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2892B - 控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02892B
CN115402892B CN202211019101.4A CN202211019101A CN115402892B CN 115402892 B CN115402892 B CN 115402892B CN 202211019101 A CN202211019101 A CN 202211019101A CN 115402892 B CN115402892 B CN 115402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normally
star
motor
close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91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02892A (zh
Inventor
邹国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91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02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02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2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02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2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66B1/32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effective on braking devices, e.g. acting o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ra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otors
    • H02H7/085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otors against excessive lo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和方法。本申请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继电器,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与驱动电梯的电机连接;控制电路,用于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控制电路,还用于在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第二接触器,用于在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采用本控制装置能够避免电流过大导致封星接触器的触点烧熔。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节能、高效的突出优势,电梯的驱动主机主要采用永磁同步电机。通常在进行电梯安全相关设计时,利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原理,采用封星技术来保证电梯在异常溜梯的情况下,控制电梯保持低速运行的状态,给乘客争取逃生时机。
传统技术中,封星方式是通过封星接触器的触点使永磁同步电机中的电机线圈短路,利用电梯在溜梯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而输出逆向制动力,进而控制电梯的溜梯速度。
然而在电梯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因故障突然停止,封星接触器动作使电机线圈短路,存在电流过大导致封星接触器的触点烧熔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电流过大导致封星接触器触点烧熔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继电器,该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与驱动该电梯的电机连接;
该控制电路,用于在该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
该控制电路,还用于在该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该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
该第二接触器,用于在该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该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该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装置还包括供电电路和储能元件,该储能元件的两端分别与该供电电路连接;
该供电电路,用于对该电梯的电梯驱动回路供电,并对该储能元件进行充电;
该储能元件,用于在该供电电路停止对该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该常开触点断开,该储能元件与该第二接触器的线圈和该继电器形成第一通路,以利用该第一通路对该第二接触器释放第二预设时长的电能;
该第二接触器,用于在该储能元件停止释放电能的情况下,闭合该第二接触器的该第二常闭触点,以对该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用于在该电梯待机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并控制该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
该第二接触器,用于在该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该第二常闭触点,以对该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用于在该电梯运行时,控制该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并控制该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闭合;
该第二接触器,用于在该第一常闭触点闭合的情况下,断开该第二常闭触点,以使该电机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装置还包括变频器和电抗器,该变频器与控制电路连接,该电抗器设置于该变频器和该电机之间,该第一接触器设置于该电抗器和该变频器之间;
该控制电路,用于在对该电机进行封星保护前,检测该变频器的输出端的第一电流;
该控制电路,用于在对该电机进行封星保护的情况下,检测该变频器的输出端的第二电流;
该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该第一电流和该第二电流,判断封星保护是否异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用于在该第一电流等于该第二电流的情况下,确定封星保护异常;在该第一电流不等于该第二电流的情况下,确定封星保护正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该第一接触器的线圈与该第一二极管的两端连接,该第二接触器的线圈与该第二二极管的两端连接;该继电器的线圈与该第三二极管的两端连接;
该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和该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均与该控制电路连接,该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该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和该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均与供电电路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该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
在该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该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
在该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该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该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利用供电电路对该电梯的电梯驱动回路供电,并对该储能元件进行充电;
在该供电电路停止对该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该常开触点断开,通过储能元件与该第二接触器的线圈和该继电器形成第一通路,以利用该第一通路对该第二接触器释放第二预设时长的电能;
在该储能元件停止释放电能的情况下,闭合该第二接触器的该第二常闭触点,以对该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该电梯待机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并控制该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
在该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该第二常闭触点,以对该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上述控制装置和方法,该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继电器,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与驱动电梯的电机连接,控制电路,用于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控制电路,还用于在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第二接触器,用于在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并在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从而在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闭合,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由于在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电机的运行速度因电梯制动器制动力的作用逐渐变慢,由于在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的大小与电机运行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控制电路延迟一段时间电流变小,在电流变小后再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进而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闭合,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从而能够避免电梯在高速急停下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避免在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过大,以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电流过大导致封星接触器的触点烧熔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前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后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传统技术中,封星方式是通过封星接触器的触点使永磁同步电机中的电机线圈短路,利用电梯在溜梯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而输出逆向制动力,进而控制电梯的溜梯速度。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的过程如下:
在电梯待机或停电的情况下,运行接触器10T的常开触点断开,封星接触器FX的常闭触点闭合,进而电机驱动电梯的驱动回路断开,封星接触器FX的常闭触点使电机线圈短路,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而在电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运行接触器10T常开触点闭合,封星接触器FX的常闭触点断开,进而电机驱动电梯的驱动回路接通,从而电梯正常运行。
然而在电梯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因断电、机器损坏等故障突然停止,封星接触器FX的常闭触点闭合使电机线圈短路,存在电流过大导致封星接触器的触点烧熔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控制电路10、第一接触器13、第二接触器12和继电器11,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与驱动电梯的电机14连接,控制电路10,用于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断开,控制电路10,还用于在常开触点23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第二接触器12,用于在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以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
其中,常开触点是指在线圈通电时处于闭合状态,在线圈断电时处于断开状态。常闭触点是指在线圈断电时处于闭合状态,在线圈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
可选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可以为电梯的运行速度由高速变化为低速,高速指电梯的运行速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速度阈值,低速指电梯的运行速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速度阈值,第一预设速度阈值大于第二预设速度阈值;预设条件可以为电梯的运行速度从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速度阈值变化为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速度阈值。
本实施例中,例如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是电梯的运行速度由高速突然停止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0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断开,在常开触点23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例如为1秒钟,控制电路10再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进而在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使电机线圈短路,以实现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其中,电机14可以为永磁同步电机三相绕组,电机14也可以为单速鼠笼感应电机,本实施例对电机14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10、第一接触器13、第二接触器12和继电器11,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与驱动电梯的电机14连接,控制电路10,用于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断开,控制电路10,还用于在常开触点23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第二接触器12,用于在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以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电路10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断开,并在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电路10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从而在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的情况下,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闭合,以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由于在常开触点23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电机14的运行速度因电梯制动器制动力的作用逐渐变慢,由于在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的大小与电机14运行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控制电路10延迟一段时间电流变小,在电流变小后再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进而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闭合,以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从而能够避免电梯在高速急停下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避免在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过大,以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电流过大导致封星接触器的触点烧熔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电路示意图,该控制装置还包括供电电路16和储能元件25,储能元件25的两端分别与供电电路16连接;供电电路16,用于对电梯的电梯驱动回路供电,并对储能元件25进行充电;储能元件25,用于在供电电路16停止对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常开触点23断开,储能元件25与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和继电器11形成第一通路,以利用第一通路对第二接触器12释放第二预设时长的电能;第二接触器12,用于在储能元件25停止释放电能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以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
其中,供电电路16包括交流AC380V外电网供电电源和控制电源,其中,控制电源包括T-N单相交流AC220输入电源和直流DC48V开关电源,控制电源,用于对第一接触器13、第二接触器12和继电器11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供电电路16停止对电梯的电梯驱动回路供电,即电梯因断电处于停止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供电电路16用于对电梯驱动回路供电,并对与供电电路13并联连接的储能元件25进行充电,在供电电路16停止对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断开,通过储能元件25与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和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形成第一通路,第一通路能够使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继续吸合,待储能元件25停止释放电能时,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驱动回路断开,则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闭合,以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时长是根据储能元件25所储存的电能确定,其中,储能元件25所储存的电能越多,第二预设时长越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供电电路16和储能元件25,储能元件25的两端分别与供电电路16连接,供电电路16,用于对电梯驱动回路供电,并对储能元件25进行充电,储能元件25,用于在供电电路16停止对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常开触点23断开,储能元件25与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和继电器11形成第一通路,以利用第一通路对第二接触器12释放第二预设时长的电能,第二接触器12,用于在储能元件25停止释放电能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以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供电电路16停止对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与供电电路16并联的储能元件25与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和继电器11形成第一通路,通过第一通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能够继续使第二接触器12吸合,在此过程中电机14的运行速度因电梯制动器制动力的作用逐渐变慢,由于在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的大小与电机14运行速度呈正相关,因此延迟一段时间再闭合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以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能够避免在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过大,以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电流过大导致封星接触器的触点烧熔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用于在电梯待机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断开,并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第二接触器12,用于在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常闭触点24,以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
本实施例中,在电梯待机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0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断开,并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进而与第一常闭触点26串联的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断电,即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驱动回路断开,则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闭合使电机14短路,从而以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在电梯待机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电路10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断开,并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进而在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的情况下,第二接触器12闭合第二常闭触点24,以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电路10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断开,并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进而与第一常闭触点26串联的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断电,从而能够使第二常闭触点24闭合,以实现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以避免电梯在待机状态中发生溜梯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用于在电梯运行时,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闭合,并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闭合,第二接触器12,用于在第一常闭触点26闭合的情况下,断开第二常闭触点24,以使电机14工作。
本实施例中,在电梯运行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0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闭合,并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闭合,进而与第一常闭触点26串联的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通电,即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驱动回路接通,则第二常闭触点24闭合,使电机14能够工作,从而电梯启动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在电梯运行时通过控制电路10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闭合,并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闭合,第二接触器12,用于在第一常闭触点26闭合的情况下,断开第二常闭触点24,以使电机14工作。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电路10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闭合,并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闭合,由于第一常闭触点26与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串联,则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通电,进而第二常闭触点24断开以使电机14能够工作。
目前控制装置对封星接触器的监控主要依靠监控封星接触器的触点的状态来判断封星接触器是否正常。但该方法无法监控封星回路是否有效,是否存在缺陷,例如在封星过程中出现因接线断开、接线错误或封星接触器的触点熔断等情况导致封星回路断开,此时的封星保护是异常的,即封星保护功能已失效,但现有的控制装置无法检出封星保护异常。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前的电路示意图,该控制装置还包括变频器15和电抗器27,变频器15与控制电路16连接,电抗器27设置于变频器15和电机14之间,第一接触器13设置于电抗器27和变频器15之间;控制电路10,用于在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前,检测变频器15的输出端的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0,用于在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的情况下,检测变频器15的输出端的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0,用于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判断封星保护是否异常。
其中,控制电路10的控制程序依据检测周期定时对封星保护过程中的封星回路进行有效性检测,即电梯进入检测专用模式。其中,通过设置于变频器15内的6个功率管输出三相低频低压电源给电机14,并利用霍尔传感器采集变频器15的输出端的电流。
在电梯进入检测专用模式时,结合图4进行说明在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前的情况,控制电路10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闭合,并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闭合,在第一常闭触点26闭合的情况下,断开第二常闭触点24,使电机14正常工作,即未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控制电路10控制霍尔传感器检测变频器的输出端的第一电流I1
结合图5进行说明,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后的电路示意图。控制电路10控制第一接触器13的常开触点23闭合,并控制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在第一常闭触点26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常闭触点24,使电机14短路,即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控制电路10控制霍尔传感器检测变频器15的输出端的第二电流I2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分别检测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前和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后所对应的变频器15的输出端的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并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判断封星保护是否异常。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变频器15和电抗器27,变频器14与控制电路10连接,电抗器27设置于变频器15和电机14之间,第一接触器13设置于电抗器27和变频器15之间,控制电路10,用于在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前,检测变频器15的输出端的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0,用于在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的情况下,检测变频器15的输出端的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0,用于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判断封星保护是否异常。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控制电路10分别检测变频器15的输出端的第一电流和变频器15的输出端的第二电流,进而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判断封星保护是否异常,从而能够检测出因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是闭合还是断开的状态来确定封星保护是否异常。同时,也能够检测出因封星过程中接线是断开还是接错的状态以及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是否熔断来确定封星保护是否异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用于在第一电流等于第二电流的情况下,确定封星保护异常,在第一电流不等于第二电流的情况下,确定封星保护正常。
其中,在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前,由于封星回路中的电流流经电抗器27和电机14,则此时变频器15的输出端的阻抗为电抗器线圈和电机线圈的阻抗,而在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后,由于第二接触器12的第二常闭触点24使电机线圈短路,则封星回路中的电流只流经电抗器27,则此时变频器15的输出端的阻抗为电抗器线圈的阻抗。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中控制电路10根据第一电流等于第二电流,确定封星保护异常,并根据第一电流不等于第二电流,确定封星保护异常。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由于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前的阻抗与和对电机14进行封星保护后的阻抗不同,进而控制电路10能够根据第一电流是否等于第二电流,以确定封星保护是否异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二极管17、第二二极管19和第三二极管18,第一接触器13的线圈22与第一二极管17的两端连接,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与第二二极管19的两端连接,继电器11的线圈21与第三二极管18的两端连接,第一二极管17的第一端和第三二极管18的第一端均与控制电路10连接,第一二极管17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19的第二端和第三二极管18的第二端均与供电电路16连接。
其中,第一接触器13的线圈22与第三二极管18的两端连接,第一接触器13的线圈22还与安全回路28连接,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与第二二极管19的两端连接,第二接触器12的线圈20还与继电器11的第一常闭触点26连接。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装置,在此结合图6进行解释,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装置的电路示意图。该控制装置包括电梯主控板、运行接触器10T、封星接触器FX、中间继电器10TA、变频器、电抗器ACL、供电电路和电容C1。图6中的电梯主控板为控制电路,运行接触器10T为第一接触器,封星接触器FX为第二接触器,中间继电器10TA为继电器,电容C1为储能元件。
电梯主控板,用于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运行接触器10T的常开触点断开。
电梯主控板,还用于在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中间继电器10TA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
封星接触器FX,用于在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封星接触器FX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电容C1,用于在供电电路停止对电梯的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常开触点断开,电容C1与封星接触器FX的线圈和中间继电器10TA形成第一通路,以利用第一通路对封星接触器FX释放第二预设时长的电能。
其中,供电电路包括外电网供电电源和控制电源,其中,控制电源包括交流AC220输入电源和直流DC48V开关电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继电器,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与驱动电梯的电机连接,控制电路,用于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控制电路,还用于在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第二接触器,用于在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并在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从而在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第二接触器的常闭触点闭合,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由于在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电机的运行速度因电梯制动器制动力的作用逐渐变慢,由于在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的大小与电机运行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控制电路延迟一段时间电流变小,在电流变小后再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进而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闭合,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从而能够避免电梯在高速急停下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避免在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过大,以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电流过大导致封星接触器的触点烧熔的问题。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装置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控制装置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S701、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
S702、在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
S703、在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并在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在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在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并在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从而在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第二接触器的常闭触点闭合,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由于在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电机的运行速度因电梯制动器制动力的作用逐渐变慢,由于在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的大小与电机运行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控制电路延迟一段时间电流变小,在电流变小后再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进而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闭合,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从而能够避免电梯在高速急停下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避免在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过大,以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电流过大导致封星接触器的触点烧熔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还包括:
S801、利用供电电路对电梯的电梯驱动回路供电,并对储能元件进行充电。
S802、在供电电路停止对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常开触点断开,通过储能元件与第二接触器的线圈和继电器形成第一通路,以利用第一通路对第二接触器释放第二预设时长的电能。
S803、在储能元件停止释放电能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利用供电电路对电梯的电梯驱动回路供电,并对储能元件进行充电,在供电电路停止对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常开触点断开,通过储能元件与第二接触器的线圈和继电器形成第一通路,以利用第一通路对第二接触器释放第二预设时长的电能,在储能元件停止释放电能的情况下,闭合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供电电路停止对电梯的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与供电电路并联的储能元件与第二接触器的线圈和继电器形成第一通路,通过第一通路能够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继续使第二接触器吸合,电机的运行速度因电梯制动器制动力的作用逐渐变慢,由于在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的大小与电机运行速度呈正相关,因此延迟一段时间电流变小,在电流变小后再闭合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能够避免在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过程中电流过大,以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电流过大导致封星接触器的触点烧熔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电梯待机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并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在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常闭触点,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在电梯待机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并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在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第二常闭触点,以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控制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进而与第一常闭触点串联的第二接触器的线圈断电,从而能够使第二常闭触点闭合,以实现对电机进行封星保护,以避免电梯在待机状态中发生溜梯现象。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继电器,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与驱动电梯的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继电器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电梯的运行速度从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速度阈值变化为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速度阈值;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
所述第二接触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所述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供电电路和储能元件,所述储能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供电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梯的电梯驱动回路供电,并对所述储能元件进行充电;
所述储能元件,用于在所述供电电路停止对所述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所述常开触点断开,所述储能元件与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线圈和所述继电器形成第一通路,以利用所述第一通路对所述第二接触器释放第二预设时长的电能;
所述第二接触器,用于在所述储能元件停止释放电能的情况下,闭合所述第二接触器的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以对所述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电梯待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并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
所述第二接触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以对所述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电梯运行时,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并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闭合;
所述第二接触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常闭触点闭合的情况下,断开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以使所述电机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变频器和电抗器,所述变频器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抗器设置于所述变频器和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第一接触器设置于所述电抗器和所述变频器之间;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对所述电机进行封星保护前,检测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的第一电流;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对所述电机进行封星保护的情况下,检测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的第二电流;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电流,判断封星保护是否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流等于所述第二电流的情况下,确定封星保护异常;在所述第一电流不等于所述第二电流的情况下,确定封星保护正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线圈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线圈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两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均与供电电路连接。
7.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梯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
在所述常开触点断开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
在所述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以对所述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供电电路对所述电梯的电梯驱动回路供电,并对所述储能元件进行充电;
在所述供电电路停止对所述电梯驱动回路供电的情况下,所述常开触点断开,通过储能元件与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线圈和所述继电器形成第一通路,以利用所述第一通路对所述第二接触器释放第二预设时长的电能;
在所述储能元件停止释放电能的情况下,闭合所述第二接触器的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以对所述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梯待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并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
在所述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的情况下,闭合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以对所述电机进行封星保护。
CN202211019101.4A 2022-08-24 2022-08-24 控制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5402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9101.4A CN115402892B (zh) 2022-08-24 2022-08-24 控制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9101.4A CN115402892B (zh) 2022-08-24 2022-08-24 控制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2892A CN115402892A (zh) 2022-11-29
CN115402892B true CN115402892B (zh) 2023-11-28

Family

ID=84162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9101.4A Active CN115402892B (zh) 2022-08-24 2022-08-24 控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0289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24994A (en) * 1934-02-20 1935-03-05 Ernest Noel Hammond Improvements in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electric motors, particularly lift driving motors
CN102398813A (zh) * 2011-09-30 2012-04-04 快意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电梯冗余制动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2887407A (zh) * 2012-10-11 2013-01-23 浙江南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的封星方法
JP2013039996A (ja) * 2011-08-12 2013-02-2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203474155U (zh) * 2013-09-06 2014-03-12 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超速保护装置
CN205791480U (zh) * 2016-06-02 2016-12-07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封星控制电路
CN108382934A (zh) * 2018-03-23 2018-08-10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安全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83149A (zh) * 2018-05-08 2018-09-04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曳引机封星控制方法
CN211405917U (zh) * 2019-12-04 2020-09-01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封星制动的控制装置
CN111953264A (zh) * 2020-08-12 2020-11-17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电机控制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19655B1 (en) * 2016-03-14 2019-10-16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peed of an electric motor, an elevator control unit utilizing the method thereof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24994A (en) * 1934-02-20 1935-03-05 Ernest Noel Hammond Improvements in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electric motors, particularly lift driving motors
JP2013039996A (ja) * 2011-08-12 2013-02-2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102398813A (zh) * 2011-09-30 2012-04-04 快意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电梯冗余制动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2887407A (zh) * 2012-10-11 2013-01-23 浙江南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的封星方法
CN203474155U (zh) * 2013-09-06 2014-03-12 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超速保护装置
CN205791480U (zh) * 2016-06-02 2016-12-07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封星控制电路
CN108382934A (zh) * 2018-03-23 2018-08-10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安全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83149A (zh) * 2018-05-08 2018-09-04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曳引机封星控制方法
CN211405917U (zh) * 2019-12-04 2020-09-01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封星制动的控制装置
CN111953264A (zh) * 2020-08-12 2020-11-17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电机控制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梯曳引机封星技术的探讨;甘锋;;科技创新与应用(2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2892A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0095B2 (en) Rotator control device, rotator system, vehicle, electric car and electric generation system
JP2812066B2 (ja) 車両用電源電圧切換え装置
CN104300504A (zh) 逆变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83149A (zh) 电梯曳引机封星控制方法
CN107121630A (zh) 一种电机控制系统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的自检方法及装置
CN112572151A (zh) 电机的主动短路保护方法、控制器以及电机控制系统
JP2011101474A (ja) モータ駆動用電源装置及び該電源装置を用いた回生方法
CN111038261A (zh) 拖车保护方法
CN115402892B (zh) 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4057838A (zh) 电动车驱动系统及其母线电容放电方法
US20190044429A1 (en) Fault Detection
JP2009011042A (ja) 突入電流防止回路の保護方法およびインバータ装置
US20220311355A1 (en) Discharge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JP7469036B2 (ja) 保護機構を有するモータ駆動装置
JP2013240238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7432033B2 (ja) クレーン
JP2000050410A (ja) 永久磁石形同期電動機電車の駆動回路
JP2010233414A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CN106712644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封星回路及其保护方法和变频器
RU2739364C1 (ru) Способ предупредитель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судовой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ой
CN210431003U (zh) 一种电梯应急装置
CN105864007A (zh) 用于压缩机控制回路的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140105990A (ko) 모터에 대한 인버터 파손 방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14801744A (zh) 车辆驱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1038260A (zh) 双回路供电系统、电动汽车的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