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2656A - 监控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监控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12656A CN115412656A CN202210849627.9A CN202210849627A CN115412656A CN 115412656 A CN115412656 A CN 115412656A CN 202210849627 A CN202210849627 A CN 202210849627A CN 115412656 A CN115412656 A CN 1154126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chromic
- monitoring device
- camera
- glass cover
- wind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监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装置和车辆,其中,监控装置设置有壳体、摄像模块和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壳体开设有窗口,将摄像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摄像模块的拍摄方向朝向于窗口,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盖设于窗口,在摄像模块开启的情况下,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为透明光学特征模式,以使摄像模块能拍摄车内人员特征,以辅助车辆自动驾驶及实现车内其他辅助功能,在摄像模块关闭的情况下,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为不透明光学特征模式,以实现对摄像模块的遮蔽,无需设置额外的物理遮蔽装置,使得监控装置的体积更小,与车内周边环境的融入感更好,且在驾驶过程中无需操作物理遮蔽装置,使驾驶员驾驶注意力更加集中,降低驾驶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监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级别越来越高,需要使用摄像头对车内人员的面部特征进行捕捉,同时还配备有物理遮蔽装置来遮挡摄像头,然而物理遮蔽装置需要人为滑动或翻转盖板来完成对摄像头的物理遮蔽,受滑板或翻板的物理结构及行程要求限制,驾驶员监控系统体积大且外观突兀不协调,与布置在周边的总成零件融入感较差,与现有电动汽车乘客舱极简设计风格不符,影响美观,且在驾驶过程中操作物理遮蔽装置的盖板或滑盖的过程中,会使得驾驶员注意力转移,带来驾驶风险。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监控装置和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控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监控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窗口;
摄像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摄像模块的拍摄方向朝向于所述窗口;
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盖设于所述窗口;
其中,在所述摄像模块启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为透明光学特征模式;在所述摄像模块关闭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为不透明光学特征模式。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模块包括: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朝向于所述窗口;
检测件,连接于所述摄像头,用于检测所述摄像头的状态信息;
第一处理器,连接于所述检测件和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用于基于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的光学特征模式。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控装置还包括:
补光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连接于所述摄像模块,所述补光模块的光照方向朝向于所述窗口;
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盖设于所述窗口,连接于所述补光模块;
其中,通过调整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的透明度,可改变所述补光模块的光照强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光模块包括:
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的光照方向朝向于所述窗口;
感光件,连接于所述摄像头,所述感光件用于采集所述摄像头处的光照强度信息;
第二处理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和所述感光件,用于基于所述光照强度信息改变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透明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和/或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包括:
第一玻璃层;
第一透明导电薄膜,连接于所述第一玻璃层;
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薄膜;
第二透明导电薄膜,连接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另一侧;
第二玻璃层,连接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薄膜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或所述第二玻璃层由AR镀膜玻璃构成,所述AR镀膜玻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15mm。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05mm。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为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装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控装置连接于驾驶员监控系统和/或乘客监控系统;
其中,在所述监控装置连接于所述驾驶员监控系统的情况下,所述监控装置位于A柱装饰板、转向管柱护罩、仪表显示屏中的一处或多处;在所述监控装置连接于所述乘客监控系统的情况下,所述监控装置位于车顶灯处。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装置设置有壳体、摄像模块和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其中,壳体开设有窗口,将摄像模块设置在壳体内,且摄像模块的拍摄方向朝向于窗口,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盖设于窗口,如此设置,在摄像模块开启的情况下,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为透明光学特征模式,以使摄像模块能够拍摄捕捉车内人员的特征以及车内情况,以辅助车辆自动驾驶及实现车内其他辅助功能,在摄像模块关闭的情况下,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为不透明光学特征模式,以实现对摄像模块的遮蔽,无需设置额外的物理遮蔽装置,使得监控装置的体积更小,与车内周边环境的融入感更好,且在驾驶过程中无需操作物理遮蔽装置的盖板或滑盖,使得驾驶员驾驶注意力更加集中,降低驾驶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监控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监控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0壳体,111窗口,120摄像模块,130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40补光模块,150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监控装置,包括:壳体110,上述壳体110开设有窗口111;摄像模块120,设置在上述壳体110内,上述摄像模块120的拍摄方向朝向于上述窗口111;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盖设于上述窗口111;其中,在上述摄像模块120启动的情况下,上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为透明光学特征模式;在上述摄像模块120关闭的情况下,上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为不透明光学特征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装置设置有壳体110、摄像模块120和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其中,壳体110开设有窗口111,将摄像模块120设置在壳体110内,且摄像模块120的拍摄方向朝向于窗口111,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盖设于窗口111,如此设置,在启动摄像模块120的情况下,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为透明光学特征模式,以使摄像模块120能够拍摄捕捉车内人员的特征以及车内情况,以辅助车辆自动驾驶及实现车内其他辅助功能,在需要关闭摄像模块120的情况下,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为不透明光学特征模式,以实现对摄像模块120的遮蔽,无需设置额外的物理遮蔽装置,使得监控装置的体积更小,与车内周边环境的融入感更好,且在驾驶过程中无需操作物理遮蔽装置的盖板或滑盖,使得驾驶员驾驶注意力更加集中,降低驾驶风险。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摄像模块120包括:摄像头,上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朝向于上述窗口111;检测件,连接于上述摄像头,用于检测上述摄像头的状态信息;第一处理器,连接于上述检测件和上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用于基于上述状态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的光学特征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摄像模块120设置有摄像头、检测件和第一处理器,其中,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朝向于窗口111,以对车内情况进行拍摄。检测件连接于摄像头,通过检测件检测摄像头的状态,以此判断摄像头当前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第一处理器连接于检测件和第一点至变色玻璃罩,检测件根据检测到的摄像头状态信息确定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的光学特征模式。在启动摄像头工作的情况下,检测件检测到摄像头处于启动状态,第一处理器根据摄像头的状态信息确定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为透明光学特征模式,以保证摄像头能正常拍摄;在关闭摄像头的情况下,检测件检测到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处理器根据摄像头的状态信息确定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为不透明光学特征模式,以遮蔽摄像头,减少车内人员对摄像头存在车内隐私被泄漏的顾虑。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监控装置还包括:补光模块140,设置在上述壳体110内,连接于上述摄像模块120,上述补光模块140的光照方向朝向于上述窗口111;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盖设于上述窗口111,连接于上述补光模块140;其中,通过调整上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的透明度,可改变上述补光模块140的光照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监控装置还设置有补光模块140,补光模块140设置在壳体110内,且连接于摄像模块120,补光模块140发出的光照射方向朝向于窗口111,通过补光模块140对摄像模块120进行补光,以保证摄像模块120清晰的拍摄车内环境,保证后续捕捉驾驶员面部特征的准确性,提高自动驾驶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盖设于窗口111,且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连接于补光模块140,在摄像头处于启动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整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的透明度来调整补光模块140的光照强度,从而保证摄像头在不同光线环境下均能保证正常拍摄,同时,在补光模块140的光照强度过大时,可提高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的不透明度,降低补光模块140的光照强度,避免补光模块140的光照过强,损伤驾驶员眼睛的情况发生。无需设置额外的物理遮蔽装置对补光模块140遮蔽,使得监控装置的体积更小,与车内周边环境的融入感更好,且在驾驶过程中无需操作物理遮蔽装置的盖板或滑盖,使得驾驶员驾驶注意力更加集中,降低驾驶风险。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补光模块140包括:补光灯,上述补光灯的光照方向朝向于上述窗口111;感光件,连接于上述摄像头,上述感光件用于采集上述摄像头处的光照强度信息;第二处理器,连接于上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和上述感光件,用于基于上述光照强度信息改变上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透明度。
可以理解的是,补光模块140设置有补光灯、感应件和第二处理器,其中,补光灯的光照方向朝向于窗口111,通过补光灯对摄像环境进行补光。感光件连接于摄像头,通过感光件采集摄像头处的光照强度信息,第二处理器根据光照强度信息调整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的透明度,当感光件采集摄像头处的光照强度较强时,第二处理器降低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的透明度;当感光件采集摄像头处的光照强度较弱时,第二处理器提高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的透明度,保证摄像头在不同光线环境下均能保证正常拍摄,且避免补光灯光照强度过强,损伤驾驶员眼睛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和/或上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一透明导电薄膜,连接于上述第一玻璃层;电致变色层,上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连接于上述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第二透明导电薄膜,连接于上述电致变色层的另一侧;第二玻璃层,连接于上述第二透明导电薄膜远离上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和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可均由五层结构制成,其中,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作为最外层,第一透明导电薄膜连接于第一玻璃层,第二透明导电薄膜连接于第二玻璃层,电致变色层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之间。当通入正方向的直流电压时,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中的离子存储层的离子随之抽出进入电致变色层,引起电致变色层变色,使得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和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向不透明的光学特征变化,当通入反方向的直流电压时,电致变色层的离子被抽出回来到原来的存储层,引起电致变色层变色,使得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和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向透明的光学特征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内设置有透明的纳米级别线路来控制变色的电流电压,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1.5V,当检测件检测到摄像头处于启动状态,第一处理器确定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为透明光学特征模式,向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通入正向直流电压,使得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变化或维持在透明光学特征模式,第二处理器根据感光件发送的摄像头处的光照强度信息调整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的透明度,当感光件采集摄像头处的光照强度较强时,向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通入正向直流电压,使得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向透明光学特征模式变化,当感光件采集摄像头处的光照强度较弱时,向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通入反向直流电压,使得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向不透明光学特征模式变化,以实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从透明状态向不透明状态的无极渐变可调变化。当检测件检测到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处理器确定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为不透明光学特征模式,通入反向直流电压,使得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变化或维持在不透明光学特征模式。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第一玻璃层和/或上述第二玻璃层由AR(Anti-Reflection抗反射)镀膜玻璃构成,上述AR镀膜玻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15mm。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可选用AR镀膜玻璃制成,通过镀膜消除入射光和反射光,提高透过率,保证摄像头的拍摄效果以及补光灯的补光效果,且AR镀膜玻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15mm,以降低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和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的整体厚度。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电致变色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05mm。以降低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和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的整体厚度。便于安装,提高美观程度。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和上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可对电致变色玻璃进行分区,第一区域为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第二区域为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使得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130和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150为一体成型结构。可对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单独供电和单独控制实现不同的变色模式,提高整体美观程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装置,因此具有上述监控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监控装置连接于驾驶员监控系统和/或乘客监控系统;其中,在上述监控装置连接于上述驾驶员监控系统的情况下,上述监控装置位于A柱装饰板、转向管柱护罩、仪表显示屏中的一处或多处;在上述监控装置连接于上述乘客监控系统的情况下,上述监控装置位于车顶灯处。
可以理解的是,监控装置可连接于驾驶员监控系统,监控装置设置在A柱装饰板、转向管柱护罩、仪表显示屏中的一处或多处,以此对驾驶员进行监控,通过摄像模块120捕捉驾驶员的面部特征,并对面部特征实时跟踪变化,提取面部特征的症状,以检测驾驶员的疲劳和分心状态,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驾驶员监控系统可设置有语音识别模块,驾驶员可通过语音控制摄像模块120的开启或关闭,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无需操作物理遮蔽装置的盖板或滑盖,使得驾驶员驾驶注意力更加集中,降低驾驶风险。
监控装置可连接于乘客监控系统,监控装置设置在车顶灯处,以监控乘客是否系安全带,是否有宠物、婴儿单独遗留在车内,还可实现乘客的拍照或视频通话功能等。乘客监控系统可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和麦克风,重力传感器位于座椅处,可通过座椅处的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重力变化数据以及麦克风收集的动物或人类声音,确定车内座椅上遗留有宠物或婴儿,车辆发出警报,启动摄像模块120和补光模块140,并调整第一电致玻璃罩和第二电致玻璃罩的透明程度,拍摄车内画面,并将画面发送车主,以使车主迅速做出反应。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还设置有远程控制模块,当车主停车离开后,车主可通过远程控制模块控制监控装置启动,以查看车内物品。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窗口;
摄像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摄像模块的拍摄方向朝向于所述窗口;
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盖设于所述窗口;
其中,在所述摄像模块启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为透明光学特征模式;在所述摄像模块关闭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为不透明光学特征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包括: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朝向于所述窗口;
检测件,连接于所述摄像头,用于检测所述摄像头的状态信息;
第一处理器,连接于所述检测件和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用于基于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的光学特征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补光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连接于所述摄像模块,所述补光模块的光照方向朝向于所述窗口;
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盖设于所述窗口,连接于所述补光模块;
其中,通过调整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的透明度,可改变所述补光模块的光照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模块包括:
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的光照方向朝向于所述窗口;
感光件,连接于所述摄像头,所述感光件用于采集所述摄像头处的光照强度信息;
第二处理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和所述感光件,用于基于所述光照强度信息改变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透明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和/或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包括:
第一玻璃层;
第一透明导电薄膜,连接于所述第一玻璃层;
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薄膜;
第二透明导电薄膜,连接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另一侧;
第二玻璃层,连接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薄膜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或所述第二玻璃层由AR镀膜玻璃构成,所述AR镀膜玻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1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05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罩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玻璃罩为一体成型结构。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装置连接于驾驶员监控系统和/或乘客监控系统;
其中,在所述监控装置连接于所述驾驶员监控系统的情况下,所述监控装置位于A柱装饰板、转向管柱护罩、仪表显示屏中的一处或多处;在所述监控装置连接于所述乘客监控系统的情况下,所述监控装置位于车顶灯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49627.9A CN115412656A (zh) | 2022-07-19 | 2022-07-19 | 监控装置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49627.9A CN115412656A (zh) | 2022-07-19 | 2022-07-19 | 监控装置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12656A true CN115412656A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4158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49627.9A Pending CN115412656A (zh) | 2022-07-19 | 2022-07-19 | 监控装置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41265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15480A1 (de) * | 2022-12-02 | 2024-06-06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Fahrzeuginsassen- überwachungssystem und fahrzeug umfassend ein fahrzeuginsassen-überwachungssystem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47014A (ja) * | 2004-03-01 | 2005-09-15 | Denso Corp | 車載カメラシステム |
US20180043756A1 (en) * | 2016-08-12 | 2018-02-15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Window system for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a vehicle |
CN109587388A (zh) * | 2019-01-28 | 2019-04-05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闪光灯灯罩和移动终端 |
CN109613780A (zh) * | 2018-12-28 | 2019-04-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10450750A (zh) * | 2019-08-02 | 2019-11-15 | 深圳市艾赛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4g车内热源检测报警型监控记录仪 |
CN111599140A (zh) * | 2020-05-09 | 2020-08-28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后排活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113259552A (zh) * | 2021-04-19 | 2021-08-13 | 北京麦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偷窥护隐私的拍摄装置和方法 |
WO2021179358A1 (zh) * | 2020-03-10 | 2021-09-16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拍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216531481U (zh) * | 2021-11-30 | 2022-05-13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私隐保护摄像头模组 |
CN114596649A (zh) * | 2022-03-01 | 2022-06-07 | 广东车卫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报警提示功能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 |
CN216748890U (zh) * | 2021-11-29 | 2022-06-14 | 深圳市葵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乘车用的快速扫码机 |
CN114650349A (zh) * | 2020-12-21 | 2022-06-21 |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机模组、摄像机模组控制方法及监控系统 |
-
2022
- 2022-07-19 CN CN202210849627.9A patent/CN1154126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47014A (ja) * | 2004-03-01 | 2005-09-15 | Denso Corp | 車載カメラシステム |
US20180043756A1 (en) * | 2016-08-12 | 2018-02-15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Window system for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a vehicle |
CN109613780A (zh) * | 2018-12-28 | 2019-04-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9587388A (zh) * | 2019-01-28 | 2019-04-05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闪光灯灯罩和移动终端 |
CN110450750A (zh) * | 2019-08-02 | 2019-11-15 | 深圳市艾赛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4g车内热源检测报警型监控记录仪 |
WO2021179358A1 (zh) * | 2020-03-10 | 2021-09-16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拍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1599140A (zh) * | 2020-05-09 | 2020-08-28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后排活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114650349A (zh) * | 2020-12-21 | 2022-06-21 |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机模组、摄像机模组控制方法及监控系统 |
CN113259552A (zh) * | 2021-04-19 | 2021-08-13 | 北京麦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偷窥护隐私的拍摄装置和方法 |
CN216748890U (zh) * | 2021-11-29 | 2022-06-14 | 深圳市葵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乘车用的快速扫码机 |
CN216531481U (zh) * | 2021-11-30 | 2022-05-13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私隐保护摄像头模组 |
CN114596649A (zh) * | 2022-03-01 | 2022-06-07 | 广东车卫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报警提示功能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15480A1 (de) * | 2022-12-02 | 2024-06-06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Fahrzeuginsassen- überwachungssystem und fahrzeug umfassend ein fahrzeuginsassen-überwachungssyste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80370B2 (en) | Vehicular driver monitoring system with DMS camera at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 |
US20210122404A1 (en) | Occupant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
US10095914B2 (en) | Image pickup device, near infrared light emission device, and sunvisor | |
US6959994B2 (en) | Camera built-in type rearview mirror device | |
CN101401024B (zh) | 包括高强度显示器的车辆后视组件 | |
CN107107953B (zh) | 乘员监视系统和方法 | |
CN107111754A (zh) | 乘员监视系统和方法 | |
EP1701290A1 (en)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driver | |
JP2004058799A (ja) | 車載用乗員撮影装置 | |
JP2006248363A (ja) | 運転者照明装置、運転者撮影装置および運転者監視装置 | |
WO2006027563A1 (en) | View enhanc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 |
CN115412656A (zh) | 监控装置和车辆 | |
JPH05294183A (ja) | 車載監視カメラ装置 | |
JP7566199B2 (ja) | カメラユニットおよび乗員監視システム | |
JP2007331545A (ja) | 車両用運転支援装置 | |
CN112693397A (zh) | 车辆外部成像系统 | |
JP6643585B2 (ja) |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 |
CN110789455B (zh) | 车外后视镜和车辆 | |
JP4234508B2 (ja) | 車両用撮像装置及び車載システム | |
CN205971071U (zh) | 一种汽车的内后视镜 | |
CN213056927U (zh) | 一种集成在仪表盘的图像采集装置和车辆 | |
WO2019009125A1 (ja) | 乗員撮影装置 | |
JPH03182848A (ja) | 車載用監視カメラ装置 | |
JP2007106146A (ja) | 車両前方及び周辺監視装置 | |
JP2007150826A (ja) | 撮像装置及び車両周辺画像提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