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0216B - 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0216B
CN115420216B CN202211063195.5A CN202211063195A CN115420216B CN 115420216 B CN115420216 B CN 115420216B CN 202211063195 A CN202211063195 A CN 202211063195A CN 115420216 B CN115420216 B CN 1154202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adius
gear
value
conto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631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0216A (zh
Inventor
任少俊
金纯骏
胡梦凯
王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uli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uli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uli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uli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631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0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0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0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0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0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01B11/24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of gea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60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 G06T7/62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of area, perimeter, diameter or volum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08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42Counting objects in im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涉及产品质检技术的领域,其包括获取内部图像信息;根据边缘检测算法以确定边界轮廓信息,并将边界轮廓信息进行拟合以确定拟合轮廓信息,且根据拟合轮廓信息以确定各弧形轮廓信息;根据各弧形轮廓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齿轮半径信息,并将各齿轮半径信息进行归纳以确定半径集合;判断半径集合是否与标准集合一致;若一致,则输出初步合格信号;若不一致,则输出异常信号,并根据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进行相交处理以确定相交集合;根据半径集合中不处于相交集合内的齿轮半径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齿轮,并将该齿轮定义为异常齿轮。本申请具有提高对所生产的电机进行检测的检测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产品质检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为了便于对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的设备进行驱动,电机内部安装有各转动轴以及设置于转动轴上的齿轮,以通过齿轮的转动来增大输出扭力,便于驱动与输出轴连接的设备。在电机安装过程中,先将对应的齿轮放置于转动轴上以使得各齿轮啮合,当放置完成后,再通过热压盖板的方法以实现对电机内腔的闭合。
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得电机能正常使用,在电机生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观察电机内部齿轮安装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齿轮安放错误的情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工作人员观察齿轮安装情况使得检测效率整体较慢,不便于大规模生产,尚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对所生产的电机进行检测的检测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内部图像信息;
根据预设边缘检测算法以确定边界轮廓信息,并将边界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进行拟合以确定拟合轮廓信息,且根据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以确定各弧形轮廓信息;
根据各弧形轮廓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齿轮半径信息,并将各齿轮半径信息进行归纳以确定半径集合;
判断半径集合是否与所预设的标准集合一致;
若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一致,则输出初步合格信号;
若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不一致,则输出异常信号,并根据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进行相交处理以确定相交集合;
将半径集合中不处于相交集合内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异常半径信息,并根据异常半径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弧形轮廓信息,且将该弧形轮廓信息相对应的齿轮定义为异常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获取电机的内部图像信息以确定齿轮装配情况,此时确定对应外部轮廓以确定各齿轮弧形边情况,再根据弧形情况以确定对应的齿轮半径,此时可通过半径情况以确定当前齿轮是否与所需求的齿轮一致,从而实现对电机安装情况的检测,以提高对所生产的电机进行检测的检测效率;同时,当不一致时可对当前的异常齿轮进行确定,以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异常齿轮进行处理。
可选的,弧形轮廓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于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中确定于预设坐标轴上坐标数值最大的起始点,并控制预设虚拟移动点于起始点处沿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移动以确定移动方向信息,直至再次移动至起始点处;
根据移动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于预设单位时长内的变化以确定变化角度信息;
判断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小于所预设的临界值;
若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临界值,则输出正常移动信号;
若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临界值,则将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上虚拟移动点于单位时长前的位置定义为拐点;
于虚拟移动点再次移动至起始点时将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线中相邻拐点的各轮廓线定义为弧形轮廓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虚拟点在轮廓上的移动情况以确定各圆形外圈的交点,从而实现对各齿轮外圆弧的情况。
可选的,当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一致时,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根据弧形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线以确定圆心位置信息;
根据预设啮合关系以确定各自相对应的主动圆心以及从动圆心,且将主动圆心上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参照半径信息,将从动圆心上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比对半径信息;
根据预设半径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参照半径信息与半径范围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参照半径信息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
根据主动圆心的圆心位置信息以及从动圆心的圆心位置信息进行计算以确定相隔距离信息;
计算相隔距离信息与比对半径信息之间的差值以确定安装半径信息;
判断所有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均处于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的范围内;
若所有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均处于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的范围内,则输出初步合格信号;
若所有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未均处于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的范围内,则输出异常信号,并将未处于范围内的安装半径信息相对应的主动圆心定义为主动异常圆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圆心位置处的从动齿轮情况以确定对应的主动齿轮半径情况,此时再根据啮合关系以确定出当前所配合的主动齿轮是否为所需求的主动齿轮,以判断主动齿轮是否安装错误。
可选的,于初步合格信号输出后,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获取实际齿数信息;
根据预设齿数数据库中所存储的齿轮半径信息与需求齿数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齿轮半径信息相对应的需求齿数信息;
计算需求齿数信息与实际齿数信息之间的差值以确定差值齿数信息;
判断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处于所预设的允许范围;
若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数值处于允许范围,则输出齿数合格信号;
若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数值不处于允许范围,则输出齿数错误信号,并将实际齿数信息相对应的主动圆心定义为齿数异常圆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确定出当前齿轮的齿数情况,并与实际所需求的齿数情况进行判断,以确定当前所安装的齿轮是否正确。
可选的,实际齿数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将边界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上与弧形轮廓信息相对应的轮廓定义为可检轮廓;
控制虚拟移动点于可检轮廓上移动并计算虚拟移动点与圆心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之间的距离以确定偏差距离信息;
计算偏差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于预设固定时长前后的差值以确定差值距离信息;
于差值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大于零时输出远离信号,并根据远离信号进行计数以确定弧形齿数信息;
根据弧形轮廓信息以确定弧度值,并根据弧度值与弧形齿数信息以确定实际齿数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虚拟点的移动以确定轮廓上的齿数情况,再通过弧度情况可确定整个齿轮的实际齿数情况,便于对齿数是否正确进行判断。
可选的,虚拟移动点于可检轮廓上移动时,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于预设时间轴上划定宽度为预设检测值的检测区间,且控制检测区间跟随时间同步移动;
于远离信号输出时对检测区间中的远离信号进行计数以确定检测次数信息;
判断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大于一;
若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不大于一,则维持远离信号;
若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大于一,则取消该远离信号,并将该可检轮廓相对应的圆心定义为齿轮缺陷圆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远离信号的输出情况以确定齿轮是否存在缺陷,以使齿轮上存在缺陷时能及时标记以使工作人员得知具体情况。
可选的,于齿数合格信号输出后,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控制预设转动轴转动预设固定角度以确定各转动轴的转动角度信息;
根据啮合关系以及相对应的转动角度信息计算以确定比较数值信息;
根据预设传动数据库中所存储的齿轮半径信息与传动比值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齿轮半径信息相对应的传动比值信息;
判断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与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一致;
若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与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一致,则定义相对应的主动圆心为主动合格圆心;
若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与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不一致,则输出齿轮错误信号,并将相对应的主动圆心定义为齿轮错误圆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传动比以分析所安装的主动齿轮是否正确,以使安装齿轮齿数不正确时能及时标记以使工作人员得知该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生产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生产检测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内部图像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处理模块根据预设边缘检测算法以确定边界轮廓信息,并将边界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进行拟合以确定拟合轮廓信息,且根据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以确定各弧形轮廓信息;
处理模块根据各弧形轮廓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齿轮半径信息,并将各齿轮半径信息进行归纳以确定半径集合;
判断模块判断半径集合是否与所预设的标准集合一致;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一致,则处理模块输出初步合格信号;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不一致,则处理模块输出异常信号,并根据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进行相交处理以确定相交集合;
处理模块将半径集合中不处于相交集合内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异常半径信息,并根据异常半径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弧形轮廓信息,且将该弧形轮廓信息相对应的齿轮定义为异常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模块先获取电机的内部图像信息以确定齿轮装配情况,此时处理模块确定对应外部轮廓以确定各齿轮弧形边情况,处理模块再根据弧形情况以确定对应的齿轮半径,此时可通过判断模块对半径情况判断以确定当前齿轮是否与所需求的齿轮一致,从而实现对电机安装情况的检测,以提高对所生产的电机进行检测的检测效率;同时,当不一致时可对当前的异常齿轮进行确定,以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异常齿轮进行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终端的使用,先获取电机的内部图像信息以确定齿轮装配情况,此时确定对应外部轮廓以确定各齿轮弧形边情况,再根据弧形情况以确定对应的齿轮半径,此时可通过半径情况以确定当前齿轮是否与所需求的齿轮一致,从而实现对电机安装情况的检测,以提高对所生产的电机进行检测的检测效率;同时,当不一致时可对当前的异常齿轮进行确定,以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异常齿轮进行处理。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提高对所生产的电机进行检测的检测效率的特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储介质中有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先获取电机的内部图像信息以确定齿轮装配情况,此时确定对应外部轮廓以确定各齿轮弧形边情况,再根据弧形情况以确定对应的齿轮半径,此时可通过半径情况以确定当前齿轮是否与所需求的齿轮一致,从而实现对电机安装情况的检测,以提高对所生产的电机进行检测的检测效率;同时,当不一致时可对当前的异常齿轮进行确定,以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异常齿轮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可通过对齿轮安装完成的图像进行检测以确定所安装的齿轮是否正确,从而使得检测能自动进行,以提高对所生产的电机进行检测的检测效率;
2.利用虚拟移动点于轮廓线上的移动可对不同齿轮的轮廓线进行确定,便于后续对齿轮具体情况的判断;
3.可通过轮廓线上的齿数情况以确定齿轮整体齿数,从而可较为方便的通过齿数以确定所安装齿轮是否正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各齿轮装配啮合情况示意图。
图3是弧形轮廓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啮合情况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齿轮齿数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实际齿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齿轮缺陷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传动情况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的模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9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在对所生产的电机进行检测时,拍摄电机内部图像以确定各齿轮安装情况,此时通过对齿轮直径以及齿数的判断以确定齿轮安装是否正确,以实现所生产电机检测的自动化处理,提高对电机检测的检测效率。
参照图1,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内部图像信息。
内部图像信息所对应图像为将齿轮安装于电机内部的转动轴后并且完成啮合时的电机内部图像,可通过安装于电机正上方于垂直拍摄电机内部的拍摄设备进行图像拍摄获取。
步骤S101:根据预设边缘检测算法以确定边界轮廓信息,并将边界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进行拟合以确定拟合轮廓信息,且根据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以确定各弧形轮廓信息。
边缘检测算法为能将齿轮上的外边界轮廓进行确定的方法,可先将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再进行滤波去噪处理,最后再运用canny边缘检测以实现对齿轮边界的确定,记录齿轮边界轮廓的信息即边界轮廓信息,参照图2,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线为将齿轮上齿块缺口进行填补以形成的圆弧轮廓,该拟合方法为现有技术,不作赘述;弧形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为拟合轮廓线上各齿轮轮廓。
步骤S102:根据各弧形轮廓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齿轮半径信息,并将各齿轮半径信息进行归纳以确定半径集合。
齿轮半径信息所对应半径为弧形轮廓所对应的齿轮的半径,可通过在轮廓上确定确定任意三点以对圆心进行确定,再计算圆心至对应弧形轮廓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即可;半径集合为所求得的各齿轮半径的数值集合,可先确定一个空集合,当计算出一个弧形轮廓的对应半径时,可将该轮廓的半径输入至该集合中以实现半径集合对数值的归纳。
步骤S103:判断半径集合是否与所预设的标准集合一致。
标准集合为所生产电机为合格时所需要的各齿轮的齿轮半径所集成的集合,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当前所安装的齿轮是否均正确。
步骤S1031:若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一致,则输出初步合格信号。
当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一致时,说明此时安装的齿轮大小均正确,此时输出初步合格信号以使工作人员得知该情况,实现了对电机的自动检测。
步骤S1032:若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不一致,则输出异常信号,并根据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进行相交处理以确定相交集合。
当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不一致时,说明存在不符合半径大小的齿轮,此时输出异常信号以对该情况进行标识,以使工作人员得知该情况以能及时进行处理;相交集合为半径集合中的元素与标准集合中的元素进行相交处理以获取的集合,例如半径集合为,而标准集合为,则相交集合为
步骤S104:将半径集合中不处于相交集合内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异常半径信息,并根据异常半径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弧形轮廓信息,且将该弧形轮廓信息相对应的齿轮定义为异常齿轮。
半径集合中不处于相交集合内的齿轮半径信息所对应的齿轮即所不需要的齿轮,此时将该齿轮的半径定义为异常半径信息以进行标识记录,以便于对不同齿轮半径情况进行区分,通过该齿轮半径以确定对应的弧形轮廓,从而通过弧形轮廓能确定对应的齿轮,此时将该齿轮定义为异常齿轮以进行标识,以使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时能快速确定问题齿轮,便于工作人员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参照图3,弧形轮廓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S200:于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中确定于预设坐标轴上坐标数值最大的起始点,并控制预设虚拟移动点于起始点处沿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移动以确定移动方向信息,直至再次移动至起始点处。
坐标轴为设置于轮廓所在平面上的任一坐标轴,本申请中以空间坐标系中的水平轴进行说明,参照图2,起始点为拟合轮廓线于坐标轴上坐标数值最大的点位;虚拟移动点为工作所设置的虚拟点位,可于软件中控制点位坐标变化以控制虚拟移动点移动,控制虚拟移动点沿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移动时,由于其在圆弧段上移动,此时可确定出对应的移动方向,该移动方向为与当前所在点位相切,记录该移动方向的信息即移动方向信息,控制其不断移动直至移动至起始点以完成对整个拟合轮廓的检测。
步骤S201:根据移动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于预设单位时长内的变化以确定变化角度信息。
单位时长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定值,根据虚拟移动点的移动速度以确定,以保证虚拟移动点移动后均能对其方向变化情况进行确定;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为单位时间前后两个移动方向所形成的夹角角度。
步骤S202:判断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小于所预设的临界值。
临界值为工作人员所认定的虚拟移动点移动至下一圆弧时的角度变化最小值,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虚拟移动点是否从一圆弧段移动至另一圆弧段。
步骤S2021:若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临界值,则输出正常移动信号。
当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临界值时,说明虚拟移动点于一段圆弧上正常移动,此时输出正常移动信号以对该情况进行标识。
步骤S2022:若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临界值,则将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上虚拟移动点于单位时长前的位置定义为拐点。
当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临界值时,说明此时虚拟移动点由一段圆弧移动至另一段圆弧上,此时将轮廓上虚拟移动点于单位时长前所处的位置定义为拐点以进行标识,以实现对圆弧段交点位置的确定,参照图2。
步骤S203:于虚拟移动点再次移动至起始点时将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线中相邻拐点的各轮廓线定义为弧形轮廓信息。
当虚拟移动点再次移动至起始点时说明虚拟移动点已经完成对拟合轮廓线的检测,此时利用相邻拐点之间的轮廓线以确定弧形轮廓信息。
参照图4,当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一致时,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0:根据弧形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线以确定圆心位置信息。
当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一致时,所能检测到的齿轮的大小满足要求,但被齿轮大小覆盖的齿轮无法进行大小检测,需要进一步对应处理;圆心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为各弧形轮廓所对应的齿轮圆心位置,可通过在弧形轮廓上确定任意三点以确定。
步骤S301:根据预设啮合关系以确定各自相对应的主动圆心以及从动圆心,且将主动圆心上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参照半径信息,将从动圆心上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比对半径信息。
拟合关系为工作人员根据电机实际需求拟合情况以提前输入的对应关系,例如半径为X的齿轮所在的转动轴上的齿轮需要与半径为Y的齿轮所在的转动轴上的齿轮进行啮合,其中,根据电机齿轮转动所需求达成的功能以确定是否为减速电机,本申请以减速电机进行说明;主动圆心为两个拟合关系中主动齿轮所处的圆心,从动圆心为从动齿轮所处的圆心,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弧形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相对应的齿轮均为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减小被完全覆盖;将主动齿轮上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参照半径信息,将从动圆心上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比对半径信息,以实现对不同圆心上所确定的弧形轮廓的半径进行标识,便于后续对所覆盖的齿轮的大小进行分析。
步骤S302:根据预设半径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参照半径信息与半径范围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参照半径信息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
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范围为主动圆心处的主动齿轮所需求的半径范围,由于主动圆心处的从动齿轮的半径已经确定,此时可利用工作人员预先设定的关系以确定主动圆心所需求的主动齿轮的半径,工作人员可事先通过对应关系以建立半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303:根据主动圆心的圆心位置信息以及从动圆心的圆心位置信息进行计算以确定相隔距离信息。
相隔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为具有拟合关系的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主动圆心的位置以及从动圆心的位置进行连线以确定。
步骤S304:计算相隔距离信息与比对半径信息之间的差值以确定安装半径信息。
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半径值为当前主动圆心处所安装的齿轮的实际半径值,通过相隔距离信息所对应数值减去比对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以获取。
步骤S305:判断所有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均处于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的范围内。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安装于主动圆心上的主动齿轮是否均合格。
步骤S3051:若所有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均处于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的范围内,则输出初步合格信号。
当所有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均处于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的范围内时,说明所有主动圆心上的主动齿轮均合格,此时输出初步合格信号以对该情况进行标识。
步骤S3052:若所有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未均处于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的范围内,则输出异常信号,并将未处于范围内的安装半径信息相对应的主动圆心定义为主动异常圆心。
当所有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未均处于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的范围内时,说明至少有一个主动圆心上的主动齿轮的大小不符合要求,此时输出异常信号以使工作人员得知该情况,通过将该主动圆心定义为主动异常圆心以进行标识,以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异常的齿轮进行确定并更换。
参照图5,于初步合格信号输出后,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0:获取实际齿数信息。
当输出初步合格信号时,说明所安装的齿轮的大小均符合要求,此时可能存在齿数不准确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实际齿数信息所对应齿数为各弧形轮廓线所对应齿轮的齿数,可通过图像拍摄以获取,或者通过齿块间隔的距离以及对应半径大小以确定,具体确定方法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
步骤S401:根据预设齿数数据库中所存储的齿轮半径信息与需求齿数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齿轮半径信息相对应的需求齿数信息。
需求齿数信息所对应齿数为各齿轮半径信息所对应齿轮所需具备的齿数,由工作人员提前设置,并根据两者对应关系以建立对应的齿数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402:计算需求齿数信息与实际齿数信息之间的差值以确定差值齿数信息。
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齿数值为需求齿数信息所对应齿数与实际齿数信息所对应齿数之间的差值,由需求齿数信息所对应齿数减去实际齿数信息所对应齿数以确定。
步骤S403:判断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处于所预设的允许范围。
允许范围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允许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齿数偏差范围,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当前所安装的齿轮的齿数是否正确。
步骤S4031:若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数值处于允许范围,则输出齿数合格信号。
当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数值处于允许范围时,说明所安装的齿轮的齿数正确,即此时安装的齿轮合格,输出齿轮合格信号以将该情况进行标识,以使工作人员得知所生产电机内部实际情况。
步骤S4032:若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数值不处于允许范围,则输出齿数错误信号,并将实际齿数信息相对应的主动圆心定义为齿数异常圆心。
当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数值不处于允许范围时,说明当前所安装的齿轮齿数存在问题,输出齿数错误信号以使工作人员得知,同时将该主动圆心定义为齿数异常圆心以进行标识,以使工作人员得知具体问题位置,以便于工作人员对齿轮进行更换处理。
参照图6,实际齿数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S500:将边界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上与弧形轮廓信息相对应的轮廓定义为可检轮廓。
将边界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上与弧形轮廓信息相对应的轮廓定义为可检轮廓以进行标识,以实现对齿轮实际边界边界的区分。
步骤S501:控制虚拟移动点于可检轮廓上移动并计算虚拟移动点与圆心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之间的距离以确定偏差距离信息。
虚拟移动点于可检轮廓上移动可由相交齿轮轮廓的交点处开始移动,偏差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为虚拟移动点的位置与所移动的轮廓相对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两者连线以确定。
步骤S502:计算偏差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于预设固定时长前后的差值以确定差值距离信息。
固定时长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定值,该时长可对虚拟移动点的每次移动情况进行确定,差值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为固定时长内虚拟移动点与对应圆心之间距离的变化值,计算方法为当前所获取的偏差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减去前一次所获取的偏差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值。
步骤S503:于差值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大于零时输出远离信号,并根据远离信号进行计数以确定弧形齿数信息。
当差值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大于零时,说明虚拟移动点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即此时虚拟移动点于齿块的一条侧边上移动,此时输出远离信号以对该情况进行记录标识,同时,当远离信号输出后,只会在距离变小后才消失,弧形齿数信息所对应齿数为可检轮廓上齿块的数量,通过远离信号的次数以确定虚拟移动点多少次在远离圆心的齿块侧边移动,以确定齿块的数量。
步骤S504:根据弧形轮廓信息以确定弧度值,并根据弧度值与弧形齿数信息以确定实际齿数信息。
弧度值为弧形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的弧度,可确定当前弧形轮廓占整体齿轮的比例,再根据当前弧形段的齿数以确定齿轮的实际齿数信息。
参照图7,虚拟移动点于可检轮廓上移动时,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0:于预设时间轴上划定宽度为预设检测值的检测区间,且控制检测区间跟随时间同步移动。
时间轴为各时间点所组成的坐标轴,检测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定值,需小于正常情况下两个远离信号获取的时间间隔值,检测区间为时间轴上可对远离信号进行采集的区间,控制检测区间跟随时间同步移动以使检测区间能实时获取最近的远离信号,以便于对齿块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步骤S601:于远离信号输出时对检测区间中的远离信号进行计数以确定检测次数信息。
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为检测区间中远离信号的数值,可通过计数以确定,计数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602:判断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大于一。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再次获取远离信号,以确定齿轮上是否存在缺陷。
步骤S6021:若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不大于一,则维持远离信号。
当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不大于一时,说明齿块正常,此时维持当前的远离信号即可。
步骤S6022:若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大于一,则取消该远离信号,并将该可检轮廓相对应的圆心定义为齿轮缺陷圆心。
当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大于一时,说明在设定的时间内两次获取远离信号,此时齿块上必定存在缺陷,取消该远离信号以使后续检测正常,同时将该轮廓相对应的圆心定义为齿轮缺陷圆心,以使工作人员得知安装于该圆心处的齿轮的齿块存在缺陷。
参照图8,于齿数合格信号输出后,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步骤S700:控制预设转动轴转动预设固定角度以确定各转动轴的转动角度信息。
当齿数合格信号输出后,说明轮廓线上的各齿轮均合格,但可能存在主动圆心上的主动齿轮的齿数不准确的情况,此时需要进一步分析;所控制的转动轴为工作人员所设定,固定角度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定值,控制转动轴转动的方法可以为外部机械手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为各转动轴在所设定的转动轴转动固定角度后转动的角度值,可通过角度传感器以获取;同时,当转动轴出现转动时,可确定出先前被覆盖的齿块,可进一步对齿块进行检测。
步骤S701:根据啮合关系以及相对应的转动角度信息计算以确定比较数值信息。
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为啮合关系中有主动齿轮的转动轴所转动的圈数以及从动齿轮的转动轴所转动的圈数之比。
步骤S702:根据预设传动数据库中所存储的齿轮半径信息与传动比值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齿轮半径信息相对应的传动比值信息。
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为安装有齿轮半径信息所对应半径的齿轮所在的转动轴与具有啮合关系的转动轴之间的传动比,由工作人员提前作业以确定,并根据该对应关系以建立传动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703:判断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与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一致。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当前的传动关系是否与所需求的传动关系一致,以判断主动圆心上的主动齿轮的齿数是否合格。
步骤S7031:若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与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一致,则定义相对应的主动圆心为主动合格圆心。
当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与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一致时,说明主动齿轮的齿数正确,此时将相对应的主动圆心定义为主动合格圆心以进行标识,以使工作人员得知该情况。
步骤S7032:若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与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不一致,则输出齿轮错误信号,并将相对应的主动圆心定义为齿轮错误圆心。
当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与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不一致时,说明存在主动齿轮的齿数不正确的情况,此时输出齿轮错误信号以对该情况进行标识,同时将该主动圆心定义为齿轮错误圆心以进行标识,以便于工作人员后面对不正确的齿轮进行确定并更换。
参照图9,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生产检测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内部图像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处理模块根据预设边缘检测算法以确定边界轮廓信息,并将边界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进行拟合以确定拟合轮廓信息,且根据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以确定各弧形轮廓信息;
处理模块根据各弧形轮廓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齿轮半径信息,并将各齿轮半径信息进行归纳以确定半径集合;
判断模块判断半径集合是否与所预设的标准集合一致;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一致,则处理模块输出初步合格信号;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不一致,则处理模块输出异常信号,并根据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进行相交处理以确定相交集合;
处理模块将半径集合中不处于相交集合内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异常半径信息,并根据异常半径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弧形轮廓信息,且将该弧形轮廓信息相对应的齿轮定义为异常齿轮;
弧形轮廓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齿轮的弧形轮廓;
啮合情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齿轮之间的实际啮合情况;
齿轮齿数判定模块,通过对安装齿轮的齿数进行识别以确定所安装的齿轮是否正确;
实际齿数确定模块,根据轮廓上的齿数情况以确定齿轮实际齿数;
齿轮缺陷检测模块,用于确定齿轮上是否存在缺陷,以根据缺陷情况以确定所安装齿轮是否合格;
传动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齿轮实际传动情况,以判断主动齿轮是否安装正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内部图像信息;
根据预设边缘检测算法以确定边界轮廓信息,并将边界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进行拟合以确定拟合轮廓信息,且根据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以确定各弧形轮廓信息;
根据各弧形轮廓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齿轮半径信息,并将各齿轮半径信息进行归纳以确定半径集合;
判断半径集合是否与所预设的标准集合一致;
若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一致,则输出初步合格信号;
若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不一致,则输出异常信号,并根据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进行相交处理以确定相交集合;
将半径集合中不处于相交集合内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异常半径信息,并根据异常半径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弧形轮廓信息,且将该弧形轮廓信息相对应的齿轮定义为异常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生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弧形轮廓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于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中确定于预设坐标轴上坐标数值最大的起始点,并控制预设虚拟移动点于起始点处沿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移动以确定移动方向信息,直至再次移动至起始点处;
根据移动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于预设单位时长内的变化以确定变化角度信息;
判断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小于所预设的临界值;
若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临界值,则输出正常移动信号;
若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临界值,则将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上虚拟移动点于单位时长前的位置定义为拐点;
于虚拟移动点再次移动至起始点时将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线中相邻拐点的各轮廓线定义为弧形轮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生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一致时,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根据弧形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线以确定圆心位置信息;
根据预设啮合关系以确定各自相对应的主动圆心以及从动圆心,且将主动圆心上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参照半径信息,将从动圆心上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比对半径信息;
根据预设半径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参照半径信息与半径范围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参照半径信息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
根据主动圆心的圆心位置信息以及从动圆心的圆心位置信息进行计算以确定相隔距离信息;
计算相隔距离信息与比对半径信息之间的差值以确定安装半径信息;
判断所有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均处于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的范围内;
若所有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均处于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的范围内,则输出初步合格信号;
若所有安装半径信息所对应数值未均处于相对应的半径范围信息所对应的范围内,则输出异常信号,并将未处于范围内的安装半径信息相对应的主动圆心定义为主动异常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生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初步合格信号输出后,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获取实际齿数信息;
根据预设齿数数据库中所存储的齿轮半径信息与需求齿数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齿轮半径信息相对应的需求齿数信息;
计算需求齿数信息与实际齿数信息之间的差值以确定差值齿数信息;
判断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处于所预设的允许范围;
若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数值处于允许范围,则输出齿数合格信号;
若差值齿数信息所对应数值不处于允许范围,则输出齿数错误信号,并将实际齿数信息相对应的主动圆心定义为齿数异常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生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际齿数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将边界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上与弧形轮廓信息相对应的轮廓定义为可检轮廓;
控制虚拟移动点于可检轮廓上移动并计算虚拟移动点与圆心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之间的距离以确定偏差距离信息;
计算偏差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于预设固定时长前后的差值以确定差值距离信息;
于差值距离信息所对应距离大于零时输出远离信号,并根据远离信号进行计数以确定弧形齿数信息;
根据弧形轮廓信息以确定弧度值,并根据弧度值与弧形齿数信息以确定实际齿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生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虚拟移动点于可检轮廓上移动时,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于预设时间轴上划定宽度为预设检测值的检测区间,且控制检测区间跟随时间同步移动;
于远离信号输出时对检测区间中的远离信号进行计数以确定检测次数信息;
判断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大于一;
若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不大于一,则维持远离信号;
若检测次数信息所对应数值大于一,则取消该远离信号,并将该可检轮廓相对应的圆心定义为齿轮缺陷圆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生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齿数合格信号输出后,电机生产检测方法还包括:
控制预设转动轴转动预设固定角度以确定各转动轴的转动角度信息;
根据啮合关系以及相对应的转动角度信息计算以确定比较数值信息;
根据预设传动数据库中所存储的齿轮半径信息与传动比值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齿轮半径信息相对应的传动比值信息;
判断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是否与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一致;
若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与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一致,则定义相对应的主动圆心为主动合格圆心;
若比较数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与传动比值信息所对应数值不一致,则输出齿轮错误信号,并将相对应的主动圆心定义为齿轮错误圆心。
8.一种电机生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内部图像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处理模块根据预设边缘检测算法以确定边界轮廓信息,并将边界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进行拟合以确定拟合轮廓信息,且根据拟合轮廓信息所对应轮廓以确定各弧形轮廓信息;
处理模块根据各弧形轮廓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齿轮半径信息,并将各齿轮半径信息进行归纳以确定半径集合;
判断模块判断半径集合是否与所预设的标准集合一致;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一致,则处理模块输出初步合格信号;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不一致,则处理模块输出异常信号,并根据半径集合与标准集合进行相交处理以确定相交集合;
处理模块将半径集合中不处于相交集合内的齿轮半径信息定义为异常半径信息,并根据异常半径信息以确定相对应的弧形轮廓信息,且将该弧形轮廓信息相对应的齿轮定义为异常齿轮。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211063195.5A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ctive CN115420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63195.5A CN115420216B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63195.5A CN115420216B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0216A CN115420216A (zh) 2022-12-02
CN115420216B true CN115420216B (zh) 2023-05-12

Family

ID=84200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63195.5A Active CN115420216B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021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5188B (zh) * 2016-03-27 2019-06-07 宁波大红鹰学院 一种塑料齿轮品质自动检测装置
CN106442549A (zh) * 2016-12-03 2017-02-22 河池学院 一种齿轮缺陷检测系统
CN107121093B (zh) * 2017-06-13 2019-12-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主动视觉的齿轮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3966574A (zh) * 2019-06-12 2022-01-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检查装置及旋转电机的检查方法
CN212363118U (zh) * 2020-05-06 2021-01-15 辽东学院 一种计算机视觉质量在线检测装置
CN112017232B (zh) * 2020-08-31 2024-03-15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内圆形图案的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14200016U (zh) * 2020-11-18 2021-09-1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光轴一致性调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0216A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4788A (zh) 一种管道检测终端及方法
CN115420216B (zh) 一种电机生产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0850882A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充电桩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6818490A (zh) 一种管道强度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4004981A (zh) 一种非完整点云条件下的车身r角视觉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1860464B (zh) 变电所辅助监控系统指针读数识别补偿方法及装置
KR102198028B1 (ko) 스마트 팩토리 가상설계에 따른 설비배치에 대한 설비위치 검증방법
CN114383692B (zh) 一种水表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1571276B (zh) 一种可识别工件并自动输入工艺参数的数控机床及其加工方法
CN116403223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指针式仪表读数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5690771A (zh) 电力房仪表巡检方法和系统
CN110607412A (zh) 一种测量炉缸侵蚀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14496B (zh) 钢包底吹氩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286789A1 (en) Machine vision detection method,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detection system thereof
CN115170541A (zh) 一种齿轮啮合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147566A (zh) 一种地下室管道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3902144A (zh) 一种地下管道芯片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5389240A (zh) 机器人关节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48945A (zh) 一种管道孔洞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0068279B (zh)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预制构件平面圆孔提取方法
CN117911415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设备自动化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6452840B (zh) 一种基于数控机床的汽车零部件组装位置视觉校对系统
CN113513985B (zh) 一种精度检测的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0376863C (zh) 散热器段差影像量测系统及方法
CN115805479A (zh) 一种镜片倒边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