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1138A - 密闭隔热阀 - Google Patents

密闭隔热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51138A
CN115451138A CN202210992675.3A CN202210992675A CN115451138A CN 115451138 A CN115451138 A CN 115451138A CN 202210992675 A CN202210992675 A CN 202210992675A CN 115451138 A CN115451138 A CN 115451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valve body
seal
gap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26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彦超
袁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Original Assignee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filed Critical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926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511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51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11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16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 F16K1/18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 F16K1/22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crossing the valve member, e.g. butterfl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16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 F16K1/18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 F16K1/22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crossing the valve member, e.g. butterfly valves
    • F16K1/226Shaping or arrangements of the se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密闭隔热阀,该密闭隔热阀包括:框体、阀体、连接至框体、阀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可折叠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框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以限定通道。阀体在通道中,其左、右两端可旋转地连接至框体的左、右侧表面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当阀体处于打开位置时,阀体的上、下密封端分别远离框体的上、下表面。当阀体处于关闭位置时,阀体的上、下密封端分别位于框体的上、下表面的下方和上方,且分别和框体的上、下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一密封件在第一间隙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第一间隙,第二密封件在第二间隙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第二间隙。

Description

密闭隔热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闭隔热阀,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密闭隔热阀中的密封件设置。
背景技术
使用通风管道连接楼宇的不同房间,实现不同房间之间的空气流通。但是当发生火灾时希望断开不同房间之间的空气流通。或者,希望调节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的风量大小。因此,在连接两个房间的通风管道上设置密闭隔热阀,希望两个房间空气流通时打开密闭隔热阀,希望断开两个房间之间的空气流通时,关闭密闭隔热阀,而希望调节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的风量大小时,调节密闭隔热阀的开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密闭隔热阀,该密闭隔热阀能够够使用不同厚度的间隙,不易磨损,容易安装、更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密闭隔热阀。所述密闭隔热阀包括框体、阀体、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框体具有框体上表面框体、框体下表面、框体左侧表面和框体右侧表面,所述框体上表面、所述框体下表面、所述框体左侧表面和所述框体右侧表面限定通道。所述阀体位于所述通道中,所述阀体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框体左侧表面和所述框体右侧表面使得所述阀体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所述阀体具有阀体上密封端和阀体下密封端,当所述阀体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阀体上密封端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分别远离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框体下表面以打开所述通道,而当所述阀体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阀体上密封端位于所述框体上表面下方且所述阀体下密封端位于所述框体下表面上方以关闭所述通道,并且当所述阀体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阀体上密封端和所述框体上表面间隔第一间隙,所述阀体下密封端和所述框体下表面间隔第二间隙。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是可折叠的,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至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件连接至所述框体下表面和所述阀体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第一间隙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所述框体下表面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在所述第二间隙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
在如上所述的密闭隔热阀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连接区段和第一折叠区段。所述第一连接区段连接至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折叠区段自所述第一连接区段成角度地悬伸,所述第一折叠区段延伸所述第一间隙的长度,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折叠区段在所述第一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连接区段连接至所述框体下表面和所述阀体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折叠区段自所述第二连接区段成角度地悬伸,所述第二折叠区段延伸所述第二间隙的长度,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下表面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折叠区段在所述第二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
在如上所述的密闭隔热阀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被构造为具有大致倒“U”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横向区段和两个第一竖向区段。所述第一横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区段连接至所述框体上表面,且所述两个第一竖向区段分别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至所述关闭位置的旋转方向上位于上游和下游,其中,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一折叠区段。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在所述第一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并且在所述阀体到达所述关闭位置时,位于下游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覆盖所述阀体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一表面的部分。所述第二密封件被构造为具有大致“U”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横向区段和两个第二竖向区段。所述第二横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二连接区段连接至所述框体下表面,且所述两个第二竖向区段分别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至所述关闭位置的旋转方向上位于上游和下游,其中,位于上游的所述二竖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二折叠区段。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下表面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在所述第二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并且在所述阀体到达所述关闭位置时,位于下游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覆盖所述阀体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二表面的部分,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相对。
在如上所述的密闭隔热阀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被构造为具有大致“U”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横向区段和两个第一竖向区段。其中,所述第一横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区段连接至所述阀体上密封端,且所述两个第一竖向区段分别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至所述关闭位置的旋转方向上位于上游和下游,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一折叠区段。其中,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在所述第一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并且使得位于下游的所述一竖向区段远离所述第一间隙展开以抵靠所述框体上表面。所述第二密封件被构造为具有大致倒“U”形截面,使得所述第第二密封件包括第第二横向区段和两个第二竖向区段。其中,所述第二横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二连接区段连接至所述阀体下密封端,且所述两个第二竖向区段分别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至所述关闭位置的旋转方向上位于上游和下游,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二折叠区段。其中,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下表面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在所述第二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并且使得位于下游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远离所述第二间隙展开以抵靠所述框体下表面。
在如上所述的密闭隔热阀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两个第一子密封件。每个所述第一子密封件被构造为具有大致“L”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一子密封件包括第一横向区段和第一竖向区段,所述第一横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区段,且所述第一竖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一折叠区段。所述两个第一子密封件的所述第一横向区段分别连接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其中,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两个第一子密封件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相对移动至相互抵靠并在所述第一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两个第二子密封件。每个所述第二子密封件被构造为具有大致“L”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二子密封件包括第二横向区段和第二竖向区段。所述第二横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二连接区段,且所述第二竖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二折叠区段。所述两个第二子密封件的所述第二横向区段分别连接所述框体下表面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其中,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下表面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两个第二子密封件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相对移动至相互抵靠并在所述第二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
在如上所述的密闭隔热阀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被构造为具有大致“Z”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竖向区段和自所述第一竖向区段反向延伸的两个第一横向区段。所述两个第一横向区段中的一个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区段被连接至所述框体上表面,所述第一竖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一折叠区段。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竖向区段在所述第一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且使得所述两个第一横向区段中的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一间隙展开以覆盖所述阀体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二表面的部分。所述第二密封件被构造为具有大致“Z”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竖向区段和自所述第二竖向区段反向延伸的两个第二横向区段。所述两个第二横向区段中的一个构成所述第二连接区段被连接至所述框体下表面,所述第二竖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二折叠区段。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二竖向区段在所述第二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且使得所述两个第二横向区段中的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二间隙展开以覆盖所述阀体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一表面的部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
在如上所述的密闭隔热阀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被构造为具有横“T”形的截面,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第一竖向区段和自所述第一竖向区段的中部悬伸的第一横向区段。所述第一横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区段,且在自由端处折叠以连接至所述阀体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竖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一折叠区段。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竖向区段在所述第一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密封件被构造为具有横“T”形的截面,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具有第二竖向区段和自所述第二竖向区段的中部悬伸的第二横向区段。所述第二横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二连接区段,且在自由端处被折叠以连接至所述阀体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第二竖向区段构成所述第二折叠区段。在所述阀体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二竖向区段在所述第二间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
在如上所述的密闭隔热阀中,所述第一连接区段和所述第二连接区段包括柔性材料和硬性材料,且所述柔性材料包覆所述硬性材料。所述第一折叠区段和所述第二折叠区段由所述柔性材料制成。
在如上所述的密闭隔热阀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硬性材料的位置处被铆钉连接至所述框体上表面和所述阀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件在所述硬性材料的位置处被铆钉连接至所述框体下表面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中的至少一个。
在如上所述的密闭隔热阀中,所述密闭隔热阀被用于连接通风管道。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密闭隔热阀在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示出密闭隔热阀设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
图1b示出图1a所示打开状态下的密闭隔热阀沿垂直于空气在密闭隔热阀的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
图1c示出图1a所示密闭隔热阀在关闭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密闭隔热阀的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
图1d是图1b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密闭隔热阀中的密封件。
图1e和图1f是图1c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密闭隔热阀中的密封件。
图2a示出图1a的密闭隔热阀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时在打开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密闭隔热阀的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
图2b示出图2a所示的密闭隔热阀在关闭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密闭隔热阀的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
图2c是图2a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密闭隔热阀中的密封件。
图2d和图2e是图2b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密闭隔热阀中的密封件。
图3a示出图1a的密闭隔热阀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时在打开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密闭隔热阀的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
图3b示出图3a所示的密闭隔热阀在关闭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密闭隔热阀的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
图3c是图3a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密闭隔热阀中的密封件。
图3d和图3e是图3b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密闭隔热阀中的密封件。
图4a示出图1a的密闭隔热阀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时在打开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密闭隔热阀的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
图4b示出图4a所示的密闭隔热阀在关闭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密闭隔热阀的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
图4c是图4a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密闭隔热阀中的密封件。
图4d和图4e是图4b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密闭隔热阀中的密封件。
图5a示出图1a的密闭隔热阀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时在打开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密闭隔热阀的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
图5b示出图5a所示的密闭隔热阀在关闭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密闭隔热阀的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
图5c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密闭隔热阀中的密封件。
图5d和图5e是图5b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密闭隔热阀中的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本申请中使用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图1a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密闭隔热阀100在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示出密闭隔热阀100设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密闭隔热阀100具有框体110,框体110具有框体上表面111、框体下表面112、框体左侧表面113和框体右侧表面114,框体上表面111、框体下表面112、框体左侧表面113和框体右侧表面114限定通道115。框体110的前侧116和后侧117为开放端,以在通道115两侧形成开口118和119。框体110的前侧116和后侧117分别连接至墙体和通风管道(未示出),使得通道115的两个开口118和119分别连通两个房间的通风管道。来自一个房间的通风管道的空气能够自通道115的一个开口118或119进入通道115朝向另一个开口119或118流动,且从另一个开口119或118离开通道115,进入另一个房间。通道115中设置有阀体120,阀体120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轴125与框体左侧表面113和框体右侧表面114可旋转地连接,使得阀体120能够围绕旋转轴125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当阀体120旋转至打开位置,密闭隔热阀100处于打开状态,此时,通道115打开,使得来自一个房间的空气自通道115的一个开口118或119沿通道115流动到达另一个开口119或118后进入另一个房间,因此两个房间之间空气流通。而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密闭隔热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通道115关闭,使得来自一个房间的空气不能自通道115的一个开口118或119流动到达另一个开口119或118,因此关断两个房间之间的空气流通。
图1b示出图1a所示打开状态下的密闭隔热阀100沿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图1c示出图1a所示密闭隔热阀100在关闭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如图1b所示,阀体120具有在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的表面135和136,且阀体120具有相对的上密封端121和下密封端122。当密闭隔热阀100处于图1b所示的打开状态时,阀体120处于打开位置。此时,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和下密封端122分别远离框体上表面111和框体下表面112,使得表面135和136非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内的流动方向,从而通道115打开,使得空气可以流动通过通道115。如图1c所示,当密闭隔热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时,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此时,阀体上密封端121位于框体上表面111下方面向框体上表面111,且阀体下密封端122位于框体下表面112上方面向框体下表面112,使得表面135和136大致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内的流动方向,从而表面135和136阻止空气流动通过通道115,通道115关闭。图1b还示出,框体上表面111和框体下表面112上分别设有密封件130和140。图1c中示出,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时,密封件130的部分位于框体上表面111和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之间,在框体上表面111和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之间形成密封,密封件140的部分位于框体下表面112和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之间,框体下表面112和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之间形成密封。
图1d是图1b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100处于打开状态时密闭隔热阀100中的密封件130和140。如图1d所示,密封件130具有大致倒“U”形的截面,使得密封件130具有横向区段131和两个向下延伸的竖向区段132、133。横向区段131作为连接区段连接至框体上表面111。密封件140具有大致“U”形的截面,使得密封件140具有横向区段141和两个向上延伸的竖向区段142、143。横向区段141作为连接区段连接至框体下表面112。
在图1d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件130的横向区段131包括柔性材料和硬性材料,通过将柔性材料包覆硬性材料形成横向区段131。横向区段131包括硬性材料使得能够通过铆钉170在硬性材料的位置处将横向区段131连接至框体上表面111。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2和133由柔性材料制成,使得竖向区段132和133可折叠和可展开。因此,竖向区段132和133中的任何一个都能用作密封件130的折叠区段。密封件140的横向区段141包括柔性材料和硬性材料,通过将柔性材料包覆硬性材料形成横向区段141。横向区段141包括硬性材料使得能够通过铆钉170(未示出)在硬性材料的位置处将横向区段141连接至框体下表面112。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2和143由柔性材料制成,使得竖向区段142和143可折叠和可展开。因此,竖向区段142和143中的任何一个都能用作密封件140的折叠区段。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材料是硅胶,硬性材料是金属片。通过使用柔性材料包覆硬性材料形成密封件130和140的横向区段131和141,使得密封件130和140能够以铆钉连接的方式连接到框体上表面111和框体下表面112,这使得密封件130和140的安装更方便,且容易拆卸更换。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130和密封件140的横向区段131和141也可以完全由柔性材料制成,且以其他方式(诸如胶黏)连接至框体上表面111和框体下表面112。
图1e和图1f是图1c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密闭隔热阀100中的密封件130和140。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时,如图1e和图1f所示,密闭隔热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和框体上表面111之间具有间隙123,且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和框体下表面112之间具有间隙124。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2的高度大于间隙123的厚度,且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2的高度大于间隙124的厚度,使得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时,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2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3,且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2在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4。密封件130和140的宽度略小于阀体120的厚度,且密封件130和140的竖向区段133和143的高度分别大于间隙123和124的厚度,使得如图1e和图1f所示,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时,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3延伸超过间隙123的厚度以覆盖阀体120的表面135的部分,且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3延伸超过间隙124的厚度以覆盖阀体120的表面136的部分。除竖向区段132和142各自对间隙123和124形成的填充密封之外,竖向区段133对表面135的覆盖及竖向区段143对表面136的覆盖形成对间隙123和124的额外的遮挡密封。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2、133延伸间隙123的长度(图1a中示出),使得折叠的竖向区段132能够填充并密封间隙123,且使得竖向区段133在间隙123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超过间隙123的厚度以形成对表面135的部分的覆盖,从而对间隙123形成额外的遮挡密封。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2、143延伸间隙124的长度,使得折叠的竖向区段142能够填充并密封间隙124,且使得竖向区段143在间隙124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超过间隙124的厚度以形成对表面136的部分的覆盖,从而对间隙124形成额外的遮挡密封。
下面结合图1b-图1f进一步描述密封件130和140在阀体1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时的状态变化。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图1b和1d中的阀体120,使阀体120自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旋转。当阀体120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朝向框体上表面111移动,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朝向框体下表面112移动。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阀体120时,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2位于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竖向区段133位于下游。类似的,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2位于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竖向区段143位于下游。因此,随着阀体120的顺时针旋转,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先移动至接触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2,后移动至接触竖向区段133,且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先移动至接触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2,后移动至接触竖向区段143。当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移动至接触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2,且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移动至接触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2,阀体120的进一步顺时针旋转使得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推动竖向区段132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且使得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推动竖向区段142在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折叠。当阀体120旋转到达关闭位置,如图1e和图1f所示,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2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3,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2在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4,且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3延伸超过间隙123的厚度并覆盖阀体120表面135的部分,且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3延伸超过间隙124的厚度并覆盖阀体120的表面136的部分。当需要打开密闭隔热阀100,逆时针旋转阀体120以打开通道115,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2和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2随着阀体120的逆时针旋转回弹至图1d所示的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当阀体120处于图1d所示的打开位置时,也可以逆时针旋转阀体120来将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当以逆时针旋转阀体120时,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3位于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且类似的,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3处于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因此,随着阀体120的旋转,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先移动至接触密封件130的竖向区段133,且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先移动至接触密封件140的竖向区段143。且,随着阀体120的进一步逆向旋转,竖向区段133和143被分别在间隙123和124的厚度方向上折叠。当阀体120达到关闭位置,竖向区段133和143被分别在间隙123和124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间隙123和124,而竖向区段132和142分别延伸超过间隙123和124的厚度并覆盖表面136和135以对间隙123和124形成额外的遮挡密封。
图2a-图2e示出图1a中的密闭隔热阀100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该实施例的密封件230和240替换图1a-图1f的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30和140被设置在图1a-图1f中的密闭隔热阀100中。图2a示出设置有密封件230和240的密闭隔热阀100在打开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图2b示出图2a所示的密闭隔热阀100在关闭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如图2a所示,密封件230被设置在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上,密封件240被设置在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上。如图2b所示,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密封件230位于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和框体上表面111之间,在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和框体上表面111之间形成密封,密封件240位于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和框体下密封端122之间,在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和框体下密封端122之间形成密封。
图2c是图2a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100处于打开状态时密闭隔热阀100中的密封件230和240。如图2c所示,密封件230具有大致“U”形的截面,使得密封件230具有横向区段231和向上延伸的两个竖向区段232和233。横向区段231作为连接区段和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连接。竖向区段232和233是可折叠和展开的,因此都能用作密封件230的折叠区段。竖向区段232和233延伸间隙123的整个长度,且竖向区段232和233的高度大于间隙123的厚度。密封件230具有大致倒“U”形的截面,使得密封件240具有横向区段241和向下延伸的竖向区段242和243。横向区段241作为连接区段和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连接。竖向区段242和243是可折叠和展开的,因此都能用作密封件240的折叠区段。竖向区段242和243延伸间隙123的整个长度,且竖向区段242和243的高度大于间隙124的厚度。构成图2a-图2e中的密封件230和240的横向区段和竖向区段的材料分别和图1a-图1f的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30和140的横向区段和竖向区段的材料相同。且横向区段231和241连接至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和下密封端122的方式与横向区段131和141连接至框体上表面111和框体下表面112的方式相同。
图2d和图2e是图2b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密闭隔热阀100中的密封件230和240。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密闭隔热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如图2d和图2e所示,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2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和框体上表面111之间的间隙123,且竖向区段233被远离间隙123展开以抵靠框体上表面111。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2在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阀体120下密封端122和框体下表面112之间的间隙124,且竖向区段243被远离间隙124展开以抵靠框体下表面112。除竖向区段232和242各自对间隙123和124形成的填充密封之外,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3抵靠框体上表面111且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3抵靠框体下表面112对间隙123和124提供额外的密封。
下面结合图2a-图2e进一步描述密封件230和240在阀体1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时的状态变化。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图2a和2c中的阀体120,使阀体120自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旋转。当阀体120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朝向框体上表面111移动,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朝向框体下表面112移动。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阀体120时,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2位于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竖向区段233位于下游。类似的,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2位于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竖向区段243位于下游。因此,随着阀体120的逆时针旋转,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2先移动至接触框体上表面111,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3后移动至接触框体上表面111,且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2先移动至接触框体下表面112,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3后移动至接触框体下表面112。当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2移动至接触框体上表面111,且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2移动至接触框体下表面112,阀体120的进一步逆时针旋转使得框体上表面111推动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2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且使得框体下表面112推动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2在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折叠。当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3移动至接触框体上表面111,且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3移动至接触框体下表面112,阀体120的进一步逆时针旋转使得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3远离间隙123展开,且使得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3远离间隙124展开。因此,当阀体120旋转到达关闭位置,如图2d和图2e所示,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2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3,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2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4,且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3远离间隙123被展开并抵靠框体上表面111,且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3远离间隙124被展开并抵靠框体下表面112。当需要打开密闭隔热阀100,顺时针旋转阀体120以打开通道115,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2和233及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2和243随着顺时针旋转阀体120回弹至图2c所示的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当阀体处于图2c所示的打开位置时,也可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阀体120使其旋转至关闭位置。当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阀体120,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3位于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而竖向区段232位于下游。类似的,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3位于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而竖向区段242位于下游。因此,当阀体120以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关闭位置,密封件230的竖向区段233将被折叠以填充间隙124,而其竖向区段232将远离间隙124展开并抵靠框体下表面112,且密封件240的竖向区段243将被折叠以填充间隙123,而其竖向区段242将远离间隙123展开并抵靠框体上表面111。
图3a-图3e示出图1a的密闭隔热阀100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该实施例的密封件330和340替换图1a-图1f的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30和140被设置在密闭隔热阀100中。图3a示出设置有密封件330和340的密闭隔热阀100在打开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图3b示出图3a所示的密闭隔热阀100在关闭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如图3a所示,密封件330包括两个子密封件330.1、330.2,分别设置在框体上表面111和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上。密封件340包括两个子密封件340.1和340.2,分别设置在框体下表面112和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上。如图3b所示,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密封件330的两个子密封件330.1和330.2彼此抵靠且位于框体上表面111和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之间,在框体上表面111和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之间形成密封,且密封件340的两个子密封件340.1和340.2彼此抵靠且位于框体下表面112和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之间,在框体下表面112和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之间形成密封。
图3c是图3a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100处于打开状态时密闭隔热阀100中的密封件330和340。如图3c所示,密封件330的两个子密封件330.1和330.2分别具有大致“L”形的截面,且两个子密封件330.1和330.2开口方向相反。每个子密封件330.1和330.2分别具有横向区段331.1和331.2,以及竖向区段332.1和332.2。子密封件330.1的横向区段331.1作为连接区段连接至框体上表面111,且子密封件330.2的横向区段331.2作为连接区段连接至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子密封件330.1和330.2的竖向区段332.1和332.2都是可折叠和可展开的,分别用作子密封件330.1和330.2的折叠区段。竖向区段332.1和332.2分别延伸间隙123的长度,且它们的高度都大于间隙123的厚度。密封件340的两个子密封件340.1和340.2分别具有大致“L”形的截面,且两个子密封件340.1和340.2开口方向相反。每个子密封件340.1和340.2分别具有横向区段341.1和341.2,以及竖向区段342.1和342.2。子密封件340.1的横向区段341.1作为连接区段连接至框体下表面112,且子密封件340.2的横向区段341.2作为连接区段连接至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子密封件340.1和340.2的竖向区段342.1和342.2都延伸间隙124的长度,且子密封件340.1和340.2的竖向区段342.1和342.2都是可折叠和可展开的,分别用作子密封件340.1和340.2的折叠区段。竖向区段342.1和342.2的高度都大于间隙124的厚度。构成图3a-图3e中的子密封件330.1、330.2、340.1和340.2的横向区段和竖向区段的材料分别和图1a-图1f的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30和140的横向区段和竖向区段的材料相同。且横向区段331.1、331.2、341.1和341.2连接至框体上表面111、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框体下表面112或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的方式和横向区段131和141连接至框体上表面111和框体下表面112的方式相同。
图3d和图3e是图3b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密闭隔热阀100中的密封件330和340。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密闭隔热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如图3d和图3e所示,密封件330的子密封件330.1和330.2的竖向区段332.1和332.2彼此抵靠,且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3,且密封件340的子密封件340.1和340.2的竖向区段342.1和342.2彼此抵靠,且在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4。
下面结合图3a-图3e进一步描述密封件330和340在阀体1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时的状态变化。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图3a和3c中的阀体120,使得阀体120自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旋转。当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阀体120,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上的子密封件330.2朝向框体上表面111上的子密封件330.1移动,且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上的子密封件340.2朝向框体下表面112上的子密封件340.1移动。当阀体120旋转至子密封件330.2的竖向区段332.2接触子密封件330.1的竖向区段332.1,且子密封件340.2的竖向区段342.2接触子密封件340.1的竖向区段342.1,阀体120的进一步逆时针旋转使得子密封件330.1的竖向区段332.1与子密封件330.2的竖向区段332.2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且使得子密封件340.1的竖向区段342.1与子密封件340.2的竖向区段342.2在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折叠。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子密封件330.1的竖向区段332.1和子密封件330.2的竖向区段332.2彼此抵靠地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3,子密封件340.1的竖向区段342.1和子密封件340.2的竖向区段342.2彼此抵靠地在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4。当需要打开密闭隔热阀100,顺时针旋转阀体120以打开通道115,子密封件330.1的竖向区段332.1、子密封件330.2的竖向区段332.2、子密封件340.1的竖向区段342.1和子密封件340.2的竖向区段342.2随着阀体120的顺时针旋转回弹至图4c所示的状态。
图4a-图4e示出图1a的密闭隔热阀100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该实施例的密封件430和440替换图1a-图1f的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30和140被设置在密闭隔热阀100中。图4a示出设置有密封件430和440的密闭隔热阀100在打开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图4b示出图4a所示的密闭隔热阀100在关闭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如图4a所示,密封件430设置在框体上表面111上,密封件440被设置在框体下表面112上。如图4b所示,当阀体120被旋转至关闭位置,密封件430的部分位于框体上表面111和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之间,在框体上表面111和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之间形成密封,密封件440的部分位于框体下表面112和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之间,在框体下表面112和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之间形成密封。
图4c是图4a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100处于打开状态时密闭隔热阀100中的密封件430和440。如图4c所示,密封件430具有大致“Z”形的截面,使得密封件430包括竖向区段432和自竖向区段432反向延伸的两个横向区段431和433。横向区段431构成连接区段连接至框体上表面111。横向区段433和竖向区段432都是可折叠和展开的,且竖向区段432用作密封件430的折叠区段。横向区段433和竖向区段432延伸间隙123的长度,且竖向区段432的高度大于间隙123的厚度。密封件440具有大致“Z”形的截面,使得密封件440包括竖向区段442和自竖向区段442反向延伸的两个横向区段441和443。横向区段441构成连接区段连接至框体下表面112。横向区段443和竖向区段442都是可折叠和展开的,且竖向区段442用作密封件440的折叠区段。横向区段443和竖向区段442延伸间隙124的长度,且竖向区段442的高度大于间隙124的厚度。构成图4a-图4e中的密封件430和440的横向区段431、441和竖向区段432、442的材料分别和图1a-图1f的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30和140的横向区段和竖向区段的材料相同。且横向区段431和441连接至框体上表面111和框体下表面112的方式和横向区段131和141连接至框体上表面111和框体下表面112的方式相同。构成图4a-图4e中的密封件430和440的横向区段433和443的材料和构成密封件430和440的竖向区段432和442的材料相同。
图4d和图4e是图4b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密闭隔热阀100中的密封件430和440。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如图4d和图4e所示,密封件430的竖向区段432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3,而密封件430的横向区段433被展开以覆盖阀体120的表面136的部分,且密封件440的竖向区段442在间隙124的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4,而密封件440的横向区段443被展开以覆盖阀体120的表面135的部分。由于密封件430的横向区段433覆盖阀体120的表面136的部分,除了竖向区段432对间隙123形成的填充密封以外,密封件430还对间隙123形成额外的遮挡密封。类似的,由于密封件440的横向区段433覆盖阀体120的表面135的部分,除了竖向区段442对间隙124形成的填充密封以外,密封件440还对间隙124形成额外的遮挡密封。
下面结合图4a-图4e进一步描述密封件430和440在阀体1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时的状态变化。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图4a和4c中的阀体120,使阀体120自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旋转。当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阀体120,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朝向框体上表面111移动,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朝向框体下表面112移动。当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移动至接触密封件430的横向区段433,且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移动至接触密封件440的横向区段433,随着阀体120的进一步逆时针旋转,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推动密封件430的横向区段433使其远离间隙123展开,且同时推动密封件430的竖向区段432使其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折叠,并且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推动密封件440的横向区段443使其远离间隙124展开,且同时推动密封件440的竖向区段442使其在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折叠。当阀体120旋转到关闭位置,如图4d和图4e所示,密封件430的竖向区段432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3,而密封件430的横向区段433在远离间隙123的方向上被展开并覆盖阀体120的表面136的部分,并且,密封件440的竖向区段442在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4,而密封件440的横向区段443在远离间隙124的方向上被展开并覆盖阀体120的表面135的部分。当需要打开密闭隔热阀100,顺时针旋转阀体120以打开通道115,密封件430的竖向区段432和横向区段433及密封件440的竖向区段442和横向区段443随着阀体120的顺时针旋转回弹至图4c所示的状态。
图5a-图5e示出图1a的密闭隔热阀100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该实施例的密封件530和540替换图1a-图1f的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30和140被设置在密闭隔热阀100。图5a示出设置有密封件530和540的密闭隔热阀100在打开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图5b示出图5a所示的密闭隔热阀100在关闭状态下沿垂直于空气在通道115中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图。如图5a所示,密封件530在靠近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处设置在表面136上,密封件540在靠近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处设置在表面135上。如图5b所示,当阀体120被旋转至关闭位置,密封件530的部分位于框体上表面111和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之间,以在框体上表面111和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之间形成密封,密封件540的部分位于框体下表面112和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之间,以在框体下表面112和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之间形成密封。
图5c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100处于打开状态时密闭隔热阀100中的密封件530和540。如图5c所示,密封件530具有大致横“T”形的截面,使得密封件530包括竖向区段532和自竖向区段532的中部悬伸的横向区段531。横向区段531构成连接区段,且在自由端处被折叠形成连接部分533,连接部分533连接至阀体120的表面136。竖向区段532是可折叠和可展开的,以用作密封件530的折叠区段。竖向区段532延伸间隙123的长度,且竖向区段532的高度大于间隙123的厚度。密封件540具有大致横“T”形的截面,使得密封件540包括竖向区段542和自竖向区段542的中部悬伸的横向区段541。横向区段541构成连接区段,且在自由端处被折叠形成连接部分543,连接部分543连接至阀体120的表面135。竖向区段542是可折叠和可展开的,以用作密封件540的折叠区段。竖向区段542延伸间隙124的长度,且竖向区段542的高度大于间隙124的厚度。密封件530和540的横向区段531和541中的连接部分533和543的材料与图1a-图1f的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30和140的横向区段131和141的材料相同,且以与横向区段131和141连接至框体上表面111和框体下表面112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连接至表面136和135。密封件530和540的竖向区段532和542的材料分别和图1a-图1f的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30和140竖向区段的材料相同。密封件530和540的横向区段531和541中除连接部分533和543以外的部分的材料和竖向区段532和542的材料相同。
图5d和图5e是图5b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密闭隔热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密闭隔热阀100中的密封件530和540。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如图5d和图5e所示,密封件530的竖向区段532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3,且密封件540的竖向区段542在间隙124的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4。
下面结合图5a-图5e进一步描述密封件530和540在阀体1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时的状态变化。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图5a和5c中的阀体120,使得阀体120自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旋转。当阀体120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朝向框体上表面111移动,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朝向框体下表面112移动。当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移动至使得密封件530的竖向区段532的一端接触框体上表面111,另一端接触阀体120的上密封端121,且使得密封件540的竖向区段542的一端接触框体下表面112,另一端接触阀体120的下密封端122,随着阀体120继续逆时针旋转,密封件530的竖向区段532被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且密封件540被在朝向间隙124的方向上折叠。当阀体120旋转至关闭位置,如图5d和5e所示,密封件530在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3,且密封件540在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间隙124。当需要打开密闭隔热阀100,顺时针旋转阀体120以打开通道115,密封件530的竖向区段532和密封件540的竖向区段542随着阀体120的顺时针旋转回弹至图5c所示的状态。
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密闭隔热阀使用的密封件具有可折叠的区段,利用可折叠区段的可折叠变形的能力实现对框体和阀体之间的间隙的密封。由于折叠变形的变形范围大且变形阻力小,本申请的密封件能够适应不同的间隙厚度。
一般地,基于阀体和框体上、下表面之间的理论间隙厚度和密封件的理论变形量来设计密封件的厚度,使得密封件的厚度足以填充间隙来密封间隙,又不会对阀体的关闭造成过大的阻力。对于使用挤压变形的密封件,由于挤压变形的变形范围小且变形阻力大,密封件的厚度被设计为略大于理论间隙厚度,使得密封件能够被压缩填充间隙来密封间隙,同时避免密封件对阀体关闭造成过大阻力。于是,当实际间隙厚度大于理论间隙厚度,会发生挤压变形的密封件的厚度不足以填充间隙来对间隙形成密封的情况;而当实际间隙厚度小于理论间隙厚度,则会出现阀关闭阻力过大的问题。而由于本申请利用密封件的折叠变形,折叠变形的变形范围大且变形阻力小,使得本申请的密封件可以被设计成具有大的厚度(即,前文中描述的密封件竖向区段构成的折叠区段的高度)。这使得,即使实际间隙厚度大于理论间隙厚度,本申请的密封件依然能够折叠在间隙中以填充并密封间隙。并且,由于本申请利用密封件的折叠变形范围大且变形阻力小,本申请密封件的较大厚度(即,折叠区段的高度)容易地在发生大的折叠变形后变小,从而不会对阀体的关闭造成过大的阻力。即便当实际间隙厚度小于理论间隙厚度,依然容易关闭阀体。因此,本申请的密封件能够适应不同的间隙厚度。
2.对于挤压变形的密封件,由于这种密封件的变形阻力大,阀体关闭过程中阀体的上、下密封端或框体的上、下表面对密封件施加的力大,且阀体的上、下密封端或框体上、下表面和密封件先形成线接触,因此挤压变形的密封件容易发生磨损。本申请采用折叠变形的密封件,由于本申请的这种密封件的变形阻力小,阀体关闭过程中阀体的上、下密封端或框体的上、下表面对密封件施加的力小,使得密封件不易发生磨损。即便当密封件件安装在框体上、下表面上时,阀体关闭过程中阀体的上、下密封端和密封件的线接触也不易损坏使密封件。
3.本申请密封件的连接区段采用软性材料包覆硬性材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铆钉连接的方式将密封件连接至框体或阀体。这种连接方式使得安装密封件的操场容易且高效,并且当需要更换密封件时,也易于拆除旧的密封件,以新的密封件替换。
尽管已经结合以上概述的实施例的实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对于本领域中至少具有普通技术的人员而言,各种替代方案、修改、变化、改进和/或基本等同方案,无论是已知的或是现在或可以不久预见的,都可能是显而易见的。另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技术效果和/或技术问题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所以本说明书中的披露可能用于解决其他技术问题和具有其他技术效果和/或可以解决其他技术问题。因此,如上陈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实例旨在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因此,本公开旨在包括所有已知或较早开发的替代方案、修改、变化、改进和/或基本等同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密闭隔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隔热阀包括:
框体(110),所述框体具有框体上表面(111)、框体下表面(112)、框体左侧表面(113)和框体右侧表面(114),所述框体上表面(111)、所述框体下表面(112)、所述框体左侧表面(113)和所述框体右侧表面(114)限定通道(115);
阀体(120),所述阀体(120)位于所述通道(115)中,所述阀体(120)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框体左侧表面(113)和所述框体右侧表面(114)使得所述阀体(120)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所述阀体(120)具有阀体上密封端(121)和阀体下密封端(122),当所述阀体(120)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122)分别远离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框体下表面(112)以打开所述通道(115),而当所述阀体(12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位于所述框体上表面(111)下方且所述阀体下密封端(122)位于所述框体下表面(112)上方以关闭所述通道(115),并且当所述阀体(12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和所述框体上表面(111)间隔第一间隙(123),所述阀体下密封端(122)和所述框体下表面(112)间隔第二间隙(124);
第一密封件(130,230,330,430,530)和第二密封件(140,240,340,440,540),所述第一密封件(130,230,330,430,530)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40,240,340,440,540)是可折叠的,所述第一密封件(130,230,330,430,530)连接至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12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件(140,240,340,440,540)连接至所述框体下表面(112)和所述阀体(120)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130,230,330,430,530)在所述第一间隙(123)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123),所述框体下表面(112)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122)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140,240,340,440,540)在所述第二间隙(124)的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1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隔热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件(130,230,330,430,530)包括:
第一连接区段(131,231,331.1,331.2,431,531),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31,231,331.1,331.2,431,531)连接至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120)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和
第一折叠区段(132,232,332.1,332.2,432,532),所述第一折叠区段(132,232,332.1,332.2,432,532)自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31,231,331.1,331.2,431,531)成角度地悬伸,所述第一折叠区段(132,232,332.1,332.2,432,532)延伸所述第一间隙(123)的长度,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折叠区段(132,232,332.1,332.2,432,532)在所述第一间隙(123)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123);;
所述第二密封件(140,240,340,440,540)包括:
第二连接区段(141,241,341.1,341.2,441,541),所述第二连接区段(141,241,341.1,341.2,441,541)连接至所述框体下表面(112)和所述阀体(120)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和
第二折叠区段(142,242,342.1,342.2,442,542),所述第二折叠区段(142,242,342.1,342.2,442,542)自所述第二连接区段(141,241,341.1,341.2,441,541)成角度地悬伸,所述第二折叠区段(142,242,342.1,342.2,442,542)延伸所述第二间隙(124)的长度,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下表面(112)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122)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折叠区段(142,242,342.1,342.2,442,542)在所述第二间隙(124)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隔热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件(130)被构造为具有大致倒“U”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130)包括第一横向区段(131)和两个第一竖向区段(132,133),所述第一横向区段(131)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31)连接至所述框体上表面(111),且所述两个第一竖向区段(132,133)分别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至所述关闭位置的旋转方向上位于上游和下游,其中,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132)构成所述第一折叠区段(132),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132)在所述第一间隙(123)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123),并且在所述阀体(120)到达所述关闭位置时,位于下游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133)覆盖所述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一表面(135)的部分;
所述第二密封件(140)被构造为具有大致“U”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140)包括第二横向区段(141)和两个第二竖向区段(142,143),所述第二横向区段(141)构成所述第二连接区段(141)连接至所述框体下表面(112),且所述两个第二竖向区段(142,143)分别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至所述关闭位置的旋转方向上位于上游和下游,其中,位于上游的所述二竖向区段(142)构成所述第二折叠区段(142),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下表面(112)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122)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142)在所述第二间隙(124)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124),并且在所述阀体(120)到达所述关闭位置时,位于下游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143)覆盖所述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二表面(136)的部分,所述第二表面(136)和所述第一表面(135)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隔热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件(230)被构造为具有大致“U”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230)包括第一横向区段(231)和两个第一竖向区段(232,233),其中,所述第一横向区段(231)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区段(231)连接至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且所述两个第一竖向区段(232,233)分别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至所述关闭位置的旋转方向上位于上游和下游,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232)构成所述第一折叠区段(232),其中,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232)在所述第一间隙(123)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123),并且使得位于下游的所述一竖向区段(233)远离所述第一间隙(123)展开以抵靠所述框体上表面(111);
所述第二密封件(240)被构造为具有大致倒“U”形截面,使得所述第第二密封件(240)包括第第二横向区段(241)和两个第二竖向区段(242,243),其中,所述第二横向区段(241)构成所述第二连接区段(241)连接至所述阀体下密封端(122),且所述两个第二竖向区段(242,243)分别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至所述关闭位置的旋转方向上位于上游和下游,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242)构成所述第二折叠区段(242),其中,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下表面(112)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122)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242)在所述第二间隙(124)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124),并且使得位于下游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243)远离所述第二间隙(124)展开以抵靠所述框体下表面(1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隔热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件(330)包括两个第一子密封件(330.1,330.2),每个所述第一子密封件(330.1,330.2)被构造为具有大致“L”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一子密封件(330.1,330.2)包括第一横向区段(331.1,331.2)和第一竖向区段(332.1,332.2),所述第一横向区段(331.1,331.2)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区段(331.1,331.2),且所述第一竖向区段(332.1,332.2)构成所述第一折叠区段(332.1,332.2),所述两个第一子密封件(330.1,330.2)的所述第一横向区段(331.1,331.2)分别连接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其中,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两个第一子密封件(331.1,331.2)的所述第一竖向区段(332.1,332.2)相对移动至相互抵靠并在所述第一间隙(123)的所述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123);
所述第二密封件(340)包括两个第二子密封件(340.1,340.2),每个所述第二子密封件(340.1,340.2)被构造为具有大致“L”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二子密封件(340.1,340.2)包括第二横向区段(341.1,341.2)和第二竖向区段(342.1,342.2),所述第二横向区段(341.1,341.2)构成所述第二连接区段(341.1,341.2,且所述第二竖向区段(341.1,341.2)构成所述第二折叠区段(341.1,341.2),所述两个第二子密封件(340.1,340.2)的所述第二横向区段(341.1,341.2)分别连接所述框体下表面(112)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122),其中,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下表面(112)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122)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两个第二子密封件(340.1,340.2)的所述第二竖向区段(342.1,342.2)相对移动至相互抵靠并在所述第二间隙(124)的所述厚度方向上被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12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隔热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件(430)被构造为具有大致“Z”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430)包括第一竖向区段(432)和自所述第一竖向区段(432)反向延伸的两个第一横向区段(431,433),所述两个第一横向区段(431,433)中的一个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区段(431)被连接至所述框体上表面(111),所述第一竖向区段(432)构成所述第一折叠区段(432),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竖向区段(432)在所述第一间隙(123)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123),且使得所述两个第一横向区段(431,433)中的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一间隙(123)展开以覆盖所述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二表面(136)的部分;
所述第二密封件(440)被构造为具有大致“Z”形截面,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440)包括第二竖向区段(442)和自所述第二竖向区段(442)反向延伸的两个第二横向区段(441,443),所述两个第二横向区段(441,443)中的一个构成所述第二连接区段(441)被连接至所述框体下表面(112),所述第二竖向区段(442)构成所述第二折叠区段(442),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二竖向区段(442)在所述第二间隙(124)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124),且使得所述两个第二横向区段(441,443)中的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二间隙(124)展开以覆盖所述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一表面(135)的部分,所述第一表面(135)和所述第二表面(136)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隔热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件(530)被构造为具有横“T”形的截面,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530)具有第一竖向区段(532)和自所述第一竖向区段(532)的中部悬伸的第一横向区段(531),所述第一横向区段(531)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区段(531),且在自由端处折叠以连接至所述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二表面(136),所述第一竖向区段(532)构成所述第一折叠区段(532),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竖向区段(532)在所述第一间隙(123)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间隙(123);
所述第二密封件(540)被构造为具有横“T”形的截面,使得所述第二密封件(540)具有第二竖向区段(542)和自所述第二竖向区段(542)的中部悬伸的第二横向区段(541),所述第二横向区段(541)构成所述第二连接区段(541),且在自由端处被折叠以连接至所述阀体(120)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一表面(135),所述第一表面(135)和所述第二表面(136)相对,所述第二竖向区段(542)构成所述第二折叠区段(542),在所述阀体(120)自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二竖向区段(542)在所述第二间隙(124)的所述厚度方向上折叠以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二间隙(12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隔热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31,231,331.1,331.2,431,531)和所述第二连接区段(141,241,341.1,341.2,441,541)包括柔性材料和硬性材料,且所述柔性材料包覆所述硬性材料;和
所述第一折叠区段(141,241,341.1,341.2,441,541)和所述第二折叠区段(142,242,342.1,342.2,442,542)由所述柔性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闭隔热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件(130,230,330,430,530)在所述硬性材料的位置处被铆钉(116)连接至所述框体上表面(111)和所述阀体上密封端(121)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密封件(140,240,340,440,540)在所述硬性材料的位置处被铆钉(116)连接至所述框体下表面(112)和所述阀体下密封端(122)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密闭隔热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闭隔热阀被用于连接通风管道。
CN202210992675.3A 2022-08-18 2022-08-18 密闭隔热阀 Pending CN1154511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2675.3A CN115451138A (zh) 2022-08-18 2022-08-18 密闭隔热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2675.3A CN115451138A (zh) 2022-08-18 2022-08-18 密闭隔热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1138A true CN115451138A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2675.3A Pending CN115451138A (zh) 2022-08-18 2022-08-18 密闭隔热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5113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9745Y (zh) * 2005-03-14 2006-04-05 北京金万众空调制冷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地铁空调系统的防火柔性密封结构
WO2007108220A1 (ja) * 2006-03-15 2007-09-27 Aisa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蝶弁式絞り弁
CN203979441U (zh) * 2013-01-22 2014-12-03 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具有多个密封件的蝶形阀
CN206072371U (zh) * 2016-08-31 2017-04-05 深圳市中航大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柔性密封条的风阀
CN107076314A (zh) * 2014-11-04 2017-08-18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阀装置
CN206830835U (zh) * 2017-06-30 2018-01-02 绍兴市上虞金泰风机有限公司 单叶片密封排烟通风防火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9745Y (zh) * 2005-03-14 2006-04-05 北京金万众空调制冷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地铁空调系统的防火柔性密封结构
WO2007108220A1 (ja) * 2006-03-15 2007-09-27 Aisa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蝶弁式絞り弁
CN203979441U (zh) * 2013-01-22 2014-12-03 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具有多个密封件的蝶形阀
CN107076314A (zh) * 2014-11-04 2017-08-18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阀装置
CN206072371U (zh) * 2016-08-31 2017-04-05 深圳市中航大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柔性密封条的风阀
CN206830835U (zh) * 2017-06-30 2018-01-02 绍兴市上虞金泰风机有限公司 单叶片密封排烟通风防火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9983B2 (en) Air supply shutter for livestock buildings
CA1044522A (en) Jamb seal
KR101832325B1 (ko) 실링구조체가 구비된 공기유동량 조절댐퍼용 블레이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공기유동량 조절댐퍼
EP2642167B1 (de) Absperrvorrichtung zum Verschließen eines Strömungskanals
CN115451138A (zh) 密闭隔热阀
KR101017573B1 (ko) 환기창용 루버
DK3165702T3 (en) Window element with optimized placement of a forced ventilation
US6568149B2 (en) Sealed garage door joint with thermal break
JP4580378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625923B1 (ko) 배기분리형 댐퍼용 블레이드
JP3722043B2 (ja) ドア用止水装置
KR102219679B1 (ko) 시스템 루버의 밀폐구조
CN113251154B (zh) 一种防漏风阻风阀
CN217502693U (zh) 一种止回阀
KR102547529B1 (ko) 기밀성이 향상된 방연댐퍼용 블레이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연댐퍼
KR102588766B1 (ko) 내화충전재 보관구조가 개선된 방화 댐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3451759U (zh) 一种密封性高的翻板阀
DK201870729A1 (en) A ROOF WINDOW WITH IMPROVED INSULATION AND SEALING PROPERTIES,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SUCH A ROOF WINDOW
JP3720902B2 (ja) 換気装置
CN215721114U (zh) 一种防火阀支撑加强结构
CN108744350B (zh) 高气密性防火排烟阀及排烟管道
CN218936557U (zh) 一种幕墙通风器
CN214466390U (zh) 一种通风管道防火阀
CN217892458U (zh) 一种三温分区通风结构的汽车空调
KR102630140B1 (ko) 직배기 연결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