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7289A - 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7289A
CN117177289A CN202210595254.7A CN202210595254A CN117177289A CN 117177289 A CN117177289 A CN 117177289A CN 202210595254 A CN202210595254 A CN 202210595254A CN 117177289 A CN117177289 A CN 117177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measurement
sensing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entity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52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狐梦实
韩霄
李云波
杜瑞
娜仁格日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52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728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2692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7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7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72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案可以应用于支持IEEE 802.11ax下一代Wi‑Fi协议,如802.11be,Wi‑Fi 7或EHT,再如802.11be下一代,Wi‑Fi 8,又如802.11bf等802.11系列协议的无线局域网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基于UWB的无线个人局域网系统、感知sensing系统。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其中,第一、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不同。根据该方法,使得第一设备能够基于延迟反馈模式报告感知内容。进一步地,通过这种反馈模式,能够提升反馈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设备发出的信号通常会经由各种障碍物的反射、衍射和散射后才被接收,这种现象使得实际接收到的信号往往是多路信号叠加得到的,即信道环境有可能变得复杂,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为通过无线信号感知其所经过的物理环境带来了便利。通过分析被各种障碍物影响后的无线信号,如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等,即可推断与感知周围环境,由此衍生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感知(sensing)技术。由于Wi-Fi设备的广播部署以及感知需求的增加,利用普遍易获得的Wi-Fi设备进行感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前WLAN感知技术中,在报告(reporting)感知测量结果时,存在两种模式的反馈:立即反馈和延时反馈,然而,对于延迟反馈的实现方式,现有技术并未说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给出了延时反馈的实现方式,使得响应端设备能够基于延时反馈模式报告感知测量结果。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电路或模块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以下以由第一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第一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其中,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
基于上述的方案,第二设备可以生成第一信息,通过第一信息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从而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由于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使得第一设备能够基于延迟反馈模式报告感知内容。进一步地,通过这种反馈模式,能够提升反馈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包括: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不同;或,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或,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为发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N为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包括:第一设备发送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按照感知测量实体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中发生最早的感知测量实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一设备测量的、且感知内容均未被反馈的所有的感知测量实体,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第二设备中的芯片、电路或模块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以下以由第二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生成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第二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
基于上述的方案,第二设备可以生成第一信息,通过第一信息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从而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由于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使得第一设备能够基于延迟反馈模式报告感知内容。进一步地,通过这种反馈模式,能够提升反馈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包括: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不同;或,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或,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为发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N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中发生最早的感知测量实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一设备测量的、且感知内容均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电路或模块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以下以由第一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触发帧,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第一设备根据触发帧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其中,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发起端设备均为第二设备。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的触发帧,向第二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并向第二设备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具体为哪个或哪些,由于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使得第一设备能够基于延迟反馈模式报告感知内容。进一步地,通过这种反馈模式,能够提升反馈效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包括: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不同;或,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或,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为发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N为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包括:第一设备发送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按照感知测量实体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中发生最早的感知测量实体。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一设备测量的、且感知内容均未被反馈的所有的感知测量实体,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反馈模式和触发帧中分配的传输资源的大小确定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反馈模式和触发帧中分配的传输资源的大小确定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包括:若反馈模式为立即反馈,第一设备根据触发帧中分配的传输资源的大小确定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若反馈模式为延迟反馈,第一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这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可选地,还可以包括收发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以使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或这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和/或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和/或信息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数据和/或信息,以及,通信接口还用于输出经处理器处理之后的数据和/或信息,以使得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或这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或这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或这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中的第一设备和/或第二方面中的第二设备,或者包括第三方面中的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其中,第二设备用于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给出了一种感知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一对一的建立环节。
图4给出了感知测量实体的几种示例。
图5给出了立即反馈和延时反馈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发帧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息的位置和格式的几种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400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500。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场景,例如,支持IEEE 802.11相关标准,例如802.11a/b/g标准、802.11n标准、802.11ac标准、802.11ax标准、IEEE 802.11ax下一代Wi-Fi协议,如802.11be、Wi-Fi 7、极高吞吐量(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802.11ad、802.11ay或802.11bf,再如802.11be下一代、Wi-Fi 8等,还可以应用于基于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的无线个人局域网系统、感知(sensing)系统。例如,802.11bf包括低频(sub7GHz)和高频(60GHz)两个大类标准。sub7GHz的实现方式主要依托802.11ac、802.11ax、802.11be及下一代等标准,60GHz实现方式主要依托802.11ad、802.11ay及下一代等标准。其中,802.11ad也可以称为定向多吉比特(directional multi-gigabit,DMG)标准,802.11ay也可以称为增强定向多吉比特(enhanced directional multi-gigabit,EDMG)标准。
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以部署WLAN网络,尤其是应用IEEE 802.11系统标准的网络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采用各种标准或协议的其它网络,例如,高性能无线局域网(high performance radio localarea network,HIPERLAN)、无线广域网(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WAN)、无线个人区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或其它现在已知或以后发展起来的网络。因此,无论使用的覆盖范围和无线接入协议如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种方面可以适用于任何合适的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WLAN通信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未来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系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网络或车联网(vehicle to x,V2X)等。
上述适用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仅是举例说明,适用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不限于此,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图1为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示例。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感知的方法适用于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与一个或多个站点(station,STA)之间的数据通信(例如,AP1与STA1、STA2之间的数据通信),也适用于AP与AP之间的数据通信(例如,AP1与AP2之间的数据通信),以及,STA与STA之间的数据通信(例如,STA2与STA3之间的数据通信)。
其中,接入点可以为终端(例如,手机)进入有线(或无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部署于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覆盖半径为几十米至上百米,当然,也可以部署于户外。接入点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
具体的,接入点可以是带有Wi-Fi芯片的终端或者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为路由器、中继站、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以及未来6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接入点可以为支持802.11be制式的设备。接入点也可以为支持802.11ax、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802.11a或802.11be下一代等802.11家族的一种或多种WLAN制式的设备。本申请中的接入点可以是高效(high efficient,HE)AP或极高吞吐量(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AP,还可以是适用未来某代Wi-Fi标准的接入点。
站点可以为无线通讯芯片、无线传感器或无线通信终端等,也可称为用户、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站点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物联网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未来6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本申请中的站点可以是接入点,也可以是非接入点的站点(non-AP STA)。
例如,站点可以为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移动电话、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机顶盒、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电视、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车载通信设备和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计算机、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节点、传感器等,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慧家居,如智能摄像头、智能遥控器、智能水表电表、以及智慧城市中的传感器等。可选地,站点可以支持802.11be制式。站点也可以支持802.11ax、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802.11a或802.11be下一代等802.11家族的一种或多种WLAN制式。
在日常生活中,Wi-Fi设备发出的信号通常会经由各种障碍物的反射、衍射和散射后才被接收,这种现象使得实际接收到的信号往往是多路信号叠加得到的,即信道环境有可能变得复杂,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为通过无线信号感知其所经过的物理环境带来了便利。通过分析被各种障碍物影响后的无线信号,如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等,即可推断与感知周围环境,由此衍生出WLAN感知技术。由于Wi-Fi设备的广播部署以及感知需求的增加,利用普遍易获得的Wi-Fi设备进行感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前WLAN感知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角色:
(1)感知发起端:发起一个感知过程的站点。
sensing initiator:a STA that initiates a WLAN sensing procedure.
(2)感知响应端:参与一个由感知发起端发起的感知过程的站点。
sensing responder:a STA that participates in a WLAN sensing procedureinitiated by a sensing initiator.
(3)感知发送端:在感知过程内发送用于感知测量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PPDU)的站点。
sensing transmitter:a STA that transmits PPDUs used for sensingmeasurements in a sensing procedure.
(4)感知接收端:在感知过程内接收感知发送端发送的PPDU且进行感知测量的站点。
sensing receiver:a STA that receives PPDUs sent by a sensingtransmitter and performs sensing measurements in a sensing procedure.
感知过程可以用于描述如何进行感知,感知过程可以包括以下5个步骤:
1)感知时段建立(sensing session setup):表示站点间建立一个感知时段。感知相关的一些参数可以在这里交互(具体待定)。注意:感知时段是一个感知发起端和一个感知响应端达成的两站点间的协议。一个感知发起端可以与多个感知响应端保持感知时段,但仍然需要一个个建立,例如,通过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OFDMA)方式、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U-MIMO)方式等。
2)感知测量建立(sensing measurement setup):用于感知发起端与响应端交换和统一某些在感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参数、属性等,例如,感知发起端、响应端的角色、测量反馈类型等参数,例如,响应端的角色可以包括感知发送端、感知接收端。感知测量建立可以简称为测量建立。感知测量建立可以通过<感知发起端的标识,感知测量建立标识>进行标识。
3)感知测量实体(sensing measurement instance):感知测量发生在感知测量实体中,一个感知测量实体中允许多个感知响应端的加入。感知测量实体建立又可以称为感知测量实例,感知测量实体可以简称为测量实体或实体。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的感知测量实体可以通过感知测量实体标识进行识别。
4)感知测量建立终止(sensing measurement setup termination):感知测量建立终止用于终于某个感知响应端对应的measurement setup的过程,终止后该感知响应端不再与对应的measurement setup绑定,但可以仍在感知时段中。感知测量建立终止可以简称为测量建立终止。
5)感知时段终止(sensing session termination):表示感知时段的终止,站点不再参与感知测量等过程。
图2给出了一种感知过程的示意图,用以举例说明上述感知过程如何进行。具体地,图2示出了感知过程中的16个环节,这16个环节能够表明感知过程的具体流程。图2中,横坐标为时间T。
环节1表示将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地址为A、关联标识(association identifier,AID)为1的站点(记为站点#1)加入感知时段,即感知时段建立的过程。
环节2是为该站点#1配置相关参数,即感知测量建立,为了清晰识别,采用了给感知测量建立标号的方式,在环节2中,测量建立标识(identifier,ID)为1,即测量建立1。
环节3为测量实体,一个测量实体与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绑定,因此,该测量实体中可以对AID=1的站点#1进行测量。每个测量实体也有对应的标号,环节3中的测量实体的ID为1,即测量实体1,且测量实体1绑定测量建立1。
综上,环节1、2、3的作用是将站点#1加入感知时段并开始测量与反馈。
环节4标识又有一个测量实体发生,为与前面的测量实体区别,这里测量实体的标识+1,即变成了测量建立1下的测量实体2。
环节5、6与环节2、3类似,作用是对站点#1配置测量建立2,并通过测量建立2下的测量实体1进行测量与反馈。
环节7、8、9与环节1、2、3类似,作用是将未关联标识符(Unassociatedidentifier,UID)为2的站点(记为站点#2)加入感知时段,并赋予测量建立ID=2,并在其后发生测量实体2。因此,在环节9中,AID=1与UID=2的站点都会在测量建立2下的测量实体2中测量,也就是,AID=1与UID=2的站点可以同时参与感知测量与反馈。
环节10为测量建立终止,表示将AID 1的站点与测量建立2解除绑定。
环节11、12表示为UID=2的站点配置测量建立1,并在其后发生测量实体3。因此,在环节12中,AID=1与UID=2的站点都会在测量建立1下的测量实体3中测量。
应理解,虽然在环节10中AID 1的站点与测量建立2解除绑定,但是AID 1的站点仍在感知时段中,因此,AID 1的站点仍然可以在测量建立1下的测量实体3中测量。
环节13为感知时段终止,表示AID=1的站点退出感知时段。
环节14、15、16类似环节1、2、3,表示将AID=3的站点加入感知时段且绑定测量建立ID=2,因此,在环节16中,AID=3与UID=2的站点都会在测量建立2下的测量实体3中测量,也就是,AID=3与UID=2的相应站点可以同时参与感知测量与反馈。
应理解,图2所示的16个环节中的感知发起端为同一个设备。
图2中的感知测量实体环节可以视为一对多建立环节,即在一个感知测量实体中,一个感知发起端可以使多个感知响应端同时参与感知测量与反馈,而其他的环节都是一对一建立环节。
图3是一对一的建立环节,其中,图3中的感知实体建立、感知测量建立、测量建立终止和感知时段终止都是通过一对一的建立方式来完成。以感知时段建立环节为例,一个感知时段建立对应一个感知发起端与一个感知响应端。当然,感知发起端也可以同时与多个站点建立该过程,如采用OFDMA或MU-MIMO等形式,但这属于同时建立了多个感知时段,并不能算作一个。
对于测量实体环节,则与图3中所示的4个环节不一样,一个测量实体中可以有一对多的情况发生,如一对多的声明与触发等。
目前感知流程中,支持基于触发的(trigger-based,TB)感知流程以及基于非触发的感知流程。在基于触发的感知流程中,将可以使用触发帧来触发对端设备的反馈。在基于触发的感知流程中,在感知时段建立与测量建立等过程后,感知设备间可以进行基于触发帧的感知测量实体的发送与接收流程。
图4给出了感知测量实体的几种示例。如图4的(a)和图4的(b)所示,感知测量实体包括轮询阶段(polling phase)、空数据PPDU声明(null data PPDU announcement,NDPA)探测阶段(NDPA sounding phase)、报告阶段(reporting phase)。如图4的(c)、图4的(d)、图4的(e)所示,感知测量实体包括轮询阶段(polling phase)、空数据PPDU声明(null dataPPDU announcement,NDPA)探测阶段(NDPA sounding phase)、触发帧(trigger frame,TF)探测阶段(TF sounding phase)、报告阶段(reporting phase)。
应理解,图4所示的5个感知测量实体均为基于触发的(trigger-based,TB)感知测量实体。
一般而言,感知发起端可以与感知响应端进行如图4所示的感知测量实体的交互,具体地,图4所示的感知测量实体中所包括的阶段介绍如下。
感知发起端在轮询阶段(polling phase)征询有意参加该测量实体的用户。
感知发起端在NDPA探测阶段(NDPA sounding phase)向感知响应端发送NDPA、空数据PPDU(null data PPDU,NDP)。其中,NDPA、NDP即为用于感知测量的PPDU。应理解,在该阶段中,感知发起端为感知发送端、感知响应端为感知接收端。
感知发起端在TF探测阶段(TF sounding phase)向感知响应端发送触发帧,感知响应端在触发帧的触发下发送NDP,其中,NDP即为用于感知测量的PPDU。应理解,在该阶段中,感知响应端为感知发送端,感知发起端为感知接收端。
感知发起端在报告阶段(reporting phase)向感知响应端发送触发帧,触发感知响应端反馈感知内容,感知内容包括感知测量结果。
在上述报告阶段,存在两种模式的反馈:立即反馈(immediate feedback)和延时反馈(delayed feedback)。当两设备间协商为立即反馈时,感知测量实体中的报告阶段将反馈同一个感知测量实体中的感知测量结果。当两设备间协商为延时反馈时,感知测量实体中的报告阶段将反馈之前某个感知测量实体中的感知测量结果。
图5给出了立即反馈和延时反馈的示意图。其中,图5的(a)是立即反馈的一种示意图,如图5的(a)所示,测量建立1中的测量实体1、2、3、4分别反馈自身的感知测量结果。图5的(b)是延迟反馈的一种示意图,如图5的(b)所示,后一个测量实体中的报告阶段将报告基于前一个相同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测量实体得到的测量结果。具体地,测量建立1中的测量实体2反馈测量实体1的感知测量结果,测量实体3反馈测量实体2的感知测量结果,测量实体4反馈测量实体3的感知测量结果。可以理解的是,测量实体2发生时间在测量实体1之后,测量实体3发生时间在测量实体2之后,测量实体4发生在测量实体3之后。
应理解,对于延迟反馈而言,并未限定反馈多久之前的结果,图5的(b)为延时一个测量实体反馈的一种示例。例如,在图5的(b)中,测量的测量实体与对应反馈的测量实体的感知测量建立标识(measurement setup ID)相同。
为了进一步提升反馈效率,目前提出支持如下方式:对于延时反馈,一个感知响应端的感知测量报告帧中可以携带多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测量实体测得的测量报告。换而言之,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为x的感知测量实体可以报告基于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为y的感知测量实体测量得到的结果,其中,x和y为正整数,x和y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然而,这种方式仅是允许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为x的感知测量实体反馈基于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为y的感知测量实体测量得到的结果,对于具体的实现方式,例如,什么时候进行反馈、如何进行反馈等设计,并未明确说明。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给出了延时反馈的实现方式,使得响应端设备能够基于延时反馈模式报告感知测量结果。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图6可参考上述图1至图5中的描述。
S210,第二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可选的,方法200还包括:第二设备生成第一信息。
其中,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换言之,通过第一信息,接收端可以获知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指的是哪个或哪些。第一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用于指示第一设备进行延时反馈,并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应理解,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可以是一个感知测量实体,也可以是多个感知测量实体,本申请不予限制。
作为示例,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反馈内容未被任一感知测量实体反馈过。换言之,本申请中的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可以是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
其中,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指的是在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发生过程中所获得的内容,其中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测量结果。
其中,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也可以是,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不同,或者,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不是同一个感知测量实体。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此时,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不同。
情况2: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相同或不同。
其中,若为情况1,方法200可以理解为非跨标识(non-cross identifier)的延时反馈。若为情况2,方法200可以理解为跨标识(cross identifier)的延时反馈。其中,这里的标识指的是感知测量建立标识。
此外,情况1和情况2可以分别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情况1和情况2。例如,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多个时,其中一部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的反馈属于情况1,另一部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的反馈属于情况2,此时,跨标识的延迟反馈和非跨标识的延迟反馈同时发送。
应理解,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用于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建立。类似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用于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建立。其中,“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可以理解为第一感知测量建立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相同,也就是,情况1表示: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对应的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可以理解为第一感知测量建立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不同,也就是,情况2表示: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感知测量建立对应的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
此外,本申请中,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发生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发起端设备均为第二设备。
其中,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发起端设备均为第二设备,可以理解为,第一感知测量建立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均由第二设备发起建立,也就是,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均为基于触发的感知测量实体。
本申请中,第二设备为感知发起端,也是感知发送端,具体地,第二设备用于发起感知过程,也用于在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感知测量的PPDU,如,NDP。对应地,第一设备是感知响应端,也是感知接收端,第一设备用于参与第二设备发起的感知过程,也用于在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用于感知测量的PPDU,如,NDP,并进行感知测量。例如,第二设备可以是AP,第一设备可以是STA。
可选地,第一设备可以是non-AP STA。
可选地,本申请中,并不限定第一设备是否参加第一感知测量建立,对应地,也不限定第一设备中是否发生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测量和反馈。换言之,虽然第二设备发起第一感知测量建立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但是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配置第一感知测量建立,也可以不配置第一感知测量建立。对应地,第一设备中可以进行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测量,也可以不进行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测量,本申请不予限制。
此外,无论第一设备中是否进行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测量,第一设备都可以通过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作为一个示例,第二设备可以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报告阶段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可以承载于触发帧中,该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
具体地,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进一步,通过第一信息,可以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S220,第一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相应地,第二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可选的,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作为一个示例,若第二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报告阶段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测量报告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方案,第二设备可以生成第一信息,通过第一信息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从而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由于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使得第一设备能够基于延迟反馈模式报告感知内容。进一步地,通过这种反馈模式,能够提升反馈效率。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200还包括:第一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发送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换言之,若存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其仍然可以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通过立即反馈的方式进行反馈。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第一设备接收到了第一信息,且存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待反馈,第一设备也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的指示,只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等待第二设备指示反馈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待反馈时再进行反馈。
换言之,第一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的反馈方式从立即反馈改为延时反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换言之,根据上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再换言之,第一信息通过上述至少一个来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可选地,第一信息可以是显示指示的方式,例如,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标识信息,也就是,感知响应端设备解析第一信息后,可以获知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指的是哪个或哪些。
作为示例,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方式A
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
具体地,通过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即<测量建立标识,测量实体标识>,可以指示一个特定的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应理解,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可以理解为指示组#1,1个指示组#1用于指示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1个时,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1个指示组#1。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多个时,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指示组#1,每一个指示组#1用于指示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例如,在图2的基础上,假设在环节1之前存在一个感知时段的建立,该感知时段建立加入了AID为4的第一设备,且对第一设备配置了感知测量建立标识1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2,且该感知时段在16个环节中一直未被终止。此时,若存在环节16之前的2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未被反馈,那么第二设备可以在环节16的测量实体的报告阶段向第一设备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该触发帧中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中包括2个指示组#1,第1个指示组#1包括: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为2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为2,第2个指示组#1包括: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为1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为3。那么,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需要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为2、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为2,以及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为1、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为3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即反馈环节9和环节12中发生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方式B
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一比特位图,第一比特位图用于指示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各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其中,第一比特位图也可以称为感知测量实体比特位图。
具体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比特位图,比特位图中的每一个比特对应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该比特的取值用于指示是否反馈该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例如,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共3个,此时,第一比特位图可以包括3个比特字段,第1个比特用于指示是否反馈测量实体标识为1感知内容,第2个比特用于指示是否反馈测量实体标识为2感知内容,第3个比特用于指示是否反馈测量实体标识为3感知内容。
其中,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一比特位图可以理解为指示组#2,一个指示组#2用于指示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一个多个,且这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时,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1个指示组#2。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一个多个,且这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至少两个不同的感知测量建立时,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指示组#2,一个指示组#2用于指示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
例如,在图2的基础上,假设在环节1之前存在一个感知时段的建立,该感知时段建立加入了AID为4的第一设备,且对第一设备配置了感知测量建立标识1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2,且该感知时段在16个环节中一直未被终止。此时,若存在环节16之前的2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未被反馈,那么第二设备可以在环节16的测量实体的报告阶段,向第一设备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该触发帧中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测量建立标识为1、比特位图为001,以及测量建立标识为2、比特位图为010,这3个比特位从左到右依次对应测量实体标识1、2、3。那么,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需要反馈对应于测量建立标识为1的、测量实体标识为3、以及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为2、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为2的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即反馈环节9和环节12发生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其中,方式A和方式B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
应理解,上述方式A和方式B可以使得第一设备明确获知反馈哪个或哪些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相对而言,更加简洁、灵活。
可选地,第一信息也可以是隐式指示的方式,例如,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或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对应的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从而感知响应端设备解析第一信息后,可以进一步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指的是哪个或哪些。
作为示例,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方式C
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具体地,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进一步,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用于指示N个感知测量实体,该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N为正整数。
应理解,在这种方式中,可以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预配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默认规则,该默认规则用于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例如,该默认规则为:感知测量实体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
其中,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可以理解为指示组#3,一个指示组#3用于确定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一个多个,且这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时,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1个指示组#3。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一个多个,且这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至少两个不同的感知测量建立时,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指示组#3,一个指示组#3用于指示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
例如,在图2的基础上,假设在环节1之前存在一个感知时段的建立,该感知时段建立加入了AID为4的第一设备,且对第一设备配置了感知测量建立标识1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2,且该感知时段在16个环节中一直未被终止。此时,若存在对于测量建立标识1,存在测量实体2和测量实体3的感知内容未反馈,那么第二设备可以在环节16的测量实体的报告阶段,向第一设备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该触发帧中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为1,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为2,且默认规则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那么,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需要反馈对应于测量建立标识为1的、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2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即反馈环节4和环节12中发生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方式D
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测量实体的数目。
其中,第二测量实体的数目通过第一字段指示,第一字段在第一信息中的顺序关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进一步,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应理解,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多个字段,每个字段在第一信息中的顺序关联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例如,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共8个,此时,第一信息可以包括8个字段,第1个字段、第2个字段、……、第8个字段出现的顺序分别为1、2、……、8,因此,第1个字段、第2个字段、……、第8个字段分别对应感知测量建立标识1、2、……、8。也就是,第1个字段用于指示测量建立标识为1的N1个测量实体,第2个字段用于指示测量建立标识为2的N2个测量实体,……,第8个字段用于指示测量建立标识为8的N8个测量实体,其中,N1、N2、……、N8均为正整数。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用于指示N个感知测量实体,该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N为正整数。
应理解,在这种方式中,可以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预配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默认规则,该默认规则用于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例如,该默认规则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
其中,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可以理解为指示组#4,一个指示组#4用于确定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一个多个,且这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时,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1个指示组#1。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一个多个,且这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至少两个不同的感知测量建立时,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指示组#4,一个指示组#4用于指示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
例如,在图2的基础上,假设在环节1之前存在一个感知时段的建立,该感知时段建立加入了AID为4的第一设备,且对第一设备配置了感知测量建立标识1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2,且该感知时段在16个环节中一直未被终止。此时,若存在对于测量建立标识1,存在测量实体2和测量实体3的感知内容未反馈,那么第二设备可以在环节16的测量实体的报告阶段,向第一设备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该触发帧中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中包括多个字段,其中字段1为多个字段中的第一个字段,因此,字段1所在的位置关联测量建立标识1,且字段#1所指示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为2。此外,默认规则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那么,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需要反馈对应于测量建立标识为1的、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2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即反馈环节4和环节12中发生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其中,方式C和方式D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方式E
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其中,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用于指示N个感知测量实体,该N个感知测量实体为发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N为正整数。
应理解,在这种方式中,可以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预配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默认规则,该默认规则用于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例如,该默认规则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
例如,在图2的基础上,假设在环节1之前存在一个感知时段的建立,该感知时段建立加入了AID为4的第一设备,且对第一设备配置了感知测量建立标识1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2,且该感知时段在16个环节中一直未被终止。此时,若存在环节16之前的2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未被反馈,那么第二设备可以在环节16的测量实体的报告阶段,向第一设备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该触发帧中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所指示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为2。此外,默认规则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那么,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需要反馈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2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即反馈环节9和环节12中发生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其中,方式E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其中,在方式C、方式D、方式E中,S220,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包括:第一设备发送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该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按照感知测量实体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换言之,第一设备在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时,可以按照感知测量实体发生的先后顺序,优先反馈发生较早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即优先顺序为感知测量实体发生的先后顺序。
可选地,在方式C、方式D、方式E中,S220,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包括:第一设备发送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该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中,第一感知测量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位于更靠前或更靠后的位置。
换言之,当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时,优先顺序还可以是先反馈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与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对应的标识相同的,再反馈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与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对应的标识不同的。或者,优先顺序还可以是先反馈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与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对应的标识不同的,再反馈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与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对应的标识相同的。
应理解,上述方式C、方式D、方式E可以同时指示第一设备反馈多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相对而言,更加高效。
方式F
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
具体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进一步,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应理解,在这种方式中,可以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预配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默认规则,该默认规则用于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例如,该默认规则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
换言之,在这种方式中,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用于确定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其中,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可以理解为指示组#5,一个指示组#5用于确定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一个感知测量实体。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一个多个,且这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时,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1个指示组#1。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一个多个,且这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至少两个不同的感知测量建立时,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指示组#5,一个指示组#5用于指示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一个感知测量实体。
例如,在图2的基础上,假设在环节1之前存在一个感知时段的建立,该感知时段建立加入了AID为4的第一设备,且对第一设备配置了感知测量建立标识1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2,且该感知时段在16个环节中一直未被终止。此时,若存在环节16之前的2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未被反馈,那么第二设备可以在环节16的测量实体的报告阶段,向第一设备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该触发帧中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中包括感知测量建立1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2。那么,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需要反馈对应于测量建立标识为1的、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以对应于测量建立标识为2的、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及,即反馈环节9和环节12发生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方式G
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比特位图,第二比特位图中的一个比特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
其中,第二比特位图也可以称为感知测量建立比特位图。
具体地,第一信息可以为比特位图的形式,例如,若感知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建立标识共有8个,那么第二比特位图可以为8个比特,第1个比特用于指示是否反馈测量建立标识为1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第2个比特用于指示是否反馈测量建立标识为2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第8个比特用于指示是否反馈测量建立标识为8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应理解,在这种方式中,可以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预配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默认规则,该默认规则用于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例如,该默认规则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
例如,在图2的基础上,假设在环节1之前存在一个感知时段的建立,该感知时段建立加入了AID为4的第一设备,且对第一设备配置了感知测量建立标识1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2,且该感知时段在16个环节中一直未被终止。此时,若存在环节16之前的2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未被反馈,那么第二设备可以在环节16的测量实体的报告阶段,向第一设备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该触发帧中包括第二比特位图,其中,第二比特位图为11000000。那么,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需要反馈对应于测量建立标识为1的、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以对应于测量建立标识为2的、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即反馈环节9和环节12发生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又如,在一次感知过程中,第二设备可以在测量实体的报告阶段,向第一设备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该触发帧中包括第二比特位图为00100010。此时,第一设备可以确定需要反馈对应于测量建立标识为3的、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以对应于测量建立标识为7的、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其中,方式F和方式G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
应理解,上述各种方式中,字段的数量、比特位图的比特数、信息的比特数等数量都是为了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应理解,上述方式F和方式G可以通过较少的比特实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指示,相对而言,更加容易实现。
可选地,在方式F和方式G中,默认规则也可以是: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全部感知测量实体。也就是说,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反馈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的、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全部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可选地,在方式F和方式G中,默认规则也可以是:根据触发帧中指示的资源大小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全部感知测量实体中的一个或几个。也就是,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和触发帧中指示的资源大小,确定反馈对应测量建立标识的一个或多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方式H、
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反馈该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具体地,可以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预配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默认规则,该默认规则用于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例如,该默认规则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此时,第一信息可以为1个比特,该1个比特的一个取值可以用于指示反馈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方式I、
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一设备测量的、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所有的感知测量实体,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具体地,可以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预配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默认规则,该默认规则用于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例如,该默认规则为:第一设备测量的、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所有的感知测量实体。此时,第一信息可以为1个比特,该1个比特的一个取值可以用于指示反馈第一设备测量的、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所有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此时,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和触发帧中指示的资源大小,尽可能反馈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所有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方式J、
当一次反馈难以反馈完完整的某个测量实体对应的感知内容时,可以采用分段反馈的方式进行告知,即可以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进行分段,增加比测量实体更下一级的粒度,例如,该粒度为分片(Segment)。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将测量实体1的感知内容分10分分片,即分片1、分片2、……、分片10,第一信息可以指示第一设备反馈分片1、分片2和分片3的感知内容。
基于上述各种方式,第二设备可以指示第一设备反馈任意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从而能够提升反馈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不予限制,
可选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的比特数目不设限制,例如,可以都是3比特。
可选地,对于上述方式A、方式B、方式C、方式D、方式F,标准中可以预先设定存在的指示组(包括指示组#1、指示组#2、指示组#3、指示组#4、指示组#5)的数量,例如,预先的数量为2,从而使得携带第一信息的字段有固定的长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可以携带于触发帧中的用户信息字段(User Infofield)中。该用于信息字段可以理解为传统用户信息字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可以携带于触发帧中的触发非独立用户信息字段(trigger dependent user info field)中。其中,是否存在触发非独立用户信息字段及字段中的内容可以根据触发帧的类型或子类型等来确定。
应理解,当第一信息携带于触发帧中的触发非独立用户信息字段,对于不支持跨标识延时反馈的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可以不包括该触发非独立用户信息字段,有助于节省触发帧的开销。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发帧的格式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触发帧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帧控制(frame control)字段、时长(duration)字段、接收端地址(receiver address,RA)字段、发送端地址(transmitter address,TA)字段、公共信息(common info)字段、用户信息列表(user info list)字段、填充(padding)字段和帧校验序列(FCS,frame check sequence)字段等。其中,公共信息字段中的内容一般为所有用户设备都需要读取的内容。用户信息列表字段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信息字段(user infofield)。每个用户信息字段中包括关联标识符(association identifier,AID)或未关联标识符(unassociated identifier,UID),该一个AID或UID用于标识一个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用户信息字段中的AID或UID确定该用户信息字段是否为自身应该读取的用户信息。具体来说,当用户设备读取到对应于自身的AID或UID时,进一步可以获知对应的用户信息字段中的内容为自己需要读取的内容。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息的位置和格式的几种示意图。
图8的(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息的位置和格式的示意图,如图8的(a)所示,第一信息位于触发帧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中,且第一信息包括测量建立标识#1和测量实体标识#1,测量建立标识#1和测量实体标识#1用于确定测量实体#1(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一例)。
应理解,图8的(a)可以视为方式A的一种实现方式,图8的(a)仅示出了第一信息包括1个指示组#1,正如上文所言,图8的(a)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也可以多个指示组#1,例如,还携带测量建立标识#2和测量实体标识#2、测量建立标识#3和测量实体标识#3等,以指示第一设备反馈多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图8的(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息的位置和格式的示意图,如图8的(b)所示,第一信息位于触发帧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中,且第一信息包括测量建立标识#1和比特位图#1(第一比特位图的一例),比特位图#1用于指示是否反馈测量建立标识#1对应的各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测量建立标识#1和比特位图#1用于确定对应测量建立标识#1的一个或多个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一例)。
应理解,图8的(b)可以视为方式B的一种实现方式,图8的(b)仅示出了第一信息包括1个指示组#2,正如上文所言,图8的(b)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也可以携带多个指示组#2,例如,还携带测量建立标识#2和比特位图#2(第一比特位图的又一例)、测量建立标识#3和比特位图#3(第一比特位图的又一例)等,以指示第一设备反馈多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图8的(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息的位置和格式的示意图,如图8的(c)所示,第一信息位于触发帧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中,且第一信息包括测量建立标识#1和测量实体的数目#1,测量实体的数目#1用于指示N个测量实体,测量建立标识#1和测量实体的数目#1用于确定对应测量建立标识#1的N个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一例)。
应理解,图8的(c)可以视为方式C的一种实现方式,图8的(c)仅示出了第一信息包括1个指示组#3,正如上文所言,图8的(c)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也可以携带多个指示组#3,例如,还携带测量建立标识#2和测量实体的数目#2、测量建立标识#3和测量实体的数目#3等,以指示第一设备反馈多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图8的(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息的位置和格式的示意图,如图8的(d)所示,第一信息位于触发帧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中,且第一信息包括测量实体的数目#1,测量实体的数目#1用于指示N个测量实体,测量实体的数目#1用于确定对应测量建立标识#1的N个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一例)。
应理解,图8的(d)可以视为方式D的一种实现方式,图8的(d)仅示出了第一信息包括1个指示组#4,正如上文所言,图8的(d)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也可以携带多个指示组#4,例如,还携带测量实体的数目#2、测量实体的数目#3等,以指示第一设备反馈多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图8的(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息的位置和格式的示意图,如图8的(e)所示,第一信息位于触发帧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中,且第一信息包括测量实体的数目#4,测量实体的数目#4用于指示N个测量实体,若默认规则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则测量实体的数目#4可以用于确定在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一例)。
应理解,图8的(e)可以视为方式E的一种实现方式。
图8的(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息的位置和格式的示意图,如图8的(f)所示,第一信息位于触发帧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中,且第一信息包括测量建立标识#1,测量建立标识#1用于确定测量实体#1(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一例)。若默认规则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也就是说,实体#1为对应测量建立标识#1的、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
应理解,图8的(f)可以视为方式F的一种实现方式,图8的(f)仅示出了第一信息包括1个指示组#5,正如上文所言,图8的(e)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也可以携带多个指示组#5,例如,还携测量建立标识#2、测量建立标识#3等,以指示第一设备反馈多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图8的(g)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息的位置和格式的示意图,如图8的(g)所示,第一信息位于触发帧中的用户信息字段中,且第一信息包括比特位图#4(第二比特位图的一例),比特位图#4中的每个比特用于确定一个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一例)。若默认规则为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也就是说,比特位图#4中的每个比特用于指示是否反馈对应该测量建立标识的、发生最早、且感知内容未被反馈的1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应理解,图8的(g)可以视为方式G的一种实现方式。
可选地,携带第一信息的用户信息字段可以是第二用户信息字段。其中,第二用户信息字段和上述传统用户信息字段不同。
具体地,第二用户信息字段可以理解为额外的用户信息字段,该第二用户信息字段为新增的用户信息字段,其可以是专用于携带第一信息的用户信息字段。
可选地,第二用户信息字段可以携带关联标识符(association identifier,AID)或未关联标识符(unassociated identifier,UID),该AID或UID用于标识第二设备。
可选地,第二用户信息字段可以包括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用于识别该第二用户信息字段。例如,该第三信息可以是1比特,该1比特的取值用于指示该用户信息字段为第二用户信息字段。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200还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应理解,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也可以说第二信息用于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或者,第二信息用于识别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换言之,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指的是哪个或哪些。
其中,第二信息可以是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中至少一个。
作为示例,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上位方式A至方式J,也可以是任意两种或多种方式的结合,在此不予赘述。
具体地,第一设备可以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以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其中,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和第二信息可以在一次信息交互的过程中发送,也可以在至少两次的信息交互中,通过至少两次发送,本申请不予限制。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S220之前,方法200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是否支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反馈。
其中,第四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是否能够通过跨标识的延迟反馈的方式进行反馈,或者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是否能够通过非跨标识的延迟反馈的方式进行反馈。也就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是否指示在其他感知测量实体中进行反馈。
例如,第二设备在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触发帧时,或在发送触发帧之前,可以向第一设备指示该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是否支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反馈。
作为示例,第四信息可以是1比特,该1比特的2个取值分别表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支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反馈,以及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不支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反馈。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S220之前,方法200还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五信息,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是否支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其中,第五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是否支持通过跨标识的延迟反馈的方式反馈感知内容,或者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是否支持通过非跨标识的延迟反馈的方式反馈感知内容。
例如,在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之前,例如,在第二感知测量建立阶段或者更早的能力指示中,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指示该第一设备是否支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作为示例,第五信息可以是1比特,该1比特的2个取值分别表示第一设备支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以及第一设备不支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200还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六信息,第六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将通过立即反馈的方式反馈,或者用于指示该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将通过延迟反馈的方式反馈。
例如,如果第六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将通过立即反馈的方式进行反馈,那么第一设备可以直接通过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发送该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又如,如果第六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将通过延迟反馈的方式进行反馈,那么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发送该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也就是说,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本申请方法200或方法300中所述的方式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作为示例,第六信息可以是1比特,该1比特的2个取值分别表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将通过立即反馈的方式反馈,以及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将通过立即反馈的方式反馈。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200还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九信息,该第九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是否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换言之,第九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是否包括通过延迟反馈的方式反馈的感知内容,或者,第九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是否只包括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即是否只包括通过立即反馈的方式反馈的感知内容。
具体地,如果第九信息指示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那么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本申请方法200或方法300中所述的方式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如果第九信息指示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不包括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只上报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其中,第六信息、第九信息可以在S220之前发送,也可以在S220中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一起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发送。
可选地,如果第一设备支持跨标识的延迟反馈,且第一设备未被配置第一感知测量建立,即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是第一设备未与第二设备建立的标识,那么在S210之前,该第一设备在读取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的轮询阶段中的触发帧时,仍然需要读取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的信息,从而获知是否自己需要在该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进行跨标识延时反馈。如果被触发在该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进行跨标识延时反馈,则将进行延时反馈,即执行方法200。否则,不需要执行方法200。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S220之前,方法200还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七信息,第七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的可用存储空间的大小。
具体地,在协商阶段或第二感知测量建立阶段等时段,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指示第一设备的可用存储空间大小,对于超过该存储空间的感知内容,第一设备将丢弃最早存储的感知内容,以满足最新获得的感知内容的存储。
其中,可用的存储空间可以是可用的存储空间比特数、可存储的感知内容的数目等,该数目可以以感知测量实体为单位,即一个感知内容指的是一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此外,上述可用存储空间可以是多种形式,如缓存、缓冲器等等,不做限制。
可选地,第七信息可以通过动态实时的方式发送,换言之,如果第一设备的可用存储空间发生变化,第一设备可以在与第二设备的下一次信息交互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七信息。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200还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八信息,第八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将被丢弃,第三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一设备测量的至少一个感知测量实体。
具体地,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丢弃第三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以满足存储最新获得的感知内容的需要。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指示哪个或哪些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将被丢弃。
可选地,第八信息可以理解为用于指示第三感知测量实体,或者标记第三感知测量实体。具体第八信息如何指示第三感知测量实体,可以参考上文方式A至方式J,在此不予赘述。
此外,第八信息可以通过动态实时的方式发送,换言之,如果存在第三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将被丢弃,第一设备可以在与第二设备的下一次信息交互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八信息。
可选地,对于第三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如果第二设备通过第一信息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且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包括第三感知测量实体,即第三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在被丢弃后仍然被第二设备触发反馈,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通过“(已失效)Invalid”或“(已删除)Deleted”来指示该第三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的状态。
另外,若第一设备支持跨标识的延时反馈,那么在某个感知测量建立被终止后,对应于该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的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还可以选择保留,以便在其他的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中进行反馈。
此外,第八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在下一个感知测量实体中如果还不触发反馈则第一设备将丢弃第三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从而第二设备可以在下一个感知测量实体中优先触发反馈第三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其中,第七信息和/或第八信息可以携带在某个感知测量实体中,例如,携带在第一设备发给第二设备的感知测量报告帧中。第七信息和/或第八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分配合理的传输资源,还可以用于第二设备合理的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图9可参考图6至图8的相关描述。
S310,第二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向第一设备发送触发帧,相应地,第一设备接收触发帧。
作为一个示例,第二设备可以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报告阶段向第一设备发送触发帧。
其中,触发帧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反馈感知内容。
具体地,关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触发帧的描述可以参考上文方法200,不同之处在于,方法300中的触发帧不包括第一信息。
S320,第一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相应地,第二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二信息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可选的,第一设备根据触发帧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其中,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发起端设备均为第二设备。
具体地,关于“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以及“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发起端设备均为第二设备”的理解和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方法200,在此不予赘述。
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具体地,关于“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理解和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方法200,在此不予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方案,第一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的触发帧,向第二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并向第二设备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具体为哪个或哪些,由于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使得第一设备能够基于延迟反馈模式报告感知内容。进一步地,通过这种反馈模式,能够提升反馈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方法300还包括: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反馈模式和触发帧中分配的传输资源的大小确定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具体地,第一设备的反馈模式包括延迟反馈和立即反馈。其中,第一设备的反馈模式可以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第二感知测量建立阶段协商确定的,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或者在其他阶段确定。
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反馈模式和触发帧中分配的传输资源的大小确定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若反馈模式为延迟反馈,则第一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若反馈模式为立即反馈,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反馈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进一步,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触发帧中分配的传输资源的大小确定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若传输资源足够,可以反馈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若传输资源不足以反馈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只反馈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不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换言之,若反馈模式为立即反馈,第一设备可以在反馈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即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反馈完毕后,在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下可以重用(reuse)该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ID。举例来说,假如测量实体标识ID的感知内容始终通过立即反馈的方式反馈,那么可以一直复用该测量实体ID而不会造成误解。如果一个测量实体中的测量对应至少一个用户为延时反馈,那么该ID在这些延时反馈完毕前无法重用。
可选地,目前802.11bf标准中还存在一种两段式的反馈(如基于阈值的反馈),即在报告阶段,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设备在报告的第一阶段的反馈情况决定是否触发第一设备在第二阶段的反馈。一种示例是,如果CSI变化程度大于某个阈值则触发第二阶段的反馈,反之则无需触发第二阶段的反馈。
本申请所述方法200和方法200同样适用于这种两段式的反馈,即报告的第一阶段可以和其他测量实体的报告的第一阶段使用本申请的方法,同理,第二阶段可以和其他测量实体的报告的第二阶段使用本申请的方法。
另外,由于第一设备需要基于报告第一阶段中的内容决定是否触发第二阶段的反馈,因此对于同一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测量结果,第一阶段的内容应当优先于第二阶段反馈,举例来说,当第一阶段是延时反馈时,第二阶段不能是立即反馈。
可选地,本申请中,同样的配置(即Measurement setup ID相同)有的instance是延时反馈,有的instance是立即反馈。这时如果存在同一个setup ID对应的测量结果,此时可以优先反馈该measurement instance对应的setup ID的未反馈的测量结果。
应理解,上是方法200和方法30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例如,方法200中关于第四信息、第五信息、第六信息、第七信息、第八信息、第九信息的方案,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应用于方法300。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下面对相应的装置实施例进行介绍。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用于感知的装置。如图10所示,该装置4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410和/或处理单元420。收发单元410可以与外部进行通信,处理单元420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收发单元410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收发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400可实现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200中的第一设备执行的流程,其中,收发单元4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200中第一设备的收发相关的操作。
可选地,在这种设计中,该装置400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420,处理单元4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200中第一设备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示例性地,收发单元410,用于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装置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收发单元410还用于: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其中,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
可选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包括: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不同;或,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可选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或,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为发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N为正整数。
可选地,收发单元410具体用于:发送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按照感知测量实体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可选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中发生最早的感知测量实体。
可选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该装置测量的、且感知内容均未被反馈的所有的感知测量实体,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装置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可选地,收发单元410还用于: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400可实现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200中的第二设备执行的流程,其中,收发单元4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200中第二设备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4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200中第二设备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示例性地,处理单元420,用于生成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收发单元410,用于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
可选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包括: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不同;或,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可选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或,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为发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N为正整数。
可选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中发生最早的感知测量实体。
可选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一设备测量的、且感知内容均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可选地,收发单元410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可选地,收发单元410还用于: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400可实现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300中的第一设备执行的流程,其中,处理单元4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300中第一设备的处理相关的操作,收发单元4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300中第一设备的收发相关的操作。
示例性地,收发单元410,用于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触发帧,触发帧用于触发该装置反馈感知内容;处理单元420用于根据触发帧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其中,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发起端设备均为第二设备。
可选地,该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包括: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不同;或,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且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个: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可选地,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或,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为发送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N为正整数。
可选地,收发单元410具体用于:发送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按照感知测量实体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可选地,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中发生最早的感知测量实体。
可选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该装置测量的、且感知内容均未被反馈的所有的感知测量实体,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装置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可选地,收发单元410还用于:根据该装置的反馈模式和触发帧中分配的传输资源的大小确定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可选地,收发单元410具体用于:若反馈模式为立即反馈,根据触发帧中分配的传输资源的大小确定是否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若反馈模式为延迟反馈,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4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4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第一设备对应的流程,或者,装置4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第二设备对应的流程,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装置4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或者,上述装置4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二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收发单元可以由收发机替代(例如,收发单元中的发送单元可以由发送机替代,收发单元中的接收单元可以由接收机替代),其它单元,如处理单元等可以由处理器替代,分别执行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收发操作以及相关的处理操作。
此外,上述收发单元还可以是收发电路(例如可以包括接收电路和发送电路),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电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图10中的装置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或第一设备,也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在此不做限定。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500。该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用于感知的装置。该装置500包括处理器510和存储器520。存储器5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510可以调用该存储器520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对应的流程。
具体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5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510可以调用该存储器520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对应的流程。
具体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5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510可以调用该存储器520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流程。
应理解,装置5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也可以是用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具体地,该装置5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对应的流程。
可选地,该存储器5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510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510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510用于执行上述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600。该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用于感知的装置。该装置600包括处理电路610和收发电路620。其中,处理电路610和收发电路62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电路610用于执行指令,以控制该收发电路6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可选地,该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存储介质630,该存储介质630与处理电路610、收发电路62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介质6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电路610可以执行该存储介质630中存储的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6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对应的流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6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流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设备和/或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
本文中术语“……中的至少一个”或“……中的至少一种”,表示所列出的各项的全部或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单独存在C,同时存在A和B,同时存在B和C,同时存在A、B和C这六种情况。本文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一个或者多个。“多个”表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应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第二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例如,区分不同的信息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5)

1.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其中,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包括:
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且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不同;或,
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且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相同或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或,
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为发送在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N为正整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所述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按照感知测量实体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中发生最早的感知测量实体。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所述第一设备测量的、且感知内容均未被反馈的所有的感知测量实体,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反馈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9.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包括:
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且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不同;或,
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且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相同或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或,
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为发送在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N为正整数。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中发生最早的感知测量实体。
14.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所述第一设备测量的、且感知内容均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反馈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15.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16.如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17.一种用于感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其中,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包括:
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且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不同;或,
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且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相同或不同。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或,
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为发送在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N为正整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发送所述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所述N个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按照感知测量实体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中发生最早的感知测量实体。
23.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所述装置测量的、且感知内容均未被反馈的所有的感知测量实体,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是否反馈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24.如权利要求17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25.一种用于感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反馈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对应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不同的感知测量实体,包括:
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相同,且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不同;或,
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不同,且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标识和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相同或不同。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
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对应同一个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或,
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数目所指示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为发送在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之前的N个感知测量实体,N为正整数。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建立标识对应的感知测量实体中发生最早的感知测量实体。
30.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为所述第一设备测量的、且感知内容均未被反馈的感知测量实体,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反馈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31.如权利要求25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
32.如权利要求25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感知测量实体中接收所述第二感知测量实体的感知内容。
33.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或包括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3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95254.7A 2022-05-28 2022-05-28 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1772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5254.7A CN117177289A (zh) 2022-05-28 2022-05-28 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23/092692 WO2023231707A1 (zh) 2022-05-28 2023-05-08 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5254.7A CN117177289A (zh) 2022-05-28 2022-05-28 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7289A true CN117177289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34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5254.7A Pending CN117177289A (zh) 2022-05-28 2022-05-28 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7289A (zh)
WO (1) WO202323170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59101A1 (en) * 2017-10-23 2019-02-21 Intel IP Corporation Availability indication for uplink location measurement report feedback
US10750467B2 (en) * 2018-01-15 2020-08-18 Intel IP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location measurement report feedback
US11480668B2 (en) * 2019-01-09 2022-10-2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of ranging for next generation vehicle-to-everything (NGV) systems
CN112218328B (zh) * 2019-07-11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感知测量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707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0637B2 (ja) D2d通信におけるリソース構成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EP3890415B1 (e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JP7213357B2 (ja) サイド通信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CN106961733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JP2022521882A (ja) サイドリンク通信の方法、端末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CN116390228A (zh) 确定传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AU201844189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543443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5127777A1 (en) Access point assisted spatial reuse
US20180124778A1 (en) Back-to-back uplink transmissions from multiple stations
CN11359678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EP395236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3286276B (zh) 侧行链路中确定传输模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177289A (zh) 一种用于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65408A1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170531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6744327A (zh) 一种信息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8044132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8044330A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7880842A (zh) 一种感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202360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50850A (zh) 一种非周期定位参考信号prs的触发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