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7005A - 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 Google Patents

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7005A
CN115397005A CN202211027944.9A CN202211027944A CN115397005A CN 115397005 A CN115397005 A CN 115397005A CN 202211027944 A CN202211027944 A CN 202211027944A CN 115397005 A CN115397005 A CN 115397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frequency
access point
frequency offset
target station
offse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79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强
康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uq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uq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uq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uq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79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970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7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70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所述方法包括:接入点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接入点向目标站点发送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目标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目标站点基于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通过上述方式,提高进行载波频率同步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背景技术
随着IEEE 802.11系列无线局域网的迅速发展,从第六代Wi-Fi协议开始,物理层引入了基于触发的帧(Triggered-based PPDU,TB帧),应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it-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U-MIMO)技术及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技术,实现多个用户利用频分复用、空分复用方式,在上行中共同使用同一个时间资源,使得多个用户发送的数据之间的互相不干扰,提升传输效率。若发送TB帧的多个用户之间的载波频率存在偏差,则将造成用户间干扰,降低系统性能。
当前,为了实现多个用户发送的TB帧之间的载波频率同步,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Trigger Frame),测量触发帧的载波偏移,然后相应调整自身发送TB帧的载波频率,以同步到触发帧的载波频率上。然而,由于触发帧较短,在噪声较大时,通过一次测量确定的频偏值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导致多个用户发送的TB帧之间载波频率存在较大偏差,进而在接收TB帧时存在较大的用户间干扰,降低系统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用以提高进行载波频率调整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频率同步方法,应用于与多个站点连接的接入点,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其中,所述目标站点为与所述接入点连接的多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携带有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以使所述目标站点基于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并基于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所述接入点进行通信。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由站点根据触发帧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本申请提供的频率同步方法中,接入点在发送触发帧时,在触发帧中加入接入点预先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准确度较高的载波频率偏移值,目标站点接收到触发帧后,无需再根据触发帧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直接根据接入点发送的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提高进行载波频率同步的准确性,降低TB帧接收时的用户间干扰。此外,目标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后,基于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以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接入点进行通信,一直保持与接入点在载波频率上的同步,既能提升发送TB帧时的传输性能,还能提升发送非TB帧(即除TB帧以外的其他物理帧)的传输性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接入点根据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在接入点侧实现频偏的测量,确定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包含了多普勒效应产生的频偏,从而可以对多普勒频偏进行估计和补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帧为多个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包括:根据所述多个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得到与所述多个物理帧一一对应的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对所述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取平均,得到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AP接收到多个物理帧时,对每个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得到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对这些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取平均,得到载波频率偏移值,提高确定的载波频率偏移值的准确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帧包括频率调整字段,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保存于所述频率调整字段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频率同步方法,应用于目标站点,所述目标站点为与接入点连接的多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站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其中,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为所述接入点与所述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
基于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以使自身以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所述接入点进行通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由所述接入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帧包括频率调整字段,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保存于所述频率调整字段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入点,所述接入点与多个站点连接,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其中,所述目标站点为与所述接入点连接的多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携带有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以使所述目标站点基于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并基于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所述接入点进行通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帧为多个时,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得到与所述多个物理帧一一对应的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对所述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取平均,得到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帧包括频率调整字段,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保存于所述频率调整字段中。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站点,所述站点与接入点连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其中,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为所述接入点与所述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
同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以使自身以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所述接入点进行通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由所述接入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帧包括频率调整字段,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保存于所述频率调整字段中。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读取并运行时,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rigger Frame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rigger Frame中通用信息字段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rigger Frame中用户信息列表字段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B帧发送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率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与STA的交互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用以提高进行载波频率同步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一个WLAN中可以包括一个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多个与该AP连接的站点(Station,STA)。
AP是用户终端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部署于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的AP覆盖半径为几十米至上百米。应理解,AP也可以部署于户外。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的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目前AP主要采用的标准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系列标准,例如802.11ax或802.11be标准。AP可以为支持WLAN制式的设备,例如,AP可以是带有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芯片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
在本申请中STA表示用户终端,所以下文中可以直接称之为用户终端或用户。STA可以是带有无线通讯芯片、无线传感器或无线通信终端。STA可以为支持WLAN制式的设备,例如,STA可以是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移动电话、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机顶盒、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电视、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计算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AP与STA之间传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MU-MIMO方式、OFDMA方式或MU-MIMO与OFDMA混合传输方式。AP与STA之间可以采用第六代Wi-Fi协议或第七代Wi-Fi协议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率同步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涉及触发帧的场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多个STA有数据要发送给AP时,AP会首先发送一个Trigger Frame,如图1所示。一个Trigger Frame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头(MAC header)信息、通用信息字段(CommonInformation)、用户信息列表字段(User Info List)、填充(Padding)以及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其中,MAC header信息包括帧控制(Frame control)、持续时间(Duration)、接收机地址(Reserve Address,RA)、发射机地址(transmit address,TA);用户信息列表字段(User Info List)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的调度信息。
如图2所示,通用信息字段中包含了所有用户发送TB帧所需要的共同参数。
如图3所示,用户信息列表字段会有多个,每一个用户信息列表字段对应一个用户,其中包含了一个用户发送TB帧所需要的参数。
用户信息列表中对应的用户们(即与AP连接的多个STA,对应图4中的STA1-STA4),将会在Trigger Frame结束后的短帧间间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时间后,同时发送TB帧(即图4中的TB PPDU);AP同时对所有用户发送的TB帧进行解析,具体流程交互如图4所示。
下面以图4所示的WLAN系统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率同步方法进行说明。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率同步方法的流程图,该频率同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501:接入点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
步骤502:接入点向目标站点发送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
步骤503:目标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
步骤504:目标站点基于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点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将携带有该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发送给目标站点。目标站点接收到触发帧后,对触发帧进行解析,得到与自身对应的载波频率偏移值,根据该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以同步后的载波频率对接入点进行通信。通过上述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由站点根据触发帧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本申请提供的频率同步方法中,接入点在发送触发帧时,在触发帧中加入接入点预先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准确度较高的载波频率偏移值,目标站点接收到触发帧后,无需再通过测量触发帧的载波频率来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直接根据接入点发送的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提高进行载波频率同步的准确性,降低TB帧接收时的用户间干扰。
下面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步骤501:接入点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站点为与接入点连接的多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目标站点和站点之间没有区别,为相同的设备。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点与每个站点之间的交互过程均相同,故为便于描述和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将与接入点连接的多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站点作为目标站点,对频率同步方法进行说明。
接入点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的方式有多种。举例来说,可以由其他设备测量接入点和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然后将确定的接入点和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发送给接入点;或者由接入点根据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测量自身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501可以包括如下内容:接入点根据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从STA开始接入AP时,会向接入点发送TB帧和非TB帧(后续将TB帧和非TB帧统称为物理帧)。STA与AP之间的频率偏移,可以理解为一个缓慢变化的数值。因此,AP在接收到目标STA发送的物理帧后,根据接收到的物理帧对目标STA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并保存该载波频率偏移值。当AP向目标STA发送Trigger Frame时,将之前确定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加入到Trigger Frame中。
需要说明的是,AP根据接收到的物理帧对目标STA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的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为使说明书简洁,在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AP会实时根据接收到目标STA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在两次发送Trigger Frame之间的时间段内,只接收到一个物理帧,则只会确定一个载波频率偏移值。在发送Trigger Frame时,直接将该载波频率偏移值加入到Trigger Frame中。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在两次发送Trigger Frame之间的时间段内,接收到多个物理帧,上述根据接入点根据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1),根据多个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得到与多个物理帧一一对应的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
步骤2),对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取平均,得到载波频率偏移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在两次发送Trigger Frame之间的时间段内,接入点接收到目标站点发送的多个物理帧,为了进一步提高确定出的载波频率偏移值的准确性,对每个物理帧进行一次载波频偏测量,得到与每个物理帧一一对应的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对这些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取平均,得到载波频率偏移值。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AP接收到多个物理帧时,对每个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得到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对这些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取平均,得到载波频率偏移值,提高确定的载波频率偏移值的准确性。
此外,当STA和AP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会产生多普勒效应,造成接收信号的载波频率与发送信号的载波频率之间存在差异。举例来说,在现有STA根据Trigger Frame进行频率同步的方式中,AP使用f1=5GHz作为载波频率,当STA以5m/s的速度沿着远离AP的方向匀速移动时,STA接收到的Trigger Frame的载波频率f2则比f1小了83.3Hz。STA认为f2就是AP的载波频率,并将发送TB帧的载波频率调整到f2(偏小了83.3Hz)后发送,AP接收到TB帧时的载波频率f3又会比f2小83.3Hz。因此,现有的频率同步方式无法消除多普勒效应带来的频偏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AP根据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在AP侧实现频偏的测量,确定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包含了多普勒效应产生的频偏,从而可以对多普勒频偏进行估计和补偿。
步骤502:接入点向目标站点发送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点获取到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之后,在触发帧中加入获取到的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然后将触发帧发送给目标站点。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目标站点对应的用户信息列表字段中,增加一个频率调整字段,将接入点向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保存在该频率调整字段中。
频率调整字段可以设置在图3中用户信息列表字段中任意两个字段之间,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频率调整字段可以设置在B11和B12之间;或是设置在B19和B20之间;还可以设置在B38和B39之间等。
步骤503:目标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
步骤504:目标站点基于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站点接收到接入点发送的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后,对触发帧进行解析,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然后基于该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进行载波频率同步后,向接入点发送TB帧。再次接收到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之前,均以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接入点进行通信,向接入点发送各类物理帧。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目标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后,基于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以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接入点进行通信,一直保持与接入点在载波频率上的同步,既能提升发送TB帧时的传输性能,还能提升发送非TB帧(即除TB帧以外的其他物理帧)的传输性能。
以下结合一个具体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率同步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AP接收到一个STA发送的一个非TB帧,此时AP与该STA之间的实际载波频率偏移值为800Hz。考虑到每次进行载波频偏测量时,会存在误差,AP根据该非TB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后确定的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为700Hz。
AP再次接收到该STA发送的一个TB帧,由于没有进行过载波频率同步,此时AP与该STA之间的实际载波频率偏移值依然为800Hz。AP根据该TB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后确定的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为880Hz。
将两次确定的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平均,得到载波频率偏移值为790Hz。AP发送Trigger Frame时,将Trigger Frame中的频率调整字段设置为-790Hz。该STA接收到Trigger Frame后,对频率调整字段进行解析,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为-790Hz,进行频率同步后,向AP发送TB帧。此时,AP与该STA之间的实际载波频率偏移值为10Hz。
AP又一次接收到该STA发送的一个非TB帧,此时AP与该STA之间的实际载波频率偏移值为10Hz,AP根据该非TB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后确定的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为8Hz。
AP再次发送Trigger Frame时,将Trigger Frame中的频率调整字段设置为-8Hz。该STA接收到Trigger Frame后,对频率调整字段进行解析,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为-8Hz,进行频率同步后,向AP发送TB帧。此时,AP与该STA之间的实际载波频率偏移值为2Hz。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接入点。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的结构框图,接入点700与多个站点连接,该接入点700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其中,所述目标站点为与所述接入点连接的多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
发送模块702,用于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携带有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以使所述目标站点基于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并基于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所述接入点进行通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7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帧为多个时,所述获取模块7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得到与所述多个物理帧一一对应的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对所述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取平均,得到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帧包括频率调整字段,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保存于所述频率调整字段中。
接入点700与前述的应用于接入点的频率同步方法对应,各个功能模块与前述的应用于接入点的频率同步方法的各个步骤对应,因此,各个功能模块的实施方式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接入点的频率同步方法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重复介绍。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站点。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的结构框图,站点800与接入点连接,该站点800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其中,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为所述接入点与所述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
同步模块802,用于基于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以使自身以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所述接入点进行通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由所述接入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帧包括频率调整字段,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保存于所述频率调整字段中。
站点800与前述的应用于站点的频率同步方法对应,各个功能模块与前述的应用于站点的频率同步方法的各个步骤对应,因此,各个功能模块的实施方式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站点的频率同步方法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重复介绍。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频率同步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多个站点和接入点。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频率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多个站点连接的接入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其中,所述目标站点为与所述接入点连接的多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
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携带有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以使所述目标站点基于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并基于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所述接入点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帧为多个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得到与多个所述物理帧一一对应的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
对所述多个初始载波频率偏移值取平均,得到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
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帧包括频率调整字段,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保存于所述频率调整字段中。
5.一种频率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站点,所述目标站点为与接入点连接的多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站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其中,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为所述接入点与所述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
基于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以使自身以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所述接入点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由所述接入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的物理帧进行载波频偏测量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帧包括频率调整字段,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保存于所述频率调整字段中。
8.一种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与多个站点连接,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其中,所述目标站点为与所述接入点连接的多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携带有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以使所述目标站点基于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并基于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所述接入点进行通信。
9.一种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与接入点连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携带有载波频率偏移值的触发帧,其中,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为所述接入点与所述站点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值;
同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载波频率偏移值进行载波频率同步,以使自身以同步后的载波频率与所述接入点进行通信。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读取并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4或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027944.9A 2022-08-25 2022-08-25 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Pending CN1153970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7944.9A CN115397005A (zh) 2022-08-25 2022-08-25 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7944.9A CN115397005A (zh) 2022-08-25 2022-08-25 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7005A true CN115397005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2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7944.9A Pending CN115397005A (zh) 2022-08-25 2022-08-25 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9700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40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US9450726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link adaptation procedure
US91251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ram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system
US8711968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of access point selection
US20200068520A1 (en) Enhancements to fine timing measurement (ftm) protocol
US20130094488A1 (en) Method for channel sound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02687422A (zh) 在wlan系统中发送数据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67457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US2023024759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multi-user uplink transmission
KR20230170671A (ko) 적응적 레인징 트리거로의 위치 프로토콜
KR20230008831A (ko) Str 능력 지시 방법 및 관련된 장치
US11683767B2 (en) Synchronization short inter-frame space (SIFS)
US20220312213A1 (en) Protected sessionless wifi sensing
CN115397005A (zh) 频率同步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JP2020141325A (ja) 通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Zhang et al. A Low-cost ESP32-driven Wireless Key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Response Mechanism
CN116113069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11367A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collaborativ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ensing
CN118158718A (zh) 无线感知中的信息指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880872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7082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177289A (zh) 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CN118044330A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7729507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