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2480A - 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2480A
CN115422480A CN202211345204.XA CN202211345204A CN115422480A CN 115422480 A CN115422480 A CN 115422480A CN 202211345204 A CN202211345204 A CN 202211345204A CN 115422480 A CN115422480 A CN 115422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point
stop
points
time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452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2480B (zh
Inventor
谢泽雄
熊健
黄桂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452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24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2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2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2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2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采用密度的聚类方式对触发事件时的停留点进行聚类,并从得到的目标聚类簇中选择构建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停留点,进而根据选择的满足条件的停留点构建事件发生地,从而使得基于处理后的停留点构建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更加精准,便于后续根据确定的事件发生地进行精细化推荐。

Description

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等移动终端智能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可以通过感知用户情景,进而给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个性化服务,例如当用户位于不同地点时,可以根据用户在该地点习惯触发的事件,如打开某一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或查看某一文件,进行精细化推荐。
而事件发生地通常是基于用户的停留点和在停留点触发的时间确定的,因此如何对用户的停留点进行处理,以精准的确定用户触发不同事件的事件发生地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采用密度的聚类方式对触发事件时的停留点进行聚类,并从得到的目标聚类簇中选择构建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停留点,进而根据选择的满足条件的停留点构建事件发生地,从而使得基于处理后的停留点构建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更加精准,便于后续根据确定的事件发生地进行精细化推荐。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间段记录的被触发的事件对应的停留点信息,第一时间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对于每一个第二时间段,根据第二时间段的停留点信息,确定用户在第二时间段内触发的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对于每一个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对于每一个目标聚类簇,从目标聚类簇中选择构建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第一停留点,将选择的第一停留点顺序连接,得到事件发生地区域,事件发生地区域中包括了目标聚类簇中的所有第一停留点。
示例性的,第一时间段例如下文所说的D1至D4这4天的时间,第二时间段例如为下文所说的D1至D4这4天中的任意一天。
示例性的,被触发的事件例如为下文所说的用户点击了电子设备中安装的某一APP的图标,启动的了该APP,或者点击了某一文件对应的图标,打开了该文件等。
示例性的,事件对应的停留点信息,例如可以包括表1所示的内容。
示例性的,第一停留点例如为图15中所示的黑点。
可理解的,对于直接以第二时间段中的第一停留点信息构建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实现方式,目标聚类簇例如为图15中的APP1_D1_1、APP1_D1_2、APP1_D1_3、APP1_D1_4、APP1_D1_5、APP1_D1_6等,关于将第一停留点进行密度的实现细节可以参见下文,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通过采用密度的聚类方式对触发事件时的停留点进行聚类,并从得到的目标聚类簇中选择构建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停留点,进而根据选择的满足条件的停留点构建事件发生地,从而使得基于处理后的停留点构建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更加精准,便于后续根据确定的事件发生地进行精细化推荐。
根据第一方面,对于每一个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包括:对于每一个第二时间段,确定第二时间段内每两个第一停留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每一个第一停留点,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将第一停留点,以及与第一停留点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一停留点聚类到一个聚类簇中,得到目标聚类簇。
示例性的,第一距离阈值例如下文所说的S1,关于将第一停留点进行密度的实现细节可以参见下文,此处不再赘述。
可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设置S1的取值,保证聚类获得的目标聚类簇更加合理,从而使得最终根据目标聚类簇中的第一停留点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更加精准,能够更好的适应用户的实际业务需求。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对于每一个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包括:对于每一个第二时间段,确定第二时间段内每两个第一停留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每一个第一停留点,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将第一停留点,以及与第一停留点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一停留点聚类到一个聚类簇中,得到第一聚类簇;对于每一个第一聚类簇,根据第一聚类簇中包括的所有第一停留点,确定第一聚类簇对应的第二停留点,第二停留点为第一聚类簇的中心点;确定第一时间段内,每一个第二时间段内的每一个第二停留点与其他第二时间段内的每一个第二停留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每一个第二停留点,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将第二停留点,以及与第二停留点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的第二距离阈值的第二停留点聚类到一个聚类簇中,得到目标聚类簇。
示例性的,第二距离阈值例如为下文所说的S2。其中,S1和S2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参见下文描述。
由此,根据每一个第一聚类簇中的第一停留点确定其对应的中心点,即第二停留点,后续在对多天内的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进行密度时,直接以第二停留点进行聚类处理,大大减少了数据处理量。
此外,可理解的,该实现方式中是以多天内的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进行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构建的,相应于第一方面中根据一天内的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进行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构建,最终构建的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能够更好的体现用户在一定时间内的行为习惯,从而更好的应用于实际应用场景。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聚类簇中每一个第二停留点对应第一停留点;将每一个第二停留点对应的第一停留点进行汇总,并去除重复的第一停留点;将去重后的所有第一停留点保留到目标聚类簇中。
由此,通过保留每一个第二停留点对应的第一停留点,即计算第二停留点的第一停留点,并将所有第二停留点对应的第一停留点进行汇总、去重处理后保留到目标聚类簇中,从而能够便于后续根据多天内的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进行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构建,并且通过去重可以减少数据处理量。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对于每一个目标聚类簇,从目标聚类簇中选择构建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第一停留点,将选择的第一停留点顺序连接,得到事件发生地区域,包括:对于每一个目标聚类簇,从中选择一个第一停留点作为起始点,并对剩余的第一停留点进行排序,得到第一队列;将起始点压入栈中的第一位置,将第一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压入栈中的第二位置,第一队列更新为第二队列;基于外积的计算公式,计算第一位置的起始点和第二位置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与第一位置的起始点和第二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对应的第一外积;在第一外积小于0时,将第二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压入栈中的第三位置,第二队列更新为第三队列;基于外积的计算公式,计算第二位置的第一停留点和第三位置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与第二位置的第一停留点和第三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对应的第二外积;在第二外积小于0时,将第三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压入栈中的第四位置,将第三队列更新为第四队列;在第二外积不小于0时,将第三位置的第一停留点出栈;基于外积的计算公式,计算第一位置的起始点和第二位置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与第一位置的起始点和第三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对应的第三外积;在第三外积小于0时,将第三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压入栈中的第三位置,将第三队列更新为第四队列;重复执行上述操作,直到对目标聚类簇中的所有第一停留点遍历完,将栈中保留的第一停留点作为构建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第一停留点;按序将栈中保留的第一停留点顺序相连,得到事件发生地区域。
关于根据目标聚类簇中的第一停留点构建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21至图25,以及针对这些附图的文字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对于每一个目标聚类簇,从中选择一个第一停留点作为起始点,并对剩余的第一停留点进行排序,得到第一队列,包括:对于每一个目标聚类簇,选择目标聚类簇中经度最小,且纬度最小的一个第一停留点作为起始点;计算起始点与剩余的每一个第一停留点之间斜率,并根据斜率以正序的排序方式对剩余的第一停留点进行排序,得到第一队列。
示例性的,在该实现方式中,是以选择左下角的第一停留点作为起始点,并逆时针对剩余的其他第一停留点进行排序的方式为例,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见图21,以及针对图21的文字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可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以选择左下角的第一停留点作为起始点,对剩余第一停留点的排序还可以是顺时针的。针对这种方式,后续根据外积的入栈、出栈与上述方式相反。
此外,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还可以选择右上角的第一停留点作为起始点。对于不同起始点的选择,适应性调整后续的判断依旧即可,但依旧可以按照上述逻辑实现。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二时间段的停留点信息包括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信息和第二事件对应的第二停留点信息;对于每一个第二时间段,根据第二时间段的停留点信息,确定用户在第二时间段内触发的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包括:对于每一个第二时间段,分别根据第二时间段中的第一停留点信息,确定用户在第二时间段内触发的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以及根据第二时间段中的第二停留点信息,确定用户在第二时间段内触发的第二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
示例性的,第一事件、第二事件仅为泛指,它们指示的是针对不同APP/业务/服务触发的事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有更多种,如第三事件、第四事件等。
相应地,第一停留点信息、第二停留点信息也为泛指,是为了区分不同事件对应的停留点信息。其中,不同事件的停留点信息包括的参数类型相同,即形式均可如下文的表1所示。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对于每一个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包括:对于第一事件对应的每一个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触发第一事件时的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对于第二事件对应的每一个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触发第二事件时的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第二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根据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中包括的所有第一停留点,确定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根据第二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中包括的所有第一停留点,确定第二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对于每一个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确定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与每一个第二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每一个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将中心点,以及中心点之间的聚类满足设定的第三距离阈值的中心点聚类到一个聚类簇中,得到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共同对应的目标聚类簇。
示例性的,在根据一天内的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构建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场景下,第三距离阈值的取值可以与第一距离阈值的取值相同;在根据多天内的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构建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场景下,第三距离阈值的取值可以与第二距离阈值的取值相同。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对于每一个目标聚类簇,从目标聚类簇中选择构建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第一停留点之前,方法还包括:对于每一个目标聚类簇,确定目标聚类簇对应的第一提取位置和第二提取位;对目标聚类簇中包括的所有第一停留点,根据位置信息按序排列,位置信息包括经度和纬度;提取第一提取位对应的第一停留点的第一经度和第一纬度,以及第二提取位对应的第一停留点的第二经度和第二纬度;根据第一经度和第二经度,确定经度保留区间;根据第一纬度和第二纬度,确定纬度保留区间;剔除目标聚类簇中经度不在经度保留区间,且纬度不在纬度保留区间的第一停留点。
示例性的,第一提取位例如下文的Q1,第二提取位例如下文的Q3。关于异常的第一停留点的剔除的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见下文,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确定目标聚类簇对应的第一提取位置和第二提取位,包括:确定目标聚类簇中包括的第一停留点的数量;根据数量确定第一中间位;将第一位与第一中间位之间的中间位确定为目标聚类簇对应的第一提取位置;将第一中间位与最后一位之间的中间位确定目标聚类簇对应的第二提取位置。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经度保留区间为[第一经度-1.5*(第二经度-第一经度),第二经度+1.5*(第二经度-第一经度)];纬度保留区间为[第一纬度-1.5*(第二纬度-第一纬度),第二纬度+1.5*(第二纬度-第一纬度)]。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获取第一时间段记录的被触发的事件对应的停留点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每一次触发事件的用户操作,获取并记录触发事件时的信令数据,得到被触发的事件的停留点信息。
示例性的,信令数据即为下文所述的手机信令数据。由于信令数据中就包括了停留点的经纬度(位置信息)、当前被触发的事件,如应用的名称,该事件的触发事件等,因此在感知的有事件被触发时,直接获取触发事件时的信令数据,将其作为该事件的停留点信息即可。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获取第一时间段记录的被触发的事件对应的停留点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每一次触发事件的用户操作,在被触发的事件享有使用定位服务功能的权限时,基于定位服务功能,获取触发事件时的停留点的位置信息;记录停留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停留点与被触发的事件,事件的触发事件之间的关系,得到被触发的事件的停留点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所述的关系例如表1所示。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小于以设定点为圆心,以设定距离为半径构建的圆形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圆形事件发生地区域包括的第一停留点的数量与事件发生地区域包括的第一停留点的数量相同。
示例性的,圆形事件发生地区域例如图1所示,基于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例如图7所示,由于图7所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要小于图1所示的圆形事件发的区域的面积,从而能够基于确定的事件发生地区域进行更加精准的业务推荐。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小于矩形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矩形事件发生地区域包括的第一停留点的数量与事件发生地区域包括的第一停留点的数量相同,矩形事件发生地区域以经度最大,且纬度最大的第一停留点和经度最小,且纬度最小的第一停留点为顶点构建。
示例性的,矩形事件发生地区域例如图6所示,基于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例如图7所示,由于图7所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要小于图6所示的矩形事件发的区域的面积,从而能够基于确定的事件发生地区域进行更加精准的业务推荐。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得到事件发生地区域之后,方法还包括:在电子设备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确定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在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当前位置位于事件发生地区域时,根据事件发生地区域中与当前位置匹配的第一停留点对应的事件,在电子设备当前的界面中显示与事件相关的内容。
关于确定当前位置是否位于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下文,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在位置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位置位于事件发生地区域时,根据事件发生地区域中与当前位置匹配的第一停留点对应的事件进行推荐,使得基于事件发生地区域作出的推荐能够更加精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电路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电路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示意图;
图2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基于确定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推荐服务的示意图;
图3为示例性示出的又一种基于确定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推荐服务的示意图;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又一种基于确定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推荐服务的示意图;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又一种基于确定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推荐服务的示意图;
图6为示例性示出的又一种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示意图;
图7为示例性示出的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确定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示意图;
图8为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10和图11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开启定位服务功能的界面示意图;
图12为示例性示出的又一种开启定位服务功能的界面示意图;
图13为示例性示出的又一种开启定位服务功能的界面示意图;
图14为示例性示出的又一种开启定位服务功能的界面示意图;
图15至图17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当天发生的一种事件的事件发生地的示意图;
图18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多天内发生的单一事件的事件发生地的合并示意图;
图19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多天内发生的多事件的事件发生地的合并示意图;
图20为示例性示出的对异常停留点剔除的示意图;
图21至图24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凸多边形形状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构建示意图;
图25为示例性示出的多事件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构建过程中栈中停留点的变化示意图;
图26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凹多边形形状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示意图;
图27、图28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确定当前位置是否位于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说明之前,首先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参见图1,示例性示出一城市部分场所。示例性的,以在火车站、公交车乘车站P1和出租车乘车点P2所在区域,用户需要出示可提供用户信息二维码为例。
示例性的,在图1所示实现方式中,会以特定位置为圆心,以设定距离如100米为半径,构建一个将火车站、公交车乘车站P1和出租车乘车点P2包括在内的事件发生地,如图1中的A1。
继续参见图1,示例性的,当用户移动至A1内,或者A1的边缘时,如图2中(1)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的桌面10a上显示智能服务推荐区10a-1这一桌面卡片,并在智能服务推荐区10a-1中显示提供用户信息二维码的APP对应的图标10a-11。这样,在用户需要出示用户信息二维码时,无需通过滑动查找提供用户信息二维码的APP,然后再从该APP的特定页面找到对应的入口进行操作,直接对图标10a-11进行操作,如点击操作,手机响应于该用户操作行为,如图2中(2)所示,可直接跳转到显示用户信息二维码的界面10b。
参见图2中(2)所示,示例性的,界面10b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件,例如用于退出界面10b的控件界面10b-1,用于显示用户姓名、身份证号、当前时间的控件,以及该用的用户信息二维码的二维码图形。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继续参见图1,示例性的,当用户移动至A1内,或者A1的边缘时,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可采用悬浮球的方式在桌面10a推荐启动提供了用户信息二维码的APP的启动入口(一个悬浮球控件)10a-3。这样,当用户点击悬浮球控件10a-3后,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就可以从桌面10a跳转到图2中(2)所示的界面10b。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悬浮球控件10a-3可以拖动放置在桌面10a的任意位置。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以悬浮球方式显示启动入口,不受限于当前显示的界面是否为桌面10a,桌面10a中是否有智能服务推荐区10a-1,即在任何界面均可以显示适合该区域的服务,如上文所说的查看用户信息二维码的启动入口。
示例性的,在另一些实现场景中,如手机当前显示的界面不是桌面10a时,如处于其他APP的使用界面时,也可以在当前使用的界面中显示悬浮球控件10a-3,这样用户无需退出当前使用的APP,直接对悬浮球控件10a-3进行操作,手机就可以直接显示用户信息二维码对应的界面10b。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继续参见图1,示例性的,当用户移动至A1内,或者A1的边缘时,如图4所示,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的桌面10a上直接弹出用于显示用户信息二维码的弹窗10a-4。即无需用手动触发,在进入A1时,手机自动弹出弹窗10a-4,进一步减少了用户操作。
参见图4,示例性的,为方便用户关闭弹窗10a-4,在弹窗10a-4中还可以显示关闭弹窗10a-4的控件10a-41,当用户对控件10a-41作出操作,如点击操作后,手机响应于该用户操作行为,便可以关闭弹窗10a-4。
示例性的,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用户对桌面10a的某些区域进行操作,如点击操作后,关闭弹窗10a-4。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直接弹窗会遮挡手机当前的显示界面,影响用户使用。因此,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弹窗10a-4中还可以提供将弹窗10a-4最小化的控件,这样用户通过点击最小化的控件,就有暂时退出弹窗10a-4,当需要时在点击缩小的弹窗10a-4,以恢复正常。
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行为偏好,以及当前场所大众群体的行为数据,确定通常真正使用弹窗10a-4的时间范围,然后在临近该时间范围时,在弹出弹窗10a-4,从而避免用户沉迷游戏或其他业务忘记打开用户信息二维码,影响用户正常通行。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以弹窗方式推荐服务,不受限于当前显示的界面是否为桌面10a,即在任何界面均可以直接弹出适合该区域的服务,如上文所说的显示用户信息二维码弹窗10a-4。
继续参见图1,示例性的,当用户移动至A1内,或者A1的边缘时,如图5所示,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电子设备,如手机处于桌面10a(实际应用中可以是在任何页面)时,当用户从手机屏幕的上边缘沿着箭头方向向下滑动时,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拉出下拉通知栏界面10g。
继续参见图5,示例性的,下拉通知栏界面10g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件,例如亮度设置选项、Wi-Fi设置选项、蓝牙设置选项、移动数据设置选项、系统设置选项、GPS设置选项、自动旋转设置选项,以及基于事件发生地推荐的服务的启动入口,如10g-1。
可理解的,当用户点击了用户信息二维码的启动入口界面10g后,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就可以从界面10g跳转到图2中(2)所示的界面10b。这样,用户只需多执行一步下拉通知栏的操作,就可以找到用户信息二维码的启动入口10g-1,并且通过将用户信息二维码的启动入口10-g设置在下拉通知栏页面中,无论手机当前处于哪一显示界面,在执行何种业务,都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调出下拉通知栏界面,从而方便用户快速查看用户信息二维码。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用户信息二维码能够便于居民获取联系医疗服务和免费基础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动态掌握个人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
虽然基于图1所示的确定事件发生地区域A1,能够实现服务推荐。但是直接以特定位置为圆心,以设定距离为半径构建A1,往往会因为圆心和距离设置的不合理,导致A1不够精准,如出现A1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示例性的,对于A1过小的情况,会导致用户到底需要推荐服务的位置时,无法作出合理的服务推荐。而对于A1过大的情况,如图1所示,当用户沿道路W1前往游乐场途径A1时,即便用户不前往火车站、公交车乘车站P1和出租车乘车点P2,也可能误认为用户要前往火车站、公交车乘车站P1和出租车乘车点P2,进而为用户进行如上文用户信息二维码的推荐,如直接在当前界面弹窗显示弹窗10a-4,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参见图6,示例性示出一城市部分场所(与图1所示相同)。示例性的,仍以在火车站、公交车乘车站P1和出租车乘车点P2所在区域,用户需要出示可提供用户信息二维码为例。
示例性的,在图6所示实现方式中,会以用户在火车站、公交车乘车站P1和出租车乘车点P2所在区域内出示用户信息二维码时的位置,如图6中的点1至点13构建事件发生地区域。具体的,对于图6所示的实现方式,是通过确定这些点中经纬度最大的点和经纬度最小的点,然后以这两个点构建矩形区域,如图6中的A2作为事件发生地区域。这样,当用户移动至A2内,或A2边缘时,就可以按照图2至图5所示的方式,推荐查看用户信息二维码的启动入口,或直接显示用户信息二维码,具体实现细节可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基于图2所示的确定事件发生地区域A2,相较于基于图1所示的确定事件发生地区域A1,精准度更高,但是仍然存在A2过大的情况。如图6所示,当用户沿道路W2前往游乐场途径A2时,即便用户不前往火车站、公交车乘车站P1和出租车乘车点P2,也可能误认为用户要前往火车站、公交车乘车站P1和出租车乘车点P2,进而为用户进行如上文用户信息二维码的推荐,如直接在当前界面弹窗显示弹窗10a-4,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通过采用密度的聚类方式对触发事件时的停留点进行聚类,同时对每一天中不同事件在相同区域内的停留点进行合并处理,从而使得基于处理后的停留点构建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更加精准,便于后续根据确定的事件发生地进行精细化推荐。
参见图7,示例性示出一城市部分场所(与图1所示相同)。示例性的,仍以在火车站、公交车乘车站P1和出租车乘车点P2所在区域,用户需要出示可提供用户信息二维码为例。
示例性的,在图7所示实现方式中,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考虑多个事件发生时的停留点的经纬度,如图7中点1至点13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这些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构建多边形的事件发生地区域,使得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在保证包括了所有触发事件时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减少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保证了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精准性,使得基于事件发生地区域进行的服务推荐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关于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确定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具体实现细节,详见下文,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当用户沿道路W1或道路W2前往游乐场时,不会进入A3,这样在道路W1或道路W2上行驶时,就不会为用户进行如上文用户信息二维码的推荐,如直接在当前界面弹窗显示弹窗10a-4,从而减少了对用户的干扰,如用户正在使用手机打游戏,在沿道路W1或道路W2前往游乐场时,手机界面就不会弹出弹窗10a-4。
此外,可理解的是,在上述场景描述中,是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同样适用于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能够获取信令数据,并具备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
为了更好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仍以手机为例,以下先结合图8和图9分别对手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8,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此处不再一一例举,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事件的感知,如点击/触摸/滑动了桌面上某一APP对应的图标,或者某一控件,就需要借助传感器模块180中的压力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等感知到的数据,由下文提到的感知模块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进而确定用户触发的具体事件,如具体打开了哪一APP,这样后续在确定该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后,就有在用户到达确定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后,为用户推荐与该APP相关的内容,或者直接启动该APP。具体实现细节详见下文,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可理解的,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继续参见图8,示例性的,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现方式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现方式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供电。
继续参见图8,示例性的,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继续参见图8,示例性的,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现方式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继续参见图8,示例性的,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继续参见图8,示例性的,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具体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100可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50或无线通信模块160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或接入的基站进行通信,以获得能够确定用户移动轨迹的信令数据。关于获取信令数据,以及信令数据中包括的具体内容的描述详见下文,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继续参见图8,示例性的,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ISP 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所述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在一些实现方式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电子设备100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电子设备100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继续参见图8,示例性的,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继续参见图8,示例性的,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storage,UFS)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继续参见图8,示例性的,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电子设备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电子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继续参见图8,示例性的,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194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1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继续参见图8,示例性的,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关于电子设备100的硬件结构就介绍到此,应当理解的是,图8所示电子设备100仅是一个范例,在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8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为了更好的理解图8所示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以下对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进行说明。在对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的架构进行说明。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
此外,可理解的,目前主流的电子设备使用的软件系统包括但不限于Windows系统、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
此外,后续关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案,在具体实现中同样适用于其他系统。
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100的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其中,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9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设置、地图、WLAN、蓝牙、相机、音乐、视频等APP,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设置APP实现开启或关闭定位服务功能,以便感知到用户触发的事件时,能够获取触发该事件时,电子设备所在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示例性的,在另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用户也可以通过触发的事件对应的APP实现开启或关闭定位服务功能。关于开启或关闭定位服务功能的实现方式,详见下文,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这些编程接口和编程框架可以描述为函数。如图9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视图系统、内容提供器、感知模块、确定模块、第一合并模块、第二合并模块、构建模块、汇总模块等函数,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感知模块用于根据传感器模块180感知到的数据,确定用户具体操作的位置,以及对该位置作出的力度,在确定操作的位置有控件/APP的图标,且对该位置作出的力度满足设定要求,如启动APP时,确定感知到用户触发了事件,并获取该APP的名称,以便后续进行推荐时根据APP名称进行相应推荐。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确定模块用于在感知模块感知到有事件触发时,获取当前时刻的信令数据,进而根据信令数据中的经纬度确定触发该事件时电子设备所在的位置(可以称为:停留点)。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合并模块用于将每一类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停留点进行合并,进而得到每一类事件对应的单事件发生地。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合并模块用于将相同时间内容,多种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进行合并,进而得到多事件发生地。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多事件发生地中包括的所有停留点的经纬度,构建多边形的多事件发生地区域。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汇总模块用于将构建模块构建的多事件发生地区域中包括的所有停留点的经纬度进行汇总管理。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模块的命名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此外,关于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细节,可参见下文,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可以理解的,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功能也可以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中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个功能模块也可以表示为服务、框架,如感知模块可以表示为感知服务、感知框架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位于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位于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3D)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二维(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可理解的,上述所说的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此外,可理解的,Android系统中的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蓝牙驱动,WIFI驱动,GPS驱动,传感器驱动等。
示例性的,传感器驱动可用于将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至感知模块,以便感知模块确定用户是否触发事件。
示例性的,蓝牙驱动、WIFI驱动、GPS驱动可用于确定用户触发事件时所处的停留点的位置信息。
关于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就介绍到此,可以理解的是,图9示出的软件结构中的层以及各层中包含的部件,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层,以及每个层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本申请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需要依赖触发事件时停留点的位置信息,而停留点的位置信息可借助电子设备,如手机中提供的定位服务功能实现。关于定位服务功能的开启,下面结合图10至图14进行说明。
第一种开启或关闭定位服务功能的方式
参见图10中(1)所示的桌面10a,示例性的,手机当前的桌面10a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件。控件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控件、电量控件、应用图标控件等。
继续参见图10中(1)所示的桌面10a,示例性的,应用图标控件包括但不限于:时钟应用图标控件、日历应用图标控件、图库应用图标控件、备忘录应用图标控件、文件管理应用图标控件、电子邮件应用图标控件、音乐应用图标控件、设置应用图标控件10a-2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继续参见图10中(1)所示的桌面10a,示例性的,当用户对控件10a-2作出了操作,如点击操作后,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如图10中(2)所示,启动界面10c。
参见图10中(2)所示的界面10c,示例性的,界面10c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件。控件包括但不限于:用于退出界面10c的控件10c-1,用于设置手机的声音和振动模式的控件、用于设置通知的控件、用于设置隐私信息的控件10c-2、用于查看手机安装应用的控件10c-3、用于查看手机电池信息的控件、用于查看手机当前存储空间的控件、用于查看手机的安全信息的控件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继续参见图10中(2)所示的界面10c,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控件10c-2后,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如图11中(1)所示,启动界面10d。
参见图11中(1)所示的界面10d,示例性的,界面10d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件。控件包括但不限于:用于退出界面10d的控件10d-1,用于开启或关闭定位服务功能的控件10d-2。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1中(1)所示的界面10d中控件10d-2的状态表示定位服务功能未开启,即定位服务功能处于关闭状态;以图11中(2)所示的界面10d中控件10d-2的状态表示定位服务功能开启,即定位服务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继续参见图11中(1)所示的界面10d,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控件10d-2后,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控件10d-2从图11中(1)所示的状态切换为图11中(2)所示的状态,此时定位服务功能就开启了,后续在定位服务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手机就可以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精准确定使用该手机的用户的触发不同事件时的停留点,进而采用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单一事件的停留点进行汇聚、合并,对多种事件的停留点进行合并,从而精准确定多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结合用户在不同事件发生地区域的行为习惯,为用户提供精细化的业务推荐。
相应地,若用户对图11中(2)所示的控件10d-2作出了操作,如点击操作,则控件10d-2从图11中(2)所示的状态切换为图11中(1)所示的状态,此时定位服务功能就关闭,即在用户触发事件时,手机无法获取当前所处停留点的位置信息。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隐私界面10d中,还可以显示涉及用户隐私的应用,以及获取这些应用的访问权限的应用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种开启或关闭定位服务功能的方式,可以是一键开启手机中安装的所有APP对定位服务功能的访问权限,即控件10d-2处于开启状态时,所有APP都有对定位服务功能的访问权限,反之则均没有。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第二种开启定位服务功能的方式
继续参见图10中(2)所示的界面10c,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控件10c-3后,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如图12中(1)所示,启动界面10e。
参见图12中(1)所示的界面10e,示例性的,界面10e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件。控件包括但不限于:用于退出界面10e的控件10e-1,用于查看手机中安装的每一个APP对应的设置界面的控件10e-2。
继续参见图12中(1)所示的界面10e,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APP1对应的控件10e-2后,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如图12中(2)所示,启动界面10f。
参见图12中(2)所示的界面10f,示例性的,界面10f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件。控件包括但不限于:用于退出界面10f的控件10f-1,用于开启或关闭定位服务功能的控件10f-2。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2中(2)所示的界面10f中控件10f-2的状态表示定位服务功能未开启,即定位服务功能处于关闭状态。相应地,若控件10f-2从图12中(2)所示的状态并更为如图11中(2)所示的界面10d中控件10d-2的状态,则表示定位服务功能开启,即定位服务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相应地,在定位服务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手机就可以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精准确定使用该手机的用户的使用开启了定位服务功能的APP时的停留点,进而采用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单一事件的停留点进行汇聚、合并,对多种事件的停留点进行合并,从而精准确定多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结合用户在不同事件发生地区域的行为习惯,为用户提供精细化的业务推荐。
相应地,若用户对处于开启状态的控件10f-2作出了操作,如点击操作,则控件10f-2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图12中(2)所示的关闭状态,此时定位服务功能就关闭,即在用户触发事件时,手机无法获取当前所处停留点的位置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第一种和第二实现方式,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开启定位服务功能时,还可以进一步提供开启定位服务功能的具体条件,如“允许一次”、“使用APP时允许”、“始终允许”。其中,“允许一次”指选择该选项后,第一次打开APP,使用APP的期间内可以开启定位服务功能,当关闭APP后,下次启动则无法开启定位服务功能;“使用APP时允许”指选择该选项后,每次打开APP,使用APP器件都可以开启定位服务功能,APP关闭后关闭定位服务功能;“始终允许”指选择该选项后,无论是否打开APP,定位服务功能都开启,即都可以获取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第三种开启定位服务功能的方式
参见图13中(1)所示的桌面10a,示例性的,手机当前的桌面10a还可以包括智能服务推荐区10a-1,其中智能服务推荐区10a-1这一桌面卡片中可以显示用于显示用户信息二维码的APP的图标,如图标10a-11。
继续参见图13中(1)所示的桌面10a,示例性的,当用户对控件10a-11作出了操作,如点击操作后,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如图13中(2)所示,启动界面10b。其中,界面10b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件,例如用于退出界面10b的控件界面10b-1,用于显示用户姓名、身份证号、当前时间的控件,以及该用的用户信息二维码的二维码图形。
可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桌面10a中也可以没有智能服务推荐区,用户点击的图标10a-11可以直接显示在桌面10a上,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示例性的,在用户之前没有对图标10a-11对应的APP设置定位服务功能的使用权限时,会在界面10b上弹出图13中(2)所示的窗口10b-2。
参见图13中(2)所示的窗口10b-2,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允许一次”的选项后,手机响应于该操作行为,在图标10a-11对应的APP使用期间,开启定位服务功能,获取位置信息,同时在用户点击了“允许一次”的选项后,取消显示在界面10b中的窗口10b-2。后续用户通过图13中(1)所示的入口打开该APP时,在界面10b上可以弹出如图14中所示的弹窗10b-3。
参见图14所示的弹窗10b-3,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弹窗10b-3中“去开启”控件后,手机响应于该操作行为,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跳转到图11中(1)所示的界面10d,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也可以跳转到图12中(2)所示的界面10f。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继续参见图13中(2)所示的窗口10b-2,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使用APP时允许”的选项时,手机响应于该操作行为,取消显示在界面10b中的窗口10b-2,同时根据该选项为图标10a-11对应的APP进行定位服务功能使用权限的设置,具体为将其设置为“使用APP时允许”,即用户每次使用该APP时,自动开启定位服务功能,在关闭该APP后,关闭定位服务功能,后续用户通过图13中(1)所示的入口打开该APP时,在界面10b上不再弹出窗口10b-2。用户如果要修改该APP使用定位服务功能的权限,则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实现方式进行修改。
继续参见图13中(2)所示的窗口10b-2,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不允许”的选项时,手机响应于该操作行为,取消显示在界面10b中的窗口10b-2,同时根据该选项为图标10a-11对应的APP进行定位服务功能使用权限的设置,具体为将其设置为“不允许”,即用户每次使用该APP时,定位服务功能都是关闭的,后续用户通过图13中(1)所示的入口打开该APP时,在界面10b上不再弹出窗口10b-2。用户如果要修改该APP使用定位服务功能的权限,则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实现方式进行修改。
继续参见图13中(2)所示的窗口10b-2,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始终允许”的选项时,手机响应于该操作行为,取消显示在界面10b中的窗口10b-2,同时根据该选项为图标10a-11对应的APP进行定位服务功能使用权限的设置,具体为将其设置为“始终允许”,即不论用户是否使用该APP,定位服务功能都开启,后续用户通过图13中(1)所示的入口打开该APP时,在界面10b上不再弹出窗口10b-2。用户如果要修改该APP使用定位服务功能的权限,则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实现方式进行修改。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以图8示出的硬件结构和图9示出的软件结构的手机为例,对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确定如图7所示场景中事件发生地区域的过程进行说明。其中,本申请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可包括事件感知、单天单事件发生地确定过程、多天单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多天多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事件发生地区域构建过程、事件发生地区域涉及的停留点信息汇总过程等。关于事件感知,主要是由传感器模块和感知模块配合确定的,详见关于感知模块的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下面针对单天单事件发生地确定过程、多天单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多天多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事件发生地区域构建过程、事件发生地区域涉及的停留点信息汇总过程这几个环境进行具体说明。
单天单事件发生地确定过程
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天为单位,发生的事件为APP1被启动使用,结合表1和图15至图17,对一天内发生的使用APP1的事件的发生地的确定过程进行说明。
表1 事件发生信息记录表
Figure 222480DEST_PATH_IMAGE001
参见表1,示例性的,其中“Happen_time”字段对应的内容用于指示事件发生的时间,“App_name”字段对应的内容用于指示当前触发的事件对应的应用名称,“longitude”字段对应的内容用于指示触发该事件时电子设备所处位置的经度,“latitude”字段对应的内容用于指示触发该事件时电子设备所处位置的纬度。如表1中记录的内容,在“2022-10-1708:05:12”时间点,确定当前被触发的事件是针对APP1的,且触发该事件时,电子设备所处位置的经纬度为“116.3120992,40.10599539”。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开启了定位服务功能后,当用户触发某一事件,如打开APP1的时,上述所说的感知模块根据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确定用户对APP1进行了操作,此时便会基于定位服务功能确定当前位置的经纬度,进而得到如表1所示的内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用户触发某一事件时,关于当前位置的经纬度等信息,也可以通过信令数据确定。
所谓信令数据,也可以称为手机信令数据(Mobile Signal Data),具体是指通过手机用户在基站之间的信息交换来确定用户的停留点,即能相对准确的记录人流的时空轨迹。手机用户只要发生开关机、通话、短信、位置更新和切换基站等行为,都会记录下对应的信令数据。故而,在确定触发事件时,获取当前的信令数据,便可以信令数据中提取中当前位置的经纬度。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信令数据中还包括手机在不同时间接入的基站的身份标识号(Identity document,id)(后续以Cell_id表示),以及用于标识手机使用Wifi进行通信业务时,接入的路由器的编号(后续以Wifi_bssid表示),为了便于后续基于确定的事件发生地区域进行精准的业务推荐,如通过哪个基站、哪个路由器等,还可以将触发事件时,信令数据中包括的Cell_id和Wifi_bssid也一同记录。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关于上述各种信息的记录形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表1中所记录的内容可知,在事件发生时,会对应获取到发生该事件时电子设备所处位置的经纬度。以每一个经纬度确定一个停留点,如图15所示,示例性的,假设在D1这一天,用户一共使用了25次APP1,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于任意一个停留点,如第一次打开APP1时的停留点,分别计算该停留点与其他24个停留点之间的距离。
示例定的,如果根据业务场景需求设置的同一发生地内任意两个停留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S1,基于计算出的距离和S1,便可以得到S1范围内包括的所有停留点,此外通过设置最小包含点数,就可以将满足S1和最小点数两个条件的区域看作一个发生地。以最小点数是1为例,即每个发生地至少需要包括1个停留点,则基于上述方式确定的发生地如图15中APP1_D1_1,该发生地包括了7个停留点。
示例性的,在确定APP1_D1_1后,将去除APP1_D1_1中包括的7个停留点,看作一个聚类的群体,继续按照上述密度的距离方式,仍以两个停留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S1为条件,依次进行聚类处理,就可以得到包括一个停留点的发生地APP1_D1_2,包括3个停留点的发生地APP1_D1_3,包括1个停留点的发生地APP1_D1_4,包括4个停留点的发生地APP1_D1_5,以及包括9个停留点的发生地APP1_D1_6。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个发生地中包括的停留点的数量不局限于此,具体是根据用户实际触发事件确定的。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多天内,每一个事件对应的每一个发生地出现的次数,即便于后续多天单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中发生地的合并,减少数据处理量,可根据每一个发生地中包括的停留点的经纬度,确定该发生地对应的中心经纬度。如图16所示,以APP1_D1_1这一发生地为例,可以根据APP1_D1_1中包括的7个停留点的经纬计算平均经度,根据APP1_D1_1中包括的7个停留点的纬度计算平均纬度,进而得到APP1_D1_1这一发生地的平均经纬度,并在APP1_D1_1中进行标注(图16中五角星对应的经纬度即为计算出的平均经纬度)。
示例性的,为了便于区分,将标注了平均经纬度对应的停留点的APP1_D1_1用APP1_D1_1’表示,且为了后续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构建,上述7个停留点也保留。
示例性的,按照上述处理方式,对APP1_D1_2、APP1_D1_3、APP1_D1_4、APP1_D1_5、APP1_D1_6这几个发生地也进行平均经纬度的计算,并标注平均经纬度对应的停留点后,图15所示的APP1在D1天确定的发生地的形式可变为图17所示。
由此,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按照上述在D1天内确定APP1的发生地的处理逻辑,便可以实现一个事件在一天内的发生地的确定,即单天单事件发生地的确定。
相应地,如果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同一天中还触发了其他事件,基于类似的处理方式,就可以完成对该天内其他事件的发生地的确定,如APP2、APP3、APP4、APP5等。对于其他事件在一天内发生地的确定过程可以参见上文APP1在D1天内发生地的确定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所需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例如可以是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Noise)、OPTICS (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DENCLUE(DENsity based CLUstEring)等。具体到本申请实施例中,以DBSCAN这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为例。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附图的形式展示单天单事件发生地确定过程,以及下文的多天单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多天多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事件发生地区域构建过程仅示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的处理可不涉及图形的展示和变化,每一过程数据的变化可以记录在对应的表格或文档中,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多天单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
为了便于说明,仍以发生的事件为针对APP1的,对应D1至D4这4天内APP1对应的事件发生地的合并过程如下。
示例性的,按照上文所说的单天单事件发生地确定过程给出的发生地确定方式,分别确定用户在D1天使用APP1的发生地,在D2天使用APP1的发生地,在D3天使用APP1的发生地,在D4天使用APP1的发生地,例如图18所示。
参见图18,示例性的,用户在D1天使用APP1的发生地包括APP1_D1_1’、APP1_D1_2’、APP1_D1_3’、APP1_D1_4’、APP1_D1_5’、APP1_D1_6’;用户在D2天使用APP1的发生地包括APP1_D2_1’、APP1_D2_2’、APP1_D2_4’、APP1_D2_6’;用户在D3天使用APP1的发生地包括APP1_D3_1’、APP1_D3_2’、APP1_D3_4’、APP1_D3_6’;用户在D4天使用APP确定发生地包括APP1_D4_1’、APP1_D4_2’、APP1_D4_5’、APP1_D4_6’。
其中,APP1_D1_1’、APP1_D2_1’、APP1_D3_1’、APP1_D4_1’确定过程中所说遵循的距离均为S1,从而保证同一发生地对应的同一个事件能够合并在一起,避免出现相同的发生地。
相应地,APP1_D1_2’、APP1_D2_2’、APP1_D3_2’、APP1_D4_2’确定过程中所说遵循的距离也为S1;APP1_D1_4’、APP1_D2_4’、APP1_D3_4’确定过程中所说遵循的距离也为S1;APP1_D1_4’、APP1_D4_5’确定过程中所说遵循的距离也为S1;APP1_D1_6’、APP1_D2_6’、APP1_D3_6’、APP1_D4_6’确定过程中所说遵循的距离也为S1。即,保证同一事件在不同时间内确定发生地时,所依据的距离相同。
继续参见图18,示例性的,仍以密度的聚类方式,以每一天中每一个发生地中平均经纬度对应的停留点(后续称为中心停留点)为处理对象,分别计算每一天中每一个中心停留点与其他天内的中心停留点之间的距离是否不大于S1(保证合并在一起事件时发生在同一个发生地的),并将距离在S1内的多个中心停留点的发生地合并为一个发生地。
示例性的,如果APP1_D1_1’中的中心停留点分别与APP1_D2_1’、APP1_D3_1’、APP1_D4_1’中的中心停留点之间的距离均不大于S1,则可以将这4个发生地中的所有停留点(去重后的)合并到一起,并合并得到的发生地如图18中的APP1_1中标准APP1_D1_1’、PP1_D2_1’、APP1_D3_1’、APP1_D4_1’这4个发生地中的中心停留点,如图18中APP1_1中有4个中心停留点,同时还包括被这4个中心停留点遮挡的APP1在D1至D4天内,在该发生地使用APP1的所有停留点。
示例性的,按照上述合并方式,对其他发生地进行类似的处理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此外,可以理解的,由于该阶段是为了将多天内相同事件对应的相同发生地进行合并,以便获知在多天内,同一发生地发生该事件的天数,在多天单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除了根据密度的聚类方式,以S1进行聚类外,还需要根据业务需求设置要过滤出的满足要求的发生地,如同一事件在同一发生地至少发生的天数M,即DBSCAN聚类方式中最小包含点数的条件。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M=3为例。
继续参见图18,示例性的,如果这4天中同一区域的发生地中的中心停留点之间的距离均不大于S1,以M=3作为筛选条件,最终合并得到的多天单事件发生地(至少3天内使用APP1的发生地)分别是图18中示出的APP1_1、APP1_2、APP1_4、APP1_6。
继续参见图18,示例性的,APP1_1中的中心停留点有4个,表示在D1至D4这4天,每一天都在APP1_1这一发生地使用的了APP1;APP1_2中的中心停留点有4个,表示在D1至D4这4天,每一天都在APP1_2这一发生地使用的了APP1;APP1_4中的中心停留点有3个,表示在D1至D4这4天,有3天在APP1_4这一发生地使用的了APP1;APP1_6中的中心停留点有4个,表示在D1至D4这4天,每一天都在APP1_6这一发生地使用的了APP1。
由此,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按照上述合并D1至D4这4天内使用APP1的发生地的处理逻辑,便可以实现一个事件在多天内的发生地的合并,即多天单事件发生地的合并。
相应地,对于其他事件在多天内发生地的合并过程可以参见上文APP1在D1至D4这4天发生地的合并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多天多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
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APP1、APP2、APP3和APP4这4款APP在相同时间,如4天内为例,结合图19对4天内4个APP(4个事件)对应的发生地的合并过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按照上文所说的多天单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给出的发生地合并方式,分别合并用户在D1至D4这4天内使用APP1的发生地,在D1至D4这4天内使用APP2的发生地,在D1至D4这4天内使用APP3的发生地,在D1至D4这4天内使用APP4的发生地,例如图19所示。
参见图19,示例性的,用户在D1至D4这4天内使用APP1的发生地(如至少有3天使用APP1的发生地)包括APP1_1、APP1_2、APP1_4、APP1_6;用户在D1至D4这4天内使用APP2的发生地(如至少有3天使用APP2的发生地)包括APP2_1、APP2_6;用户在D1至D4这4天内使用APP3的发生地(如至少有3天使用APP3的发生地)包括APP3_1、APP3_2、APP3_6、APP3_7;用户在D1至D4这4天内使用APP4的发生地(如至少有3天使用APP4的发生地)包括APP4_1、APP4_2、APP4_4、APP4_5、APP4_6。即,图19中所示为多个事件的多天发生地,是去除了仅出现一天的发生地的。
继续参见图19,示例性的,仍以密度的聚类方式,假设要求任意两个中心停留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S2,对于每一个APP在4天内合并得到的发生地,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个中心停留点为处理对象,分别计算该处理对象与其他APP在4天内合并得到的发生地中的中心停留点之间的距离,若计算出的距离小于S2,则将其合并到一个发生地中,依次循环,直到对所有中心停留点都进行处理后,就可以得到多天多事件发生地。
示例性的,如果APP1_1中任意一个中心停留点与APP2_1、APP3_1、APP4_1中任意一个中心停留点之间的距离都不大于S2,则与其他发生地中的中心停留点之间的距离大于S2,则可以将APP1_1、APP2_1、APP3_1、APP4_1中包括的所有中心停留点都合并到一个发生地中,如图19中的POO1。
可理解的,在APP1_1中包括的中心停留点有4个、APP2_1中包括的中心停留点有4个、APP3_1中包括的中心停留点有4个、APP4_1中包括的中心停留点有4个时,最终合并得到的POO1中会包括16个中心停留点,同时还包括被这16个中心停留点遮挡的APP1、APP2、APP3、APP4这4个APP在D1至D4这4天内,在该发生地使用APP1的所有停留点、使用APP2的所有停留点、使用APP3的所有停留点和使用APP4的所有停留点。这些停留点为去重后的停留点。
示例性的,按照上述合并方式,对其他发生地进行类似的处理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由此,便可以得到如图19所示的POO2、POO4、POO5、POO6、POO7。其中,POO2例如为将APP1_2中的4个中心停留点、APP3_2中的4个中心停留点、APP4_2中的4个中心停留点合并得到的,即POO2中包括了12个中心停留点,以及被这12个中心停留点遮挡的APP1、APP3、APP4这3个APP在D1至D4这4天内,在该发生地使用APP1的所有停留点、使用APP3的所有停留点和使用APP4的所有停留点。这些停留点为去重后的停留点。
相应地,POO4为将APP1_4中的3个中心停留点、APP4_4中的3个中心停留点合并得到的,即POO4中包括了6个中心停留点,以及被这6个中心停留点遮挡的APP1、APP4这2个APP在D1至D4这4天内,在该发生地使用APP1的所有停留点和使用APP4的所有停留点。这些停留点为去重后的停留点。
相应地,POO5为将APP4_5中的4个中心停留点合并得到的,即POO5中包括了4个中心停留点,以及被这4个中心停留点遮挡的APP4在D1至D4这4天内,在该发生地使用APP4的所有停留点。这些停留点为去重后的停留点。
可理解的,对于图19所示的情况,POO5只包括了APP4_5这一个APP在该发生地使用时的中心停留点,因此可以直接将APP4_5看作POO5,从而减少处理量。
相应地,POO6为将APP1_4中的4个中心停留点、APP2_4中的4个中心停留点、APP3_4中的4个中心停留点、APP4_4中的4个中心停留点合并得到的,即POO6中包括了16个中心停留点,同时还包括被这16个中心停留点遮挡的APP1、APP2、APP3、APP4这4个APP在D1至D4这4天内,在该发生地使用APP1的所有停留点、使用APP2的所有停留点、使用APP3的所有停留点和使用APP4的所有停留点。这些停留点为去重后的停留点。
相应地,POO7为将APP3_7中的4个中心停留点合并得到的,即POO7中包括了4个中心停留点,以及被这4个中心停留点遮挡的APP3在D1至D4这4天内,在该发生地使用APP3的所有停留点。这些停留点为去重后的停留点。
可理解的,对于图19所示的情况,POO7只包括了APP3_7这一个APP在该发生地使用时的中心停留点,因此可以直接将APP3_7看作POO7,从而减少处理量。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S2和S1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S2的取值可以不大于S1的取值,即S2≤S1,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缩小最终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从而避免出现图1和图2所示场景中误推荐的情况。
示例性的,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S2的取值可以大于S1的取值,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将多个事件合并到一个发生地中,减少最终需要绘制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数量。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是基于事件发生地中包括的所有停留点构建的,中心停留点只是为了便于确定在该事件在该发生地出现的天数。因此,在该阶段合并得到发生地后,所有的停留点的相关信息,如经纬度、对应的事件、触发事件的时间都可以传输给上述所说的构建模块,由构建模块完成下文所说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构建过程。
此外,可理解的,对于单事件的场景,可以由上文所说的第一合并模块完成多天单事件发生地合并过程后,将合并得到的发生地中每一个停留点的的相关信息,如经纬度、对应的事件、触发事件的时间都可以传输给上述所说的构建模块,由构建模块完成下文所说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构建过程。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事件发生地区域构建过程
为了能够精准的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避免异常的停留点(例如远离大部分聚集在一起的停留点的边缘停留点)对最终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影响,在按照上述处理逻辑进行事件发生地合并后,在根据合并后的事件发生地中包括的停留点构建事件发生地区域时,可以对每一个合并后的事件发生地中包括的停留点进行筛选,进而将异常的边缘停留点剔除,最后根据剔除异常停留点后,剩余的停留点构建事件发的区域。
关于边缘停留点(异常停留点)的剔除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对于每一合并后的事件发生地,获取该合并后的事件发生地内所有的停留点对应的经纬度;
(2)按照经纬度进行排序;
(3)分别获取排序后的第Q1位的经度和纬度,分别记住Q1_long和Q1_lat,以及第Q3位的经度和纬度,分别记住Q3_long和Q3_lat;
(4)保留经度在[Q1_long-1.5*(Q3_long-Q1_long), Q3_long+1.5*(Q3_long-Q1_long)],纬度在[Q1_lat-1.5*(Q3_lat-Q1_lat), Q3_lat+1.5*(Q3_lat-Q1_lat)] 的停留点,其他的视为边缘停留点,将其剔除。
示例性的,关于Q1位和Q3位的选取,例如可以是将排序后的停留点进行平均二分处理,将中间位置表示为Q2,则第Q1位为第1位与第Q2位之间的中间位,第Q3位为第Q2位与最后一位之间的中间位,例如在排序后的停留点有100个时,第Q1位的经纬度为位于第25位的停留点对应的经纬度,第Q3位的经纬度为位于第75位的停留点对应的经纬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两个中间位不是整数值,则第Q1位取靠近基于第1位和第Q2位确定的中间位的最小整数位,第Q3位取靠近基于第Q2位和最后一位确定的中间位的最大整数位。
示例性的,在合并后的事件发生地中包括的停留点分布如图20中(1)所示的情况下,基于上述边缘停留点的剔除方式剔除边缘停留点后,最终保留下来的停留点的分布如图20中(2)所示。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为了便于说明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构建,本实施例以图21示出的包括8个停留点(剔除异常停留点)的发生地为例。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遍历发生地中包括的停留点的经纬度,选取经纬度最小的一个停留点作为起始点。关于经纬度最小的停留点的选取,可以是先确定经度最小的停留点,若有多个相同经度的停留点,则从中选择纬度最小的停留点,通常为合并后的发生地中包括的停留点中位于左下角的停留点。基于此,图21中8个停留点内,被确定为起始点的停留点即为point1。
示例性的,在确定起始点point1后,以point1为参照,构建图21中的X轴和Y轴,并分别计算剩余7个停留点相对point1的斜率,进而按照斜率从小到大的排序方式对这7个停留点进行排序编号。
关于上述所说的斜率又称“角系数”,是一条直线对于横坐标轴正向夹角的正切,反映直线对水平面的倾斜度。基于此,可以从point1向其他7个停留点发射,得到射线,并基于斜率计算公式,根据这些停留点对应的经纬度,确定剩余7个停留点相对point1的斜率。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以point1为起始点,逆时针对剩余的7个停留点进行遍历,计算斜率为例,最终按照计算出的斜率从小到大对这7个停留点进行排序编号后,point2至point8与point1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21所示。在完成上述编号后,便可以开始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构建流程。
示例性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形式可以为凸多边形。针对构建凸多边形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述。
具体的,在构建事件发生地区域时,可构建一个先进后出属性的栈,并将point1和point2按顺序压入栈中,如图25中(1)所示。
参见图22中(1),示例性的,从point3开始遍历,构建point1与point2之间的向量p1-2,以及point1与point3之间的向量p1-3,并基于外积的计算公式“(y_i-y_(i-1))*(x_(i+1)-x_i) – (y_(i+1)-y_i)*(x_i-x_(i-1))”计算向量p1-3和向量p1-2的外积,若得到的外积<0,代表point(i+1)在向量p(i-1)-i的左侧,对于这种情况要将point(i+1)压入栈;若外积≥0,代表point(i+1)在向量p(i-1)-i的右侧,对于这种情况要将point(i)出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外积的计算公式中,i指示停留点的变化,具体指示当前位于栈顶的停留点的编号,y指示停留点的经度,x指示停留点的纬度。
继续参见图22中(1),示例性的,将point1、point2、point3各自的经度和纬度带入上述外积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外积<0,代表point3在向量p1-2的左侧,基于上述规则,将point3压入栈中,如图25中(2)所示。
参见图22中(2),示例性的,在将point3压入栈中后,从point4开始遍历,构建point2与point3之间的向量p2-3,以及point2与point4之间的向量p2-4,并将point2、point3、point4各自的经度和纬度带入上述外积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外积<0,代表point4在向量p2-3的左侧,基于上述规则,将point4压入栈中,如图25中(3)所示。
参见图22中(3),示例性的,在将point4压入栈中后,从point5开始遍历,构建point3与point4之间的向量p3-4,以及point3与point5之间的向量p3-5,并将point3、point4、point5各自的经度和纬度带入上述外积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外积<0,代表point5在向量p3-4的左侧,基于上述规则,将point5压入栈中,如图25中(4)所示。
参见图22中(4),示例性的,在将point5压入栈中后,从point6开始遍历,构建point4与point5之间的向量p4-5,以及point4与point6之间的向量p4-6,并将point4、point5、point6各自的经度和纬度带入上述外积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外积>0,代表point6在向量p4-5的右侧,基于上述规则,将point5从栈中弹出,如图25中(5)所示。
参见图23中(1),示例性的,在将point5从栈中弹出后,重新从point6开始遍历,构建point3与point4之间的向量p3-4,以及point3与point6之间的向量p3-6,并将point3、point4、point6各自的经度和纬度带入上述外积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外积<0,代表point6在向量p3-4的左侧,基于上述规则,将point6压入栈中,如图25中(6)所示。
参见图23中(2),示例性的,在将point6压入栈中后,从point7开始遍历,构建point4与point6之间的向量p4-6,以及point4与point7之间的向量p4-7,并将point4、point6、point7各自的经度和纬度带入上述外积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外积>0,代表point7在向量p4-6的右侧,基于上述规则,将point6从栈中弹出,如图25中(7)所示。
参见图23中(3),示例性的,在将point6从栈中弹出后,重新从point7开始遍历,构建point3与point4之间的向量p3-4,以及point3与point7之间的向量p3-7,并将point3、point4、point7各自的经度和纬度带入上述外积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外积<0,代表point7在向量p3-4的左侧,基于上述规则,将point7压入栈中,如图25中(8)所示。
参见图23中(4),示例性的,在point7压入栈后,重新从point8开始遍历,构建point4与point7之间的向量p4-7,以及point4与point8之间的向量p4-8,并将point4、point7、point8各自的经度和纬度带入上述外积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外积<0,代表point8在向量p4-7的左侧,基于上述规则,将point8压入栈中,如图25中(9)所示。至此,point1至point8这8个停留点均遍历完,最后栈中保留的停留点即为构建事件发生地区域所需的停留点。
参见图24中(1),示例性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point1、point2、point3、point4、poin7、point8顺序首尾连接,最终point1至point8这8个停留点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如图24中(2)所示。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由此,基于上述方式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即能将所有的停留点都包括在内,又可以尽可能缩小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使得后续电子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时,能够根据实时变化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进入按照上述方式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便于或内部),进而根据构建该事件发生地区域时,记录的信息,如触发的事件,精准进行业务推荐,如在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如图7中的A3时,当用户携带电子设备进入A3中任意一个停留点,如图7中的点1至点13时,可以按照图2至图5所示的方式,为用户推荐用户信息二维码。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示例性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按照上述方式排序后的停留点依次顺序相连,从而得到时间发生地区域,如图26所示。
事件发生地区域涉及的停留点信息汇总过程
可理解的,为了便于确定在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中触发的具体事件,如具体使用的APP,以及该事件发生地区域中包括的所有停留点的经纬度,以及该事件发生地区域中的事件发生时接入的基站、路由器,以及接入每一基站的天数、每一路由器的天数,以及该事件发生地区域对应的事件发生的天数,电子设备在第事件发生地区域出现的天数,该事件发生地区域对应的事件的天数占比等信息,从而方便后续根据这些信息确定电子设备是否进入事件发生地区域,在进入事件发生地区域时,需要推荐何种业务,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由确定模块在确定事件发生时停留点的经纬度时,从手机信令数据中直接获取,或间接计算出。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将事件发生地区域涉及的停留点信息汇总后,得到的表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事件发生地区域对应的信息
Figure 903997DEST_PATH_IMAGE002
参见表2,示例性的,其中“Fence_label”字段所在列的内容为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构建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如表2中记录了标识号为Fence_1、Fence_2、Fence_3、Fence_4、Fence_5、Fence_6、Fence_7、Fence_8的8个事件发生地区域。
继续参见表2,示例性的,其中“gps_point_list”字段所在列的内容为事件发生地区域中发生的所有事件对应的停留点的经纬度。
继续参见表2,示例性的,其中“App_name”字段所在列的内容为事件发生地区域发生地的事件的名称。可以理解的,为了便于管理,同一事件发生地区域中不同的事件隶属于不同的行,如表2中,Fence_7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分别对应了APP1和APP2两个事件,Fence_8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分别对应了APP1、APP3和APP4三个事件。
继续参见表2,示例性的,其中“cellList”字段所在列的内容为事件发生地区域接入的基站,以及每个基站对应的接入天数/次数,如Fence_1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对应的cellList中,(Cell_1,16)表示该电子设备接入基站的身份标识号为Cell_1,接入该基站的次数为16次。
继续参见表2,示例性的,其中“wifiList”字段所在列的内容为事件发生地区域接入的路由器,以及每个路由器对应的接入天数/次数,如Fence_1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对应的wifiList中,(Bssid_1,16)表示该电子设备接入基站的身份标识号为Bssid_1,接入该基站的次数为16次。
继续参见表2,示例性的,其中“areaTargetDate”字段所在列的内容为事件发生地区域App_name对应的事件发生的天数,如Fence_1的事件发生地区域,APP1使用的天数为2天。
继续参见表2,示例性的,其中“locationDate”字段所在列的内容为事件发生地区域历史出现的天数,如Fence_1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历史出现天数为2天。
继续参见表2,示例性的,其中“Date_percent”字段所在列的内容为事件发生地区域App_name对应的事件发生天数的占比,其中Date_percent=locationDate/Date_percent。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在实际应用中,事件发生地区域涉及的停留点信息汇总后的内容,例如还可以包括每一事件发生地的中心经纬度(根据该事件发生地区域中所有停留点的经纬度平均计算得到)、该事件发生地区域对应的多边形的顶点的坐标(顶点上停留点的经纬度)、根据最大经纬度的停留点和最小经纬度的停留点构建的最大矩形事件发生地区域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汇总得到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涉及的停留点信息除了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管理,还可以文档形式。
关于上述所说的确定当前位置是否位于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边缘或内)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如下所述。
(1)在电子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当电子设备所处位置发生变化时,实时获取对应的手机信令数据确定当前所处位置的经纬度,在当前所处位置的经纬度在上述汇总的表格中管理的最大矩形事件发生地区域内时,进入步骤(2);否则不作处理,继续监测电子设备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并在发生变化时,重新获取手机信令数据确定新的经纬度,确定是否在最大矩形事件发生地区域中,即重新执行步骤(1)。
(2)将当前所处位置的经纬度与汇总的表格中记录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对应的多边形的顶点的经纬度进行比较,当与顶点的经纬度匹配时,确定当前位置位于事件发生地区域,此时可根据汇总的表格中记录的在该点中触发的事进行相关推荐;否则进入步骤(3)。
(3)根据当前所处位置的经纬度,判断该位置是否在构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边上,若是则确定当前位置位于事件发生地区域,此时可根据汇总的表格中记录的在该点中触发的事进行相关推荐;否则紧张步骤(4)。
(4)以当前所处位置为起点,沿赤道方向,或者平行与赤道向右构建一条射线,统计该射线与多边形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各边相交的次数,若为奇数,则确定当前位置位于事件发生地区域内,此时可根据汇总的表格中记录的在该点中触发的事进行相关推荐;反之,若为偶数,则确定当前位置不属于事件发生地区域内,可以不做业务推荐,继续监测电子设备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并在发生变化时,重新获取手机信令数据确定新的经纬度,确定是否在最大矩形事件发生地区域中,即重新执行步骤(1)。
为了更好的理解步骤(4)中的判断方式,以下结合图27和图28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当前位置为P,多边形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形状如图27所示,以P为起点,沿赤道方向,或者平行与赤道向右构建一条射线R1,通过图27可知,射线R1分别与多边形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side1、side2这两条边相交,基于上述逻辑和图27可知,在相交的边的数量为偶数时,P不在图27所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内。
参见图28,示例性的,仍以当前位置为P,多边形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形状同图27所示。以P为起点,沿赤道方向,或者平行与赤道向右构建一条射线R2,通过图28可知,射线R2仅与多边形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side2这条边相交,基于上述逻辑和图28可知,在相交的边的数量为奇数时,P在图28所示的事件发生地区域内。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触发执行上述步骤(1)至步骤(4)的条件,除了可以是在位置发生变化时,还可以是在电子设备接入的基站或路由器等发生变化时,获取手机信令数据,进而确定发生变化的位置的经纬度,然后执行上述步骤(1)至步骤(4),这样就不需要手机基于GPS功能实时监测位置变化,从而大大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在能够精准进行业务推荐的情况下,也可以更好的保证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由此,在通过上述方式确定当前所处位置在确定的事件发生地区域时,便可以根据汇总的表格中记录的相关事件、具体的经纬度进行精准的业务推荐,如图7所示的场景,在火车站、公交车乘车站P1、出租车乘车点P2,在点1至点13任意一个停留点的位置,或相近的位置以图2至图5所示的方式推荐用户信息二维码。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由电子设备实现的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也可以由电子设备中包括的一种芯片系统来执行,其中,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该芯片系统可以与存储器耦合,使得该芯片系统运行时调用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步骤。其中,该芯片系统中的处理器可以是应用处理器也可以是非应用处理器的处理器。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也可以是组件或模块),该芯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和一个或多个收发管脚;其中,所述收发管脚和所述处理电路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所述处理电路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此外,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时间段记录的被触发的事件对应的停留点信息,所述第一时间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根据所述第二时间段的停留点信息,确定用户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触发的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所述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
对于每一个所述目标聚类簇,从所述目标聚类簇中选择构建所述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所述第一停留点,将选择的所述第一停留点顺序连接,得到所述事件发生地区域,所述事件发生地区域中包括了所述目标聚类簇中的所有所述第一停留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所述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每两个所述第一停留点之间的距离;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停留点,基于所述密度的聚类方式,将所述第一停留点,以及与所述第一停留点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一停留点聚类到一个聚类簇中,得到所述目标聚类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所述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每两个所述第一停留点之间的距离;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停留点,基于所述密度的聚类方式,将所述第一停留点,以及与所述第一停留点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一停留点聚类到一个聚类簇中,得到第一聚类簇;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一聚类簇,根据所述第一聚类簇中包括的所有第一停留点,确定所述第一聚类簇对应的第二停留点,所述第二停留点为所述第一聚类簇的中心点;
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每一个所述第二停留点与其他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每一个所述第二停留点之间的距离;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停留点,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将所述第二停留点,以及与所述第二停留点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的第二距离阈值的第二停留点聚类到一个聚类簇中,得到所述目标聚类簇。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聚类簇中每一个所述第二停留点对应所述第一停留点;
将每一个所述第二停留点对应的所述第一停留点进行汇总,并去除重复的所述第一停留点;
将去重后的所有所述第一停留点保留到所述目标聚类簇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每一个所述目标聚类簇,从所述目标聚类簇中选择构建所述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所述第一停留点,将选择的所述第一停留点顺序连接,得到所述事件发生地区域,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目标聚类簇,从中选择一个第一停留点作为起始点,并对剩余的所述第一停留点进行排序,得到第一队列;
将所述起始点压入栈中的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一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压入栈中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队列更新为第二队列;
基于外积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第一位置的起始点和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与所述第一位置的起始点和所述第二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对应的第一外积;
在所述第一外积小于0时,将所述第二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压入栈中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队列更新为第三队列;
基于外积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一停留点和所述第三位置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与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一停留点和所述第三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对应的第二外积;
在所述第二外积小于0时,将所述第三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压入栈中的第四位置,将所述第三队列更新为第四队列;
在所述第二外积不小于0时,将所述第三位置的第一停留点出栈;
基于外积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第一位置的起始点和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与所述第一位置的起始点和所述第三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组成的向量,对应的第三外积;
在所述第三外积小于0时,将所述第三队列中位于队首的第一停留点压入栈中的所述第三位置,将所述第三队列更新为所述第四队列;
重复执行上述操作,直到对所述目标聚类簇中的所有所述第一停留点遍历完,将栈中保留的所述第一停留点作为构建所述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所述第一停留点;
按序将栈中保留的所述第一停留点顺序相连,得到所述事件发生地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每一个所述目标聚类簇,从中选择一个第一停留点作为起始点,并对剩余的所述第一停留点进行排序,得到第一队列,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目标聚类簇,选择所述目标聚类簇中经度最小,且纬度最小的一个所述第一停留点作为起始点;
计算所述起始点与剩余的每一个所述第一停留点之间斜率,并根据斜率以正序的排序方式对剩余的所述第一停留点进行排序,得到第一队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段的停留点信息包括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信息和第二事件对应的第二停留点信息;
所述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根据所述第二时间段的停留点信息,确定用户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触发的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分别根据所述第二时间段中的第一停留点信息,确定用户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触发的所述第一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时间段中的第二停留点信息,确定用户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触发的所述第二事件对应的第一停留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所述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包括:
对于所述第一事件对应的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所述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时的所述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
对于所述第二事件对应的每一个所述第二时间段,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对所述第二时间段中包括的触发所述第二事件时的所述第一停留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第二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中包括的所有第一停留点,确定所述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
根据所述第二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中包括的所有第一停留点,确定所述第二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确定所述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与每一个所述第二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对于每一个所述第一事件对应的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基于密度的聚类方式,将所述中心点,以及所述中心点之间的聚类满足设定的第三距离阈值的中心点聚类到一个聚类簇中,得到所述第一事件和所述第二事件共同对应的目标聚类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于每一个所述目标聚类簇,从所述目标聚类簇中选择构建所述事件对应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所述第一停留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每一个所述目标聚类簇,确定所述目标聚类簇对应的第一提取位置和第二提取位;
对所述目标聚类簇中包括的所有第一停留点,根据位置信息按序排列,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经度和纬度;
提取所述第一提取位对应的所述第一停留点的第一经度和第一纬度,以及所述第二提取位对应的所述第一停留点的第二经度和第二纬度;
根据所述第一经度和所述第二经度,确定经度保留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纬度和所述第二纬度,确定纬度保留区间;
剔除所述目标聚类簇中经度不在所述经度保留区间,且纬度不在所述纬度保留区间的第一停留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聚类簇对应的第一提取位置和第二提取位,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聚类簇中包括的第一停留点的数量;
根据所述数量确定第一中间位;
将第一位与所述第一中间位之间的中间位确定为所述目标聚类簇对应的第一提取位置;
将所述第一中间位与最后一位之间的中间位确定所述目标聚类簇对应的第二提取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度保留区间为[第一经度-1.5*(第二经度-第一经度),第二经度+1.5*(第二经度-第一经度)];
所述纬度保留区间为[第一纬度-1.5*(第二纬度-第一纬度),第二纬度+1.5*(第二纬度-第一纬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时间段记录的被触发的事件对应的停留点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每一次触发事件的用户操作,获取并记录触发所述事件时的信令数据,得到被触发的所述事件的停留点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时间段记录的被触发的事件对应的停留点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每一次触发事件的用户操作,在被触发的所述事件享有使用定位服务功能的权限时,基于所述定位服务功能,获取触发所述事件时的停留点的位置信息;
记录所述停留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停留点与被触发的所述事件,所述事件的触发事件之间的关系,得到被触发的所述事件的停留点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小于以设定点为圆心,以设定距离为半径构建的圆形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所述圆形事件发生地区域包括的所述第一停留点的数量与所述事件发生地区域包括的所述第一停留点的数量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小于矩形事件发生地区域的面积,所述矩形事件发生地区域包括的所述第一停留点的数量与所述事件发生地区域包括的所述第一停留点的数量相同,所述矩形事件发生地区域以经度最大,且纬度最大的第一停留点和经度最小,且纬度最小的第一停留点为顶点构建。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所述事件发生地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电子设备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确定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
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位置位于所述事件发生地区域时,根据所述事件发生地区域中与所述当前位置匹配的所述第一停留点对应的事件,在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界面中显示与所述事件相关的内容。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
CN202211345204.XA 2022-10-31 2022-10-31 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422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45204.XA CN115422480B (zh) 2022-10-31 2022-10-31 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45204.XA CN115422480B (zh) 2022-10-31 2022-10-31 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2480A true CN115422480A (zh) 2022-12-02
CN115422480B CN115422480B (zh) 2023-03-24

Family

ID=84207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45204.XA Active CN115422480B (zh) 2022-10-31 2022-10-31 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24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4803A (zh) * 2023-07-06 2023-11-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推荐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7119387A (zh) * 2023-10-25 2023-11-24 北京市智慧交通发展中心(北京市机动车调控管理事务中心)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用户出行链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6892A (zh) * 2008-05-07 2009-11-11 爱帮聚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点区域确定方法和装置
JP2015170338A (ja) * 2014-03-11 2015-09-2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滞留点抽出方法、滞留点抽出装置及び滞留点抽出プログラム
CN105512156A (zh) * 2014-10-20 2016-04-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点击模型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3094585A (zh) * 2021-04-16 2021-07-09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21106032A (ja) * 2020-05-14 2021-07-26 ベイジン バイドゥ ネットコム サイエンス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情報推薦方法及び装置
CN113392338A (zh) * 2021-06-11 2021-09-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热点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32585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定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218340A (zh) * 2021-11-30 2022-03-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停留位置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2057302A1 (zh) * 2020-09-17 2022-03-24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聚类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16900A (zh) * 2022-01-04 2022-04-29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迹停留点分析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61692A (zh) * 2022-02-10 2022-05-10 吉旗(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围栏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95351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目标区域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21801A1 (zh) * 2020-12-07 2022-06-16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6892A (zh) * 2008-05-07 2009-11-11 爱帮聚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点区域确定方法和装置
JP2015170338A (ja) * 2014-03-11 2015-09-2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滞留点抽出方法、滞留点抽出装置及び滞留点抽出プログラム
CN105512156A (zh) * 2014-10-20 2016-04-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点击模型生成方法和装置
JP2021106032A (ja) * 2020-05-14 2021-07-26 ベイジン バイドゥ ネットコム サイエンス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情報推薦方法及び装置
WO2021232585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定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57302A1 (zh) * 2020-09-17 2022-03-24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聚类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095351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目标区域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21801A1 (zh) * 2020-12-07 2022-06-16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94585A (zh) * 2021-04-16 2021-07-09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92338A (zh) * 2021-06-11 2021-09-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热点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18340A (zh) * 2021-11-30 2022-03-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停留位置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416900A (zh) * 2022-01-04 2022-04-29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迹停留点分析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61692A (zh) * 2022-02-10 2022-05-10 吉旗(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围栏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新丽等: "基于时空密度算法的用户轨迹数据兴趣区域发现", 《中国科技论文》 *
孟现锋等: "移动网络投诉热点区域智能识别方法与应用", 《河南科学》 *
崔邓等: "一种面向移动智能手机用户轨迹停留点提取的时空聚类算法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4803A (zh) * 2023-07-06 2023-11-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推荐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7119387A (zh) * 2023-10-25 2023-11-24 北京市智慧交通发展中心(北京市机动车调控管理事务中心)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用户出行链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17119387B (zh) * 2023-10-25 2024-01-23 北京市智慧交通发展中心(北京市机动车调控管理事务中心)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用户出行链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2480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22480B (zh) 事件发生地区域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5351A (zh) 应用界面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48350B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048648B (zh) 应用预加载方法、应用的启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20366327A1 (en) Information sharing method for smart scene service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4330374A (zh) 融合场景感知机器翻译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49728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911400A (zh) 分享图片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709180B (zh) 地理围栏的生成方法及服务器
CN116033069B (zh) 通知消息的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0211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05771B (zh) 一种通知提醒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07406B (zh) 消息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098449A (zh) 一种文件清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729427A (zh) 消息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033344B (zh) 地理围栏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38073B (zh) 常驻地的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28707B (zh) 服务推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08656B (zh) 打卡方法及打卡系统
CN112783993B (zh) 基于数字地图的多个授权空间的内容同步方法
CN116204093B (zh) 一种页面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041180A1 (zh) 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6719494A (zh) 多服务的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48040A (zh) 生成桌面文件夹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7950846A (zh) 资源调度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