362、462、562、662、762、862、962像侧面;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第七透镜;
171、271、371、471、571、671、771、871、971物侧面;
172、272、372、472、572、672、772、872、972像侧面;
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0滤光元件;
190、290、390、490、590、690、790、890、990成像面;
195、295、395、495、595、695、795、895、995电子感光元件;
1200电子装置;
1201、1202、1203、1204取像装置;
1200电子装置;
1205显示装置;
f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
Fno摄影透镜系统的光圈值;
HFOV摄影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
ImgH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
EPD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
V1第一透镜的阿贝数;
V2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V3第三透镜的阿贝数;
V4第四透镜的阿贝数;
V5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V6第六透镜的阿贝数;
V7第七透镜的阿贝数;
Vmin七片透镜的阿贝数中最小者;
N1第一透镜的折射率;
N2第二透镜的折射率;
N3第三透镜的折射率;
N4第四透镜的折射率;
N5第五透镜的折射率;
N6第六透镜的折射率;
N7第七透镜的折射率;
T34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
T45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
T56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
T67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
R1第一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
R2第一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
R8第四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
R10第五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
R13第七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f4第四透镜的焦距;
f5第五透镜的焦距;
f6第六透镜的焦距;
f7第七透镜的焦距;
TL第一透镜物侧面与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
SD光圈与第七透镜像侧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
ΣAT摄影透镜系统中所有两相邻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ΣCT摄影透镜系统于光轴上各透镜厚度的总和;
BL第七透镜像侧面与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影透镜系统,其包含七片透镜,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及第七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各包含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可具负屈折力,可利于形成反焦(Retrofocus)结构,可以扩大镜头视场角度。第一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凹面,有助于在广视角的配置下压缩体积。第一透镜具有反曲点,可有效控制第一透镜有效径大小,以避免镜头物端过大而影响产品体积与外观。
第二透镜可具负屈折力,可有效分担第一透镜的负屈折力,使系统在达成规格需求同时亦能维持影像品质。第二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凹面,可有效控制光路走向,同时平衡各视场的成像品质。
第三透镜可具正屈折力,可提供系统主要的汇聚能力,以有效压缩系统空间,达到小型化的需求。第三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可强化第三透镜光路控制能力,以提升系统聚光能力。
第四透镜可具负屈折力,可平衡第三透镜所产生的色差。第四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凹面,可利于修正光路,提升影像品质。
第五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可助于修正系统像弯曲。第五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凹面,可有效控制第五透镜形状,使利于修正像散与彗差。
第六透镜可具正屈折力,可提供系统像侧端的光路汇聚能力,以利于控制光学总长。第六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可确保第六透镜具备足够的汇聚能力,避免光路不够集中而影响系统总长。第六透镜可具有反曲点,以有效修正离轴像差,提升影像品质。
第七透镜可具负屈折力,可有效控制系统后焦,以避免总长过长。第七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可平衡正切(tangential)方向与弧矢(sagittal)方向的光路走向,以利于修正系统像散。第七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并且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可利于缩小系统后焦,满足微型化的特性,并使系统的佩兹伐平面(Petzval Surface)更加平坦。
第一透镜物侧面与一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80<TL/f<3.60,可平衡系统总长并控制视野大小。亦可满足1.0<TL/f<2.60。
第一透镜物侧面与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1.0<TL/ImgH<2.10,使系统追求微型化同时,可保有足够光线接收区域,以维持影像足够的亮度。亦可满足1.20<TL/ImgH<1.80。
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四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8,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30<f/R8<8.0,可平衡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强度,以提供较佳的像差修正能力。
摄影透镜系统中所有两相邻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摄影透镜系统于光轴上各透镜厚度的总和为ΣCT,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10<ΣAT/ΣCT<0.83,可有效控制透镜间距,以提升空间使用效率,避免空间浪费。亦可满足0.08<ΣAT/ΣCT<0.61。
七片透镜的阿贝数中最小者为Vmin,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10.0<Vmin<22.0,可确保系统中的透镜材料具备足够控制光线的能力,平衡不同波段光线的聚焦位置,以避免影像重迭的情形产生。亦可满足10.0<Vmin<20.0。亦可满足10.0<Vmin<19.0。
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45,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56,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67,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20<(T34+T56+T67)/T45<2.80,可有效平衡系统空间,以利于镜头组装,进而提升产品良率。亦可满足0.20<(T34+T56+T67)/T45<1.85。
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1.50<(f/f1)+(f/f2)<-0.10,可确保系统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屈折力分布平衡,以避免屈折力过大而造成严重像差。
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45,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56,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1.10<T45/T56<2.0,可平衡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间的镜间距,以利于镜头组装并降低系统敏感度。
第一透镜物侧面与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1.50<TL/EPD<4.0,可同时满足短总长与大光圈,使在有限镜头空间内可拍摄足够明亮的影像。
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1.0<f/EPD<2.0,可有效调配镜头进光孔径,控制系统入光量,以提升影像亮度。
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一透镜物侧面与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f2/TL<-0.70,可使第二透镜的像差修正能力平衡系统总长,以满足市场需求。亦可满足-45.0<f2/TL<-1.0。
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其中|f/f1|、|f/f2|、|f/f3|、|f/f4|、|f/f5|、|f/f6|及|f/f7|中最小者为|f/fi|min,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f/fi|min<0.15,可使系统中具备至少一枚修正透镜(Correction Lens),以利于修正离轴系统像差。亦可满足|f/fi|min<0.065。
第五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5,第五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6,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1.0<(R5+R6)/(R5-R6)<0,可平衡第三透镜形状,以利于修正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所产生的像差,进而提升影像品质。
第一透镜物侧面与第七透镜像侧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光圈与第七透镜像侧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D,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60<SD/TD<0.88,可有效平衡光圈位置,以利于控制镜头体积。
摄影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HFOV,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43.0度<HFOV<70.0度,可扩大系统视场角度,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
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56,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67,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T67/T56<0.90,可有效缩减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的间隔距离,以平衡镜头总长。亦可满足0<T67/T56<0.50。
第四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8,第七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13,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40<R8/R13,可控制第四透镜与第七透镜面型,以相互平衡像差。亦可满足0.50<R8/R13<4.0。
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4,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10<V4/V2<0.50,可平衡第二透镜与第四透镜间不同波段光线的控制能力,以修正色差。
第七透镜像侧面与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20<BL/EPD<1.0,可有效压缩系统后焦,同时维持入光孔径大小,使系统在有限空间内提供足够的影像亮度。
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45,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03<T34/T45<1.0,可平衡系统中段的透镜间隔距离,以避免浪费镜头内空间而无法缩减镜头体积。
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1,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4,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第七透镜的阿贝数为V7,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1,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2,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N3,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N4,第五透镜的折射率为N5,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N6,第七透镜的折射率为N7,其中V1/N1、V2/N2、V3/N3、V4/N4、V5/N5、V6/N6、V7/N7中最小者为(Vi/Ni)min,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5.0<(Vi/Ni)min<11.8,有助于加强色差修正。
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55<f/f5<0.50,可使第五透镜平衡相邻透镜所产生的像差。
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五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10,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50<f/R10<5.0,可辅助系统缩短后焦,满足微型化的需求。亦可满足1.10<f/R10<5.0。
第一透镜物侧面与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1.50<(TL×f)/(ImgH×EPD)<4.30,可同时满足微型化与高进光量的需求。亦可满足1.80<(TL×f)/(ImgH×EPD)<3.50。
第五透镜像侧面于离轴处的临界点中,最接近光轴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52,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5,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10<Yc52/CT5<10.0,可利于修正像弯曲,提称周边影像的成像品质。
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2.0<(f/f3)+(f/f6)<5.0,可提供系统足够的汇聚能力,以在有限空间内达成适当的规格需求。
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10.0<V5<35.0,可提供第五透镜较佳地色差平衡能力,以避免不同波段光线的成像位置偏移。
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当摄影透镜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0.45<f/ImgH<1.05,可拍摄较广泛的影像范围,以接收更丰富的影像资讯。
上述本发明摄影透镜系统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透镜系统中,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胶。若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增加摄影透镜系统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而玻璃透镜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术制作而成。若透镜材质为塑胶,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可于镜面上设置非球面(ASP),由此获得较多的控制变量,用以消减像差、缩减透镜数目,并可有效降低本发明摄影透镜系统的总长,而非球面可以由塑胶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镜片等方式制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透镜系统中,可选择性地在任一上述透镜材料中加入添加物,以改变该透镜对于特定波段光线的穿透率,进而减少杂散光与色偏。例如:添加物可具备滤除系统中600nm~800nm波段光线的功能,以减少多余的红光或红外光;或可滤除350nm~450nm波段光线,以减少系统中的蓝光或紫外光,因此,添加物可避免特定波段光线对成像造成干扰。此外,添加物可均匀混和于塑料中,并以射出成型技术制作成透镜。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透镜系统中,若透镜表面为非球面,则表示该透镜表面光学有效区整个或其中一部分为非球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透镜系统中,若透镜表面系为凸面且未界定凸面位置时,则表示透镜表面可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系为凹面且未界定凹面位置时,则表示透镜表面可于近光轴处为凹面。若透镜的屈折力或焦距未界定其区域位置时,则表示透镜的屈折力或焦距可为透镜于近光轴处的屈折力或焦距。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透镜系统中,反曲点的定义为由光轴至透镜周边的透镜表面的曲线,该曲线的曲率中心由物侧移至像侧(或由像侧移至物侧)的转换点。所述透镜表面的临界点,是指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与透镜表面相切的切线上的切点,且临界点并非位于光轴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透镜系统中,摄影透镜系统的成像面,依其对应的电子感光元件的不同,可为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别是指凹面朝往物侧方向的曲面。另外,本发明的摄影透镜系统中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可选择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场元件等),以达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弯曲等)。该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学性质,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形(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绕射表面及菲涅尔表面等)可配合摄影透镜系统需求而做调整。一般而言,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为具有朝向物侧的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设置于靠近成像面处。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透镜系统中,可设置至少一光阑(Stop),如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耀光光阑(Glare Stop)或视场光阑(Field Stop)等,有助于减少杂散光以提升影像品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透镜系统中,光圈配置可为前置或中置,前置光圈即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间,前置光圈可使摄影透镜系统的出射瞳(Exit Pupil)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之具有远心(Telecentric)效果,可增加电子感光元件如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中置光圈则有助于扩大镜头的视场角,使摄影透镜系统具有广角镜头的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可适当设置一可变孔径元件,该可变孔径元件可为机械构件或光线调控元件,其可以电或电讯号控制孔径的尺寸与形状。该机械构件可包含叶片组、屏蔽板等可动件;该光线调控元件可包含滤光元件、电致变色材料、液晶层等遮蔽材料。该可变孔径元件可由控制影像的进光量或曝光时间,强化影像调节的能力。此外,该可变孔径元件亦可为本发明的光圈,可由改变F值以调节影像品质,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透镜系统亦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数位相机、行动产品、数位平板、智慧型电视、网路监控设备、体感游戏机、行车纪录器、倒车显影装置、穿戴式产品、空拍机等电子装置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所述摄影透镜系统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摄影透镜系统的一成像面。透过将摄影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的面形配置减小第一透镜的光学有效半径,可助于减小摄影透镜系统的整体体积,以达成摄影透镜系统的小型化。较佳地,取像装置可进一步包含镜筒(Barrel Member)、支持装置(HolderMember)或其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所述取像装置。取像装置包含摄影透镜系统以及电子感光元件,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摄影透镜系统的成像面。较佳地,电子装置可进一步包含控制单元(Control Unit)、显示单元(Display)、储存单元(Storage Unit)、暂储存单元(RAM)或其组合。较佳地,电子装置可进一步包含控制单元(Control Unit)、显示单元(Display)、储存单元(Storage Unit)、暂储存单元(RAM)或其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影透镜系统及取像装置将由以下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如图1A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如图1B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摄影透镜系统(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195,摄影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光圈10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第七透镜170及成像面190,而电子感光元件195设置于摄影透镜系统的成像面190,其中摄影透镜系统包含七片透镜(110、120、130、140、150、160、170),所述七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11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1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1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111及像侧面1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12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1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1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121及像侧面1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13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1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1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面131及像侧面1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14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1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1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141及像侧面1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15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1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1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其物侧面151及像侧面152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16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16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1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161及像侧面162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17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1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17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171及像侧面172皆为非球面。
滤光元件180设置于第七透镜170与成像面190之间,其材质为玻璃且不影响焦距。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作为范例的参数Yc52示意图如图10所示,其中Yc52为第五透镜150的像侧面152离轴处的临界点中,最接近光轴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第一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表1所示,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毫米,f表示焦距,Fno表示光圈值,HFOV表示最大视角的一半,且表面0-18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其非球面数据如表2所示,k表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A18则表示各表面第4-18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1及表2二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表1第一实施例光学数据
表2第一实施例非球面系数
表面# | 1 | 2 | 3 | 4 | 6 | 7 | 8 |
k= | -1.7758E+01 | -2.4216E+01 | -1.1069E+00 | -1.3408E+01 | -7.4247E+00 | -4.7573E+00 | -1.0000E+00 |
A4= | 3.8051E-02 | 1.0705E-01 | -5.4969E-02 | -4.1742E-01 | -7.7952E-03 | 1.2660E-01 | 9.1650E-02 |
A6= | -5.0154E-02 | -5.5278E-02 | 2.1959E-01 | 7.8607E-01 | 4.6348E-02 | -4.6198E-01 | -5.4845E-01 |
A8= | 1.2106E-02 | -5.9751E-02 | -5.3384E-01 | -1.2938E+00 | -1.8767E-01 | 5.1679E-01 | 5.2721E-01 |
A10= | -2.2566E-03 | 4.9739E-02 | 4.5116E-01 | 1.1254E+00 | 1.4193E-01 | -2.7822E-01 | 5.4981E-03 |
A12= | 8.3135E-03 | 8.3790E-03 | -1.2862E-01 | -3.8894E-01 | -3.5106E-02 | 5.2549E-02 | -2.0575E-01 |
A14= | -4.8379E-03 | 6.7727E-02 | |||||
A16= | 7.7744E-04 | ||||||
表面#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k= | 1.7168E+00 | -8.9998E+01 | -3.2699E+01 | 5.9775E+00 | -5.9758E+00 | -1.7256E-01 | -4.0620E+00 |
A4= | -1.1615E-02 | -1.6661E-01 | -9.8217E-02 | -1.5034E-01 | -4.8448E-01 | 1.1381E-01 | 1.3549E-02 |
A6= | -2.2859E-01 | -6.8981E-02 | 5.5284E-02 | 1.1688E+00 | 1.1977E+00 | -4.7386E-01 | -1.1048E-01 |
A8= | 2.3746E-01 | 2.8714E-01 | -1.3699E-01 | -2.5360E+00 | -1.9403E+00 | 4.3947E-01 | 8.8806E-02 |
A10= | -7.7534E-02 | -2.6520E-01 | 6.0469E-02 | 2.8492E+00 | 1.9216E+00 | -2.2622E-01 | -3.7172E-02 |
A12= | -1.5517E-03 | 1.3843E-01 | 7.3638E-02 | -1.8075E+00 | -1.1076E+00 | 7.0094E-02 | 9.1309E-03 |
A14= | -3.1524E-02 | -6.3203E-02 | 6.5176E-01 | 3.6998E-01 | -1.2927E-02 | -1.3259E-03 | |
A16= | 1.3341E-02 | -1.2251E-01 | -6.7302E-02 | 1.3086E-03 | 1.0541E-04 | ||
A18= | 8.8212E-03 | 5.2004E-03 | -5.6195E-05 | -3.5353E-06 |
上述的非球面曲线的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
X: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的切面的相对距离;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R:曲率半径;
k:锥面系数;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中,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摄影透镜系统的光圈值为Fno,摄影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数值为:f=2.56(毫米),Fno=1.76,HFOV=51.7(度)。
第一实施例中,第五透镜150的阿贝数为V5,其数值为:V5=30.2。
第一实施例中,七片透镜的阿贝数中最小者为Vmin,其数值为:Vmin=19.5(阿贝数最小者为第四透镜140)。
第二透镜120的阿贝数为V2,第四透镜140的阿贝数为V4,其满足关系式:V4/V2=0.35。
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的阿贝数为V1,第二透镜120的阿贝数为V2,第三透镜130的阿贝数为V3,第四透镜140的阿贝数为V4,第五透镜150的阿贝数为V5,第六透镜160的阿贝数为V6,第七透镜170的阿贝数为V7,第一透镜110的折射率为N1,第二透镜120的折射率为N2,第三透镜130的折射率为N3,第四透镜140的折射率为N4,第五透镜150的折射率为N5,第六透镜160的折射率为N6,第七透镜170的折射率为N7,其中V1/N1、V2/N2、V3/N3、V4/N4、V5/N5、V6/N6、V7/N7中最小者为(Vi/Ni)min,其满足关系式:(Vi/Ni)min=11.67。
第一实施例中,摄影透镜系统中所有两相邻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摄影透镜系统于光轴上各透镜厚度的总和为ΣCT,其满足关系式:ΣAT/ΣCT=0.38。
第一实施例中,第三透镜130与第四透镜14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第四透镜140与第五透镜15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45,其满足关系式:T34/T45=0.35。
第一实施例中,第四透镜140与第五透镜15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45,第五透镜150与第六透镜16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56,其满足关系式:T45/T56=1.78。
第一实施例中,第六透镜160与第七透镜17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67,第五透镜150与第六透镜16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56,其满足关系式:T67/T56=0.26。
第一实施例中,第三透镜130与第四透镜14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第五透镜150与第六透镜16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56,第六透镜160与第七透镜17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67,其满足关系式:(T34+T56+T67)/T45=1.06。
第一实施例中,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四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8,其满足关系式:f/R8=1.10。
第一实施例中,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五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10,其满足关系式:f/R10=1.54。
第一实施例中,第四透镜140像侧面142曲率半径为R8,第七透镜170物侧面171曲率半径为R13,其满足关系式:R8/R13=1.09。
第一实施例中,第三透镜130物侧面131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130像侧面132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关系式:(R5+R6)/(R5-R6)=-0.39。
第一实施例中,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五透镜150的焦距为f5,其满足关系式:f/f5=-0.34。
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第一透镜110物侧面111与成像面19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TL,其满足关系式:f2/TL=-3.82。
第一实施例中,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其满足关系式:(f/f1)+(f/f2)=-0.46。
第一实施例中,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第六透镜160的焦距为f6,其满足关系式:(f/f3)+(f/f6)=2.91。
第一实施例中,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140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1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160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170的焦距为f7,其中|f/f1|、|f/f2|、|f/f3|、|f/f4|、|f/f5|、|f/f6|及|f/f7|中最小者为|f/fi|min,其满足关系式:|f/fi|min=0.13。
第一实施例中,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其满足关系式:f/EPD=1.76。
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物侧面111与成像面19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满足关系式:TL/f=2.03。
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物侧面111与成像面19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关系式:TL/ImgH=1.65。
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物侧面111与成像面19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其满足关系式:TL/EPD=3.57。
第一实施例中,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关系式:f/ImgH=0.81。
第一实施例中,光圈与第七透镜170像侧面172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D,第一透镜110物侧面111与第七透镜170像侧面172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其满足关系式:SD/TD=0.76。
第一实施例中,第七透镜170像侧面172与成像面19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其满足关系式:BL/EPD=0.79。
第一实施例中,第五透镜150像侧面152于离轴处的临界点中,最接近光轴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52,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5,其满足关系式:Yc52/CT5=3.52。
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物侧面111与成像面190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其满足关系式:(TL×f)/(ImgH×EPD)=2.90。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如图2A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如图2B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摄影透镜系统(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295,摄影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光圈20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第六透镜260、第七透镜270及成像面290,而电子感光元件295设置于摄影透镜系统的成像面290,其中摄影透镜系包含七片透镜(210、220、230、240、250、260、270),所述七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21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2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2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211及像侧面2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22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2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2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221及像侧面2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23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2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2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面231及像侧面2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24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24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2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241及像侧面2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25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2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2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其物侧面251及像侧面252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26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26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2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261及像侧面262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27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2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27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271及像侧面272皆为非球面。
滤光元件280设置于第七透镜270与成像面290之间,其材质为玻璃且不影响焦距。
第二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表3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表4所示。
表3第二实施例光学数据
表4第二实施例非球面系数
第二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各个关系式的参数系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惟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下表5中所列。
表5第二实施例各个关系式数值
f[mm] | 2.50 | (R5+R6)/(R5-R6) | -0.22 |
Fno. | 1.76 | f/f5 | -0.32 |
HFOV[deg.] | 52.1 | f2/TL | -3.49 |
V5 | 30.2 | (f/f1)+(f/f2) | -0.48 |
Vmin | 19.5 | (f/f3)+(f/f6) | 2.94 |
V4/V2 | 0.35 | |f/fi|min | 0.13 |
(Vi/Ni)min | 11.67 | f/EPD | 1.76 |
ΣAT/ΣCT | 0.50 | TL/f | 2.22 |
T34/T45 | 0.41 | TL/ImgH | 1.75 |
T45/T56 | 1.38 | TL/EPD | 3.91 |
T67/T56 | 0.20 | f/ImgH | 0.79 |
(T34+T56+T67)/T45 | 1.28 | SD/TD | 0.73 |
f/R8 | 1.02 | BL/EPD | 0.78 |
f/R10 | 1.59 | Yc52/CT5 | 2.70 |
R8/R13 | 1.16 | (TL×f)/(ImgH×EPD) | 3.07 |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如图3A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如图3B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摄影透镜系统(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395,摄影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光圈30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第六透镜360、第七透镜370及成像面390,而电子感光元件395设置于摄影透镜系统的成像面390,其中摄影透镜系统包含七片透镜(310、320、330、340、350、360、370),所述七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31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3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3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311及像侧面3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32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3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3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321及像侧面3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33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3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3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面331及像侧面3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34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3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3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341及像侧面3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35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3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3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其物侧面351及像侧面352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36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36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3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361及像侧面362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37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3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37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371及像侧面372皆为非球面。
滤光元件380设置于第七透镜370与成像面390之间,其材质为玻璃且不影响焦距。
第三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表6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表7所示。
表6第三实施例光学数据
表7第三实施例非球面系数
表面# | 1 | 2 | 3 | 4 | 6 | 7 | 8 |
k= | -1.7758E+01 | -2.4207E+01 | -1.1069E+00 | -1.3405E+01 | -6.9151E+00 | -4.7548E+00 | -1.0000E+00 |
A4= | 9.2976E-02 | 2.0309E-01 | 1.4090E-02 | -2.9834E-01 | -1.6471E-03 | 6.3560E-02 | 3.1097E-02 |
A6= | -1.0842E-01 | -1.5912E-01 | -3.5959E-02 | 3.9728E-01 | 6.2605E-02 | -1.7191E-01 | -2.3759E-01 |
A8= | 4.8042E-02 | 5.1184E-02 | -7.0034E-02 | -5.6486E-01 | -1.8106E-01 | 6.2940E-02 | 1.7617E-01 |
A10= | -1.5291E-02 | -1.1751E-02 | 8.7508E-02 | 4.7432E-01 | 1.6018E-01 | 4.1568E-02 | 4.0688E-02 |
A12= | 6.9744E-03 | 7.9586E-03 | -2.7532E-02 | -1.6310E-01 | -5.3491E-02 | -3.0820E-02 | -7.1402E-02 |
A14= | -2.3352E-03 | 1.4212E-02 | |||||
A16= | 2.8706E-04 | ||||||
表面#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k= | 1.3490E+00 | -8.9998E+01 | -3.2746E+01 | 1.4333E+00 | -4.6203E+00 | -1.7416E-01 | -3.5272E+00 |
A4= | -3.3612E-02 | -3.7027E-03 | -1.3712E-01 | -1.8759E-02 | -2.8941E-01 | 6.6093E-02 | -3.9117E-02 |
A6= | -1.2000E-01 | -1.7133E-01 | 8.8735E-02 | 2.7565E-01 | 6.6958E-01 | -3.5941E-01 | -4.8931E-02 |
A8= | 1.1075E-01 | 2.5123E-01 | -2.4262E-02 | -4.2638E-01 | -1.1203E+00 | 3.2763E-01 | 4.6729E-02 |
A10= | -2.9580E-02 | -2.5028E-01 | -1.8060E-01 | 2.6023E-01 | 1.1989E+00 | -1.6286E-01 | -1.9501E-02 |
A12= | 2.1955E-03 | 1.4960E-01 | 2.6566E-01 | 8.2735E-02 | -7.3890E-01 | 4.8140E-02 | 4.6009E-03 |
A14= | -3.7900E-03 | -3.4220E-02 | -1.3461E-01 | -1.7558E-01 | 2.6022E-01 | -8.3827E-03 | -6.4072E-04 |
A16= | 2.4087E-02 | 7.7434E-02 | -4.9261E-02 | 7.9453E-04 | 4.9456E-05 | ||
A18= | -1.1527E-02 | 3.9110E-03 | -3.1721E-05 | -1.6342E-06 |
第三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各个关系式的参数系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惟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表8中所列。
表8第三实施例各个关系式数值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如图4A所示,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如图4B所示。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摄影透镜系统(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495,摄影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光圈40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第六透镜460、第七透镜470及成像面490,而电子感光元件495设置于摄影透镜系统的成像面490,其中摄影透镜系统包含七片透镜(410、420、430、440、450、460、470),所述七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41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4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4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411及像侧面4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42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4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4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421及像侧面4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43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4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4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面431及像侧面4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44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4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4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441及像侧面4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45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4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4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其物侧面451及像侧面452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46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46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4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461及像侧面462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47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4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47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471及像侧面472皆为非球面。
滤光元件480设置于第七透镜470与成像面490之间,其材质为玻璃且不影响焦距。
第四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表9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表10所示。
表9第四实施例光学数据
表10第四实施例非球面系数
第四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各个关系式的参数系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惟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表11中所列。
表11第四实施例各个关系式数值
f[mm] | 2.37 | (R5+R6)/(R5-R6) | -0.43 |
Fno. | 1.65 | f/f5 | 0.00 |
HFOV[deg.] | 54.0 | f2/TL | -3.20 |
V5 | 56.8 | (f/f1)+(f/f2) | -0.45 |
Vmin | 17.8 | (f/f3)+(f/f6) | 2.53 |
V4/V2 | 0.32 | |f/fi|min | 0.00 |
(Vi/Ni)min | 10.41 | f/EPD | 1.65 |
ΣAT/ΣCT | 0.52 | TL/f | 2.35 |
T34/T45 | 0.36 | TL/ImgH | 1.75 |
T45/T56 | 1.15 | TL/EPD | 3.88 |
T67/T56 | 0.57 | f/ImgH | 0.74 |
(T34+T56+T67)/T45 | 1.72 | SD/TD | 0.70 |
f/R8 | 1.12 | BL/EPD | 0.74 |
f/R10 | 0.83 | Yc52/CT5 | 3.73 |
R8/R13 | 1.01 | (TL×f)/(ImgH×EPD) | 2.88 |
《第五实施例》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如图5A所示,第五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如图5B所示。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摄影透镜系统(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595,摄影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光圈500、第四透镜540、第五透镜550、第六透镜560、第七透镜570及成像面590,而电子感光元件595设置于摄影透镜系统的成像面590,其中摄影透镜系统包含七片透镜(510、520、530、540、550、560、570),所述七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51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5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51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511及像侧面5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52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5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5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521及像侧面5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53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5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5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面531及像侧面5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54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5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5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541及像侧面5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55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5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5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其物侧面551及像侧面552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56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5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5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561及像侧面562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57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5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57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571及像侧面572皆为非球面。
滤光元件580设置于第七透镜570与成像面590之间,其材质为玻璃且不影响焦距。
第五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表12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表13所示。
表12第五实施例光学数据
表13第五实施例非球面系数
表面# | 1 | 2 | 3 | 4 | 5 | 6 | 8 |
k= | -4.4464E+01 | -7.7623E+01 | -4.6754E+00 | -6.8719E+00 | -6.9168E+00 | -3.9691E+01 | -3.8024E+00 |
A4= | -1.2469E-02 | 5.7187E-03 | -8.0982E-02 | -1.9008E-01 | 2.4349E-02 | -1.0053E-01 | -8.4005E-02 |
A6= | 2.6575E-02 | 4.3263E-02 | 6.7959E-02 | 1.1105E-01 | -6.8251E-02 | 1.6279E-01 | 2.2209E-01 |
A8= | -1.3336E-02 | -3.9427E-02 | -9.1745E-02 | -4.7914E-02 | 1.0552E-01 | -1.7288E-01 | -1.7403E-01 |
A10= | 3.5449E-03 | 2.4102E-02 | 4.0566E-02 | 3.4801E-03 | -3.8767E-02 | 1.1770E-01 | 5.7120E-02 |
A12= | -3.4366E-04 | -9.6315E-03 | -5.1001E-03 | 3.0385E-03 | -6.0249E-03 | -4.4887E-02 | 5.8007E-03 |
A14= | 2.0545E-03 | -1.1244E-02 | |||||
表面#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k= | 4.2835E+00 | -3.8583E+01 | -2.1011E+01 | 1.4223E+01 | -5.5108E+00 | 4.1697E+01 | -4.4125E+00 |
A4= | -4.1141E-02 | -1.9398E-01 | -9.9299E-02 | 6.8418E-04 | -7.9251E-02 | -1.1998E-01 | -9.9606E-02 |
A6= | 3.6396E-02 | 1.0133E-01 | -2.2673E-02 | -4.5086E-02 | 2.4092E-02 | -8.5582E-02 | 3.4494E-02 |
A8= | 8.1862E-02 | -6.1996E-02 | 9.9235E-02 | -5.6163E-03 | -2.2726E-02 | 9.2781E-02 | -7.2752E-03 |
A10= | -2.0152E-01 | -2.1429E-02 | -1.2628E-01 | 4.0304E-02 | 1.1979E-02 | -3.5283E-02 | 7.2846E-04 |
A12= | 1.7690E-01 | 5.8689E-02 | 9.3645E-02 | -2.8999E-02 | -2.3667E-03 | 6.9922E-03 | -1.1779E-05 |
A14= | -6.3541E-02 | -2.0708E-02 | -3.3429E-02 | 9.5709E-03 | 1.1693E-04 | -7.1758E-04 | -4.2658E-06 |
A16= | 4.4341E-03 | -1.3093E-03 | 1.4083E-05 | 3.0045E-05 | 2.8678E-07 |
第五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各个关系式的参数系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惟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表14中所列。
表14第五实施例各个关系式数值
《第六实施例》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如图6A所示,第六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如图6B所示。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摄影透镜系统(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695,摄影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610、第二透镜620、光圈600、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第五透镜650、第六透镜660、第七透镜670及成像面690,而电子感光元件695设置于摄影透镜系统的成像面690,其中摄影透镜系统包含七片透镜(610、620、630、640、650、660、670),所述七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61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6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61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611及像侧面6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62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6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6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621及像侧面6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63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6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6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面631及像侧面6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64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6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6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641及像侧面6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65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6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6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其物侧面651及像侧面652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66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66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6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661及像侧面662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67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6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67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671及像侧面672皆为非球面。
滤光元件680设置于第七透镜670与成像面690之间,其材质为玻璃且不影响焦距。
第六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表15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表16所示。
表15第六实施例光学数据
表16第六实施例非球面系数
第六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各个关系式的参数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惟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表17中所列。
表17第六实施例各个关系式数值
f[mm] | 3.02 | (R5+R6)/(R5-R6) | -0.32 |
Fno. | 1.88 | f/f5 | -0.15 |
HFOV[deg.] | 47.3 | f2/TL | -22.35 |
V5 | 20.3 | (f/f1)+(f/f2) | -0.06 |
Vmin | 19.5 | (f/f3)+(f/f6) | 2.36 |
V4/V2 | 0.35 | |f/fi|min | 0.03 |
(Vi/Ni)min | 11.67 | f/EPD | 1.88 |
ΣAT/ΣCT | 0.37 | TL/f | 1.79 |
T34/T45 | 0.43 | TL/ImgH | 1.69 |
T45/T56 | 1.39 | TL/EPD | 3.36 |
T67/T56 | 0.22 | f/ImgH | 0.94 |
(T34+T56+T67)/T45 | 1.31 | SD/TD | 0.76 |
f/R8 | 1.02 | BL/EPD | 0.69 |
f/R10 | 1.15 | Yc52/CT5 | 4.27 |
R8/R13 | 1.17 | (TL×f)/(ImgH×EPD) | 3.18 |
《第七实施例》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如图7A所示,第七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如图7B所示。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摄像透镜系统(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795,摄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710、第二透镜720、光圈700、第三透镜730、第四透镜740、第五透镜750、第六透镜760、第七透镜770及成像面790,电子感光元件795设置于成像面790上,其中摄像透镜系统包含七片透镜(710、720、730、740、750、760、770),所述七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71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7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71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711及像侧面7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72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7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7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721及像侧面7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73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7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7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面731及像侧面7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74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7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7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741及像侧面7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75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7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7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其物侧面751及像侧面752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76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76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7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761及像侧面762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77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7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77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771及像侧面772皆为非球面。
滤光元件780设置于第七透镜770与成像面790之间,其材质为玻璃且不影响焦距。
第七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表18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表19所示。
表18第七实施例光学数据
表19第七实施例非球面系数
表面# | 1 | 2 | 3 | 4 | 6 | 7 | 8 |
k= | -1.7760E+01 | -2.4218E+01 | -1.1063E+00 | -1.3401E+01 | -7.4247E+00 | -4.7653E+00 | -1.0000E+00 |
A4= | -1.2084E-01 | 2.9437E-02 | -1.0542E-01 | -2.9504E-01 | -2.3384E-02 | 8.5924E-02 | 6.0906E-02 |
A6= | 2.7848E-01 | 4.0626E-02 | 1.3159E-01 | 4.2570E-01 | -2.0650E-02 | -4.4478E-01 | -4.9693E-01 |
A8= | -3.9766E-01 | -1.1250E-01 | -2.0786E-01 | -5.6507E-01 | -5.5001E-02 | 5.6255E-01 | 4.3747E-01 |
A10= | 3.4076E-01 | 1.1291E-01 | 2.2394E-01 | 4.8435E-01 | 6.4762E-02 | -3.2185E-01 | 1.3137E-01 |
A12= | -1.6404E-01 | -2.4099E-02 | -3.7716E-02 | -1.2602E-01 | -5.7973E-02 | 3.4091E-02 | -3.2000E-01 |
A14= | 4.0672E-02 | 1.0610E-01 | |||||
A16= | -3.9831E-03 | ||||||
表面#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k= | 1.9191E+00 | -8.9998E+01 | -3.2699E+01 | 7.5403E+00 | -5.6043E+00 | -1.1205E-01 | -4.1114E+00 |
A4= | 1.9585E-03 | -2.5253E-01 | -2.1390E-01 | -4.0280E-02 | -3.6273E-01 | -1.6293E-02 | -3.5851E-02 |
A6= | -2.4576E-01 | 3.4039E-01 | 3.2372E-01 | 4.6475E-01 | 7.0668E-01 | -2.8866E-01 | -3.9983E-02 |
A8= | 2.3285E-01 | -5.0360E-01 | -4.3500E-01 | -1.0211E+00 | -1.0538E+00 | 2.6766E-01 | 3.4473E-02 |
A10= | -6.6955E-02 | 4.8923E-01 | 2.5812E-01 | 1.1673E+00 | 9.5326E-01 | -1.2523E-01 | -1.2963E-02 |
A12= | -5.6934E-03 | -2.1305E-01 | 1.4317E-02 | -7.1032E-01 | -4.4800E-01 | 3.2610E-02 | 2.6180E-03 |
A14= | 3.1480E-02 | -6.6898E-02 | 2.2204E-01 | 1.0309E-01 | -4.4322E-03 | -2.7755E-04 | |
A16= | 1.7712E-02 | -2.8435E-02 | -9.2712E-03 | 2.4350E-04 | 1.2097E-05 |
第七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各个关系式的参数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惟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表20中所列。
表20第七实施例各个关系式数值
《第八实施例》
本发明第八实施如图8A所示,第八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如图8B所示。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摄像透镜系统(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895,摄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810、第二透镜820、光圈800、第三透镜830、第四透镜840、第五透镜850、第六透镜860、第七透镜870及成像面890,电子感光元件895设置于成像面890上,其中摄像透镜系统包含七片透镜(810、820、830、840、850、860、870),所述七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81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8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81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811及像侧面8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82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8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8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821及像侧面8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83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8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8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面831及像侧面8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84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8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8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841及像侧面8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85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8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8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其物侧面851及像侧面852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86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86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8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861及像侧面862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87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8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87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871及像侧面872皆为非球面。
滤光元件880设置于第七透镜870与成像面890之间,其材质为玻璃且不影响焦距。
第八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表21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表22所示。
表21第八实施例光学数据
表22第八实施例非球面系数
表面# | 1 | 2 | 3 | 4 | 6 | 7 | 8 |
k= | -4.4464E+01 | -3.4079E+01 | -5.6799E+00 | -3.1829E+00 | -6.3728E+00 | -5.0000E+01 | -1.2673E+01 |
A4= | -6.6675E-03 | 7.1805E-03 | -5.6730E-02 | -1.0803E-01 | 1.0072E-02 | -9.1835E-03 | 1.3990E-01 |
A6= | 1.3846E-02 | 3.9042E-04 | 2.2006E-02 | 4.1844E-03 | -8.7979E-02 | -2.1616E-01 | -3.9324E-01 |
A8= | -7.8574E-03 | 2.4670E-03 | -2.4505E-02 | -1.4630E-02 | -1.2265E-03 | 1.8827E-01 | 4.5315E-01 |
A10= | 3.1524E-03 | 2.6489E-04 | 1.5562E-02 | 2.9005E-02 | 1.0936E-02 | -6.3969E-02 | -2.2337E-01 |
A12= | -4.1197E-04 | -6.2105E-04 | -3.9876E-05 | 9.1041E-07 | 1.4948E-04 | 1.5459E-06 | 3.9928E-02 |
A14= | 4.2986E-04 | -1.3746E-05 | |||||
表面#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k= | 3.9912E+00 | -3.8583E+01 | -2.1011E+01 | 1.4223E+01 | -5.4777E+00 | -1.0264E+01 | -4.3677E+00 |
A4= | 2.2264E-02 | -7.2648E-02 | -6.0025E-02 | -3.6452E-02 | -2.1838E-01 | -1.3745E-01 | -6.8659E-02 |
A6= | -1.1635E-01 | -1.4065E-02 | 5.3240E-03 | 3.6368E-02 | 3.1108E-01 | 3.4140E-02 | 2.1865E-02 |
A8= | 1.2931E-01 | -4.0272E-02 | -2.9100E-02 | -1.1184E-02 | -3.5323E-01 | -6.4597E-03 | -4.6720E-03 |
A10= | -5.5360E-02 | 4.8420E-02 | 2.7455E-03 | -4.8605E-02 | 2.5986E-01 | 2.0447E-03 | 5.1961E-04 |
A12= | 6.8750E-03 | -7.3146E-03 | 2.1694E-02 | 4.5093E-02 | -1.1774E-01 | -4.7878E-04 | -3.1214E-05 |
A14= | -2.4738E-05 | -1.7275E-03 | -1.0356E-02 | -1.3903E-02 | 2.9374E-02 | 5.4073E-05 | 1.5541E-06 |
A16= | 1.2731E-03 | 1.4330E-03 | -2.9883E-03 | -2.3521E-06 | -8.6922E-08 |
第八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各个关系式的参数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惟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表23中所列。
表23第八实施例各个关系式数值
f[mm] | 3.22 | (R5+R6)/(R5-R6) | -0.24 |
Fno. | 1.66 | f/f5 | -0.16 |
HFOV[deg.] | 43.4 | f2/TL | -8.54 |
V5 | 20.3 | (f/f1)+(f/f2) | -0.10 |
Vmin | 19.5 | (f/f3)+(f/f6) | 3.37 |
V4/V2 | 0.35 | |f/fi|min | 0.03 |
(Vi/Ni)min | 11.67 | f/EPD | 1.66 |
ΣAT/ΣCT | 0.39 | TL/f | 1.67 |
T34/T45 | 0.18 | TL/ImgH | 1.69 |
T45/T56 | 1.74 | TL/EPD | 2.78 |
T67/T56 | 0.68 | f/ImgH | 1.01 |
(T34+T56+T67)/T45 | 1.14 | SD/TD | 0.81 |
f/R8 | 0.98 | BL/EPD | 0.59 |
f/R10 | 1.26 | Yc52/CT5 | 4.14 |
R8/R13 | 0.66 | (TL×f)/(ImgH×EPD) | 2.80 |
《第九实施例》
本发明第九实施例如图9A所示第九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如图9B所示。第九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摄像透镜系统(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995,摄像透镜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910、第二透镜920、光圈900、第三透镜930、第四透镜940、第五透镜950、第六透镜960、第七透镜970及成像面990,电子感光元件995设置于成像面990上,其中摄像透镜系统包含七片透镜(910、920、930、940、950、960、970),所述七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91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9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9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911及像侧面9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92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9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92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面921及像侧面9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93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9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9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物侧面931及像侧面9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94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9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9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物侧面941及像侧面9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95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95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95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其物侧面951及像侧面952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960具正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96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像侧面9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961及像侧面962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970具负屈折力,其材质为塑胶,其物侧面9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97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物侧面971及像侧面972皆为非球面。
滤光元件980设置于第七透镜970与成像面990之间,其材质为玻璃且不影响焦距。
第九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表24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表25所示。第九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形式。
表24第九实施例光学数据
表25第九实施例非球面系数
表面# | 1 | 2 | 3 | 4 | 6 | 7 | 8 |
k= | -1.7758E+01 | -2.4207E+01 | -1.1069E+00 | -1.3405E+01 | -6.6366E+00 | -4.7325E+00 | -8.7601E-01 |
A4= | 1.1522E-01 | 2.0350E-01 | 5.3467E-02 | -2.4106E-01 | 2.8931E-02 | 1.4941E-01 | 6.7944E-02 |
A6= | -1.1560E-01 | -1.2849E-01 | -7.7906E-02 | 2.7321E-01 | 6.2533E-03 | -4.1117E-01 | -4.4399E-01 |
A8= | 4.7449E-02 | 2.1058E-02 | 2.6558E-03 | -3.2947E-01 | -6.8383E-02 | 4.4494E-01 | 6.1037E-01 |
A10= | -2.2182E-02 | -8.0574E-03 | 2.4964E-02 | 2.3958E-01 | 4.7587E-02 | -2.5367E-01 | -3.6138E-01 |
A12= | 1.3397E-02 | 9.7100E-03 | -7.6090E-03 | -7.2608E-02 | -1.1056E-02 | 5.6853E-02 | 9.2486E-02 |
A14= | -4.4040E-03 | -8.0739E-03 | |||||
A16= | 5.1952E-04 | ||||||
表面#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k= | 8.1482E-01 | -8.9998E+01 | -3.2746E+01 | 6.2296E-01 | -4.3832E+00 | -2.2310E-01 | -3.8002E+00 |
A4= | -5.4999E-02 | 3.6826E-02 | 2.7201E-02 | -7.0532E-02 | -3.4828E-01 | 1.5850E-03 | -4.1795E-02 |
A6= | -1.6239E-01 | -2.7382E-01 | -1.4593E-01 | 7.9701E-01 | 8.7123E-01 | -2.3064E-01 | -3.5354E-02 |
A8= | 2.2673E-01 | 3.2229E-01 | 1.1155E-01 | -1.4808E+00 | -1.2077E+00 | 2.0630E-01 | 3.6202E-02 |
A10= | -1.0375E-01 | -1.4675E-01 | -1.9327E-01 | 1.3120E+00 | 1.0217E+00 | -9.9584E-02 | -1.5953E-02 |
A12= | 8.1545E-03 | -3.2405E-02 | 2.7906E-01 | -5.2202E-01 | -5.0426E-01 | 2.8937E-02 | 4.0127E-03 |
A14= | 5.4801E-04 | 5.8454E-02 | -1.6913E-01 | 3.2910E-02 | 1.4074E-01 | -5.0041E-03 | -5.9892E-04 |
A16= | -1.5429E-02 | 3.6815E-02 | 3.5887E-02 | -2.0391E-02 | 4.7428E-04 | 4.9535E-05 | |
A18= | -7.6691E-03 | 1.1637E-03 | -1.9053E-05 | -1.7472E-06 |
此外,各个关系式的参数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惟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表26中所列。
表26第九实施例各个关系式数值
f[mm] | 2.63 | (R5+R6)/(R5-R6) | -0.39 |
Fno. | 1.80 | f/f5 | 0.06 |
HFOV[deg.] | 50.8 | f2/TL | -3.24 |
V5 | 30.2 | (f/f1)+(f/f2) | -0.42 |
Vmin | 17.5 | (f/f3)+(f/f6) | 2.67 |
V4/V2 | 0.31 | |f/fi|min | 0.06 |
(Vi/Ni)min | 10.14 | f/EPD | 1.80 |
ΣAT/ΣCT | 0.60 | TL/f | 2.11 |
T34/T45 | 0.28 | TL/ImgH | 1.76 |
T45/T56 | 1.85 | TL/EPD | 3.80 |
T67/T56 | 0.49 | f/ImgH | 0.83 |
(T34+T56+T67)/T45 | 1.09 | SD/TD | 0.71 |
f/R8 | 1.35 | BL/EPD | 0.72 |
f/R10 | -0.16 | Yc52/CT5 | 4.75 |
R8/R13 | 0.91 | (TL×f)/(ImgH×EPD) | 3.17 |
《第十实施例》
依照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10a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1所示。由图11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取像装置10a为一相机模组。取像装置10a包含成像镜头11a、驱动装置12a以及电子感光元件13a,其中成像镜头11a包含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摄像透镜系统以及一承载摄像透镜系统的镜筒(未另标号)。取像装置10a利用成像镜头11a聚光产生影像,并配合驱动装置12a进行影像对焦,最后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13a上,并将影像资料输出。
驱动装置12a可为自动对焦(Auto-Focus)模组,其驱动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压电系统(Piezoelectric)、以及记忆金属(Shape Memory Alloy)等驱动系统。驱动装置12a可让成像镜头11a取得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摄物于不同物距的状态下,皆能拍摄清晰影像。
取像装置10a可搭载一感光度佳及低杂讯的电子感光元件13a(如CMOS、CCD)设置于摄像透镜系统的成像面,可真实呈现取像光学镜头的良好成像品质。
此外,取像装置10a还可包含影像稳定模组14a,其可为加速计、陀螺仪或霍尔元件(Hall Effect Sensor)等动能感测元件,而第十实施例中,影像稳定模组14a为陀螺仪,但不以此为限。由调整取像光学镜头不同轴向的变化以补偿拍摄瞬间因晃动而产生的模糊影像,进一步提升动态以及低照度场景拍摄的成像品质,并提供例如光学防手震(OpticalImage Stabilization;OIS)、电子防手震(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等进阶的影像补偿功能。
《第十一实施例》
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其中图12A为一种电子装置1200的前视图,图12B为图12A的电子装置1200的后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200为一智慧型手机。电子装置1200包含取像装置1201、取像装置1202、取像装置1203、取像装置1204及显示装置1205。如图12A所示,取像装置1201位于电子装置1200的显示装置1205上方。如图12B所示,取像装置1202、取像装置1203、取像装置1204面向同一方向,并水平排列于电子装置1200的背面上缘。取像装置1201及取像装置1202为如采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取像装置1203为一般视角镜头,而取像装置1204为望远镜头。取像装置1202与取像装置1203的视角相差至少20度。
以上所述的电子装置仅是示范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际运用例子,并非限制本发明的取像装置的运用范围。较佳地,电子装置可进一步包含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储存单元、暂储存单元(RAM)或其组合。
以上各表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不同数值变化表,然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数值变化皆属实验所得,即使使用不同数值,相同结构的产品仍应属于本发明揭露的保护范畴,故以上的说明所描述的及图式仅做为例示性,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揭露的申请专利范围。
Claims (27)
1.一种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七片透镜,该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及一第七透镜;
其中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七透镜中,各透镜包含朝向物侧方向的一物侧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一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二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该第七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其中该摄影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七片,该摄影透镜系统还包含一光圈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一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摄影透镜系统中所有两相邻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该摄影透镜系统于光轴上各透镜厚度的总和为ΣCT,满足下列关系式:
0.80<TL/f<3.60;
1.0<TL/ImgH<2.10;及
0.10<ΣAT/ΣCT<0.8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七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具负屈折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该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满足下列关系式:
1.50<TL/EPD<4.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该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满足下列关系式:
1.0<f/EPD<2.0;及
f2/TL<-0.7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圈与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D,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摄影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满足下列关系式:
0.60<SD/TD<0.88;及
43.0度<HFOV<70.0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与该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该光圈与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D,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满足下列关系式:
0.20<BL/EPD<1.0;及
0.60<SD/TD<0.8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1,该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该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该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4,该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该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该第七透镜的阿贝数为V7,该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1,该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2,该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N3,该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N4,该第五透镜的折射率为N5,该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N6,该第七透镜的折射率为N7,其中V1/N1、V2/N2、V3/N3、V4/N4、V5/N5、V6/N6、V7/N7中最小者为(Vi/Ni)min,满足下列关系式:
5.0<(Vi/Ni)min<11.8。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该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满足下列关系式:
1.50<(TL×f)/(ImgH×EPD)<4.3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该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满足下列关系式:
1.80<(TL×f)/(ImgH×EPD)<3.5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满足下列关系式:
10.0<V5<35.0。
14.一种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七片透镜,该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及一第七透镜;
其中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七透镜中,各透镜包含朝向物侧方向的一物侧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一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二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其中该摄影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七片,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一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4,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45,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56,该第六透镜与该第七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67,满足下列关系式:
0.80<TL/f<3.60;
1.0<TL/ImgH<2.10;及
0.20<(T34+T56+T67)/T45<2.80。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该第七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具负屈折力。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该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满足下列关系式:
1.50<TL/EPD<4.0。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该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满足下列关系式:
1.0<f/EPD<2.0;及
f2/TL<-0.70。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该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满足下列关系式:
1.50<(TL×f)/(ImgH×EPD)<4.30。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满足下列关系式:
10.0<V5<35.0。
21.一种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七片透镜,该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及一第七透镜;
其中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七透镜中,各透镜包含朝向物侧方向的一物侧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一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二透镜具负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其中该摄影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七片,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一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该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摄影透镜系统中所有两相邻透镜之间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该摄影透镜系统于光轴上各透镜厚度的总和为ΣCT,满足下列关系式:
0.80<TL/f<3.60;
2.0<(f/f3)+(f/f6)<5.0;
1.0<TL/ImgH<2.10;及
0.10<ΣAT/ΣCT<0.83。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七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该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满足下列关系式:
1.50<TL/EPD<4.0。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1,该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该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该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4,该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该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该第七透镜的阿贝数为V7,该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1,该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2,该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N3,该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N4,该第五透镜的折射率为N5,该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N6,该第七透镜的折射率为N7,其中V1/N1、V2/N2、V3/N3、V4/N4、V5/N5、V6/N6、V7/N7中最小者为(Vi/Ni)min,满足下列关系式:
5.0<(Vi/Ni)min<11.8。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与该成像面之间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摄影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摄影透镜系统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摄影透镜系统的入瞳孔径为EPD,满足下列关系式:
1.50<(TL×f)/(ImgH×EPD)<4.30。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影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满足下列关系式:
10.0<V5<35.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21142 | 2019-06-18 | ||
TW108121142A TWI707157B (zh) | 2019-06-18 | 2019-06-18 | 攝影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201910666157.0A CN112099186B (zh) | 2019-06-18 | 2019-07-23 | 摄影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66157.0A Division CN112099186B (zh) | 2019-06-18 | 2019-07-23 | 摄影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53728A true CN115453728A (zh) | 2022-12-09 |
Family
ID=737487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46016.1A Pending CN115453728A (zh) | 2019-06-18 | 2019-07-23 | 摄影透镜系统 |
CN201910666157.0A Active CN112099186B (zh) | 2019-06-18 | 2019-07-23 | 摄影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66157.0A Active CN112099186B (zh) | 2019-06-18 | 2019-07-23 | 摄影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385442B2 (zh) |
CN (2) | CN115453728A (zh) |
TW (1) | TWI7071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6481B (zh) * | 2019-08-19 | 2024-06-04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2346221B (zh) * | 2020-05-26 | 2022-05-17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1505811B (zh) * | 2020-07-02 | 2020-10-16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2987247A (zh) * | 2020-11-26 | 2021-06-18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4047608B (zh) * | 2021-12-07 | 2023-07-04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5128771B (zh) * | 2022-09-01 | 2023-01-24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 |
CN116880043B (zh) * | 2023-09-08 | 2024-01-05 |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00861A (en) | 1991-09-27 | 1993-04-06 | U.S. Precision Lens Incorporated | Lens systems |
JPH1184242A (ja) | 1997-09-04 | 1999-03-26 | Canon Inc | ズームレンズ |
US6191896B1 (en) | 1997-09-04 | 2001-02-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Zoom lens and optical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TWI438471B (zh) | 2011-08-24 | 2014-05-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 |
TWI574037B (zh) | 2015-01-30 | 2017-03-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取像系統、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
TWI669528B (zh) * | 2015-06-25 | 2019-08-21 | 佳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鏡頭 |
JP6641933B2 (ja) | 2015-11-30 | 2020-02-0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CN106291882B (zh) | 2016-09-06 | 2018-08-17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JP2017037342A (ja) * | 2016-10-27 | 2017-02-16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リアフォーカスレンズ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
TWI614517B (zh) | 2017-01-04 | 2018-02-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擷取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WO2018218889A1 (zh) * | 2017-06-02 | 2018-12-06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CN106990510B (zh) | 2017-06-02 | 2022-08-09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TWI775769B (zh) | 2017-08-14 | 2022-09-01 | 佳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鏡頭 |
CN111999856A (zh) * | 2017-09-29 | 2020-11-27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TWI636295B (zh) | 2017-11-23 | 2018-09-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取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647511B (zh) * | 2018-03-07 | 2019-01-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650592B (zh) * | 2018-04-18 | 2019-02-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08873254B (zh) * | 2018-07-05 | 2023-11-2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
2019
- 2019-06-18 TW TW108121142A patent/TWI707157B/zh active
- 2019-07-23 CN CN202211246016.1A patent/CN115453728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7-23 CN CN201910666157.0A patent/CN112099186B/zh active Active
- 2019-12-12 US US16/711,904 patent/US11385442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6-08 US US17/835,016 patent/US11828920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99186B (zh) | 2022-10-04 |
US20200400921A1 (en) | 2020-12-24 |
US11828920B2 (en) | 2023-11-28 |
US20220299738A1 (en) | 2022-09-22 |
US11385442B2 (en) | 2022-07-12 |
TWI707157B (zh) | 2020-10-11 |
CN112099186A (zh) | 2020-12-18 |
TW202101058A (zh) | 2021-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83551B (zh) | 光学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US11977274B2 (en) | Optical photograph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210356699A1 (en) | Photograph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3359276B (zh) |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2099186B (zh) | 摄影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6125630A (zh) | 光学摄影镜头组 | |
US12085696B2 (en) | Optical lens assembly comprising seven lenses of −++−−+− or +++−−+− refractive powers,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5453725A (zh) | 成像透镜系统 | |
CN114563858B (zh) | 光学取像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US11822056B2 (en) |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0824665B (zh) | 取像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3917671B (zh) | 光学成像透镜组 | |
CN114924382B (zh) |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4815184B (zh) | 取像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2882191A (zh) | 摄影用光学镜片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7687182A (zh) | 取像系统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