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6710B - 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6710B
CN115416710B CN202211124660.1A CN202211124660A CN115416710B CN 115416710 B CN115416710 B CN 115416710B CN 202211124660 A CN202211124660 A CN 202211124660A CN 115416710 B CN115416710 B CN 115416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lower cover
mounting
sleeper beam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46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16710A (zh
Inventor
喻海洋
田洪雷
赖森华
户迎灿
张成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46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6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6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6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16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6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1/00Under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1/00Underframes
    • B61F1/08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一种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底架结构包括一对内边梁;枕梁,安装于一对内边梁之间,枕梁的内部集成有风道组件且枕梁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关联设备的安装位;牵引销安装组件,安装于一对内边梁之间并与枕梁间隔且相互独立地设置。该底架结构通过将枕梁和牵引销安装组件间隔且相互独立地设置,解决了大尺寸的枕梁重量较大的问题,实现了底架结构轻量化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满足关联设备的安装需求。通过在枕梁的内部集成风道组件,在满足枕梁结构承载的强度的基础上,提升了风道组件的通风效率。通过上述设置,还可以实现简化底架结构的目的,避免了风道组件凸出于枕梁的设置方式,降低了风阻。

Description

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一种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辆的底架结构由于安装有枕梁和牵引销安装座,同时还需要安装抗蛇形安装座、横向减震器等关联设备,导致底架结构的重量较大,无法满足底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同时,相关技术中也无法实现对枕梁的散热,也无法有效地实现牵引电机等发热设备的有效降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底架结构,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底架结构重量大的缺陷,实现底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底架结构,包括:
一对内边梁;
枕梁,安装于一对所述内边梁之间,所述枕梁的内部集成有风道组件且所述枕梁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关联设备的安装位;
牵引销安装组件,安装于一对所述内边梁之间并与所述枕梁间隔且相互独立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底架结构,通过将枕梁和牵引销安装组件间隔且相互独立地设置,避免了大尺寸枕梁的设计方式,解决了大尺寸的枕梁重量较大的问题,实现了底架结构轻量化的目的。通过在枕梁的底部设置用于安装关联设备的安装位,还能够满足关联设备的安装需求。同时,通过在枕梁的内部集成风道组件,在满足枕梁结构承载的强度的基础上,提升了枕梁的通风效率,还能够为牵引电机等发热设备实现有效地散热。通过上述设置,还可以实现简化底架结构的目的,避免了风道组件凸出于枕梁的设置方式,降低了风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枕梁包括:
第一上盖板,沿所述第一上盖板的宽度方向,在所述第一上盖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缺口;
第一下盖板,沿所述第一下盖板的宽度方向,在所述第一下盖板的边缘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缺口一一对应的第二弧形缺口;
第一腹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盖板和所述第一下盖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上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内边梁的上表面的边缘抵接,并焊接于所述内边梁的上表面的边缘;
所述内边梁的下表面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第一下盖板的边缘搭接于所述安装槽并焊接于所述安装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上盖板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风道组件包括:
第二上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盖板;
第二下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盖板;
第二腹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上盖板和所述第二下盖板之间;
所述第二下盖板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枕梁的底部;
所述第二上盖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下盖板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腹板的第二端围设形成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孔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销安装组件包括:
第一横梁,连接于一对所述内边梁之间;
第二横梁,连接于一对所述内边梁之间;
牵引销安装座,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销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上形成有适于安装牵引销的安装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位包括:
抗蛇形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盖板并靠近所述内边梁设置;
垂向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盖板并与所述抗蛇形安装座间隔设置;
钢簧安装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盖板并位于所述抗蛇形安装座和所述垂向安装座之间,所述钢簧安装接口由所述第一下盖板向所述第一上盖板的方向凹陷形成;
横向减震器安装接口,以角对称的形式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盖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垂向安装座包括:
至少两对垂向吊座,每对所述垂向吊座沿所述第一下盖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对所述垂向吊座沿所述第一下盖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垂向止挡,设置于每对所述垂向吊座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与所述枕梁对应的所述内边梁的外侧还设置有补强边梁。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底架结构。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底架结构,能够减轻轨道车辆的整体重量,实现轨道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同时还能够满足轨道车辆上关联设备的安装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底架结构,通过将枕梁和牵引销安装组件间隔且相互独立地设置,避免了大尺寸枕梁的设计方式,解决了大尺寸的枕梁重量较大的问题,实现了底架结构轻量化的目的。通过在枕梁的底部设置用于安装关联设备的安装位,还能够满足关联设备的安装需求。同时,通过在枕梁的内部集成风道组件,在满足枕梁结构承载的强度的基础上,提升了枕梁的通风效率,还能够为牵引电机等发热设备实现有效地散热。通过上述设置,还可以实现简化底架结构的目的,避免了风道组件凸出于枕梁的设置方式,降低了风阻。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底架结构,能够减轻轨道车辆的整体重量,实现轨道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同时还能够满足轨道车辆上关联设备的安装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底架结构的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底架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枕梁与风道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枕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牵引销安装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组件的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
100、内边梁;102、枕梁;104、风道组件;106、牵引销安装组件;108、第一上盖板;110、第一弧形缺口;112、第一下盖板;114、第二弧形缺口;116、第一腹板;118、安装槽;120、通风孔;122、第二上盖板;124、第二下盖板;126、第二腹板;128、进风口;130、出风口;132、第一横梁;134、第二横梁;136、牵引销安装座;138、补强板;140、安装孔;142、抗蛇形安装座;144、垂向安装座;146、钢簧安装接口;148、横向减震器安装接口;150、垂向吊座;152、垂向止挡;154、补强边梁;156、过渡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底架结构,包括一对内边梁100、枕梁102以及牵引销安装组件106;枕梁102安装于一对内边梁100之间,枕梁102的内部集成有风道组件104且枕梁102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关联设备的安装位;牵引销安装组件106安装于一对内边梁100之间并与枕梁102间隔且相互独立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底架结构,通过将枕梁102和牵引销安装组件106间隔且相互独立地设置,避免了大尺寸枕梁102的设计方式,解决了大尺寸的枕梁102重量较大的问题,实现了底架结构轻量化的目的。通过在枕梁102的底部设置用于安装关联设备的安装位,还能够满足关联设备的安装需求。同时,通过在枕梁102的内部集成风道组件104,在满足枕梁102结构承载的强度的基础上,提升了枕梁102的通风效率,还能够为牵引电机等发热设备实现有效地散热。通过上述设置,还可以实现简化底架结构的目的,避免了风道组件104凸出于枕梁102的设置方式,降低了风阻。
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对内边梁100用于安装枕梁102和牵引销安装组件106。
枕梁102安装于一对内边梁100之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枕梁102包括第一上盖板108、第一下盖板112和第一腹板116;沿第一上盖板108的宽度方向,在第一上盖板108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缺口110;沿第一下盖板112的宽度方向,在第一下盖板112的边缘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弧形缺口110一一对应的第二弧形缺口114;第一腹板116连接于第一上盖板108和第一下盖板112之间。
结合图1和图5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枕梁102大致可以采用鱼腹形的端面结构,通过这样设置,在保证了枕梁102上安装接口的要求外,还提高了枕梁102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上盖板108与第一下盖板112的形状可以完全对应,也可以仅在鱼腹形结构位置处相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上盖板108上的鱼腹形结构主要由开设在第一上盖板108边缘位置处的多个第一弧形缺口110形成,多个第一弧形缺口110沿着第一上盖板108的宽度方向开设在第一上盖板108前后方向的边缘。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弧形缺口110,可以避免在第一上盖板108的边缘产生应力集中。
同样,第一下盖板112上的鱼腹形结构主要由开设在第一下盖板112边缘位置处的多个第二弧形缺口114形成,多个第二弧形缺口114沿着第一下盖板112的宽度方向开设在第一下盖板112前后方向的边缘。第一弧形缺口110和第二弧形缺口114的位置相互对应,或者,还可以仅在第一上盖板108上开设第一弧形缺口110。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弧形缺口114,可以避免在第一下盖板112的边缘产生应力集中。
第一上盖板108、第一腹板116以及第一下盖板112拼接形成箱型结构体,同时,在该箱型结构体内还集成有风道组件104,方便相关发热设备的散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上盖板108的边缘与内边梁100的上表面的边缘抵接,并焊接于内边梁100的上表面的边缘;内边梁100的下表面形成有安装槽118,第一下盖板112的边缘搭接于安装槽118并焊接于安装槽118。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上盖板108的边缘与内边梁100的上表面的边缘对齐并焊接连接,这样可以保证枕梁102上表面与内边梁100的上表面的平齐设置,同时还可以保证枕梁102与内边梁100的连接强度。在内边梁100的下表面形成有与第一下盖板112对应的安装槽118,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槽118的深度不宜过深以避免影响内边梁100自身的结构强度。第一下盖板112搭接于内边梁100的安装槽118中并与内边梁100通过焊接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可以提升第一下盖板112与内边梁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还可以通过内边梁100的承载实现对枕梁102承载能力的提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与枕梁102对应的内边梁100的外侧还设置有补强边梁15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枕梁102与内边梁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与枕梁102对应的内边梁100的外侧可以额外焊接补强边梁154。通过在对应的内边梁100的外侧额外焊接补强边梁154,可以提升枕梁102与内边梁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枕梁102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上盖板108上开设有通风孔120,风道组件104包括第二上盖板122、第二下盖板124和第二腹板126;第二上盖板122连接于第一上盖板108;第二下盖板124连接于第一下盖板112;第二腹板126连接于第二上盖板122和第二下盖板124之间;第二下盖板124上形成有进风口128,进风口128朝向枕梁102的底部;第二上盖板122的第二端、第二下盖板124的第二端以及第二腹板126的第二端围设形成出风口130,出风口130与通风孔120相连通。
参见图1、图7和图8,为了实现对牵引电机等发热设备的散热,在枕梁102中集成有风道组件104,风道组件104包括第二上盖板122、第二下盖板124以及连接于第二上盖板122和第二下盖板124之间的第二腹板126。通过第二上盖板122、第二下盖板124以及第二腹板126依次围设形成两端形成有进风口128第二下改版和出风口130的风道组件104。相应的,为了能够将进风口128引入的风通入到发热设备的位置处,在第一上盖板108上还开设有通风孔12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风口128形成于第二下盖板124上,第二上盖板122的第二端、第二下盖板124的第二端以及第二腹板126的第二端围设形成上文所述的出风口13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风口128朝向枕梁102的底部,出风口130与第一上盖板108上的通风孔120相互连通。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将枕梁102底部的风引入到枕梁102的上部,进而完成对发热设备的散热,同时还提升了风道组件104的通风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牵引销安装组件106安装于一对内边梁100之间并与枕梁102间隔且相互独立地设置。通过这样设置,解决了大尺寸的枕梁102重量较大的问题,实现了底架结构轻量化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牵引销安装组件106与枕梁102之间相互独立地设置,也即,牵引销安装过组件与枕梁102之间并无直接的连接关系,二者均独立地安装与内边梁100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牵引销安装组件106包括第一横梁132、第二横梁134以及牵引销安装座136;第一横梁132连接于一对内边梁100之间;第二横梁134连接于一对内边梁100之间;牵引销安装座136连接于第一横梁132和第二横梁134之间。
参见图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牵引销安装组件106包括安装于一对内边梁100之间的第一横梁132和第二横梁134,牵引销安装座136安装于第一横梁132和第二横梁134之间。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将牵引销安装座136的受力直接传递到内边梁100上,提升了牵引销安装座136的承载能力。第一横梁132和第二横梁134可以设置成口字型横梁的结构,在口字型横梁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板,相应的,为了保证插接板与第一横梁132、第二横梁134的连接,在第一横梁132、第二横梁134上开设有与插接槽,插接板插接于插接槽后与第一横梁132、第二横梁134实现焊接连接。
为了避免第一横梁132、第二横梁134与内边梁100的连接位置处产生应力集中,在第一横梁132、第二横梁134与内边梁100的连接位置处还设置有弧形的过渡倒角;同样,为了避免牵引销安装座136与第一横梁132、第二横梁134的连接位置处产生应力集中,在牵引销安装座136与第一横梁132、第二横梁134的连接位置处也设置有弧形的过渡倒角。
参见图6,为了提升第一横梁132和第二横梁134之间的纵向承载能力,在第一横梁132和第二横梁134之间还设置有过渡纵梁156。通过过渡纵梁156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一横梁132、第二横梁134在底架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抗形变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牵引销安装座136的顶部设置有补强板138,补强板138上形成有适于安装牵引销的安装孔140。
参见图6,通过在牵引销安装座136的顶部设置补强板138,并在补强板138上开设安装孔140,能够提升牵引销与牵引销安装座136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安装位包括抗蛇形安装座142、垂向安装座144、钢簧安装接口146以及横向减震器安装接口148;抗蛇形安装座142设置于第一下盖板112并靠近内边梁100设置;垂向安装座144设置于第一下盖板112并与抗蛇形安装座142间隔设置;钢簧安装接口146设置于第一下盖板112并位于抗蛇形安装座142和垂向安装座144之间,钢簧安装接口146由第一下盖板112向第一上盖板108的方向凹陷形成;横向减震器安装接口148以角对称的形式设置于第一下盖板112。
参见图3,可以理解的是,抗蛇形安装座142、垂向安装座144、钢簧安装接口146以及横向减震器安装接口148均设置于枕梁102的下表面。抗蛇形安装座142位于第一下盖板112的两侧并靠近内边梁100设置。垂向安装座144与抗蛇形安装座142间隔设置并直接焊接于第一下盖板112。钢簧安装接口146位于抗蛇形安装座142和垂向安装座144之间,钢簧安装接口146可以由第一下盖板112直接凹陷形成,第一下盖板112的凹陷方向朝向第一上盖板108的方向凹陷。横向减震器安装接口148可以是两个,两个横向减震器安装接口148以角对称的形式安装于第一下盖板112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垂向安装座144包括至少两对垂向吊座150以及垂向止挡152;每对垂向吊座150沿第一下盖板1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对垂向吊座150沿第一下盖板11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垂向止挡152设置于每对垂向吊座150之间。
如图3所示,两对垂向吊座150分别设置于枕梁102的两侧,在每对垂向吊座150之间均设置有垂向止挡152。其中,每对垂向吊座150沿第一下盖板1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下盖板112上。
垂向止挡152大致呈C字形结构,也即,垂向止挡152包括依次连接的三块侧板,在每块侧板与第一下盖板112之间还设置有筋板,这样可以提升垂向止挡152与第一下盖板112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底架结构。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底架结构,能够减轻轨道车辆的整体重量,实现轨道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同时还能够满足轨道车辆上关联设备的安装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内边梁;
枕梁,安装于一对所述内边梁之间,所述枕梁的内部集成有风道组件且所述枕梁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关联设备的安装位;
牵引销安装组件,安装于一对所述内边梁之间并与所述枕梁间隔且相互独立地设置;
其中,所述枕梁包括:
第一上盖板,沿所述第一上盖板的宽度方向,在所述第一上盖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缺口;
第一下盖板,沿所述第一下盖板的宽度方向,在所述第一下盖板的边缘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缺口一一对应的第二弧形缺口;
第一腹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盖板和所述第一下盖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内边梁的上表面的边缘抵接,并焊接于所述内边梁的上表面的边缘;
所述内边梁的下表面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第一下盖板的边缘搭接于所述安装槽并焊接于所述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盖板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风道组件包括:
第二上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盖板;
第二下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盖板;
第二腹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上盖板和所述第二下盖板之间;
所述第二下盖板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枕梁的底部;
所述第二上盖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下盖板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腹板的第二端围设形成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销安装组件包括:
第一横梁,连接于一对所述内边梁之间;
第二横梁,连接于一对所述内边梁之间;
牵引销安装座,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销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上形成有适于安装牵引销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包括:
抗蛇形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盖板并靠近所述内边梁设置;
垂向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盖板并与所述抗蛇形安装座间隔设置;
钢簧安装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盖板并位于所述抗蛇形安装座和所述垂向安装座之间,所述钢簧安装接口由所述第一下盖板向所述第一上盖板的方向凹陷形成;
横向减震器安装接口,以角对称的形式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安装座包括:
至少两对垂向吊座,每对所述垂向吊座沿所述第一下盖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对所述垂向吊座沿所述第一下盖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垂向止挡,设置于每对所述垂向吊座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枕梁对应的所述内边梁的外侧还设置有补强边梁。
9.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架结构。
CN202211124660.1A 2022-09-15 2022-09-15 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115416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4660.1A CN115416710B (zh) 2022-09-15 2022-09-15 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4660.1A CN115416710B (zh) 2022-09-15 2022-09-15 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6710A CN115416710A (zh) 2022-12-02
CN115416710B true CN115416710B (zh) 2023-09-26

Family

ID=84204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4660.1A Active CN115416710B (zh) 2022-09-15 2022-09-15 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671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40482A (ja) * 2005-03-03 2006-09-14 Hitachi Ltd 鉄道車両の車体
CN201834019U (zh) * 2010-10-18 2011-05-18 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铁路轨道车车体
CN202243494U (zh) * 2011-09-19 2012-05-30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集气箱
JP2017144911A (ja) * 2016-02-18 2017-08-24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構体
CN110304091A (zh) * 2019-07-16 2019-10-0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底架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40482A (ja) * 2005-03-03 2006-09-14 Hitachi Ltd 鉄道車両の車体
CN201834019U (zh) * 2010-10-18 2011-05-18 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铁路轨道车车体
CN202243494U (zh) * 2011-09-19 2012-05-30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集气箱
JP2017144911A (ja) * 2016-02-18 2017-08-24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構体
CN110304091A (zh) * 2019-07-16 2019-10-0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底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6710A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9891B (zh) 轨道车辆的底架组件及轨道车辆
KR101047523B1 (ko) 철도차량용 차체 구조
CN112026816B (zh) 底架及轨道车辆
CN110304095B (zh) 跨座式单轨构架
WO2020015616A1 (zh) 一种轻轨车辆转向架
CN103625499B (zh) 一种窄轨客车转向架构架
JPWO2014045363A1 (ja) 車両構体
CN112026818B (zh) 动力包吊挂结构、底架及轨道车辆
CN110682931A (zh) 车体底架及具有其的有轨电车
CN213168079U (zh) 前端底架、车体底架及轨道车辆
CN109969214A (zh) 轨道车辆用端部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15416710B (zh) 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12026839B (zh) 牵引梁、中央牵引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115027522A (zh) 开放式转向架构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112026836B (zh) 牵引梁传力结构、底架及轨道车辆
KR20220105435A (ko) 저상버스용 런닝베어샤시 어셈블리 및 런닝베어샤시 어셈블리 제조 방법
CN211335985U (zh) 一种地铁车空调机组安装平台
CN210101759U (zh) 一种汽车车身下车体
CN109291996B (zh) 电动汽车的框梁及电动汽车
CN115009315B (zh) 前端底架结构、车底架及轨道车辆
CN112622950A (zh) 司机室骨架结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
CN115107815B (zh) 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20947988U (zh) 一种用于多级均衡铁路平车的中底架及底架组件
CN112224032B (zh) 电动磁悬浮轨道车辆的悬浮架结构及电动磁悬浮轨道车辆
CN219635211U (zh) 转向架构架及转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